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3:19:21 页码:13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模板20篇)
2023-11-23 13:19:21    小编:ZTFB

每一次总结都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句子的连贯,使读者更易理解。以下是一些权威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完毛主席这首名为《长征》的诗,我被红军战士百折不挠、不畏艰险、乐观向上、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红军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就像竹石,在岩石缝中发芽、成长,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他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

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就说飞夺泸定桥那次战斗吧。素有“天险”之称的大渡河让人看了心惊胆寒。可是这场战役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能输,决不能输!一咬牙,一跺脚,拼了!战士们冒死建奇功,居然赢了这场战役。美国人有一对夫妇参观过泸定桥后,曾这样说道:“中国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人们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连美国人也被我们的红军战士震撼了!

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轻言败,自强不息。

红军是长征里程上永远的丰碑;红军更是长征精神的灵魂。让红军英魂万古流芳!让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在感动中,我想到了桑兰,这位曾被国人和体操界看好的明日之星,却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对一位正值年轻的美丽女孩是多么的残忍。正当大家在为她的未来担忧时,她用那一个甜美的笑容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来告诉他们她会坚强,努力顽强的生活着。

在感动中,我想起了汶川地震,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至今还记得。救援战士有的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救援着他人,让他人活下来;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孩子们,最后孩子得救,他却走了;在不知亲人的生死情况下,他们毅然走进了志愿者的队伍中……因为有他们使许多人生命能延续下去,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存下来的背后有着许多人的帮助,他们全更坚强、乐观的活下去。

此时,我感到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折服的力量。再次向我们证明了:长征精神将伴随中国华夏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我非常感谢那些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永恒的长征精神。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二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三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对革命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他们历尽千难万险,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粮食吃完了,他们就挖地上的草根吃,草根吃完了,他们就拨树上的树皮充饥,树皮吃完了,他们就解下身上的皮带硬嚼着填饱肚子。子弹打完了,他们就靠勇敢和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战友受伤了,他们团结互助,背着伤员翻雪山过草地。在最危难的时刻,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就记载着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例如课文《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病号,把鱼汤让给战友,自己却吃着战友吃剩的鱼骨头,最后因为饥饿牺牲在草地中;课文《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挨冻的战友,自己却在大雪中化作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打不烂,雪山草地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树立起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85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胸怀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坚定信念。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确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壮志、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四

孙子曾经曰过:“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引)。

当王明博古本着武装保卫苏联的崇高理想和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积极组织城市暴动,努力暴露地下党员之后准备进一步蹂躏中央苏区时,一个声音响起了:“不行,我们要抵制左倾错误!”

当第五次反“围剿”中王明博古不可思议地犯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又犯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居然还犯了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将人类所能犯的所有错误都犯了个遍之后,还向老蒋重兵布防埋伏的湘西开怀进军地无怨无悔时,一个声音响起了:“不行,应该向贵州进军!”

不管这个或这些声音出于何时自何人之口,它至少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我们要根据自己与对手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战术,更要辅以随机应变的能力。”(论点)。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过渡)。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为什么?因为刘邦更会用兵更会用人!

不错,于古,以红军长征的历史为镜可以教会我们从一个更加公正的角度来评判历史人物。

而于今,以红军长征的历史为镜可以知道红军乃至我们至亲至敬的党的兴衰原因,而知道这兴衰的原因既不是为了哀前人也不是为了赞前人,而是告诉我们自己乃至后人避免前人所犯的错误,发扬前人的优点,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

于是我们知道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正常的面对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随机应变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也是人修养的表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刻意形成的,一定要冷静,遇事不惊才能让你快速的想到应对的方法。

