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8:46:17 页码:11
最新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优秀8篇)
2023-11-19 08:46:17    小编:ZTFB

阅读是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注重总结的可操作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请大家积极参考和借鉴这些范文,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一

是哪儿的彩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哪儿的洞窟神奇美丽、雄伟壮观?是哪儿的壁画美不胜收、琳琅满目?又是哪儿犹如巨大的宝库,成为我们认究、研究美术奥秘的知识源泉?究竟是哪儿如此美丽壮观呢?那儿就是神奇而又美丽的千佛洞――莫高窟。

这神奇的洞窟仿佛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镶嵌在我国的甘肃省。游览在莫高窟中,就犹如漫游在仙境中,在我的眼前,简直是仙女下凡。那栩栩如生的壁画有45000多平方米,每一平方米都是精心绘制的,仿佛身临其境。那神采飞扬的彩塑,有2415尊,每一尊都是那么逼真,活像真人。那宏大美丽的洞窟足足700多个,个个都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令人赞叹不已。

这莫高窟啊,可是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呢!它历史悠久,古色古香,反映了上千年美术的发展、演变,相当于一个美术博物馆。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时间,它乘着历史的小船,乘风破浪,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朝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越来越兴盛,直至北宋、元代逐渐衰落,后清初虽被重修,但清末又再次萧条。他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却又饱受挫折,到了近代才被国家保护,被人民群众关注,再次露出微笑。

听说壁画中还有故事呢!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传说佛的前世是生活在恒河旁的一只九色鹿王。一次,九色鹿救了一个溺水者,只请他保密,溺水者答应了。后来王妃梦见九色鹿,想要得到它,国王只得下重榜悬赏。溺水者忘恩负义,说出了秘密。国王捉了九色鹿,听了他们的故事,很感动,放了九色鹿。最后溺水者人人厌恶,王妃悲愤而亡。

这千佛洞莫高窟啊!这历史文化的宝库啊!值得我们了解、探索!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二

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敦煌,具体在鸣沙山上腰上,对于世界文化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

传说公元366年,一位号乐尊的和尚云游至此,见这鸣沙山金光万丈,形状似佛,便胸中激荡,在山腰的石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丝绸之路的商人们为了祈求美好前程,也纷纷至此许愿开凿石窟,并请工匠作画,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最终形成了如今这般规模的敦煌莫高窟。

现在的莫高窟里有400多个石窟,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如果铺成一条直线,足有25公里长。

壁画基本上都是衣带飘飘的仙女飞在空中,身边是一朵朵祥云,手上抱着琵琶或笛子正在演奏,似乎十分无忧无虑,或是众多大佛正在念经或是吹乐器,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在壁画前站久了,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些悦耳动听的佛乐,似乎就在耳边回响。

莫高窟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长廊,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产。敦煌壁画对佛教的包容是少有的,从侧面表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传承过程。莫高窟以数量浩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世人们展示了千年的历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为之震撼。它历经沧桑,几度盛衰,作为后代不仅要更加珍惜,而且还要尽力去保护。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世界的珍宝,是老祖先的智慧结晶。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三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它正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库。

莫高窟的洞窟大大小小分部在耸立的断崖绝壁上,上下排列1至4层不等,最大的洞窟大得像广场,有两百多平方米,最小的洞窟比我的小床还小,一平方米都不到。

莫高窟有一千多个洞窟,里面都塑造了数不胜数的佛教,各个都神各态异,生动形象,有一尊长达十几米的佛像,身材高大,神态威严,让人有种敬畏的感觉。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让来观看的游客们不由自主地啧啧赞叹。

洞窟里不仅有惟妙惟肖的佛像,还有金碧辉煌的壁画。这些壁画十分精美,让来观赏的人们沉醉在其中。这些壁画中有许多的壁画是隋唐时期画的,占了洞中壁画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可见我们中华的劳动人民的技术十分高超。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壁画正不断遭受到空气粉尘和二氧化碳的侵袭,原有的色彩正在逐渐退化。

对于莫高窟的开凿,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莫高窟的开凿源于一位名叫乐尊的人,公元336年,乐尊来到了鸣沙山,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之后乐尊做什么事都是一帆风顺。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此开凿石窟。久而久之,石窟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莫高窟。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四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布达拉宫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九层。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十分雄伟壮丽。人们要有人说,围着布达拉宫走一圈,也要三天三夜才能走完。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叭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在今天的中国,每当提及它时,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的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布达拉宫不仅外面好看,内部也是美妙绝伦。内部金碧辉煌的每一块金砖都透出贵气,每一面墙也都是闪闪发光的,非常好看。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为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来自六世的达赖在湖中间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玻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五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历代先贤举着火把从远古走来,留下了享誉中外的宝贵遗产。典雅的颐和园像皇家园林博物馆,美丽独特;万里长城像盘踞于祖国边陲的巨龙,宏伟大气;兵马俑以泥土塑造了一个个官兵形象,活灵活现。而我却独爱闻名遐迩的宏伟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高高的城墙始终环绕着这宏伟的建筑,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无论何时都守卫着这气势雄伟的瑰宝。故宫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有大小宫殿七十余座。相传故宫有9999。5间房,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住,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实际于1973年据专家现场测算故宫实际有8707间房,但是目前实际开放的远远少于这些。宏伟的故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群,距今有600年的历史。

