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1:14:16 页码:12
最新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汇总16篇)
2023-11-19 11:14:16    小编:ZTFB

充实自己,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有效地管理金钱,实现财务自由和稳定的生活?接下来是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一

海口市处于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从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北宋开埠以来,海口市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形成相应的规模。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口市融汇在祖国历史的激流中,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脉搏搏动而涌动。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xx年,海口、琼山合并,海口市规模明显扩大.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xx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美丽的蜈支洲岛来观光游览。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距三亚市30千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千米,方圆1.48平方千米,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20xx年10月,获评国家aaaaa级景区。

各位朋友,蜈支州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是度假、休闲、避寒、冬泳、娱乐的理想去处。岛东、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悬崖壁立,其下礁石万状,惊涛击石,浪花如雪。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作为电影《私人订制》重要外景拍摄地,三亚蜈支洲岛以其自然天成的热带风光和独树一帜的海岛风情,弓丨得在此拍摄的众明星交口称赞。蜈支洲岛还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127米,是国内最佳潜水基地之一。

各位朋友,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岛上绮丽的自然风光,极具特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和已开展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静fi、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这座庙宇就是岛上有名的妈祖庙。清光绪年间,由州府集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处庵堂,取名"海上涵三观”,供奉的是中国方块汉字的创造者仓颉,这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理应在海南的文化史上书上一笔。清政府倒台后,庵堂无人管理,渔民不知所供何神,遂推倒塑像,改奉自己的航海保护神妈祖。原建庙宇早已坍塌破败,1993年岛屿的开发建设者又将其重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情人桥。情人桥原是座铁索桥,是当年守岛部队的海上瞭望点。走在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需要几分胆量和机灵。有些小姐既想过桥到瞭望点里体会一下,又怕掉进海水里,过桥时紧紧抓住朋友的手不放,因此这桥又被戏称为“情人桥”。后来该岛为客人安全着想,故将原来的铁索桥改造成如今的木板桥。

各位请看,这是观日岩,位于蝶支洲岛的东南悬崖处。站在岩上凭海临风,俯瞰全岛,辽阔的南海尽收眼底。悬崖下面,怪石嶙峋。风平浪静之时,乘快艇环岛游,石景千奇百怪,观日岩像一尊天然大石佛,面向大海,日夜修炼。观日岩又像一只巨龟缓缓爬向大海,期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故又称金龟探海。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从这里升起,绯红的太阳从海面上徐徐上升,形成一绝佳的海上观日点。

各位朋友,在蜈支洲岛东南的观日岩下,有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如一只巨大的海龟,头、甲等都清晰可辨,尤值得称道的是,在整块巨石的左前方有一露出海面的条状长型岩石,当海水袭来,犹如海龟用脚在划水,动态逼真,仿佛一只巨大的海龟期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正缓缓爬向大海,故称“金龟探海”。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情人岛,它是经历了千百年潮起潮落洗礼却依然矗立、静静相望的两座大石。传说是古时人们为了纪念一对因相恋而被恼怒的龙王变成石头的痴情恋人而起名的^如今这里成了蜈支洲岛的一大景点,是青年男女耳语、听涛的好地方。

据三亚志记载:相传以前一户渔民靠出海打鱼为生。有一天突遇台风,父子三人落水,凭着船板,经过几天的挣扎,在饥饿、口渴难耐时,三人漂到了蜈支洲岛的沙滩上,突然看见离沙滩不远处有一小水洼,三人得救。后在岛上安家,并在水洼处挖出一水井取名“生命井”,供过往出海打鱼的渔民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朋友,在蜈支洲岛西侧,沿海边地形修建了木质走廊和平台,可以沿着走廊观看蜈支洲岛清澈的海水,这一带因为礁石比较多,所以可以看到很多螃蟹在礁石上“行走”。

各位请看,蜈支洲岛海水清澈,在码头平台上可以观看到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水中嬉戏,一群群的热带鱼在水中游动,场面甚为壮观,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到比较名贵的青衣、石斑鱼等,让您领略大海的神奇世界。在电影《私人订制》的拍摄实景地以及一望无际的洁白沙滩上,一对对新人或浓情相依,或奔跑雀跃。在三亚燥支洲岛,身着各式婚纱礼服的情侣面对镜头尽情地展示着幸福与甜蜜,蜈支洲岛作为三亚中高端婚纱摄影机构的外景取景地,备受新人关注成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

各位游客朋友,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水、飘浮的白云与洁白的沙滩,不用任何装饰,已经将浪漫、永恒的美淋漓挥洒,更何况海边背景为多种创意非凡的婚礼主题提供了发挥平台,海洋主题婚礼经久不衰。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三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凭吊一番。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是明朝皇帝派官员监督修建的。传说海瑞灵柩运至今墓址时,棺绳突然断开,人们以为是海瑞自选风水宝地,于是就地下葬。墓园坐北面南,呈长方型,长约100米,宽近40米,占地约七八亩,四周有围墙。院内广植绿草,遍种椰树、松柏和绿竹、鲜花,显得葱郁苍翠凝重静穆。"翠竹绿椰千古长,犹留正气在人寰"。参天椰树那临风挺拔的雄姿,似是在显示着海瑞生前的凛然正气。

