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08:04 页码:8
最新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3篇)
2023-11-12 20:08:0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引用有力的例子或事例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一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人生譬朝露,当把奋斗的担当和情怀,干劲融进时间的分秒里,让一经长途温暖可人,让时间“开花结果”。

在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阻击战开始时,我国瞬时出现许多志愿者伸出援手,在病毒和疫情面前,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甚至有时可能会与病毒差一个口罩的距离,但他们不退缩,面对病魔,白衣战士主动请缨与病魔决斗,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哪怕是用一个口罩去近距离研究它,这是多么让人敬佩。

与此同时,在另外岗位上有一许人,他们日日夜夜的付出,不求一点回报,他们就是口罩加工厂的工人们,这些工人们不仅仅是专业人员,还有一群特殊的“打工仔”、“打工妹”——外企财务总监、大学生、听障人士……他们身份各异,从四面八方志愿前来,疫情当头,口罩当下是嘴紧缺的物资之一,机器不停,人也不停,在生产车间内,每一台机器都开足马力,以每分钟五十个口罩,满负荷生产,有关数据显示二十人一晚上生产三十万只口罩。他们每个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多撑一会,多份口罩,多一条生命,用小事彰显大胸怀,为自己祖国加油。

近期,在国际航班中出现一架特殊的航班,并称“口罩航班”,这架航班是从内罗华飞往广州的普通商业航班,从字面医生上,到家就可懂得,整个飞机的前部机舱坐的不是客人,而是一箱箱口罩!总计数千箱的医用物资全部由在肯华侨华人爱心捐助,我相信,看到这些的中国人他们心里可能都是满满的感动,大大体现出一方有难,八分支援,美丽的地球村,我们都是村里人。

从这一只只口罩的使用者、生产者、捐献者可看出在疫情当前,我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这种民族凝聚力。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民族完整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每一次遇到再大的灾难,中华儿女都能站出来,团结一心顽强与困难作斗争,天佑中华!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的寒假,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疫情的蔓延,让口罩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抢手货”。

我的妈妈在医院工作,口罩是随手可得,所以爷爷奶奶想叫妈妈带一些口罩回来。我自告奋勇地拍着胸脯说:“小事,让我和妈妈说,妈妈平时可最喜欢我了。”晚上,妈妈下班回来。还没等她坐下,我便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现在预防冠状病毒,要带口罩。你带点口罩回来吧,外面口罩很难买,记得多带点。”妈妈肯定会夸奖我长大了,知道关心家里的事啦!我得意地想。哪知妈妈听了以后,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这怎么行?”她一口回绝了。妈妈坐下来,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我身为护士长,要以身作则,不能以权谋私。因为医院里的叔叔阿姨更需要这些口罩,他们冲在抗疫第一线,口罩就是他们的盔甲。他们的安全关乎着千千万万个病人的健康,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我真是太自私,太不懂事了!我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奶奶也随即表示去药店排队购买口罩。

小小口罩,体现了妈妈的坚持原则,让我感到很自豪,我为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小小口罩,看出全家人对于抗疫工作的理解支持,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三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年的春节,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难忘的一个春节。不敢出门,不敢拜年,每天担惊受怕。

新型冠状病毒把2020年的春节搞得一塌糊涂。有人忙着回家,有人忙着逃离,还有这样一群人逆向而行,为全国14亿同胞守护着生的希望。在这一次抗击病毒的战役中,是她们卸去红妆替你背负前行,是她们万里赴戎机保护着这个国家。

这次,她们值得一个“英雄”的称号。

她叫敖忠芳,今年92岁,原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及南京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在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之际,她不顾家人反对和医院的劝阻,依然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斗争中,她说:”我来(出诊)肯定不要增加医院的负担,不要医院接送,我要自己走。”这位噙着泪的老人,在国家危难时刻选择挺身而出,她把自己的安危抛在身后,把对家人的爱埋藏心底,因为此刻,她把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放在了第一位!

“作为医生来讲,一个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

“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承担这一切。”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定不辱使命。

前几天在微博上有一个热搜为追星女孩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肖战,王一博,tfboys,周震南,焉栩嘉等各家粉丝们纷纷捐赠物资支援武汉,追星本来就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感谢这么多粉丝的支援,为他们点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骨子里有大爱的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坚持。

无数爱意的汇聚,点滴行为的积累,将筑起坚固的港湾。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今年的春节变得格外不同寻常。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灾难,湖北虽然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全国人民都在陪着你们一起战斗!更有无数山东人民都在陪着你们一起战斗!更有无数山东人在背后支援武汉,为武汉加油!

