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2:20:07 页码:12
最新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实用12篇)
2023-11-19 12:20:07    小编:ZTFB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便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自我提高。以下是专家为大家整理的职场技能提升指南,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一

摘要:社会上流传着众多关于哲学无用的说法,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哲学没什么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但是实际上,哲学的作用无可置疑,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从内容角度讲体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文化、艺术上等等;从对象角度体现在对个人、对集体、对民族、对国家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从作用的程度上,既有个人生活的小事,又有国家乃至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

一、“哲学无用论”的局限之处。

首先,从概念上入手,许多人认为哲学的概念模糊不清,上学时课本所教的知识哲学似乎是唯物和唯心两大思想之争,具体的哲学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概念和拗口的定律,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其实,这种看法实在是太狭隘了,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

至于究竟什么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家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哲学一词源出古希腊文sophia,意思是“智慧”、“聪明”,有智慧的人叫“sophos”。

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这个词发生了变化,变成“philosophos”,“philo”是“爱”的意思,“sophos”是“智慧”的意思,两者合起来就是“爱智慧的人”的意思,所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意思。

这里的“智慧”不单指科学,而是包含世态万物的知识。

在中国词典里的说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哲学的一些理论和内容只是纸上谈兵,不如自然科学来得实在和具体。

我们在怎么想、怎么做之前,不会先想一想哲学的原理,而是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前辈们的经验来决定我们的行动。

其实这种论调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是专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特殊规律的学科;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学科。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在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去翻哲学资料和理论,但是我们的具体行为却都是哲学思想的实践。

再次,从哲学家的作用上分析,他们认为哲学家是最无法思考的人了,哲学家所谓的“对其他科学的指导”都是最简单的常识性的理论,没有几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靠哲学取得成绩,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科学去解决。

哲学家研究的问题,表面上好象并没有生产出关于那些问题和观念的知识,但是哲学家做的是思考如何使各种知识“有机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指导人们和谐充分地思考各种问题。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源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意思的精神物,人天生具有思维、意识、思想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这一物种所特有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变化和发展而形成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同时,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又是哲学的具体内容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说等同于人类本身。

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非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可以说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

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这个区别,做人类所特有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所必需的精神需求。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

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

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是物的一种,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

人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需要各种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来具体指导的,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哲学的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同时,认识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我们所谓的哲学,就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实践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我们以后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这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的重要内容。

哲学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个有用的公式,在你遇到问题时把哲学公式、哲学体系或哲学常识代入到具体的事件之中,就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相对正确的结论。

哲学是一种用来解答问题的思考方法,具有先验性,即当我们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哲教你如何认识、了解和判断,进而解决。

而当我们面对熟悉事物的时候,哲学有帮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态度发现老问题的不同和新特点。

哲学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来说是抽象的,它虽然不能表现在食物表面而被我们的肉眼所直视,但是它可以再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有自己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帮我们来更加具体地了解哲学的作用、体会到哲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战略性,战略性是指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大体办法或基本原则。

二是预见性,预见性即前瞻性,即提前知道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是事情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三是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四是敏锐力,敏锐力,指的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直觉感知能力。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二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我们首先不要误解了“何为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本身。

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恰恰相反,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共识和差异,它要求提供的是我们各自对政治哲学范畴的理解,并且通过对话来明确差异和共识。

在我看来,在今天后形而上学的思想氛围中,政治哲学应该成为第一哲学。

在这里,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这个提法并不是说政治哲学成了哲学的首要部门从而获得某种统治地位,而是说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存在论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论意义。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哲学存在论的当代形态。

因此,下面我们将从政治与哲学的当代变迁来阐释这一命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阐释我们对政治哲学这一范畴的基本理解。

我们都知道,哲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简洁定义,也是最高定义,这就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

但问题在于对智慧本身的理解。

就作为哲学典型发端的古希腊来说,智慧被明确地规定为理论知识,其基本的目标就是揭示绝对真理。

不仅哲学的功能被理解为认识,而且认识的目的被把握为揭示真理。

我们把这样一种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传统称为认识论路线的哲学。

在这条路线上,哲学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的沉思,追寻不受经验和现象干扰的自在真理。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

在这条路线上,不论观念与对象符合,还是对象与观念符合,哲学真理只能被理解为符合论的知识。

关于存在是什么并且我们如何知道存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成为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

在这一哲学传统中,哲学与政治之间产生必然的二元论划分和实践中难以解开的纠结。

既然哲学事关存在的绝对真理,而政治是统治的技艺,政治中的艺术和经验就只是某种不确定的意见,没有真理性。

而且权力可能干扰人们认识真理,只有在没有政治权力的地方才有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哲学高于并且远离政治。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管理城邦是从理念世界下降到经验世界,被理解为一种牺牲和贡献。

柏拉图的哲学王,并不是说当上了统治者是哲学家的荣耀,而是说政治只有服从哲学提供的绝对原则才是好的政治。

而近代的康德认为,不能期待着国王哲学化或者哲学家成为国王,而且也不能这样希望,因为掌握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败坏理性的自由判断。

很显然,不论是柏拉图的哲学王还是康德的哲学家不能为王,都是肯定了哲学优先于政治的绝对地位。

在西方认识论哲学传统中,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情,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

然而,这个认识论哲学传统无可挽回地终结了。

关于它的终结,我们已经在不少的地方谈论过,核心的问题是自在概念和绝对概念的瓦解。

存在是在实践与认识中与我们相关联的对象性存在,现实是实践中的生成,而不是自在存在和自在运动。

因此我们只能形成对象性的认识,而不是无时间的绝对真理。

知识是被构成的,而且知识的对象也是在实践中被构成的。

在这样一种思想视域中,哲学不是现实之外对现实的理论直观,而是在实践中面对现实并且超越实存的那样一种批判性的思想维度。

它要反思的是人作为存在怎么存在,并且怎么样去存在,因此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存在智慧,是我们应该依循它去生活的、关于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再被把握为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科学。

哲学从来就在生活世界之中,并且要自觉地立足于生活世界。

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诸如绝对正义、理想城邦等等只是观念的幻想,存在的异化。

在自觉地以生存的实践为基础和目的的哲学中,不再有关于经验和现象之外的关于存在的冥思(本体论问题),也不再有内在的意识如何可能抓住外在对象的思辨困境(认识论问题)。

关键的是:在物性世界生存的人作为个体和作为类如何面对现实并且超越他的实存。

哲学就是超越性的批判和建构。

诸如正义、平等、自由、至善、良知,乃至于宗教的上帝、天堂、来世等等本质上只是超越实存的观念建构,虽然对于生活实践具有根本的导向意义,使存在超越单纯的物性成为人的世界,但是,它们本身不是自在存在,也不是绝对的生存原则,而是历史性的思想建构。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一种发明观念的活动。

有一本政治哲学导论的书名就叫做《观念的发明者》,这一书名恰当地表明了哲学的功能和性质。

实证的真理让渡给了科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发明观念、创造意义、思考价值,自觉地将自己看成超越性实践内在的构成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指向异常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问题在于不要将这样一种实践的理论阐释为脱离时间的绝对真理和抽象教条,而是以实践思维为基础,将思想导向生存的世界。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趋向现实的同时,现实也要趋向思想。

