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7:47:54 页码:7
最新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优秀9篇)
2023-11-19 17:47:54    小编:ZTFB

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和支持,我想我们需要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总结经验。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一

记得小时候,有一件事让很受感动。

那天早晨,我睁开双眼,看到妈妈正在照着镜子梳头。妈妈看我醒了,便说:“洪玉,一会儿去姥姥家,你与我一起去吧?”我点了点头。

过了十分钟,我们收拾好了,便搭上了去姥姥家的客车。

我从小就有晕车的毛病,这一次也不例外,虽然我坐到了靠车窗的位置,仍觉得晕乎乎的,便开始依着车窗打盹。妈妈关切地对我说:“来,躺到我的包上吧!”然后把包垫到了我的头下面。

太阳越来越刺眼,我的头在不停地晃,想躲开讨厌的阳光。突然我感到阳光温柔了,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正在用手为我挡住阳光,原来妈妈看到我的头不停地晃动,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用意,便用手把阳光遮住了。我立刻抓住妈妈的手,说:“妈妈,这们你的手会被太阳光晒红的。”妈妈好像是犯了错似的嗯了一声。我又继续睡觉,并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以躲避那耀眼的阳光。一会儿,我的眼睛又感到轻松了,原来,又是妈妈用自己的手为我挡住了阳光。

这就是母爱,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撑起一把伞。但我知道随着我不断长大,这把伞将再也打不开了,那时我要为母亲撑起一片蓝天!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二

鲁新好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不是不想家。还是有点忙。一天早上,忽然电话响起,我还以为是顾客的,那头是小妹的声音,说俺娘生病了,并说比较严重。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喉咙哽住了,鼻子酸酸的。这么多年在外奔波,对父母的关心太少,深感愧疚。

俺娘是属牛的,四九年建国那年生。性格特别倔强,刚强,我长这么大,没看她真正去看过医生,偶尔感冒发烧,她就煮点生姜辣椒水喝了就熬过去了,特别有时牙疼,半边脸肿起老高,硬是含冰块冷水坚持过了,任别人怎么劝,就是不听,还说药都是有毒性的,病来了,你越怕,它越欺负你。

细想起来,俺娘除了怕打针吃药,另一层意思就是怕花钱,小时候带我们兄妹几个去姥姥家,总是给我们穿戴整齐,自己穿打补丁的衣服。还把珍藏的胭脂在我们脸蛋上印一下,就像红苹果那样。亲戚留她多住两天,总是不肯,说家里活太多,猪鸡的要饿跑掉,还是早点回家,谁也留不住她。

我们很少看俺娘好好的休息过,她和老爸养育我们兄妹四个,忙不完的家务农活,只有下雨天在家编织,也不闲着,真的干起活来,很少有人超过她。割麦经常把老爸甩得老远,插秧也是出奇的快,老爸就说只顾快,没质量。俺娘就马上反驳,啥量不量的,你就是个相面先生,八年也没栽一陇,在生产队还要我帮你,不然笑话大了。

有时学校放假,我是家里的长子,就帮做农活,她从不教我,只是说,庄稼活不用学,看人咋着你就咋着,她要我自己用眼观察。有次为了赶上俺娘,秧苗稀了,东倒西歪的,最后她又重栽过,挨了骂,叫你应付作业呢,糊弄谁,糊弄自个吧。俺娘虽然不识字,说出的话却包含大道理。

俺娘和老爸都快七十岁了,把我和弟弟的田都种了,还要照顾孙辈,干起活来,还是那么拼命,听小妹讲,家里活大体忙完,留老爸守家里,去宁波给小舅舅的收购站帮忙,生病了,枯瘦的双手再也拿不起一点东西,二弟把她送回家的县医院,这次实在是挺不住了,岁数大了,又不顾惜身体,老爸说,以前干活干不够,这回医院检查是脑出血,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咋钻出那么多毛病来。

想起姥姥在世说,你娘从小就勤快,节约,你们要好好孝敬你娘。想起她没白没黑的干活,没有手艺,不会做生意,硬是撑起这个家,多么不易。

想到这,我打电话说先把店铺停几天,听说我要回去看望她,马上叮嘱老爸,不让我回去,说生意要紧,说自己没啥大病,没事。幸亏发现早,医生说可以治好。

想起俺娘这一生,像牛那样劳作,舍不得吃穿,她心中只惦记把这个家过好。她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大人吃点苦没啥,不能委屈了孩子。

想想心里实在亏欠二老太多,不由泪水模糊了双眼,但又很快止住了,记得俺娘从小一直对我说的话,男孩子性格要刚强,哭哭啼啼象啥样子。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三

这几天,眼里看到的资讯或多或少的都在提醒我:母亲节快到了!从没有细想过那天的到来。

今天就有心急的朋友开始送祝福了,哦!母亲节来了!