疫情虽可怕,但人心更暖。我们很难想象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究竟是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是在为了谁。感谢每一个在疫情中无私奉献的人们!感谢奋战在第一线的人们!

看到这些英雄的身影,我深受感动,我想,我应该利用假期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等我长大,我才能像这些英雄一样,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效力。因为,我愿意做这样的人!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四

大约30多年前,我国就把方舱研发了出来。

方舱分为好几种,有军用方舱和民用方舱两大类。按照特性及功能可分为防弹方舱、移动方舱,通讯方舱和气象方舱等。

瞧,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方舱,就像汽车上托着的一个大箱子,可以移动。

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当下的“方舱医院”却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原理就是可以把病人隔离起来,阻止交叉感染,解决在突发事件面前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难题。在医院没有病房的时候,让病人住进去,使得这次的疫情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

由此看来,“方舱医院”真是至关重要呢!那么,你知道我国首个方舱的研发者是谁吗?没错,她就是我的奶奶——马冬芳。

因为疫情的爆发,这个寒假意外延长,我们被禁足家中了。于是爸爸、妈妈给我讲起了奶奶的许多故事,我好奇地读着爷爷写的回忆录《甲子情缘》,进一步了解了奶奶和她研制方舱的故事。越看越为奶奶感到骄傲和自豪。

爷爷奶奶早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坦克专业,1962年一毕业奶奶就分配到装甲运兵车的生产研制当中,开始了国防建设工程师的生涯。

1971年,爷爷奶奶带着刚刚出生三个月的爸爸,还有我的大伯和姑姑来到四川大三线,研制雷达车厢。

奶奶是厂里第一个正规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1977年开始研制方舱。

奶奶带领技术科和厂里的所有人,经过许久的钻研、实验,终于完成了方舱的研制,第一台方舱就荣获了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从此我军车载雷达装载方式彻底改变了方向。此后方舱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门类、品种,医疗方舱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我马上进入小学的那一年,奶奶去世了。这个寒假,我读了爷爷写的回忆录《甲子情缘》,从中知道了很多奶奶的故事。

他们曾经的同事说过这样一段话:“马冬芳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整天像老黄牛一样埋头工作。”

我的大爷爷曾写过一篇“吊弟妹马冬芳文(四言体)”:大家闺秀,李马冬芳。觅伴仁弟,妇随夫唱。相夫教子,大义担当。政务家务,心揽肩扛。秩满退休,清福安享。敦料古稀,偶染小恙。渐成陈疴,病入膏肓。久治不愈,终无良方。子女孝道,心地安祥。羽化仙逝,隐归天堂。天地同悲,亲朋哀伤。念兹在兹,哀哉尚飨。

通过爷爷写的这本《甲子情缘》,我更多得了解到奶奶是一个情操高洁,心地善良,热爱事业、热爱工作的人。

当初,奶奶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发明了雷达方舱,我也要向奶奶学习,设计一种“方舱救护车”,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更安全高效地救助病人。我想,有了我的方舱救护车,每次从各处驶到医院时就可以把救护车箱(也就是方舱)直接给卸下来,这样病人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抬下车时着凉了,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传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病了。

奶奶是我的榜样。我要好好学习,像奶奶一样,将来也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就像现在的医护人员,他们正在努力奋斗在抗疫的前线,也是在“打仗”,我想他们一定也像年轻时的爷爷奶奶吧。

让这场疫情早日过去,让更多人尽快恢复健康,回到能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抱着的生活。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五

3月1日,武汉最后一批34名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所有方舱医院休舱。方舱“谢幕”,希望与大爱永在!