这是一种存在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有哲学,当然有政治。

由此我们能够理解,“革命”乃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

随着哲学从认识论路线向实践论路线的转型,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哲学既然不是实践之外的理论直观,而是生存的智慧,哲学不在政治之外而是在政治之中发生。

不是说哲学只有远离政治才能发现真理,政治只有远离哲学才能抓住现实。

正好。

相反,哲学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形成,政治权力应该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运行。

政治与哲学相互规定和相互构成。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变迁意味着哲学存在论必须具备政治的维度。

今天关于哲学存在论的谈论远离了这一维度,将退回到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辨。

只是从哲学形态和哲学性质的变迁来看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还是一个初步的认识。

它讲的还是思想史内部的事情。

真正说来,思想发展不是思想史内部自我推动的结果,而是思想与现实交汇作用的产物。

今天,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不仅是哲学形态变迁的结果,而且是政治作为社会历史维度的当代转型在思想上的一种体现、一种要求。

随着政治内涵和功能在当代的变化,政治不再是社会历史的附属结构,而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构成维度,日益发挥着维系人类存在和推动人类发展的存在论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政治理解。

关于政治的谈论离开了存在论的高度,将变成一种关于统治的技术科学,难以理解政治的现实和意义。

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讲的是适应政治变迁的当代趋势,将对政治的理解提升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高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说的是人天生地要过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并且天生地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当我们今天来谈论人的政治性的时候,其广度和深度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甚至与启蒙开启的现代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政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政治已经真正地成为了普遍的政治,成为人类存在基本的构成维度。

所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说,事实上一切事物“说到底”都是政治的。

传统对于政治的理解立足于公共与私人、国家与社会等等二元论结构,好像政治仅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块,可以并且必须划定自己的边界。

但是,如今政治具有越来越强劲的渗透力,已经作为一种基本的力量构成生活的内在维度,我们的呼吸、我们的饮食乃至于我们的性爱都在政治中被构成。

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有政治因素的中介。

我们生活在政治之中,政治构成生存的条件。

这种政治的普遍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在政治成为普遍政治的同时,政治也成为总体政治。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三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无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方向,都在入学支持在学习好基础性文化课程的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为了我们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而这些特性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有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也才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自觉发展的不竭动力.离开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呢?这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将两者联系和对接起来的“中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地走进人民群众内心,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只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本身为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灌输”,这就是我们所找的“中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先进的理论灌输给大学生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学生,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学习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门较为高深的学问,涵盖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同时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高校学生正处在人格趋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时期,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塑造更为完善,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大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象牙塔,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经济大潮中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久经检验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导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来提升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社会思维更加敏锐,以便学号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更方面的实绩来看,中国在指导思想领域并不适合多元化发展,舶来品的合适与否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并且都是经历过实践与时间检验的,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自主的道路,从宏观上来看中国适合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实践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国的今天和平稳定,多则生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学生处于理解力与辨别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什么样的思想指导能被其接受,对于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单单是贡献大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线的正确.坚持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懂得正确的索取与奉献,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学会向着更崇高的理想而迈进,缓解当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们思想的不良影响.

最后,高校作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业终端,是其学习生涯的结束,也是社会角色的开始,不少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就已经有了形形色色的实践经历,在初次接触这些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与彷徨,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对其进行指导,一旦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有可能使其行为方式产生错误,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科学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能更好的保证其健康的发展,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使得教育成果不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来自于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指导思想在其中的贡献尤为突出,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育才有了当前高校和谐稳定的现状,当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微调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相当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存在只灌输知识,不解释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想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会阅历的有限对其深层次的理解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授课老师予以深层次的讲解,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其学、任其用.

(二)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

究,同时重要的还是为了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马克思教育时要重视理论与时间的同步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能真正为学生们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状况,直接反应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学与实践,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开花结果,反之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生思想进步教育的忽视,认真研究怎样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机械化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检验,考试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进行自学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个人人格.能够避免形式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行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引起学生的迷茫已经学习兴趣的缺失,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哪怕范围小形式简单,只要达到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论武器来开展实践活动,就已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龙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05)。

[3]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四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进行一切改造活动的基础。实践是具有客观性和物质性的一种活动。人类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均是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其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形式,具体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见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点。

一、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为一种全球意识。

在经济及科学技术告诉发展的当代社会环境中,实践在空间特性上表现为全球性的规模和全球性的效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进行理解可发现,其实践观表现为具有一种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须站在全球的角度,深入解读实践字人对世界间成存在的相互关系,对当代人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当代,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所体现出来的全球性标志着当代人与世界存在的关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展开和实现。人与自然间存在的关系表现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具有全球性,成为备受全球人们关注,并急于对其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一种未来意识。

受当代技术存在的特殊性质影响,当代实践存在的时间特性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和这个特性相互适应,马克思主要哲学中的实践观体现为一种关于未来的意识,该种观点要求人们在对当代实践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对人与世界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对实践对人与世界关系未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践对全球规模及效应产生的意义具有双面性,实践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产生的影响也同样具有双面性,当代实践中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发生的诸多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最后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作用。虽然在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国内矛盾、国度矛盾等所引起的各种冲突与战争目前还可以通过各种力量进行控制,将这些矛盾所引起的相关冲突与战争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及范围内。但是这些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并且还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与多种全球性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在世界得到发展的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当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时将会对世界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一种人类意识。

在当代技术发展存在的特殊性质的影响下,当代实践所具有的价值特性主要体现为主体性与反主体性效应二者间的同步增强。因为当代实践具有全球性的性质,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所提到的主体就不仅仅指特定的个体,也不仅仅指特定的.人群,而指的是整个人类。与这种情况相互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体现为一种与当代实践密切联系的人类意识。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必须从人类整体观点来理解实践及其未来的发展情况。从人类的观点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进行解读的实质就是要站在人类生产和人类发展的高度对当代实践多人与世界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解读。当代实践所具有的全球规模和效应双面意义及其对人与世界关系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为,实践作为当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世界进行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基本方式,当代实践凭借其特有的技术不断得到扩大,不断增强,并充分展示了人类所具有的强大本质力量,为人类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创造出了无法预想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体现为,当代实践作为当代人与世界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实践的技术又会反过来对当代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冲击,进而会为人类生存和人类发展造成出诸多种现实的威胁和可能的威胁。当代人与世界关系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境和各种危机,实质上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多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当代实践的主体和反主体效应的基本内涵。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

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为基石建设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观,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该种实践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其基本特征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

