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纪实摄影论文整理(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1:43:17 页码:12
2023年纪实摄影论文整理(优质11篇)
2023-11-19 11:43:1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梳理好所要总结的内容和重点,确保有条不紊地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来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一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60年来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同时还带来了新的文化。作为工业文化的先锋,摄影大大拓展了形象思维的空间,使图像能够替代文字成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就是说,摄影开创了能够直接通过图像来获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科学及艺术信息。摄影为现代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纪实、新闻、艺术它们的区别。

纪实摄影在摄影史上的历史最长,摄影术一开始,人们就进行纪实摄影创作,随着网纹制版术的发明,新闻摄影诞生,新闻摄影是在纪实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纪实摄影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新闻摄影,而从狭义上来说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区别明显。第一,两者的目的不同,新闻摄影是报道社会方方面面近期发生的事件,而纪实摄影是表达摄影师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第二,时效性不同。新闻摄影时效性很强,而纪实摄影时效性不强。纪实摄影也有新闻的属性被称为“软新闻”。有些摄影师专门拍摄那些即将消失的事物,这些题材在拍摄时几乎没有多大意义,过若干年,逐渐显露出其价值。第三,纪实摄影有高度的概括性。如在一张照片里摄影师反映的人物,不象新闻照片那样具体地针对这个人,而是通过人物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

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相比。艺术摄影的目的是通过事物来表现摄影师的思想感情,着眼点在于“表现”,而纪实摄影在于再现事物,着眼点在于“发现”。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纪实摄影必须忠实于事物本来的面目,严禁摆布和修饰,它强调事物本身的内涵。目的不同,拍摄对象也不相同。纪实摄影同艺术摄影一样都有美的属性,纪实摄影师都善于利用光线、影调、构图为自己的作品服务;纪实摄影的美,是一种“发现”的美,内在的美,经过思考才能体会到的美。

如果说新闻摄影的价值主要是新闻价值,艺术摄影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那么,纪实摄影的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说起社会,常常使人想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纪实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就拿笔者的纪实摄影作品“这里的孩子想读书”纪实摄影组照为例,笔者去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一带进行摄影采风在高和屯时见到一所破烂不堪的小学校舍,教室里地面的水早已结成了冰。只见8名带着围巾和棉帽子,冷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在上课。笔者把这所小学破烂不堪的样子用纪实摄影的多幅手法拍下来,在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下,2个月后这组照片起了作用,天马集团在高和屯盖起了一所占地2000平方米方的希望小学。这是纪实摄影社会价值的最好体现。

本世纪初美国摄影师路易斯·海因对童工进行的摄影纪实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他们这些照片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师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这些都是人类利用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纪实摄影不光只记录事件的表层而且还记录了事件的时代意义,因此它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它的很强现实性上。纪实摄影并不是要否定那些对于任何艺术来讲都是必要的美学因素,但它又确实不同于其他方面:但所有用来获得高质量的手段都将为主题服务:最本质地反映社会的人。那些把摄影当作艺术殿堂里的某些艺术家,经常会把平平凡凡的人间影像视为纪录,但那些执着于苦难时代去为人性做见证的纪实摄影师是不会理会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够得上“艺术”水准,他们只拍人,并且只拍苦难的人,只拍为生存而与苦难拚搏的人,只拍社会里不平等的有关人和事,他们忘我的去拍照,记录下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失去的人性光辉和即将逝去的事物。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性见证者——纪实摄影师们的不懈努力,人类在这个迸裂的年代才会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换取更大的自由。

纪实摄影往往展示了人们从未注意过的事物。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视觉是模糊的流动的、分散和非连贯的观察现存的一切,人们的视觉中心大多只是对着那些司空见惯的加上运动着的空间和时间,人们更不会对这些分散的“元素”进行取舍和组合,当然,包含在其中的意义也并不是一眼就可全部发现的。生命呈现的千姿百态感到吃惊,将人们会通过自身的影像看到自己眼晴视而不见的东西,会从中领悟到与平时亲身体验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来意义,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自拍像”中找到答案。

纪实摄影在未来应该更重要。

纪实摄影在国外一直有很高的地位。曾出现过美国的雅各布·里斯,路易斯·海因,尤金·史密斯,法国的布勒松等著名纪实摄影师。这些纪实摄影师被誉为“关心人的摄影师”。里斯和海因的作品揭露了童工悲惨境遇,迫使美国当局修改童工法并最终通过了禁止童工法。美国农场安置委员会雇用十一位摄影师拍摄的纪实照片被称为“国家的财富”,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保存。1955年爱德华·斯丹钦主办的《人类大家庭》影展,展出了来自68个国家的503幅纪实摄影作品,在许多国家巡回展出,观众累计达三十万人次,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一次影展。进入2000年以后纪实摄影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当摄影界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大环境的变革,所有新奇的东面都不再新奇,摄影也不再有禁区,创作上急功近利的心态也逐渐消失的时候,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纪实摄影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纪实摄影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在新闻和艺术摄影之外取得其独立的地位。虽然前进的路上还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艰难曲折也会存在,但是我们的纪实摄影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纪实摄影的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二

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都是摄影艺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数码时代普及,摄影已经越来越平民化了,人们都在不知不觉当中用相机或者手机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如果将摄影上升到更高的一个高度,就需要我们当代摄影师的共同努力。在经历了摄影170年的历史过程中,两种摄影无论从创作模式,表达方式上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通过互相的借鉴融合取长补短,一步一步的成为现如今摄影的两个大的方向。纪实摄影的客观呈现,艺术摄影的主观表现,乍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但是现如今,这两个方向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代摄影师也需要不断的提示自己的能力,开拓眼界,需要更加有创造力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在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创作中为社会呈现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徐忠民。大学摄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顾铮。世界摄影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7.

[3]王骅。商业广告摄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三

纪实摄影一般用在新闻出版行业当中。在创作过程中要求必须要求客观,准确,真实,效率。要求发现新闻,即刻赶到现场,真实的记录,并且发送出去。如果隔日发送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即使不用在出版行业,作为纪实摄影也是越迅速的呈现给观者效果越好。同样也需要有时效性的。

艺术类摄影创作周期一般来说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其创作周期可以是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可以。因为摄影师想表达的'是当时的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即可以快速的完成展示出来供观者欣赏,也可以时隔多日再去给世人呈现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的故事。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四

纪实摄影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深度刻画,从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态。很多作品都是由于画面中人物的眼神,表情等细节从而使一幅作品让人过目不忘。所以说纪实摄影是离不开细节的刻画。艺术摄影因为更加注重摄影师主观的审美品位为创作基础。相比细节来说,更加关注的是作品整体意境的表现。所以这类摄影师认为,摄影是客观呈现和主观表现的结合。在一定层度上可以说,艺术摄影可以是唯美的,同时可以是纪实的,同样也可以是用观念表达的。摄影师和观者是需要在审美品位上引起共鸣的。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五

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一定要是抓拍的,万万不可以摆拍。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人在环境中的位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情,动势都是瞬息万变的。只有用高速的快门去抓拍,才可以将绝对真实,自然,生动的画面定格在那一个瞬间。如果使用摆拍,就会缺少生活气息,同时也不会打动观者。而艺术摄影创作过程中强调,抓拍和摆拍都可以使用。艺术摄影的摄影师更加强调主体人物心态的完美呈现,他们认为在客观表达主体状态的同时,同时也需要一些辅助手段去锦上添花,比如拍摄中人工光源的应用,人物服饰造型上的选择,后期暗房或者电脑对整体色调的调整等等。都是为了更加完美的呈现摄影师的主观审美意识。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六

摘要:在纪实摄影的艺术长廊中,纪实的含义再次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与思考。从更多的角度、更为深刻的理解纪实摄影所赋有的独特价值对任何摄影人的个性的创作与发展都至关重要。同时在当代纪实主义中,艺术性的表现也正在被逐渐的发觉和接受。如何去进行纪实摄影的艺术性创作,成为了未来纪实摄影中一种未知的探索与追求。