进入陵园神道南端,南门之内有一高高耸立的石牌坊,横额上书"粤东正气"四个大字,阴刻丹红,庄重古朴。这是明万历皇帝御笔所赐,是对海瑞生前为官的褒扬。

进了石牌坊正门,只见用花岗石条铺砌的一百多米长的墓道,笔直伸向陵墓。墓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和石人。原来的石寿龟背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曰:孰云公无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云公无孙?天下之人皆公孙。可惜这只石寿龟在文革中被砸毁了,但对联所表达的对传说没有后代的海瑞的无比爱戴,却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节,海瑞墓前人山人海。众多滨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还请来剧团在墓前公演三个晚上,几百年来很少间断。

神道尽头便是墓室。墓基呈六角形,顶部圆锥形,用花岗石砌成,宛若一口三米高的古钟。墓前有石碑,高3.3米,宽87厘米,上刻"皇明救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溢忠介海公之墓",这是海瑞生前的官衔及死后的荣誉封号。"皇明敕葬"是说海公墓是由皇帝沼令建造的。

"资善大夫"是正二品官的官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是海瑞的最高官职。当时的建制,北京、南京都有都察院,海瑞是南京都察院的正职(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是海瑞死后皇上封赠的荣誉性官阶,属正二品。"忠介"是皇帝给的溢号,意为事上竭诚,教人以善,为官清廉耿直。也有人解释为"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尘之想",大体也符合海瑞为人的实际。墓碑的右上方题"钦差督造坟茔兼斋谕祭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撰",说明许子伟是奉皇帝派遣护送海瑞棺枢回故里并督造墓茎的主持人,也是碑文、祭文的撰写人。左下方的落款刻"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日敬建",说明建墓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距今已四百年了。墓碑是海瑞陵园最珍贵的文物。

1961年,海瑞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海瑞墓在文革中被毁,幸而墓碑保存下来了。1982年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行政公署拨款修复,并增设"海瑞陈列室"。传说当年红卫兵把把海瑞墓砸了个稀巴烂,连墓道旁的石龟也砸了。滨涯村的老百姓崇敬海瑞,认为石龟是海瑞的化身,便到了一只小海龟,放置在海瑞墓园中原来安放大寿龟的地方,供人们祭祀。1982年政府主持重修海瑞墓时,按原样重新雕刻了大寿龟,并在龟背上镌刻重修记文。政府理解民情,把文革中老百姓祭祀了十几年的小石龟移到墓园的草坪上,现在仍可看到。

海瑞墓室后面的部分,是近年海口市政府扩建的。先是海瑞雕塑坐像一尊,像前立六根烛台华表,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塑像后面是扇形四柱亭,称"扬廉轩"。亭柱挂着海瑞所撰的两副对联。其曰:“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另一曰:"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表现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见解。亭院建三层结构的圆形楼,称"清风阁";阁里陈列着海瑞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物。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四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得胜沙路。

旧时的得胜沙路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在那个年代,相当之繁华。街上还有间冼太夫人纪念馆(俗称“冼夫人庙”),为纪念在南北朝时期对治理海南有卓越贡献、为安定团结统一开创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现在得胜沙逐渐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新华南路。

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一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宣传板招揽顾客。

中山路。

中山路是五金灯饰一条街,骑楼与鳞次栉比的霓虹广告辉映,现在主要为温州人的商业街。

博爱路。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编号: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许多马来西亚等地的老华侨们在每年回国祭祖的时候,总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转转,给身边的孙子讲讲这里当年的故事。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南洋街上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物局以及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正致力于“海口骑楼建筑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评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进而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海口的骑楼老街纳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来。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五

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其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常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海瑞墓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明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消息传到北京,万历皇帝下诏南京、北京二都举行公祭,丧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专门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乡、学生许子伟护送其灵柩回琼州安葬。

万历十七年(1589)二月廿二日,海瑞的灵柩终于运回海南,安葬在海口市滨涯村。

海瑞墓,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占地面积10000㎡,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瑞墓历代有重修。解放后,在1959年重修一次,1962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11月,“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坏。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筹集资金再次重修被毁的海瑞墓主墓,并增建了海瑞陈列室。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扩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纪念园。

现海瑞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独特,是人们瞻仰古贤,欣赏文物的游览胜地。

海瑞是海南岛琼山县人,生于明正德九年(公元1520xx年)。他40岁中举,最初在福建做官,后升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嘉州通判等职,1564年,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入朝为官,在任期间,大胆革除弊端,惩办权奸,为民请命,平反冤狱,深得民心,但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当时明世宗酒色朝政,只想寻找长生不老药,而朝廷上下无人敢谏。海瑞视死如归,自备棺木,上奏一本《治安疏》,结果锒铛入狱,世宗死后,海瑞获释,官复原职。1569年出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他秉公执法,打击贪官污吏,使骄奢淫逸之风大为收敛。但不久受到奸佞排挤,被罢官还乡为民,在琼山老家闲居20xx年。72岁时,海瑞被明神宗起用,到南京为官。1587年,海瑞在南京去世。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同样也在官场上得罪了很多人。在南京当吏部尚书时就被民众称赞甚至拿他的画像当门神。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对海瑞的评价:“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入骨三分。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是杰出的政治家、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死后财物只有俸银8两、旧袍数件,但却留下了“南包公”、“海青天”的美名。他的灵柩还乡启程那天,南京市民罢市数天来悼念他。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六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xx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1920xx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20xx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得胜沙路。