拿起手机,立刻给母亲通话。那头,母亲依然是欢快的声音,我扬眉浅笑,开始听她的絮叨。末了,母亲说,我感到很快乐!所以我也跟着感到很快乐。

母亲年近80,自己独居。她不肯在我这里呆,说在我这里不自在。喜欢呆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好在哥哥们都在老家,邻近而居,可以随时照应。

每次与母亲通电话,只要她身体不错,都是快乐而满足的,她说,我忙着在院子里种菜,下了点,刚好可以抓紧播种;她说,我去村头拣了很多树枝,天冷就有柴烧了;她说,我在劈柴,攒的够半年烧的;她说,我在看电视呢,乒乓球打的.很热闹;她说,我和邻居们在逛街,看看热闹;她说,我去村头走走,锻炼锻炼身体;她说,我在帮别人做东西,助人为乐嘛;她说,我要保护好身体,争取不拖累你们……她说,……我很快乐,你不用牵挂。

于是,这头的我。跟着她快乐!

母亲老年信基督教,有空的时候就看看圣经。我感到她越来越豁达了。很多往年的积怨,她也能看的开了,而且还能大度到相逢一笑泯前仇,可以不计过往,专注于快乐的现在。

婆婆因为胳膊脱臼过来养伤,她没读过书,也不会说普通话,性格也内向。公公去世,对他们感情极好的婆婆打击很大,人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她一下子就像母亲说的,胆小、脚步变轻,做什么都小心翼翼。我眼看着她从盛年到衰老,一步步都在我眼前,我也曾经从盛年的她身上学到过很多东西。可现在的她,就像孩子一样了。

我跟夫说,我们要对你母亲像孩子一样了!我尽量找出时间,带她买菜,爬山,去市内走走。但是,语言不通的我们,依然还是没有过多的话说。有时候她不打扰忙于家务的我,自己去湖边散步,没有人能听懂她的话,她也没有勇气去与别人交流。去几次也就没有了乐趣,委屈的跟我说,除了你能跟我说说话,就没人跟我说了。

我看得出她的落寞,感觉到她的无奈,知道她开始思念故土,思念故人。因为她常常无言沉默,也不看电视,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于是,开始计划她归期。她从心底开始展露欢颜,话语也多了一些。开心又无奈的说,你看,在这里,我总是想家,这家里又想着来你这里。

人只有在自己的故土上才会最开心,常言道,乡音难改,故土难离。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了。

让母亲开心的事莫过于遵从她的意愿,使她能够感觉到真正的开心,而不是依从我们的方式,母亲被开心。估计“祝母亲节日快乐”这句话对一个朴实的母亲来说多少有点矫情了吧。

但是还要从心底里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当然也包括我:“祝您有着真正的快乐!”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四

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还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卧床不起已经一年多了。

从榆林第一医院买好药,匆匆吃了饭,我便驾车出发了。回老家的感觉应该是温馨的,可我却感到压抑,甚至是难过。记得母亲住院期间,大妹偷偷对我说:“医生说,保养好也就维持三到五年,如果保养不好……以后抽空多回去看看,妈就记挂个你……”

不紧不慢三个小时,我默默地回到了双碾沟。一年多来,我这是第六次回家。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词写道“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我不知道我是否遂了老人的心愿,也不知道我算不算“常回家看看”的人。

我把车子停在庙滩,步行爬上我家那道陡坡。来到院子豁口,我被惊呆了:母亲正拄着锄头在菜园里一丝不苟地种菜呢!

我惊喜地说:“妈你能起来了?”

妈说:“你上回捎回的药好,而今不咋难活了。”

回到窑里,母亲要做饭,我说我不饿——这时,女儿恰好打来电话,问我选导师的事;我提了意见后,顺便告诉母亲:丽子考上研究生了。

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说:“哦,好嘛,我有研究生孙子了!”

前不久,我在网上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认真看了一遍。这个片子固然好,但我却不以为意——因为我的母亲既会做醋,又会制酱;既会熏肉,又会腌菜……我想,编导怎么就没有去采访我母亲呢?母亲做的醋,制的酱,熏的肉,腌的菜,香味醇厚,清爽可口,无不是上品。母亲甚至知道酿酒的工艺流程。至于挂掛面,蒸黄米馍馍之类的,母亲就更不在话下。有一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过的肉丁丁饭,就想动手做一顿。可我不会做呀!怎么办?打电话问乡下的母亲。

“喂,妈,您说肉丁丁饭怎么做?”

“啊?!那都是老当年的饭了!”病中的母亲有点惊讶。

“我就是要吃一顿老当年的饭啊。”

“哦,先把羊肉切成臊子大小的碎块块,放在冷水里煮,同时把干芫荽,干辣椒,花椒面下进去……先用慢火炖,八成熟以后,下小米,放盐,快火熬……”年近七十的母亲记得清清楚楚。

照着母亲的说法,我果真做出了香喷喷的肉丁丁饭,还温习了幸福的童年。

我想,如果中央电视台还想拍个《针尖上的中国》,母亲肯定也能露一手。她缝的袄,缝的裤,做的鞋,既“克”身,有耐穿。夏季拆洗一大家人的被子,她从拆到洗再到缝,一天工夫足矣。母亲缝被子那才叫真正的飞针走线呢。

母亲在田里也是老手。春种秋收夏锄苗,她样样精通,甚至赛过父亲。

现在,卧床不起的母亲又能站起来行动了,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苍天。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五

美丽的妈妈:

年轻的岁月已走过,经历的岁月成蹉跎,持家的岁月为生生活,操劳的岁月沧桑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母亲永远美丽!