关键词:纪实意义;艺术性;审美。

关于纪实摄影:纪实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的“docere”,意思是“教导”。纪实照片的功能不止于传达信息,还能教导观众从其所透露出的真相来认知社会的某个层面。想象一下,摄影术的技术特点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属性。西方人将其命名为“documentphotography”。根据“document”最基本的含义,它应当是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自近代传入中国后,最终定名为“纪实摄影”,同样表达了文献与历史纪年的含义,也强调了真实性的价值范畴。那么根据两者命名的定位,纪实摄影应当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真实记录,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纪实摄影要求拍摄者以一种时间的延续观念来面对所拍摄的对象,不管是动态的社会生活事件,还是相对静态的历史文博景观,都必须将其时间的延续性清楚地表达出来,注重对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深入考察和连续纪录,以其不可分割的生存状态展示个体生命或群体无意识所留下的痕迹,让人能通过其形象的特征认识历史演进的种种可能。纪实摄影师总是以其奇特的视角和别具匠心的光影处理来记录属于特定时代的历史瞬间。历史是一个割不断的连续系列,纪实摄影图像的见证性、客观性、真实性,今后都将会被广泛引入人们的研究和日常的判断中。人类的历史研究和文化批判,社会记忆和大众传播,甚至引发个人情感冲动的既往经验,无不通过这样一些记实性的图片来寻求或提供佐证。这些图像的存在,如同法庭的证言,向人们告知和证明那些事实的存在。纪实摄影引申出的知往鉴来的文献价值的一面,是纪实摄影所自由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澎湃生命力。文字书写了历史,美术刻画了历史,而纪实摄影保留下的历史却最为真实、珍贵和亲切。

内容才是灵魂,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所强调的都是内容的真实性。因此,摄影师多采用抓拍来捕捉和再现现实中的情景,这也最符合纪实的定义。著名的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在其1932年拍摄的作品《巴黎圣拉萨车站后方》中就抓拍到了越过水面的黑衣人与背景墙上跃起的女子形成了一种绝妙的呼应。他热衷于在一个绝佳的场景处等待他的"决定性瞬间",这种无动力刻意的等待似乎是套用了中国式的守株待兔,而经典往往就在这多少有些赌博、滑稽的过程中那一瞬间显现。的确,纪实的真实性有种无法取代的魅力,这种魅力使人无可去怀疑,直接的触动人的心怀。为了追求这种珍贵,难以抗拒的魅力多情的俘获了众多原创性摄影家们的青睐。他们以摄影无法比拟的、独具的记录形式,抱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人道主义精神,提倡热爱和平的准则,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拍摄的对象,从多个不同视角,以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不去恶意的暴露、不会过分的表现,不会以“零度情感”为准则,在寂寞中用艰辛的汗水和无比的毅力及献身精神所爆发出的热情,换来了不可磨灭的、奇妙百态的作品。从而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产生了社会的共鸣,唤醒了内心的人性,引导我们去思索,期望着人类的进步与改变,同时也记录下了深刻的文史内容,挖掘出了不朽的艺术价值,为文明遗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像著名的“荷赛”奖,我们纵观获得第一名的几乎都是体现战争、杀戮、死亡等等非常直接的给人带来的思想与视觉冲击的图片,这是当时世界的需要,是一种深邃的声音。纪实摄影作品中充满的戏剧性所表现与反映出来的血腥残酷、疾病罪恶等所有的不幸而带来的痛苦与紧张感,正是为了获得它的魅力所付出的代价。

除了新闻类题材之外,纪实摄影并不排斥摆拍也不矛盾,艺术性的美是要求符合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规律。摆拍也可以说是营造一种抽象艺术,在现代摄影派别中颇为流行。但纪实艺术性的关键是恰如其分地把握写实与写意的尺度,过于追求形式到产生“雾里看花”的效果,恐怕是差强人意,有违其宗旨的。而象征性是否能象征的到位,也是需要揣摩的,这就要看摄影师的休养与造诣了。摄影艺术美从文学、戏剧、音乐、雕塑、建筑、书法等艺术门类所汲取的新有的结构、变调的色彩与博雅的内涵加强了作品深沉的方式感,加深了画面的艺术秘闻,组成了一种微小的艺术张力与震动灵魂的艺术气节,给人以新鲜独特的双重审美感。

纵观纪实摄影,它所带来的感官体验与艺术感受是不能言喻的。它所释放的情感是那样的细腻、那样的质朴、那么的震动,幽幽的感染者人类。我们的心灵因它而在不断的凝聚,静静的升华,它的魔力让这千奇的世界创造出了无限的激情。我们的内心,渐渐的、不觉的已放下了一切,获得了艺术中那默默超然的享受。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七

纪实摄影有着展示和教育的功能。比如纪实摄影中的新闻摄影,更是有着宣传作用,也是给读者一个客观展示以及导向的作用。将真实客观的照片提供给人们,肩負着向大家传达有新闻价值或者有着教育意义的功能。一般纪实类摄影给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幅或者几幅图片搭配简短的文字说明,再加上时效性很强的特点,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心灵上的震撼以及共鸣。

艺术类摄影创作的过程出了有展示教育功能外,摄影师更加强调其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加喜欢将作品艺术化含蓄化的处理。同时也希望观者在观看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得到艺术层面的直观感受,从而达到对观者传达作品意义的目的。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八

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实摄影也随之诞生,这是摄影流派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摄影技术发明的最初阶段,其受到了绘画艺术的影响较深,最初的摄影,主要追求的是一种画意美。随着摄影参与者增加,形形色色的人逐渐参与在内,逐渐的形成了多种意识的创作方向,多种摄影流派随之形成。来自于德国的沙乐门博士在1930年初拍摄的海牙会议的会场刊登在伦敦画报上,这个事件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沙乐门的带领下,美国的托马斯以及法国的布勒松等随之纷纷的进行效仿,那时这种流派被称之为“堪的派”。其中堪的就是真诚坦率、真实以及自然的意思。其主要创作方式就是取材来源于显示生活,在被拍摄对象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缺少目的性的进行拍摄。主要注重的就是写实,而忽略了社会性。堪的派的拍摄手法与纪实摄影有很多相似点。纪实摄影是建立在拍摄应的基础之上,但纪实摄影同时关注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将作者积极向上的创作思想注入进去以后,最终形成替代性摄影流派。但纪实摄影同时延承了堪的派的真诚坦率、真实以及自然。

2纪实摄影的定义看纪实摄影的特征与本质

美国经济学家罗伊斯特莱克在1945年时,曾经突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直到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公众所认可的定义。木歇尔兰富德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摄影导师,他写过一本《世界摄影史》,在这本树种他说,纪实摄影是指“反映现实情况和现实事件的真实影像”。而我国的摄影学者黄少华则认为“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显示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被描写对象的關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

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从中概括出摄影的被指及特征:第一,以纪实为方法,将摄影镜头对准社会生活。第二,纪实摄影的对象及题材一定具有社会意义,能够激起大众的共鸣及关注。第三,作为及时摄影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拍摄对象要有深入的了解与尊重,深入实际,尊重事实且将真实情况揭示。第四,纪实摄影的作品,是完整的系统的作品,它能深入的详细的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3摄影本质和特征看纪实摄影的重要性

3.1选择题材

纪实摄影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它能够系统的、完整的将我们经历过的生活真实的记录下来,采用真实且直观的形式,将我们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凝结起来。以往传统的摄影方法,多呈现出浮躁矫情及高高在上的感觉,让我们觉得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纪实摄影不同,它主要以纪实为中心,主要的拍摄对象是普通人的生活,主要的关注点也是群众百姓所关注的问题。纪实摄影不仅关注社会生活,同时对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及内心的活动更加关切,很容易就能激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的感觉。

3.2将作者的自身人格魅力带入纪实摄影中

摄影者在拍摄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以旁观、记录的方式进行。其二是将自身生活融入在内,亲身体验。其中林添福的《半个世纪的》就属于旁观、记录的方式。应用摄影记录的方式,将一对对历经风霜的老夫妻客观的描述出来,或安详或恬谈的面容深深的印在读者的心中。侯登科的《麦客》则属于将自身生活融入在内,亲身体验的方式,他用了多年的时间去亲身体验麦客,与麦客们吃住在一起,亲身的体验他们是如何用命换钱的过程。不论是哪种拍摄手法,拍摄者们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面对被拍摄对象。笔者认为,纪实拍摄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摄影作品中蕴含的真实情感。这就要求拍摄者怀着一颗平和的心态进行拍摄,不能有功利心在作祟。

3.3尊重被拍摄对象

照相机的镜头具有指向、探究以及侵略的特征,这就注定了被拍摄对象的被动位置。但是采访却是一个平等的环节。作为摄影者一定要对拍摄对象有所了解并尊重。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从被采访者获得更有价值的事件,最终将平等的影响展现给广大读者。

