手机阅读

2023年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9:10:34 页码:11
2023年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优秀12篇)
2023-11-19 19:10:34    小编:ZTFB

广告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宣传手段,它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曝光度和销售额。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总结内容。友谊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朋友的交往。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一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认识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即其所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苟子认为,只有以理“识道”,才能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证“行无过”(《苟子・劝学篇》)。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意识到了如果忽略受教育者认知理性的发展,只要求他们接受现成的道德内容、观点,必然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首先要认识道德,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能和识别能力。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其社会认知为前提,由于其在社会和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需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去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学会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正是通过不断整合自己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重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世界的社会认知的经验,通过对这些认识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批评,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志锻炼不是要使学生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行为习惯,而要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一种比较稳定的道德意志一经确定之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性和独立性。

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动。具有这种意志品德的学生,他不去等待别人的暗示、指示,也从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从科学的信念、知识的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他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不向不正确的事物投降,同时又善于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动;而与主动性、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和独断性。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地坚持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决定就是独断性。

2.坚持性。

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在意志行动中必要时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定地执行决定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任何创造性劳动都是不可能实现。教师要培养、教育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应有轻率的举动。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坚持说理,不和对方争吵,更不能使用暴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

4.果断性。

果断性指善于及时地采取决断的能力。果断性是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虑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及时地采取决断,需要机智和无畏,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当情况不需要立刻执行时,他肯于从容考虑,深思熟虑,使决定的行动更趋于完善;而当情况不允许迟延时,他能以高度的机智对事情进行分析和判断,立即做出行动的决定。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不只是看他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道德认识水平,也不只是看他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感表现,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履行道德的实际行动,以及履行了怎样的道德行动同样,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把他们习得的道德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见之于行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品德形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概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善恶是非准则不清,行动会摇摆;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行动,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能辨明道德的善果与不道德的恶果,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道德的准则。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在讲解道德概念时要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例如,在讲解“礼貌”时,不能停留在礼貌是一个人的语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和恭敬的概念上,还必须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2.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

品德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在学校教育中,不是任何一种道德认识都能转化为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上,渗透情感因素,有情感,认识才能深刻、持久。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才可能产生一定的道德行动。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应注重:

(1)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比如歌颂英雄人物忘我劳动时,教师有感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控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用理智战胜情感,不要让情感支配理智的能力。

(3)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活动是产生多种多样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生新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可以消除某些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情感。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二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事关国家未来。而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认知不足,社会道德感情缺陷和社会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显得愈加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坚持在以人为本,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注重实践三条原则的指导下,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二)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机制。一是要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突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时代性。要把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道德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除了具备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具有网络的资源意识、技术意识、国际意识、服务意识和方法意识,能够运用新的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展道德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工作,提高对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管理,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建立信息库,努力提高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流量,使其内容新鲜丰富、特色鲜明。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以使学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邀请事业有成的教师、教授、校友或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感召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外优秀文艺作品,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上文化活动。发挥校园网的媒体整合作用,将校报、闭路电视和户外宣传等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网上,实现道德教育与多种传媒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全员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积极开发和研制网络道德教育软件,形成网上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四是实现道德教学的知识教育与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紧密结合。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以成才教育为切人点,教育大学生明确成才过程是德、识、才、学、体诸要素全面发展的过程,使大学生充分认识道德品质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五是创建道德认知教育与提高道德意志品质紧密结合的德育教学体制。在道德教育中遵循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注重不失时机地抓住随时发生的各种事件、事故开展深人浅出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不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意志品质。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社会道德能力教育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必须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强调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就是要“寓教于做”,在“做”中培养。要使大学生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实践,对文明道德规范反复实践,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道德实践,使大学生实现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对道德文明要求由不习惯做到习惯做、由不自觉做(或被迫做)到自觉自愿去做的过程,把外在要求转化为自我约束机制的过程,达到知而行之。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情、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觉。要重视营造道德实践环境,注重道德行为引导,包括示范式行为引导、律令式行为引导、激励式行为引导。闭要重视创造道德实践机会,强化道德行为训练,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把大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要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深人农村、走向社会,参与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文明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加广泛和深刻地了解市场经济,认识社会发展,丰富人生成长经历,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三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网络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社会呼唤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

网络社会;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教育。

伴随着世纪之交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登陆互联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将以网络经济为主体。这是以计算机、卫星通讯、光缆通讯和数码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已逐渐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就象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一样,网络社会也必须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且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用法律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用道德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

(一)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方兴未艾的网络社会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万个网站;2亿多的计算机用户,网络上有自成一体的活动:电子商贸、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电子银行、电信信息交换、电子论坛、电子图书馆等等。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有如下特点:(1)网络社会的全球性。网络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说它是一种“国际性社会”。(2)网络社会的隐匿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符号化为表现形式。(3)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资源共享,使时间和空间失去了意义。人们可以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自由地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见解、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突与融合变得可能。(4)网络社会的自由性。网络社会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平等的自由空间。(5)网络社会的异化性。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交流,它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容易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与异化。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我们所面临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既有联系又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社会原有行为规范已不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二)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

众所周知,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利剑”,当代信息技术在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衍生出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知识侵权。当代信息通讯网络日益发达,知识产权极易受侵害,现有的著作权法难以应付新的信息系统,如何保护系统中所存储的信息数据的知识所有权成了问题。

2.信息泄密。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有关个人或法人的信息被运用于原目的以外的用途,甚至被泄露、误用或滥用;非法窃取机密情报、破坏他人数据事件屡见不鲜。

3.金融偷盗。利用计算机技术在金融系统进行窃密和偷盗的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

4.信息污染。网络既是信息宝库,也是信息垃圾场,如泛滥着的暴力、色情、谣言、诽谤等,极易导致犯罪行为。

5.网络犯罪。黑客和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利用网络犯罪,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6.网络上瘾。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一种新的现代文明病——网络成瘾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患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行为不能控制,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

