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我们可以为未来做好更好的准备。总结不仅要总结过去,更要展望未来。在阅读以下的总结范文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将“全面发展”真正到位,教育教学模式依旧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方式。尽管有一些教改实验,但对整体的教学方式的冲击和震荡仍然微乎其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陈旧的传统教育的种种表现:
1.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有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看成了唯一的形式。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室转、围着作业转。
2.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本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问学生的学。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备课、写教案、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考试和阅卷等。至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则很少顾及。
3.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有的老师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由此而产生僵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口袋,硬灌硬塞。诸如“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都属于此。
4.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由于人的秉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缺陷,对这些人,有些教师只用一个腔调,一个尺码去要求学生,如有悖老师观点、要求的则斥之为“庸才”、“歪才”,甚至被打入“冷宫”,视为“废才”,这样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埋没了“才干”。
凡此种种,都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违背,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转变和落实.
一、首先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化,并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新时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要求教育观念的优化。因为教育行为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二、转变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须废除,只须转变改进。如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每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上,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优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说就不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而是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状况,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如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对部分同学可放手让其互批,对部分同学还可以面批,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有些知识的发展快更新也快,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自学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从强调记忆的学习向注重思维的学习转变。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传授传统文化为唯一功能,而应将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取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五、改进质量评估细则。
教育质量评估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搞好教育评估细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可能会导致以高分论英雄的危险。因此,我认为要从“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生率、学困生转化率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包含音、体、美、劳、心理健康等科目)。不能仅看看教师的教案写得怎样,学生的作业做得怎样,而要着眼于这个教师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方法,才能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希望的轨道。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作为母语的高等教育充满了发展的契机,又面临诸多窘境。大学语文应转变以教育方为主的教学改革思路,而应以受教育方的需求出发,淡化大学语文工具性特点,强化语文能力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力教育;素质教育。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得以重新开设。但大学语文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程遭遇尴尬。本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与教学对象需求的详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一.大学语文的契机与窘境。
从中学到大学,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学语文拥有许多发展的契机:
一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受到国家层面及专家越来越高的重视。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大学语文相比较于中学语文,无论教与学,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
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
教学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语文如何考上,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4]两位专家的教改思路可谓周详细致,虽有差异却都十分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修养性。但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改思路,显然承载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乏热烈,但至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仍争议不断,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尝试。
面对大学语文课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与窘境,如何抓住契机,摆脱窘境,笔者以为,教学改革不能从教育方单方面出发来制订计划,而要更多兼顾受教育方的需求与接受。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结合笔者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点:大学语文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开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大学语文不应脱离实际,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爱与美的教育以及哲学教育都是他们感兴趣并迫切需要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内在需求;教学方法上,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应从以教师为主型转到学生为主型,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几点都鲜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对刚刚过去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厌恶,对未来大学学习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对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要求以及对中学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需求看出,对语文人文性的需求远大于对工具性的需求,与专家对工具性的强调形成强烈反差,可见学生对长期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大学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依此思路,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针对非中文专业理工科学生主体,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列为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人才的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与人文素养。在短短一个学期时间,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简单可概括为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写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和说明能力五种能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文学美学启蒙,引发学生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兴趣,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爱,学会思考人生。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一次课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断深化,变教师唱主角模式为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模式。以审美教育为例,从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请为我停留”引申出“什么是美的”这一主题讨论,并进而讨论男性美与女性美的标准,在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对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作一简单介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播放音乐、视频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考核办法上,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加大平时分权重,尤其是出勤、课堂发言、课堂作业情况。可以总成绩为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20%、30%、50%来计算。期末为开卷考试,主要为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相应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发言多参与,可要求学生至少发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满10分平时分。出勤分满勤为10分。另外,以课内考核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考核转变,鼓励学生,尤其是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参加各种人文类竞赛或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赛、新闻摄影竞赛、读书周、话剧周活动等,无论参加还是拿奖都可以加平时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仍鼓励课堂多发言。期中的考核以小组合作分工表演为主,演绎经典影视剧或话剧桥段,通过表演,加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锻炼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注释:。
[1]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
[3]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6.18.
[4]史灿方.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n].光明日报,2007.8.8.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三
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教育,用淘汰的方法来“选才”,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目标,其着眼点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一般强调的是适应环境,而不注重改造环境。在现行体制之下,如何打破应试教育的坚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素质教育之路,成为了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学图书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心理等方面起到了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学生为主,激发其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开发自身无尽的潜能。
图书馆收藏的知识载体中所包含的丰富知识,从横的方面来看,几乎包括所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从纵的方面来看,包括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图书馆能满足各种程度的读者的需要。而且,图书馆的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更迎合了中学生活泼的个性,读者不受束缚,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求进行阅读。
