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抗击疫情为话题(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01:07 页码:7
最新抗击疫情为话题(汇总9篇)
2023-11-12 22:01:0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用统计数据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研究下面的范文,你可以更好地把握总结的要点和写作方法。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一

20--年的春,“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再次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又是一场生命与病毒的对抗。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一时间,我们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黯淡了本应和煦的春光。在这关键时刻,一群英雄逆光而来!

可敬可爱的医护工作者是抗疫一线的生命之光!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夜以继日,高效排查,争分夺秒的为居民做核酸,汗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泡皱了他们的双手。

不辞辛苦的老师们是抗疫一线的教育之光!在突发疫情的紧急时刻,在学校停课的紧张节点,她们线下用心安抚爸爸妈妈的焦虑和不安,线上用最饱满的热情给我们录制一节又一节的有趣课程。除此之外,配合社区统计家庭核酸情况,耐心配合政府有序调查核酸结果,甚至是穿上防护服走进抗疫一线……每当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老师窗前那盏明亮的灯光。

为大家舍小家的志愿者们是抗疫一线的援助之光!这样一群可爱的春城人民,他们心疼蒙受苦难的家乡,心疼那些可爱的英雄们。于是,他们自发地站了出来,协助社区发放试剂盒,为居民配送菜送水果蔬菜等生活物资,一步一脚印,都是他们善良的印记。

现在我们在家上网课,爸爸妈妈也都居家办公。妈妈说少出门,就是为祖国作贡献!要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不让病毒轻易入侵。看着被封锁的小区,看着辛苦忙碌的逆行者们,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和期待——敬佩他们的无私,期待春城的花开!春城最美的逆行者们,你们辛苦了!作为当代少先队员的我,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快快长大,将来报效祖国。

愿疫散云开,春光如旧!山河无恙,世事如初!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二

20_年的钟声敲响,意味着新一年的到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本应该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可今年的春节和往年的不太一样,少了烟花爆竹,少了游客出行,少了走亲访友……因为国家正在遭遇一场病毒的袭击,这种病毒叫做“新型冠状病毒”。一旦人类感染这种病毒,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等。听爸爸妈妈说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所以大家尽量少出门,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出门时要佩戴口罩。

我的爸爸妈妈是医护人员,平时工作就很忙,而这次又遇到了这场病毒性肺炎疫情,他们放弃休假,不顾危险,日日夜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治疗照顾病人。妈妈回来说:“医院将要收治疑似感染这种病毒的病人,要开展感染病区,有可能会去那里上班,去了那里就可能不能回家,这段时间需要长期待在医院。”听完妈妈的话,爷爷奶奶表示有些担心,但妈妈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照顾病人,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经过商讨全家人还是赞同和支持的。她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和弟弟,但是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会给家里添麻烦,您放心去,我在家等您回来。”爸爸是麻醉医生,他这次虽然不用冲在一线,但他平时上班就是24小时待命的,经常半夜在我们熟睡中会有医院的急诊手术要他去帮忙,他总是二话不说赶到医院。医院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而我有时也会一个人被留守在家中,但在我心里他们是我最崇拜的人,在疫情面前从不畏惧,永不退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真希望这些白衣天使们能早点战胜这次病魔,让国家恢复往日的安宁,在这里我向全国的医护人员致敬,叔叔阿姨们辛苦了!爸爸妈妈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三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村口防疫点看到这句话时,我鼻子一酸,一想到那么多抗疫英雄为了保护我们冲在一线,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纠结了很长时间后,我向父母说明了要去村口做志愿者的想法,果不其然,父母强烈反对。我理解父母的担忧,等到他们心情稍微平复后,我认真地向他们解释,听完我的解释后,他们眉头稍稍舒展,最后终于同意了,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我要以那些负重前行的英雄为榜样,成为抗疫志愿者,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疫发光发热。好不容易挨到了星期六,2月22号那天上午,我和姐姐就骑着电车去了村口,听到我们主动要来做志愿,村里的值班人员非常吃惊,向我们连说了好几个谢谢并竖起了大拇指,当知道我是郑州大学的学生后更激动了,对旁边的人说:“郑州大学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听完这些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为自己身为一名郑大学子而感到骄傲,我也相信,郑大也会为我所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就这样,我充实的志愿生活开始了。

由于22日要进行相关物品的准备,我们与村中防疫卡点负责人约定好于23日正式开始做志愿,那天早上我们6点就起床了,父母早早给我们做好了饭,吃饭时又向我们交代了一大堆注意事项。在父母的唠叨下我们吃完了饭,骑着电车到了村口,值班人员给我们准备了志愿者帽子、衣服、口罩、一次性手套,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了守村任务。第一天上午我负责登记出入人员信息与测量体温。由于商业街与中心医院在我们村里,因此前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办理健康证明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的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所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一填写出入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居住所在地、进出村时间、体温、车牌号、出入村的具体事项等等,一上午我便登记了40余人。中午回家吃饭稍作休息后我们又接着回到村口工作。