今天是我陪你走过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也意味着我已经15岁了,15岁,我已经不小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标。15年来,你从来没有刻意要求我达到怎样成绩,你常常对我说一句话“我不求你成绩是多么的好,你成人就行了。”是的,你希望我成人,成一个有礼貌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是什么?只因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人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每个人生来都要有责任感,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的岁月中渐渐发现,当人的能力越大,责任就会越大,过去,我认为你对我的要求很低,不就是成人吗,这还不简单。谁能想到,成一个真正的负责人的有担当的坦诚相待的人,是多么的难。

亲爱的妈妈,我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我是不是不配做您的女儿,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对你说过一句“妈妈我爱你。”我没有对你说过“妈妈,我最喜欢你了。”我也不曾为得到某样东西对您耍无赖,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对你做过这些事情,就没有了母女那种奇妙的感觉。

自我认为,我们现在之间的感情比过去好了很多,是因为我渐渐“不老实”了还是因为什么,很多次看着你,好想和其他人一样,抱着自己的妈妈,嘴巴里不停的说“妈妈,我爱你。”对于这样的主动,如今的我还是无能为力。

最近一年一年的,每过一次生日代表的不是成长,不是青春,更不是童稚。是苍老的年华,是这一次次的生日告诉你,告诉我,告诉我们一家子。老了,逐渐的变老了,这是无法挽留的。如果可以许愿,我会在意我生日的时候默默的许下一个愿望,我不希望我的妈妈在过生日了,把这机会都让给我吧。妈妈,请原谅我的自私,我想多吃一份蛋糕,我想快点长大,同时,我不想你这么快变老。

读过很多文章,看过一些电视,有一些孩子灿烂的笑容对着自己的母亲,为他们洗脚,和他们聊天,常常打打闹闹的,这种生活,我追求不了,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的性格吧,还是不能如此的开放。

我美丽的妈妈,我明白,我对您做的不是很多,对您说的也不是很多,对您表达的爱意,根本就没有。不过我希望您一定要知道,您在我心中的位置谁都取代不了,我是爱你的,我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看着现在定要达到的成绩,我可能已经知道了,只要我好好做好手头自己的工作,不让你操心,尽可能的做到完美,这样就好了吧。

十一月四日去贺老妈61岁生日,下午返回,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这一天,天空晴朗。我带着儿子(丈夫不休上班),大弟弟一家三口,还有老弟全家。我们带着礼物坐着客车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法库农村老家。

当车停在家门口,老远就见妈妈在院里摘菠菜呢,一看就知道,她在给我们准备往回带的菜呢。我看在眼里,着急地问妈妈:“咱们家这点儿菠菜怎么还没吃完?”

“这是我和你爸特意为你们留的。小萍,大酱我给你准备好了,走时想着拿。”看来爸妈又是起的大早为我们一通忙,因为老弟要尽早赶回去把当天的租车费用赚回来呢。

“那你和我爸还有菜吃吗?”我着急又心疼地说。

“你就别管了呢,有,有。”每次妈妈都是这样搪塞我们。我知道,家里除了有大葱、白菜、萝卜、土豆,再就是这点精贵的绿叶菠菜了,可这点儿菜妈还舍不得,当宝贝似的想着给我们拿。我无奈又心疼地叹了口气。

妈妈放下手中摘的菠菜,迎向车,小盈盈地来抱大弟弟家的乖乖小宝贝儿湘淇,我高兴地补充一句:“妈妈,今天我还给你带来了大礼物——你的大外孙也来了!”

“真好,可想坏我了,好久不见我的大外孙了。”这时我儿子笑着走下了车和他姥打招呼:“姥——”

“呵,我外孙真是大小伙子了!”妈妈高兴地拍着我儿子的后背说。

接着她又回转身从大弟弟怀中接过她的小孙女儿,“我的小宝贝儿来了,你姑奶都来电话说你乖呢!”妈妈边亲她的孙女儿边向我们传递姑姑特地给爸爸来电话夸我小侄女的信息,我们听了都觉得小侄女给全家争了光呢!

我们笑着卸车里的东西往屋里运,爸爸在厨房忙活给我们做饭呢,笑着和我们打招呼,露出了豁着的牙。一时间,我感慨万千,但我喜欢看爸爸妈妈那明朗的笑,那灿烂的脸,那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笑!

到了屋,爸爸赶紧把他做好的菠菜汤,炸的花生糖豆还有蒸好的山楂糖汁、鸡蛋糕一股脑地端了上来。看来,爸爸起早做的这些,妈妈催促爸爸又帮着做的。唉,妈妈的生日却变成了妈妈的劳碌日。

我和小弟妹吃起了鸡蛋糕(我们俩儿早晨没吃饭),小侄女儿却喜欢吃花生糖豆,拿着小匙,一边吃一边往她方向扒拉,我和老弟妹故意去吃她盘里的花生豆,小侄女儿不动声色地扒拉得更欢了,我俩看了忍俊不禁!