第二,“不争论”、“让事实说话”,求真务实的实践理论风格。

第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的转化过程。这种从抽象哲学向大众哲学、生活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功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语言体系在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现实世界,使抽象的理论逻辑形象化,使深奥甚至有些晦涩的学术语言生活化、通俗化、多样化,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能够易于被大众接受并且正确掌握,才能实现其服务于大众的最终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指称”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要深入实践、要服务大众并为大众所掌握必须有一个大众化的语言媒介,从而开展通俗化的宣传,进行形象化的教育并最终完成大众普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从抽象哲学转化为生活哲学,从学术哲学转化为大众哲学,它在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将规范、严谨、深奥、抽象的语言体系转化为深入浅出的、简明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用群众喜爱的诸多语言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纳入创作之中,以朴实、直接、幽默的语言为媒介,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大众、深入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应首先立足于语言,力图通过简明、大众化的语言使其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社会实践得以发展,并最终完成马克思所提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使命。在西方哲学史上,众所周知,对于语言和语言意义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关于语言,现象学派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居所(thehouseofbeing)”,即语言引出世界,引出存在,“在语言缺失处无物存在”。20世纪初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更是将语言推上了哲学研究的中心,其关键是基于现代逻辑方式,对语言进行解析来解答哲学上的问题。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是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

作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他所提出的“指称”理论,反对心理主义,主张语言表达式具有可以公开考察的性质,意义的研究依赖于对这些性质的考察,而不是关于心理过程的臆测。

根据弗雷格的“指称”理论,符号所反映的语言及非语言世界都需要人们进行思考。事实上,考虑到语词、谓词、句子乃至整个语言体系的存在,这些存在均具有“指称”对象,只不过根据语言的“指称”内容与范围的不同,对于指称对象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语言世界中,人们既可以将指称视作专名去理解,也可以跳出语词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的语言表达式条件下,如谓词、句子等视角下,去理解“指称”及其关系。在个体对象/物的存在范围内,“指称”的语词是一种单称词,并且它与个体对象之间所具备的关系,就是语词和个体对象相对应的直接关系,这也意味着语言世界中的一种专名和非语言世界内的一个个体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在更大的语言表达式范围内“,指称”,即语言与对象的对应,则不同于专名和个体对象间的对应,它的指称对象不仅与物的存在相关联,还涉及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语言表达式的对象并不全部是物的直接指称。而且作为语言指称对象的世界既与世界中的对象存在联系,又与世界中的关系存在联系,并涉及“对象”与“关系”如此存在的思想之真。

此外,一方面,对于弗雷格的指称理论来说,单称词与其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他语言表达式与其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是其内容分析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语言世界之外的对象与事实世界的存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单称词和其他它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建立联系,因此可以说单称词、谓词、句子等语言表达式是语言系统中意义产生的源头。然而,对于语言系统而言,语言意义并不能够完全建立在语言与事实的对应中;也就是说,语言的指称并不能够总是指向世界的“实际”或“意义”,“指称”与意义之间既互相制约,又存在差异。因此,实践就成为了理解语言的指称和意义关系的基础。考虑到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活动中的动态变化和持续发展,对象和名称之间的指称关系,既不确定也不稳定,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全等,而是具有其相对性和复杂性。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正是“名称”和“对象”之间指称关系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原则探索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首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既不独立于社会存在,同时又体现着社会的生活。因此,人们不能仅仅将语言作为抽象的符号来看待,无论是专名、谓词还是句子,它们的存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彼此交际交往进行活动的结果。同样地,语言的意义也不是形而上学的观念论,因为它既不能独立于语言而存在,也不能成为独立的精神实在,而是回归于现实生活世界,由解释和说明世界转换为转化和变革世界。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持续获得新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指称关系的创新和发展正是源于这种意义上的持续不断地更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指称关系的各种发展具备可能性,而由于意义上的不断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指称也要在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做到与时俱进。

应注意的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语言体系,还是大众化的语言体系,等同关系既不单属于对象方面,也不单属于名称方面,而是属于名称和对象的关系。假定名称和对象只是具备指称关系,那么关于一个对象就可以使用任意的名称来进行指称,类似于有的人有很多昵称,“小王”和“王某”可以称呼同一个人;或者阿拉伯数字的“1”和汉字的“壹”可以表示同一个数字。此外,根据弗雷格的'举例分析,“金星”既可以由“启明星”指称,也可以由“长庚星”指称,但是在大多数场合“启明星”与“长庚星”是不能互为替换的,也就是说“金星”这个对象在上面的两个表达式中是以不同方式给予的,因此虽然说“启明星”和“长庚星”的指称相同,但是它们的意义却有所不同。同样,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尤为注意学术语言体系转化为大众化语言体系的关键性问题,即对象与名称的指称关系,以及指称和意义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践的指向下,大众化的语言体系一方面需要贴近群众生活,使语言通俗化和简明化,另一方面需要确保转换后的名称仍然能够指向同一对象,避免在名称和对象的指称关系方面出现转移的问题。此外,要坚持基于现实的路径而非文本的原教旨主义路径,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指称和意义关系;要坚持基于现实的问题,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指称和意义关系的创新和发展。

也就是说,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应一直遵循意义的客观性,既要反对心理主义又要警惕感性经验。在方法论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本的方法论,用逻辑和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在大众化方向上进行准确、严谨和科学化的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工具功能和逻辑特性,从本质上讲都是哲学意义上的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出发,主张唯物主义的实践语言观,表述了意识的存在特性,预示了现代哲学的这种语言转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初期的《逻辑哲学论》还是后期的《哲学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这两个主要的现代分析哲学流派。鲁宾斯坦就认为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是通过主体的特性来认识世界,在主客体之间的辩证作用中产生世界的概念,而关于实在的经验则由实践活动而构建。

事实上,关于语言的意义和现实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联系在了一起。苏格拉底假定任何事物都具备永久而专属于其自身的特质和本性,并且事物既不与人类联系,也不会因人类的想象而被人类所影响或者改变,它们保持自身的本性和特质以及自然所赋予的一定的联系,总之它们是独立的。因此,必须根据事物的本质为其命名,使事物拥有符合其自然本性的恰当的名称。