下午我负责确认本村人员扫码出入信息。但这项工作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简单,有的村民不配合工作,连车窗都不摇下来,有的非本村村民要以各种理由进村,不过都以劝返收尾。转眼间几个小时过去了,卡点人渐渐少了起来,等到路灯发出了昏暗的光,我们才收拾东西回家。

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天,枯燥吗?累吗?不!由于家中有小孩子,我直到23日才开始去村口做抗疫志愿,利用课余时间断断续续一直到卡点撤离的最后一天。从全国确诊病例四位数到三位数到二位数到一位数到无本土新增病例,从外来人员不得入村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同用健康码,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为抗疫取得的成效感到无比高兴。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我见证了防控疫情工作的艰辛,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决心与毅力。正如_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一样:“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所以我坚信抗疫攻坚战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这一个月内,虽然我居住的地方发生了改变,但依旧没有改变我做志愿者的初心。从乡村到城镇,我都有一个同样的名字——抗疫志愿者。之前我一直在村里做志愿,但由于81岁的姥爷一人居住,在全国肺炎疫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后,我选择来到县里陪他。当看到中牟县有“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的志愿者招募公告时,我毫不犹豫地打电话报了名,第二天下午,我来到了一个小区的卡点,开始了新的志愿征程。我做志愿所在的小区由三个不同社区的人员构成,人员密集,小区出口多但都不大,几辆车就能将路口堵上,并且我所把守的卡点临街,车流量大,一到上下班高峰时期就堵得水泄不通,这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不能漏掉一个人,但也不能检查的太慢,只能稳中求进。不停地测量体温、登记人员信息,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眼睛看的模糊不清,站得浑身酸疼是常事,但我内心却非常充实。

当然,我也会忙里偷闲,看看谁拿了一捧好看的花,谁家的狗是一只穿着尿不湿的泰迪,谁天天骑三轮车出去遛弯,谁家买了青菜,谁提了炸鸡排,谁又点了奶茶外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我内心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他们也经常跟我寒暄几句,让我体会到人情的温暖之处。

在抗疫志愿活动中,我经历了很多。从严防把守到全国扫码通用再到卡点撤离,我见证了抗疫的全过程。大多数进出村的人都会对我笑;还有一位老奶奶非得将自家种的大葱拿来给我们,我们说完不要后扔下就走了;许多人自发为村民与抗疫值班人员捐赠粮食与蔬菜;路旁的杨树一天天从发芽到吐絮,居民楼旁的树上开满了粉色与玫红的花,我看见的这一切都告诉我,春天就在眼前。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四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还没来得及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疫情的卷土重来,让整个上海按下了暂停键。

在上海陷入最困难的时候,全国各地都纷纷向上海支援,他们没日没夜地运输着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还有一群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们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支援。这就是中国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紧张时刻,人们都躲在家里,却有这样一群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到疫情前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我的爸爸就是其中一位。由于小区的封闭,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了问题,这时候“大白战士”志愿者出现了。我的爸爸当志愿者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做核酸的时候,他去给爷爷奶奶们做核酸码,还要维护排队秩序。他拿着一张张清单,卸菜,点菜,然后分类放好,最后送到每栋楼下,由其他志愿者送到每家每户。就在前天,小区来了一大货车生活物资,油,米和牛奶,这可都是些沉重的货物,小区的志愿者们两边排队,接龙卸货,卸完以后,他们还要分发到每家每户。他们肩负使命,任劳任怨,默默的为居民服务。虽然爸爸每次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但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累,辛苦。随着气温的回升,志愿者们穿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任凭汗水湿透衣服,他们依然为居民们服务到家,遇上大风大雨天气,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挺身而出,他们这种大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五

20xx年的春节,真是令人难忘,没有聚餐,没有旅行,没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病毒,其病毒是一种主要来自蝙蝠体内的病毒,它们个个穿着隐形衣,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原形毕露”。

别小看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它可厉害了,一旦它攻入人体内,它就会攻占肺部这一重要阵地。患者初始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和干咳,然后逐渐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多数病人经治疗会有好转,但有部分严重的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我们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现在中国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研发能有效打败病毒的疫苗。在各个疫区的医院中,有着一群在一线抗击疫情的英雄,他们穿上了厚厚的防疫“盔甲”,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日夜坚守岗位。他们精心诊断、治疗和照顾着患者们,让他们减轻病毒带来的痛苦。

现在每家每户都在预防疫情,我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小战士,在家里写作业,做一些小运动锻炼身体,还通过新闻媒体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我还会告诉身边的亲人们,让他们尽量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聚餐,不扎堆,不串门。我还会在家打扫卫生,创造干净的环境,避免病毒传播。

