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8:51:35 页码:10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汇总9篇)
2023-11-19 08:51:35    小编:ZTFB

教案要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相结合,使之符合教学体系的整体要求。教案的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相匹配。这是一份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教案范文,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一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的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法。

教学媒体:

课件、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自主学习第四段“顶峰歼敌”)。

1、指名朗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

2、用成语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五壮士形象。

3、概括学法:初读想象画面。

4、“顶峰歼敌”的影片回顾,激发感情。

(1)放影片。

(2)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如何?

5、自由读,找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好好地品读体会,并作好笔注。

6、汇报:把你觉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朗读的体会。

7、概括学法:品读体会感情。

8、表演读。

9、小结学法:初读想象画面dd品读体会感情(找―品)。

三、运用学法,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第五段“英勇跳崖”)。

1、据学法分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自读第五段。

(2)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生自由汇报。

3“英勇跳崖”的影片回顾。

4、结合课文分组合作探究:

(1)找:哪些语句表现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

(2)品:反复读,体味这些语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5、检查合作学习情况,反复品读。

6、小结: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所以课文结尾说()。

7、比赛读。

8、配乐读。

9、积累: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记下这一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文。

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情感升华,课堂延伸。

提供网址,丰富课外知识。

六、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些什么作业?

板书:

顶峰歼敌。

英勇。

引上绝路。

跳崖。

痛歼敌人。

接受任务。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二

1941年秋,日寇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马宝玉等五位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为了痛击敌人,五壮士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绝路,把不少敌人打得粉身碎骨;在弹尽粮绝时,他们就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把敌人砸的头破血流。眼看就要被敌人俘虏时,他们毅然跳崖,以身殉国。

我是含着热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五壮士最后毁掉枪,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勇敢跳下悬崖的情景。这气势,这声音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啊!五位壮士是多么勇敢,他们不但掩护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还把敌人引上绝路,与之同归于尽,他们那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为了革命,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时,想想五壮士的惊人壮举,再看看今天的我,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我非常惭愧。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解放,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比起他们,我所遇到的困难算的了什么?如果没有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撒热血,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没有现在繁荣富强,经济稳定,日夜昌盛的祖国。如果我们今天遇到了一点困难就退缩,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先烈啊!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三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四

2.课时:第二课时。

3.课前准备:第一课时弄懂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教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

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背景资料得搜集和介绍,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五壮士跳崖的英雄气概。

教学方法。

学生与文本、与作品中人物的距离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历史,走进那段历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英勇奋战掩护屹立悬崖仇恨崎岖坚强不屈惊天动地。

2.用心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想想看能否用上其中的部分词语概括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文本,感受英雄气概。

师:上节课,通过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五壮士与敌人激战的动作、神态中感悟到战士们的英雄气概,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语句也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请大家静心默读课文3-9自然段,找到描写五壮士英雄气概的语句,用心品读,抓住关键的词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三、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心地品读了课文,找到了描写五壮士英雄气概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请发言的同学先说一说你找到的地方,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用心听,准备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重点句一: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2.谁能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读一读班长的这句话?

谁还能读得再坚决果断些。

3.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通道呢?(出示课件)。

再结合书上的语句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绝路。

5.为了掩护群众歼灭敌人,五壮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条绝路,这种英雄气概确实感人肺腑。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小结: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壮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面悬崖的绝路,这种英雄气概是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勇气。

重点句二: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老师把这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仔细读读这段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砸”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哪些词语代替呢?可以换成这些词语吗?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这句话。

3.“石头像雹子一样”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看看这两句话,对。

比着读一读,看看表达的效果还一样吗?

谁能把这种仇恨读出来。

关注两个“带着”你一定可以把这个句子读得更好。

4.文中写“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你还知道中国人民有哪些仇恨?

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恨,怒火就在五壮士的胸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胸中熊熊燃烧起来,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齐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整段话)。重点句三: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1.“纵身跳下”“昂首挺胸”读出了什么?

带着体会读这段话。

2.观看视频,再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3.“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出示课件:这是英雄的……)。

4.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

5.仅仅是这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惊天动地”和“气壮山河”吗?

你从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中听出了什么?(仇恨、热爱、抗战到底的决心、不怕牺牲的气概)。

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段话。(齐读)。

6.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小结:是的,在那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在那民族存亡的灾难岁月,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场史无前例的卫国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坚强不屈的民族赞歌。

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1.老师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五壮士跳崖后从山下追上来的大汗淋漓的敌人得知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庄严地行了日本军礼。五壮士用自己的英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头可断,血可流,民族尊严不可丢的凛然正气。

2.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河北省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顶峰修建了纪念塔。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峰峰顶建立了纪念塔,塔为五角形,共五层,高十余米,塔身正面有聂荣臻手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字。(观看图片)。

3.面对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这汉白玉纪念碑,处于今天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该说点什么呢?(可以对五壮士说,也可以对自己说)。

小结:是啊!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牢记这段悲壮的历史,时时以五壮士的精神鞭策、激励自己,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五、学习写法。

此时此刻,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牢牢地扎下了根,那么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语言、动作、神态比喻、排比)。

总结: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此外还可以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把文章描写得生动形象。

六、作业。

今天通过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课后查找资料,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的故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战争年代距今天孩子们的生活久远,为了让他们了解历史,铭记革命先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抗战年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上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加上适度的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内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深刻体会文字背后的精神,真切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品悟人物的品质,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