老弟帮忙烧柴禾,爸爸忙贴玉米饼,大弟弟忙为爸爸调手机功能键,大弟妹照看她的乖女儿,让她女儿给大家背诵刚学会的几首诗歌,妈妈得空又出去忙了。

我吃了点儿来外边,见妈妈正忙着挖埋到地下的萝卜呢。见我来到外边,妈妈着急对我说:“小萍,你帮妈摘菠菜,摘干净点儿,我给你们挖萝卜。”我不敢再言语什么,乖乖地顺妈的意摘起菠菜来。

我知道我们说不拿妈会更起急,当她和爸爸知道我花四角钱一斤买一堆大白菜时惋惜地对我说:“咱们家有白菜你还买啥啊?多贵啊!我和你爸吃不了多少,你们来多拿些儿,正好有车多方便。”

看吧,妈妈准备好多玻璃丝袋,萝卜给我们三家一家一袋儿,菠菜一袋儿,地瓜一袋儿,胡萝卜一袋儿。上回十月一大弟弟没拿上红小豆,这回还给补拿上了,爸爸还给拿错了堆儿,把明年种的红小豆籽都给拿上了,多亏妈妈发现换了下来。考虑大弟弟手上起水泡吃玉米能治疗,妈妈又让爸把园子里没上化肥的玉米磨成了面送给了大弟弟。妈妈一心让我们拿回需要的东西她心里才安。

饭做好了,妈妈为我们还在忙活,直到喊说她的小孙女儿为她准备了生日快乐歌才罢手,高兴地来听她三岁小孙女儿为她的祝福。小侄女稚嫩的歌让妈妈好开心!饭间,她仍不顾自己吃,一个劲儿地让我们喝爸爸特为我们酿的纯天然山楂汁儿。

写到这里,想起妈妈的种种,我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多少年来,妈妈啥时候为自己着想过呢!她的爱全部无私地给了这个家,给了她的孩子。如今,我们都已成家立业,妈妈为两个儿子买房仍举债度日。我们三家哪家不比她好过呢,可妈妈依然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所有的苦和累留给自己去扛。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妈妈整个的生日,变成了她和爸爸最忙碌的日子。妈妈把她的牵挂、惦念都装进了送我们的菜中,送我们的衣服中……妈妈说,若不是惦记让我们带这些东西回来,她不准备让我们回去给她过生日了,说大礼拜应该让我们好好休息一下。妈妈就是这样:从来不考虑自己,一心为别人打算。

这就是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母亲,我乡下朴实的妈妈。

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为妈妈订制了一个小蛋糕,在家里我亲自为妈妈做了几道小菜,看到妈妈开心的模样,我总是说:我能有你这样慈祥的妈妈,是我的荣幸,您总会回说一句:我能生出你这样的女儿才感到荣幸呢!

其中有一个故事!那就是我外婆每年过生日,我妈妈都亲自到酒店为她老人家祝寿!一直到外婆病重不能行走的最后一个生日,我妈妈亲自为外婆做了几道菜,订了一个蛋糕,外婆开心说:这是她一生中过的最开心的生日,你不但对我的外婆很孝顺,对我的奶奶,你的婆婆也是照顾周全,我爸爸常常说他一生成功了一件半事业,能娶到你是他的一件事业,商场上的一成功,只能算半件。

妈妈:你的女儿也一定能做的到,我也会像你一样孝顺父母,我也会像你一样照顾我未来的公婆。我虽然不能做到天天为您做饭炒菜,但在你每年的生日那天,我会亲自为您做饭做菜。

有时在想:即使自己不优秀,但在父母眼中你是最棒的,因为你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只希望所有为人子女者,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你能给她(他)们安全感,不希望在自己的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你除了眼泪,别的一无所有。

有时在想:假如那天我突然失踪了,谁会拼了命找自己,只有父母,他(她)们会像疯了一样,到处找你,她(他)们会到处撕心裂肺的喊你的名字!在自己生病时:她(他)们会到处为你求医抓药!哪怕是医不好的病,她(他)们也不会放弃。

这才是父母的爱!

当父母老时!

当父母生病!

当父母需要我们照顾时!做子女的能报答他(她)们那万分之一的恩情吗?

祝我的母亲生日快乐,也祝所有为人母亲的生日快乐!

新年的第一天,是我们的妈妈七十九岁生日。姐夫、妹夫还有小弟夫妇纷纷从栖息之处齐聚黔东南。妈妈一直跟着我这个长子,理所当然,我和妻子是这次生日活动的组织者。

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能在妈妈生日聚在一起,其实不易,因为我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事业。2012年末,我们电话相约,再忙也不能忘了妈妈的生日,再忙也要陪妈妈过生日。天公作美,和煦的阳光下,我们陪着妈妈进了城,老人格外开心,笑意写在脸上。

几十个春夏秋冬妈妈带着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不知道烦恼的岁月,尽情挥霍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的享受着幸福的时光。我们在妈妈身边,没有了那份提心吊胆如履薄冰般很累的感觉,觉得生活中有了来自另一种的温暖,就像春天里一缕和煦的风,又像潮起潮落的大海。七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七十八年的艰难历程,锤炼了妈妈钢铁一般的性格,海洋一样的胸怀,妈妈将青春将忠诚将勤劳献给了儿女,献给了这个家,在妈妈生日来临之时,我们亲手点燃了生日的蜡烛,用儿女的孝顺、用真情浓缩成一句深深的祝福:健康长寿!