7.文化政治扩张。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期并存和竞争,全球信息文化传递中的意识形态较量日益激烈。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对全部文化产业的垄断及其产品在全世界广大公众中的日益广泛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这些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使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一时难以识别,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8.人际关系异常。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机器”,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异常。现实生活逐渐封闭,虚拟世界热络异常。

上述由网络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

(三)网络道德在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正不断完善。

然而网络社会的许多边缘行为,法律很难来调整和规范,而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虽然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它们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道德规范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其次,法律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而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自然形成的,通常靠社会的舆论、传统的习惯力量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再次,道德规范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广泛。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用法律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全球性、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和异化性,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法律来约束网民的行为,即便有了非常详尽和严密的法律,面对众多的边缘行为和网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长莫及,而更多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由道德这个更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四)网络道德教育,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应用,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对道德这一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它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人们不得不从道德伦理上和法律上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在网络社会兴起的同时,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应运而生。对于信息技术人才,已制定了一些严明的职业道德规范。著名的有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再如,美国计算机协会为其成员制定的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国外有些机构还明确划定了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我国的瀛海威行为条例和清华大学学生网管会制定的行业规范等等。但是,这些行为规范由于针对性太强,在形式上就容易流于琐碎,内容上也缺乏统一的价值标准及鲜明的伦理原则,只能表明网络道德教育刚刚起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并且很艰难。网络社会需要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整套系统的、完整的、统一的行为规范、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很好地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使其有序运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主体是与受教育者矛盾对立着的特定的教育者,他们往往是高高在上的伦理道德权威,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伦理道德的灌输。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不是固定不变的,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仍然包括伦理道德的权威,但是,他们不能仅仅是伦理道德的权威,还必须掌握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成为网络道德教育中成中坚力量。

其二,学生绝大多数会是现实或潜在的网民,因而广大教师自身除了具备良好的伦理道德素质和教育学、心理学素质外,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

其三,网络传播中的技术人员。他们直接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应该同时成为网络道德教育者。他们在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传播手段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时候,他们的“为”或“不为”,这本身就是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其四,社会各界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自身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大部分人也具备或者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他们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

其五,学生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其六,全体网民,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可成为教育者,对自己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的客体即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社会中的网民,以青少年学生和职工为主。这是一支日益壮大的队伍。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追求高新知识,有理想,积极上进。二是反传统,重时尚,思想开放,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富有创造力,是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怀疑精神的现代人,他们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极具主动性。

2.更多刚刚上网或即将成为网民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

3.网络传播中的技术人员。他们既是网络教育的主体,也是很重要的客体。

4.社会各界各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5.学生家长。

(一)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形态应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二)因为网络的超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可选择性;(三)应该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信息相交融。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我们说网络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说它是一种“国际性社会”,但网络无国界,网民有国籍,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本国的人民,尊重国家的主权和制度。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2.重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这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能力。面对网络中的众多信息,教会网民道德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可以使他们获得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自身与社会的进步。

3.奉献知识,造福人类。这是一种崇高和神圣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动力。有这样的道德感,就可以想到更好地利用网络为祖国和人类工作、服务和创造,努力造福人类,不利用网络去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行为。少数超级大国想利用网络实现霸权,对一些弱小国家采取种种歧视。应该使网民和未来社会的公民,具备这样的道德品质:公正地对待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人,他们都是人类的成员。

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网络社会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著作权法通常鞭长莫及,而通过对网民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就会大大地减少网络社会的知识侵权行为。

6.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当前,网络社会泄露他人隐私乃至国家机密的事常有发生。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这一点很有针对性,这也是网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品德之一。

7.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百折不挠。创新是科学的灵魂,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品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束缚,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8.发扬学术自由,坚持百家争鸣。平等、自由的学术争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积极开展争论,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繁荣科学技术理论。网民应该具备这样的道德素养。

9.崇尚公平竞争,注重团结合作。这一点对于网民或者运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网络是一个极大的活动空间,网民或运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最需要团结合作,有时候,彼此不需要见面,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合作开发与研究。当然,未来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竞争,但是,要提倡公平竞争,使竞争与合作同时成为可能,这是网络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品质。

(一)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这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国家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信息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领导,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鉴于网络社会的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应该重视和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教育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尤其应该在采取统一的信息网络道德规范方面加强协同行动,强调形成较为一致的网络伦理,并负责对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网络知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展好网络道德教育,首先自身必须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了解网络知识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采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方法进行教育,避免使用传统的灌输和说教的方法。

(四)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德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结合网络道德教育,对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在政治理论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互联网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各网站在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同时,必须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建立网上咨询站,进行有关政策、心理、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咨询。咨询站应该实行隐性教育的方法,采用娱乐片、心理问卷调查、图片、音乐等多种易被接受的方式,让更多的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课外活动教育机构,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阵地。要结合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是社会教育机构义不容辞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有些社会教育机构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上网者到底涉及什么内容,他们全然不顾,这是很不可取的,也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往往对受众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引导作用。新闻机构在从事舆论宣传时可以机动灵活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与网络社会相关的新闻报道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代替的。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力所能及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少家长自己就是网民,可以在与孩子共同上网的过程当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四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既不可缺失,却又曾一度被边缘化。因而,对于这一教育内容的反思,尤其是其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政治体制、文化思潮、社会结构变化的对接和融合,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途径与方法是:修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的基本思路;强化大学生自修与实践;构建具有积极进取、励志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所必须遵守的与其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观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1.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

(i)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认同是潜在的,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2)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职业价值观不仅是要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化,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职业人,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在体制中、组织中和契约中保留一份适中的职业自我。