例如我们的图书馆通过举办讲座,开设信息检索课,实行图书室、阅览室全开放和师生每人一本借书证,坚持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选择图书,为学生学习利用图书馆创造了条件。同学们在图书馆里完全处于自主的地位,主动的状态,他们身上洋溢着积极愉快的学习热情。有些同学,为了参加奥数比赛,他们认真找学习材料;有些同学,为了撰写小论文,他们涉猎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识,尝试获取信息的乐趣;有些同学,为了参加演讲比赛,阅读了大量的书刊,有些同学,为了一个有争议的词语,一口气查了几种词典;如果有谁发现了有趣的书,就积极推荐给其他同学,他们学会了离开老师学习。同学们走进图书馆,就如走进了知识源泉的喷发地,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课外知识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里没有优、差生之分,人人的阅读权利都受到尊重;这里最体现个性,学生们在这里得到了长足发展,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学会做人,陶冶高远的精神情操。
图书馆具有满足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馆藏,同时又具有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空间,我们图书馆组织了各类活动,如首先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从而加强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正确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在交往活动中,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亲切交流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可以锻炼出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利用伟人传记、英雄故事、革命战争题材小说、诗歌等进行理想、情操教育;利用中华文明史,革命烈士,英模人物和近代史及世界科学发展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办好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故事演讲、书评会,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图书馆既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艺术修养,又陶冶了性情。
三、根据中学生的阅读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馆藏。
我们面对的读者多是高中生,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念型发展,用理论作指导进一步扩展其知识领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更高的发展,他们对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要求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他们渴望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常常有一些新设想、新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反复思考,力求论据充足,他们热衷于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努力形成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的阅读兴趣除文艺作品外以逐渐对理论性阅读材料,对需要动脑筋积极思考的读物产生兴趣。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对作品设计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价,善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外阅读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且对文艺作品具有普遍兴趣。所以我们有针对性地丰富馆藏。又如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同学们对航空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社会竞争的激烈,同学们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也成了必需;信息技术的`发展,同学们对电脑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等等。为此,我们及时采购新书,满足师生阅读需求。
四、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增强图书馆的活力。
加强图书馆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图书馆进而利用图书馆。我们图书馆通过宣传栏进行定期的图书馆知识的介绍,并在每学期初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授课,让他们了解如何去利用图书馆,教会他们查找资料的手段。对新书进行大力的宣传。有些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时,他们会寻求图书馆有没有自己喜欢看的书;或者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看哪类型的书。对此,我们图书管理员热情主动地为读者服务,和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需求,不但做到读者有其书,更要做到书有其人。
五、展示学生阅读成果,促进更多学生加入阅读行列。
我们图书馆牵头开展了一些集体活动,根据形势开展读书活动、图书展览、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来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如为配合学校宣传雷峰精神,我们联系学生会开展活动,把有关雷锋的书都从书库里挑出作书展,这样既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想教育,又是图书馆吸引学生的一种宣传手段。同时举办读者会,邀请一些资深的老师作读书报告,向学生推荐好书有深度的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我们的阅读行列中来。
素质教育是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育人工程,应该说,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挖掘潜力,拓宽服务途径,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忙中偷闲,健康阅读,快乐阅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与时俱进,让我们的图书馆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为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四
摘要:
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一门教育课程,同时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部分之一。高校国防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训练、知识培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高校国防教育具有素质教育功能,在进行国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探讨国防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
关键词:
高校学生;国防教育内容;素质教育功能。
一、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
现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基于法律法规,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意识形态教育是其重点。其中军队技能是其关键,实现在各个领域的有效融合,创建高校学生国防教育内容体系。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强化高校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培养国家需求的预备役后备人才,培养高校学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政治抱负;涵养高校学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报国情怀;滋养高校学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的浩然正气;恒养高校学生“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
1.基础内容:以法律法规为基础。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增强法律法规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进而做到知法、守法以及用法,做到依法行事。除此之外,能够强化高校学生服兵役的责任意识,宣扬尚武精神,推崇入伍荣耀,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尊严,这是高校学生最神圣的职责。
2.核心内容。
基于现阶段的中国国情,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维护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同时新时期下要遵从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拥护党的领导,关爱各民族同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以及统一。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本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分为三种:显性课程教育,隐性课程教育,拓展第二、三课堂。显性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借助“两课”主渠道的影响,理论知识结合实际世情、国情以及省市情,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加强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学生的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统一。隐性教育课程教学主要特点是有效地发掘教学课程知识中的爱国元素,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培养和强化高校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的报国意识。拓展第二、三课堂的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运用渗透式教学模式,将思想教育有效地融入活动当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能够让学生不仅热爱自己,还要用心感知别人之仁。学校包含着爱意,国家包含着暖意,爱国是社会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
1.国防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培养和强化其他素养的前提。政治思想对国防教育的开展起到非常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课程教学任务是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防理念,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社会主义“四有”特质,进而向国防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国防教育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思想修养,国防教学内容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兵家文化知识,其是中国优秀文化思想之一。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领悟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自我修养。
2.国防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活动的开展影响是很大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养。根据实践验证发现,当人接受过专业的锻炼后,在完成任务和进行活动时展现出充沛的精力、注意力比较集中、反应能力比较强、行动速度比较快等特点。高校学生在接受国防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专业的军事技能训练,能够增强他们的不怕困难、不屈不挠以及坚忍勇敢的良好心理品质。
3.国防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作风素养。
部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悟到军队的优良品质,自觉地增强自身的作风素养。国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军事队列训练能够树立学生整齐划一的意识。进行军事法制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纪律性。国防教育中的班、排、连的集体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协作能力。
4.国防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甚至是增强新时期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高校国防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军事发展历程、现阶段国防知识;内容涉及兵器与兵种方面的教育、国防科技信息教育、军事法律法规的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知识结构的构架。优秀的文化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思维的扩展,高校国防教育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能够丰富和扩展学生的思想和思维。
参考文献:
[3]陈基才.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对策研究[d].大理学院,2013。
