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1:09:16 页码:14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优秀16篇)
2023-11-19 21:09:16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而编写的教学计划。教师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一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接待室。

参加教师。

缺席教师。

备课内容。

《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

备课过程。

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分类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本单元中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2、学生的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提到的盐和生活中吃的食盐容易混淆。

3、盐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中,盐必须是溶液、金属单质必须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除钾、钙、钠、钡之外是学生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4、铁元素的变价问题,对于特别是中偏下的同学还需要巩固。

5、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两者都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等)。

一、一、基本内容。

1、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爱国主义和辩证观的情感体验与升华;对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学习对比的实验方法。

3、目标:

1)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判断盐与盐、盐与酸、盐与碱之间能否反应。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3)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反应。

4)记住盐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事例,初步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6)通过铁与硫酸、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树立外因和内因辩证统一的观点;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普遍性。

重点课时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够可另附纸)。

§盐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用途;可用盐溶液来制取单质的金属,巩固掌握制酸、制碱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盐的化学性质。

[提问]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找出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一)盐(溶入水或溶入酸)+酸—新盐+新酸—是常用的一种制酸方法。

agno3+hcl—bacl2+h2so4—caco3+hcl—nahco3+h2so4—[讨论]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小结]盐必须能溶入水或溶入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二)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是常用的一种制碱方法。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na2so4—fecl3+koh—。

[小结]盐和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三)金属+盐(可溶)—新金属+新盐。

[观察]未见有红色铜出现。[讲解]不要用k、ca、na、ba去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例如:na+h2o==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小结]盐与金属反应的条件:盐必须可溶,单质金属必须比盐中金属活泼,单质金属除k、ca、na、ba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从性质(2)可以看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碱。

实验2、bacl2+na2so4—[观察]实验1、2都有沉淀生成。(独立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盐(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盐[讨论]此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小结]两种盐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二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空气的组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设计方法、验证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应用前人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

情境教学法、“探究的探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录象《人与自然》片段。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

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研究才获得的。

1.1.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占1/5。

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空气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没发现,而不是人们没发现之前,空气就不存在。

使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回忆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扩充学生对于空气组成和性质的知识。

动画《拉瓦锡的实验》(旁白: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

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加强热,得到了汞和可供给呼吸、可助燃的气体。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阅读资料,组内讨论,分别汇报本组的想法和结论,并相互补充。分析并推测出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见表1)。

通过抓取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的细节,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化学的生动具体的创造过程认识到任何重要的定理,都是前人通过实践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

表1:

科学家功绩实验和现象你的结论伽利略(意大利)利用气泵使一个玻璃球灌足了空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发现玻璃球变轻了。托里拆利(伽利略的学生)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了水银,让开口的一端朝下插入装了一半水银的玻璃容器中,水银面的高度恰好是760毫米。梅猷(英国)1674年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位于水面之上,然后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住蜡烛和水面。发现蜡烛在燃烧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蜡烛火焰熄灭了,水面之上还存在一个大的空间。将一只白鼠装进另一个同样的装置内。发现随着白鼠呼吸时间的增长,水面在逐渐上升,到了最后水面再上升,而白鼠也就死亡了。把燃着的蜡烛和白鼠同时装进这样的装置内。现象:卢瑟福1772年把老鼠放在密闭器皿里,等到老鼠被闷死以后,再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接着他又在老鼠已经不能生存的那种空气里放进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它仍能继续燃烧片刻;等到蜡烛熄灭后,又放进一小粒白磷,白磷仍能在其中自燃。在密闭器皿中用燃烧白磷的方法将空气中助燃成分除去,所得到的剩余气体完全不能维持老鼠和麻雀的生命。舍勒(瑞典)1773年把硝酸钾放在曲颈甑中,曲颈甑的出口与一个膀胱做的气球相连。将曲颈甑放在炉火中加热,气球真的被一种气体充满了。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气体中,气体燃烧得更猛烈了,放出耀眼的火光。将硝酸银、硝酸汞、氧氧化x软锰矿(二氧化锰)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得到了同样的现象。普里斯特利1774年用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红色的氧氧化x气体产生,把点燃的干木条放入这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放出刺眼的光,老鼠放入这种气体中,老鼠过得非常舒服。他吸过这种气体以后,身心一直觉得非常舒畅。