2.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价值指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认可与回报。大学生是深入思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群体,不能回避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过程,因而其自我价值必须要走出校园,让其社会价值成为一种可能。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构建,就是要将这两种价值自觉地统一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融合为一种稳定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即大学生能够具有一种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价值系统来处理个人前途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1.职业道德观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已呈现经济体制和利益阶层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特征,这些现象必然会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职业道德观产生影响。一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价值目标出现短期化趋势。二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踏入职场前的职业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有利于消除社会给大学生带来的一切负面的思想波动,尤其是与就业有关的一切消极情绪和价值取向。就培养劳动者的角度,职业道德观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保证。

2.职业道德观教育是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缺乏一个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发展思路,因此就需要重新确定一个基本的教育思路。这一教育思路按照当前职业道德观教育改革的通行原则规范,应该是以主体性为核心、以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为主要方式、以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为实现基础、以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为主要实施空间、以长期性和开放性为基本要求的全新教学思路。

主体性要求在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和不断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启发、调动他们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投入到职业道德实践中去,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职业理想、职业选择,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把职业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也就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道德需求,创造机会使大学生通过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来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在教育中要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在广泛性要求中不能放松先进性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倡导普通大学生向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利用大学生教学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校外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校内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校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样,要制定、采用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开放包容的教学模式。以这样的基本思路去指导教学,才能使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呈现出时代感和特包感,而不会流于平庸僵化。

3.构建具有积极进取、励志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氛俐,似足可以教高校管理者加以引导而成为一种有意为之的文化动力,从而将职业道德观的精髓灌注其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之间的一种默契和互动,是一种平等而自由的对话交流的载体,这种载体如果成为职业道德观教育的路径依赖,则会获得极大的效益。因此,职业道德观的教育,有必要妥善利用校园文化的力量,通过融入学生社团、校园网站、大学生自发活动等载体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融入,打造一个以积极进取、励志奋斗精神为主题的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个微观文化概念,是一种大学精神,要在大学精神中融入职业道德观教育。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的结合:首先,与团队精神的结合。职业本身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要依靠团队的配合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因而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接受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学会合作,学会配合,学会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未来职业道德观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既能独立也能合作,能在别人的优点中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在互动合作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和突破口。其次,与诚信意识的结合。诚信是当下市场经济社会最稀缺也是最重要的精神价值之一。诚信对于职业来讲至关重要,没有诚信就意味着失去市场,就意味着事业不再有效益和动力。郎成平教授所提到的“信托责任”指的就是员工的恒定、坚持、始终如一的态度和行为使企业产生的信赖感和依靠感。由于当下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导致的诚信缺失现象,也造成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迷失,从而造成了劳动合同缺乏保障的现象。因此,大学精神中必须要融人一种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一诺千金的良好品性,让大学生感受诚信的可贵,从而奠定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最后,与职业纪律结合。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任何职业都需要服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超出和逾越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大学精神就要在校园纪律中逐步灌注劳动纪律和法律意识,让大学生在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的基础上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4.加强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是高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机关管理人员是高校实施管理职能的主体,后勤管理人员是高校实施服务职能的主体。教师、机关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日常的教学、管理、服务活动对学生都有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他们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特别重视加强师德校风建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的事迹,并将之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教师如何对待他们的职业,如何在授课和教学管理中发扬他们的职业道德,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示范作用的。因此,高校要格外关注师德建设,使之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五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研究甚多,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但具有生活化、系统化、微观化的特点。在情境上,强调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上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参与主体上,注重社会、家庭和学校全程参与、分工合作、协调进行;在方法上.将养成教育放在一个可操作性的层面来考虑。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六

论文摘要:道德情感是人类维系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行为个体道德生活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优化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机制,阐明了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意义。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而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倾向,表现为个体品德构成中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定势。

大学时期,正是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时期,是大学生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他们渴望发展自身、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能力和较强的道德需要。系统的学校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又使其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的感受。由此使大学生在道德情感上具有稳定性、理智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如大学生的各种道德情感像爱国主义情感、集体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已充分发展并基本得到巩固,他们较少受具体道德情境左右,在行为上能保持坚定性、一贯性。但是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达到成熟,在心理上特别在社会性方面则还远没有成熟,因此他们在确立正确的道德情感时,往往也有些消极、不健康的道德情感。如自私、贪欲、冷漠、麻木等。而这些不健康的道德情感一旦确立,就会对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产生极大障碍,不仅危害个人。也影响社会。为此,必须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德情感是形成学生品德的重要方面,它在道德由一种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需求并进而转变为个人的具体行动中起着“枢纽”和“契机”的作用。没有道德情感的认可,道德要求不可能为人们内心接受,更不可能自觉自愿履行,道德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无法体现。具体说,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起诱发和定向作用。道德情感因其具有的动机功能而成为大学生道德活动的直接动因。正像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使人保持一腔热情去追求善,去吸收并实践那些有利于自身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而且道德情感所进发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不顾一切、毫不犹豫地去选择情感指向的道德行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爱憎好恶之情,使人的'道德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本能的同情心、义务感和良心的呼唤往往是我们采取道德行为最强大、最直接的推动力量。

其二,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活动起固化和调节作用。道德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力量是道德情感。外力的强迫尽管也会使人趋善避恶,但这种表里不一,动机与效果分离的行为,非但不能体现道德活动的高尚性,反而能使人变得虚伪、麻木。一旦失去外力的强制,行为者可能马上将道德律令弃之一旁。而带着热情,自愿地去履行道德义务,就会充分体验到它所带来的精神欢愉,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地在道德实践中用自己的善行来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等等。对道德现象重复出现的道德情感体验,必然强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巩固行为的成果,最终使人们达到行为上的坚定性、一贯性。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们都会以道义为首位。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以此换得精神的满足,实现道德的神圣性和高尚性。