[4]刘志民.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与功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五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不分先后和主次的“同时发展”和“平均发展”,而是那些与“根本性任务”密切相关的素质要首先和重点发展,从而牵连并引起其他素质同时、相继、相同或不同程度的依次发展。所以,发展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循环往复一致无穷,从而形成整个人生发展的链条。另外,人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完成的;它必须经过一个时段艰苦磨练的历程之后,其原有的心志得到质的提升,从而完成发展过程。再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必将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关键词:全面发展同时发展平均发展根本性任务。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论断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建国以来,我们就提出过:“五育并举”、“六个学会”以及最近炒的非常热的“多元智能”理论等。这些观点,都是教育家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从实践或理论的角度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无疑有其正确性;但它们的内涵是否全面,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否直抵教育的本质,是否能通过已有的教育实践而得以实现,仍有大量的未知。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在理论范畴内还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统一界定,更没找到令人一致信服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效途径。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批活跃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正在用他们扎实而有力的行动,试图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尚存争议教育命题: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和观点的激烈碰撞,目前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基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本质)。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根本性发展任务”,这就自然规定了不同的素质要求。人在学生阶段的根本性任务就是“发展学业水平和能力”;为达此目的,学生必须调动和发展自己的全部智慧(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克服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人生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或者是为这些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随之也就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离开学生阶段客观存在的“根本性任务”,妄谈“人的全面发展”,就会使教育迷失方向,不但实现不了全面发展,还会重犯历史的错误。因此,学生必须以学业发展为主线,然后或者同时,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随之带动其它素质的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其全面发展。
在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还澄清了几个认识。第一,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根本性任务”不是主观想象和设计出来的,而是外在的“社会存在”要求的,离开当时的社会实际而妄谈人的根本性任务都是超越现实而不能成立的。例如,在当前状况下,高中学生离开“高考升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成立的。第二,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素质要求必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一百年前对人的素质要求与今天相比肯定有天壤之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必将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同。第三,人在后一人生阶段的素质的获得是以前一阶段已有素质为基础,通过个人努力和克服困难来实现的;人在青少年阶段具备的素质对以后的发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而青少年阶段的认知能力是其核心素质,认知能力是通过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获得的.。
总之,不论在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之时,还是在实施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牢牢把握这样的主题: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不分先后和主次的“同时发展”和“平均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决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必将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得以更新,所以要历史的和发展的对待“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理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的思想理念行为无时无刻地不在改变着传统的思维方式。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一生的学习方式,它是21世纪的生存方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
一、通过流行词语的变化透视出我国人民生存方式的变化。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直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像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一样——快速、平稳、有序地增长。从“大哥大”“bp机”“万元户”“彩电”“下海”到“黄金周”“出境游”“博客”“炒股”。从这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流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想都不敢想到没什么不能做,特别是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从“今天您吃了吗?”到“今天您买房买车了吗?”直到“今天您网购了吗?”人们逐渐从过去的吃、穿、用到现在的车、网、游;从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到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信息的更新速度与信息的存储量正在以秒的速度逐渐向前递增。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足足用了120多年的时间,然而到了1955年太阳电池的问世却只用了2年的时间。可见,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到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正如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明天,那么明天你就生活在昨天了。”我想这句话正是当今信息时代最好的写照。也许未来的人们见面会说:“今天您学习了吗?”因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方式和理念。
二、快速的变革呼唤终身学习。
(一)压缩式的快速增长带来潜在的危机。
从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以计算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几百年的时间里,人类从“原始”走向了“现代化”;在这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赖以交往的他人甚至是赖以存在的自己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而就是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是我们地球母亲遭受严重摧残的几百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几十年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毁灭性的打击: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性天气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物种都成为了博物馆里的标本。如果以上的情况再发展下去,我们的家园将会变成荒漠、我们的社会将会分崩离析、人类的文明历史将会毁灭,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好像我们常吃的方便面一样,在短时间内可以让人们有饱胀感,但长此以往,其副作用会使人类变得营养不良。人类渐渐地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不像自我的自我,渐渐地物化成了机器的奴隶;人类渐渐丧失了自己的信仰、追求,只能在不加节制地追求物欲享受时满足于自身感性机能的空虚、膨胀。这些问题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种族歧视犹在,恐怖袭击猖獗,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盛行。人类彼此之间互不信任,甚至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点点遗产便弄得面红耳赤,儿女为了索要年迈父母的一点点退休金甚至不惜拳脚相加。由于社会和文化变化有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崩溃”,因此他们所带来的后果具有潜在的灾难性。如果人们不能与他人建立新型关系或接受社会角色的改变,那么上述变化将对其精神幸福构成威胁。在人们无法适应之处,这些变化就带来了精神危险与情景困难。终身学习可以被视作有助于避免这些危险的建设性措施,帮助人们即使面对进化迅速的社会,也能够找到满足自身社会、美学和情感需求的新的生活方式。
(二)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方式。
1.终身学习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内涵。
终身学习的理论源头是终身教育思想。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科长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的代表作,对国际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指出:“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它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实践的逐步深入,人们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终身教育的理论进行深化,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认为“终身学习应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从时间上应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即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场所和方式,这是终身学习于人的生活实践与空间的整合”。美国早在1976年修订高等教育法的时候,就在其中以专门的部分规定了终身学习的内容,随着颁布了《终身学习法》(learningact)。日本在1990年也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我国也在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2.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呼唤终身学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老龄化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人口比例逐渐由“金字塔形”向“矩形”转变。青年人源源不断地满足各行各业新生劳动力需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传统上学校最初进行3r(即读写算)之类的普通文化基础教育,伴随着学制的延伸以及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狭窄,并且为了适应未来工作世界的生活,学习内容越来越专门化。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专门化的程度已非常高。因此,校内学习与时间的关系类似一个三角形,初期底宽,后期顶尖。但不争的事实是,专门化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独占话语权地位。正如《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的:“社会正在拒绝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从学校毕业不等于教育的结束,而这恰恰是另一段重要学习的开始,一种持续一生的,一种参与者成为善于自我引导,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个人创造力的广博教育模式。
3.终身学习的使命——为和谐生存而学习。
终身学习不仅是以维持性与适应性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掘墓人,而且是人类和谐生存的重要纽带。他是迷失的人类找到了向往已久的伊甸园。通过学习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存。我们顿悟,我们懵懂,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创建和谐共存的社会关系真正实现民主、平等、公正、善良、正义;以实现人的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健康发展。为了与这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四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联系起来。这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即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这还意味着在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经历或工作经历范围内学会做事;这类经历可能因地方或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属于自发性的,也可能由于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教育的发展而属于正式的。学会共同生活,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徐辉,等译.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保罗·朗格朗.周南照,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5.
[3]康宇.试论终身学习观的确立[j].继续教育研究,2007(02).
[4]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研究——基于生存论的教育哲学视角[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七
【abstract】supermarketprivatebrandiscompetentstrategythatsupermarket.supermarketprivatebrandissupermarketdoesacompetentstrategytoitselfsustaincompetencepositionandcompletelyusethisunseencapital,creatingsupermarketprivatebrandisimportanttoittoimproveit’scompetence.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andfeasibilitiesofsupermarketindevelopingprivatebrandsonthebasisofdiscussingitsmeritsandconditionsincreatingprivatebrands.meanwhile,thepaperdoesanalyzesitbyusingcorecompetencetheory.lastly,pointingoutstrategicwaysindevelopingsupermarketprivatebrands.
