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05:44 页码:11
最新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大全8篇)
2023-11-19 02:05:44    小编:ZTFB

总结是思考的结果,是对经历和经验的理性反思。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不断进步的关键。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或者可以借鉴一些表达方式和结构。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一

09美教油画凌喆昀3090303108这次的暑期毕业考察我们走的是西北一线,一路上走了西安、兰州、夏河、西宁和拉萨。在夏河,去桑科草原的路上,我被拉卜楞寺的雄伟震撼到了。很难想象在这么一个荒僻的藏区竟然会有这么辉煌的建筑。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__大师的府邸。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他们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大建筑群体,列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

至解放前夕,拉卜楞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层楼1座,六层楼1座,四层楼4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座,馏金铜瓦顶4座,绿色琉璃瓦顶2座,嘉木样大师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楼房31座,各个昂欠__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所,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种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种建筑,共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堪称安多地区第一名刹。

拉卜楞寺建筑属藏式布局,建筑形式多为藏式、汉地宫殿式、藏汉混合式,整个建筑群以东北及西北之白塔为标志,高大经堂、佛殿均集中在西北方向,以闻思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点,其它殿宇以半月形格局呈群星捧月之势。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质朴大方,寺庙墙垣主要有红、黄、白三色。其建筑特色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

拉卜楞寺的六大扎仓——佛学院,各有其经堂,整个寺院除这6座经堂,还有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具有浓郁尼泊尔建筑特色的大金瓦寺(弥勒佛殿)是全寺佛殿建筑的典范。

庙宇的建筑群落在半山腰铺陈开来,大多是金顶红墙的藏式建筑,殿顶有各样鎏金的装饰,每座大殿有自己的风格,整个建筑群则雕梁画栋,十分宏伟壮丽。寺庙远望背依凤山,面对龙山,据传此处是“金盆养鱼”之地。

围绕在其下方的大片僧舍外墙用白色,门两侧饰红色边框,素雅定静。寺院周围环绕着两千多个色彩绚丽的转经桶,则将整个庙宇中心浓郁、边缘清淡的色彩完美统一起来。

拉不楞寺没有围墙也没有特别的山门,寺内街道纵横,与整个小城连为一体。

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所有经堂和佛殿用青色石英岩砌成厚墙,色调素洁,质朴大方,故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殿顶的四周都有边麻草扎砌而成的棕红色矮墙,既减轻房屋载重量,又显高大美观,极具庄严隆得的宗教气氛。

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其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当地特有的土、石、茴麻和木材,墙的外层用大小均匀的青灰石砌成,光滑洁净、整齐和谐,内层用木料支架立柱,雕梁画栋。殿内的木柱上还悬有精美的绣佛和经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锦缎,殿壁周围绘有颜色鲜丽的壁画。门楣多为木雕,用整圆木采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相结合手法,刀工细腻,层次分明。所雕刻的花卉、鸟兽神态各异、逼真动人,加上饰以各种颜料,更显殿堂雍容华贵。寺院藏经堂、佛殿以及殿堂前布围上均有铜质镏金法轮、阴阳鹿、宝瓶、经幡、雄狮等组合图案,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镏金铜瓦和绿色琉璃瓦,古朴典雅,飞檐凌空,龙腾兽跃,金瓦红墙,光彩夺目。整个寺院庄重中透出富丽,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除此之外,唐卡是拉卜楞寺保存数量最多,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在西北走过的这么多个寺庙中,拉卜楞寺是藏传文化最原始的保留,也许它不如布达拉宫那样金碧辉煌,但是是确实最纯粹的藏传佛艺术。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二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拉卜楞红教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谢谢大家!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三

大经堂光线阴暗,正面是一尊镀金大佛,前后左右挂满了哈达,两旁是几尊略小的佛,四壁是极美的藏画,画的全是佛。佛像面前是长长的木制香案,案上放着三排大小不,的酥油灯。大者尺许,小者数寸,灯座多为金银质地,镂刻着精美的花纹。一层又一层的刺绣围幔。一件又一件的酥油花雕刻,展示的是藏民艺人的绝顶聪明。

寺中光线不好,甬道有些阴森,在陈放法轮的殿堂,我们看到一个老喇嘛在转动经轮。经轮水桶般大小,在廊檐内一排排立着,轴有些锈了,吱吱嘎嘎地响。它的转动全靠人,老喇嘛拨转一个,再拨第二个,轮到拨最后一个,第一个又停了,再去拨,周而复始,永远靠人力拨下去,这就是所谓法轮常转。

当我们步出寺院大门,眼前的一幕让人目瞪口呆,两位梳长辫子、着紫色长袍的藏女,正旁若无人地“磕长头”。先是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再落至胸前,然后前伸,全身扑倒在地——爬起来向前走三步,周而复始。据说。她们要绕拉卜愣寺叩一周,大约是十来里路。在这之前还见到一位老藏民叩着头赶路。据向导说,人约是还愿的。他的.脾上绑着厚厚的牛皮,双手有木板垫着,这无疑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那漫漫的山路。阖家财产,毕生精力都耗费在这千里雪山险途,真是“阿弥陀佛”!