方舱医院,生命之舱。想想二月初,严峻的新冠疫情笼罩着武汉全城:患者人数猛增,医院床位全线告急,相当数量的轻症患者或疑似病人求医无门。形势若得不到改变,这些人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悲剧,也会成为疫情扩散的主要源头,为了防止新冠肆意蔓延,短短10多天时间里,16座“生命之舱”在武汉三镇拔节生长。

一个月来,方舱医院共救治患者1。2万余人,如果没有方舱,疫情就会猖獗滋生,轻度患者延迟治疗,就会转为重度,甚至死亡,是方舱让武汉的新冠病毒发生转折,是方舱点燃患者生的希望,方舱是称之无愧的生命之舱。

方舱医院,大爱之舱。方舱与共,医护人员和患者早已成为“一家人”,方舱虽然休舱,发生在方舱医院的那些事儿让人难以忘怀。

在武汉光谷方舱医院里,我们陕西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西安大兴医院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战着,白天精心治疗,作文晚上还要入舱巡查护理,为了不打扰患者休息,他们开启手机弱光,看到没有睡觉的,轻声询问,叮嘱早点休息。被子掉地上的,她们帮忙把被子盖上。有的口罩摘了睡觉的,她们及时提醒戴上;有的感觉不舒服,她们就测体温、量指脉氧,细致观察,发现异常的就通知医生……她们被患者们称为方舱医院里的“提灯女神”。

方舱之内,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身体,温暖患者的心灵,和患者亲如一家,共同度过了三十多天有诗、有画、有书、有舞的快乐时光,携手战胜了新冠病毒,走向重生。

方舱医院,生命之舱!方舱医院,大爱之舱!方舱休舱,爱不休舱。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六

非常时期的世相百态往往让人印象深刻,许多微小的细节让人泪目:在一批批医护人员奔向抗疫一线的同时,不少普通群众、企业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这场阻击战加油出力。

连日来,长沙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微博中晒出“文和友”“茶颜悦色”“绿叶水果”等本土企业自发为他们送去奶茶、盒饭、水果等的照片,获得网友点赞。无独有偶,“每天给医院做800份饭”的武汉某餐厅店主小姐姐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榜;浙江一位自称“知恩者”的老人为当地社区送去1万元捐款;安徽一名小伙到当地派出所捐赠口罩,放下口罩转头就跑。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发生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爱心、捐赠故事,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这些字句更加生动饱满。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正源源不断生产出来、被火速运送到抗疫一线;食品、药品、补给品成吨成吨运进隔离区……各行各业人士都在为抗疫奔波、倾尽己力,又一次印证着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着善良大爱、互帮互助的基因。在民族危难时总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鼓舞支撑着我们胜利渡过难关。

当前,如何让普通民众、中小企业有既可靠又便利的捐献途径,如何让他们的善意尽快、真正传达给最需要的同胞,是群众最关心也是主政者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有必要打通捐受双方的沟通壁垒,或提供方便可靠的捐献途径,并及时宣传告知,以解决“想帮却不知怎么帮”的疑问、减少“捐赠却用不上”的困扰,从而避免出现“关心则乱”的情况。

爱心不能被耽误,更不能被辜负。网友们近日将目光聚集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身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捐献物资是否完整、及时送达到了最需要的人手里——这个诉求不应成为难以实现的愿望。负责慈善捐赠工作的相关机构和部门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让捐赠者和受助者安心放心;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保障捐赠物资落实到位;媒体也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民众答疑解惑。唯此,才能让爱心不“寒心”。

没有悲伤不可逾越,欢愉终将到来。众人合力为抗疫加油、善款善用为爱心护航,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的未来。

《在一起》观看心得(二)。

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要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中国速度。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有担当与责任意识,不传谣、不造谣,及时公开透明信息,给公众以的信心与安心。自觉遵守组织规定,配合领导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村庄、社区,外出返乡人员要及时上报进行备案登记,对火车站、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做好人员、物资及交通工作的查验工作,对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扩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此刻我们所坐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七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无疑打破了原本该有的新年祥和欢乐,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担忧,为武汉,为受难地区人民捏一把汗。然而这时的人们却能齐心一致,抵抗疫情。本在“幕后”做着保卫工作的白衣天使们,摇身化为冲击一线的卫士,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妻子爱人和父母,但他们不曾畏惧,不曾退缩,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自发组成应援团队,身负神圣的使命,前往湖北一线,此时的他们也是逆行者,在人们纷纷远离这座城市时,他们决定迎难而上,因为在离开医校进入工作时,他们做了庄严的宣誓,但这不是义务,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大爱无疆。冲锋陷阵的前线,永远有他们忙碌的影子,共和国的荣誉里,是否也该写下他们的名字?这世间哪有什么百毒不侵的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时间……病毒凶险,白衣逆行,致敬伟大的白衣战士。

