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7:36:38 页码:12
最新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优秀9篇)
2023-11-19 17:36:38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期今后改进和发展。完美的总结需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同时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如果你对总结范文感兴趣,不妨阅读以下内容,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写出一篇完美的总结。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一

魏文侯问扁鹊:“我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人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

扁鹊说:“大哥医术,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文侯惊讶地问:“那为什么只有你名动天下,他们两个一点名气都没有?”

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的病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便知,然后用药将其调理好,所以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他便一点名气都没有。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时,防止别人酿成大病。病人刚开始感冒咳嗽时,他就用药将人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气仅止于乡里,被人认为是治小病的医生。我呢,就因为医术最差。所以一定要等到这个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然后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这样,全世界便都以为我是神医。想想看,像我大哥这样治病,人的元气丝毫不伤,我二哥治病,这个人元气稍有破损就补回来了,像我这么治病呢,命是捞回来了,可元气大伤,您说,我们家谁医术明?”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二

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学校拖来了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全都一嘴乌黑。

1976年,他当了兵,从此和饥饿道了别。从新兵连分到新单位时,精粉的小馒头,他一次就吃了八个,肚子里还有空,但不好意思再吃了。炊事员对食堂管理员说:“坏了,来了大肚汉了。”

后来,日子好过了,一上宴席,他却仍是迫不及待,生怕捞不到似的吃。好多朋友攻击他,说他吃起饭来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好像狼一样。

他一次一次牢牢记着,少吃,慢吃,吃时嘴巴不响,眼光不恶,夹菜时只夹一根菜或一根豆芽,像小鸟一样。

他也想痛改前非,但一见到好吃的,立刻便恢复原样。每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鳄鱼一边吞食一边流泪的可恶样子,马上就联想到自己。

当然,仅仅有饥饿的体验,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他能成为一个作家,是因为有个“右派”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得了成千上万的稿费。听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儿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

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贵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饺子的人,但大学生用蔑视的口吻对他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他就知道了,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次饺子,而且是肥肉馅儿。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作家。

为了能一天吃上三顿饺子,他写出了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后来被张艺谋导演看中,改编成电影《红高粱》,并且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结果,这部小说一下子捧红了三个人:张艺谋、巩利、莫言。

他,就是作家莫言。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所以如此熟悉中国人民的生活并进行成功的描述,完全得益于她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她在中国度过了将近40年,而这40年是她一生最难以忘怀的岁月。

赛珍珠一贯对中国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很关注,她住在南京时,手边有一份英文杂志,叫《中国评论周报》,她每期必看,而且一页页看得非常仔细。其中,新辟的一个闲话中国政治、社会、日常生活的专栏《小评论》引起了她的注意,《小评论》专栏作者林语堂对事物新鲜独到的观点,锐利确切的笔锋引起了她的兴趣。

1933年一个晚上,林语堂邀请赛珍珠到家里吃饭。他们谈起了以中国题材写作的外国作家。林语堂突然说:“我倒很想写一本书,说一说我对我国的实感。”赛珍珠十分热忱地说:“你完全可以做得到。我盼望已久,希望有个中国人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1934年,赛珍珠读罢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的手稿,喜出望外,忍不住拍案惊呼:“这是伟大著作!”并亲自为该书撰写近4000字的序言。林语堂对赛珍珠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在《吾国与吾民》自序中说:“我首先应该感谢赛珍珠女士,她自始至终给我以亲切的激励,付印之前,她替我通篇审阅过我的原稿。”《吾国吾民》是林语堂与赛珍珠的首次合作,它的成功,使两人彼此名利双收。

1936年初,林语堂接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请他去执教的邀请,加上赛珍珠的不断催促,林语堂于是决定赴美生活一段时日,用来专心写作。到美国后,林语堂携妻女暂住在赛珍珠在宾州的家里,和赛珍珠夫妇结为至交。

1937年3月初,也就是林语堂到美国整整7个月后,他开始用英文写作《生活的艺术》,该书次年成为全美国最畅销的书,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个星期之久。林语堂之所以在美国文坛有一定的影响,与赛珍珠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林语堂和赛珍珠一起创作过剧本,还打算共同把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因难度太大而改变初衷。林语堂便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于1938年8月8日至1939年8月8日写成了70万字的《京华烟云》,立即把《京华烟云》完稿的消息打电报告诉赛珍珠夫妇,赛珍珠在回电中盛赞林语堂说:“你不知道你的创作是多么伟大。”《京华烟云》获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50年代林语堂为了研制第一架中文打字机样机——“明快打字机”向赛珍珠夫妇借钱碰壁,这件事对林语堂的刺激很大。尽管如此,他很快又用东方君子和西方绅士的气度找到了心理平衡。《苏东坡传》写成后,他不仅将书稿仍交赛珍珠夫妇的庄台公司出版,还将其后一部长篇小说《唐人街》也交给了庄台。1953年,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与《京华烟云》及《风声鹤唳》构成小说三部曲的《朱门》由庄台出版了,这是庄台出的林语堂第13部著作,也是他在庄台出的最后一部著作。

林语堂的作品都译成十多种不同文字,许多书非常受欧洲南美欢迎。赛珍珠及其丈夫沃尔什都是他的好友,不仅鼓励他用英文写作,而且多年来给他的作品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或许,沃尔什因此认为林语堂的作品的外文翻译版税,庄台公司收费应该高于通行的标准,林语堂也应该“知恩图报”。一般来说,书的海外版及外文翻译版的版税,原出版公司只抽10%,而庄台公司居然抽50%。不但如此,书的的书的人看到主席拿着椅子的动作,都感到突然。只见-走到那位拄着手杖的老华侨身边,把椅子放了下来,摆正位置,做了一个手势,并对着她微笑,亲切地说:“请您——坐下!”