而柏拉图强调语言是人们用来了解实在的方法,虽然事物可以由名称来命名,也可以凭借由名词和动词所构成的判断来描述,但是人们只能借由这种命名和描述去无限接近对于事物的掌握和理解,而不足以借此将事物进行真实的再现,语言可能会是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最佳手段,但绝不是最终的表现实在的载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化概括和总结。同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不是独立的精神实体,而是由人们抽象的认知行为所构建,是语言符号世界的产物,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是一种创造意义,而并非解释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正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付诸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而且大众化的转变过程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强调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与时俱进、具备鲜明的现实特点,才能够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所掌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信仰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语言体系向大众化语言体系转变,是人民群众习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诉求。如果说语言被视为描述实在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人民群众通过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从事实践和意识思维活动,那么,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感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作为一种传输中介,一种交际工具,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承载的现实存在传达进入人民群众脑中而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的一种必然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需重视的是,因为人类是有限理性的言语行为载体,无法在经验的意义上完成关于生活世界及其所包含的事物和实际存在等的语言编码,所以指称表达并不能一直对应现实世界的“意义”,抑或“实际”,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语言意义完全建立在与事实的“对应”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运用源于人民群众现实世界的语言形式,表达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符合他们的语言水平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但是这种通俗化的语言体系绝不等同于庸俗化,一定要防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因为单纯追求理论指称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语境”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从上面关于语言的意义与现实世界的观点中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语言的世界就是思想世界的界限”,语言离不开人和人的生活世界,要想把握语言就一定要进入到语言所承载之思想诞生的情境之中。而这情境,便是语词意义的原初条件。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率先使用了“语境”一词,提出了关于语境的系统化理论,并把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用以阐释语言如何与人类实践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的语境理论,强调意义研究中语境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对于语境研究的新的认识和探索,为后来的语境研究奠定了基础。维特根斯坦在后期的《哲学研究》中,对其前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与前期思想截然不同的意义理论。在后期哲学中,命题的本质不再是图像,而是以语言使用中的“语言游戏”为核心来展开“,语言游戏”这个概念则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语言的使用和用途是广泛的人类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语言的特定意义就是反映在各种语境特征之中,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语句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过程中,语境以及语境和意义的关系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首先,语境是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环节。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意义并不是脱离于语言体系及其结构的抽象价值体系,而是处于现实存在的境况中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关联。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不能独立于现实、独立于经验而存在,因此其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词都是在某种环境中才有意义,或者说,每一个词都带有自己固有的“语境”。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与社会实践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片面追求将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词形象化、通俗化、生活化,那么很有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变作了感性化,使其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哲学性。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转换的基本方法,重视其语言体系原初的哲学语境,即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文本,才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换过程中发生。其次,基于关于意义的研究及其和语境关系的不同视角,考虑到对于意义的生成和理解的因素,包括主观与客观、语言与非语言、言内与言外、历史与现实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的语境大致可以分为若干层面。具体来说,根据意义及语境间的关系,可以将大众化语言体系的语境理解为来自其内部的因素及其语言的前文和后文,也可以把其语境理解为大众化语言体系之外的情境因素,即突出运用语言的外部环境,还可以将其语境理解为大众化语言体系内的上下文、语言体系外的情境以及人民群众的主观和客观背景(包括他们的社会、政治、文化、时代背景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换过程中,相对于对语言和语境的片面理解,我们应该树立的是对日常语言的整体概观,即通过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语言的动态性和变化性,才能克服形而上学语言的晦涩难懂,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更进一步说,首先,在言内语境层面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中任何语词意义的确定,均取决于对这个语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功能以及与这个语词相关的指称等语境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言外语境层面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民群众具体的生活语境。可以说人民群众语言活动的环境就是生活形式,不仅具体的语言意义的理解离不开生活形式,而且任何哲学命题的理解也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的意义与生活形式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其理解的可能性是由人民群众的生活形式来说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最后,在历史、文化语境层面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走向“以人为本”的哲学,它的原初语言体系在大众化转换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参与者的社会、政治、文化、时代背景,注重语言的历史语境的变化、文化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诉求。从历史语境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动,从而改变了国家社会一体化的传统格局,进而引起政党、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应符合历史语境的变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文化语境上看,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的多元历史文化,并在坚持历史实在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源于儒、释、道这三家思想的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历史文化,并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因此,中国文化体现了“三教”融合的精神,拥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如果想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要深刻了解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异同。也就是说,如果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中的指称、意义和语境,就必须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问题。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体系要立足于现实世界,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用符合人民群众思想水平和认知方式的生活化语言,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指称关系、意义和现实世界、意义和语境关系的协调。语言哲学对意义、现实世界和语境关系分析的最终指向是作为语言实践主体的人如何在言语行为中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予以确定。

从现代哲学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与指称关系,以及意义、现实世界和各层面语境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和解决大众化语言体系转换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层次、高水平、科学化地发展。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六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发端于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在萧公权、萨孟武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中也都包含了政治哲学层面的研究,只是涉足不多且不深。

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政治学被错误取消期间,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就失去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及意义,而附属于历史哲学层面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选定思想家思想中体现阶级性及历史走向的部分议题为政治思想议题,其中就包含着政治哲学议题,譬如人性论及政治理想国等。

随着政治学的恢复及初步发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渐次展开,但又总摆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阴影,从而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总是同各种各样涉及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讨论混杂在一起,其研究方法则主要有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哲学及历史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现有研究成果体现两个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种研究思路较为看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普遍性特征,着力于发掘现代政治的传统政治哲学基础,论证现代政治的中国版本所必需的某些来自传统政治观念的支撑,竭尽全力论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具有内在地转向现代政治哲学的可能性或已经有了某些现代政治哲学观念的雏形。

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就其历史内容而言并无趋向现代民主的趋势,在其已有的历史中也没有与现代民主和谐共存的经历,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仍然较多地发生着阻滞民主发展的消极作用。

一、路径与特色: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有三种基本范式: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者从一般哲学的研究进入政治哲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概念和范畴等的解释和演绎,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框架,对中国传统哲学中政治意义明显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等进行了初步梳理,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周桂钿教授。

周桂钿教授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力图从范畴和命题的解释方面着手,研究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几对主要范畴或命题,其贡献及局限一如前述。

通过研究,周桂钿教授提出了三点最基本的看法,即儒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政治哲学是儒家的中心,民本论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

周教授没有对政治哲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与方法等进行描述式的处理,而只是将传统哲学中政治性内容进行了罗列或排比,既没有回到思想现场进行思想事实发掘,也没有着力于概念、范畴、命题、判断及推理等的系统分析,结论虽缺乏政治哲学研究所要求的近乎苛刻的严谨与缜密,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二是结合中国社会近代化或现代化问题,主要从民族文化自尊和历史发展普遍法则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某些范畴进行了历史哲学的解释,其主要的代表是李存山。

李存山等主要是通过民本与民主关系的讨论,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局部进行了重点探索,意在寻求中国政治民主的内在依据或源头活水,着力在中国古代寻求民主思想或民主思想的萌芽等。

张岱年的《黄梨洲与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一文指出,“中国自殷商以来没有民主制度,但在学术史、思想史上也还是有民主思想的。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四李存山认为黄宗羲思想是“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李存山的结论至少有两个基本的片面性。

一、他的研究模式属于“六经注我”,既不太关注黄宗羲等人的原始思想问题,也没有触及到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纲领性概念,而过多地关注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比较,过多关注梁启超等人承认的黄宗羲思想对他们接受民主思想的所谓影响。

二、他对现代民主的发生与传播机制缺少必要的了解,不仅置民主观念的悠久历史于不顾,而且还把民主看作任何民族都可以在某个阶段自然形成,从而确定中国的民主也可以在某个阶段通过思想家的努力,在没有任何民主思想资源及制度资源的情况下出现,断定民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冲决君主制的束缚而走向民主。

其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者从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逐渐衍生出政治哲学研究,注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概念、范畴、命题和判断等的社会学或历史学解释,其主要代表是刘泽华。

刘泽华继承了萧公权的研究传统,在政治观上率先突破僵化的阶级政治模式,能够“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之方法”,就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要概念及范畴等进行了社会分析,并描述了主要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重要政治判断的普遍社会影响力,其中对纲领性概念的关注使之更接近政治哲学探讨问题的方式。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主要有三种范式:其一是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式的研究,注重挖掘晚明以来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意义,力图将中国思想或社会的近代化看作是传统社会主要成分的内在延续,其研究风格和旨趣与李存山等比较接近,旨在寻求东亚现代化的内在依据。