晚上,我们情不自禁地唱着生日的歌儿,这种幸福的感觉挥洒出的是健康,是浓浓的亲情。

有这样一首歌:“母亲的怀中是一个蓝蓝的海洋,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庞。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是的,我们儿时,最不愿离开的就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在她的怀抱中做着童年的梦,唱着成长的歌。看月亮、数星星,听着“牛郎织女”的传说。童年是妈妈怀中蓝色的梦,童年是妈妈肩上岁月的歌。

我们曾聆听妈妈述说:这个世界谁都需要一双友爱的手,打开窗户放阳光进来。真正的智者能点燃他人的智慧,成就他人也成就了自己。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你永远是一座站立的山。我们在茫茫人海独自行走,拼搏不易追求更难,纵然人生充满忧和愁,纵然岁月悠悠,我们已经走过许多春夏与秋冬。

如今,我们长大了,已经立业成家,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巢,有了自己的儿孙。妈妈却不再拥有青春的容貌,不再拥有矫健的步履,根根青丝变成根根白发。每当我们细细端详妈妈那留下无数岁月痕迹的脸,那张期盼的脸,眼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温柔的目光和无尽的牵挂。如今,妈妈一天天愈发变得苍老,但是,仍然不改初衷,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照看着我们,照看着在她眼中永远长不大的我们。

时针已指向晚上的十一点,一间安静而又暗淡的办公室内只剩下她一人坐在办公桌椅上与立放在桌面上橘黄色的小盏灯作伴。手中事物繁忙,翻着文件档里文件怎么也停不下来,工作让她忘记了时间,直到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她才不悦地摸索着手机接了起来,是母亲,她有些惊讶,向来都是她给母亲打的电话,这次却让她突然意料。

母亲问她今晚回不回家,她抬起手腕望了望手表很是抱歉的对母亲说回不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她想等忙完就回去看看母亲。许久电话里头传来母亲失落地哦声,她很是过意不去的挂断电话,没作何多想继续埋头工作。

没过多久,手机又响了,她以为是母亲,看都没看显示就接了,没想到却是她老公陈垒。她兴奋地问他怎么有空打电话给她,他就是来问问她给妈买了什么礼物。她显是疑惑听不懂。陈垒说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一句话立刻敲醒她脑袋站了起来,她忘了,她真的忘了,难怪母亲会打电话给她问她回不回家,原来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她怎么能忘。一个星期前她还打电话给母亲说生日那天她会回来陪母亲过,说要给母亲一个惊喜,她知道母亲今天一定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她。

挂断电话,什么都没整理,什么都没带就跑了出去。

街上的霓虹灯颜色换了一遍又一遍。即使十一点多了,可路人依旧还在徘徊。出来匆忙她没带车钥匙,现在也没时间折回去拿,站在马路边拦着一辆辆却怎么也不肯停下的出租车,终于汽车停下,她坐在后座上,着急万分的心情想让司机开快点。

从五岁那年,父亲就走了,印象中她对父亲一直都是不知,曾经外公家的亲戚想让母亲别管她直接再找个人嫁了,可母亲搂着她不肯,然后母亲当爹又当妈的把她拉扯大,直到她遇到了陈垒后她对母亲说非他不嫁时,她就跟母亲第一次吵架了,只因不同省份,母亲怕她嫁过去会受气。也许多年来她一直都是顺着母亲,现在是关于自己往后的幸福,她觉得偶然忤逆一次还算合理,于是第一次违背母亲的意愿与陈垒闪婚了,当母亲知道了她原以为母亲会骂她打她,可是母亲什么都没说只是淡淡地望着她说:“饿了吧,我去给你做饭。”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很自私,把母亲一个人丢在这。结婚了,与母亲见面的次数少之极少,她想把母亲接过来一起生活,可母亲怎么也不肯。她也是无奈。每当她回来看望母亲时,母亲都准备好她喜欢的饭菜。看着母亲在厨房忙碌着,她鼻一酸,于是回头与陈垒商量她想留下来与母亲一起住,陈垒没说什么,他那边有事他不能离开,所以夫妻俩开始分居两地,母亲总说不用这么麻烦,她都笑笑说没事。

原以为可以留在母亲身边尽点孝道,可是她也是要工作的,因为公司离家太远很麻烦她不得不直接在公司附近租了间房,她不知道离上次与母亲见面到底过了过久,她只知道她说过要陪母亲过生日的却没能守约。

回到家时,早已过了凌晨,门没有锁,她知道,那是母亲为她留的,怕她没带钥匙,轻轻推开门,没有开灯,屋内很暗,徒留开着电视却没有屏幕画面,借着窗外路灯的照映,她看到母亲蜷缩着躺在沙发上,她不敢开灯,蹑手蹑脚走到母亲旁,一向焕然逸彩的母亲什么时候也任由白丝爬满了整个发鬓,眼角一热,她忍住,扯过一旁的大衣轻轻为母亲盖住,还是把母亲弄醒了,母亲见到她很是惊讶,一直哆哆嗦嗦地问她吃饭了没,本来已做好的一桌菜早已凉了,母亲想拿去热,她却在背后搂住母亲轻靠在母亲的背上,第一次她感应到母亲的背弯了,原来母亲老了,母亲被她这一举动怔住,许久,母亲拍拍她的手背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她说:对不起!