我们是学生,必须以学习为主,所以掌握的道理和知识必须融入学习中去。今天所领悟的这个道理对学习也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而且对文科来说,这条致关重要。文科题,概念非常多,而且非常杂,有时两条概念面上相差无几,可实际却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所以有时一做题三五个概念一齐往大脑的“内存”上涌,不知采用哪个好,尤其是在考试时再加上久久出不来,就着急来,这门考试就算砸了。如果在关键时刻想到这个道理,读清题后进行一下选则。先想好它在考什么,再想“内存”中出现的几个概念,哪个与之想仿,就择之。所以说解题靠的是方法。而这想出问题的方法自然就是冷静到随机应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红军长征的历史为镜,让我们用清澈灵动的双眼去旁观历史;以红军长征的历史为镜,让我们用红军和党的成功来指导学习。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五

年幼不懂事的我不好好吃饭,挑食。奶奶经常批评我,说当年长征路上因为饥饿和缺少衣物很多红军冻死有雪山上。那时候我眼中的长征,是毛泽东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学时妈妈经常跟我说,表弟的爷爷参加过25000里长征,吃过草根、啃过树皮,穿着草鞋爬过雪山,在长征路上生病也硬挺着,为此落下哮喘这个病根,虽然解放后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还是长年在咳嗽中渡过,人非常消瘦。为此表弟的爷爷在江西百姓心目中德高望重,因为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的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他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我眼中的长征,是那个消瘦伴着咳嗽但又凌然正气的老人。

随着我渐渐地长大,红军的事迹我了解了很多,在我眼中,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他们用长征精神,战胜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

上初中了,学习了团的知识,系统的上了团课,我悄然成长起来,也光荣的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更懂得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不能让它白白溜走,在生活中时刻铭记长征精神,用它来鼓舞自己,鞭策自己,用有限的光阴来为社会,为国家做无限的事情!作为学生的我们更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这时我眼中的长征,是信仰,是力量,是动力......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六

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们能为集体牺牲自己: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机枪眼,让自己的战友安全度过机枪口,自己却中弹而牺牲;也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但他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继续向前;更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们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决不会自己先起内讧,在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的鱼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怎能让它毁在我们手中呢?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有远大理想,然后朝这个理想顽强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人生道路焕发光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神州五号”才能成功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如果当时杨利伟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却了,那“神州五号”的设计和创造者废寝忘食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如果他退却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果他退却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屹立于全世界了。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国家的兴衰是和我们紧密联系起来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也许杨利伟就是想到了这一点,他才会义无反顾地甘愿乘飞船进入太空,他才会将理想和祖国的兴衰、命运结合起来。

传承长征精神,也是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地球之巅——青藏高原的铁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铁路才会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长的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才能结束了世界屋脊没有火车站的历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正因为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精神,在那么寒冷的情况下,他们摆动了冰冷的钢铁,他们开凿了深远的隧道,他们建成了史无前例青藏铁路。

传承长征精神,更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博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应当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正因为有长征精神,中国女排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她们能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她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死相助,生死相依,直至得到赢的希望。最终汇集成为强大的力量,为祖国赢得荣誉。特别是今天,我们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得一席之地,更应当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

如今,虽然我们不必再去枪林弹雨中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能不屈不挠的求索,也要无所畏惧的前行,更要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个能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和崇高精神的象征意义。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再创历史上的辉煌。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3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年轻人,你难以理解我们这些老人面对浴血奋战换来的太平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险境里我们始终不动摇,就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能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这是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戎马生涯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原济南军区副任思忠老人的肺腑之言。说起过去的峥嵘岁月,这位83岁的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神情激动起来,双唇有些颤抖:1933年15岁的他成了171名红小鬼的“头领”,在他的带领下,夜袭扇子队,一战成名。任老前段时间坚持每天收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他看得比家里每个人都专注,他为这部电视连续剧感动,但仍然对家人说,“有些苦他们拍不下来”。一过草地,竹签穿透了他的脚堂。任老头头上的三块伤疤和脚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伤都是长征时留下的。二过草地,鬼门关口拣回性命。任老在和平年代练起了书法,每当朋友求字时他总忘不递上一个章,或者是“长征战士”,或者是“幸存者”,这是老人晚年给自己的定位。因为当年任老带171人参加红军,但经历历次事件,解放后任老再没能见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说:“战争年代,我们身边倒下了太多的好战友,比起他们,我是一名幸存者,更是一名幸运者”,”我能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就是最大的幸运,真正的荣誉归于那些光荣献身的烈士们。”

