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05:48 页码:12
2023年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优秀8篇)
2023-11-12 23:05:48    小编:ZTFB

总结是进步的基础,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利器。总结要着重归纳和概括,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核心内容。范文中的总结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写作模式和方法。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一

中职院校如何改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管理,培养中职毕业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成为新的课题。笔者首先阐述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管理概况及意义,然后深入挖掘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汉语言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结合德育,提高重视程度,增加师生互动等改善措施。

一、中职教学管理中汉语言文学概述。

中职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素质,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初中生,通过系统正规的思想文化和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是我们传统文化表达和继承的载体,我国的中职教育目前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为国家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技术型人才。尽管如此,我们的中职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职院校学生汉语言文学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大多数中职院校为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管理,将课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学校领导随机听课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汉语言文学教育。多样化教学,选修文学常识教育、文学作品鉴赏、写作等课程,现场模拟谈判、辩论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艺术和美的熏陶,提高鉴赏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操。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开拓眼界,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明辨是非曲直,净化心灵,拥有健康的思想品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三、中职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思想和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一些课程,把与学生综合素质息息相关的可能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汉语言文学的能力的培养放在一旁,现今社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能把技术与综合素质融合起来,做到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解决问题的人才。部分中职院校逐步注重汉语言教学,开设汉语言教学相关课程,但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问题,只重传统方式和照搬高初中或高中甚至本科的学校模式,只是简单地在认知层面开设公选课,而未对其进行深入贯彻的讲解和指导通读,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只是注重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没考虑深层次的提高自身语言文学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门类的基础。在中职学校里,很多教师还遵循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以备课,照本宣科为主,学生主要以背诵,听写为主,如对课本上的字。词。句的讲解很详细,但学生却对此毫无兴致,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缺乏吸引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将重点放在课本的固有知识体系上,但在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讲授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当适当对知识进行补充和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各种社交平台、公众号等多种网络资源,对知识进行补充和丰富,查找相关的人文故事,生活趣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关的任课教师可以适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古迹,将其与教材上的知识衔接起来,在教学上避免“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汉语言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方式授课,如制作精美的ppt,播放人物传记资料、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未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具有专业的素养,良好的口才,过硬的文笔和强大的实际操作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能独立思考,结合社会环境与理论知识,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和见解。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与灌输文化知识并重。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用社会新闻要事,近期社会上问世的作品等这些新鲜事来吸引学生,使其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感觉到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还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对某一新颖的主题以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不仅帮助学生锻炼口才,更能体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提取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四、中职教学管理中汉语言教学改善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

中职院校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忽视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开设,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基本上靠中小学的知识积累,因此造成了文学素养缺乏,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学校的领导也需要转变观念,吸纳具有高水平的文学素养的教师进入自己的师资队伍,开设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

首先,相关教学部门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开放,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生动的课程实践来吸引学生,如可以开展文学作品鉴赏,面试技巧交流,与人相处之道,文章写作实践,诗歌创作大赛,演讲比赛等实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在教室里学习语言,在课外同样可以学习汉语言文学。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能停留在书本上,需要多读多看,并付诸实践。

(三)提倡案例讲学,增加师生互动。

新鲜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分析与讨论总结如何运用相关的理论去解决当代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同时部分案例可以让学生以演讲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从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教师积极引导,开拓学生思维。

(四)完善教学考核制度。

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利于督促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考核制度应该多样化,打破传统的写论文或者考试的形式。考核的内容应综合平时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演讲或者表演的积极程度、出勤率等,对待考核的制度要严谨,要严格对待,不能放任学生的抄袭等不良行为。

五、结语。

为解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制度首先要有所改善,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其次,教师要解放思想,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媒体作为媒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后,作为学生个人,也要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二

摘要:在呼唤国际化人才的今天,在美国文学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性教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文学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性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观念均应有相应的转变,应重视发挥美国族裔文学的文化功能,应重视第二课堂中的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

一、前言。

高校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是十几年以来人们在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目的在于找到一条将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和能力训练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现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进入21世纪,人类不但更依赖于由高科技构筑起来的外部环境,也更加依赖各文明世界之间、各文化板块之间、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对话、交流、理解与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人文学科中能够对人才培养进行智商与情商综合开发的语言文学的教学,其战略意义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尽快地开发出一种高效率的、适用性较强的、能同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相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便是人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大学校长的论坛上,与会高校校长达成共识,认为为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较好地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既熟悉本国文化同时也了解世界文化的通用型的人才。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接近精神文化的子系统,它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其中的外国文学则以其知识的丰富性与情节的生动性而成为我们认识域外文化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传授外国文学基本知识、在设法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时,我们就应树立起文化观念和全球意识,应突出文学课中的文化性教学,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附合时代的要求。据此,笔者试以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为例,来探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文学课的教学问题。

二、在美国文学课中开展文化性教学的必要性人类目前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里,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各国各民族文化间融合的进程。对我们国家来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的国际交往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且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国国民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要随之提高。然而,事实表明,中国的留学生在与讲英语的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和沟通时,经常会出现非语言上的障碍,甚至有时还会引起文化上的冲突。究其原因,它是由长期以来我们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滞后于语言教学所造成的。因此,对高校英语专业来说,其外国文学教学不但要重视语言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异域文化的讲解。在当今,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许多领域均居重要位置,所以与该国的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就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多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对美国文化的学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美国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所设课程中唯一的一门能较集中地展现美国的全景的课程,所以在这门课程中开展文化性教学在全球化趋势日甚一日的今天,就势必会对两国间的跨文化交际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满足21世纪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培养全球化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必须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予以强化。美国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它以文学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滞后于语言教学的状况,使得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文学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所以在美国文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的教学,必须使美国文学的教学符合我国对21世纪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突出其文化性。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展现美国文学课的独有的魅力,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满足英语专业毕业生出国深造的需要近几年来,有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这些学生,他们在选择自己将要就读的国外的大学时一般都会参考相关国家对相关大学的'排名。,我国申请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是的6倍。这些学生赴美后,最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不是他们在语言上的障碍,而是他们与美国人在文化上的差异。由于对异域文化的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所以中国留美学子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了一个困难的适应阶段,其中部分学生遭受到的“文化冲击”甚至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美国期间的生活与学习。那么,如何使他们能更迅速、更顺利、更有效地适应到美国后的新环境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要让学生在去美国之前就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和熟悉美国的文化。