他认为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过渡性人物,将近代思想在中国的展开描述为一定肯定人欲的过程,并整理出了一个从李贽到孙中山的近代思想的发展线索,再结合他视域中的明清之际以来反专制思想中的地方自治,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近代是可以在其文明的进程中内生。

其二是以牟宗三、杜维明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他们以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化为题材,探讨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意义,尝试将儒家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嫁接,提出了“返本开新”、“新外王”等理论,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杜维明极力推崇现代民主而反对传统专制政治,认为儒家思想中确实存在着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成分,主张继承儒家的同时还需继承批判儒家的五四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儒家思想中与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普遍部分。

杜维明认为宗教伦理层面的儒家学说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性,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民主的伦理基础,确保民主政治的中国属性,而且对其他文明如西方文明解决伦理危机也有重要意义。

海外新儒家面对的是民主政治已经成功植入之后的民主政治与东方伦理的关系问题,并着力于寻找中国儒家伦理中能与民主政治相融通的部分,并且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方面发掘、解释和论证了儒家伦理的普遍意义。

处理两者是否相融通的问。

起码在民主政治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可以让它更加民族化。

其三是美国和西欧的海外汉学家,以现代化为主要问题,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及政治哲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不良或不利影响,其主要代表是列文森。

列文森注意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儒家、道家及法家等的影响,但他否认了儒家等传统政治观念能够顺利生出现代政治观念。

尽管上述范式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都极为相信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正确性,但各自得出的结论竟至于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及价值取向的迥异,特别是在中国民主如何发生及处理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方法与价值取向对于结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没有民主实践并没有民主思想资源的情况下,中国的民主思想如何独立开始其形成的过程,是个颇为关键的问题,窃以为从思想到思想的文本研究及抽象推理难以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特别是当我们全过程地追踪了“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含义演变后,大概才能在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七

摘要:理性在生存论的本质上是“有我之思”,就是主体之人自觉我“在生存”,并且“去生存”。

理性的认识论域限在于:一是感性与悟性的限制;二是主体性的限制;三是对象性的限制。

理性的价值论承诺包括:一是对确定性的承诺;二是对生存意义的承诺;三是对理想未来的承诺。

关键词:理性;生存论;认识论;价值论。

一、理性的生存论根据。

理性是人的理性,而且是“在生存”、“去生存”之人的理性,即理性只能是处于“生活”之中的人的理性。

故寻找理性的存在根据,必到人之生存中去寻找。

无人之生存,即无人之理性,即人之生存乃人之理性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说,理性并非人先天所有,而是后天培育之能力。

由人类发展史可知,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他者”再到“自知”的渐进过程,故中国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便是对人之理性的赞美。

由现代社会的“狼孩”、“猪孩”等特异事件也可以看出,理性需经社会后天培育才能发展成熟,从小与世隔绝之人无法发展出完整的理性与健康的心智。

人之生存如何会发展出理性?在于人之生存面临各种自觉选择,人必须自觉选择自己生存的样法,这种选择过程就是运用理性之过程,亦是理性发展之过程。

人就是在不断的人生自觉选择之中发展出自己的理性的,人的这种自觉选择必然包含着自我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我应当如此”:而“我”亦能给出“我应当如此的原因”,或许这种原因为“我”无法明确说出,但“我”之一切行为必然可以追溯出某种潜藏于我心中的内在原因,此原因即为主体之人的价值选择,即为主体以其自觉存在而给出的价值承诺。

动物与其他生物可能有知觉,有反映,甚至有选择,但它不会自觉到“自己”在选择,也就是说它只是本能地在选择,因为它没有“我”之意识,故这种选择只是某种“天命”,是“他者”让其如此选择,而非它自由选择。

也就没有价值判断在里边。

所以动物的行为可以很伟大,却不是为了崇高。

人不是自然存在物,一切行为皆自觉而为,一切选择皆为自觉选择,故崇高之人是自己选择了崇高,卑微之人是自己选择了卑微,这就是康德说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的原因。

人有自觉选择,这是人的理性标志,但理性的自觉选择并不否定人类思维的其他方式的存在。

因为人的理性自觉选择过程必然处于思维过程之中,理性选择的过程也就是理性思维的运用过程,而人类的思维方式并非只有理性一种。

就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进路与对之进行的哲学反思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停留在耳目感官的直接感受性上的感性思维,任凭外物引导感官的欲望。

此时“我”虽在思维,但此思维并不为我所用,而是我为思维所用。

我随顺感官欲望追逐外物,欲望支配着我,我则沦为欲望的奴隶,这就是感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非我之思”。

二是在我自知为我的警觉(前提)下,由自我认知而知晓我应当如何。

“应当如何”也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也就要承担自我选择的责任。

从而对进入我感官之内的一切进行价值评判与取舍,并当然地承担起这种评判取舍的后果,这就是理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有我之思”。

此外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非常态思维。

就是思维完全进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达成一体,从而彻悟对象,这就是悟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无我之思”或“忘我之思”。

而这种划分不是截然有别的,三种思维形式是彼此渗透,动态流行的。

但毫无疑问,理性思维是人类根本性的常态思维,向下指导着感性思维,向上可以提升入悟性思维,所以说人只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理性的存在。

而并非绝对的理性存在。

人的理性思维往往是不纯粹的,也不是万能的,而是受限的。

“人类的心智,正如其肉体一样,是被拘禁于肌肤之内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人类理性进行划界,理性只能在现象界进行思维。

而不能对本体界进行思维,否则就会出现“二律背反”。

理性虽然受限,却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必须使用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理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无论人是有意还是无意,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说“人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并不是说人类没有运用自己的理性,而是人类没有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也就是说,理性只是人类生存的有效工具,人类应当恰当地运用它。

这就暗含着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历史的事实,那就是人类也会错用自己的理性。

当人的自然本能被削弱,就必须发展出本能之外的理性能力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生存。

或者说,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超越自己的本能,从而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无论哪种原因,都有一个客观的结果,就是人已没有纯粹自然的生存本能,现实的人只能运用理性来生存,这是人的天命。

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说:人是理性的存在者。

理性对于人之生存,存在相对之两面。

一方面。

理性虽为生存之工具,却非临时性工具,而是“须臾不可离也”的生命存在要素。

理性既生,就决定人之视听言动,纵使人在睡梦之中,仍有理性的参与。

凡有意识,即有理性的参与,理性即为意识的根基。

人可能运用自己的感性或悟性去思维,但这种运用都是以理性为基础才得以进行,是理性在操纵感性与悟性,最终的意义获得,仍是一种理性的获得。

尤其当人把自己的感受与领悟表达为语言,这种表达只能以理性的方式,运用严谨的逻辑才可能说出,才可能让自己与他人理解。

而所谓“丧失理性的行为”,恰是以理性为基础才可以发生,无理性何来“丧失理性”?事实上,所谓“丧失理性”只是理性被错用。

并不是理性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理性之为工具,并不存在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归根到底它需要依赖主体之人的把握与运用。