在国家政府发出预警后,虽然人们会惊慌,但人们相信国家,相信我们的医护科研人员,人们紧守颁发的条文政策,做到不外出,保护好自己,也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虽然武汉疫情严重,但举国上下的人民群众无不牵挂着武汉方面的情况,各地医疗队陆续抵达武汉,驰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线;一车又一车的抗病毒药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纷纷送达武汉。我身为山东人,值得自豪的是,寿光的蔬菜,一大早的牛奶乳制品,还有各个企业都在心系武汉,没有忘记武汉“兄弟”

澳大利亚的大火、天灾以及全球的疫情加重,应该给人们以警醒,现在的生态已遭受不起重创,二氧化碳的增加,大气的污染,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进程,气候变暖虽被写进了课本,但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到这一问题,气候变暖导致细菌病毒的滋生,山中的“野味”是最好的寄主,可人们非要去探寻去“尝”试它们,一饱口腹之欲。殊不知你动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加倍还给你,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在遭受不起重创了。

正如零八年的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坚信,在大家的众志成诚之下,樱花终会洒落武大的林间小路。

转眼间,今年都20了。在春节的日子里,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回家吃团圆饭,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春晚。但今年的春节却不一样,今年的新型冠状肺炎却从湖北武汉市迅速蔓延开来。毫不夸张的说,这应该是中国继非典以来第二次疫情爆发了!

今年春晚,主持人也说全国各地有许多医生护士奋战在一线!口罩的制造厂家也加班加点的制造起了口罩!也向武汉运输了大量口罩,大量的一次性防护服!

在全国人知道后,有些人勇敢的奔向一线。这些人是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他们每天穿上防护服走向重症监护室,在那里一呆就是10个小时。10个小时内不能喝一点水,不能上厕所。这个一般人都很难做到。他们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有的人竟然穿上了纸尿裤,这个精神多么可敬啊!

还有一些人知道后,不奔向前线,却在后方提供物资,比如著名歌手韩红,当疫情蔓延开时,她想都不想就把自己的1150万捐了出去阿里巴巴眼睛都不眨一样捐了20亿。还有例如张大仙呀,辛巴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还有钟南山爷爷是当年抗击非典时的人。如今疫情爆发,84岁高龄他又奔向前线。抗击疫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现在虽然是个学生。我知道我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像那些人一样做一个志愿者,做一个对社会乃至全中国有用的人。

我相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全中国所有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团结一心,众志成成下,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加油,中国!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八

今年春节十分特殊,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我过上度日如年的居家隔离生活,欢天喜地的年味儿消失了。大年初三早晨,一声喧闹打破宁静。正当母亲批评我背古诗不背注释时,我不耐其烦地挥了挥手,说:“知道了,请不要在我耳边唠叨。”没想到,后来我俩的吵闹声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我收拾好东西,甩门而去,理直气壮地站在走廊里,眼睛瞪得大大地望着窗外,面红耳赤,鼻子和嘴巴暴露在空气中,嘴里抱怨地嘀咕着,心中仿佛燃起一团火,然后头也不回地往电梯口走。母亲看见了,便提着嗓子喊,“现在不戴口罩出门多危险呀!”我应声说道:“不戴不戴!”出了电梯口,就奔向公交车站。

没想到,家里少了春节的热闹喜庆,家外的马路也少了张灯结彩。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车辆屈指可数;马路两旁的行人也变少了,他们行色匆匆,一个个戴着黑的、蓝的、白的口罩;两旁的树也成了朴素的姑娘,少了霓虹灯的装点,少了大红灯笼的装饰,安安静静地站着。我走向公交车站,刚好一辆公交车迎面驶来。我加紧脚步上了车,正准备刷卡入座的时候,一声叫喊止住了脚步。“上车就戴口罩,不然下车。”是公交车司机,口罩遮住了他大半张脸,不厌其烦地提醒着乘客,仿佛一台复读机。我一听,正要辩解,可是公交车司机用食指点了点贴在玻璃门上的白花花的告示——乘车必须戴口罩,几个显眼的黑色大字引入眼帘。我无奈地看着车子远去的影子,心想,“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个口罩吧!”