三、美国文学课文化性教学模式探析在呼唤国际化人才的今天,在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中开展文化性教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相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当然也是需要我们予以探究的。

1.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观念应有相应的转变在世界经济朝全球化方向迈进的今天,社会对外语人才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外语教师必须认识到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着眼点的外语教学已是时代发展之需,所以就应把文化教学作为美国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应在向学生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关于美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的意识,以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关注其母语文化与异国文化间的差异,并多角度地来判断和理解这些差异。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比如自主地查阅所学文学作品的相关文化背景,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相关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现象的习惯,以使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异域的文化。

2.应重视发挥族裔文学的文化功能现在国内许多地方高校美国文学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仍是“循规蹈矩”,即仍以对美国主流文学的讲授为主,而将美国的华裔文学、犹太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等拒之门外。事实上,美国的族裔文学也是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是生活在美国的各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后代在美国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些少数民族及其后代,他们的故事展现着他们在与美国的本土人土在日常交往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文化碰撞的境况,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实例。以美国的华裔文学为例,如果能将它引入到我们高校的关于美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来,就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会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华裔文化,有助于学生对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复杂而多样的经历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与美国人进行跨文化的交流。

在中美关系日趋稳定与发展的背景下,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中重视族裔文学,特别是重视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文学的教学,无疑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3.应重视第二课堂中的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是每个学习者学习的目的,然而对我国的外语学习者而言,他们“用”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第二课堂就成了他们实践用外语与人交际的重要场所。为与突出文化教学的第一课堂相适应,美国文学课的第二课堂应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实践的机会。比如,可请外籍教师编排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到这种交际场景中,让他们体会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困难,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请外教适时地给予点评或指导,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异域的文化。欣赏蕴涵深刻的美国影片也是一种有效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比如,可以为学生播放由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改编制作的同名电影。在这类电影中,学生可以从中较直观地了解到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可以了解中美两国人士在相遇或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在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对美国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总之,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应该努力丰富美国文学课程中的跨文化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更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美国文学课的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即应采取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指针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讲授、引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中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应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要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特体验。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要设法做到将语言知识的教学与文化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5.应改革考核的方式。

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重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认真研究考试的方式,以使其能与实现教学目标相适应。一直以来,我们的美国文学课的考试总是过分地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考题总多集中在相关作家、相关作品及其流派之上,对学生的跨文化的实践能力则缺少必要的考查。显然,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在新的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已丧失了其生命力,对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新的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应实行新的融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测试于一体的考核方式实施融知识考查与能力测试于一体的考核方式,笔试的题型设计要尽量减少单纯识记性试题的数量,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实践能力的综合检测,从而使之能成为学生平时学习的正确导向,即使之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而恰当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时境中,高校外语教学应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文化认识对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中应突出其文化性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使之能适应21世纪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高校外语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需要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对之予以关注。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三

摘要:随着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体系的日渐形成,对于华裔美国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分支,剖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及其写作特点成为文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从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界定出发,探讨了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三种不同取向,并剖析了其成长主题的特点。

关键词:成长主题;美国文学;华裔。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探究华裔美国文学这片神奇的领域,究其理由在于,在华裔美国文学领域中,成长主题始终是学者以及作家们乐于追逐的话题,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在课题研究方面,许多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挖掘显现出了这些未成熟华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师生们也多次讨论了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们如何把自我的觉醒与萌发,身份的重塑与建构作为个体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思维模式讨论下,华裔美国文学中主人公对于生命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感悟和限定,除了对社会、文化具有深刻深思之外,还夹杂了对精神、情感、人性等深思,以追求自我价值。所以,要想真正探讨和挖掘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要在文学领域研究中明确成长主题的含义,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调注重作品在文学视角下的成长主题模式,及特点的重要性。成长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作为一个美学呈现形式,如何以特殊的主题模式与多元化社会相互作用,对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特点和实践应用其文化价值具有重要前景和作用。

一、成长主题的界定。

成长是在成长小说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课堂讨论中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成长小说是以叙述人物成长历程为主题的小说,而成长主题作为成长小说的贯穿主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想对成长小说主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要从成长小说的理论内部探求答案。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反复学习总结与推敲得出结论,成长小说的命名源自德国的“教育小说”,原意是上帝塑造,随着时代变革最终演变成为人类道德品行的塑造。后期美国文学成长小说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把成长仪式融入其中,使得厂长小说的界定美国化。美国学者马科斯在《什么是成长小说?》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转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转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而这种变化会对主人公产生永久的`影响。”[1]随着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作家伊丽莎白·阿贝尔把女性作为主人公纳入成长小说的范畴,她认为女性成长小说是在“绘制出一个在声张和压抑所受的惩罚之间,在聚焦内心和直面社会代价之间,在屈服于疯癫和维系于压抑的‘正常’之间的危险路程”[2],从此笔者们把传统女性成长过程归纳为精神成长和领悟模式。因此,在成长小说层面界定的基础上,成长主题也可推演为小说中年轻主人公在性别、种族和阶级等理由萦绕的环境下,如何在经历生理与心理双重演变状态中自我认识、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存活作用上的成长过程。而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更是以少数华裔女主人公身份确立为重心,描写她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自我认同,寻求归属的成长过程。而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的社会化、族裔化和个体化的交织成长模式,恰恰说明了女性成长历程的困苦与艰辛,这对今后实践教学也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二、成长主题的模式。