旧时的得胜沙路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在那个年代,相当之繁华。街上还有间冼太夫人纪念馆(俗称“冼夫人庙”),为纪念在南北朝时期对治理海南有卓越贡献、为安定团结统一开创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现在得胜沙逐渐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新华南路。

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一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宣传板招揽顾客。

中山路。

中山路是五金灯饰一条街,骑楼与鳞次栉比的霓虹广告辉映,现在主要为温州人的商业街。

博爱路。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xx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编号: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许多马来西亚等地的老华侨们在每年回国祭祖的时候,总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转转,给身边的孙子讲讲这里当年的故事。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南洋街上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物局以及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正致力于“海口骑楼建筑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评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进而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海口的骑楼老街纳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来。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三亚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及三沙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公里,人口68.5万,是黎、苗、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疍家话等。20xx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三亚市人口数据:全市总人口为685408人(常住人口)。

三亚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的人文胜迹。延及宋、元、明时期,三亚的经济已有初步发展,棉纺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古代女纺织家黄道婆早年在本地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术。这一时期还涌现了“琼州三星”之一的岭海巨儒钟芳。

三亚规划市区面积38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千米。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凤凰岛、帆船港。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千米,蜈支洲岛1.05平方千米。

三亚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地处热带地区,是海南最美丽的旅游胜地。三亚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协会的多项世界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是旅游的好去处。

三亚荣获“20xx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名字由来】。

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联。之所以被称之为三亚河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此处是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从此上岸,成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这里的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因此,久而久之,人们把这里叫三亚了。

【三亚旅游资源】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它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亚龙湾湛蓝如梦幻、大东海平静辽远、三亚湾浪白风轻,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海蓝沙白、浪平风轻。到三亚旅游,傍晚漫步在三亚湾的椰梦长廊,观看晚霞是最美好的享受。阳光下的波涛、椰树旁的吊床、白色沙滩上嬉戏的孩子,旖旎的热带风光让游客的身心得到彻底的宁静。

【三亚住宿】三亚住宿选择面广,有高级豪华的星级酒店,也有舒适安逸的经济型旅馆。酒店大多是海景、沙滩兼备,设施奢华,舒适度极佳,但离市区较远,公共旅游设施较少,价格也比较昂贵。三亚湾和大东海分布着一些家庭旅馆,离市区近,购物、吃饭、出行、娱乐都方便,闹中取静,经济实惠,在乡游网上可以预定。此外,蜈支洲岛上的度假村也是宁静的“世外桃源”,很适宜度假。各个区域都有公交、出租及旅游观光巴士,交通发达,您也可以在岛上选择汽车租赁。

【海洋资源】。

三亚境内海岸线长度209.1公里,有19个港湾,大小岛屿40个。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有鱼类1064种,虾类350种,蟹类325种,软体动物70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2种,鲨鱼翅、海参、石斑鱼被誉为“崖州三珍“。珊瑚保护区面积85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三亚西部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现已探明的崖13-1气田,储量1077亿立方米,开采量700亿立方米;乐东22-1气田,储量200亿立方米;乐东15-1气田,储量178亿立方米。陆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有水晶、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钛、磷、金矿等、30多种。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含量均达亿吨以上。三亚发现天然矿泉水,在三亚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赋存在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矿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水利资源】三亚市有独流入海的河流10条,地下水储量1.42亿立方米。三亚地热资源丰富,有南田温泉、羊栏牛岭温泉、崖城玉井温泉等,这些温泉水温高,水量大,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南田温泉被誉为“神州第一泉“。

【生态资源】三亚是热带雨林原生地,有林地12.1万公顷,封山育林区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1349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4.4%,人均公共绿地18.4平方米。三亚大气环境质量中国排名第一。

【历史沿革】。

三亚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时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三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前120xx年(西汉元封元年),序列于中国版图。

1920xx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

1920xx年,废直隶州,设崖县。

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崖县保留现辖区域。

1961年5月改三亚镇。

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

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

1984年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7年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1988年5月,成立河东、河西区。

20xx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天涯区、海棠区、崖州区。

【行政区划】。

20xx年1月,三亚市设2个区(河东区、河西区),辖6个镇(海棠湾镇、吉阳镇、凤凰镇、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国营南田农场、国营南新农场、国营南岛农场、国营立才农场、国营南滨农场。

河西区,位于三亚河、三亚湾之间,是三亚城市中心。区辖18个社区:儋州村社区、群众街社区、建设街社区、红旗街社区、朝阳路社区、友谊路社区、机场路社区、金鸡岭社区、西岛社区、榆港社区、南海社区、新建社区、和平社区、光明社区、春园社区、场站社区、鸭仔塘社区、岭北社区。

河东区,东隔三亚河与河西区为邻,西面、北面是田独镇,南面是大东海海湾。辖11个社区、2个村:月川社区、临春社区、榕根社区、鹿回头社区、港门村社区、商品街社区、下洋田社区、红郊社区、红沙社区、丹州社区、大东海社区、海罗村、东岸村。