其三,道德情感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起裁判和激励的作用。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完成都会收到来自社会、他人或自身对这一行为的信息反馈,即对这一行为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尽管要以社会道德准则作为衡量尺度,但却是通过道德情感表现出来。肯定或否定的情感体验表明了人们对某一行为的不同态度。如果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对该行为产生钦佩、赞赏、满意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如果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则对该行为产生愤恨、蔑视、谴责的否定情感。由于人们对一些道德现象往往表现出相同的态度、立场和情感反应。加之众人普遍存在的“摹仿”、“认同”的心理倾向,当某一行为公众大加称赞时,情感的力量会驱使人们去效仿这种行为,激励人们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活动,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与完善。

第一,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作为对道德现象爱憎好恶的情感体验,必须依赖于所掌握的道德认识和以往的道德经验。即如康德指出的:“必须先体验到你们所谓职责的重要,道德法则的尊严,以及当事人因遵守法则之故跟里所见到的直接价值,然后才能对自己契合法则一事的意识感到满意,并在自责违反法则时感到惨痛”(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9―40页)。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越深,感之越切。没有对道德法则的充分认识,不具备一定的评价、判断能力,就不可能对道德现象产生相应的态度倾向和情感体验。一个缺乏道德认识的人,面对高尚道德行为可能毫不动情,对败坏道德的现象无动于衷;也可能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为常态而心安理得。这种人必然缺乏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终将变得冷漠、麻木。

应该说,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善恶标准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少数学生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的确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善恶评价能力,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如在图书馆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随手撕下,甚至整书拿走,据为己有;考试时想方设法欺骗老师以达到作弊之目的;恋爱中的同学无论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其他公共场合如此“亲密无间”,令人“目不忍睹”。种种所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者大有人在。据此,学校应该首先向学生反复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明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的道德要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讲道德体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不讲道德只能证明你的愚昧、无知,没有修养,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当然在给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时,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因为这往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应该把学生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要爱憎分明,严于律己,对学生本着热情关怀、真诚信任的情感态度。以感情向学生传递道德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教师在讲述集体利益的行为时。从积极肯定的态度出发,使用赞赏的词句,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会给集体、个人带来的荣誉,从而产生羡慕、向往的愉快的情绪,反之,则从否定的态度出发,强烈指责、批评那些不守纪律、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使学生把这种恶劣行为与羞耻、愤慨等不愉快的情绪联结起来。这种人情人理、以情动人的道德认识教育,既向学生传授了道德知识,又使学生在反复激起的情感体验中去认可并接受这些道德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确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凝聚为道德信念,学生就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是什么”、“应该如何”这种低层次的道德认识上,而是对道德准则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自愿并始终如一地去履行道德义务。所以,强化道德认识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

第二,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道德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它的践履性。道德的高尚性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和证实,也只有在道德活动中,才能切实体验列从事道德活动所带来的精神快乐,感受到旁观者无法感受的心灵的满足。因此,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学校应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爱心奉献”活动。如组织“学雷锋小组”、“便民服务小组”等义务性活动,让大学生把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在实践中巩固、深化和升华。实践证明“爱心服务”是解决当今社会人情冷漠、自私空虚等现代病的良药。现代西方许多国家为解决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冷漠、空虚、麻木不仁、失落等各种精神疾病和情感障碍,纷纷兴起“社会自助运动”,组织互助小组。开展“爱心服务”。把一些丧失生活信心、情感麻木的人组成小组去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之通过为他人服务,与他人真诚的交往,体验到社会、他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尊重,由此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并热爱人生。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心奉献”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发现、去感受人间真情。当大学生在为他人服务时,所获得的赞扬和精神的快慰,会使他从内心深处感受道德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洗涤心灵,净化灵魂。在道德实践中,课堂上所接受的抽象道德概念被赋予浓厚的情感色彩,被注人血和肉,镶嵌进记忆的深处。

学校还可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深人贫困地区,体察国情民情,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此唤起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忧虑感和义务感,并以之作为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动力和养成节俭、朴素美德的内在动机。再如组织学生参观先进单位,访问模范人物。运用典型示范,激发大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正义感。因为典型形象本身是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而存在的,而且典型形象本身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易引起大学生感情的共鸣。雷锋、张海迪、孔繁森的形象就不知感染、教育了多少人。这种“榜样的力量”,必然会唤起大学生的良好动机,使之积极地去学习、仿效典型人物的行为.由此提高并扩大自身的精神境界。广泛的道德实践活动,既强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也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优化学校的道德环境。大学生主要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因此,学校必须造就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学校的道德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起着导向、定向和矫正的作用。健康和谐的道德气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会促使学生道德活动的开展。使积极的道德成果得以巩固和发扬。反之,则会助长不良行为,导致恶行蔓延。因此,学校必须树立正气,抵制邪气,大张旗鼓宣扬好人好事,态度鲜明地反对不良行为,充分利用舆论的评价作用,烘托学校的道德气氛,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处处感受到道德的威力。如果学校缺乏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气氛,对不道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不仅纵容和助长了行为者的恶习,而且也直接打击了从事道德活动的同学的热情,因他们的善行得不到学校舆论的赞赏和认可,而做坏事者却心安理得,仍我行我素,由此必然造成先进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精神不愉快。久之,就会丧失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趋冷漠、麻木。为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宣传舆论的作用。弘扬道德威力,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大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学校还应建立配套的奖罚措施,宣传教育、舆论谴责虽然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因不触动切身利益,少数学生仍对此不以为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到道德威力,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境育人外,还须辅以各种奖罚措施作为后盾,把道德活动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对于积极从事道德活动,一贯做好事的同学,学校在大力宣传、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还需从物质上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广大同学的更大的道德热情,而对做坏事、道德败坏的学生,则应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或行政处分,或经济罚款,让不道德学生体验到不遵守道德法则对自身造成的直接危害。真正做到奖善罚恶,不仅对行为者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大批同学,使之择善而行。宣传舆论的力量加之行之有效的奖罚措施,相互作用,必将创造出一种健康和谐、鼓舞人进取向上的道德气氛。在这种道德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们终会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习惯。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七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古今中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径。