她是来自哥斯达黎加北部城市尼哥亚的华人代表。因为中国刚与哥建交不久,这是主席第一次来哥,她感觉机会难得,不顾体弱多病,执意要来,看到祖国的亲人面庞,听到祖国亲人的讲话,是多么的亲切。她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腿脚不灵便,用心在聆听大使讲的每一个字。当-特意把椅子拿来让给她坐时,她没有想到,一下子还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她真不好在大家都站着时自己坐下。可是站在她身旁的一位老华侨看到她激动得不知咋办,于是告诉她:“-请您坐,就坐下吧!”此时-已经走向讲台,于是她激动地坐了下来。

在场的所有人目睹了这一动人的瞬间!只可惜,当初会见规定不准自带相机,很多人非常可惜没有将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定格下来。然而,虽然没有相机让华侨们留住这一刻,但却在大家的脑海里永远留下了这难忘的印象,在华人华侨的心中定格了这一刻。

-亲自为老华侨搬椅子,看似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却凸现了-这位亲民领袖伟大的人格魅力,体现了亲民爱民的高尚风范,让海外华侨华人倍感亲切。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对华侨老人的关爱,震撼了大家的心灵,令华侨们动情并且深思。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一种素质,一种生活态度和社会文明进步、人际和谐的综合表现,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又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民族是个危险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民族肯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三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刻画了众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善妒多疑的曹操,兄弟情深的刘关张,七步成诗的曹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义薄云天的赵云。

赵云,我敬重你的“义”。你三十二年忠心护主,矢志不渝。长坂坡上,为了护住刘备的血脉,为了蜀国的将来,你不顾生命危险,把阿斗放入战袍中,单人单骑打入曹操百万军中,与曹军展开奋战,誓死突出重围,保住幼主,这一幕震刹了多少人!

赵云,我佩服你的“勇”。你武力超群,骁勇善战,一杆银枪,使得风驰电掣,出神入化。一把削铁如泥的青红宝剑,耍得神出鬼没,让人眼花缭乱,失街亭时,虽然你已近七十,但你身先士卒,独自断后,令司马懿被吓呆,慌忙下令退兵,才不至于使得蜀军损失惨重。

赵云,我赞叹你的“智”。虽然吕布也有一身高强的本领,但他有勇无谋,终被烟尘所掩埋,而你在桂阳、汉中、夷陵、箕谷等战役中,都充分体现你的谋略过人,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愧为“全胜将军”。

赵云将军,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四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五

他是大唐盛世王朝里,举世闻名的才子;他被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随意挥墨,也能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把一切尽可能地收录于他的诗卷中。我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找到他的试卷,翻开鉴赏,描绘我心中的他。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感伤。怀疑吗?那请你继续打开试卷的下一页,继续沿着他的轨迹步行。不消多时,你就会看见“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也会看见“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这一类的感怀之悲呼之欲出。当然,他所感伤的诗句尚有许多,但论鉴赏,只上两句亦极佳矣。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担忧,也会感叹。两者合二为一,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诗境。有问题?那就在诗卷继续找答案。打开后面的部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一并映入眼帘。细品此两句诗,他把担忧蕴含在其中,但又不忘了补上自己的感叹,可见他的复杂心绪。又如“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二句也点出了他的“忧”与“叹”:他“忧”国家灾难,却又“叹”刘禅无能也享受祭祀。这就是他的表达,把情感完美又恰合地融合在一起。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六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七

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八

在战国时代,魏文侯是一位很有名的君主。他拜卜子夏、田子方为相,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家门口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兴致正浓时,天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左右侍臣问他:“现在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候说:“三天前我曾与管理猎场的官员约定今天要前去围猎,虽然眼前是宴乐美酒,外面大雨滂沱,但我也不能因此而不守约定。”说罢,他亲自驾车前往,告诉那位管理猎场的官员,今天因为下雨就不准备围猎了。四方贤士听说后,前来归附的更多了。

有一次,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拒绝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实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十分佩服,都前来朝拜。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与它相争。

魏文侯还能闻过则喜。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一举攻克,然后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这个君主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直言说:“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开。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立刻派翟璜去请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把他奉为上宾。又有一次,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饮酒,文侯侧耳说:“编钟的乐声好像有些不协调,左边偏高。”田子方闻言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侃侃而谈:“臣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乐音,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您说得太好了。”魏文侯的好学、礼贤、善纳良言是许多人尤其是国君很难做到的,这些美德使他成为当时有名的贤君。

魏文候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国相这个位置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认为这两人怎么样呢?”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也不过问亲戚间的事。臣是朝外之人,不敢为君主参谋。”魏文候说:“先生遇到事情请不要推辞。”李克说:“君主没有好好观察啊!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质能力,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权达时看他所举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为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看这五方面就可以决定了,怎么还要我来判断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国相的人选定了。”李克出来,看见了翟璜。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商议国相的人选,结果是选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愤怒的样子完全显露出来,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推荐的;君主为国内的`邺县担忧,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要讨伐中山,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克后,找不到可以守卫的人,我推荐乐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什么地方会输给魏成呢?”李克说:“我之所以知道君主会任命魏成为国相的原因是,魏成的俸禄有千钟,十分之九用在了外面,只有十分之一是用在家里,所以在东方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都以他们为师;你所举荐的五个人,君主把他们作为自己的臣子。你不要再跟魏成比了。”翟璜羞愧地施礼说:“翟璜是个粗鄙的人,失礼了。我愿意从此做您的弟子。”

魏文侯是一个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于一身的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讲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自己治理国家的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儒、法两家思想,择善而从。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闻过则喜,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君。

现代名人事例怎么写篇九

白玉霜是著名评剧演员,演技很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他到中国人?”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张伯苓长期任南开大学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