海棠湾镇位于田独镇以东,三亚市东端。辖3个社区、19个村:永宁社区、林旺社区、藤海社区、藤桥村、龙楼村、营头村、龙海村、椰林村、东溪村、海丰村、升昌村、青田村、江林村、龙江村、庄大村、林新村、凤塘村、洪李村、北山村、三灶村、湾坡村、铁炉村。

吉阳镇(原田独镇)位于河东区以北、以西。辖2个社区、17个村:新村社区、荔枝社区、田独村、中廖村、大茅村、安罗村、六道村、博后村、六盘村、龙坡村、干沟村、榆红村、红土坎村、新红村、罗逢村、红花村、抱坡村、落笔村、南丁村。

凤凰镇位于河西区以北。辖3个社区、13个村:回新社、回辉社区、羊新社区、槟榔村、妙林村、海坡村、新联村、羊栏村、水蛟村、梅村村、桶井村、台楼村、抱前村、抱龙村、立新村、扎南村。

崖城镇位于凤凰镇以北以西。辖7个社区、23个村:东关社区、雀信社区、东京社区、中和社区、龙港社区、文明社区、梅联社区、城东村、拱北村、崖城村、城西村、水南村、大蛋村、南山村、抱古村、北岭村、赤草村、港门村、乾隆村、临高村、保平村、盐灶村、海棠村、梅东村、长山村、凤岭村、三千米村、梅西村、三更村、三公里村、镇海村。

天涯镇辖1个社区、7个村:马岭社区、黑土村、布甫村、红塘村、塔岭村、文门村、过岭村、华村。

育才镇辖原属崖城镇的明善、雅林、雅亮、青法、抱安等5个村委会和原天涯镇的那受、那会、马亮、龙密、马脚等5个村委会。

[现行行政区划]。

20xx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两管理区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撤销原河东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天涯区(撤销原河西区、凤凰镇、天涯镇、三亚湾管委会,保留育才镇)、海棠区(撤销原海棠湾镇、海棠湾管委会)、崖州区(撤销原崖城镇)。

吉阳区:管辖原河东区和原吉阳镇的行政区域,共计13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崖州区:管辖7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天涯区:管辖育才镇和原河西区、原凤凰镇、原天涯镇的行政区域。共计22个社区和30个行政村。

天涯区直辖22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育才镇管辖10个行政村:那受村、那会村、马亮村、龙密村、马脚村、明善村、雅林村、雅亮村、青法村、抱安村。

海棠区:管辖3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吉阳镇(原田独镇)位于河东区以北、以西。辖2个社区、17个村:新村社区、荔枝社区、田独村、中廖村、大茅村、安罗村、六道村、博后村、六盘村、龙坡村、干沟村、榆红村、红土坎村、新红村、罗逢村、红花村、抱坡村、落笔村、南丁村。

凤凰镇位于河西区以北。辖3个社区、13个村:回新社、回辉社区、羊新社区、槟榔村、妙林村、海坡村、新联村、羊栏村、水蛟村、梅村村、桶井村、台楼村、抱前村、抱龙村、立新村、扎南村。

崖城镇位于凤凰镇以北以西。辖7个社区、23个村:东关社区、雀信社区、东京社区、中和社区、龙港社区、文明社区、梅联社区、城东村、拱北村、崖城村、城西村、水南村、大蛋村、南山村、抱古村、北岭村、赤草村、港门村、乾隆村、临高村、保平村、盐灶村、海棠村、梅东村、长山村、凤岭村、三千米村、梅西村、三更村、三公里村、镇海村。

天涯镇辖1个社区、7个村:马岭社区、黑土村、布甫村、红塘村、塔岭村、文门村、过岭村、华村。

育才镇辖原属崖城镇的明善、雅林、雅亮、青法、抱安等5个村委会和原天涯镇的那受、那会、马亮、龙密、马脚等5个村委会,面积约314.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省际公路天新线17公里处。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八

引领着好友看上海,去了豫园、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东方明珠、人民广场,外滩自然也去了,却依旧是一片大工地,连那堤岸观景平台都整个被封闭了,说要到国庆节才开放。

去苏州吧,苏州是要去的,名声在外嘛。

到得苏州,问人,说拙政园部分在维修,可能看不尽兴,遂临时改主意,决定去同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并一并去看看同一方位的山塘街。(回来后又问别人,说拙政园并没在维修,看来被误导了。)。

就我去过的次数而言,苏州排第一(约三十次),杭州排第二(至少二十次),不过苏州这山塘,虽久闻其大名,却一直没去看过,尚不明白那里究竟是怎样个景貌。

山塘街位于苏州西北角,东连阊门,西接虎丘,全长3600米,故也称七里山塘。又由于是在唐宝历元年(820xx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疏河筑堤所建,故又称白公堤。明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可见古时候山塘之盛况。

我们挑了中间一小段精华走走看看,即阊门到广济路新民桥的最东一段。这里有七八个景点可看,套票45元,其中玉涵堂最精彩。

玉涵堂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也是苏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筑,亦是苏州城外最大的古建筑群,为江南名宅的典范之作。我们从后门进去,进去即是后花园,花园秀气雅致,有荷花池、小桥、假山、船厅等等江南气色的几般小巧景物。