通过课上讨论,总结归纳出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一般会以三种不同的成长取向来彰显成长的特点。其中社会化成长主题沿用并改写传统小说的成长路线而完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族裔化成长主题是在美国社会背景下演绎的华裔移民史;个体化成长主题则是书写主人公突破自我压抑和禁锢的心路历程。这三种成长主题模式都是对主人公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肯定,是相互交织与融合的统一结构体,是主人公阶段性自我突破与独立的最终实现。

(一)异国文化碰撞下的社会化成长主题模式。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大部分作品大致都是以时间为中轴,叙述主人公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经历的自身发展和身份变化。作为移民异国的离散群体,他们遭遇着存活环境转换的巨大冲击,面对着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痛苦抉择、种族歧视和身份质疑、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双重阻力,使得他们的成长过程掺杂了太多的愁苦与沉重。作者马敏仪笔下的《纸女儿》以写实的手法演绎了女主人公移民后在异国文化碰撞下引发的身份危机和成长困扰。随着成长时间的延续,女主人公马敏仪在美国成长空间中不断地与华族内外的歧视与窘困斗争,与身份的迷失抗衡。由于文化环境的转变使得小敏仪犹如迷途羔羊般过着寄人篱下的艰辛生活,中文名字的缺失更使她的性格趋于分裂,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厌恶与歧视。经济状态的巨大落差,移民经验的极度匮乏使敏仪学会了沉默和隐忍,学会了在压抑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敏仪内心变得强大,她的不屈与自立使她产生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欲望。因此,独特的社会化成长之旅就此展现。

(二)母系家族维度下的族裔化成长主题模式。

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化成长主题模式往往是对家族史,尤其是家族移民史的追溯与挖掘,实现主人公在家族内部维度下对家族史和国家史的认知与认同,从而达到心理的成长与成熟。对自我身份的追本溯源必定会使主人公考量自我与家族文化的关系,窥视出自我身世和历史记忆,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发展和延续。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正是族裔化主题模式的经典之作。她用回溯方式生动地书写了三代母女关系下母爱的涌现与相互成长。并通过赋予她们女性主体地位和权力来颠覆异己的双重身份。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三位女主人公在母系维度下用自我审视的眼光和经历去抵抗来自族裔的压迫。小说中第三代华裔女儿露丝虽然土生土长在美国,但却仍旧处处受到主流社会群体的排挤,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和母亲的不可理喻使她丧失了建立认同感的勇气。而母亲茹灵在家族排挤氛围的笼罩下,不得不辗转异地,逃避自己秘密的身份,女儿的误解更让她渴望去倾诉和得到理解。而宝姨作为祖母可谓一生悲惨,陷害、毁容、失声以及骨肉不能相认的压抑都使她处于自我身份的缺失,最后含恨而终。三代母女身份的危机感促成了彼此间的误解与矛盾,伤害与愤恨,而就是这千丝万缕的羁绊又让她们深刻挖掘到母爱的品质,母系传承下的锲而不舍、自我抗争、真爱渴求最终会使母女三人的误解冰释。她们彼此在成长中磨合,在误解中又获得理解。成长中的领悟开启了尘封的记忆之门,隐匿的过去最终会成为主人公获得成长的基石,从失语到倾听,从迷失到探寻,从误解到接纳,从无知到成长,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把维系家族与根系的真实情感分析透彻。这一切更意味着家族女性地位的重新确立与巩固,经历母系认同后的成长才意味着历史的刷新,个体的重生。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四

摘要:英美文学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水平和语言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知诗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注重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从而能够加深对文本内涵与主旨的理解。

本文从认知诗学理论出发对英美文学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认知诗学英美文学教育策略课堂设计。

引言。

英美文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锻炼的一门重要课程,英美文学教育的目标包括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加深对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多个方面。

现代英美文学教育对阅读的体验有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文学体验。

但是由于当前高校的英美文学教育过重,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因此导致文学阅读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教学形势,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很多学者都开始加强英美文学教育模式的研究,其中认知诗学理论就是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中比较热门的一种。

认知诗学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借助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文体学等对文学创作进行批评,从而加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在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应用认知诗学理论,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学习的认知能力,是增强学生对文学认知体验的有效途径,使得传统的英美文学教育可以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产生双重改变。

一、英美文学教育。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英美文学教育与汉语文学教育是高校教育过程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各种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材,通过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以及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尽管英美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很多学生都觉得英美文学教育的意义不大,对英美文学教育的兴趣不大,所以当前高校英美文学教育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

英美文学教育的边缘化状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学生对英美文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认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并没有多大帮助,与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在与未来从事的工作领域相关学科的学习上,对英美文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师的教育模式比较传统。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育的过程中,依旧采用比较陈旧的方式,很多教师都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以及作家进行介绍的方式来完成英美文学教育的。

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对象,因此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久而久之,对英美文学课程失去了兴趣。

(三)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当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关于英美文学的资料更新程度不够,因此导致英美文学教育缺乏最新的资料,而且在课程的设置方面,由于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因此时间安排比较少,不能对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深入教学。

从社会角度来讲,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专心于工作,对文学类课程的兴趣不高,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各类文学作品。

因此,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提升了,但是精神生活是十分匮乏的。

由此可见,加强英美文学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理论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还未受到却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认知诗学理论。

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经过了二十年时间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第一个阶段是tsur提出的认知诗学,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探讨了诗歌欣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认为诗歌阅读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系统是一致的,这个阶段更加关注心智的诗性特征,强调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心智活动。

认知诗学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将认知诗学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进行结合的过程,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心智风格在文本特征上的体现进行探讨。

认知诗学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则主要是以文学文本的阅读为研究目的,对于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以及体验性进行了强调,从而使得阅读过程更加强调文学阅读的体验性、互动性。

总体说来,认知诗学的目的是利用相关的认知理论,对文学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以文本为导向的阅读模式。

认知诗学“关注文本的阅读”这一特性,与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相通的,但不同的是,前者更加关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信息认知处理,强调对阅读过程的体验,强调能够在阅读之后获得什么意义。