3.4纪实摄影不属于艺术

纪实摄影是跨边缘的工作。纪实摄影具有政治、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意义,这才是其主要的价值体现。作为纪实摄影者,应具备最基础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才不会只流于表面,显得苍白空洞,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内涵。

3.5新纪实摄影

随着摄影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很多摄影师以纪实的手法进行拍摄,但他们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色在内,这些摄影师大多年纪较小,其拍摄的桌品注重于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反映出来,被人们称为新纪实摄影。纪实摄影和新纪实摄影相比较,新纪实摄影强调的是个性化的视觉,去展现摄影者的表现手法以及内心。不是单纯的将客观事实反映出来,其中参杂这摄影师的内心想法。新纪实摄影的诞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拍摄手法比较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注重自我的心理。

4结语

我国开始纪实摄影的时间短暂,虽然时间不长,但它却成为摄影行业的主流之一。纪实摄影具有直面现实、关注生活、揭露人性、真诚自然的特点,读者在阅览拍摄作品时,能感受到参与和亲切的感觉,在作品中能够将真实的生活展现出来,将典型、突出、精粹的实际生活定格于作品中,纪实摄影具有平易近人的魅力,希望以这种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它。

众所周知,自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起初,是因为摄影术带给人们真实还原本质的特性。大家都会用其清晰、真实的特点来拍摄人像,风光等等。满足真实记录人在社会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大自然客观面貌的目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些摄影师模仿学院派的风格进行拍摄,不在单是满足于客观真实的记录。随后,社会更加飞速的发展,使人们思想也跟着活跃起来,摄影创作模式有最开始的客观写实逐渐演变的更加多元化,也出现了更多的摄影流派。比如写实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现代派摄影等等。但无论如何变化,摄影创作仍然不会离开两个大的方向,即纪实摄影以及艺术摄影。

关键词:艺术摄影;纪实摄影;摄影模式

一、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发展现状

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都是一种摄影艺术。纪实摄影里面包含着新闻摄影,摄影师主观的希望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曝光,用光,构图以及拍摄角度,高度,使用光圈景深等等的调整去表现被摄对象。同时一定不能主观的要求被摄对象,不能干扰其自然的状态。在拍摄过程中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拍摄机位,选择拍摄时间,确定拍摄的构图等等。所以说,纪实摄影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内容的真实,决定着图片的价值。真实的记录下客观的存在的事实,有新闻传播的价值和表现真实存在的价值。而艺术摄影现如今主要用在商业摄影领域,更加注重于主题表现和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在客观表现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主观创意展开想象,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两次审美的过程。需要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画面唯美的感觉,同时将画面中的表现的主题植入观者心中,进而和观者产生共鸣。

二、两种摄影模式对时效性的要求不同

纪实摄影一般用在新闻出版行业当中。在创作过程中要求必须要求客观,准确,真实,效率。要求发现新闻,即刻赶到现场,真实的记录,并且发送出去。如果隔日发送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即使不用在出版行业,作为纪实摄影也是越迅速的呈现给观者效果越好。同样也需要有时效性的。

艺术类摄影创作周期一般来说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其创作周期可以是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可以。因为摄影师想表达的是当时的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即可以快速的完成展示出来供观者欣赏,也可以时隔多日再去给世人呈现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的故事。

三、两种摄影模式的社会功能不同

纪实摄影有着展示和教育的功能。比如纪实摄影中的新闻摄影,更是有着宣传作用,也是给读者一个客观展示以及导向的作用。将真实客观的照片提供给人们,肩負着向大家传达有新闻价值或者有着教育意义的功能。一般纪实类摄影给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幅或者几幅图片搭配简短的文字说明,再加上时效性很强的特点,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心灵上的震撼以及共鸣。

艺术类摄影创作的过程出了有展示教育功能外,摄影师更加强调其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加喜欢将作品艺术化含蓄化的处理。同时也希望观者在观看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得到艺术层面的直观感受,从而达到对观者传达作品意义的目的。

四、两种摄影模式在拍摄手法上也是不同的

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一定要是抓拍的,万万不可以摆拍。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人在环境中的位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情,动势都是瞬息万变的。只有用高速的快门去抓拍,才可以将绝对真实,自然,生动的画面定格在那一个瞬间。如果使用摆拍,就会缺少生活气息,同时也不会打动观者。而艺术摄影创作过程中强调,抓拍和摆拍都可以使用。艺术摄影的摄影师更加强调主体人物心态的完美呈现,他们认为在客观表达主体状态的同时,同时也需要一些辅助手段去锦上添花,比如拍摄中人工光源的应用,人物服饰造型上的选择,后期暗房或者电脑对整体色调的调整等等。都是为了更加完美的呈现摄影师的主观审美意识。

五、两种摄影模式对画面细节和表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

纪实摄影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深度刻画,从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态。很多作品都是由于画面中人物的眼神,表情等细节从而使一幅作品让人过目不忘。所以说纪实摄影是离不开细节的刻画。艺术摄影因为更加注重摄影师主观的审美品位为创作基础。相比细节来说,更加关注的是作品整体意境的表现。所以这类摄影师认为,摄影是客观呈现和主观表现的结合。在一定层度上可以说,艺术摄影可以是唯美的,同时可以是纪实的,同样也可以是用观念表达的。摄影师和观者是需要在审美品位上引起共鸣的。

六、结论

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都是摄影艺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数码时代普及,摄影已经越来越平民化了,人们都在不知不觉当中用相机或者手机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如果将摄影上升到更高的一个高度,就需要我们当代摄影师的共同努力。在经历了摄影170年的历史过程中,两种摄影无论从创作模式,表达方式上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通过互相的借鉴融合取长补短,一步一步的成为现如今摄影的两个大的方向。纪实摄影的客观呈现,艺术摄影的主观表现,乍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但是现如今,这两个方向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代摄影师也需要不断的提示自己的能力,开拓眼界,需要更加有创造力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在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创作中为社会呈现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情感体现里的“情”是指摄影作品画面中定个一瞬间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讲故事。在拍摄照片时,情感是形象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正是因为带有情感的,审美表现才能得到升华为审美意象。纪实摄影以人为基本主体,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作品,能否突出其中的情感是很重要的,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不应只是为画面好不好看,还要用过捕捉画面的技巧揭示事件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把事物的主题内涵通过生动的瞬间形象揭示出来,达到遇情于境、情景交融。任何一幅优秀的纪实摄影,都可以从“情”这个窗口中看出他内在的信息。这就是人们说的“作品是作者感情流露的象征”。

由于有些摄影师太注重照片的整体效果,结果照片就显得平淡无味,看后毫无印象,起不到纪实应有的作风。还有一些在拍摄人物时,深入了解不够,对生活的不了解,过份执着的追求表面效果,不明白情感表现在画面中的作用。有些照片只不过是用相机记录下来,缺少了情感和形象感染力,这样的照片就像喝了白开水一样,暗淡无味,无法引起欣赏者的兴趣。

1纪实摄影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纪实摄影对整体效果要求非常高,拍摄具有这里时代具有特点的人,这是纪实摄影追求所在,最难拍摄的就是看着平常但是有能反映出人物情感的主题,有些含有很大信息量,切具有一定价值的,有照片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必须借助文字进行详尽的叙述。读者不能了解照片的表达内在意义,就没有什么情感可言了。《希望工程》是谢海龙的代表作,他的这组照片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因为他的照片光看就能激发人们对于希望工程孩子们的关怀,看过照片的人都会想要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情况下,文字的说明,就显得画蛇贴足了。他的照片看似简单但是为什么没人比他拍的好,其实就是缺乏了情感。当然还要有敏锐艺术眼光,善于发现美,善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责任以及自己的社会观,这样才能真实地记录反映了问题。

不难看出,好的纪实摄影,通常是神情兼备,而且能传达出一种信息,但是一幅好的照片是否能用画面的形象开传达出信息,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拍摄主题的形象是否符合大众的情感和行为特征。这里的特征指的是事物标志的显著特点,如果拍摄形象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形象都具备一定的标志性,那么他的行为肯定具备了本身语言表达的要素,无须拍摄者话语解释。这样的照片才能看出情感。