玉涵堂高墙封围,屋宇紧凑,厅堂楼阁齐备,砖雕木雕精美。里面展示有一些介绍,一看,才知道原来江南赫赫闻名的南社就是在此诞生的。堂内还有些展览,那还原了山塘老街过去生活场景的长长一幅声光幻灯景观图卷活灵活现,很有些妙趣。临街这边的楼上是一间可听评弹的茶室,屋子当中有一间雕饰精致、挂了门帘的三四平方小小单间,像一抬花轿,比花轿大,唱者就坐里面唱,听客看不见唱者脸。这倒有点意思,耳听软软糯糯美妙莺语琴声,心或会有所动呢,悬念了。

从面临古街水巷的正门出去,走过始建于明弘治初年的通贵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中间高高拱起,从远处看,桥孔与水中倒影形成浑然一个圆,宛如硕大一轮满月。

过了桥即是山塘街,一条长长窄窄的老街。两边有不少老式店铺,还遗存有好些两层楼的木构老屋,一间间依依稀稀恍若隔世遗老,兀自在那叙说着曾经的辉煌风光。卖丝绸刺绣类大小物件的店稍多,也有些小吃食物店,还看到了五芳斋,三四间门面,在小街上很显眼。

走着看着,在阊门与广济路之间转了个来回。看了创建于1920xx年的安泰救火会,当年的各种消防设施完完整整在那儿陈列着。又看了白居易纪念苑,院落是仿古新建物,除了有座铜塑像,并无其他可看处。走进苏州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这是全国的第二家商会博物馆,资料照片不少,介绍也详实,从中可略知苏州商会的百年发展史。隔壁是绍兴会馆,展示着古今各种用途的一些船只模型。街边还有一座古戏台,是仿唐式建筑,苏州有很多古戏台,大多藏身于深宅大院或园林内,惟有这山塘古戏台是坐落在繁华街道上,是百姓可以看“白戏”的地方。在山塘街东口,还看到了一座御碑亭。

山塘,原来就这么的一街一河,街傍河,河依街,街叫山塘街,河叫山塘河,它既是江南水乡古镇风貌,可几步一走,又见得了车水马龙城市景观。窄窄的山塘河上停了好些旅游用小船,像是没什么人来租游。倒是靠近阊门与外城河交汇处,不时有载客的游船自东而来,拐个弯向南而去,络绎不绝,在外城河上行游观景。

看过山塘,去看留园。留园路在修,车子进不去,就一公里,慢慢走去吧。

留园虽和拙政园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但显然拙政园更精彩些,虽说各座园林各有特色,不太好作比较,但直感还是明显的。

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谐音改名留园。俞樾所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占地2.3公顷,园内分为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木见长,东部以庭院取胜,北部为田园风光,西部具山林野趣。

留园很早以前来过,时隔久远,印象已模糊。此次一圈兜下来,对太湖石印象深刻,尤其那座著名的冠云峰,细腰苗条,婀娜风姿,把个皱、漏、瘦、透之意趣图解了个明明白白。美哉,冠云峰!想起了豫园里的镇园之宝“玉玲珑”,那是漏和透的绝顶典范,而这冠云峰则是瘦和皱的最佳代表。不过此石只能正面看,背面却一片平坦,看背面,所有的美感尽失矣。

因时间仓促,只去得这两处,赶到观前街吃了饭,即乘车回上海。

苏州车站依旧未见完工样,出租车司机说,车站的大架子大概到年底可现身。但他又说,但愿不要因为换领导而来一番新折腾呵。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

你们好,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这里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宋都大兴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运输和征调到杭州。后来,这些工匠归返家乡后,便模似宋城的建筑风格建造店铺,所以这些沿袭宋代风格的建筑被称为"今日宋城"。

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和水运交通的发展,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的商业街。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除部分自营业外其余作为客栈,招徕客商,存放货物,促进了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国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传统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建筑体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朴。即白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为了使街道与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环境相沟通,老街有一些宽窄不一与街道交叉的巷弄。

老街店屋多为单开门,一般为两层,少数三层,且都是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外实砌扁砖到顶,每座楼两旁都有高封火墙,墙上盖瓦;店面门楣上布满徽派木雕,戏剧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隐现;楼上临街木栏与裙板,并安置有各种花窗,十分典雅;建筑平面有沿街开敝式和内开天井式,即临街为可灵活装卸的排门,卸去排门,店堂全部展开,便于营业;内开天井即用天井采光,天井四周房顶的雨雪水均归落天中,谓“四水归堂”,是经商人图聚财之义而产生的。

老街街面的房屋均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由于老街保留了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0__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__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今日的海口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纬19°57′04〃-20°05′11〃,东经110°10′18〃-110°23′05〃。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由于它位于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侧,正当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为海口。海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美兰机场、秀英港、新港把海口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紧紧地联系起来;市内公共汽车、私营中巴和出租车,可以把游客带到想去的地方。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质、大气环境遗迹生态环境质量均为国内外一流水准。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现代旅游的五要素一应俱全。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景观:蓝天、碧波、阳光、沙滩、椰林,热带情调。海口市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风光、热带作物、文化古迹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独具体特色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西海岸带状公园、热带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庙、海瑞墓、邱浚墓、苏公祠及秀英炮台、人民公园、金牛岭公园、动物园、滨海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西秀河滩、白沙门海滩等。