在文学功用观方面,认知诗学与传统诗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对阅读过程中的心智过程进行聚焦,传统的诗学则注重于阅读的理性以及伦理结果。

三、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途径。

(一)加强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

认知诗学为英美文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发挥这一理论应有的功能,首先应在教育资源方面加强改进,教材固然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是在教材之外,还应该要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外国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体系。

比如以《红色英勇勋章》这部小说为例,在进行英美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教育的目标,即为了让学生通过对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小说的主旨。

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作品展示、讲解的模式,让学生首先接触到各种英美文学作品,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循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小说的内容,从而能够从小说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通过对小说中的语言特色的分析,发现作者十分善于使用黑色幽默语言,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和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在教学资源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网络,使得学生能够从网络上阅读到更多优秀作品。

(二)加强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一般是利用传统的教材资源进行教学,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英美文学历史的介绍,这些历史信息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而且一些比较生涩的文学术语,也会加大学生对各种作品的理解难度,当学生接触到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可能早就已经失去了兴趣,对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讲出自己对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之后的感受,加强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或者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最终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比如教师可以以探讨人性的弱点为话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比如某教师选择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狄金森的《我死时听到苍蝇的嗡嗡声》、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部作品进行分析,要将作品中人物的人性弱点的表现形式、产生人性弱点的个人原因以及社会成因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从作品中的社会影射到现实社会,从而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同时加强自身教育。

在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限制,可以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体裁的作品,打破国别和文体的限制,才能进行更加深刻的教育。

另外,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能力知识层次纳入教学考虑的范围之内,采用主题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英美文学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英美文学教育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评价方式的丰富。

在认知诗学理论下,更加关注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则主要是体现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高低,往往反映在评价过程中。

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以及教师对英美文学教育的认知和重视,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之外,还应该要丰富英美文学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机械,一般是通过在期末的时候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对某部作品进行分析来实现对学生的考核,这种考核比较片面,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也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和感受。

对此,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英美文学的理解能力、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等纳入考核中,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公平、科学的评价,使得学生可以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英美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诗学理论为高校英美文学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文本研读,并且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英美文学教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五

理工类高校普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时,正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临就业压力急于改革之际,文秘、新闻、传播、广告,一波又一波的中文类新兴专业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剥离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设立之日起就面临着两个困境:。

1.面对就业市场,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解决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目前,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优劣的主要尺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注重对高校各专业就业率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教学评估。在这种形势下,能够迎合目前社会需求的专业往往成为高校的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而那些社会需求量较小、核心知识不明显、对口职业较少的专业逐渐成为冷门,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此之列。据统计,“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为0.63万人,届失业0.7万人,届失业0.84万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1]麦可思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2],这对于刚刚兴办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面对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现代大学史上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自19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是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设立时间最长、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的基础专业之一,在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都是基础专业和核心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办学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优势传统。而理工类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上都与上述两类高校存在差距,例如,缺乏汉语言文学专业图书资料积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高,办学经验不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理工类高校,尤其是非211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早已形成优势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夹缝之中,拓展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关乎其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质是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理工类高校培养的中文人才能否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能否走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困境,在与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为此,我们应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理工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决定理工类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除教师和新闻出版以外,大都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根据表1可以看出,语言应该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中均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由于在法律、管理、经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除了“传统的博学多识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基础之上,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也成为人才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3]。

市场经济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倾向于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而大众化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在这种形式下,“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完全必要的”,对“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第一线工作的岗位性、操作型人才等等,应当具有明显不同的培养质量要求”[4]。因此,理工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而在这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它特有的各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师资力量和知识背景。因此,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能够从事文秘、管理、宣传等实际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它有别于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进行的研究性教育,更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懂经济、懂法律、懂新闻、懂文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中文人才。中文素养与中文职业能力的统一是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既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不会丧失专业优势,这一点让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能应对就业压力的挑战,又能在具有传统优势的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面前凸显后起之秀的特色和优势。

三、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即学科课程一直集中在文学和语言类课程上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上,选修课则是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民间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口径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向应用型与综合型的偏重,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既在课程设置上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大量增加技术型、应用型课程,但是盲目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化,轻视中文素养的培养,会导致本专业学科优势的丧失。因此,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中文为主,设置科学合理、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具文、理、经、管、法、艺术等学科综合性院校,于1995年设置文秘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校和学院围绕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论证、探索与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新的课程群。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利用我校和学院的学科优势,增加经济类、法律类、文秘类、新闻类的课程,逐步形成“中文”课程群、“文秘”课程群、“新闻”课程群、“经济管理”课程群等,体现未来社会对中文人才“宽口径”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2.改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文学类、语言类和写作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该学科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些基础课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综合的学识上,更体现在精神品格、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等人文修养层面。所以,“宽口径”并非用应用型课程挤压专业课,而是在重视其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重知识传授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对于文学类课程,教师应该积极追踪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改变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局面,将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指导人生、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对于语言类课程,改变过去只重理论和语法的现象,重视学生语感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工作能力”[2],国家职业汉能力测试(zhc)如今也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对于写作类课程,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字处理工作,因此根据就业需要增加了各类应用文课程的写作训练,如:文秘写作、涉外文秘写作、财经新闻写作等,突出专长。另外,还外聘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以其实际工作经验传授写作技巧技能。

3.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根据就业需要,设计模块教学。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在前五个学期年内完成,前五个学期集中学习文学、语言、写作三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等,夯实专业基础。到第六个学期开始开设专业技术课,并分专业方向教学,设置为两个模块———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学生除了要学习秘书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公共专业必修课,还要在新闻和文秘两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修够6个学分的课程,培养学生宽口径的专业技能。