2摄影作品中的情感性

2.1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常常被周围的一些事情所感动,如果将这些瞬间拍成一幅摄影作品,相信一定是感人的。摄影具备一定的纪实性,所以我们必须真实的记录现实生活、准确传达的被摄对象的一切。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造型手段与光影和环境控制,将被摄对象想要表达的情感直接的、真实地表现在画面上。拍摄者直接抓拍现场瞬间的气氛和人物一瞬间的情绪,可以直接拍摄被摄对象情绪,并且深入发现被摄对象在心灵深处的情感的变化。这样的表现手法是最平常的。被摄对象的情感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有些时候操控被摄对象,其客观情感并不明显。

2.2拍摄者的主观情感

摄影作品是拍摄者内心想法物化以后的形态,他的内容已经不是客观的还原生活本质,也不是逼真描绘的生活场景。而是通过艺术上的改变,夹杂着拍摄者的思想、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他是一种心灵化以后的生活和心灵物态化的生活。拍摄者在进行拍摄的时候,总会通过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观察被摄对象,试图将自己的想法感情带入到照片当中。拍摄者或是寓情于景或是借景抒情,将主观情绪隐藏在客观写实的艺术当中。照片中的的景是画面的空间表现,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和认知,拍摄者会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感情寄托在画面内容当中。景是所有照片的基础,有情无景,那么拍摄者将无法寄托自己的情感想法;情是照片的灵魂,单单有景无情,那么照片就成了一种简单的记录手段。只有情景交融才能被称为艺术。因此,摄影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蕴含着主观的审美认知以及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

2.3情感的转移与延伸

情感是表达创作意图的方式之一,情感的表现让审美表象提升成成审美意图。在拍摄照片的过程当中,拍摄者从形式到内容上了解拍摄对象的在审美角度上特点,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传达在拍摄的作品中。那么这样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照片画面的冲击足以引起视觉上和情绪上的情感体验,让他能够理解拍摄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被作品的情绪所感动。例如谢海龙的作品《大眼睛》一样,照片中最为精彩的就是的小女孩眼神,他的眼神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都说眼睛是进入内心的窗口,这样就形成了这幅带有情感的摄影作品,作品在发表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从而这种情感演变成为对所有山区的那些想读书的孩子们的关注,从而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

作为一个摄影师,经常会因为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所感染从而激发创作的欲望,然而照片同时又在被欣赏的时候激发起欣赏者们内心的感情。所以可以说照片是一个摄影者的全部他讲所有外在于内在的都寄托在画面当中,因此这也成了与欣赏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它不仅能寄托着拍摄者的情感,也能激发出欣赏者的情感,这种就是在情感上的传递与延伸。

3摄影中情感表现的方式

3.1人物面部的情感表现

人们对事情的客观反映,主要体现在脸上,高兴,难过,痛苦等等,因此可以说人的脸,是通往或走进人内心的捷径。拍摄人物表情,是最直接的情感表现,也是最为突出的,让读者一目了然。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谢海龙的《大眼睛》。《大眼睛》是希望工程的代表之作,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照片的记录性质,蕴含着更多的含义及情感。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能否成功在于如何选择拍摄的主体,就是人物。人物是摄影画面的中心,也能直观的体现出作品主题想要表达的思想。《大眼睛》这幅作品,拍摄者选择的是一个平常的农村小女孩作为画面的主体,准确并且深刻的表现了一个农村小女孩渴望读书,寻求知识的一种状态。如今这幅作品已经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然而《大眼睛》特写的运用是他成功的另一个因素之一。

3.2人物身体的情感表现

除了人物面部表情可以表达情感之外,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也是可以直接表达情感。列如“高兴的跳了起来”这里就是用动作来体现人物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本能反应会在不经意间现实出来。也就是说瞬间的捕捉。

最早提出这一方法的'是法国摄影家h·卡蒂埃·布勒松。他提出的摄影概念“决定性的瞬间”也就是瞬间的捕捉。就拿他最脍炙人口的照片来说。他于1958年拍摄的《男孩》就体现了这种风格。他没有深沉的主题,却是他最为经典的一幅作品,一个小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的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样。照片中的的男孩位于照片的中央,他昂首挺胸,边走边跳。身体显得很轻盈,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了他的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因此身体也是表现情感的手法之一。

4结论

摄影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但他没有语言,他用一种艺术形式并且传递着感情。特别是对于纪实摄影这类具有真实记录生活场景的摄影方式。因此本文意在研究摄影作品的情感表达,以及体现方式。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人们想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想要重新唤起这种感情,通过某种外在的形式表达呈现出来”。人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生活的信息,而是融会了思想,隐藏了主观的意识。我们将这些情感转移到我们的被摄对象上,最终形成我們的摄影作品。作为摄影作品的创作者,如果要避免使摄影变成单纯的记录和复制,就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情感。

一、引言

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开始,摄影行为就在人类社会中饰演着重要角色,几乎在人类所有活动中,人们都在以这种形式那种形式利用摄影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发展、完善服务。传播媒介的发达及先进的光电子技术发展的今天,摄影的普及性和易于被各阶层人士接受的特性包容并蓄地以摄影文化的形式渗入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照相机以它的公正、真实、直接可视等无与伦比的客观性包容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新闻摄影都可以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状态以及事物的发展,可以起到一种记录的作用。近几年来,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是很受欢迎以及最常被使用的两种方式,但是这二者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二、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概述

(一)纪实摄影概述

1.纪实摄影概念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与新闻摄影略微不同的是,纪实摄影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实反映生活的一些状态。如果非要做一个比喻的话,纪实摄影更像是一种纪录片,具有記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

2.纪实摄影的价值意义

与新闻摄影相同,纪实摄影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光看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纪实,指的就是记录事实,因此,针对于纪实摄影来说,一定具备真实性;另外,与新闻摄影不同,纪实摄影具备一定的美感,也就是在拍摄时,摄影师会比较注重拍摄的效果以及拍摄的质量,而不是抓拍或者只是为了取证现场;同时,纪实摄影还具备一定的历史性。所谓的历史性主要指的是纪实摄影可能是为了记录某一个瞬间或者是记录某一个事件而特意拍摄的。由此可见,光从特点上就可以发现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

(二)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概念

新闻摄影,指的是以图片的形式记录正在发生的事件,然后再借助于这些图片对该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之所以很多人喜欢新闻摄影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文字新闻,一方面来说这种新闻摄影的方式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图片与文字共存的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新闻摄影一般都是有很少的文字说明,大部分的真相以及事件发生的过程都靠图片来展示以及说明。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针对于新闻摄影的解释是这样的:“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由此可见,针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其主要的核心还是在于借助于图片实现对于新闻的报道以及传播,其主旨还是新闻。

2.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一共具有四大特点:首先,就是时效性。因为新闻最注重“新”字,必须是在事件发生以后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具有时效性,如果是发生很久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事情,那就称不上是新闻了。因此与文字新闻一样,摄影新闻也需要具备时效性,这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个特点,同时也是最重要以及必须具备的特点;第二个是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就是要保证图片所拍摄的内容一定是绝对真实的,不可以伪造,更不可以断章取义进行报道,混淆视听。虚假的新闻报道不仅会被谴责,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第二个需要具备的特点就是真实性。第三个是典型性。所谓的典型性指的是新闻摄影的图片要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间三方面。不能随意的一个瞬间都用来报道,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简洁性,要让观众在看到图片的第一时间就能捕捉到事件发生的重点。最后一个特点是现场感,所谓的现场感。指的是图片的拍摄都是现场抓拍的,不是特意布置的场景,也不是特意摆出动作,更不能一味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了新闻的特性。

三、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区别

(一)纪实摄影主题先行,新闻摄影讲究时效

针对于纪实摄影来说,大都是摄影师提前拟定好一个主题,然后摄影团队根据拟定好的主题去寻找与此相关的事件或者是场景,进而实现图片与主题的统一性。比如中国纪实摄影的代表作,解海龙“希望工程”,从这个拍摄活动开始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自己要拍摄的主题是什么,于是他便跟随着自己设定好的主题进行拍摄,寻找合适的背景、合适的视点以及合适的构图,整个拍摄过程都比较自由,且比较轻松。但是针对于新闻摄影就不同了。新闻摄影并不是事先拟定好主题进行拍摄,而是根据现场拍摄的图片进行主题的拟定,且新闻摄影更要求注重一个“新”字,比起画面的美感,新闻摄影更需要的是画面的真实性。由此可见,新闻摄影新闻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摄影的目的、内容与手段,而纪实摄影则比较被动。