【行政区划】。

海口市分设秀、龙英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长流镇、城西镇、西秀镇、海秀镇、灵山镇、演丰镇、大致坡镇、甲子镇、三门坡镇、龙泉镇、龙桥镇、三江镇、云龙镇、红旗镇、大坡镇、旧州镇、龙塘镇、新坡镇、永兴镇、遵谭镇、东山镇、石山镇、府城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博爱街道、白龙街道、国兴街道、蓝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贸街道、海垦街道、滨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504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

秀英区辖秀英、海秀2个街道办事处,长流、西秀、海秀、石山、永兴、东山6个镇,共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委员会。

龙华区辖中山、滨海、大同、金贸、金宇、海垦6个街道办事处,城西、龙桥、龙泉、新坡、遵谭5个镇,东昌1个农场,共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4个村民委员会。

琼山区辖国兴街道办事处,府城、龙塘、云龙、红旗、旧州、三门坡、甲子、大坡8个镇,红明、大坡、东昌、岭脚4个农场和长昌煤矿,共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2个村民委员会。

美兰区辖白龙、白沙、博爱、海甸、蓝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个街道办事处,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桂林洋、罗牛山、三江3个农场,共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个村民委员会。

海口市人口总量继续增长。20__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人。20__年该市城镇化率为75.48%,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161.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47万人,占39.9%,非农业人口97.12万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2‰,死亡率为4.34‰,自然增长率为8.18‰。

【历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

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620__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

1920__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20__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一

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距三亚市区28公里,南面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毗邻。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海棠湾风光旖旎,沉寂异常。与亚龙湾、大东海相比,这里还没有染上城市的喧嚣与繁闹。

海棠湾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是三亚东疆门户。东北与陵水县接壤,西北与保亭县毗邻,西南以仲田岭、回风岭、竹络岭、琼南岭群山为界,构成自然的海湾区域。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聚集着汉、黎、苗、侗、瑶、畲、土家族,以汉、黎为最。总人口6.8万多人其中三亚市海棠湾镇人口43481人,南田农场人口24519人,苗、侗、瑶、畲、土家族均在农场。(节选自《海棠湾志》)。

海棠湾风景迷人早在建省初期的三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海棠湾即被列为一个独立的组团,规划用地面积100平方公里,当时的定位是以发展科研、国际交流、旅游度假及热带田园观光为主的生态城市组团。由于被预留为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海棠湾的资源环境因此得到了完好保护。

海棠湾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

海棠湾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为三亚旅游区的五大名湾。古时,海棠湾镇又称藤桥墟,自古以来就是三亚的咽喉要地,历史上曾是县治之区,经贸非常活跃,与陵水英州镇、保亭三道农场、南田农场被称为"两镇两场",是琼南一带农副产品、生产生活用品的集散地。

海棠湾景象万千,由于远离城市,大部分区域没有开发,一种原生态的美使海南三亚市旅游独具魅力。十九公里长的岸线风光旖旎,河道如网,绿洲棋布,芳草萋萋。海棠湾南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集碧海、蓝天、青山、银沙、绿洲、奇岬、河流于一身。

海棠湾内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墓群、海棠秀、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藤桥东、西两河潺潺流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互辉映。区内蜈支洲岛、南田温泉已经开发,椰子洲岛、铁炉港红树林等三亚旅游资源保留着原生状态,没有开发。

子洲岛椰子洲岛位于藤桥的南端,距东线高速公路不远,由17个岛屿组成,面积4978亩。岛上生长着上万棵椰树和各种蕨生植物,蓝天、绿洲、碧水、银滩构成群岛的美丽画卷。椰子洲岛是藤桥东西两河的入海口,具有独特的水系生态。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湾坡温泉位于海棠湾林旺湾坡村。该温泉出水量大,水温约70摄氏度,含有多种矿物质,浴后对人体起着消除疲劳、舒筋活胳、强身健体等作用。现常有外国旅行团前去参观。待开发。

蜈支洲岛位于海棠湾内,距陆地2.4公里,岛长1500米,宽11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峰最高海拔78.3米,乔灌参差,椰子成林。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6~27米,水域中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有着保护很好的珊瑚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唯一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混杂的海岛,是国内最佳潜水基地。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海水清澈度为25-30米,周围海域盛产海鲜,海底珊瑚有260多种。现开辟有潜水、垂钓等项目。

海棠湾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前,椰子洲岛附近的渔民虽然辛苦劳作,依然连续四个月没有捕到鱼,渔民困惑地向海神求助。当地的王娘母(巫婆)告诉渔民,海龙王的美六(妻子)死了,只要给海龙王送去一个年轻漂亮的佘(she)蕹(weng)(未婚姑娘),他就会收起魔法,让渔民恢复往日鱼虾富足的日子。

为了渔民的利益,这一带的佘蕹都纷纷自愿献身。最后大家决定,由王娘母抛槟榔,接住了槟榔的佘蕹就嫁给海龙王。最后,槟榔被一位叫海棠的姑娘接住了。此时海棠已有了一位心上人阿明,但海棠毅然告别心上人,投入海底。就在那一夜,阿明也带着两块石头投身海底,他履行了与心上人海棠姑娘同生共死的诺言。