曾经有这么一副画面,一位清洁工单亲妈妈带着两岁年幼的孩子每天清晨四五点都在大马路上出现,早晨天冷,母亲都为孩子穿好衣服才带出来,久而久之,看到汽车多了直来直往的,便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说:“妈妈,小心车子。”然后看到孩子拿着扫把对母亲说:“妈妈,我帮你。”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六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一天到晚不停的劳作,不论是在地里,或是在家里,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让我记忆犹深的是,她的嘴里总是不停的唠叨,生气时就会教训不乖的孩子,所以,我们兄弟姐妹总是避着她,情愿到离她远点的地方,干些稍重的活。

长大后,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可爱的孩子。不同的是,父母当时在农村,有着一群的孩子,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一亩三分地,而我们住在城市里,就一个孩子,两人有着固定的工作。

尽管这样,看着老婆一天到晚上班回家,煮饭、洗衣服、拖地板,还要接送孩子、辅导作业、打理生活起居等等,也是忙得够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变得爱唠叨,莫名其妙地生气。

于是,我慢慢读懂了母亲的心理。在当时的农村条件下,让一群孩子吃饱穿暖都是个问题,肩上扛的是沉重的生活压力,起早贪黑有干不完的'活计,为了面子有难以倾诉的怨气。

无论如何,孩子永远是母亲的最爱,唠叨也是母亲对情感的表白。

如今,母亲已七十多岁了,她见到我们兄弟姐妹,依然喜欢唠叨,特别是我住得离她比较远,有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回到家就对我唠叨个不停。

说:“你哥的脚痛风还没好,不知道有没有继续喝药,会不会跑出去喝酒?”“你姐最近又胃痛,不知道好点没有?”“你侄子到北方去读书,不知道会不会适应?”“你外甥女的小孩没人带,她婆婆不知道会不会去帮忙?”

唠叨的满满是挂念,有的时候,我是坐在她边上静静地听,有的时候,我也会劝她说:“孩子都已经长大,有的都当外公外婆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操心那么多了。”

在母亲的眼里,儿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每次听完我的劝说,母亲都会把矛头指向我,说:“你们一个个都让我不省心,自己都不懂得照顾自己,你肠胃不好,还整天跑出去喝酒。”

我无言以对,只能看着她笑。说实话,我的肠胃病,还真是自己不懂得爱惜,经常暴饮暴食,喝混合酒落下的。

每次我一说要回家,她都会炖一锅养肠胃的草药汤,让我一日三餐的喝个够,如果走得急,就在家里住一个晚上,第二天的早餐,一定是红菇煮葛根粉。

在我喝药或者吃早餐的时候,她总是在一旁看着,一边嘴里不停地唠叨着:“长这么大了,要懂得照顾自己身体,回去要炖些草药汤喝,养好肠胃,不要整天跑出去喝酒了。”

我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唠叨,嘴里答应着:“好的,我已经养好了,你不用担心。”

我们都无法留住,岁月匆匆的脚步。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从而立走向不惑之年,母亲也将伴随着年轮,渐渐老去。

有一天,我站在溪边宾馆五层房间的窗口,无意间看见溪对岸的街上,一个熟悉的背影在匆匆过马路,略显肥胖的身体,略带不便的双脚,很吃力地赶着过红绿灯,让我倍感紧张。

我顿时有冲过去扶她的冲动,尽管知道自己过去之后,她也许已经走远。这个时候,我真正感觉到,母亲苍老而无力,心里百感交集,任凭热泪滚滚而下。

既然我们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就请多给一点点时间,静静聆听母亲的唠叨吧。

母亲节到了,祝福伟大的母亲们,节日快乐!仅以此文献给无私的母爱。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七

小草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的农村妇女。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姐妹四个无尽的爱,有时我们会犯点小错误,但母亲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循循善诱地教导,从来都舍不得骂我们更别说打了,跟左邻右舍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孩提时代每当看到玩伴被妈妈打骂,总是庆幸自己有一个慈祥的好妈妈,她是那么地和蔼可亲,而且有做不完的力气。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天空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蓝玻璃;轻盈的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样。田野里稻浪滚滚,万里飘香;棉桃朵朵,一片银海;糖梗挺直胸膛,伴随秋风演奏丰收的赞歌。

晒谷场上,金黄色的稻粒堆积成许多小山,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母亲挺着大肚子把这些小山装进箩筐,愚公移山似的搬进仓库,挑最后一担谷的.时候,实在忍不住腹痛就赶回家生下了我。

这就是我的母亲,她象一台加足了油的机器为我们的家不停地转动。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干活要养活六张嘴,爸爸是村里的会计,每天收工后要算工分算口粮,所以家里的活基本上都落在妈妈肩上。她虽然身材不高,但结实强健,总是能拿到全村妇女最高的工分。

为了日子过得宽裕一点,母亲把鸡、鸭、鹅、羊、牛养了一大群,还有两头大母猪。白天队里干活收工后她还要寻两筐猪草,回家洗好切起来装进一个大水缸,这就是大母猪和它们的孩子们的粮食。那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小羊牵出去喂饱,顺便找一小背缕猪草。

开始觉得新鲜,渐渐地感到枯燥无味,索性就跟同伴玩了。估计队里快收工时,顾意跟母亲一块找猪草,跑来跑去帮母亲把草装进箩筐,很快我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头发像洗过一样,野草把我的腿扎得痒痒的,像好多小虫在爬一样。