2.读写结合,读悟结合,实实在在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五壮士的言行突出了人物的品质,课上抓住重点句的品读感悟,是学生对于人物品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课外资料的补充、战争年代的视频资料的播放,更使学生内心激动感慨,使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更是情动而辞发。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五

课文所写的事件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不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五年级的三位语文老师决定利用作文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影片《狼牙山五壮士》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的同时了解哪一部分是解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

针对这两个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教学:

在快速阅读课文方面,先教给孩子们快速阅读的方法,从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到一行一行地快速读。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我采用了填空的方法:接受任务跳下悬崖。并根据填空把课文分成五部分,同时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最后用引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最后一部分“跳下悬崖”,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收获:

1、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2、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更不能含含糊糊。

3、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六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的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对学生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学习五壮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法设计:引导法。

学法设计: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葛振林的图片。

照片上,为大家讲述革命故事的老人就是著名抗日英雄葛振林,2005年,3月因病逝世,当地干部群众纷纷送来花圈,含泪与老人告别。为什么老人会如此受人敬重,因为他就是当年在狼牙山,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把敌人引上山顶,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去感受五壮士的壮志豪情。(板书课题)。

二、回顾旧知。

三、新授。

质疑:课文为什么要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完成今天的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五壮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2、交流:引导学生从敌我力量悬殊,敌人大举进犯,体会情况的危急,进而体会到五壮士的勇敢。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五壮士是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的?

1、分组学习:

描写班长马宝玉的语句:(“沉着、狠狠地”神态)。

描写副班长葛振林的语句:(“大吼一声、满腔的怒火”内心的状态)描写宋学义的语句:(“抡、浑身”动作)。

描写胡德林、胡福才的语句:(“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神态)描写整个集体的语句:(“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

2、指名读课文,表现人物动作、神态。

(三)学习第三部分(略)。

五壮士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1、齐读课文。

2、交流;(这是一条绝路,一条不归路)。

抓住“斩钉截铁、紧跟”等词语,理解五壮士的面对死亡时英勇献身的决心。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分组学习:找出句中的动词,比较句子,从中谈体会。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重点朗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

(五)、学习第五部分。

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意思。

3、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4、发挥想象:他们跳崖前是怎么想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五壮士为什么要选择跳崖?你感受到了什么?当敌人爬上山顶时,吃惊地发现与他们顽强抵抗的竟然只有五名中国战士,被他们这种以身殉国的精神所感动,都纷纷脱帽致敬。我提议:向五壮士行一个庄严的队礼,让我们再一次响起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课文为什么要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自由回答)。

五、拓展思维。

五壮士跳崖后,发生了什么?除了葛振林还有谁幸免遇难?同学们可以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

六、布置作业。

写下你的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跳。

引上绝路下。

诱敌上山悬。

接受任务崖。

不畏牺牲英勇顽强。

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学校:龙门小学。

班级:五年级教者:郭妮。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七

最近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好后我热血沸腾。于是我决定上网观看这部电影。上周三晚上,写完作业后我便上网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大概拍摄于六十年代,影片是黑白的。它主要讲述了:1941年,日寇向狼牙山一带扫荡。许多平民百姓被日本鬼子活埋或杀害。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负责掩护群众主力转移,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日本鬼子引上了狼牙山绝壁,子弹打光了,最后壮烈跳崖。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经常浮现出他们跳崖时喊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些口号既体现出了五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同时也体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只顾自己的财富和利益,结果让别人吃尽苦头。而且还不负责任,不兑现对别人的承诺。虽然说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学习他们这种不向困难低头和屈服的品质。

另外,我还要学习五壮士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优良品质。正因为他们沉着应战,才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为连队主力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总之,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民族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更加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八

《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1年的一天,邱蔚团分配到了从狼牙山一带阻击日军,任务是把老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一举击退敌人的任务。后来邱蔚团主力带领乡亲们都转移了,只剩下一个连牵制敌人。当退到狼牙山顶时,这个连只有5个人了,而且子弹、手榴弹都用完了,他们就用石头砸……日军知道他们没子弹了,就一下蜂拥而上,嘴里喊着:“捉活的!捉活的!”眼看敌人越靠越近,五战士宁死不屈,一边喊着“打倒日本鬼子!”、“中国共产党万岁!”,一边一个接一个的从悬崖下跳了下去。

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五壮士为了给乡亲们和团主力转移争取时间,他们不停地和敌人周旋,在敌人必经之路上埋下,诱使敌人不断的追赶他们,他们自己饥渴难耐,却没时间停下来喝一口水……在和日寇的斗争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为了能一举击败日军的进攻,战士们舍生忘死、顽强抗争。这种舍身为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一下,如果这五壮士怕死而投降的话,团主力就没有办法击败敌人,那么狼牙山一带就将被日军占领,一旦狼牙山被日军占领,他们就将借助有利地形,更加疯狂地掠夺我们的财产、残害我们的人民,再想驱逐他们就更难了,就会付出更大的牺牲。

看到五壮士的勇敢、顽强,我不由得想到自已平时一遇到难题就想打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在这些为国家宁愿舍身的战士面前,我不禁脸红羞愧。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进发的方向!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汇总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3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一、第二部分。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3、讨论:

(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战士们为什么热血沸腾?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外延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