一、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21世纪,人们将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平等性,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深化,道德人格教育正体现了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确立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做到: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所谓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调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理解生命、追求价值、活出人的意义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要想使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就必须以人文主义的理念作为指导。即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当代工作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与完善,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2.恪守教育的“全人教育”使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其全人教育论中明确指出:“全我的中心点和统一点,就是自己的良心,是神,是生命。”小原国芳在这里所强调的良知、神以及生命就是指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即精神、理想、信仰、价值等。“全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享受真正的生活,全面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关怀学生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与满足,以达到学生身、心、灵各方面的平衡与发展。台湾中原大学的王惠芝先生在谈到“全人教育”时指出:“全人教育的主要宗旨之一便在训练出身、心、灵都平衡而又能健全发展的学生。一个受过健全教育的学生终其一生,在道德选择上有清楚的明辨能力,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忠实尽责,完成生命意义的实现。”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包含智慧之爱,应当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应当培养学生美好的理想,应当让学生具有公正、自由、民主的信念,应当使学生理解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追求智慧、关注生命、理解价值、提升精神、培养信仰,从而养成一种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

3.重视教育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教育不应当只成为我们追求功利的一个手段,而应当回归到它的本质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在工作中尽量体现和突出人性。师生间要建立亲密的人性关系,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人性内容或人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的确不能改变课程的日趋专业化和破碎化,也不能改变社会观念对学校的巨大影响,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和为人使学生意识到,最光荣伟大的事业莫过于怎样做一个人。

二、注重科学的“灌输”方法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统一。

1.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所有德育活动都应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要激励、发挥其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全部心理机能去感知、想象、体验和理解相应的社会意识与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科学“灌输”的实质与存在的必然性。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由教师直接传授却仍不失为一条捷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授人以渔”先于“授人以鱼”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大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尚未形成和完善之际,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的客观要求。当然,这里说的直接传授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上的科学灌输,不是那种无视学生主体,只强调服从的填鸭式的灌输。

3.主体性有效发挥与科学“灌输”的结合。强调灌输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灌输的内容内化并外化为行为,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其价值在于有效性,提高有效性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往教育的缺陷并不在于灌输,而是在于没有将灌输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灌输。道德教育的最佳境界,在于形成知、情、意、行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协调,从而构成系统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机械而简单的德育方法是完不成此任务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将科学的灌输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并进一步落实到中学生的知、情、意相统一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上。

三、培育大学生自我建构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意识。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体、思想、行为的活动状况的意识,是对自己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一种全面认识和评价。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自我意识开始指向内心世界,是独立自主、尊重自信、自我调节与控制等心理品质养成的最佳时期,但由于自身的局限,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帮助与指导。学校内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2.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发展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期间,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人格建设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林斯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和方法,在道德人格教育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目的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养成探究行为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只有当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所以,教师应明确地对学生提出任务、目标、要求,激发其道德人格建设的意向,依靠受教育者道德人格自我建设积极性的发挥,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以培养其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精神,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其控制和支配行为的能力,使其成长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四、营造培养中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良好校园氛围。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内部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把它变成一种由教育者有意识地控制和设计的隐性课程,以增强育人效果,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整合的概念,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应重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中隐性教育因素的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2.加强班集体建设。集体并不是通过关于集体主义的谈论来建立的。建立和培养学生班集体,必须以这样的两点作为基础:第一,要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第二,集体活动的组织必须有助于学生相互了解、建立友谊,以及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激发,使他们结成友好的和有工作能力的集体,使班集体在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它更强调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德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认为,应当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学校生活不能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知和行要统一。杜威认为学校对儿童应该给予多方面的道德训练,仅把儿童训练成为一个会投票的选民、一个守法的公民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所以,德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

1.树立道德榜样,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的活动。要充分利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道德教育。要树立一批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少年身边的道德楷模,开展扎实深入的向模范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的青少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道德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

2.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要广泛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通过公民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开展应有的礼仪教育活动,倡导和推广公民道德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礼仪教育在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讲文明、讲礼貌活动,倡导文明言行,推广文明礼节,使重礼节、讲礼貌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青年志愿者行动中,要进一步突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要继续深化希望工程,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通过青年文明社区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引导青少年从爱护身边的环境做起,帮助他们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使道德践行能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地看,真正地想,只有使学生真正受到感动,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全而完善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八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中,不论是古代君王还是现代社会,都将“礼”作为治国之本,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礼仪,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举止,推动着社会文明有序地向前发展,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礼仪与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对于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的培养,人们过多地会注重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阶段开始培养,忽略了大学时期的培养,但其实中小学是培养的初级阶段,大学是将道德与礼仪定型的阶段。这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一些高等院校的基础教学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往往忽视了道德文明教育。在众多的高校课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礼仪修养的课程都有开课,但通常都是选修课或者课节安排得很少。高校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不重视会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缺失。

(二)加强道德修养建设培养的方式需要整改。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成果的质量。目前,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与礼仪修养的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大多都是理论课程,并没有与实际生活需要及社会实践相结合,许多方式都是空谈。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要。