这时我的背缕总会莫名其妙地满了,原来是母亲趁我不注意时偷偷地给塞满了。回家后母亲还会当着全家人的面夸我,不懂事的我竟然那么心安理得,母亲的爱是多么地宽容。草草吃过姐姐们烧的晚饭后,母亲马上坐在草绳机上打稻草绳,我们姐妹四个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母亲就把摇篮绑在草绳机上,一边干活一边哄我们入睡。

难得有时候不打草绳,母亲又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纳鞋底,做过年才可以穿的新鞋子。灯光罩在她的身上,给她的皮肤涂上了一层褐色的油彩,她那被阳光烤黑的古铜色的、带着汗水的油色光辉的脸庞越发显得俊美而健康,原来漆黑的美发,已夹杂着银丝,原来润泽的肌肤已开始松弛,原来缎子般光滑的前额已刻上了皱纹。我双手托住下巴默默地看着母亲穿针引线,那神情多么专注,多么娴熟,多么温馨,多么美丽。

这时候只上过两天学的母亲就会把她仅会的三个字(她自己的名字)歪歪斜斜地写在纸上教我认,诉说不识字的苦,要我以后一定认真读书,堂堂正正的做人,开开心心的生活。

母亲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月牙还斜挂在天边,满天星斗还在默默地眨巴着眼睛的时候就起床了。煮好一大锅猪食,烧好一家人的早饭,然后轻轻地上楼叫我起床。月亮吐放着光辉,把树枝叶片的影子投在小路上,花花点点,悠悠荡荡伴我上学。

有时候漆黑的夜像海一样深沉,天空中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伸出自己的五指都看不到在哪,母亲就会急匆匆地拿着手电筒送我到两里外的学校。因为有母亲在,不管春夏秋冬我都是第一个到校的。现在虽然我们姐妹四个都已成家,但母亲还是起得很早,用她自己的话说:四五十年了改不过来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爱,就像一条长河,恬静而清澈;母亲的爱,像大海宽广而深厚。有人说:母亲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无薪水的工作。她为了我们头发变白了,腰变弯了,眼睛变花了,她毫无怨言。对她来说,做母亲,是自己一生最大的事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欠下母亲一笔巨额的、永远无法偿还的薪水。母爱永远都在,对母亲的关爱也应该天天都在,在这属于母亲的节日里,送上我最深的祝福:妈妈,愿健康长寿一齐伴随您!幸福快乐一直到永远!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八

人们常说:“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我的妈妈就很爱我,我就是妈妈的掌上明珠。

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那年我才7岁,每到夜晚妈妈就坐在树荫下把我抱着,给我说“小鸭子”的故事。那皎洁的月光洒在院子里,照在大地上,仿佛在和我打招呼。妈妈边用扇子给我扇走蚊虫,边给我唱着摇篮曲让我进入甜美的梦乡。等我睡着了,妈妈还要做家务,忙到半夜,真是太辛苦了。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妈妈还没生我之前的照片,那一双手是多么光滑柔软啊!可是现在确实多么粗糙啊!妈妈平时用这双手给我洗衣、做饭,可我有时却不知道珍惜,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更重要的`是妈妈用这双手哺育了我,支撑起了全家的生活。

妈妈给了我们顽强的生命,让我快乐的成长;给了我们一双手,让我们去改造世界;给了我们一双脚,让我们去走遍世界。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一定会珍惜这份爱,长大了报答妈妈的爱。

母亲的散文随笔写作通用篇九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贤惠而又善良的农村妇女。她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至今七十有六,还是恋恋不舍,担心荒芜了哪一寸土地!

母亲是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在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炼就了在黄土地里刨食生存的本领。曾听外婆说,母亲小时候就很能干,几岁时,就会跟着外婆种菜、摘棉花。虽然只上过一年私塾,但会写很多字,能背三字经,会唱儿歌、山歌。跳起舞来,头上那两束羊角辫一甩一甩,乖巧可爱得很!

在外婆家,母亲排行最小,上面有三个舅舅一个姨妈。听母亲说,那时,外公和大舅二舅帮地主家种田,小舅给地主放牛,外婆和姨妈在家帮人家做些针线活,一家七口,尽管各尽所能,还是缺衣少食,一年到头,除了交地主的租,基本上没什么口粮,多半是杂粮充饥,逢年过节,都很少能吃顿饱饭。那年代,土匪多,喂猪抢猪,喂鸡抢鸡。听外婆说,有一年,快过年了,外公买回几斤肉,挂在家里不放心,偷偷地藏在屋后的松树上,没几天也被土匪拿走了。穷苦的家庭,穷苦的生活,母亲从小学会了勤劳节俭,也学会了一生的美德!

母亲十七岁那年嫁给父亲,听老人说,当年的母亲,是村子里最漂亮的媳妇!她为人能干,和睦邻里、孝敬老人,村子里的人,对她都是交口称赞!

