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精选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30:51 页码:7
精选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实用10篇)
2023-11-13 02:30:51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清晰明确自己总结的对象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一份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一

今年6月17日,46岁的航天员汤洪波,和他的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

3个月的太空之旅,他们完成了诸多任务,也领略到太空的深邃和奇妙。

汤洪波于1999年毕业于空军第五飞行学院,曾经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多小时。20__年,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来到了航天员大队,经过11年的刻苦学习与执着坚守,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在轨期间,汤洪波和他的战友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建立起了空间站载人环境,完成了大量的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试)验,并且两次空间出舱完成了舱外设备安装任务,在轨飞行的3个月后成功返回地球。

记者会上,汤洪波表示,“航天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我深深地知道,是党培养了我,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是祖国的强大为航天事业作出了有力支撑。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作出更多成绩。”

另据其他航天代表介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同时,中国航天人还要瞄准更远的目标,就是深空探测。中国航天员要不要上月球,现阶段正在开展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所作为。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二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3年又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三

樊锦诗,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了解她先进。

事迹。

向她学习。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樊锦诗,女,汉族,80岁,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1963年7月,刚刚大学。

毕业。

的樊锦诗怀着保护祖国优秀。

文化。

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55年来,樊锦诗扎根大漠,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被誉为“敦煌女儿”。

樊锦诗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注重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动《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的颁布实施,使敦煌石窟走上科学保护之路;最早提出“数字敦煌”,策划实施了敦煌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国际交流合作,开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极力倡导并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国内外多次成功地筹办了敦煌艺术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养和造就人才,为敦煌石窟文物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解决保护文物和开放利用的矛盾,提升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被誉为“我国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范”。

80岁的樊锦诗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倡导者和模范践行着。2018年12月,樊锦诗同志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樊锦诗先生在一次发言时称:“我这辈子‘守一不移’,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莫高窟。”人们从她的匠心精神中领略到了“择一业,终一生”的执着风骨。

“守一”是古老的法门,这个法门比佛教还要早,因为人要修炼,一定得有一个调整身心的根本。

方法。

所谓“守一不移”,是指确立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某一领域、某种技术上有所成就,道家称之为“抱一”《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守一不移是人类文明史为心性修养积累下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在少林寺的一个石洞里“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达九年之久,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纹褶皱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将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迹犹存。

这使我想起了历史学家。

范文。

澜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

不写一句空”。无论是为僧师表还是历史研究,都需要守一不移的执念,以护佑“明心见性”的真诚,确保史书编纂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用时间来打磨信念,用信念来消融时间。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心浮气躁,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有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习惯“急转弯”、擅长“换频道”。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沉溺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如何排除杂念,在信息过载中找回专注?美国的一些教授尝试在课堂上放慢进度,稍作停留,让学生们或闭上眼睛、放空大脑,或盯着一件作品个把钟头……结果,一向高速运转的大脑静下来后,竟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尤其是智商高的人,因为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重点经常飘移;知识的碎片化与智力本身并无关联,但智力向多方面扩散时,就会像光线那样,激光高度聚焦可以穿透钢板,手电筒光线发散只能照射十几米远。

“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掣来”,要让“心猿罢跳,意马休驰”,一定得“急手还掣来”,不能含糊。急手,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要有定力,如同蚂蟥吸血、老鳖咬筷子一样,死死不放。古人将对内心的管理比喻为牧牛--农田间的路很窄,放牛的小孩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牛,牵着绳子,让牛只吃田埂上的草,不偷吃庄稼。偷吃庄稼即打妄想,牛好比我们的心,绳子乃用功的方法,看牛的小孩就是正念,要时刻控制住心中的妄想。

回望历史,古人都是用一辈子弄懂一经一论,然后以千经万论来印证所学的这一经一论,再把一切都归到这一经一论里,如此就是“一法通万法通,万法同一法”。修行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想把这世间的所有学问都掌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所以人还是要约束自己,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来,能把一门学问做得精到就不容易。只要守一不移,恒心、毅力如滴水穿石,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与阻碍也能突破。这是前行的法宝,也是成功的要诀。