(一)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需求。

人格具有一定的魅力,是人的心理过程与特征的总称,是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统一表现。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培育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宏观教育,对人格培养教育程度还不够。日常生活实践证明,思想道德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最容易强化人的思想观点、礼仪行为与心理道德。因此,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是推进学生人格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一个人的文明举止是否优雅、是否有气质是文化素质底蕴的表现,更是人文教育结果的检测。大学生通过对礼仪规则、姿态、语言的培养,学习高雅的礼仪、养成礼仪的交往方式与风度会体现出谦逊有礼的风范。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非常重要。失去民族文化认同感会不利于民族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所以在高校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十分必要,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大学生对道德与礼仪规范的学习,会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实力。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才会有成果。思想道德建设在大学期间有着塑造与定型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在日常理论教学方式培养上,更要注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培养。例如,带大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整理内务等,亲身感受思想道德文明建设的成果。社会实践是比理论教学更直观、更具有教学效果教育方式,所以,在授课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方式,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思考什么是道德文明,什么是礼仪修养。

(二)加强心理教育。

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就业压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起伏波动较大,如果高校不加强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会有下滑趋势。人的`心理如果不健康,走极端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甚至会促使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高校加强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讲座,给大学生讲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创建社团组织相关礼仪的晚会等,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与礼仪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形成良好的礼仪日常规范,并自觉遵守。

思想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具體实行,社会与高校采取的任何培养方式最终还是需要大学生去认可、去实践。首先、大学生要学会自行思考、对于社会中思想道德缺失的现象进行思考与反思。其次,要自觉学习,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随波逐流。最后,对于正确的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要自觉遵守和坚持执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影响他人,充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真正地展示出我国大学生的风采。

总之,高校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入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地进行做好准备、为我国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范丽辉.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李晨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4):136.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九

摘要: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就如何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进行阐述。

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

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身,严格要求自身,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品格。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活了80岁,一生奉献于哲学。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忙于他的哲学研究,生活规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他对“时间”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学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5点起床,晚上大约在10点就寝,这个严格的生活习惯,他始终严守不渝。康德严于控制时间的习惯,关键在于他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自律意识。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身的发展。一个整天喜欢蒙头大睡的人.不可能在梦中成就他的事业。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身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身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则,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体验就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身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身,陶冶自身,完善自身,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王启民、徐虎、邱娥国、李素丽、徐振超等楷模,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榜样。大学生不但要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工厂的师傅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克服自身的缺点,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

“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检讨,去除私心杂念,使自身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身,行为上善于反省自身,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应该经常“内省”,善于认识自身.勇于正视自身的缺点,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并决心改进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它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在修养中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孔子99中庸》中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没看见的`时候.能够谨慎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够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因此,独自一人时,同样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自知自爱,把握住自身。山东省有一座四知庙,据说是纪念东汉名臣杨成的。杨成在赴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只身送上黄金10斤。杨成很生气,埋怨王密不该这样做。王却说,深夜无人知晓。杨成发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王密听后,惭愧而去。杨成的故事就是道德修养中的“慎独”。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坚持自我修养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讲究不仅在他人面前、领导面前能按职业道德行事.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新型劳动者。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在道德修养方法和培养高尚道德感情上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并非深奥玄妙之事,而是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身.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身.或自身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身、原谅自身,甚至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十

摘要:当今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给我们带来海量信息和高效率沟通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新问题。尤其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大学生,其影响更大,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问题高度重视、教育引导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方式,以推进虚拟世界的网络德育建设。

关键词: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网络社会作为人类为自己开辟的另一个生存空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是一个缺少道德规范的领域,网络中的道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自律来维系。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冲破传统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时有发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和通过德育如何让人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道德的含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也就是网络社会,道德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增加了新型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是以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本质联系。道德规范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经受检验,得以发展。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它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而发挥作用。”[i]我们认为网络道德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1、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整体风气的改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提升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对于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的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对当前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现状的必要补充。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并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的,并依靠社会的舆论、传统的习惯力量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持,使得道德规范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广泛,所以网络行为更多更重要的是由网络道德这个更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行为规范来调整。因此,网络道德规范就成为了网络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维护网络安全和保障网络的健康发展。

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状态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海量信息的选择。

对于网络信息,大学生接收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进行信息的判断和筛选上。这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普通的网络使用人员无法控制互联网的信息,也无法保证信息的提供者传递确切可靠的信息,更无法排除某些机构和个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散布错误和虚假的信息进行舆论误导。现今情况下,网上的信息质量是靠网络信息传递者的道德自律保证的,信息全部真实可靠依赖于全体网络社会成员具有统一的、理想的道德状态,但这在目前不具备。这样导致很多人全盘接受网络信息,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没有全盘接受,但其接受的大多是不良信息甚至是反党反社会的信息。例如有的人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到处传播;有的人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不仅违背道德规范的要求,更对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产生不利的影响,关乎国家民族利益。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接收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因此在网络社会中,首先要有一个清醒头脑,做到明辨真伪不轻信,对网络信息作谨慎筛选和处理。

(二)网络信息获取要讲求诚信。

大部分使用互联网的人都能甚至是熟练的获取网络信息,但是在应用网络信息时却无从下手。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获取越多说明知识量越大,学习越成功。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承载知识的功能。网络社会中不仅有巨大的信息量,还有丰富的游戏内容、虚拟的交往对象,这都会使人们感到新鲜刺激。[ii]巨大的诱惑特别易使那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失落而上网寻求寄托和安慰的人们形成对网络的眷恋、依赖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造成现实生活秩序的紊乱。其实,获取知识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人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网络信息的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信息。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人们的网上思维能力,教会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思考“为何用?怎样用?”培养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在网络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像公共道德规范那样的原则性要求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网络道德规范。只有在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引导下,人们不仅学习如何接受、获取信息,更要学会筛选和应用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对人的现实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引导必须对网络道德规范进行道德教育,使网络使用者对于巨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使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原则。