海棠姑娘投海的第二天,人们果然在这片海湾重新捕捞到鱼虾。为了纪念海棠姑娘,人们就把这片海湾叫做"海棠湾"。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二

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距三亚市区28公里,南面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毗邻。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海棠湾风光旖旎,沉寂异常。与亚龙湾、大东海相比,这里还没有染上城市的喧嚣与繁闹。

海棠湾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是三亚东疆门户。东北与陵水县接壤,西北与保亭县毗邻,西南以仲田岭、回风岭、竹络岭、琼南岭群山为界,构成自然的海湾区域。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聚集着汉、黎、苗、侗、瑶、畲、土家族,以汉、黎为最。总人口6.8万多人其中三亚市海棠湾镇人口43481人,南田农场人口24519人,苗、侗、瑶、畲、土家族均在农场。(节选自《海棠湾志》)。

海棠湾风景迷人早在建省初期的三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海棠湾即被列为一个独立的组团,规划用地面积100平方公里,当时的定位是以发展科研、国际交流、旅游度假及热带田园观光为主的生态城市组团。由于被预留为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海棠湾的资源环境因此得到了完好保护。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今日的海口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纬19°57′04〃-20°05′11〃,东经110°10′18〃-110°23′05〃。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由于它位于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侧,正当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为海口。海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美兰机场、秀英港、新港把海口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紧紧地联系起来;市内公共汽车、私营中巴和出租车,可以把游客带到想去的地方。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质、大气环境遗迹生态环境质量均为国内外一流水准。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现代旅游的五要素一应俱全。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景观:蓝天、碧波、阳光、沙滩、椰林,热带情调。海口市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风光、热带作物、文化古迹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独具体特色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西海岸带状公园、热带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庙、海瑞墓、邱浚墓、苏公祠及秀英炮台、人民公园、金牛岭公园、动物园、滨海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西秀河滩、白沙门海滩等。

【行政区划】。

海口市分设秀、龙英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长流镇、城西镇、西秀镇、海秀镇、灵山镇、演丰镇、大致坡镇、甲子镇、三门坡镇、龙泉镇、龙桥镇、三江镇、云龙镇、红旗镇、大坡镇、旧州镇、龙塘镇、新坡镇、永兴镇、遵谭镇、东山镇、石山镇、府城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博爱街道、白龙街道、国兴街道、蓝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贸街道、海垦街道、滨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504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

秀英区辖秀英、海秀2个街道办事处,长流、西秀、海秀、石山、永兴、东山6个镇,共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委员会。

龙华区辖中山、滨海、大同、金贸、金宇、海垦6个街道办事处,城西、龙桥、龙泉、新坡、遵谭5个镇,东昌1个农场,共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4个村民委员会。

琼山区辖国兴街道办事处,府城、龙塘、云龙、红旗、旧州、三门坡、甲子、大坡8个镇,红明、大坡、东昌、岭脚4个农场和长昌煤矿,共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2个村民委员会。

美兰区辖白龙、白沙、博爱、海甸、蓝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个街道办事处,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桂林洋、罗牛山、三江3个农场,共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个村民委员会。

海口市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人。20该市城镇化率为75.48%,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161.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47万人,占39.9%,非农业人口97.12万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2‰,死亡率为4.34‰,自然增长率为8.18‰。

【历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

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627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

1926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四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美丽的蜈支洲岛来观光游览。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距三亚市30千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千米,方圆1.48平方千米,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2016年10月,获评国家aaaaa级景区。

各位朋友,蜈支州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是度假、休闲、避寒、冬泳、娱乐的理想去处。岛东、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悬崖壁立,其下礁石万状,惊涛击石,浪花如雪。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作为电影《私人订制》重要外景拍摄地,三亚蜈支洲岛以其自然天成的热带风光和独树一帜的海岛风情,弓丨得在此拍摄的众明星交口称赞。蜈支洲岛还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127米,是国内最佳潜水基地之一。

各位朋友,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岛上绮丽的自然风光,极具特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和已开展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静fi、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这座庙宇就是岛上有名的妈祖庙。清光绪年间,由州府集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处庵堂,取名"海上涵三观”,供奉的是中国方块汉字的创造者仓颉,这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理应在海南的文化史上书上一笔。清政府倒台后,庵堂无人管理,渔民不知所供何神,遂推倒塑像,改奉自己的航海保护神妈祖。原建庙宇早已坍塌破败,1993年岛屿的开发建设者又将其重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情人桥。情人桥原是座铁索桥,是当年守岛部队的海上瞭望点。走在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需要几分胆量和机灵。有些小姐既想过桥到瞭望点里体会一下,又怕掉进海水里,过桥时紧紧抓住朋友的手不放,因此这桥又被戏称为“情人桥”。后来该岛为客人安全着想,故将原来的铁索桥改造成如今的木板桥。

各位请看,这是观日岩,位于蝶支洲岛的东南悬崖处。站在岩上凭海临风,俯瞰全岛,辽阔的南海尽收眼底。悬崖下面,怪石嶙峋。风平浪静之时,乘快艇环岛游,石景千奇百怪,观日岩像一尊天然大石佛,面向大海,日夜修炼。观日岩又像一只巨龟缓缓爬向大海,期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故又称金龟探海。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从这里升起,绯红的太阳从海面上徐徐上升,形成一绝佳的海上观日点。