4.鼓励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或第二专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理工院校设立中文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独特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我校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计算机、建筑、经济等专业师资力量强大,鼓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选修工科类课程或第二专业。有计划地邀请理工类学院专家教授为学生做前沿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的讲座,参加18学时的讲座记1学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为学生奠定理工类知识背景。据相关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仅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而且逐渐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5]所以,培养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中文人才,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可行之道。

5.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较少,“高校最应该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不够”[2],所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在学校机关各处室、地方报社、电视台和机关单位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除了传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期间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上述基地实习。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摄影摄像、驾驶培训等技能训练等。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面对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背景,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中文人才为目标的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迎合了时代需要,但是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目前并没有形成可资借鉴的成功办学模式。就目前的就业市场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依然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处于探索时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六

新课改呼唤有一支高素质的、适合新课改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师队伍来有效支撑其稳步实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语文师资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新课程能否持续、稳步推进,因而应探讨新课改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问题,促进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面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和完善,满足新课改对新型语文师资的需要。

1、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提出新要求。

为适应新课改的现实需要,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语文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规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等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须着力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第一,教学目标上要进一步凸显“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语文新课标的使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素养等都有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当前,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基于升本教育理念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符合课程教学的当代走向,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色之一,因此这也直接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亦应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凸显“三维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为新课程改革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新型语文专任教师。

第二,课程结构应走向复合多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角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成为语文学科的“传授者”,更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反思者,多重性的角色要求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综合多样的业务基础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须对其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建立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加强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

第三,教学内容应面向生活。生活化教学成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应然抉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着力从教学内容、课程构建、教材制定等各个方面走向生活化,这不仅是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也是顺应新时期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实需要,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化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进一步生活化,使得语文教学真正以生活为依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应持续向生活化靠拢,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今后走向岗位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教学实施要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实施应从以往的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和需要,消解以往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给予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开展对话教学,这就需要高校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学生观、师生观等教育理念,以便其走向教学岗位后更好地实施教学。

第五,教学评价应凸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语文新课程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切实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功能”,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评判等“工具性功能”的倾向,这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扭转评价理念,建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树立现代评价理念,这对于其今后走向教学岗位后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无疑是有好处的。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距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比较远,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贯彻“三维目标”的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态度、价值观有意无意地作为迎合外界评价的工具,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变相了的知识教学为主,重视对学生语文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不少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公务写作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的考察,但是学生在学习完《公务写作》这门课程后依然不会写作各种公文,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第二,课程结构合理性缺失,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新课程改革要求整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精选教材,建立面向现代新型语文教师培养的新的课程结构,但是当前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依然以传统知识性课程为主,各种实践性课程、选修课程依然相对不足,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研发进展缓慢;在课程内容上,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编制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以及新课程发展的现实要求,这种脱离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受挫,同时也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教学实施漠视学生主体性,教学评价仍以甄别和选拔为主。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校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实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开始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课程中,但是总体而言,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还未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还未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认可;教学评价方面,仍然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对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一根本性的功能还未能给予真正的重视。

3、新课程背景下改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今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应积极面向新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积极转变,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及角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教师观念的陈旧落后。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首先必须要督促教师加强立足于实践教学的理论学习,强化教师反思,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语文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师自身也应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转变,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为教师观念转变及角色转化提供政策及制度支持,如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及语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多样手段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真正落实,构建面向新课程发展需要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在传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如写作技能、表达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结构方面,应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实际需要重新构建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为主线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研发力度,培养新时期复合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第三,教学实施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的本体功能。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综合使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挖掘和补充一定的乡土教材和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评价观念,实现评价功能的根本性转移,重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总之,新课程的发展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教师素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自身乃至传统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去进行积极调试,着力改善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构建面向新课程发展的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2]孟伟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107.

[3]莫玉林.浅析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11):133.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七

概论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明确了“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教师应改变在教学中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一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它虽有一定的优点,但易于束缚学生的思想,难以启发其主动思维,使学生仅满意于书本内容,缺乏激情引动下的创新精神,视野局限。而“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中证明,是众多教学法中最有特色、成效最为显著的一种。文学作品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材料,但同时还是生活的教科书,让学生对作品中涉及的复杂的社会人生标题题目进行探讨,是提高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可否认,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文学知识的吸取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知识面、理解能力与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才能。为了使课堂发言的内容充实、突出自己的表达个性,他们不但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广度,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与个人特长。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管今后从事何种工作,最起码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文学鉴赏水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功的文学课教师一定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他以作者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去感动他的听众,促使学生去思考、体验、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解读作品。在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从文学中认识社会和人生,接受或质疑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提高分析批判作品的能力。因此,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无疑使学生在以上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为其以后求职应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败之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又称错位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将老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互换,即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法能加强师生之间双向沟通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引导自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自学,就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辅以引导帮助。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习将由被动、强迫变为主动追求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展。这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真正主人的终纵目标。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发展,是指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以满意社会的需要。“引导自学”,老师可以通过先将某一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先向他们推荐一些下次要讲内容的参考书目及文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即要求学生在讲解该内容之前应先自己学习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然后在通过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有备的情况下互动起来,积极思维,主动发言。

设置提问“疑”是思维的起点,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启发学生产生疑问,然后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提问应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要把握好标题题目的难易度,提出的标题题目应让学生能够回答或经过努力能够回答,可以让他们先讲些老师要求他们知道的一些内容。如有关作家的国籍、年代、代表作品、写作风格、有关趣闻轶事等等。这类标题题目学生能够回答或经过努力能够回答,“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美国文学的论文范本篇八

摘要:美国是世界环境文学的发源地和创作重镇。“环境正义”是美国环境文学的核心主题,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为了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采用三种艺术技巧,即精心建构“主题型文学”、灵活运用劝导式叙述模式和巧妙整合多种话语系统。