(二)评价的标准不同

针对于纪实摄影,大家的评价标准是主题的创新性以及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效果的好与坏,而针对于新闻摄影,大家评价的标准都是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等等。纪实拍摄更具备主观性,而新闻拍摄要求的是客观性。针对于新闻摄影,要求必须是现场进行拍摄的,可以不考虑画面的美感,只要保证画面的真实性以及画面的清晰性就可以了,而针对于纪实拍摄来说,则恰恰相反,必须注重画面的审美效果。针对于纪实摄影来说,所拍摄的内容可以是新鲜的,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可以是对于事件的记录以及对于历史的记录,但是新闻摄影则恰恰相反,新闻摄影必须保证足够新鲜,必须具备时效性。这是新闻摄影的最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特征。由此可见,由于基本特征不同,导致针对于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也是大相径庭。

(三)纪实摄影从创作上与新闻摄影不同

针对于纪实摄影的创作来说,是结合了摄影师的主观意见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特例事件来进行结合的,是具有很鲜明的主观性特征的;而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新闻摄影要求的是客观性创作,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纪实摄影好比是命题作文,而新闻摄影好比是话题作文,创新性以及创造性要更强一些。另外,在创作上,二者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对于美的追求。纪实摄影更注重美感,而这个却是新闻摄影不需特殊注重的。针对于拍摄的不是很好的新闻摄影,我们不会说摄影师技术不好,我们会说很真实;而针对于拍摄的稍微有一点偏颇的纪实摄影,却会被批判成摄影师技术不够高。由此可见,二者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新闻摄影,都可以称得是各有千秋,二者无论是在特点特征、创作要求、评价标准上还是审美角度上都存在很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决定了二者各自的价值,同时也保证了二者的存在意义。希望在本文相关的一系列的描述以及介绍下,可以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新闻摄影、什么是纪实摄影,以及二者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

人文关怀听上去似乎是一种很崇高的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摄影家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体现自己的人文关怀精神。近几年来,都市报出现并逐渐占领市场、很多老版的报纸都开始改版以及网络的的快速兴起,大量的新闻图片被各种周刊、网页应用,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纪实摄影师,还有很多只是普通的用手机记录下来一个事件,也被称之为纪实摄影。虽然我国的纪实摄影现在正在处于量变到质变这个转变的阶段中。这些年来也确实涌现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照片,但是对于周刊,报纸,网络的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极速出现的摄影师们多数是业余的,水平也是层次不齐,确实缺乏实践的经验,缺少专业的知识。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每天网络上漫天遍野的纪实新闻,但大多数都是拍的极为随意,甚至有些是不雅的,不适宜被公众所知道的,这些问题就是目前纪实摄影的现状,这种现状就是因为缺乏人文关怀。

1人文关怀的主要问题

摄影师在各种新闻事件的拍摄中,不仅仅是以采访者,拍摄者的身份,很多时候也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由于纪实摄影都是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实际现场可能很严肃端庄,也有可能很混乱,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突发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不可预料的东西太多,不定因素太多,所以摄影师在拍摄现场的不正确、不合适的做法,很容易影响到整个事件的自然发展。这不仅仅是在给现场添乱,也会为自己的采访、拍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个时候有经验的摄影师就尤为重要,而有经验的摄影师都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体现出自身人文关怀的精神。

在纪实摄影中,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和对现场情形及时的正确的判断的能力的话,就不容易抓住事件的本质,不易发现拍摄对象的真实想法,拍出的照片就会或是图不达义,或是言过其实,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挖不到深入的东西,从而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不同的人或事物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拍摄,当你拍摄人物的时候,如果你用了超广角镜头导致人的身体畸变,会使画面看上去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拍摄不同的东西要选择相应的正确的方式。摄影师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伤害被拍摄者的情感与利益。拍摄时不仅仅要掌握好的时机,也要关注人本身。

人文关怀也有反面的现象存在。有些不专业没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师就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了一种无视拍摄者,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的情况。还是要说到广角镜头的运用,用广角镜头可以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但是这样子就丝毫不顾及被拍摄对象的感受,仅仅追求自己要的效果。而有些周刊为了版面效果和发行量也会经常把这些拥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发表出来,而不去关注被摄者的心情。所以说,人文关怀不仅仅关乎人的爱心,还和个人的道德有关。

在我的理解里,其实人文关怀并不用很刻意,在日常中就可以发现,虽然日常并不那么令人振奋,但人都是过着平凡的日子,不是都说要从生活中发现美吗。在如今的中国,摄影与社会的联系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程度,摄影家们宁愿爬山涉水到远方去拍摄壮丽山河的美景,去拍摄少数民族,和我们不一样的种族,却不愿意把目光投向自己身处的城市,去发现自己的身边点点滴滴。这些摄影师把人文关怀狭义为风光花草,却对于身边的日常无动于衷。这可能就是如今人文关怀存在的最大问题吧。

2纪实摄影师该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

摄影在这整个社会中生存着运行着,就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如今媒体逐步走上市场,网络越来越普遍于我们的生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迷失方向。更何况我国的纪实摄影至今还不是很成熟,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备,所以要想让摄影师们都表现出人文关怀,所有的纪实摄影界的人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推动纪实摄影的发展。

首先,作为一个纪实摄影师,应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尊重事实,尊重人性,按照事物本来的情况来反映生活,这时作为纪实摄影必须要有的专业素养。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效果,追求观众的追捧。其次,纪实摄影师肩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无处不在的镜头,一颗时刻准备好的关怀之心。我们要营造的是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让每个人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成长,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那种精神就驻扎在了心里。切记不要把人文关怀仅仅放在台面上,说说而已,要在实践里表现出来才是真的!

3人文关怀在纪实摄影中的价值体现

人文是什么,它泛指了这个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的表现、现象。人文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观念。在这里的人文所指的还有文明的成分,人文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综合。所以人文会因为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

人文摄影,“人文”这个概念是很有广度和深度的意义。“人文摄影”这个名词,它的含义很难说得清楚。在我看来,人文摄影跟环境和社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和人的关系也密不可分,但人文摄影不等于人像摄影。人文摄影,它既是一种文化概念,又是一个摄影体系。人文摄影讲究的是社会态度也就是群众态度的表现,不过也要讲究美学。从我的理解上来看,所有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或者精神文明那都是人文的表现。人文摄影最重要的拍摄手法就是一定要“真实”。是用来表现某个“人”以及和他相关的环境等,从一种人性的高度来关注这个“人”的生存的状态、生活的方式、他的精神层面,以及他的未来和发展。从精神观念上解释人文摄影的话,人文摄影是以研究人文的视角,以人文关爱的情怀,去拥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和其他摄影类型不同的就是它的独特视角,去发现、挖掘、提炼独特的人文精神以及甚至发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4人文关怀的特点

从表现对象和角度来说,新闻纪实摄影是关注有新闻价值、有社会意义的“事物”为主,那么人文摄影就是关注“人”为主。纪实摄影中的人文关怀是指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以被摄者为主,通过对被摄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采访和拍摄,采取的最大可能保护被摄者心理精神和物质利益的行为,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做法。在纪实摄影中,人文关怀最为经常出现的就是在新闻界。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有共通点,那就是本质都是以人为本,新闻报道是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如果非要说在其他领域的人文关怀是专门针对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的某一方面的需要的话,那么人文关怀就可以普及到个人,社会,国家,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弱势群体,都是其中一部分。对于拍纪实摄影的摄影家而言,在他们的工作中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更会尊重他人,优先考虑被摄者的感受,这不仅是摄影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摄影者职业素质的表现。摄影者在工作中不仅仅要履行自己职责,坚守自己职责,还应该具有他人关心关爱的情怀,要对被摄者多一些同情和体谅,简而言之就是多一些人文关怀。人文摄影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特征就是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的传达!