曾国藩识人用人认定一个“恒”字,他不在乎一个人有多聪明、有多大能力,而是着力考察其能否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力求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十分普遍,可见智力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成功,只有那些不计名利得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忍不拔而又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诚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跬步不辍,终至千里;敦行不怠,终成大观。一个人的成功史,往往是一部守一不移的生命史。笃定“一”、坚守“一”、精于“一”,方能“功不唐捐”。怀素数年如一日勤学苦习,练就了一手“。

草书。

天下称独步”、“笔锋杀尽中山兔”的书法;艺坛宗师齐白石衰年追求画法出新,闭门谢客十载,终使画技有了“龙吟虎啸,经天纬地”之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诺贝尔医学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提炼青蒿素,历经一百九十次实验失败后,才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无数报国赤子为了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件事”皓首穷经,披肝沥胆,这源于他们心中“穷尽一生,从吾所好”的执念。

“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这句话,或可作为守一不移者的最好注脚。一个人倘若能够笃定一生的志趣,那么他就会拥有攀登高峰时的一根拐杖、浪里行船时的一张风帆,人生一定会充实顺畅,硕果累累。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3年又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5位新时代先进人物代表樊锦诗、王泽山、杜富国、王传喜、方文墨担任启动仪式。

报告。

嘉宾,

教育。

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出席启动仪式。

“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现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三八红旗手标兵、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扎根西北大漠、一生坚守敦煌的亲身经历,讲述文化兴国。

故事。

诠释一位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最美奋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院士则以《忠诚担当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回忆自己担当起“强军兴国”使命的初心:“不做亡国奴,就必须强国、有坚强的国防。”尽管已经84岁高龄,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不断在火炸药研究中攻坚克难,“我要和我国火炸药同行一起,继续推进我国火炸药在世界大国行列中前行。”

此外,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作了题为《从“文墨精度”到“大国工匠”》的报告。据悉,出身于航空世家的方文墨是沈飞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他创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被命名为“文墨精度”,2018年,他又将这个精度提高到了0.00068毫米。锉坏了无数把锉刀,阅读了400多本专业书籍,整理出20余万字钳工技术资料,他成为了“全国最好的钳工”。方文墨拿出火柴盒大小的零件,现场展示了自己的“锉修”手艺。“作为一名党员就得要多干一些,多付出一些,冲在别人前面的信念。”他说。

唱歌。

每当有一点点进步他都兴奋不已仿佛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杜富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扫雷兵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另外,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则讲述了自己带领“落后村”变为“先进村”的经历,展现改革发展的成就缩影。代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兰陵县,在上世纪末是远近闻名的“脏乱穷”村,负债近400万元,王传喜迎难而上,带领全村选择了“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说:“能让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就是我们村‘两委’一直坚守的初心。”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时指出,这是一堂有理想高度、思想深度、人生厚度、情感温度的思政大课,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敬仰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凝聚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磅礴力量。

据了解,根据“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相关部署,各高校将广泛邀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新时代先进人物,通过多种方式进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四

10月,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漫山果树枝头上热闹起来,挂满一个个“沂源红”苹果。看到当年的荒山生机勃勃,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曾经的村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满怀欣慰。在朱彦夫家,86岁的老英雄坐在床上,依旧是战士的英姿。

1947年沂源解放,那年冬天,14岁的朱彦夫穿上了军装。让他自豪的是,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中,他都立过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失去四肢和左眼。是一辈子在疗养院被人伺候,还是回老家?“去”还是“留”,如当年的“生”还是“死”一样,摆在了他面前。最后,他作出决定:不能让国家养起来,我要回家。

1956年春,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特护待遇,朱彦夫毅然回到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195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人生的第二个“战场”,与乡亲们一起奋斗25年。

一上任,朱彦夫就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臂上搭着块随时擦汗的毛巾,深一脚浅一脚,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查访民情。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热火朝天地展开。他始终掌握第一手资料,春天的耕播、用肥、苗情他了解;夏天庄稼长势、旱、涝、虫、草荒他知道;秋天庄稼收割、打场情况他说得清;冬天整地、积肥状况他了然于胸。

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第一个平均亩产过600斤;全乡第一个用上电、村民人均收入第一……谁能想到,这么多“第一”,竟是张家泉村,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连地瓜干都吃不饱、一到灾年就靠讨饭糊口的穷山村创造的。

在休养所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可以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朱彦夫说:“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看到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哪能袖手旁观?带领大伙过好日子,困难肯定不少,但再难,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那时候,村里没有办公室,朱彦夫家狭窄的屋子就是会议室。支部开会,一开就到深夜。他不止一次对全家人说:“咱家有特等残废这一个‘特’字就够了,绝不容许再有一个‘特’字出现!”