走进故宫正门午门,在这里偶尔会出现乌鸦,振翅飞过,不时发出“啊啊!”的叫声,增添了故宫的神秘色彩。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它属于三大殿,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被称为“外朝”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太和门后,唯美壮观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令人沉醉。

穿过三大殿,走入乾清门,便来到了后三宫,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以门庞相围,平面呈矩形。乾清宫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是清代象征皇权的宝玺储存之地。再向前走便来到了御花园,它在后三宫的北方,御花园中一棵棵姿态各异的树木花草,记载着在这里生活过得嫔妃们的辛酸与沧桑。走出御花园便出神武门,当穿出神武门,便游览了整个故宫。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虽已黯淡,却丝毫不能遮掩那昔日的辉煌与独有的王者气度。宏伟的故宫是历史的见证,是华夏的魂,是民族的根,是故宫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历经千年使我们华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可是一个盛产美景的地方,现在,我就带你走进杭州西湖,一睹它的风采。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景区总面积有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有6。38平方千米。西湖大概成椭圆形,里面还有湖心亭、省博物馆等等,是一个欣赏风景的好地方。走近西湖,一股微风就扑面而来,抚摸在我们的脸上,让人心旷神怡、不能自已。西湖湖面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桥、映着山,水面上没有一丝波浪。泛舟湖面,烟雾缭绕,像一位出嫁的姑娘,戴着粉色的面纱,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在杭州西湖,还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相传白素贞是千年修练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使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后来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蛇传》。

西湖风景秀丽,真不愧“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啊!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七

见过长城的壮丽,看过西湖的婀娜多姿,领略过北京故宫的宏伟,赞过颐和园的风景如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这美丽的敦煌莫高窟。下面,我就带你走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佛教石窟遗址,前面是一条名叫宕泉河的河流,面向着东方,南北长1680米,高50米。光看这两个数字就能看得出来敦煌莫高窟有多么大,多么雄伟壮观。从外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威严的老者看着美丽的祖国进步发展。莫高窟里面有735个洞窟,它们分布得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当然,洞窟中,富丽多彩石窟壁画肯定少不了了,壁画一共有45万平方米,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的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

说道敦煌壁画,就不得不提飞天,飞天壁画可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壁画上飞天,有的在吹箫奏乐,有的在翩翩起舞,还有的在抱着琵琶,轻轻拨动银弦……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几乎窟窟都画有飞天,可见古人对飞天有多么痴迷。

你知道吗?在第16窟的甬道北壁,还有一个窟,就是藏经阁,这个密室是道士王圆?在清理积沙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的。但是,令中国人痛心的是,1905年到1915年这10年期间,有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等纷至沓来。它们从道士手中骗购了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现在,面对着眼前的敦煌莫高窟,我又自豪,又愤怒。自豪是中国有这么一座伟大的建筑,我为祖国骄傲。愤怒的是别的国家拿走了那么多珍贵的中国珍宝。身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宏伟壮观的敦煌莫高窟,是艺术的宝库,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区的资料篇八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曾评价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早晨还是夜晚,不论是晴天还是雨中,一年四季,西湖都有她迷人而独特的风光。

来到西湖,金色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湖面上,金光点点,湖边葱茏的草木在风中摇曳,许多五彩缤纷的花儿掩映其间。有名的孤山挺立在对岸,好似一位年迈的老人正注视西湖的一切。

沿环湖道前行,便来到位于白堤东首的断桥。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曾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只见它如同一条长龙横卧在西湖之上。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有的连声赞叹,有的兴奋地指手画脚。站在桥上,伴着沁人心脾的凉风向四周张望,桥下则是波光粼粼的湖面,金银色的光斑在湖面交错着,闪烁着,时而又如同一面明镜,桥身的倒影静静躺在镜中。

走下断桥,沿着白堤来到苏堤,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苏堤最早在南宋就已经有了雏形,但后来湖水泛滥,直到苏轼来到杭州才逐渐完整,在经历了多次修补才成了现在的苏堤。只见苏堤两岸的桃花美丽美丽极了,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柳枝随着风儿悠扬地飘动着,如同那风姿绰约的女子在梳理她的长发。如果一阵风吹过,苏堤下的湖水就在花红柳绿间荡起一阵阵涟漪。

经过苏堤,即可乘乌篷船登上小赢洲,又是一番别有风趣的形象。岛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花草,高大的树木于其相依成景。阳光穿过稀稀疏疏的树叶洒下一片片金色的碎影。岛中间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坐在其中,岛上的美丽风光一览无余:各式各样的草木间是美丽的岛中湖,传统的复古桥梁横在亭子与外岛之间,来往的船只和游人在其间走动,如同一幅色彩艳丽的花卷。在岛的南侧便是中外闻名的三潭印月。三塔在岛的南侧,由三座圆塔构成。有时,几只小鸟还会停在塔尖。夜晚,一轮明月当空,倒影在三塔之间,简直美妙绝伦。

漫步在西湖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致和穿越上千年的古建筑,就如同身处世外桃源。西湖,真是一个给人无限遐想的美丽景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