5结论

纪实摄影真实的、客观的反映了事物本来的面貌。纪实摄影在允许的范围内,把社会现实记载了下来,使整个人类社会很好的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人和风情。当然,人文因素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人文关怀的思想在纪实摄影中担当了很大一部分作用,也是起着主导的作用。纪实摄影不仅仅是对一种文化的纪录,对生活的纪录更是对人们在社会中的态度的纪录,对精神的纪录。而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价值,心中但凡有了这种价值观,作品就会有了力量,就会蕴育着深厚的内涵和情感。

纪实摄影是凸显纪实性、真实性、强调客观反映的摄影形式,其目的在于纪录社会现实,使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干预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价值观的改变、叙事模式的建立以及观看视角的改变,对纪实摄影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当代纪实主义中,艺术性的表现也正在被逐渐的发觉和接受。只有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性,才是纪实摄影的永恒魅力。摄影师应了解纪实摄影的概念和特征,明确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正确把握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运用摄影技术去进行纪实摄影的艺术性创作。

一、纪实摄影概述

到目前为止,摄影的各个学派对纪实摄影的概念范畴略有不同,而我的理解是摄影人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生活、人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真实生动的描写,以影响或启示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样式。

从摄影技术诞生起就有纪实的特点,是借助光学原理将现实事物呈现。在发展早期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评价,随着各类报刊的发展,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时,社会才意识到纪实摄影真实纪录生活的特点,决定它的价值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内容胜过千言万语。其特征是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纪实性作为主要特征与功能存在。常见的纪实摄影主要有见证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特助人群、定格当下生活、捕捉重要现象、记录社会文化等,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

二、艺术摄影概述

摄影的“艺术性”是什么?就是通过影像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就是利用光线、线条和影调等构成所需的造型语言,并借助这些语言来表现它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的形式感、形式美感。

摄影又称“拍照”,其艺术性在“拍”而不在“照”,如果摄影人机械地照下取景器中的场景,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就是“照”。而“拍”就截然不同,它是摄影人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脑的形象思维,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等摄影艺术语言,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活动,而绝非是仅仅按动快门机械式的记录和再现。

总之,艺术摄影只要有摄影的元素,就可以根据灵感和想象,运用各种摄影技法来创作表现。

三、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关系

摄影术诞生至今已近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各个摄影学派不断地创立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在学术上有分歧,也有共鸣,尤其对摄影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相互关系问题比其他问题讨论得相对较多。

(一)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对立

纪实摄影首要是将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真实性列在第一位,注重事实本身。在特种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技术性的要求。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摄影,就是图片有点跑焦,清晰度不够,还是要刊发,因为事件场景不可复制。但是,如果这幅图片偏重艺术性,虚无缥缈、如梦如幻,就不能被刊用。

全球很多媒体都对纪实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必须尽量避免影响正在发生的事件,不加任何干涉,在不被觉察中拍摄到的图像,因此也给摄影人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带来了一定限制和难度。

(二)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统一

纪实性是原则,占绝对的指导地位,艺术性服从和服务于纪实性。一幅真正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一定是纪实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完美结合。

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必须放首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必须为纪实性服务,在不干扰、不影响,甚至不破环、歪曲真实事实等情况下,可以采取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拍摄,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但决不能因为追求艺术而歪曲和偏离了真实性原则。在实际创作中,有一定拍摄经验的摄影人并非为艺术性表现而表现,而是在纪实摄影作品里很恰如其分地融入了艺术表现的元素。

四、纪实摄影艺术化常见的几种表现技法

一张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不仅让受众者为其内涵所震撼,也要被表现形式新颖、生动所感染。在越来越追求真善美的今天,艺术性已经成为纪实摄影作品真实性的必要表达载体。

(一)构图

构图是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好的构图在保留要素的情况下提倡创新,不仅要将点、线、形态、光、色彩等进行搭配,还要运用视觉要素把它们组织起来,提升艺术感染力。

(二)用光

摄影是光影艺术,没有光,就没有影,一个成功的摄影家,也就是一个光影学家,用光来作画,用光来写诗,用光来抒情。只有摸透光的变化规律,了解它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才能创造性用光和利用光的特殊性来表现作品的艺术特殊效果。

(三)色调

色调也是黑白摄影的影调,指黑白灰,有高调、低调和中性调之分。色调是艺术摄影的灵魂,由明暗反差和丰富的色彩来组成。无论是明朗亮丽,还是低沉浓郁,都给人以清新震撼的感觉。

(四)透视

摄影在一个平面的二维平面上,能展现三维世界,即表现出事物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摄影人在摄影中有意识地依靠镜头和摄影的技法,思考、追求和强化透视效果,使画面更加有新意。

(五)质感

质感是创造艺术美、赋予人们形式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同立体感一样,使一些作品的画面增添光彩,增强艺术感染力。如果画面上所表现的对象清晰度不够,画面模糊,不是漆黑一团,就是白版一块,表现不出质感来,不仅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而且会缺乏吸引力,无法使人产生鲜明的印象。

(六)节奏

艺术美的灵魂是有节奏的,在摄影作品中的再现和组合更是丰富多彩。在纪实摄影表现中,利用环境、人物、线条和色调,形成若干个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韵律和节奏是摄影中的一种重要构图方法,当一张照片中包含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要素时,能让观看者产生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感。

(七)动感

动感常采用虚实和动静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就是通过快门速度控制曝光使画面部分清晰,部分模糊。表现动感有追随法和静止法。追随法即相机随动体的移动而转动,形成主体与相机相对静止,而本来静止的背景、前景等相对运动,结果图像主体清晰,背景变成模糊的线条。静止法相机不动,用慢门拍摄的方法,达到运动的主体模糊,静止的背景清晰,具有更强烈的动感。

(八)瞬间

摄影瞬间是指事物或物体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记录。摄影是空间与瞬间的美的组合,在变化过程中抓拍,从而获得震撼人心的艺术佳作,把美留给人间。但瞬间不是纪实摄影的专利,在艺术摄影中,拍摄人像作品、社会生活作品都要求摄影人瞬间抓取人物神态表情和精彩的典型瞬间。即使是风光摄影,也要瞬间抓取。比如,稍纵即逝的光影、千变万化的浮云流水、美景中的任何动物等。

(九)创意

纪实摄影作品也要求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意就是创立新意。作为一名摄影人,应该意识到摄影不是机械地记录,而是表现个性、思想、洞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手段,如果创意与摄影技巧完美结合就会相得益彰。

五、结语

总之,在纪实摄影中,虽然真实性的还原是首位,但艺术表现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一幅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应是真实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完美结合。每一位纪实摄影者都应该练就一双慧眼,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勤于实践,磨炼敏锐的眼光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纪实摄影中贯穿艺术性的原则与元素,从而提升纪实摄影作品的表现力。相信经过努力,我国的纪实摄影事业将会蒸蒸日上,为人民塑造新形象,为时代谱写新篇章,拍摄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作品,记录当代、留给历史。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九

1940年,美国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rlange,1895-1965年)为英文“纪实摄影”概念确定了理论意涵。观点:纪实摄影反映当下,为将来作影像实证。纪实摄影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记录人的活动;描绘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制度、习俗等;揭示影响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广泛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参与。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eamrlein)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中文“纪实摄影”概念的创始人是王惠敏。1984年,该词初见于《国际摄影》,是当时的编辑王惠敏临时想出来为国外某一种摄影样式起名的。在流行拿来主义的20世纪80年代,这个被对应为英文“documentphotography”的概念,很快就在国内作为一个有特指而没有确切定义的孤立存在概念,普遍使用开来。

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核心。

到目前为止,对于纪实摄影的确切概念范畴,虽然每家之言各有不同,但在主要的核心问题上基本还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

1、当其诞生之时,西方人将其命名为documentphotography。根据"document"最基本的含义,它应当是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

2、在中国最后定名为"纪实摄影",同样表达了文献和历史纪年的含义,也强调了真实性的价值范畴。

3、根据两者命名的定位,纪实摄影应当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真实的记录,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的。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十

提到“现实主义”,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以往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都是以真/伪的语义二元对立来展开。能否“反映生活的真实”,被当作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仿佛文本真的能如镜子一般地“反映”出“现实”来。后来对这种“反映论”提出质疑的“表现论”,其实亦是这一套真/伪、主观/客观之类语义代码的产物。

1985年,杰姆逊在北京大学讲学时曾说:“我不太熟悉中国的情况,但在西方,人们一般认为根本不存在现实主义这回事,现实主义只是一系列视觉幻象。现实主义手法完全是一种技巧。……在中国我有个感觉,就是现实主义成了世界上最自然的事,谁也不真正就此进行讨论,只是当人们放弃了现实主义时才有人出来讲一讲。因此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得有人对现实主义进行真正的研究:一方面认为现实主义只不过是视觉幻象,另一方面认为现实主义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只有不正常的作品才不是现实主义的。我们需要的是对现实主义进行真正的分析和研究。”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已被质疑了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不仅在中国的文学界曾引起过轩然大波,而且在九十年代又成了中国摄影界的一个热点,那就是有关“纪实摄影”的讨论。在真实/非真实的语义二元对立中,纪实/画意,抓拍/摆拍,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如“大桥之争”)……被建构成某种“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真实”、“纪实”、“抓拍”等在此建构中被加以中心化、神圣化、霸权化。