关键词:美国环境文学;环境正义;主题型文学;劝导式叙述模式;多种话语系统。

美国是世界环境文学的发源地和创作重镇。环境文学在美国兴起于19世纪中叶,后来在20世纪中期扩展到世界范围,演变成一种国际性文学思潮。“环境正义”是美国环境文学的核心主题,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前一种环境正义要求人类超越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尊严,改变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经济主义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共生;后一种环境正义包括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前者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同代人的环境利益,后者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非同代人(当代与后代)的环境利益,避免以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方式,侵害彼此的身体健康、环境权利等。为了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运用了三种艺术技巧,即精心建构“主题型文学”、灵活运用劝导式叙述模式和巧妙整合多种话语系统。

一、“主题型文学”的精心建构。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曾经说过:“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虚构的内容和主题的内容。至于哪一方面更重要,这通常是一个观点不同或解释的侧重点不同的问题。”他还从这一观点出发,把侧重于表现主题思想或强调思想优先性的文学称为“主题型文学”。美国环境文学就属于弗莱所说的“主题型文学”。为了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致力于将环境文学建构成一种“主题型文学”,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环境文学家非常注重体现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他们寓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伦理思想于环境文学之中,试图用科学知识、道德思想等教育和影响读者,达到使之追求环境正义的目的。在重视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方面,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显得很突出。他的诗歌往往蕴涵丰富的生态思想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他的《龟岛》是一部弘扬生态学知识和环境道德思想的诗歌集,其中的诗歌“事实”非常著名。该诗歌是由10组数据构成的,其中的第2组数据是这样的:“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6%,但每年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第4组数据是:“占美国人口五分之一的上层人士的收入是全国工资收入总额的45%,他们拥有全国财产的77%。最高层的1%的人拥有美国私人财产总额的20%-30%。”我们不难从这首不像“诗”的诗歌中发现,为了张扬环境正义思想,诗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诗歌的艺术形式。斯奈德的诗歌大都实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但这首诗歌是一个“例外”。不过,这个“例外”不仅说明斯奈德重视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而且反映了他对美国过分占用世界资源的环境非正义现象的批评。

其次,许多美国环境文学作品的命名具有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思想倾向性。例如,《我们的国家公园》表达了约翰・缪尔(johnmuir)试图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寂静的春天》反映了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试图通过揭露环境危机的可怕状况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不再是一条河流》(arivernomore)表现了菲利普・弗拉德金(philipn)试图通过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白噪音》展现了唐・德里罗(dangdelera)试图通过维护公共健康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自然的终结》显示了比尔・麦克本(billmckjbben)试图通过提倡可持续发展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美国环境文学家往往选择寓意明确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题目来标识他们的作品,其试图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思想倾向往往跃然纸上。

再次,在美国环境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形象的塑造等都服务于主题思想、特别是环境正义主题的表现。与其他文学一样,美国环境文学也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情感的深刻表达和形象的巧妙塑造,但这一切都是围绕环境正义这一核心主题展开的。

第一,语言的灵活运用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例如,为了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特别讲究隐喻的使用。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大部分文学中的隐喻是一种语言修饰方法或修辞格。与此不同,美国环境文学中常见的隐喻并没有局限于修饰语言的功能,它像修辞学中的“互动理论”所说的那样,已经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它反映的主要是美国环境文学家的生态学思维方式和环境伦理学思维方式。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和环境伦理学中的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对美国环境文学家建构隐喻思维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们的“联姻”使一切与自然生态有关的隐喻都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生态学从科学的层面证明整个地球或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生态系统,环境伦理学则从伦理的层面证明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道德共同体,这两个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论证,一起构成了美国环境文学家思索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和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思维方式。在美国环境文学中,任何有关人类存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理解和诠释,都建立在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理论基础之上――这种思维定式使美国环境文学家对地球生态系统或自然的一切描述和透视都与人类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人类社会文化及人类心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著名生态诗人杰弗斯(robinsonjeffers)在《大拉网》一诗里非常成功地运用了“网”的隐喻。他把现代工业社会比作一个庞大的网络:“我们开动了一台台机器,把它们全部锁入/相互依存之中;我们建立了一座座巨大的城市;如今/在劫难逃。我们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他们/无力自由地生存下去,与强有力的/大地绝缘,人人无助,不能自立。圆圈封了口,网,正在收。他们几乎感觉不到网绳正在拉/”。这首诗歌通过巧妙的隐喻告诉读者:由“机器”、“城市”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编织而成的“死亡之网”将人类封闭了起来,使之“在劫难逃”,陷入了“与强有力的大地绝缘”、“无力自由地生存下去”的境地。诗人的意旨是明确的:现代工业发展不仅带来了人口的膨胀,而且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其警示意义在于:如果任凭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环境非正义现象滋生蔓延,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环境危机,人类文明不可避免地会毁于一旦。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美国环境文学批评家布伊尔所说的“末日意象”(imamsofdoom)。诗人试图通过使用这些预警性的“末日意象”来凸显环境非正义行为造成的恶果,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呼吁人们追求环境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布伊尔所说:“我们创造末日意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末日的到来。”可见,诗人对环境正义主题的张扬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隐喻来达到目的的。

第二,情感的深刻表达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美国环境文学家十分重视他们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他们经常借助于真挚的情感表达来唤醒人们的环境正义意识。例如,爱德华・阿比对荒野的描述通常就充满着深情:“我们需要荒野,无论我们是否曾经涉足其间。我们需要一个避难所,即使我们从来都不必去那里。比如说,或许我一生中都不会去阿拉斯加,但我对它的存在也心存感激。正如我们需要希望一样,我们需要逃避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城市生活会把所有人逼进犯罪、吸毒或精神病的深渊。”阿比把“荒野”比喻为人类的“避难所”,用真挚的情感赞美荒野对于人类生存的巨大价值。他甚至认为,人类热爱荒野就是热爱整个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园,就是避免犯罪:“对荒野的爱不仅是对无法企及的事物的渴望,而且是忠诚于地球的表现。地球孕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唯一家园,是我们需要的仅有乐园――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这一点该多好啊!所谓原罪,真正的原罪,是在贪婪的驱动下对我们周围的天然乐园进行盲目的破坏――如果我们能够珍惜它该多好啊!”显而易见,阿比对荒野(自然)充满深情的赞美是为了唤醒人们保护荒野(自然)的环境正义感。