【文献综述】。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甚至人心也在变,不变的只有基因;世界每天都有新的企业产生,不适变化的企业消亡。能在你争我夺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保持永久活力的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自有品牌的企业。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种,现实形势严峻,利润之低,竞争之强烈,加入wto后,洋超市的介入,自有品牌的开发日益成为我超市未来发展的新热点,是超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超市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及趋势预测。
1990年,哈默和帕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得出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即进入市场,顾客利益,难以模仿及内部协作与学习,而且也提出了企业合理的组织结构对核心竞争力保持的重要作用。他们提出企业管理层应用足够的时间去为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而建立企业整体范围的战略框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形成企业强大的品牌竞争力;戴维的“软竞争力”之说提出了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内部评价,是一种外部评价即与竞争对手对比,与众不同的竞争力,企业需不断地检查自己是否投资于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有吸引力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着重于公司竞争力的“软要素”,即文化、技术、品牌等;张秋白在《如何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中指出:提高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成功发展的关键问题,其根本途径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一种以品牌为中心的凝聚力;吴佐夫在《品牌营销》中也说:超市不应该只卖别人的商品,应该把超市的文化也让顾客带回家。
纵观以上国内外有关学者对超市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看到这么几种趋势:
第一,超市核心竞争力概念具体化,表现为内部的文化、经营观念以及品牌号召力。
第二,超市核心竞争力内容逐步细化和可操作性的增强。这样在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
第三,超市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的明确化——可以通过并购、战略联盟获得。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对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意义。
超市的自有品牌代表的不仅仅只是超市本身的一个店牌,或是一种产品的形象,它蕴含的是超市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自有品牌是一种文化,是充满永久活力的竞争力,可以说是超市整个血液中的dna。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使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具有理论的指导性,使其在实践中有所依据,更具系统性。
(一)指导性。超市自有品牌对超市这一零售业态来说,本身就具有理性化,因为它在开发的过程中涉及的是超市内在的许多比较难把握的东西。核心竞争力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论,动态企业能力以及软竞争力的提出,使超市自有品牌开发怎样对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号召力的建立以及品牌策略有一个指导性的作用,不会偏离方向。
(二)系统性。存在不等于发展,建立一个超市比较容易,但需创建一个经久不衰的超市自有品牌难度是很大的,它包括创建一种符合超市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塑造自有品牌核心形象等多方面核心竞争理念。“超级学习”论的提出,对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形成了一个学习框架,具有系统性。
三、本文研究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目的。
理论上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对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意义,并提出超市开发自有品牌策略是为了提高超市竞争力,保持其强大永久的生命力;利用有关核心竞争力理论,使在实践过程中引导超市的发展是本文研究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目的。
(一)增强商品的竞争力。自有品牌的开发增强了超市商品的竞争力,最突出表现在实现了商品的低价,扩大了商品的销售。
(二)发挥超市品牌这无形资产的优势。大型超市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商品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对于信誉好,知名度高的超市以超市名称命名的自有品牌商品并在超市销售,把超市良好形象融入到商品中,人们会把企业的优质服务和管理与自有品牌商品优质连在一起,进而转化成对商品的依赖和接受,而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成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
(三)掌握更多的自主权。传统型超市只经营制造商品牌的商品,这种“搬硅式”的经营方式使大型超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主体价格和利润都会受的限制,自有品牌可避免这一点,使超市处于主动地位。
(四)能够形成特色经营。仅仅经营制造商品牌的商品,那么超市之间在商品品种构成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很难形成自己的特点。实施自有品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生产和供应某些自有品牌商品,可以使企业的商品构成和经营富有特色,同时又可对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五)促进超市长远发展。品牌是超市生存发展永不变的基因,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提升了超市品牌的号召力,有利于超市扩大规模进行长远规划。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于超市自有品牌这一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分析归纳法,从我国超市的现状以及超市自有品牌的竞争优势分析我国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必然性,从我国超市自有品牌的经营情况分析其解决措施;在分析自有品牌的竞争优势时利用比较的方法,从零售商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优势对比中得出开发自有品牌的必然性。
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策略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此课题上,真正能够进行全面研究的为之甚少,尤其在国内。水平之限,本文也只是对其进行一个概括性的分析,旨在起抛砖引玉作用。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策略进行理论分析,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理论引导实践,实践较正理论。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超市自有品牌与超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中作了详细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是为了阐明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重要性;提出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策略,说到底又是为了提高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五、本文研究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现实意义。
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提出对超市行业来说,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前面也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由于超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意义。
(一)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为超市生产自有品牌商品,虽然从表面上看会流失一部分生产利润,但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好处。这是因为:第一,由于自有品牌子商品通常由超市自己的技术人员直接进行设计开发,或与制造商协商进行设计开发,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成本。第二,自有品牌商品由超市全部收购,使生产企业无须在商品推销进行技术设计,也避免了由于产品市场定位不准或市场需求变化而造成的产品积压。第三,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新成立的企业来讲,生产自有品牌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达到稳中求进的目的。第四,超市实行自有品牌经营往往都寻找生产能力过剩或处于困境的企业来生产,这样可以挽救一些困难企业,从而带动某些企业发展。马狮集团就曾把一部分濒临破产的英国纺织厂和服装公司挽救起来,成为英国衰退工业的救星。
(二)从社会生产的整体来。开发超市自有品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超市拥有自己的品牌实现了其消费、生产和流通中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加强。从本质上促进一体化,有效地避免了生产的浪费,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超市自有品牌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方面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会迫使假冒伪劣的商品生产者不得不停止生产,从而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净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虽然在我国超市行业中属于起步阶段,但我们相信随着竞争的愈演愈烈,自有品牌的开发将是我国超市提高核心力的根本途径。
【正文】。
近年来,我国超市业从争夺黄金地段的“地盘之争’’到改造购物环境的“形象之争”直至现在蔚然成风的“价格之风”。各对手之间竞争愈演愈烈,其结局却是超市整个业态的效益下降,经营困难。随着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外国超市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先进的管理水平、技术设备、营销观念对我国超市产生严峻的挑战和引起更激烈的竞争。如何摆脱经营困难的局面,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超市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超市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人们的消费观念的理性化,现在的商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超市的自有品牌正是品牌竞争的产物。自有品牌作为超市经营者宝贵的无形资产,将成为其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