那么,是不是“纪实摄影”就真的可以还原“真实”,只要你不“摆拍”不作假,功底扎实,最好用标准镜头或是35镜头,就像布勒松、马克·吕布那样……我想摄影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那些“纪实”理论的鼓吹者和追随者。然而,正是这种近乎乌托邦似的天真幻想,使他们陷入了一种“真实的谎言”,在有关“纪实摄影”的诸多话语中,共同建构着一个关于“真实”的神话。但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中的“真实”,囿于此种“真实”的“纪实”则无异于“纪伪”。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文本(照片亦是一种文本)是不能与现实等同起来的,因为联接文本与现实的是符号,而符号并非一个纯净的“真空地带”,它是不透明的。这一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在文学研究中可谓百试不爽,似是老生常谈。但将之用于摄影,问题就复杂了许多。因为照片似乎具有“复制现实”的功能,它不仅可以给人一种纤毫毕现的“逼真”感,甚至还能记录下人的肉眼都难于发现的东西。至于国外的各种符号学论著,也是谈文字文本的,汗牛充栋;涉及影象分析的,凤毛麟角。摄影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研究,在国内似乎还是空白(电影理论研究除外)。倒是在一家香港的摄影杂志上见过一篇涉及符号学的文章,但又太“小儿科”了。早年,罗兰·巴特曾就此做过一些探索,但就如他对时装、菜谱等所做的符号学分析一样,除了让我们对他的才华表示钦佩外,对他的话却不敢全信。(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曾对此专门做过详细论述。)总之,摄影文本的符号学分析,比起文字文本的分析,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

我在《我看中国摄影批评》中说:“即便是最为严谨的‘纪实’,其实也只具‘真实感’而非‘真实性’。”又说“‘纪实’说到底是个‘修辞’问题。”那么,我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对所有现实主义话语形式中,最具“现实感”的,也是最为复杂的“纪实摄影”,进行一次杰姆逊所说的“真正的分析和研究”吧。

艾柯曾说:“在文化中,所有的存在物都成为符号……文化完全可以用符号学的框架来研究。”这话在今天已成为某种共识。符号学的一般编码-解码过程如下:

代码。

传递者接受者。

内容信息信息内容。

编码解码。

信道。

场面。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传递模式。传递者参照“代码”(加之“场面”)将“内容”符号化成“信息”,此即“编码”过程。而经过某种“信道”抵达的“信息”,经“接受者”参照同一“代码”(加之“场面”),解读符号,还原“内容”,则为“解码”过程。诸如密码、信号灯、旗语等都完全符合上述过程。但实际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传递过程都要比这复杂得多。因为语言-符号都由“能指”与“所指”构成,而“能指”与“所指”之间又是很难一一对应的。这样就会形成代码系统的紊乱,使“意义”永远处于一种可被重新解读的漂泊状态,居无定所。另外,“场面”与“内容”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比如,同样是叫一声“好”,在不同的“场面”,“代码”就会受到不同的干预,从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内容”:称赞、同意、无奈甚至是讽刺挖苦、幸灾乐祸等等,不一而足。这实际上是一个“语境”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都关系到“作者”,也就是说,都属于发生在上边图表中位于“传递者”那个地方的问题。在符号学的文学研究中,结构主义叙事学把“作者”分为“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文本研究只能通过研究“叙事者”来接近“隐含作者”,而“真实作者”(包括解码一方的“真实读者”)则是不可追问的。在结构主义者那里,“作者死了!”

作者(也包括读者)研究,在有关的文化研究中,更是倍受关注的“重头戏”。“作者”/“读者”作为一种“主体”,进入了有关意识形态的研究之中。理查德·约翰生甚至把“主体性”问题界定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文化研究是关于意识或主体性的历史形态的。”所谓主体性的历史形态就是指由社会和文化建构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主体性的独特形态。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表明:就如语言只是提供了一种对现实的描述而非现实本身一样,意识形态也只是一种思想框架,不存在真实/虚假的问题。但是,就和“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的道理如出一辙,个人作为“主体”以为自己是在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判断,自由的把握着现实,而实际上其“主体”早已被一系列的思想体系和再现体系所限定。你以为你在说话,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这只是你对自我的一种想象。所以阿尔图塞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个人与他的现实存在条件之间的想象性关系之再现。”

阿尔图塞对意识形态的这一定义,肯定从法国学派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就连他对意识形态的分析,也多少有点精神分析的味道。比如强调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人们“内化”了意识形态,所以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阿尔图塞进而指出:人的无意识也是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从外部建构了人们的“本质”和“自我”,所以人们所谓本质的自我只是一种虚构,而真正占据其位置的只是一个有着社会生产身份的社会存在,即“主体性”。人对其自我的看法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文化赋予的。

由此观之,“作者”也只是一个“主体”,一个被意识形态建构着的虚幻自我。无论平庸如我辈,还是高明若布勒松、马克·吕布者,都概不能免。这样,在原先传递者(及接受者)或作者(及读者)的位置上,我们现在换之以“主体”。也就是把隐匿在以布勒松、马克·吕布为名的“个人”背后的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揭示出来,并推上前台。现在再来看我前面提的那几个问题,是不是已感到有些昭然若揭了呢?我想我已不必回答了。

再回到有关摄影符号学的问题上来。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照片等同于现实,并以此追求“真实”的想法,是忽视了从现实到照片之间极其复杂的“编码”过程,太过天真地以为“咔嚓”一按快门,现实就被锁定成了照片。杰姆逊用“语言的物化”来解释这一现象,他说:“语言的物化,即以为描写世界的字句就是世界,相信关于世界字句和概念,而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语言本质。……你读着一本哲学著作,最后相信其真理性,以为这些思想及其语言是物,也就是现实世界了。”对于摄影而言,则属于一种“符号(光影语言)的物化”。比如,人类把语言视为可以用来外在地储存信息,符号更是一种储存记忆的方法。但在《老照片》、《黑镜头》、《红镜头》之类大众文化的炒作中,人们很容易把照片“物化”为历史本身。

那么,符号化的“编码”过程,在摄影中又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个人认为,从摄影者拿起相机取景构图的那一刻,“编码”就已经(甚或是早已)开始了。首先,摄影主体的“创作”并不是“自由”的。他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建构的结果。他并不能随便地抓拍“现实”,他必须选取那些对其主体来说可以注入“意义”的“现实”(即便是在把相机绑在腿上盲拍这种极端的例子中也不例外,因为这种意欲摆脱人之主体的努力本身,亦是一种来源于主体的想象性解决方式。其介入现实的方式本身就是注入了“意义”的)。这样,现实就已经被喻体化、寓言化乃至叙事化、故事化了。这既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作为“生产/流通”的环节加以考察。读者反馈,市场定位,消费需求等,以及其背后的种种权力关系,都与摄影主体形成一种“互动”。在此语境中,无论是“玛格南”图片社、“国家地理”杂志还是“新华社”,都各自会对某些种类的“故事”、“形式”更为偏好,并使其成为(“历史化”过程)了某种“中心化”了的“标准”。在某种供求关系中,这些各式各样的标准又会在无意识中“内化”为摄影主体的标准,成为布勒松、马克·吕布乃至众多影友的标准。现代修辞学的“喻说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思想不可能超越“喻说”过程而获得纯粹的思维形式。隐喻、换喻、提喻和讽喻,这四种喻说方式制控着我们的话语方式,任何“现实”、“事件”、“真实”都必须“屈从”于这些制控才能成其为现实、事件、真实,才能被思想、言说和传递。换言之,被圈入取景框中的“现实”就已开始成为某种喻说化了的,屈从于语言所赖以指涉的所有复杂的形式规则的,甚或是已按照某种叙事模式成为了“故事”的“现实”。