任老的经历是红军长征的缩影。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于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了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终于胜利的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已经一往不复,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长征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传颂,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83年了,整整83年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凝聚民心,催人奋进!在近几年中一些鲜活的事例也渐渐浮现出来。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孙必干,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还有背妹求学的洪战辉,坚守承诺的陈键,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路的王顺友……。

作为一名有着百年光辉历史的师大附中的莘莘学子,凝望着校园内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读着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绩,红军长征途中,那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那一幕幕历史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那浓浓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它就是长征的力量!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之际,“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它不会因时光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也不会被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掩盖了光彩。它凝结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85年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一路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长征。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夺取一个又一个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千难万险压不倒、压不垮气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红军战士,伟大的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要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不怕苦、不怕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长征精神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神州早已换了人间。再走长征路,就是要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丰富,用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在实现过程中,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要时刻准备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高地、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八

85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承担着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责任。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承担起建设祖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要迎接挑战,勇挑重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事业。

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5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发扬了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学习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生活中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作风,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以礼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先人后己,互帮互助,学习红军战士们团结一心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当个别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留连于日本动画片、连环画,不思进取的时候;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85年前二万五千里长征吧!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这一代人要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万里长征,始于足下。大家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祝愿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人生的长征路上不断进步,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九

长征,是轰然出山的瀑布、暴风雨中的闪电、大漠风沙中的战旗……。

长征是金,长征是银,长征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取得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百折不挠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

我觉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我读过一本叫《长征故事》的书,里面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革命故事。我看完这本书时已是热泪盈眶,因为我被那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所振奋而感动,他们那种挺身而出,英勇抗敌,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诵。历代主席毛泽东与刘少奇也在内参加战斗,毫无领袖作风。在红军奋战时,连娇小懦弱的女人都勇敢地参加红军,奋力地抵抗敌人,抗战时,红军们有时一天的口粮就十粒谷米,战士们就靠这十粒包谷米,挺过了一天。充满革命客观主义精神的女战士,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还唱歌谣激励战士:

金包谷,银包谷,

吃上一把好走路。

一粒包谷一口水,

十粒包谷挺到黑。

红军战士们就这样抵着饥饿行军打仗。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

今天,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想那八十三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帮助,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一

长征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想来源。长征精神集中体现在: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党和民族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它将外化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带领整个民族走向富强,实现中国梦。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自力更生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艰苦奋斗就是要不畏艰难。要始终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努力追赶前人,一步一个脚印,充分表现中国人自力更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坚持不忘初心和使命,才能更好地克服人类难以想象和克服的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凭的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是长征精神的时代升华。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长征,这是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是让全世界都为之赞叹的壮举,也塑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代表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保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法宝,并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更需要长征精神引导纠偏,重塑精神支撑。用长征精神来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管是对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都具有极强地感召力和示范作用。

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座伟大丰碑,也是中国革命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的一座伟大丰碑。长征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在不断地塑造长征。长征永远不会被遗忘,长征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独特的精神气质的浓缩与集中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注解和真实写照。

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才能再创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为了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壮举,才有了长征精神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如同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始终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成为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精神力量的重要历史记忆。

辉煌属于先辈,未来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新时代的新长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需要从长征精神中感悟初心和使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再走长征路,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长征精神启迪未来。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收官,又要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未雨绸缪,新时代的新长征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宣告“胜利”的。如果没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气度,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面对的“大渡河”、“泸定桥”、“腊子口”等等难关就会很难攻克,“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更会很难实现。