过了一会儿,我还在车站徘徊,回家怪不好意思。于是,鼓起勇气,带着仅存的希望走去商场。商场里许多店铺已经停业,突然见到一名中年男人,戴着白色帽子,口袋露出了蓝白一角,看着像是没开封的口罩。我连忙走上前,“您能给我一个口罩吗?”他摇了摇头,还把眼睛闭了起来。这时,一位手提菜篮的阿姨上前跟我说,“你可以去服务台问问。”我连忙感谢跑去,“请问这里有口罩吗?”服务员抬起头,满脸微笑地问,“小朋友,你没有口罩吗?”我摇了摇头说“没有,您能卖给我一个吗?”“不用钱,你拿去。”服务员从柜台拿了一个口罩给我。我一连说了几声谢谢。心中欢喜雀跃,立马把口罩带上了。一直沿着小路走向车站。再次上车,我感慨万分,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口罩”成了疫情时期闪亮的主角。有的人严格执法,口罩成了区分标志;有的人把口罩当个宝,藏在怀里;有的人没戴口罩,却把口罩让给了别人。在这次“口罩”事件中,我感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间温情,也体会到规则既是制约自己,同样也在保护自己。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九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战疫”中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战疫”中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战疫”中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战疫”中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题记。

想起近日电视上的报道:“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选择‘逆行’冲往前线……一线平凡工作者的勇敢与执着,为我们带希望的曙光……‘我身为一名党员,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想到这儿,我的心中不禁有些激动,这不就是伟大吗。不是只有耀眼的人才是伟大的,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工作者,那些心中追逐平凡的人,才是伟大的,才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我仔细想,那些人为何而如此勇敢,为何如此奋斗,在病毒笼罩之下,在生命受到威胁之下,在如此不平凡的时刻,多少人害怕地躲在家中,为何他们却能挺身而出呢?他们划破黑暗,为了光明,为了彼此能够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这些“伟大”的背后,有人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有人失去了英俊的容颜,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他们的付出,我们无人能及,他们的血脉中充斥的爱与勇气,纯朴与责任感,必将会成为平凡中的伟大。此时此刻,我才深刻理解到伟大不止于伟大,还止于平凡。

爷爷曾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灯一样,发出光亮,那么千千万万盏灯汇聚到一起,就可以划破黑暗的天空,带来光明,哪怕灯的光在小,在弱。”

我又望着小区,目光中不再只是冷清,而是路灯的明亮,窗前的灯火,以及人们的欢声笑语。我打开手机,看到许多人都在帮助武汉,为祖国加油,小到一句祝福,大到一次物资捐赠。这些伟大的真情,汇聚成辽阔的“海洋”,这“海洋”,不过是另一种伟大的平凡。

有时,在病毒面前,我们不得不低下头,,但只要我们足够勇敢,他就会凝聚成伟大的力量,支撑我们抬起头,击垮病毒,从而去追寻自己心目中向往的生活。

这个春节,因平凡而伟大,因为伟大而更加温暖。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十

看着屏幕上“确诊”的数字日益增多,心里不安又恐惧。今年正月,整个国家似乎被笼罩在灰色的烟雾里,年味又变淡了。

整个正月,听到最多的就是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酒精,自从新冠状病毒爆发以来,这些东西成为了“热销品”。使得“哄抬物价”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地贩卖“三无口罩”。疫情当前,政府提出了加强管制,尽可能降低了疫情带来的风险。

尽管湖北已经走“马”换“蒋”,但社会管理危机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得体无完肤。有良知者内心受着谴责,谋私利者仍有人在,理想派做着白日梦,恐慌的人抓着陌生人狠斗,冷漠的人事不关己,一场病毒照得人性无所遁形,现实一地鸡毛。想起这些,窗外下了一夜的雨。黑夜来临了,有人会捂住你的眼睛和耳朵。这几天,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敬佩。我发现无论是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主动在家隔离的朋友,又抑或是我没看到的,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在紧急关头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品质。人一定要有责任感。

“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我好想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一觉醒来,没有大火,没有蔓延全国的病毒,异国的他带着女儿在打篮球,窗外人声鼎沸,还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群人围在桌边吃火锅,朋友们笑着和我干杯,说“新年快乐”。

希望能早日战胜这场病毒,中国加油!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方舱医院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北京的初中生,我们素不相识。但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天天看你们的新闻,就像在关注亲人的消息一样。

当我们因为病毒而恐慌害怕的时候,是你们挺身而出,奔向武汉,奔向最危险的第一线。那一个个方舱医院就像一艘艘“生命方舟”,而你们,就像引领“方舟”踏浪前行的“天使”,闪耀着希望的光环。