第三,形象的巧妙塑造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虽然“形象”的塑造受到了美国环境文学家的普遍重视,但是它在美国环境文学中的重要性无法与“思想”相提并论。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将“思想”置于优先于“形象”的地位。在他们的笔下,文学形象的塑造服从于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

文学形象是“生活”,即“通过人们的创造所表现出来的保持着全部感性形态的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美国环境文学着力表现的“形象”或“生活”主要是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活方式。由于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和人与人打交道的生活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美国环境文学反映的“生活”就是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生活和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生活交织而成的“日常生活”。美国环境文学家往往将人置于为环境危机困扰的生活方式之中。生态诗人杰弗斯曾经在“被打破的平衡”一诗中指出,如果人类随心所欲地谋求发展,他们必然沦为物欲膨胀、缺乏精神的动物,他们孜孜以求的社会文明必然与自然进化的步伐和人类的利益需要背道而驰,整个世界则必然变成一个任凭环境危机肆虐的场所:“他们惟一的作用是/维持和效力于人类之敌――文明/怪不得他们活得神神经经,舌尖的/欲望:进步;眼里的欲望:欢乐;心底的欲望:死亡/世界在变化中病倒,雨变成毒药,/大地是一个坑,该毁灭了。/”在上述诗歌中,“文明”指的是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人们片面强调物质欲望和感官快乐的满足,这导致了人类精神的“死亡”。诗人致力于在诗歌中表现的人类形象是一个为物欲所役、缺乏精神超越性的形象。正是这样的人类使整个世界陷入了深重的环境危机。要摆脱危机,惟有人类追求环境正义,改变工业文明模式,摆脱经济主义价值观,走与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道路。

二、劝导式叙述模式的灵活运用。

选择合适的叙述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学艺术技巧。美国环境文学具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但它具有比较统一的叙述模式,即“劝导式”或“说服式”叙述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要义在于:一是以说明事理为叙述动力;二是叙事线索不以情节为重点,而是以思想引导为主线;三是叙述功能在于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这种叙述模式的广泛运用使美国环境文学作品通常是以观察经验作为叙述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引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和领悟,最终将读者引入追求环境正义的思想观念之中。正如美国环境文学批评家斯各特・斯拉维克所说的那样,环境文学家通常将他们的作品视为个人体验自然的亲身经历与伦理劝导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往往努力说服读者用一种新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

美国环境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出上述“劝导式”叙述模式。具体地说,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采用的“劝导式”叙述模式往往以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亲近自然获取直接经验作为叙述的开端,然后揭露环境危机的实际存在和可怕状况,继而发出环境保护的倡议,最后指明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在于张扬环境正义。

约翰・缪尔的散文著作《我们的国家公园》就堪称劝导式叙述模式的代表作:首先,作者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亲近美国的自然环境――西部的自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格兰特将军公园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领略美国的大好自然风光:“徜徉在弥漫着松香气息的松林里或长满龙胆的草原上,穿行于查帕拉尔灌木丛中,拨开缀满鲜花、香气袭人的枝丛,沿着河流走到它们的源泉,去感触大地母亲的神经;从一块岩石跳上另一块岩石,去感觉它们的生命,去聆听它们的歌声;气喘吁吁地进行全身心的锻炼,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去做深呼吸,去欢呼,去雀跃。这是一件自自然然、充满希望的好事。”继而,作者将美国自然环境被美国人严重破坏(如森林被滥砍滥伐)的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其感受到环境危机的可怕性:“只是30年以前,500英里长50英里宽的巨大的加利福尼亚中央河谷还开满了金色和紫色的鲜花。如今,它已被开辟成农田和牧场而不复存在了,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在篱栅的一角或深入溪流的陡坡上还保留着些许记忆的印痕。尽管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然而北美西部山地的花园以及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中的大森林都没有逃脱被闯入、遭践踏的厄运,只有那些由不多的士兵守卫着的国家公园中的花园和森林才免遭不幸。在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大森林里,曾一度秀美迷人的大地如今却变得荒凉而面目可憎,仿佛满目疮痍的脸庞。太平洋海岸及落基山脉的许多其他河谷和森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然后,作者阐明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重要价值:“在所有的森林保护区中,加利福尼亚的山地保护区是最开阔、最秀丽、最具利用价值的,除了俄勒冈的瀑布保护区与蒙大拿和爱大荷的比特、鲁特保护区外,加利福尼亚山地保护区还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保护区。它所覆盖的地区拥有400万英亩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这片大陆上最高大的林木,这里的森林都生长在最能发挥它们功效的地方,这功效不仅在于悦人耳目,而且还在于对它们下面圣・乔奎恩大河谷地的农业生产的贡献上。”作者最后强调,追求环境正义理应成为美国人的美德:“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们为光山秃岭而悲伤,如今大声疾呼:‘救救我们剩下的森林吧!’这就不足为奇了。目前的砍伐肯定已经走得够远了,不久木材就会短缺,将没有一处森林留下来供我们休息和祈祷。被保护起来的剩余的森林将产出大量木材,为所有正当的利用提供持续的供应,只要不在这一地区进一步破坏,它们将覆盖着那些发源于山区,向人们脚下干旱的谷地提供灌溉用水的泉源与河流,并防止造成浪费的洪水,永远成为每一个人的福祉。”缪尔希望读者明白:友好、公正地对待自然就是善待人自身和保护人自身。

美国环境文学家试图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在文学系统内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秩序。他们将环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一定的结构体系联系起来,而不是使之仅仅与作家个人的心灵世界相通。他们在其作品的意义与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强化作品意义、甚至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过程。通过劝导式叙述模式的建构,他们不仅达到了表达意义的目的,而且达到了感染读者和驱动读者的目的。普遍采用劝导式叙事模式的美国环境文学作品往往既能够让读者捕捉到一定的意义或明白一定的道理,又能够让他们因为“心动”而采取某种“行动”。美国环境文学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培养环境正义感,并驱使他们以积极的行动为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