新闻工作历来是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发展的。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新闻工作者再走长征路,追寻初心,大力弘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深情讲述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深刻揭示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把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调动起来,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其意义是昭然若揭的,其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长征精神的底色,是“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动力之源。只要我们继承和弘扬与日月同辉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当好传播长征精神的红色种子,就能让长征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用初心凝聚力量,用使命激发担当,在新时代新长征的路上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85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于都,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号召全党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据史料记载,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爬雪山过草地,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激励着这支队伍百折不挠,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长征精神就是坚定信念、奋斗不息的精神,灵活机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精神,严守纪律、爱国为民的精神。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我们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方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时代在变、条件在变,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未变,当年,红军战士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走完了革命的长征,而新时代的发展长征依然在路上,也将永远在路上,我们有信心走好。

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有着永不褪色的“红”,这里的干部群众格外珍惜与长征有关的房屋瓦砾、渡口码头、革命旧址,对弥足珍贵的1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他们想方设法保护、创新举措利用,让长征精神始终鲜红。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于都,面对163985人未脱贫的现状,全县上下以“一边倒”的工作态势,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于都实现了121106名贫困人口脱贫、87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4.73%的新辉煌。

每一个共产党人所走的路加起来,就是新时代的长征之路,重温长征的历史记忆,就是要用心、用情来感悟长征精神,从而越发坚定我们的初心与使命。长征路虽遥,抵不过共产党人的脚步,始终牢记当年“为什么要出发”,从革命精神的源头探寻红色初心,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汲取攻坚克难、毅然前行的不竭动力。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三

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写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写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85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辈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言犹在耳。5月,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革命理想高于天”,掷地有声。

《时政新闻眼》发现,除了此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到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之外,此前还在红军长征的三个重要纪念年份分别到访长征的出发、转折、会师标志性纪念地。回望长征,缅怀长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一以贯之。“长征永远在路上。”的长征脚步,从未停歇。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雪山极寒挡不住理想的追求,泸定铁锁拦不住无畏的先锋,万里泥泞缠不住草编的红军鞋。有了理想信念,漫长的征途,成了播撒革命种子的红飘带;罕见的苦难,化成光照寰宇的红色史诗。无论是“一切为了苏维埃”,还是“为劳苦大众求解放”;无论是“打土豪,分田地”,还是“北上抗日,救民族于危亡”,都是红军所追求的理想,所坚守的信念。“这样的理想,使这支红色大军区别于中国历的任何一支军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等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奋发有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一心为国为民,开创了治国理政的崭新局面,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走好了当代的长征路。广大官兵要自觉当好红军传人,汲取理论营养,营造精神家园,忠实履行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立起理想信念的标杆,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深化改革的激流险滩,面对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硬任务,更加需要不忘初心,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高扬信仰旗帜、传承红色基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久久为功、行稳致远,不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五

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

无数英雄倒下高大的身躯。

铸造了共和国坚强的根基。

曾历历在目的场面。

仿佛又从那遥远而又陌生的。

历史记载中走来。

涌如我们的视野里。

汩汩流淌的鲜血。

化作无数朵献给英雄们的红杜鹃。

开遍了走入长征的山川原野。

曾把巍峨的雪山翻越。

走过无数的村寨、凉山的彝区、茫茫的草地。

留下他们那永远的青春定格在久远的岁月里。

书写着共和国历史新的一页。

托起东方的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让共和国曾洒过烈士鲜血的每寸土地。

永远铭记无数创业先躯的艰辛。

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在长征路上矗立。

像昭示美好未来的号角正在吹起。

八十年前长征是诞生共和国的宣传队、播种机。

今天长征的历史是给后代无穷的精神财富与进取的动力。

长征精神是一种旗帜让我们迈步更加坚实有力。

长征精神鼓动着千万个英雄的后代儿女去接过共和国建设的接力。

在斧头和镰刀构成的旗帜下一代又一代地去传递。

今天长征的历史是启迪后代的最美诗句。

给予英雄的后代儿女无穷的毅力。

高举新长征的大旗强国富民一次次去奋斗、搏击......