就摄影而言,上述“编码”仅是开始,还远未完结。在实际摄影过程中,现实被“喻说化”、“故事化”的过程,往往是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中进行的,是一个无意识过程。而进入摄影主体意识层的,多是画面构成,光圈、速度的控制,快门时机等,这实际上是一个将立体的“生活”平面化、凝固化,使三维的现实转换成二维图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实则必须屈从视觉话语的特有“语法”、形式,遵循“光影修辞”(请允许我新造这样一个词)的所有规则(注意:是指基本语法规则,而非手法规则。用光、焦距、层次、影调、光圈、速度等等的调控都属“光影修辞”,其中某些俗套已被厂家编入程序,放到了业余相机的模式里)。

快门瞬间的把握,我认为更应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修辞”,它是对现实的切分和提取,这算不算一种“提喻”?我认为是。“提喻”所喻的是一种微观对宏观的“部分整体”关系,在摄影中则是瞬间与连续过程的关系。取景框中已然叙事化、故事化了的现实,完全可能受此“提喻”的“决定性”影响,而被瞬间“改写”。那么,怎样的瞬间把握才是最佳的修辞效果呢?我认为,无论是短时间的定格,还是长时间的动感虚化,其最佳的瞬间效果肯定是最充分“符码化”了的视觉效果。我甚至认为,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经“语言学转向”后的新阐释便是——符码化瞬间。因为在此视觉话语的“提喻”关系中,最重要的原则乃是“视觉优先”而非“事件优先”。——“现实”再次受制于视觉话语规则。而某些“纪实摄影”理论所追求的“抓取最为真实的瞬间”,其实只是一种关于“真实”的想象。按下快门,意味着现实随着幕帘的重新闭合将被永远地隔断于镜头之外了(高速连拍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反复而已)。留在底片上的“现实”,已只是现实的一个“喻体”。它与现实之间只有像与不像的关系,而不再有是与不是的关系。作为经过初步“编码”(再次“编码”当然是暗房了)后的“现实”,它已经文本化了,成为一种“能指”。原先的现实已仅仅是它的“指涉物”。由于视觉话语将三维世界转译为二维的层次,它当然不能再成为它所指涉的对象。所以,与其说“抓取最为真实的瞬间”,还不如说“抓取最具‘真实感’的瞬间”。而“真实感”作为一种视觉修辞仍是属于“符码化”的。

摄影之所以总是给我们带来某种“真实”的诱惑,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太过清晰的表达结果。这使得它们仿佛不是建构的,而是“自然化”了的。对此,斯图亚特·霍尔在论及电视的视觉符号时说:“……尽管有证据表明,明显的‘先天’视觉符码甚至都是文化—具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符码介入,而是意味着符码已经被深深地‘自然化’了。对被自然化的符码操作并未指证语言的透明性和‘自然性’,而是揭示了使用中的符码的深度、习惯性及近似的普遍性。这些符码生产明显地‘自然的’认知,这就产生了隐藏在场的编码实践的(意识形态的)效果。但是,我们一定不要被种种表象所愚弄。……利用指称对象的概念清晰地表达一个任意的符号——无论是视觉的还是语言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话语约定论需要符码的介入和支持。因此,艾柯认为图象符码‘看起来像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因为它们再造了电视观众感知的各种条件(即符码)’。”霍尔的相关论述,对同属图象符码的摄影无疑也是适用的(我在参照电影、电视的相关理论时,还是比较谨慎的。充分考虑到声音、视点、以及“故事化”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带来的种种差异。尤其考虑到了摄影在快门瞬间上的独特性——我称之为“提喻性”)。

既然摄影的视觉图象也只是符号之一种,那它就势必可以用语言学的方法来加以研究。把“内涵”、“外延”、“本义”、“转义”等概念引入摄影的图象符号研究,是摄影理论建设的第一步,是摄影的“语言学转向”中,冲破制约着这一“转向”的方法论瓶颈的开始。

图象符号中那些被认为是逼真地“再现”了现实的,其实正是这些符号的“外延”。在某种程度上它相当于语言的“字面意义”。而那些构成“喻说”意义的,则是这些“本义”的“转义”,属于“内涵”。比如,陈复礼照的山水,与它的指称物之间具有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指涉关系,这是它的“字面意义”;但这山水又“喻说”着其他的意义,如某种精神某种理想某种境界等,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这就是在使用它的“内涵”。

除极个别用于科研、办公或间谍目的的摄影外,我们通常所见的摄影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其图象符号的“内涵”,“纪实摄影”也不能例外。而“纪实摄影”赖以维持其“真实效果”的,却只能是对“字面意义”的“真实”承诺,这就注定了这一“独家承诺”是无法兑现的。

解构主义文本分析早已表明了“意义”的居无定所(尽管有“过度诠释”之嫌),摄影也概莫能外。

这方面的一个极端例子,就是刘树勇的“权力摄影”。他的“翻拍文本”与“原作”有着同样的“字面意义”,但在“内涵”上却颠覆了原已“中心化”了的“意义”。而这一切只不过是通过“元语言”在“语境”上做了点“小文章”而已。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纪实摄影”如此借重的“字面意义”(有人以“纯摄影”来表达“字面义崇拜”)是何等的脆弱!只要使用“内涵”,“字面意义”就不可能“纯”。而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字面意义”本身,也是摄影主体“编码过程”(当然要考虑其“内涵”了)的产物。就如我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最迟从构图时起,“转义”便已不期而至。因为人本身就是“符号的动物”。没有一种特制的“暗袋”可以阻挡“意义”的强暴,以保证“字面意义”的纯洁。

其实,现实并未给我们预留出一块放置“真实”、“客观”的真空地带。指涉“真实”、“客观”、“纪实”之类的语词本身,就是一种在语义上不同(差异)于“虚假”、“主观”、“画意”的漂浮的“能指”。如果相信一定有其一一对应的“所指”,就未免太过天真了。对“真实”、“客观”、“纪实”过于执迷的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就已经不“真实”,不“客观”了。我们完全可以像德里达那样,把“纪实”话语里真实/非真实的二元对立消解,把其“中心”/“边缘”关系“倒置”(虽然我不想太过极端)。

至此,我们已将有关“纪实摄影”的神话进行了全面解构,但这并不等于说“纪实摄影”就不值得提倡,事实上它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方式。它也只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并非现实本身,更不具有凌驾于其他摄影修辞方式之上的特权。它之所以在一定历史阶段被“中心化”,乃是某些深层权力运作的结果。比如,提倡“纪实”、“抓拍”,可以有效抵御来自政治宣传方面的压力,也可以通过一种对“真实”的想象,来试图消除制控着自我主体的陈旧意识形态。就如早年文学圈里有人提出:文学要脱离政治。并提倡一种“纯文学”。其实这提法本身就是政治的。文学如何可能脱离政治呢?它所要脱离的,无非是为某种政治服务的桎梏而已。

法国的鲍德里亚告诉我们:在现代(他的“现代”相当于美国人常说的“后现代”),所谓“真实”、“现实”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仅存表象而无内涵的符号。他以“虚拟”与“真实”的关系来划分历史:文艺复兴时代首先出现了“拟象”,以艺术品替代现实,这是“虚拟”的第一阶段。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量生产物品,表象的东西不只是艺术品,而是无限复制的“产品”。到了后工业时代,信息资讯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文明的表征,这正是当代所处的“虚拟”的第三阶段。在讯息符号所代表的“虚拟”——如电脑的模拟现实——的背后,并没有现实的对应物,“拟象”或“再现”所预设的“真实”的指涉物已根本不存在了。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西方的“后现代”景观也已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现实”。当我们的“现实”,也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虚拟”,成为“类象”时,还不应该对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纪实摄影”进行一下重新梳理与自我反思吗?而这一切都已成为文化研究不容回避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纪实神话”的“解构”和“除幻”,就是对“纪实摄影”理论的更新与重构。

纪实摄影论文整理篇十一

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都是一种摄影艺术。纪实摄影里面包含着新闻摄影,摄影师主观的希望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曝光,用光,构图以及拍摄角度,高度,使用光圈景深等等的调整去表现被摄对象。同时一定不能主观的要求被摄对象,不能干扰其自然的状态。在拍摄过程中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拍摄机位,选择拍摄时间,确定拍摄的构图等等。所以说,纪实摄影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内容的真实,决定着图片的价值。真实的记录下客观的存在的事实,有新闻传播的价值和表现真实存在的价值。而艺术摄影现如今主要用在商业摄影领域,更加注重于主题表现和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在客观表现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主观创意展开想象,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两次审美的过程。需要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画面唯美的感觉,同时将画面中的表现的主题植入观者心中,进而和观者产生共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