三、多种话语系统的巧妙融合。

美国环境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作家往往在其作品中融合文学话语系统、科学话语系统、哲学话语系统等多种话语系统。在美国环境文学中之所以会同时出现多种话语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美国环境文学家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多重身份,其知识构成复杂多样,其文学创作很容易受多种话语系统的影响;另外,美国环境文学家也特别注重在其作品中融合多种话语系统。

卡逊是一位集环境伦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文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作家。她的作品中大都具有多种话语系统。例如,她在《我们周围的大海》(theseaaroundus)一书中叙述的时候就经常轮换文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和环境伦理学家的身份及与之相关的话语系统,有时她甚至将这些话语系统难以辨别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以书的第一章“灰色的起源”为例。作者说:“一切事物的开始都是扑朔迷离的。海洋这一生命的伟大母亲的起源也是如此。许多人已经争辩过海洋如何和何时在地球上诞生的事情,但他们的解释并不一致,这很自然。一个简明而又无法否定的事实是,没有人在场目睹过一切。由于没有目击者,相关的解释必然无法达到一致。因此,如果我在这里讲述年轻的地球如何获得海洋的故事,那么它必定是借助于各种文献和思想资源整合而成的。我的故事建立在对地球的最古老岩石(那些岩石其实是年轻的,因为地球很年轻)进行考证的基础之上。其他的证据则写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面,太阳、乃至布满星辰的整个宇宙的历史也提供了许多暗示。虽然没有目击者目睹过宇宙的'诞生,但是星星曾经在那里,月亮曾经在那里,岩石曾经在那里。因此,一定有事实可以证明海洋的存在。”在这一段落中,作者交替运用了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话语系统。第一句话显示的是科学家探寻科学真理时说话的口吻,而第二句话则显然具有环境伦理学话语和文学话语混杂的特征――将海洋尊称为孕育生命的“母亲”,这既是一种生动的文学比喻,也暗示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紧接着,叙述者迅速转入了科学家的话语系统:叙述者以很严肃认真、郑重其事、事实求事的口吻说话,就像一个科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在向人们揭示某个科学真理之前所做的开场白一样。继而,在对地球诞生过程的描述话语中,叙述者显然又将文学话语系统和科学话语系统揉合到了一起:“新的地球是从其父太阳那里脱离而成的。它是一个由旋转的气体构成的球,热量密集,沿着一条轨道在宇宙的黑暗太空中奔行,其运行速度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控制。后来,那个灼热的气体球渐渐地冷却了下来,那些热气腾腾的气体开始液体化,地球变成了一团熔化的液体。最后,那一团液体中的物质变成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最重的物质居于中心,次重的物质居于中心的周围,最轻的物质则构成外围。这一模式就是地球延续至今的模式。”在这里,叙述者把地质学中的科学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之中,使地球诞生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过程。在紧随其后的叙述中,叙述者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形象在讲述,将地球岩石变化的过程诉诸图表的形式来表达。经过话语系统的不断转换,叙述者最终是以环境伦理学家的话语系统结束第一章的叙述的:一切生命都是海洋孕育的,人类也不例外;然而,从海洋的母体里脱胎出来之后,人类仅仅根据其自身的需要返归海洋。“在城镇构成的人为世界里,人类往往忘记了地球这颗行星的本质及其漫长的历史――人类的存在仅仅占据了其中很短的一刻。”显然在叙述者的眼里,地球、特别是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本源,但人类却往往将这一事实抛掷脑后;人类在追求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忘却了地球的本质,而且试图以人为的一切取代自然造化的一切。这种观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批评了人类对自然忘恩负义的态度,从而使环境正义主题得到了张扬。事实上,“环境正义”是贯穿《我们周围的大海》的核心主题。无论话语系统如何变换,作者卡逊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人类应该充分认识海洋的价值,特别是它作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巨大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人类不应该采取算计、盘剥和掠夺的方式。

美国环境文学家运用多种话语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环境正义主题。他们的科学话语主要是生态学话语,它强调地球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人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状况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来进行客观的描述。他们的哲学话语主要是环境伦理学话语,它把关于地球生态系统、人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和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状况的“事实”提升到了“价值”的层面上来加以考虑和考察,试图用环境正义等环境伦理原则来整合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规范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这两种话语系统在美国环境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份量。引入科学话语和环境伦理学话语构成了美国环境文学的一大特色。科学话语使美国环境文学具有强调事实依据的严肃性、逻辑性和实证性,环境伦理学话语则使它具有道德价值的崇高性、理想性和导向性。

多种话语系统的综合运用不仅使美国环境文学变成了一种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文学样式,而且使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获得了更加坚实的价值基础。它具有“美”的艺术价值基础,具有“真”的科学价值基础,还具有“善”的道德价值基础。这三种价值基础熔铸在一起,共同支撑起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使之代表一种新的艺术思想境界、科学真理和道德价值目标,也使之在美国环境文学中获得了能够占据核心地位的主题价值。

综上所述,美国环境文学对环境正义主题的张扬离不开美国环境文学家对艺术技巧的巧妙运用。首先,他们普遍强调思想的优先性,精心建构“主题型文学”,使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和形象的塑造都服务于环境正义主题的张扬,这不仅更加突出了环境正义主题在美国环境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其次,他们灵活地运用了劝导式叙述模式,借助于这种叙述技巧将读者引入追求环境正义的思想和观念之中,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生态学知识、环境道德信念和环境美学思想的熏陶。再次,他们巧妙地整合了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多种话语系统,这一艺术技巧的运用不仅使美国环境文学更好地实现了生态科学之真、环境伦理学之善和环境文学之美的统一,进而从多视角突出了环境正义主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