一、自有品牌开发是我国超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有品牌(又称零售商品牌privatelabelsorstorebrands)属于中间商品牌,是商业零售业主自己创造,并用于所经营商品的品牌。超市自有品牌经营战略是超市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商品需求特点的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或自行设厂,生产方制造,最终在本超市内进行销售的战略。从自有品牌战略的选择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单一品牌战略,即超市经营的所有商品都采用同一种自有品牌,不使用制造商品牌;第二种为双重品牌战略,即同一种商品,采用制造商品牌,也采用零售商品牌,双重品牌往往有主品牌和副品牌之分。第三种,混合品牌战略,即超市经营的部分商品采用制造商品牌,部分商品采用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成为超市未来发展一种必然趋势;在国内,也将是我国超市在未来竞争中制胜的主要法宝。下面就从我国超市的现状,超市自有品牌的竞争优势来分析这一趋势的必然性。
(一)我国超市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超市有了很大的发展。2002年,我国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超市就达150多家。其中,上海的超市尤为发达,销售额最大和门店数量最多的前两位都在上海,居于第一位是联华超市有限公司。确实,上海众多数量的超市给了居民很大的便利,往往一个居民区周围就有好几家超市,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对于忙于工作的上班族来说,无疑是非常方便,但是我国超市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主要问题是:
1、市场定位雷同,没有经营特色,很难形成品牌号召力。在大城市一个居民区周围就有好几家超市,但是这些超市无论是在经营的商品,还是服务、价格、开放时间都极为相似,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
2、超市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我国大多数超市经营规模小,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占多数,而根据专家预测,对于300-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而言,只有当连锁店超过15家,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小规模经营,不仅在进货方面形成不了批量优势,难以降低成本,而且很难吸引厂家加入。
3、处资超市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挑战与冲击,也带来了机遇。
外资进入中国零售领域对中国来说,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营销方式,技术与管理,同时把更多的中国产品纳入其采购系统,从而带动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这个情况在其它国家已经得到了印证。美国大型连锁店沃尔玛凭借强大的零售能力,于四年前进军欧洲,在德国触发了零售业的大合并,更令英国某些零售公司股价大跌,欧洲零售业因而出现大震动,但是各国的超市业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外资超市的介入,正是由于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将会迅速在我国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的超市业面临国外大型连锁集团的冲击,如:经营理念的冲击,价格冲击以及技术和人才冲击等,特别是技术和人才方面。
国外大型超市是把工业生产原理应用于销售,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一化和一体化,而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是实现连锁经营战略的特征。完整的pos系统的应用使得整个商品经营过程,诸如订货、进货、接待宾客、结帐、广告宣传和财务都由电脑系统处理,使库存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及时补充、更新货源来满足顾客需求。国外超市非常注重人才资本的投资,他们不惜重金招募和培训人才,并通过优厚的待遇辅之以优良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入世后,国外超市灵活的用人机制,高额的薪金将对国内超市的人才储量造成威胁。
从我国超市行业的现状来看,前景是值得深思的。我国的超市要在与外国超市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形成规模,形成气候,说深了就是要形成一种品牌的号召力,在充分利用超市无形品牌的基础上,开发自有品牌。超市自有品牌经营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商场只充当生产与消费,“传导”媒介和“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而代之以“以需定产”、“以销定产”的重新定势,使零售业引导生产,创造生产的职能得以发挥出来。因此这一经营方式被商业零售领域的专家和经营者称为商业经营的一大变革,并日益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新热点。我国的超市要保持不败之地,自有品牌的开发已成必然。
(二)超市自有品牌战略的优势。
与制造商品牌相比,不论是从满足消费者角度,还是从超市盈利角度分析,自有品牌都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1、价格优势。与制造商品牌相比,自有品牌的价格要低得多。欧美自有品牌商品比一般同类商品价格低30%,但盈利水平却不差。就美国的超市而言,平均利润率仅1.5%,而自有品牌利润率为30%。究其原因:首先,超市直接从厂家订货,可以减少流通渠道。其次,生产厂家在品牌的传播方面需要大量的广告费用,超市自有品牌借助于大型连锁超市的良好声誉,不需要大作广告,就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另外,实施自有品牌的超市一般拥有众多的连锁分店,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也使得生产和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
2、促销优势。超市自有品牌的促销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超市不需要支付巨额广告费用做全国性广告宣传,物美价廉的商品和超市本身良好的声誉,就是对顾客最富有号召力的吸引。能使他们从尝试最终转向忠于物美价廉的超市品牌,无形中对超市又起到传导作用。第二,超市可以将自有品牌产品陈列于最好的位置,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第三,从营销推广和人员推销来看,超市会更多考虑自己品牌的需要。正可谓是占尽“地利人和”。
3、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势。由于超市直接面向消费者,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的最新需求信息,从而在产品技术与开发,生产及推广过程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超市所经营商品一般以食品和家庭日常用品为主,从消费者消费来看,这些商品不属于炫耀品,因此,消费者没有必要多付钱去购买昂贵的制造商品牌商品。尤其在消费者的消费日趋知识化、理性化、质量化的今天,质量相当的商品中,消费者会更多地将目光转向物美价廉的超市品牌。
4、推进商品个性化优势。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超市之间、国内外超市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2001年,上海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0.6%,10个中有一半亏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布点密集,商品雷同,没有特色。同一时期上海联华超市发展快速,这和他们进行个性化经营战略是很大关系的。该超市系统个性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推出“联华”品牌,进行特色经营。自有品牌是体现超市特色的有利武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超市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比较优势,还是从我国超市的现状看,超市自有品牌开发已成为我国连锁超市未来发展的最好途径。超市行业利润低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而国外超市与国内超市相比,在价格、技术与人才经营理念又占有优势。要生存要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并且扩大超市的品牌号召力,培养并开发一系列超市自有品牌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二、我国超市自有品牌的经营状况分析。
超市是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营业范围包括各类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广泛利用定量包装,明码标价,分类摆放,适合一次购买较多的商品,电子计算机一次结算营业,商品销售量和销售额比较大,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并购、配送、销售实行连锁经营,具有多功能服务的现代零售商店。其基本特征为:以自助服务,一次结算为经营方式,以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经营品种,以大量销售为经营原则,以降低费用,商品周转期为经营特色,以廉价销售经营方针。
从超市的科学内涵以及基本特征来看,超市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短短几年间,超市连锁业在我国求得快速发展,但和超市自身扩展相比,自有品牌发展不仅速度慢,而且存在不少问题。
(一)自有品牌意识不强。更多的超市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商品中转站,来了什么就卖什么,只有极少数超市拥有自有品牌,而这些拥有自有品牌的超市,自有品牌涉及的商品数量与整个超市系统经营商品数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如南京的苏果超市,拥有直营标准超市达120多家,45家便利店,整个系统经营品种达2万多种,自有品牌商品有400多种,仅占5%并且以售价偏低,购买频率低的小商品为主,这样即使有自有品牌,其销售额比例也低。
(二)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目前自有品牌的价格和同类商品相比,有的高于同类商品,有的没有差别,也有一部分低于同类商品,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明显的价格诱惑。
(三)质量差别大且不稳定。很多挂有自有品牌的商品质量不统一,有的质量较好,甚至高于同类著名品牌,但也有一些品种质量很差,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形象。消费者如果购到质量较差的商品,将这一印象传递给所有的自有品牌,认为自有品牌只是在差的商品贴个牌子,便将在以后的购买活动中,放弃自有品牌。另外自有品牌商品质量也不稳定,有的质量刚开始还可以,但慢慢质量就下降,从而导致消费者失望,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引起连锁反应,不但没有充分发挥自有品牌的优势,而且会大大伤害自有品牌的声誉。
(四)自有品牌促销少。从商品展示和促销力度上,也可以看出超市经营者不重视自有商品牌的发展。自有品牌往往摆放货架的不显眼处,也很少采取诸如广告、折扣、优惠券及人员推销等促销方式。制造商推出一新品种或新品牌,经常派人员在现场向顾客推荐,而超市经营者都很少这样做,认为有即存在,存在即将出售。