我深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很快就会被我们打败。白衣天使,加油!中国,加油!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六

庚子年初,疫情肆虐。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几条模糊不清的消息,我们不曾放在心上。慢慢的,不断上升的数字,地图上标记的区域不断扩大,疫情一步步向我们逼近,不知不觉每个人早已身在其中。

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医护第一线的艰难。被汗水浸湿手术服的背影,脸上被护目镜压出的道道勒痕,被消毒液浸泡的伤痕累累的手……这些可爱的人儿,即使曾流泪,也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年近退休的老医师们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精神散发的淋漓尽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承担重任,赴“疫”线,令人肃然起敬。2003年,被全国人守护的90后,在2020年,他们挺身而出守护全中国。像钟南山说的“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这是一名医护人员发出的一份光。

建一座医院需要多长时间?十日十夜。这是令全世界震惊的基建速度,而在这背后是无数人的为之付出。建设的高峰期,4000余名工人24小时轮班,近千台建筑机械彻夜运行,于是一座设施完善的医院拔地而起。白炽灯照耀下的,是上千名中国工人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这是中国工人发出的一份光。

疫情无情人有情,国难当头之际,各地各界纷纷募捐,每一份物资代表的都是一份牵挂。奉献爱心,传递温情,温暖的是人心。这是爱心人士发出的一份光;情景报告《爱是桥梁》,发出的呐喊: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短短几句,感动了14亿中国人。这是新闻传播人发出的一份光;除夕之夜,“三军”齐发,奔赴战场。“守一座城,护一国人”,这是解放军战士发出的一份光。

而我们学生,便是要做那“修行者”,宅其身、抱道行。在这特殊时期,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发光的那天做好准备。

我们生而不凡,各自有光。纵使我们“山川异域”,可我们“风月同心”,现在的我们都在等待春暖花开,冰面破裂之时,去看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国泰民安的样子。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战疫情同舟共济,担使命共克时艰。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很重要的使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虽然不能到达武汉,但我会一直用心去跟随武汉前行,在这次疫情中有许多人都做出了贡献,但我们要为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你们日夜不息的工作只为救死扶伤,你们把自己的性命与人们紧紧连在一起。还有一些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只为做出贡献。

有许多医护人员也驰援武汉,即使相隔两地之远。你们在一线工作,整天穿着防护服也不透气,汗水浸透了你们的衣衫,口罩也在你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无论战斗多艰苦都会坚持到最后,这是信仰,是使命!

爱心不论身份、地位,即使年迈的老人也会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再比如明星“韩红”她不断为武汉送去物资,甚至自己亲自驰援武汉,还因此生病。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正好对应了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让我们一起默默的为武汉加油、祈祷!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八

今天我们还在砖店走亲戚,哥哥的朋友打电话说我们回家的路快封完了,吓得我们赶紧开车往家赶。

为了抢时间我们走的是高速,刚到高速路口就看到一群穿白色衣服的人在那检查行人体温,记车牌号,问家庭住址。下了高速,又有人检查,看来这肺炎影响力挺大的。

爸爸习惯性地走老地方,我和哥哥都在猜测路封没封,不过我和哥哥猜测的都是被封了。爸爸非要去看一看,结果路口全被挖掘机用土给堵上了,堵得还很高。爸爸把车倒出来,想了很久也没个万全之策,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绕道大刘庄。还不错,没被堵,谁说路被封完了,这不好好的嘛!等车走近一些,我定睛一看,又被堵住了,挖掘机还在旁边,看来是刚堵的。唉!你说我们运气怎么这么背啊!没办法,只能绕路从佛阁寺走了,偌大的省道竟然看不到车来车往,看来大事不妙啊!果然没走多久,噩梦出现了——又被堵了。看来一时半会回不了家了。算了,继续找路吧,我就不信今天回不了家!

我们往回走,右边有一条小路,我们一家人争论了半天,才决定试试。这条路两边全是树,我越看越觉得眼熟,哦,对了,是去南洋双语学校的路!我跟爸爸说这条路可以通向两个地方,一个是学校,一个是村庄,都是小路,以我的经验小路不会被封。那条路目测没有被堵,可把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回家了。但人算不如天算,几个中老年人在那,路中间还堵着一辆三轮车。什么鬼?挖掘机不干了,换人工堵车了?够狠!

爸爸和他们聊了一会,知道了大致情况,这条路今早七点半就被封了。唉!看来又没希望了。

哥哥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叫他朋友来接他。爸爸把我们送到被堵的那个地方。我和哥哥下了车,等哥哥朋友来接我们,爸爸妈妈则踏上了“新的征程”。

我们刚等不到一分钟,就望见哥哥朋友开着三轮车来了。我和哥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土堆旁边穿过,安全“登机”

“回家的感觉,真好!”一语未了,我们已冲进了院子。

抗击疫情为话题篇九

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