对家人严苛得近乎“残忍”,但朱彦夫对村民却百般呵护。他的大女儿朱向华告诉记者,父亲每月的伤残金,大部分都用在了集体的事和接济村里的穷人、病人上。上级每月配给他的白面、红糖,他也总要分一些给四邻八舍的老年人、五保户、病人和烈军属。家里的鸡蛋也不让孩子们吃,用作公务招待。公社、县城来人,到了吃饭点儿,他就自掏腰包在家里招待。

前不久,张家泉村现任支书刘文合又来到朱彦夫家。一落座,朱彦夫就扒拉开自己的日记本,搓出一张纸条交给刘文合。这是老书记的习惯,自从朱彦夫患脑梗塞后,思维就难以一直清晰。看电视时,有什么致富项目和信息,觉得村里能用上,或者自己有什么建议,他就写下来,等村里来人交给他们。

朱彦夫是个发光源,释放正能量。在他身上,没有暮气,没有怨气,没有骄气,而是处处彰显着勤俭朴实的优良作风、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从1952年开始,到1996年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44年间,朱彦夫拖着残腿,每请必到,奔走大江南北,无偿作了1000余场报告,听众达几百万人,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谈吐间,他有军人的豪气,也有沂蒙汉子的朴实。他常拿自己开玩笑,身上的伤疤每到阴天下雨就疼,他说自己是“天气预报”;假腿走在泥水里,他说这就是优越性,零上100度不觉得烫,零下100度不冻得慌。“我当了一辈子‘小偷’,14岁偷着去参军,从疗养院里偷着回家,当村支书也是瞒着家人偷着干上的。晚上想出门查看工程,老伴、子女都不让,我就偷着去。见熟人就躲到庄稼地里,要不让他们发现了就背着你、推着你,你就看不到想看的东西了,就不自由了。”在朱彦夫心里,“偷”是一种幸福。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五

“我时常想,是什么让我的老前辈们坚守大漠深处,以毕生心血守护着敦煌文物?是因为敦煌太有魅力了,完全融入到了他们的灵魂和血液中,从而激发出了为之奉献的使命感。”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近日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她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长达1600多年时间里,古人用智慧营造了一座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樊锦诗自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守护敦煌文物,让莫高窟“老”去得更慢些。

樊锦诗最初到敦煌,主要是从事石窟考古工作,特别是要做莫高窟考古报告。现在虽已退休,编撰考古报告依然是她生活的重心和牵挂。她表示,编撰石窟考古报告工程浩大,既要解决石窟测绘等技术难题,也要做好报告体例、编排的整体规划。经过多年钻研,融汇了多学科研究成果和技术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问世。

她介绍,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报告得以准确呈现石窟各项测量数据,并表现洞窟结构、彩塑和壁画原件、原塑和原绘及重修、重塑和重绘的细节、遗迹空间和时代关系及制作工艺等。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考古报告将石窟资料永久保存下来,就像24史一样。如果有一天洞窟坍塌毁坏,这将是复原的重要依据。”樊锦诗说,考古报告也将推动敦煌石窟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无论是艺术、文物保护、人文学科等领域,都可以从中获取详实的资料”。

她透露,考古报告第二卷将于不久后出版。根据规划,整个考古报告要出一百卷,“这是几辈子的事情”。

上世纪,一句流传甚广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海外”刺痛国人的心。樊锦诗认为,在一代代学者推动下,现而今敦煌学的'研究重阵和高地都在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们成立了相应的学术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我认为敦煌学研究最厉害的还是中国。”

“敦煌的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靠的是人”,樊锦诗向记者介绍,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敦煌研究院全力为年轻人提供发挥才干的平台和学习深造的机会。