出现目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超市本身没有意识到自有品牌发展这一趋势及其重要影响。国内某些超市在向西方同行学习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但又认为国内条件不适应,因此,采取消极的态度。
2、缺乏稳定的生产基地。目前持有自有品牌的商品一般是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由小企业生产,很少有大企业的参与。大企业之所以合作意愿不强,一方面是害怕这样做,会树立竞争品牌;另一方面是其产品开发和加工能力较差,很难推出有特色的产品。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同时超市又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控体系,这就使得商品质量和供应不稳定,价位偏高。这和国外的大超市普遍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的情形有明显的不同。
3、超市规模目前相对较小。我国超市规模一般较小,如在超市行业全国排名第三的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也只有各类型店铺三百多家。这样的规模很难吸引大的制造厂商加入,不利于提高自有品牌的号召力,超市去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往往又力不从心。
三、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
提出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策略说到底就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超市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活力。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竞争中所处的优势及其战胜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表现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劳务)的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为关键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自从哈默与普拉哈德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我国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也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但普遍的观点为: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的高度集中和综合。c?k?帕拉哈拉德和?g?哈默(1990)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企业最终产品的市场地位取决于核心产品的地位,企业的最终产品要靠核心产品来带动,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又取决于资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可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竞争力中最具影响力,最为关键的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特殊企业的超市核心竞争力应当区别于其它企业,特别是要不同于生产加工企业,结合零售企业实际应表现为:
(一)主营技术力。应当说,超市的主营技术力是一系列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主营技术力里包含两个最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超市能够按照自身特有的市场经营目标定位,建立起一个符合服务一般顾客消费对象以及特定顾客消费群需要的'商品品类管理系统,并通过科学的商品品类筹划和不断导入新的商品品种,能够不断完善商品品类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是超市能够全面采用现代市场营销技术,在企业拓展主业经营活动中,通过成功的营销策划和灵活的促销技术,不断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增加企业新的经济效益的能力。
(二)营销服务力。超市与一般企业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经营管理的特殊重要性。而在经营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便是围绕市场营销的服务,超市服务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软件”。从“硬件”上讲,超市经营者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价,结合经营的特点为服务的顾客提供全面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其他相关配套的方便服务设施;从“软件”上讲,超市能够一切从顾客的需要和爱好出发,及时提供恰如其分的优质服务,并且能够使这些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
(三)企业文化力。超市应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和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反复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与实践,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形成以企业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管理风格的成熟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文化发展的不断完善和升华,把企业全体员工进一步凝聚在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之下,激励企业员工不断释放潜能,努力为全面实践企业的使命创造性的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在广大消费者面前努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实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主营技术、营销服务力与企业文化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共同构造了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超市的一种号召力,即品牌号召力。所以说,品牌号召力是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它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性。超市品牌号召力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从它的发挥和运用来看,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经过长期的实践,这个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就成为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中,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多种功能及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
2、成熟性。超市的品牌号召力既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它的形成就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这种系统成熟的核心经营能力,一旦培育和形成之后,便可以为企业带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
3、独特性。超市的品牌号召力是结合本超市的实际情况培育而形成的,因此都应当带有不同其他企业的特点和色彩。从市场竞争力角度来看,正是这一点不同,才显示出每一个超市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能力。
4、延续性。超市的品牌号召力一旦培育形成,就应当是系统的和成熟的,并且以一贯之地运用于市场经营活动之中,即使在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也能够充分运用这一能力,将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超市的品牌号召力是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基础,因为超市的自有品牌是顺着超市的品牌号召力而生的。同制造商品牌不同,超市的自有品牌一般只有“超市”和超市品牌本身。“超市”是行业品牌,是所有超市企业的共同品牌,代表着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心目中,“超市”总是与先进的自选购物方式与价廉物美的丰富商品联系在一起的。以致于目前社会上形成一股“超市风”,凡新开的店铺,不管经营什么,总会以“超市”两字,如“建材超市”“家具超市”“网上电脑超市”等。可见,“超市”两字也是一笔不小的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
超市品牌本身是指店牌,也就是本文中强调的超市自有品牌的一种。一个好的店牌一定要易记、易懂、简单,对超市店牌而言,还需具备诱导性与独特性,我们强调自有品牌着重于店牌的独特性,这也是我国超市忽略的一方面,大部分过多强调诱导性。辟如,很多超市店牌总少不了一个“家”字,于是出现了“家友”“家家乐”“乐家福”“福万家”等店牌。如此雷同的超市店牌对品牌号召力的培育实在是一大隐患,更不利自有品牌开发。上海的两大超市“华联”与“联华”就是典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能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现代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品牌号召力,而品牌号召力的形成是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重要条件。
四、超市自有品牌的建立。
前面分析了超市自有品牌开发是超市经营的大趋势,并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施行的实际过程中又要非常谨慎。超市推行自有品牌不是短期的行为,正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样,而是长期发展战略。目前一般超市经营品种大都几千甚至上万种,连锁规模又偏小,在这样的情形下,超市自有品牌全面开花,急于求成,明显是不合理的,这样做易造成品牌定位模糊,反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怀疑。美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在80年代晚期之前曾停滞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商店出售的包装低劣,质量不稳定的无品牌商品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使他们对自有品牌也产生了怀疑态度。因此,在发展超市自有品牌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品种,低劣的质量,偏高的价格,都可能使消费者形成对该品牌的不良印象,这样的印象不仅影响该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也会危及到整个超市的形象,因而超市推行自有品牌需进行战略规划。
(一)实施自有品牌的条件。
超市发展自有品牌并不是凭经营者一时头热就可以造就出来的,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条件:
1、一定的规模和网络优势。超市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离不开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所以它必须以大规模经营和广阔的销售网络为基础。这样,企业才能以大订单吸引生产企业的合作,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并利用自身广阔的销售网络加以推广,自有品牌商品的各种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2、商誉条件。事实上一种商品采用零售商品牌方式还是制造商品牌方式,主要取决于二者知名度的高低。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更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从这点意义上说,超市自有品牌的推出是建立在超市本身良好的商誉之上,而物美价廉的自有品牌商品对本超市的商誉又能起到提高和确认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较好的商誉是超市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内在优势。
3、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超市自有品牌商品是以超市这一品牌名称为主体开发出来的,其开发、销售最终完全由超市本身来承担,这就对超市在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能了解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及时反应信息,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欢的商品,并以这些商品为中心,展开有效的广告宣传等活动,促进自有品牌商品的推广和销售。
4、商品快速周转。超市资金占用的特点是流动资金占用最大。为提高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必须加快商品运转速度。这样既可以保证商品新颖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增强超市及自有品牌的活力。
5、较强的营销能力。推出自有品牌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多种商品共用一个品牌或几个品牌,任何一种商品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他商品信誉产生损害。这就对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供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严,同时超市进入生产领域,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其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地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这些都要求超市具备很强的营销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
以上分析可见,超市达到相应规模,具有雄厚实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商业信誉时开发自有品牌,才能真正发挥自有品牌的优势,从而促进超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二)超市自有品牌的建立。
超市自有品牌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便包括自有品牌的定位,品牌号召力的形成,品牌决策的选择以及实施方式等。
1、自有品牌定位。超市经营自有品牌,首先要解决品牌的定位问题,这是其他有关战略的基础,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商品的价格,包装,质量,促销都依赖于定位,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自有品牌不同于制造商品牌的鲜明的、突出的形象。也就是说,要树立起自有品牌的个性。目前经营实践中的一些如质量不统一,价格或高或低都是与定位的缺乏有一定联系,根本谈不上以后的企业文化力的形成。
超市作为家庭食物与日杂用品提供者,与其他零售业态,如百货商店有明显区别。因此,在定位之前,必须了解到消费者到超市购物的动机。荷兰cbc的一项消费趋势调查表明:消费者到超市购物排在第一位的是高质量,下面依次为购物舒适,挑选余地大、干净、购物地点便利。价格居于第六位,这些动机中,与产品有关的为质量与价格。从这一角度看,质量和价格是消费者对超市评价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自有品牌的定位不能脱离这两个基本因素。
做好自有品牌定位,着重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有品牌本身的风格是什么?能提供怎样的价值?自有品牌形象又是什么?第二,与竞争者相比,自有品牌差异是什么?同时,要保持自有品牌定位的统一性,避免定位混乱。结合超市这一零售业态的特点,必须紧紧抓住“物美价廉,优质服务”。
自由品牌缺少清晰明确的定位,就会像没有舵的船一样。一个清晰、有效的品牌定位,必须是超市上下对这个品牌定位都有恰当的理解和认可,必须使其与超市的经营理念及文化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它应当能提供像这样的提示,即哪些活动和宣传可以支持和强化这一品牌,哪些将削弱和混淆这一品牌。
超市自有品牌的定位一方面是使该类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要使其与其他竞争者的自有品牌相比,有自己吸引消费者的独到之处。
2、提高品牌号召力。超市品牌号召力是自有品牌产品能销售出去的旗帜,是超市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沃尔玛”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天天平价”、“服务满意”,所以超市本身的品牌号召力是最关键的。
(1)提高价格竞争力,做到“廉价销售”。连锁超市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兼并劣势企业作为加盟者,也可以通过互相兼并,强强联合经营,子公司加盟大公司,大公司发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连锁等途径,促进超市集约化,从而为低价销售创造条件。
(2)提高商品配送力,做到“品种齐全”。一个超市日常的运作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现代化的商品配送中心,是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一个高效的配送中心能进一步降低超市的平均经营成本。超市对配送服务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建配送中心,即超市经营的所有商品全部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如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二是内外配送服务并用。一般而言,规模比较大的超市采取第一种。
(3)提高员工素质,做到“服务周到”。“一流的服务,超值的产品”是超市最大的吸引力,员工是面对面与顾客打交道的群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超市的声誉,必须通过培训,制度化管理,企业文化的培育等多种手段来提供员工素质。树立“加强服务与创新,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经营理念。
(4)保持良好的购物环境。地面整洁干净,店牌的设置,室内灯光,气温适宜,员工的一个微笑,都可能成为顾客光顾的理由。除了购物区域外,资本实力强大的企业最好还要有娱乐的地方。如今超市更多的是卖一种文化,而人们购物成为了一种享受。
(5)管理规范。商品定价要合理,货物摆放要规范,同类产品摆放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牌商品摆在同一地方。
(6)成立连锁超市协会,维护超市品牌。维护超市品牌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维护“超市=廉价销售+优质产品”的行业整体形象,使“超市”这两个字作为行业共同品牌发挥其应有的“品牌号召力”;二是对超市店牌进行协调与管理,避免出现雷同店牌,维护优秀超市的品牌形象与品牌的独特性。
美国营销战略专家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在《二十二条商规》中告诉企业:“你不要试图变得更好,而要试图变得不同”。当一个超市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品牌号召力时,它自然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3、品牌决策。超市自有品牌的选择,一是考虑采用超市名称作为品牌还是另外寻求其它名称。采用超市名称作为品牌在品牌导入期,有利于品牌的推广,但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自有品牌的销售,也将会影响到整个超市的声誉。所以,超市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品牌第一。寻求其它名称,会增加促销成本,优点是可以为产品选择恰当的品牌,并且,该品牌一旦出现问题,对超市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二是采用统一品牌还是多个品牌。采用统一品牌费用较小,但并不一定适合每类产品,也有一损俱损的缺点;采用多个品牌则可以为每类产品取上最佳名称,但相应的设计、制造以及促销费用将增加。
4、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自有品牌经营过程中,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及价格的竞争力,稳定、可靠的生产基地也是关键。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委托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加工,即定牌生产,这些企业应该有较强的生产设计、加工能力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超市作为需要信息的收集地,应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生产方。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由于生产企业和超市的密切合作,形成产业链,最终会给参与各方带来更大的利益。二是自设生产基地,也包括超市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独资等方式进入生产领域。自设生产基地较之委托生产协作性要强,协作关系更密切。因为生产业务与批发业务统一于超市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与目标,同时,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营运效率。如美国的safeway连锁超市,自有商品中的一半是集团下属加工生产。
五、结束语。
超市正在以稳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遭遇惨烈的商业竞争。在超市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经营环境中,要想达到既能降低进货销售成本,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商品之目的,开发和经营自有品牌的商品是一条有效途径。自有品牌的出现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市为了突出自身形象、维护竞争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而采取的一种竞争策略,拥有自有品牌除了获得流通产生的利润之外,还可以获得品牌提升所产生的额外利益;制衡知名品牌的发展,或者说重新分配市场份额,达到重新分配利润的目的。通过利润重新分配,全面改善零售业利润环境,达到长期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的目的。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位,统一价格等优势,可以形成系列产品,也是我国超市提高竞争力的出路。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市自有品牌必将成为超市的“利润增长数”。
【参考文献】。
[1]周绍明p《企业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3期。
[2]徐郑慧p《浅谈我国超市的发展战略》p商业研究,2000年第8期。
[3]贾独俊p《管理革命---未来大型超市的曙光财经贸易,1999年第4期。
[4]杨守平p《在竞争中划定超市生存线》商业企业管理,2001第9期。
