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9:45:49 页码:12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实用11篇)
2023-11-19 19:45:49    小编:ZTFB

在一个漫长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整理,才能达到目的地。在写总结时,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一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他主张"兼""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二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三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四

生字词:

1、默写《琥珀》的最后一自然段。

3、《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6、你喜欢怀特森老师吗?说说你的看法?

8、说说分号的作用。

1)、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2)、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9、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有时候他小声地朗读着书上的文字有时候他拿起笔在书上圈圈画画。

2)星期天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郊游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在家里学习计算机。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真正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对事物表层的理解,而应能把知识内化、迁移,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1)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

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

质于齐(做人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填然鼓之(击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东面而视(面对)。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以瓮作;以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安排次序)。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

道芷阳间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秋水时至(按季节,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向东)。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样;像包裹。

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天下云集响应(像浮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常)。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还)2.郑既知亡矣(已经)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

4.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5.唯君图之(希望)6.进兵北略地(夺取)。

19.窃(私下)为大王不取也20.会(正赶上,恰巧)其怒,不敢献。

六、文言虚词。

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今者项庄拔剑舞(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六

1.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4.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6.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七

1、学了《画家和牧童》一课我知道戴嵩画儿画得那么好,还那么谦虚,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牧童不仅观察得很细致,你还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因为老奶奶看到“我”能主动承认错误、改正错误非常高兴,她认为“我”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她为“我”的这种诚实的品质而感到骄傲!

4、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因为在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知道孝敬长辈,能主动帮妈妈提水。在老爷爷看来,一个人的品质远比他的本领重要的'多,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就是那个关心妈妈的儿子。以后,我也要多体贴、关心父母,帮父母多干些家务活,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6、《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小兵不让妈妈给他买玩具,他真是一个体谅父母、心疼父母的好孩子!以后,我也要向他一样,多为父母着想,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1、背诵99页“我知道”。

我知道戴嵩特别喜欢画(牛),(《三牛图》)、(《斗牛图》)这几幅名画,就是戴嵩画的。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苦禅画鹰)

2、背诵112页反义词形式的aabb式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来来往往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吞吞吐吐??日日夜夜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艹:芬芳花草茶???火:烤炉炖烧炒???扌:拍打拉提抱:跟跑趴跳跃

4、背诵115页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兄弟 商店 涂抹 拥挤 工钱 购买 光滑 继续 信封 傲气 拎着 决心

批改 价格 聪明 报纸 玻璃 胳膊 晃动 破坏 打碎 坚决 批评 封闭

骄傲 捡拾 滑雪 连续 水桶 报告 动荡 拱桥 收拾 破碎 决定 价钱

摇晃 停留 晃荡 停止 拱手 订购 发呆 商人 伙伴 便条 事情 害怕

轻松 微笑沉甸甸??荡秋千

商(商量) 末(期末) 挤(拥挤) 拱(拱桥) 钱(金钱) 沟(山沟)

摘(采摘) 抹(涂抹) 齐(整齐) 哄(哄骗) 线(毛线) 购(购买)

评(批评) 报(报告) 玻(玻璃) 破(破烂)轻(年轻)

平(平常) 服(衣服) 波(波浪) 坡(山坡)经(经常)

拎(拎着) 观(观看)场(广场)扒(扒开)

冷(冰冷) 现(现在)扬(表扬)趴(趴下)

1、填入合适的动词:(修理)窗户(说明)原因 (拎着)水桶

(翻)跟头(送)报纸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著名)的画家(光滑)的石头(兴奋)的光芒(风和日丽)的下午

(懂事)的孩子(慢慢地)走着??(飞快)地逃走(专心)地看

(目不转睛)地盯着???(忍不住)地说

观赏—(观看)和蔼—(亲切)自在—(自由) 顿时—(立刻)

喜爱—(喜欢)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一(个)牧童???一(个)星期???一(个)信封??一(个)下午

一(块)石头???一(桶)水一(辆)汽车

九、四字词语(熟练背诵):

点头称赞??沉思片刻轻笔细描???风和日丽

1、一会儿……一会儿: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2、只有……才: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3、一……就……:??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就马上回到教室里。

4、既……又……:??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八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九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十

5休伸甜歌院除息您牵困。

6员青宁室样校切教响班。

7欠元包钟叹哈迟闹。

8及身仔细次外计怦礼加。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一株紫丁香》全文。

三、语文园地二。

四、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五、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六、训练要点:加偏旁识字;体会带提手旁的字的意思;比较形近字。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篇十一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丿”,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