从我能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个大忙人。那时候还是生产队,爷爷奶奶都八十多岁了,需要照顾。母亲每天都要赶工分,家里又养了猪、鸡、鸭那些家畜,生活用水要挑,柴火得上山去找,我还很小,也需要母亲照顾。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要上学,父亲在外面工作,一个月没回来几天,家里家外的事,都得母亲一个人操持。母亲一刻也没闲着,经常天不亮就起床,每次等我醒来的时候,大多没见到过母亲。其实,那时的母亲,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哥哥姐姐做饭,然后去自留菜地打理,顺便摘回一天的小菜,或顺道挑回一担水,或顺路背回一捆柴。母亲早上做事回来,一般是生产队要开工了,她匆匆忙忙喂猪、喂鸡,给我穿好衣服打好饭,自己糊乱吃点饭,就去生产队赶工。晚上回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做饭、洗碗、洗衣服、剁猪草、煮猪食、喂猪,做鞋子等等,有时忙到半夜都还没忙清,尤其是给我们兄弟姐妹赶做新衣新鞋的时候,更是忙得通宵达旦没有睡过。母亲深深地爱着这个家,深深地爱着她的子女,她任劳任怨!

尽管那时母亲很忙,可让母亲最为恼火的,还是我的皮肤病。每次与母亲道家常,母亲就说:“你兄弟姐妹四个,赛前嘎仔(小时候)我是带得服瓜恼的!尤其是你二哥,那个爱哭呀,嗯里丫里(白天晚上)哭个舌子没进口,我嗯里嘎(白天)累,丫该(半夜)想困下俺闭(睡觉),几(他)偏偏哭通丫,磨人呀!你大哥也爱哭,不过比你二哥要好点,只有你和你姐姐算听话,但你从落地三天起,耳朵背后的皮肤生疮烂皮,伤口流着洋水,洋水渗到哪里,皮肤烂到哪里,而且慢慢地向脸部蔓延,天气热的时候,发出腥臭腥臭的味道。看到你那个样子,我急呀!你父亲又不在家,我是经常跟队上请假,背着你到处寻医问药,有时打听到一个好郎中,要背你走几十里路,好多次找到了郎中的家,又没有碰上郎中在家。我那个时候听别个港(说),隆从有一个叫刘蒋田的郎中,油岭有一个叫刘可守的郎中,尽港治无名肿毒很得很。我从家里背你去隆从或者是油岭,大概要走三十多里路,没得车,我从清早背你动身,路上歇歇停停,到瓜(了)郎中家,已经是半上午,在那里还要排队,等医生,看完病回到家天都黑了。每次看完病,郎中港,用完了药再来看一看,这看一看,一看就是好几年,倒真是看得我伤瓜心……”

事实上,那些年母亲确实很辛苦!因为我的病,走访了三十多个郎中,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日晒雨淋。期间,也有好多人劝母亲放弃,可母亲还是坚持,直到我五岁那年,老天不负母亲一片爱子之心,我的病,终于在邓家铺一个年轻的郎中那里看好。如今,我的脸上没有半点疤痕,这份功劳是母亲的!感谢母亲!

母亲爱家,爱她的孩子,也深深地爱着我的父亲!

母亲与父亲没有浪漫的爱,却是相敬如宾,互相体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和父亲很少红过脸,但听母亲说过,有次父亲在家,发现母亲炒菜时,用棉絮沾点油在锅内擦一下,父亲批评了母亲,母亲不服,两人争了起来。其实,母亲当年做法没错,生产队那个时候,日子苦呀,老百姓没有自己的地,什么东西都是生产队分的,一年到头才分5斤油,如果不是母亲勤俭持家,没油的日子,还不知有多少呢!

母亲很尊重父亲,对父亲也非常体贴。父亲常年在外面工作,体质较差,但好交朋友,喜欢喝酒。尽管那个时候少吃缺用,母亲还是节下粮食为父亲酿酒,而且亲自抓药泡成药酒,等父亲回来才拿出来喝。家里的鸡、鸭,平时母亲是舍不得杀,只有等父亲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了,杀一只鸡拌些油泡豆腐,让大家好好地吃一顿。每次团圆聚餐,杀鸡或是杀鸭,母亲总是把那些好吃的内脏洗出来,送给爷爷奶奶,再好一点鸡胸肉夹给父亲吃,父亲母亲很是礼让,往往一块鸡肉让来让去。现在想来,老一辈的爱情,虽然没有如今拥抱、亲吻那么浪漫,但那种相互关爱的情调,比什么样的爱情,都要爱得真实,实在!父亲对母亲同样深爱有加,父亲在家的时候,挑水做饭,与母亲一起去地里劳动,有时两个人都累了,回来还要争着去挑水。那时的我,很喜欢父亲在家的日子,一清早,父亲跟着母亲去自留菜地干活,大约做一个多小时,父亲就回来做饭,做好了饭菜,父亲就站在屋前的空地上,右手抬过眉头,眼睛搜寻母亲在菜地的位置,看清了就打着号子喊:“你娘娘噢――!回来呷饭了。”连喊几声,直到母亲答应为止。母亲的性格,只要到了菜地,不忙清就不回来,常常是父亲喊了几次,才看到母亲匆匆往回赶,或是母亲回父亲:“你大(指父亲)剑你带崽先呷呢。”

今天回味父亲与母亲相互的称呼,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铭刻得那么深,那么亲切,那么温馨!

母亲的爱无私而伟大!

母亲就是一本完美无价的书,她在子女的眼里,你是无法用文字能表达完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