同学们对科学家的研究都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并从科学家的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结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分别从自己的实验中获得了什么,以及科学史对他们的评价。

如表2。

观看投影,对比自己与科学家的结论。

表2。

科学家科学家的结论功绩给我们的启示伽利略空气是有重量的证明空气的存在,空气是一种物质。物质是有质量和压力的。托里拆利空气是一种物质,空气有压力梅猷玻璃钟罩内的物体x同时被烛火燃烧和白鼠呼吸所消耗。证明空气的作用是助燃和助呼吸。对比实验方法、空白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卢瑟福空气中助燃的成分很难完全除尽。把剩余的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浊气”发现氮气能将空气中氧气完全除去的物质是白磷。舍勒称助燃的气体为“火空气”制得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遗憾!他们二人都是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绝不肯对其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美国科学家韦克斯说“普利斯特利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儿子。”普里斯特利他告诉拉瓦锡发现和制得了一种助燃和助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助燃能力比空气强得多。拉瓦锡在大气(指空气)中并不是所有的空气(指气体)都可以呼吸,只有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才是合乎卫生的(指氧气可供呼吸),另一部分空气不能维持生命和助燃。认为他和舍勒、普里斯特利制得的气体是一种新化学元素,在1777年定名为oxygene。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氮气n。

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设计实验。

1、证明空气的存在;2、确定空气的组成。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若需其他仪器和药品,请提出)。

拉瓦锡的高明在于做了一个逆向实验,证明了氧化x分解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还在于他总结了前人的所有了发现,而且测定了准确组成——氧气占空气大约1/5。(教师:也就是说其他人所进行的测定是定性的,即知道是什么,而拉瓦锡进行的是定量的测定,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有多少)。

拉瓦锡最高明的是他不相信空气“只有一种气体”组成,不相信燃素学说,这应该是探索空气中最艰难的。(教师:也就是说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研究的关键)。

1、塑料瓶口上套气球,捏塑料瓶,气球鼓。

2、试管连接单孔塞和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放入水槽,手捂试管,水槽中有气泡。

3、团一个纸团塞到水杯里,向下插入水槽里,再迅速拿出,纸不湿。

梅猷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仪器,并组装。

卢瑟福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白磷作为将氧气消耗完全的药品,但教师没有提供白磷,所以不同组有不同的选择。

应用从科学史中所获得的启示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用思维。

2、剩余的气体是否都是氮气?

3、实验中空气表现出了哪些性质,是哪种物质的性质?

作业1:完成空气存在和组成的探究报告。

作业2:设计实验研究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并推测氮气和氧气的性质,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得出用途。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为学生的创造提供空间。

课题1空气。

一、空气。

1.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和混合物。

氮气n。

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三

1课时。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讲授新课]。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

[提问]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回答]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

[复习]酸碱盐的组成特点。

[观察分析]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

[阅读了解]读书p2-3的有关内容。

[讲解]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

[提问]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书p3-5。

[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海水淡化。

[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

[实验讨论]。

1.如何证明得到的冷凝水已被淡化?

[课堂练习]。

书p8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目标上本节的习题。

[课后记]。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四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

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五

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行计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

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4.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5.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算式为:×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请你根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行快速的计算。(已知:相对原子质量al-27,o-16)。

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六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七

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化学式的“·”不是数学上的“乘号”,而是表示结晶水合物里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其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无水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跟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的和,即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3×2+12+16×3+18×10=286.

二、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cuso4微粒与h2o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cuso4+5h2o。

这个变化是由一种物质(胆矾)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风化是指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将胆矾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不是风化.

四、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na+和co32-,co32-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co32-+h2ohco3-+oh-,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oh-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oh-,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五、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故硝酸钾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命题趋势分析】。

1.对常见盐的考察除物理性质用途外,逐步趋向于信息给予题的研讨.

2.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3.物质的推断趋向于答案的不唯一性,即符合题意答案的多样性,并对全章进行综合考察.

4.物质的鉴别趋向于叙述的准确性,合理性.