故理性可能错用,可能产生与主体本来愿望相反之结果,甚至走向“非理性”。

理性虽为主体生存所必须,却非生存本身,亦非主体的生命存在本身。

所谓“理性主义”,实质是把理性等同于主体的本真生命存在,使理性代主体之生命而发言、而行动,本质上是使主体丧失了主体性,即丧失了生命自身的存在本质,而把丰富的生命主体自身交付给了工具性的理性思维,使主体的生命成为受理性支配的奴隶。

故理性不等于主体性,更不能取代主体性。

理性主义遗忘了生命本真的存在,使人之生命丧失了主体性,其实质是只见客体,不见主体,只知生存,不知生命。

法伊尔阿本德说:“从西方理性主义一产生,知识分子便把自己看成老师,把世界看成学校,把‘人民’看成顺从的学生。

”理性取代了主体的地位,世界成为理性支配的对象,民众成为丧失了主体性的“理性动物”。

但主体也不可能真正地“反理性”。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甚至走向“非理性主义”,但这种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与反动,恰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不是“非理性”思维的结果,实质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反思与反省,其解决之道只能在理性的域界内寻求,而不可能通过非理性的渠道对治所谓的“理性主义”问题。

尼采的哲学“疯狂”地反对理性,但其思想与语言表达仍然是理性的,否则我们如何能理解他的“疯狂”呢?故真诚的思者不可能否定理性,对理性的否定仍然是以理性在否定理性。

如何判定理性的得失呢?只有用人的生命去体悟与验证。

理性是生存的工具,但生存并不是人的本质,生命才是人的本质,生存是生命的表现,生命才是主体的本质存在。

所以人在运用自己的理性之时,要保有自己的主体性,保有主体的生命本质,用生命的本真去评判理性的对错,而不仅仅以生存去评判理性。

二、理性的认识论域限。

(一)感性与悟性的限制。

理性是人类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却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的思维方式,所以理性是受限的。

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理性思维必然受到感性思维与悟性思维的限制。

人类的思维是统一的,感性、理性、悟性只是逻辑划分,不是实然划分,故人类思维的统一性决定了理性思维不会单一地发挥作用,时刻都有感性与悟性的影响与参与存在其中。

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除非有意的思维控制,这三种思维方式总是在综合发挥作用。

理性是最根本的认识方式,但理性总是在感性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判断,而在逻辑思维的困境中也自然利用悟性思维激发想像与灵感。

作为现实的人,无人会有意地控制或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总是思随境转,在不同的境遇中,在不同的状态下,某种思维方式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但也不会完全排斥其他思维方式的运作。

当然作为人的思维,又总是以理性为根本,人的感性不同于动物的感性,是奠基于理性之上的感性,故人有比动物更丰富的感性。

同样,人之所以有悟性。

恰是以理性为前提,正是以深刻的理性思维为基础,才会有人类悟性的发生,悟性是理性的升华。

故人类思维是一整体,本无所谓感性、理性、悟性之分,只是在哲学反思中,当人类思维运用理性逻辑对思维自身进行反思与分析时,才把三者区分出来。

理性的逻辑通常以一条暗线贯穿于人类思维过程中,尤其贯穿于人类的话语逻辑之中。

即使是感性与悟性,当其诉诸语言表达时,都不得不陷入理性话语逻辑的规范之中。

理性在客观上受到思维自身的“感性”与“悟性”的限制,但理性往往不会自觉到这种限制,而是把感性与悟性的参与过程都当作理性自身的运作过程,把感性与悟性都化解在理性自身当中,从而把思维的一切成果都当作理性的成果。

所以通常对思维的理解都是指理性思维,尽管这种“理性思维”是不纯粹的。

而当主体有意识地排除感性与悟性,以单一的理性思维考量世界,就会使理性走向绝对化,使人类思维“硬化”,丧失思维自身与生命自身的丰富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这种“单向度的人”就是只具有单一思维取向的人,就是只会在理性的对象化世界中思维的人,这种绝对的对象化思维造成见物不见人,只见客体世界的存在,而遗忘了主体自身。

理性的思维特征就在于主客二分,即理性把自身作为主体,从而取代人的主体性而把认知对象作为外在于理性之思的客体,即使是反思主体自身,也是把主体之“我”当作客体来考量之,从而产生理性凌驾于主体之上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理性对主体的僭越。

呈现出理性出于主体而又反对主体的特征,内含着下面将要论述的理性必然面对的主体性与对象性问题。

(二)主体性的限制。

理}生不等同于主体性。

理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却不是主体性本身,这是本文要强调的重点。

在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进路中,理性在事实上被等同于人的主体性,实质是把理性的主动认知能力错认为人的主体性,从而以理性取代了真正的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也就是人作为主体本身的丧失,主体之人拥有了代言主体性的理性,却失去了理性所代言的主体性本身,从而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主体之为主体,在其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认知外在客体的能力,而这种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理性的对象性认知之中,故理性容易被错认为主体性本身。

而人之主体性,不只表现于理性,还有上文已述之感性与悟性。

如果主体无视或蔑视感性与悟性,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理性误当为主体性的全部,从而丧失了人类思维的丰富性。

也就是说,如果以理性取代主体性。

就是以局部代整体,使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丧失。

而主体丧失真正的整全主体性,理性也就失去了整全主体性的监督,就可能犯错。

因为理性有自身内在的逻辑,没有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控制,理性就可能走向主体生命的反面,而理性的错误,是以主体的名义犯下的,故理性与主体性共同遭到诅咒。

因此,当现代与后现代的哲学家开始反思理性主义的病痛,提出“哲学的终结”。

以“非理性主义”批判和反对理性主义之时,“主体性”也同样遭遇被“终结”的命运。

由于理性取代了主体性。

故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自觉就表现为理性的一枝独大。

主体反对封建神权的胜利变成了理性反对宗教信仰的胜利,不是人的主体性取代了上帝,而是以人的理性取代了上帝,理性登上神坛,理性主义成为一种信仰,并最终产生所谓的现代性问题。

所以理性主义的出现并不是主体性的真正觉醒。

而是对真正的整全主体性的遗忘,甚至是对整全主体性的扼杀,所以理性主义并没有带来现代人类主体性的自我实现,相反现代人感受到的是心灵无所栖居的“空虚”与“烦恼”。

西方哲学在对理性主义作出反思的同时。

也对主体性作出反思,但却是在没有对理性与主体性进行区分的前提下进行的反思,所以尼采不但喊出“上帝死了”,而且对理性主义与主体性进行同样的批判和否定,在反理性的同时也预言了“主体性的黄昏”。

但真正的主体性能够被消解吗?理性主义的泛滥并不是主体性膨胀的结果,恰是主体性沦丧的结果,所以尼采批判的是理性主义,而不是真正的主体性,或者说在本质上,尼采的哲学预言恰是对真正主体性的呼唤。

他呼唤真正的“超人”。

而“超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的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的觉醒与喷发。