中午,在饭馆吃饭,与一位小喇嘛谈天。他长得很神气。懂英语,一笑两排白牙。“不枯燥吗?”“不枯燥,佛学功课紧得很。”据说,喇嘛中不乏有学问的人,有的是海内外有影响的佛学家。

黄昏时,朝圣的信徒在夏河镇上吃饭,买东西,或三三两两地闲谈,你可以最近距离地观察这个粗犷的民族,眼神手势都透着雄强,但又不乏敦厚和良善。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拉卜楞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

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五

步入寺院,相信每个人都会被其震撼:许是庙宇顶上金碧辉煌,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许是红墙白壁,古香古色,风霜腐蚀敲打,历史在此沉淀。

当人流裹挟着我们进出一座座庙宇,拉卜楞寺的全貌一点点在眼前展开:每处壁画的佛祖神态各异,却又有丝丝联系,佛像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注视来来往往的人群,令人心中安宁平和;舍利被各种各样的宝塔供奉,是他们不变的崇敬,神圣的信仰。

最难忘的莫过于酥油花展厅,空气中充斥着久久不去的浓郁酥油香。但没有多少人会在面对这种美丽时,想到这动人竟会与残忍并存:僧人们需在冬日将双手泡在冰冷的'水中,防止手温将酥油融化,再慢慢拼捏出不同的模样:那高山流水的空谷,宁静恬淡;那争奇斗艳的百花,生机勃勃;那庄严慈和的佛像,寓意深刻…他们的一念一想,融入其中,久经风霜,形亡神存。

当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赞叹着世间罕有的奇迹,他们是否能领悟佛寺所真正要带给他们什么。寺庙的一砖一瓦是名士歌颂的盛景,却是苦行僧见惯的常景。身裹红衣的僧人,手握佛珠,嘴念经文,一次又一次我们从面前走过,他们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早已习惯,也可能从未在意,他们知道自己应该追寻什么,知道自己坚定的信念,而不像我们,随波逐流,摇摆不定。当我们给予了自己肯定的答案,世间纷乱便动摇不了心中的理想;当我们找到了自己,也就找到了苦苦寻找的一切。

今天我看到了,看到了雄伟壮观的古寺,了解了信徒们虔诚的信仰,绕着拉卜愣寺磕着长头,用双手和头顶告诉佛祖他们那颗炽热的心;看到了活佛们的尊容,原来他们也是平常的普通人,甚至比我们更加努力,需要付出更多。游览从来都不是欣赏美景这么简单,因为需要一块心灵的栖息地,所以我们开始寻找。

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再品到这样的佛教,脱离了人世喧嚣,剥去了红尘凡事,如此纯粹而又美好;如今日的天,蓝的彻底,美的动心。这里在金碧辉煌与简单朴素之间恰到好处,多一分庸俗,少一分简陋。这里从来没有说过什么,简简单单,便动了我的情,留住我了心。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六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拉卜楞红教寺位于九甲乡王府村旁边,红教属藏传佛教中“宁玛”派,信奉莲花生大师,僧人穿有红边的白袈裟,头上盘着辫子,他们安家立业,娶妻生子。1880年6月,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在勒地擦高地方香浪期间,有一夜梦中征兆与莲花生大师预言相吻合,觉得创建红教寺的时机已到,故于1887年4月间进行佛事活动,召集散居在各村庄的僧侣,制定寺规,指派管理人员,并发给管理人员每人一件袈裟,其他僧侣每人50块铜钱,赠给寺院莲花生大师佛像及法器等物。

1946年,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修建了经堂和部分僧舍,委派德格仓活佛为该寺法台。是年农历10月嘉木样大师亲临庆祝仪式,诵经祈愿,经堂起名为桑钦蒙吉郎,惠赐寺僧着新袈裟(现在装束)等寺规。

拉卜楞红教寺设三个学级,初级班以学习常诵的经文为主,其次学习正草书法,诵经语调、音韵及塑造尕玛等技艺。中级班学习语法、文法、诗学、医药学等学科。高级班学习《普贤上师言教》等密乘。

拉卜楞红教寺除了正常宗教活动以外,演出藏戏也是一个主要活动。每年正月法会等重大节庆期间演出藏戏。该寺演出队创建于1955年演出的第一部剧是《智美更登》,演出的剧目还有《阿达拉茂》、《赤松德赞》、《桑姆》等。

谢谢大家!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七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状,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圣地。

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佛宫,拉卜楞即为转音)扎西奇”,又因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曾经学经于拉萨哲蚌寺扎西郭芒扎仓,并出任过该扎仓堪布,所以康藏地区的藏族习惯上称拉卜楞寺为“安多扎西郭芒”(意为安多地区的吉祥多门院)。

1709的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在此风光宜人之地建寺,历经280多年的修建、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1961年,拉卜楞寺被甘肃省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这数次拨款维修。

全寺有六大扎仓(学院),分别为铁桑浪瓦(闻思)、居麦巴(下续部)、居多巴(上续部)、丁科尔、曼巴、季多(喜金刚)扎仓。铁桑朗瓦扎仓、俗称大经堂,是拉卜楞寺僧人学习显宗的学院,一切规定、律仪、都依照拉萨哲蚌寺郭芒扎仓。学僧主要习究三藏(论藏、律藏、经藏)、三学(戒律、禅定、胜慧)及四大教义(毗婆沙、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最终要达到通晓佛学五部大论,即《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分十三级学习这五部经典,一般需要时间才能学完。闻思学院设三种学位,即然江巴、尕仁巴和多仁马巴。

甘肃拉卜楞寺导游词篇八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