有一位护士妈妈,是你们中的一员。她到前线抗疫很多天了,偶尔休息,她只能隔着手机屏幕给上小学的女儿一个拥抱,说“妈妈在打怪兽呢,别怕”。

还有那些年轻的、和我一样爱美的护士姐姐。她们剪掉一头秀发,不是不难过,不是舍得,但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使命,不为美丽留影,只为救人方便。这样的姐姐们,依然很美。

我翻看着关于你们的文章和新闻,我想,你们不是没有过脆弱,不是没有过思念,你们只是选择了去看到希望,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去救治别人的亲人。你们相信,人性是有光明的。想起新闻里的一张图片,一辆医用推车上贴着两张黄色便利贴,上面写着:“医生、护士,辛苦了!也许你从没想过自己伟大,但你已成为我们的英雄。”

我知道,英雄的你们还不能也不愿完全休息。你们还要继续战斗,直到消灭疫情、脱掉口罩,让所有人露出面容自由呼吸的那一天。

谢谢你们!我们素不相识,病毒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战疫”中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战疫”中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战疫”中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战疫”中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题记。

想起近日电视上的报道:“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选择‘逆行’冲往前线……一线平凡工作者的勇敢与执着,为我们带希望的曙光……‘我身为一名党员,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想到这儿,我的心中不禁有些激动,这不就是伟大吗。不是只有耀眼的人才是伟大的,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工作者,那些心中追逐平凡的人,才是伟大的,才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我仔细想,那些人为何而如此勇敢,为何如此奋斗,在病毒笼罩之下,在生命受到威胁之下,在如此不平凡的时刻,多少人害怕地躲在家中,为何他们却能挺身而出呢?他们划破黑暗,为了光明,为了彼此能够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这些“伟大”的背后,有人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有人失去了英俊的容颜,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他们的付出,我们无人能及,他们的血脉中充斥的爱与勇气,纯朴与责任感,必将会成为平凡中的伟大。此时此刻,我才深刻理解到伟大不止于伟大,还止于平凡。

爷爷曾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灯一样,发出光亮,那么千千万万盏灯汇聚到一起,就可以划破黑暗的天空,带来光明,哪怕灯的光在小,在弱。”

我又望着小区,目光中不再只是冷清,而是路灯的明亮,窗前的灯火,以及人们的欢声笑语。我打开手机,看到许多人都在帮助武汉,为祖国加油,小到一句祝福,大到一次物资捐赠。这些伟大的真情,汇聚成辽阔的“海洋”,这“海洋”,不过是另一种伟大的平凡。

有时,在病毒面前,我们不得不低下头,,但只要我们足够勇敢,他就会凝聚成伟大的力量,支撑我们抬起头,击垮病毒,从而去追寻自己心目中向往的生活。

这个春节,因平凡而伟大,因为伟大而更加温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看方舱抗疫单元剧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你们的新年愿望是什么?我的新年愿望是:“待到山花烂漫时脱掉口罩走在街上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新型冠状病毒肆无忌惮地在地球上疯狂地蔓延。“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电视、广播每天都在循环播放。一开始,妈妈让我们不要到外面玩了,我不以为然。直到妈妈有一天从街上回来说:“口罩不是买不起,而是买不到”。我听了不由得对疫情紧张了起来。

才大年初二,正是新春佳节,走亲访友的大好日子,可我们村各条重要路口都封了起来,街道上的所有商铺都禁止营业。村子上出来的人大部分都带上了口罩,但还有一些人很顽固,感觉疫情离我们很远,不会被传染。就比如我的爷爷,谁的话都不听,依旧我行我素,我们全家轮番上阵,好说歹说。他依然怒目圆睁地说:“小题大做。”

这天,他又不戴口罩就准备出门了,我拿起口罩追了出去,假装生气地对他说:“爷爷,您不戴口罩,已经不是您个人行为了,而是社会责任。让您戴个口罩您都感觉辛苦,你看那些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警察叔叔,还有都80多岁的钟南山老爷爷,还在没日没夜地工作。连过年都没有休息。”爷爷听完我的话,不好意思地摸着我的头,说:“回家去,咱不给国家添麻烦。”说完便戴上了口罩。

相信这一次的疫情,一定会像天气一样,雨过天晴,最终见到阳光。重大灾难都有不可预测性,但只要有战胜它们的信心和能力,任何灾难面前,中华儿女都能取得胜利!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