“我们不搞论资排辈,谁有本事谁上。年轻人只要有能力,就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做好了还有奖金。”樊锦诗表示,研究院还提供资金支持年轻人继续深造,“坐在莫高窟看莫高窟是坐井观天,凡是与研究院有合作的国外机构,我们都把人送过去。”

与老一辈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相比,如今敦煌研究院的工作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想要搞研究有很好的实验室,想要作画有很好的画室,想查阅资料有大量的图书。”樊锦诗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六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七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许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八

近日,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老战士朱彦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连日来,时代楷模朱彦夫的事迹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朱彦夫挑战生命极限、一心为民的精神信念,感动了很多人。无手无脚、没有左眼、没上过几天学的朱彦夫,却一直坚持读书、看报纸、写日记。最近,朱彦夫的部分日记曝光。

1963年12月(节选)。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内心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是死去好还是继续活着好?活着吗,艰难如山,寸步难移,在全部生活的历程中,都充塞着每行必遇的困难、阻碍和烦苦。小则吃饭穿衣,大则行走旋作,以至工作与斗争,都每每依次横在我的面前。这样下去,对党和国家、人民和自己,都不可能有什么好处。死去吗,这是违背人民利益、毫无价值的牺牲。

这些难题,这些复混烦思的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起来。为革命、为生活而斗争的视线,渐渐暗淡、模糊了。如果说,在残废以后还曾以勉强的精神,在农村为革命事业做了一点事情的话,那只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这可以消磨静卧、孤坐所带来的郁闷沉默状态,用以弥补前功未完的缺额。

当我读到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恍然急剧地跳动起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此刻,我的心象一棵久枯失育的草,得到阳光和空气的温慰一样,顿时舒展开来,逐渐返青了。这句伟大宝贵的话,正好说到我的内心深处,我正是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困难而没有看到全局的光明前途,对困难丧失了斗争的勇气,把视线固定在一个小的死角里。

一个人只要有生命,就会发光,就能以他所散发出来的光热,去改造他周围的自然环境,去帮助和改造他周围群众的落后思想。

_武装了我使一个在别人看来只能清享厚福终身,毫无生息作为,甚至连吃饭喝水都应由别人捧碗相喂的人,重新振作起精神,拿起另一种斗争武器。

一个共产党员,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

我有嘴能说,有眼能看,有假肢能走动,有胳膊会写字这就是我与阶级敌人、工作困难以斗争的有力武器。在_的指引下,我决心以这种武器,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九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体现出来。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能够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能够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04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合。而且,因为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06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协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学习体育两不误。

苏炳添不但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平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即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动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苏炳添破十神迹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刘翔的含恨退役,让黄种人在短跑领域出现真空,苏炳添横空出世,即时填补了空缺,这位步频型的小个子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瞬间启动水平。在国内,苏炳添面临张培萌的竞争;在亚洲,苏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战,即使之前苏炳添生活在张培萌、桐生祥秀的阴影下,但天道酬勤,他凭借划时代的壮举荣膺黄种人第一飞人,注定被写进体育历史教科书。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材料通用篇十

20xx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樊锦诗、郎平等杰出代表获奖。“汉语桥”获集体奖,“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获致敬奖。

本届获奖者包括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中国面孔”、传播中华文化的杰出海外代表以及将中华文化精髓传向世界的外国人。

他们分别是:56年用心守望文明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生命的`故事诠释女排精神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用雕塑语言与世界倾情对话的雕塑家吴为山,继承父辈伟业、促进中国与印度文化互鉴的学者谭中,中国与葡萄牙友谊的杰出代表蔡文显,点亮中日舞台的优秀制作人颜安,深耕中国文化的奥地利学者格尔特·卡明斯基,徒步行走中国的文化使者麦克·贝茨夫妇,为中白友谊砥砺前行的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阿纳托利,京剧国际化的推动者、美国学者魏莉莎。

集体奖颁给了创办于20xx年、被誉为全球汉语“奥林匹克”的“汉语桥”。今年还新增了致敬奖,颁给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不懈努力。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创办于20xx年,旨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内知名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和团体机构。往届获奖者中包括金庸、叶嘉莹、成龙、莫言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