只是在西方哲学的思维进路与话语逻辑之中,尼采还无法把人的理性与真正的主体性区分开来。

从价值论角度思之,理性主义的泛滥又是主体性自我价值选择的结果,是主体有意而为。

也就是说并不是理性“有意”要取代主体性,而是主体把自我主体性的发展片面托付给了理性,是主体遗忘了人的感性与悟性,忽视了生命的丰富性,所以这在本质上是主体作出了错误的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

因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理性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工具之运用取决于运用此工具之主体,工具本身何罪之有?所以理性主义问题的根源一定要问责到主体自身,而不能停留于理性批判。

既然都是主体犯下的错,那么主体何以犯错?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主体有意犯错;二是主体误判犯错;三是主体被迫犯错。

但主体之为主体,在其有自我选择,懂得趋利避害,故有意犯错的可能性较小,而相对的,因误判或被迫的可能性较大。

主体之一切行为,都暗含着一个先天性价值判断,即此行为对主体有利,否则主体不为。

由此可以判定,理性主义泛滥,内在暗含着主体的价值判断,即主体认为理性主义对主体有利,能带来主体所需的一切。

所以主体才给予理性太多的权力,使理性在事实上取代了主体性,造成所谓的理性主义。

所以理性主义的发展恰是来自主体的授权,主体给理性发展以动力,可见,主体的价值误判可能是造成理性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但时代已经发展到所谓的后现代,人类理性已经自觉到理性主义的危险,人类主体对理性主义潜藏的危机也有所觉醒,而理性主义的现代性问题为什么却仍然无法解决呢?这就要追问主体犯错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即“被迫犯错”。

被谁所迫?只能是被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所迫,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构成,资本的谋利本性都在强迫着主体之人放弃自己的主体性,片面发展自己的工具理性,助长理性主义,造成“单向度的人”,造成人的物化与异化,使整个社会成为受资本支配的生产机器。

由此可以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学说内含着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根本解决之道,只有改变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改变以资本谋利为核心的社会生产才能最终解决理性主义的现代性问题。

(三)对象性的限制。

理性思维是对象性思维,理性只能认知客观对象而不能认知主体自身,即使理性反思主体之时,也是把主体作为客观对象而认识之,而成为客观对象的主体就失去了标志其主体地位的主体性,从而已不是真正的主体,所以主体永远是理性认知的视域盲点。

而在真正的客体认知中,客体对象外在于理性,与理性相对而立,呈现在理性面前的只是客体自身的一个面向。

理性如何把握客体对象的全体,如何把握客体表象背后的本质就成为理性认知的难题。

而支配整个客体对象无穷分类与变化的内在本体更是哲思永恒的追问。

整部西方哲学史在本质上都是对哲学本体论追问的历史,当理性思维走到穷途末路,找不到最终的本体时,现代哲学就取消了形而上学,拒斥本体论,但这种“取消”与“拒斥”只能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战术,问题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

“20世纪的哲学大都拒斥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比以前各个时代的哲学更具批判性;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本体一神学的’各种主张的无根基状态或者说其合法性的不正当性绝不是一眼望去一清二楚的。”没有形而上学,没有本体论的哲学更是先天无根的思想梦游,无法实现安顿思者身心性命的哲学使命,所以西方哲学从未放弃过“重建形而上学”的渴望。

对象性思维的有限性直接来自于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具有与外在客体同样的时空限定性的规制。

客体因为具有时空有限性才可以成为主体观察思考的对象,无限的存在(如果有无限存在的话)无法进入主体之人的思维视域,因为主体之人也同样是有限的存在,而有限无法认识无限,部分无法认知整体,有限包含于无限之中。

部分包含于整体之中,无限与整体无法成为有限与部分的对象,也就无法为有限与部分所认知。

所以主体之人只能认知有限的时空客体,而有限的时空客体也并非能为主体所全部认知,因为主体与客体在存在论上是本质同一的时空存在。

都是局限于时空之中的有限存在,主体并不比客体更具优先性。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八

摘要: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都应用了马克思的教育学思想,这种教育学思想产生于近代的大学教育,能够把现实中的人作为教近代教学的出发点.这种教育学思想的实质是“人”.在这种思想的帮助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注教育是提高社会人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马克思教育学、他的现状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学传统问题解析。

研究马克思教育学能够深化对人的本质和发展理论的探究,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能够实现教育公平、社会价值取向正确以及全面推荐你认得发展.马克思教育学理论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教育学中必须要从马克思教育学整体入手,把这个理论与认识论和价值论结合来实现两者的统一.

1.传统的马克思教育学研究意义。

研究教育学是从哲学角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入手的,在培养一个人的时候是从人的本质开始入手的,这种培养的方式是以人为本质的.对于马克思教育学它的哲学效应更高,它能够重视人是主体这一方面.强调认识自然世界的产物,也能够改变自然世界研究马克思的教育学能够对教育学有新的认识.不断的研究能够拓展方向,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第一,在研究马克思教育学中,也能够,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正义.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教育的转型阶段,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型到素质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会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只有运用马克思的教育学林论对教育部公平进行分析才能找到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社会根源.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不公的现象.并且通过在一定时期内的改变能够保证社会制度的完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

第二,研究马克思的教育学能够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深深埋藏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在人民群众价值追求中,一定要坚定人才培养,正确树立马克思教育学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目标.

第三,马克思的教育学是把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相结合,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这样就过于重视人是主体这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不仅是老师和学生,其中还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这样这种教育学思想就与当代人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了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2.马克思教育学是改善大学教育的根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表现在国民素质这方面,这样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要提高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这样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各个阶段都不断的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实践.发展他们与社会联系,在大学教育中,有效的发展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是进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表现.

3.大学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在大学教育中,在遵守马克思教育学规律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大学教育的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很多学者对马克思教学学理论进行研究,但是没有得出很好的了理论,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忽视了马克思教育学与整个马克思理论整体的关系.忽视马克思教育学的学术价值和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导向.这些是教育问题的关键.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教育学的研究速度非常慢,这与主张利用马克思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改革进程和教育发展不能够结合.根据一些书店的调查,目前只有一本书解释了以上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的教育学不是课本里边的抽象理论,他能够有效的通过教育实现自身价值.在当下马克思教育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教育学的关注度不高.同样也缺乏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研究方法.这就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它只是从概念逻辑进行分析,甚至用现代西方教学的观点来歪曲马克思的教育思想.这不符合马克思教育学的价值取向.

第三,在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教育学研究资料很少,这样就不能够完整的研究.就会造成很少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深化.这样虽然,这个问题的价值论和认识论有一点相符.但是更多方面是孤立了教育的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特点,这种单一性非常不可取,要从整个社会中入手,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教育学在大学教育中的更完整性.

4.马克思教育学在大学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在大学教育中一定要深入理解马克思教育学理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把价值论和认识论两者相结合才能理解.从认识论或价值论角度研究来马克思的教育学思想的状况.应从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讨论人实现价值的手段.

其次,马克思教育学的研究偏向主要表现在脱离人的价值,忽视人的个性发这两方面,只是在理论上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不利于人在社会中发挥,不能偏向于哪个价值论和认识论,这样就不能保证马克思教育学在起重工的应用.