化学学习方法。

理解概念。

学习化学时,要弄清楚每一个概念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这其中关键点是什么。化学中的概念有很多,如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等,这些考点都是必考的内容,可以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从化学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观察了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得出了电离的概念;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得出了化合反应的概念。只有结合化学事实,才可以把化学概念深刻理解。

做好化学实验。

学好化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做实验,通过做实验,就能明白为什么实验现象是书上给出的结论,为什么生成物是所写的反应式了。学习化学需要多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学习化学需要通过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的内容之一,理解了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就能写出来了。

善于进行纠错练习。

对于化学学习中的错题、考试的错题,初三学生应该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题,只有解决了平时学习时的错题,我们的化学学习才能进步。错题记录本能帮助我们用于平时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钻研好错题记录本,既可以复习全面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节省了大量时间。

学习化学,需要将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知识,都在错题记录本上重点标注清楚。把平时做过的错题分类做好记号、并按顺序装订好,便于查找和复习。一定要让自己做到:错过的知识点不再错。

化学学习技巧。

勤于预习,做好课堂笔记。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这里提醒初二即将步入到初三的学生,可利用暑假将化学课本认真浏览一遍,相信书中的知识一定会吸引你的兴趣。

预习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浏览和阅读,要带着疑问去预习,将自己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预习适当完成一些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再走进课堂学习,就更具针对性,听课的效率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逐渐的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高效地学习化学,学生要努力培养对化学的“好感”。首先,对化学课堂中的实验课,一定要认真看、认真学习,课下勤于思考,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还可以主动搜集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化学小故事,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建立起对化学的兴趣。

加强对化学公式、符号的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但内容比较繁杂。所以下课花时间对一些公式和符号进行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化学用语。初三阶段会学习到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对于它们特有的化学符号,学生必须要牢记。“元素”这一章所涉及的诸多元素名称、符号也应该熟记于心,这些都离不开学生下功夫去记忆。所以,学习化学必须下费功夫对一些固定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强化记忆,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保障。为了降低记忆的难度,可以通过一些儿歌记忆法或谐音记忆的方式,使得记忆任务变得相对轻松。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八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习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

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1.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预习导航: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

以及对xx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xx和xx化学原理,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参考课本p12进行家庭实验: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说明蜡烛_______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

(2)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__________,说明火焰各层中________的温度。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_______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讨: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观察顺序: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

2、提出问题:蜡烛越来越短生成了什么物质?

假设与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白烟是什么成份?

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化学?

三、课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灰烬。

()2.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3.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能力闯关]。

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上_____________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5、用一根玻璃管伸入蜡烛火焰的焰心中,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火焰产生,这说明焰心有_____。

[中考连接]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7.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九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讲述)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

小结:

要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设计方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 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 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用品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2、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各多少克?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概念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一定温度不定温

状态饱和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克无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一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二

从刚才的有机物的结构可知,有些有机物组成原子个数少,相对分子质量小,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而有些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百万如:淀粉和蛋白质。引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高分子材料及分类。

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图片。

为什么都是合成材料,它们的性能和用途有明显不同?原因是这些合成材料的结构不相同。用实验去发现一些规律,学生实验活动。学生拉扯塑料,加热聚乙烯塑料。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和发现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有机合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

(三)环境问题。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三

2.     溶解度的概念。

3.     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溶解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

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溶液?

2.     列举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回答。

复习巩固知识。

导入  。

【活动与探究】。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

分组探究。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一、饱和溶液。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分组讨论,共同研究。

结合实验,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分组讨论,

创设讨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溶解度。

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活动与探究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分组讨论,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解度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以“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交流资料。

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解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

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动手练习。

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创设情境。

出示一瓶汽水,提出下列问题:

1.     打开汽水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3.     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     固体的溶解度。

3.     气体的溶解度。

学生总结。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活动与作业 :1、课本41页5、6、7题           。

2、课题3。

课后记:本节课内容上理论性较强,但有与实践结合紧密。概念的理解和突破要借助于实验观察与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四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五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化学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

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

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

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zn+h2so4===znso4+h2↑。

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

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作业:p。

补充作业:

1、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区别:

氢气。

氧气。

初三化学优秀教案设计篇十六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