各位朋友,在蜈支洲岛东南的观日岩下,有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如一只巨大的海龟,头、甲等都清晰可辨,尤值得称道的是,在整块巨石的左前方有一露出海面的条状长型岩石,当海水袭来,犹如海龟用脚在划水,动态逼真,仿佛一只巨大的海龟期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正缓缓爬向大海,故称“金龟探海”。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情人岛,它是经历了千百年潮起潮落洗礼却依然矗立、静静相望的两座大石。传说是古时人们为了纪念一对因相恋而被恼怒的龙王变成石头的痴情恋人而起名的^如今这里成了蜈支洲岛的一大景点,是青年男女耳语、听涛的好地方。

据三亚志记载:相传以前一户渔民靠出海打鱼为生。有一天突遇台风,父子三人落水,凭着船板,经过几天的挣扎,在饥饿、口渴难耐时,三人漂到了蜈支洲岛的沙滩上,突然看见离沙滩不远处有一小水洼,三人得救。后在岛上安家,并在水洼处挖出一水井取名“生命井”,供过往出海打鱼的渔民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朋友,在蜈支洲岛西侧,沿海边地形修建了木质走廊和平台,可以沿着走廊观看蜈支洲岛清澈的海水,这一带因为礁石比较多,所以可以看到很多螃蟹在礁石上“行走”。

各位请看,蜈支洲岛海水清澈,在码头平台上可以观看到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水中嬉戏,一群群的热带鱼在水中游动,场面甚为壮观,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到比较名贵的青衣、石斑鱼等,让您领略大海的神奇世界。在电影《私人订制》的拍摄实景地以及一望无际的洁白沙滩上,一对对新人或浓情相依,或奔跑雀跃。在三亚燥支洲岛,身着各式婚纱礼服的情侣面对镜头尽情地展示着幸福与甜蜜,蜈支洲岛作为三亚中高端婚纱摄影机构的外景取景地,备受新人关注成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

各位游客朋友,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水、飘浮的白云与洁白的沙滩,不用任何装饰,已经将浪漫、永恒的美淋漓挥洒,更何况海边背景为多种创意非凡的婚礼主题提供了发挥平台,海洋主题婚礼经久不衰。

文档为doc格式。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习以五公祠统称。有“海南第一楼”之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圣祠叠彩”就在这里。

这片园林式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__年),陆续建至本世纪初。这里奇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该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得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至今已有百余年。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十几米,分上下二层,四角攒尖式的屋顶,素瓦红掾,为海南最早的楼房,故称海南第一楼。与四周烂漫的绿叶繁枝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文档为doc格式。

海南海口老街的导游词篇十六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兴隆,它的全称是兴隆华侨农场,它是我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建于1952年,这里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归侨,有职工25000多人,主要种植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说到兴隆华侨农场的成立则要追溯到建国初期。大家知道我国成立于1949年,当时国际上分成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于新成立的中国,许多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掀起了一股很大的排华浪潮(排挤华人),我们的华侨在国外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走在街上无缘无故被人殴打,华侨的住宅、商店、工厂又被人砸烂抢光,人身和财产安全都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党中央决定把这些华侨从海外接回来,在国内安家落户,像兴隆华侨农场等单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归侨们结过去寄人篱下、飘泊动荡的生活。

建国初期,西方国家不仅排华,而且还重重封锁我国的经济,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例如天然橡胶,中国就非常缺乏,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国防工业战略物资,当时西方人都预言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可能种植橡胶,然而我们的华侨从海外带回来橡胶苗,和科学家一起经过精心培育,终于种植成功我们自己的橡胶树,从而打破了西方的预言,也结束了我国曾经用4吨大米换取斯里兰卡1吨橡胶的历史,华侨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兴隆华侨农场也逐渐开辟旅游度假区,让外来的游客走近并了解这个神秘的侨乡。这里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就是它环境优美,例如热带植物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林,赏心悦目的花草便让人留恋忘返,其次作为侨乡,它有很浓的东南亚风情,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政策,从而也就出现泰国人妖的激情表演,令人大饱眼福。第三就是兴隆温泉,说句实在话,兴隆温泉过去的确不错,但随着旅游人数不断地增加,水笼头流出来的水已经很难感觉到是温泉水了。

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些红艺人既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又有女人的阴柔之美,那种魔鬼般的身材让男人看了流口水,让女人看了心里嫉妒,如果你要形容他的话不能用妩媚,只能用妖媚。由于国情不同,在泰国这些红艺人出卖的是色情,但在兴隆他们展示的是艺术、是美:有气质的美、才艺的美,服装的美、肌肤的美。在泰国人妖有10多万人,走在街上碰见一个美眉就不定就是一个人妖,能来兴隆的都是名妖,收入高,大多都开着小车上班;压力也大,演员三个月一换,不行就下岗,节目和服装也是常换常新。除了人妖的表演,还有变性人出场,希望大家都能去捧捧场,还有许多名家大腕,在这里演出,晚上节目有2个多小时,丰富多彩、散客价200元,团队价150元,也不贵,少抽几包烟,少打几圈麻将,这钱花得值!(小孩子还免费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