[5]黄维梁p《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零售企业之策略创新》p商业研究2003第9期。
[6]吴佑夫p《品牌营销》p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迪尔德丽,布瑞肯里奇:《品牌的革命》电子工业出版2002年第2版。
[8]埃里克?乔基姆塞勒《品牌管理》(《哈佛商业评论精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官建成《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1999年第2期。
[10]刘岳生《百货业面临的挑战》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1]孙元欣:《中间商品牌战略与竞争力》p[j]上海大学出版社(社科版),
1999年第6期。
[2]鲍观明等:《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开发》p[j]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3]李建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分析》p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1期。
[4]易松美:《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中国科技经济科学,1998年第3期。
[6]苏红霞:《我国零售业如何面对加入wto》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1年12。
[7]韩光军:《超市营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黄月胜、陈跃刚:《面对wto,中国超市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商业经济,
2000年第5期。
[9]伍争荣、王默:《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
[10]陈海鹃:《超市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11]孙成旺:《中间商品牌挑战生产商品牌》经济论坛,1998年第17期。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八
关键词:“韩寒现象”“全面发展”“平均发展”“完人逻辑”“素质教育”
摘要:从“韩寒现象”发现教育本身存在与当前信息社会不适应的弊端: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教育要科学发展就应该在“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支点、寻找平衡。
韩寒,原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嗜好文学创作。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学《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上了。,在全国中学生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一学生韩寒的《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他再次参赛,《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以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二等奖。同年6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该书刚一发行即销售一空,上市至今据说已突破100万册。小小年纪的韩寒,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不简单。但同时糟糕的是,19他因考试7门课亮红灯,不得不留级重读高一。20期末考试再次7门功课亮红灯,只好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休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第一本文集《零下一度》出版时,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年”又不得不为考试所困——考驾照时交通规则笔试又不及格。
对于“韩寒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
首先,韩寒是成功的,而且这种成功是显而易见的。韩寒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其次,韩寒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存在激烈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冲突,责任不单单在韩寒方面。我们教育本身确实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
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方法,高度的统一导致高度的封闭,学生的个性被禁锢在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多年来,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仅仅是:在54平方米的教室(空间),用若干个45分钟(时间),学习一百多篇课文和高度浓缩了的语文知识(内容)。学生始终跳不出我们为之设计的语文教学的怪圈。我们不仅做了许多徒劳无功的傻事,而且还做了许多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错事。那么语文教学效率怎么能不低?”(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的思考》)。
青年学者杨东平从教育体制上分析了“韩寒现象”,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中“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统一标准与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教育工业化的模式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
二、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教育界就曾两次展开过讨论,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将“全面发展”误解为“平均发展”的问题,80年代的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非纯粹教育理论,认为“和谐发展”提法更可取,因为“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但由于过于高远而不易操作。可是往往我们的学校强调更多的是“全面发展”,这种过度强调就等于强调了“平均发展”。
三、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评价中“完人逻辑”屡见不鲜,这种“完人逻辑”反映在教育目标上,它习惯于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心思是好的,可是这恰恰磨灭了学生最宝贵的个性品质。
现代教育越来越凸显“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韩寒现象所暴露出来的矛盾恰恰也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矛盾。在提倡教育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在“个性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1.摆脱工业化教育模式,重视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更强调“扬长”,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更适合培养创造型人才。大规模培养学生的现代学校教育,必需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这是必须的。然而,学生是活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同的人,因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学校教育无疑应当更为灵活、开放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含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错,可是这样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由于过于高远而常常走偏为“平均发展”。学校教育中这种“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的代价,对于优秀人才而言,是会损害其个性和创造性的,对于众多“偏科”或有特殊才能的人而言,则被阻断了成才之路。今天看来,提倡“个性发展”可能是更为恰当、更有现实针对性的提法。
3.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以人为本对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教育是师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事,而学习则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以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以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要努力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彻底摒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陈腐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讨论、交流、探究,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为明天,他们是国家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新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蔡伟.“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中国教育,(1).
[2]魏所康.百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教育背景的分析与思考.教育内部信息,(43).
[3]程振响,刘五驹.学校管理新视野.南京师范大学,(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院诊断证明书范文(大全10篇)
-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不求甚解教案范文如何写(通用9篇)
- 最新顾客售后服务方案范文简短(精选14篇)
- 2023年招投标会议纪要范文公司会议纪要范本(通用13篇)
- 集体约谈讲话稿三分钟范文范本 集体约谈新闻稿(3篇)
- 二十年后的家乡一等奖简短(精选9篇)
- 2023年承受压力(实用17篇)
- 宪法宣传周手抄报文字内容 宪法宣传周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5篇)
- 招标公司简介范文简短 招标项目简介怎么写(5篇)
- 2023年保护生态环境的英文(优质1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2023年可反问面试官的问题(实用14篇)
11下载数 428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23下载数 368阅读数
-
最新演讲稿:假如我是家长(优质6篇)
17下载数 333阅读数
-
2023年党建结对共建工作亮点特色汇报(汇总15篇)
44下载数 745阅读数
-
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主题班会策划(汇总14篇)
41下载数 826阅读数
-
勇敢章争章范文范本 勇敢章内容(三篇)
22下载数 129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