在研究马克思教育学理论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进行研究,要从马克思理论的整体出发.马克思教育学理论把整个教育改革比喻成了一个社会性的改革,这样就包括了马克思整体理论的方方面面.要准确的理解马克思教育学的思想,就必须要超越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大的范围去了解这个教育学理论,另外还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这些理论,这样才能够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在研究中国大学马克思教育学中,要把这个理论与整体的马克思理论相结合,这样能够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到更深刻的理论.教育学理论关系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发展,应用这个教育学理论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要不断的深入研究马克思教育学理论.

参考文献。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九

文章从女性的视角谈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从女性的视角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它应该成为全部人类的思想财富。

谈到中国哲学,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特别。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犹如满天繁星,层出不穷。

他们个个都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提出了对其所在时代的社会、人生的思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从封建社会向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从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社会的文化文明。

反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文明变得淡然无光了。

虽经过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老一代哲学家的努力,把中国哲学思想系统化、具体化,让中国哲学思想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播。

但是,他们都是在模仿西方哲学体系来构建中国哲学,给中国哲学披上了一件具有西哲特色的外衣,同时,用一些西方哲学中的概念来解释、阐述中国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思想。

使得中国哲学一直在同西方哲学的对比和碰撞中缓慢前行。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应该把自己传统哲学思想中积极、肯定的因素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成为整个社会行动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给予我们社会、阶级、个人行动的准则,为我们当代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服务。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都是蕴含在一些古典书籍中的。

古代文言文是我们现代语言的起源,但是在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许多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多的词语已经在语言的发展中销声匿迹了。

只有在一些特别的文章中才可以看到。

因此,学习中国哲学,首先就要学好古代文学,做好对古文的训诂工作,要对古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

对古文的语法及运用有相当的熟悉,从根本上掌握住文章原有的意思。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

相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它的内容要庞大和芜杂得多。

在它本身的体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其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学说的相互抵触和矛盾的方面。

同时,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身学说的继承和发现,创立了不同的论述方式和观点。

所以学习中国哲学要结合到时代的需要,给中国哲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中国哲学对现代人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生价值观念是一个人的立本之基,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支柱。

中国人有着许多的优良传统,而这些优良的传统都是经过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陶冶而铸就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观念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确立了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一代又一代国人家国同心的精神的体现。

“人之初,性本善”对人心向善的肯定。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对人性善恶的发展和内心修养的关系作出阐释。

说明人心的善恶在与自己的良知和修行。

对人性善的肯定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人的完美就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完美,就是对社会发展贡献,就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对公平正义的完美维护。

中国哲学的重点就是伦理学说,中国哲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阶级与阶级的关系的学说,因此懂得中华文化精髓的人永远会是一个生活中的智者。

怎样用那些有着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来解决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关于环境、安全、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而不是终日专研于故纸堆中,或对某一古人学说的究根问底,搞一些书斋式的学问。

这应该是每一个社会学者所应持的治学的基本态度吧!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十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就哲学的词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热爱智慧。

但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对于哲学是什么因人因时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义。

就当代学术界而言,哲学主要指人们在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统化、理念化的世界观,是从性质上、逻辑上对基本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发现和预测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及客观趋势的学问。

而哲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哲学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研究。

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为考察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就存在性质而言人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过程。

一方面人的存在与灵长目其它动物和周围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与灵长目其它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它动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则在成长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发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环,在高一级的程度上构建自己、完成自己。

二是就存在状态而言,人又是有着自主思维能力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存在物。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会从自身出发,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去考察和认识世界的状态和属性;另一方面人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过实践使得主观客观化,这就必然发生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就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派别的规定而言,作为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相对立的。

按照区别而言在不同时代有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相对应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一般坚持了存在(物质)对于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观点。

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

反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要进一步明白为何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就必须了解唯物主义的演进过程。

在古代,部分人认为世界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所形成的,具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由气、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单独构成或组成的。

例如中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而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与虚空,人的感觉和思想也是由这些原子所决定的。

怎么决定?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表面会经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气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形成了影像。

而人的感觉和思想便是这些影像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作用。

以上这些人的认识,虽然谈不上科学,但都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同时,他们还尝试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的联系与变化,推动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继续思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备了机械的性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就它的认识而言,哲学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才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

应该肯定的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于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对于反对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科学之处。

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样的属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进而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属性。

那么整个世界就有机械以及形而上学的性质。

例如霍布斯曾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他把所有的运动形式都认为是机械运动,虽然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没有看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某一运动形式上升为普遍运动形式,就会在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时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和认识也带有机械性。

例如拉美特利认为归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

至于人的感觉,则是由外界对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由感官神经将某一物质传入感觉中枢中,人便能接受各种感觉。

拉美特利的观点,虽然把大脑看作感觉的发生地有进步之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用机械的观点去说明人的组成和功能。

另外,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也有不彻底性。

因为采用机械的观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也抓不住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从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阶级斗争经验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具有能动性。

何为能动性?一是思维(精神)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物质),二是思维(精神)通过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存在(物质)。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说明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哲学概念。

列宁给物质以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里有一问题,当今自然科学的部分最新发现是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在笔者看来,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也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规定,作为唯心主义哲学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仅仅是这种客观精神在历史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的产物或表现。

就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而言,实际上它是把人的思维(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之后“飞跃大脑”成为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某实体,宗教就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代表。

中国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主张:“理在事先”,他认为“理”是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世间万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

他认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间万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国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也是类似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

黑格尔则把现实世界的本质归结于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自我辩证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一道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质)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例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灵、意志等是世间万物产生和运动的根源,而世间万物只是这些主观因素的产物或附属品。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没有自我的主观因素,就没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

例如中国明时代的阳明,就曾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赖于主观因素而存在,当主观因素消失时,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

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显现出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过渡的趋势,例如过多的宣扬上帝就在你我心中。

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不仅是宗教的一大变化特征,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大变化特点。

三、结语。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只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还是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决定作用上观点和立场不同。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宣扬物质至上,唯心主义宣扬精神至上,这都是不正确的。

就整个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来看,相信唯物主义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坚信唯心主义的历史人物也办过好事。

谈及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任何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简单对立的理论观点都是有问题的。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言:“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

抽象唯灵论是抽象唯物主义;抽象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唯灵论。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将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极端或绝对正确化,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但是谁又能完全证明“缸中之脑”这样的哲学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呢?况且这样的哲学假设还有很多。

哲学的基本问题昨天、今天、明天总会有人去探讨,但是要想让哲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让掌握哲学的人能真真正正体会到哲学所带来的实惠和快乐,还是要靠有实践能力的人去一点一滴地践行,去变革自己、去改变世界。

只有在掌握哲学的人受益之后,哲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才有由“冷”变“热”,更好地发挥解释、指导作用的机会。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十一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关于哲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哲学视角下生存与生活研究。

文章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的转变与出路。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

”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

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

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

”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

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

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

“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

“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

”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

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

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

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

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

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

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

首先,“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础。

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

无独有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其次,“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

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

因此,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是非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

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哲学的作用论文通用篇十二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着的作者。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

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

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xx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

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

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

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