1、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监督和管理。

网络舆情的问题必须采用网络的办法解决舆情的问题。网络舆情监测的目标不是为了监督并控制民意,而是采用技术手段,采集互联网上的舆情,从而达到了解社会民意,能辅助国家决策,为科学决策和和谐社会建设更好的服务。

思想引导。用先进的道德思想观念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网络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阵地,我们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道德观念占领网络阵地。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预警,针对危机,第一时间内启动危机公关预案,快速利用多种舆情疏导手段进行澄清,如官方网站、在主流论坛发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与谣言赛跑,更早地告知民众真相,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封堵。信息控制。强化控制系统,筑牢“防火墙”,堵住“人侵者”。对境外有害网站设置封堵,禁止访问,抵御内外“黑客”的攻击。政府部门要不断增大投入,建立权威网站,加强在互联网上构筑“信息海关”,控制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有害信息,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之目的。

言论监督。从网络技术开放性的特征看,增强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要充分利用与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网络管理技术手段,对网络不道德的言行进行有效的监控,如制定更高的准入标准、通过身份注册提高可信度等等。这样才能形成网络道德抉择机制的有机协调,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才能始终得到张扬。

论坛管理。加强对bbs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容易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易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管理的办法是建立责任制。凡申请上网或申办论坛者,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版主的具体权力和义务。开设bbs和论坛时声明,网站有权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以及取消违规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的权利等。

2、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及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组织系统的信息网络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信息网络观,提高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iii]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会尽管虚拟但并不虚无,在这里也要像在现实社会中一样,讲公德、讲文明,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使用者。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能力比大部分教师要强得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从以前的信息的拥有者变为信息的解释者,重在合理解释信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

3、实现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转换。

道德规范要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关键要实现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转换。要实现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基础是道德规范教育,在网络空间这个规律仍然适用。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要从认知式德育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到知行统一,使人们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整个网络道德规范的总纲,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道德规范的方向,坚持不可动摇,坚决抵制西方社会的网络分化行为。第二,慎独,在网上遵守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道德规范。《中庸》中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我们上网都是个人行为,此时就应当培养这种境界。“慎独”强调在道德修养中坚持一定的道德信念的重要性,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的地方下功夫,认为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因此更应当警惕、谨慎,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按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道德规范办事,把现实社会中公认的道德要求适用于网络,解决网上社会与现实社会运行中的诸多相通的道德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在网络社会中应当提倡和首先做到的。第三,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要求规范网络主体自身,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后果负责,明确自己网上的权利与义务。这就突出了网上行为的自由、自主性与社会责任性的有机统一。第四,尊重他人的网络行为,不侵权。这既是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也是中华民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秀道德的网上体现。第五,不利用网络伤害他人和社会。使网络应用的后果既不危害自己,也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保证了网络应用的正向社会功能。这也是网络道德规范的伦理底线。这些道德规范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保证了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纯教育问题,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心理问题等。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关注,不只关系到学校的管理和引导,还是一个关系国家综合竞争力、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要问题。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对此进行积极的努力。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力量,整个社会都参与的全面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教育引导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方式,以推进虚拟世界的网络德育建设。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十一

诚信自古至今都是大家往来过程中的品德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品德教学的基本内容。诚与信相互贯穿,诚是信的根底,信是诚的外在体现。现代社会中,诚信作为一种品德请求,是全部品德的根底和底子,是人之为人的最主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柱石。是高校调和学校的建造之本。诚信不只仅是人的往来品德原则,也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有着极端主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将来的建造者,是不是具有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畅推动的重大问题。

当前大学生诚信干流是向上的,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品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读书学习求真务实,人际往来真挚调和,经济往来诚笃守信,求职工作脚踏实地。但是今世大学生面对着一种社会转型期间的严重挑战,在社会急剧改变的期间,大学生应对这种急剧改变的状况的实质能力遭到本身社会阅历的束缚,在诚信方面简略呈现偏差。诚信缺失的景象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日常言行缺少诚信,背约违约。

信贷诚信:歹意拖欠借款、膏火,银行高校境况尴尬。

考试诚信:考试做弊,屡禁不止。

工作诚信:求职经历,弄虚作假;工作签约,无故悔约。

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由上可见,处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势在必行。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集体,受社会各种思潮和景象的影响。发生诚信危机的要素在于前史沉淀、社会环境、家庭教学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学内外部很多要素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呈现的诚信危机,咱们不能简略地归。

结为大学生品德质量降低,而是有着深入的社会布景和很多的实际要素。社会中的失期之风和不完善的信用系统,前史与实际沉淀等负面影响,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诚信度下滑。

(二)家庭教学的影响,学校教学的缺少。长期教学中,家庭、学校重智育而忽略对大学生的诚信教学,教学环境和手法不利于学生培育诚信的质量。近几年不只是高校,各类各级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诚信教学,大有从娃娃抓起之势,但是收效欠安。

(三)大学生本身的要素。责任认识的淡漠、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动力。今世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对自个与社会,实际与将来的全部了解和知道。一起因为他们理性思辨和剖析挑选能力还不行,很简略使他们将查询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沉景象当作社会实质,然后误导他们失掉诚信观念,乃至呈现与公民品德标准相背离的做法标准。

现在对于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的完结路径和路径大体能够分为:加强外部原则建造和诚信评估机制以从外界进行束缚;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内涵诚信质量。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和原则建造在大学生诚信教学中应该相互为用,互相补充。培育大学生诚信质量,既要靠诚信教学,也要靠诚信原则建造。

首要,推动大学生诚信教学的原则建造。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认识的建造首要应该是一种原则建造,只要原则上的保证才是牢靠的,久远的。因而,应加快诚信建造的脚步,构筑一个“恪守诚信者获益最大,不恪守诚信者价值更高”的社会诚信系统,让守信者因守信而取得报答,让失期者因失期而遭受丢失。诚信原则建造应坚持的首要价值原则即是大力倡议“诚信为荣,背约为耻”,经过合理的原则组织,让讲诚信的收益大于本钱,不讲诚信的本钱大于收益,使大学生知道到不讲诚信、危害社会和别人利益,不只羞耻,还会危害本身利益。

其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并不缺少诚信认识,但在有些大学生身上的确存在着剽窃别人效果、毁信违约、拖欠助学借款等一些诚信问题。所以要把诚信建造落到实处,燃眉之急是进行有关机制建造,建立标准,构成一种外在束缚力。在高校推广学生诚信档案建造,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处理之途。学生诚信档案建造经过成文的原则束缚,使诚信建造变成一个可操作的系统。这一行动能够增强大学生诚信认识,更主要的是,诚信档案将持久存放于自个档案中,这能够对学生的不讲诚信的言行构成一种强大的束缚力。

在诚信档案的内容方面,大学生诚信档案除自个基本信息外,还应当包含学习诚信信息;学术诚信信息;经济诚信信息;求职诚信信息等有些。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并将诚信状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归纳测评、工作引荐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建立诚信方针,体会自负,增强诚信认识。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既是高校诚信原则建造和办理的一个组成有些,也是培育大学生诚信观念,标准其诚信做法的主要行动。

1.应推广以学校教学为主的诚信品德教学,使大学生自觉地以诚信原则来束缚自个的做法,使学生的品德知道、品德情绪、品德做法能极好地调和起来,并将其固化为安稳的品德信念。

2.家庭教学也是推广诚信品德教学的主要路径。家庭对人的诚信品德影响是耳濡目染和持久性的。父母老一辈有责任、有责任对后代后辈随时随事进行诚信教学,并在实际生活中事必躬亲,以身作则,这么使后代的诚信品德修养得到进步。

3.很多社会的诚信品德礼仪宣传活动也是强化大学生诚信品德认识、标准大学生做法的手法。能够借助文艺演出、广播电视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公德、公民责任等方面的诚信品德渗透。作为诚信链中的自个应从本身做起,建立诚信认识,每自个都以诚信请求自个,营建人人都讲诚信的社会空气,才干从底子上处理大学生面对的诚信问题。

综上所述,今世大学生有必要建立诚信观念,不断强化诚信认识,构成杰出的诚信习惯,了解各个领域的诚信规矩,真实变成一个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全部开展的专业人、勤于工作的社会人、一诺千金的诚信人。咱们整体高校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并积极探索诚信教学的新方法、新行动,真实培育出新一代诚笃守信、德才兼备的高实质人才,共创新期间健康文明的调和学校。

[5]于永成.《今世大学生诚信教学内容的多维考虑》[i]《航海教学研讨》,2oo5年4期。

大学生性道德论文2篇十二

题目。准确来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所在,确定了文章的题目,也就是确定了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里指议论文),那么接下来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要为题目服务的,如果中间有偏差,就会出现文不符题的情况,那么整篇论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所谓的跑题,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选题之前,一定要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确认自己的中心论点,以免事实论据不充分,导致文章没有说服力。

摘要。摘要是标题下面,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文字,文章的摘要里面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我们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概括。

二、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技巧问题。

(一)论文选题不深入。

一篇论文是否要其研究的价值,主要看论文的中心观点以及论文中用于佐证观点的材料,这就需要作者确定好自身论文研究的问题,一般论文的研究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二)文章论据不充分。

文章论据不充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很简单,有两种,一种是搜集查阅的资料相对太少,另一种就是搜集的资料不能够充分的证明文章的观点。第一种很好解决,只要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手段,例如:网络、图书馆、调查问卷等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即可。第二种相对来说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性,在我们确定了中心论点之后,那么所运用到文章当中的事实论据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查阅的资料,也都是与之相关,在筛选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中心突出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证明其中心论点。

(三)文章结构混乱。

确定题目和中心论点后,在很多资料的面前,许多作者都不清楚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安排,第一步应该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文章时列出一个文章的大框,传统定义上来说也就是文章的提纲,但是现在学校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都会在撰写文章时,要求我们先撰写一份开题报告,这里面就是需要我们理清楚文章的大致思路了。

三、针对上诉的解决办法。

(一)以小见大的选题。

论文题目的选择一般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全面到全面的一个过程,一般我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自身的兴趣去选题,这样写起来也相对会流畅一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加上自身所学的知识,大量的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这样确定起来的论文题目,就会比较好书写了。

(二)搜集、筛选资料。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出毕业论文提纲或大致思路,熟悉基本的毕业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

(三)写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有目的性。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导师能够判断出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存在学术价值,在逻辑上是否存在不完美,以便我们后续的论文,如果长篇符的直接撰写论文,其中就有可能产生许多的问题,修改的部分也相对会比开题报告麻烦,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省下导师的时间,也可以保证我们在撰写过程中不做无用功,所以撰写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现下各大高校为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都在论文撰写要求里面,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可见开题报告的重要性。

保证开题报告的结构。开题报告的结构相对来说都是固定的,首先是“选题的'意义及目的”,这样导师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的研究的价值所在已经研究后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其次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再有就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参考文献”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这些东西也是要分清主次的,不要一味的罗列观点,那样对于开题报告来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论文的基础观点和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其中我们撰写开题报告的重点。只有分清主次,这样,文章结构与层次才能够清晰。一般的开题报告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可能的创新之处;已有的研究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四、提高大学生写作技巧创新方法。

(一)运用多种修辞方式。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写出了荷叶个方面的美丽。

(二)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参考文献:

[1]戎文慧,王颖,朱蓓,李娜.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03).

[3]郦金花.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11,(01).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