再创共和国迈入21世纪辉煌的业绩。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六

敬爱的党组织: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七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赞叹的季节,也是令人回眸的季节。

在这美好的时节,中国军人迎来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为了感受当年先烈们经历的艰难与困苦,我们云岗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在十一月初的时候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

从那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光荣的事迹,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虽然新的时期,新的社会,很多文化与理念交织、冲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在我们自我奋斗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坚定不移,必须继续的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品质,我们要永远的铭记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

进入馆内,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一件展览品都围着不少人,我与田欣挤了半天才挤进去。

在“军民情深似海”展区,有一件珍贵的展品让所有参观者含泪而观、含泪而去。

它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史料,而是一段由一组连环画组成的故事:红军战士谢益先在过草地途中,遇到一个带着两个奄奄一息孩子的母亲,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谢益先把自己包袱里仅有的粮食全给了母子三人。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让我们走近了红军感悟了长征,在这座精神宝库中找到了人生价值与民族精神。

但我们知道,一个再完美的展览,也难以全面展示长征的伟大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主题学习会上所讲的那句话: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同学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经十四个省,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

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

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

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

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美味,喝着鲜奶,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八

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十八岁是受伤,磨砺之后成熟的收获季节。十八岁踏进高三,然而高三却带给我不同的感想。

高三是沉重的,繁重的作业使我没有喘气的机会;高三是灰暗的,沉重的压力,使我根本无法抬头看蓝天;高三是寂寞的,匆匆流过的时间使你无法挽留。它让我感到了彷徨,无助,感到颓然,感到痛苦。

当痛苦来临,就会觉得这是冥冥中已注定的。每个人的一生就是在遭遇痛苦与战胜痛苦之中度过的。任何一条人生路并非一路平坦。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痛苦则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当它袭来时,接受它并坦然面对,只有敢于经历它,才能享受战胜它之后的快乐,然而长征胜利,就是痛苦后的快乐,是黑暗中的光明。

两年的长征路途,磨练了士兵们的意志。在艰苦的路程中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深知,自暴自弃是一条永远腐朽和啃齿心灵的毒蛇。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们用希望点燃未来,希望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减轻了他们的苦恼,为他们在艰苦的进程中描绘出来志趣的远景。

长征战士,穿过茫茫的草地,跨过皑皑雪山,渡过滚滚大河,踏过铮铮铁索桥。天似锅盖,大地为锅,战士就象锅里的肉,面对困难,他们只是对视一眼,眼神的交流,让他们有了一点依靠,让他们有了一点希望,让我们找到了方向,他们用明确的方法,依靠简单的工具一天天地熬过去,地为草席,天为棉被。在煎熬中度过那来年似的漫长的春夏秋冬。

《金色的鱼钩》中,在极度缺乏粮食的情况下,老班长偶然发现了茫茫的草原水沟里有鱼,于是就用绣花针做鱼钩,钩了鱼,熬了汤给战士们喝,而自己却啃鱼骨头。日复一日,终于抵挡不了饥饿而离开了。

然而,在高三,也同样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精神,投入时间,去获取知识,获取未来。

还有那“七根火柴”的故事,草地夜行“,”过索桥“越雪山”,一个个战士慢慢倒下,带着没有完成的使命离开了。他们的离去让那些战士们感到震撼,感到灰暗。他们挣扎着,开始对生活产生了恐惧。

其实生活并不是恐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变成亲切的回忆。

最后,战士们排除心理障碍,带着人们的期望,负起国家的重担,继续前进。长征胜利了,十万大军只剩不到三万人。

长征胜利,虽然不是不完美的结局,可在哀伤之余,遗憾之中,却能让人品尝到了一番别样的滋味,它让我懂得了面对,懂得了生活。

生命短暂,全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侥幸让我们沾沾自喜,也没有永恒的生命让我们痛不欲生。

要为生存而活着,不为活着而生存。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十九

今天,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想那八十三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

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

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撑并凝聚着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中华民族一个比较突出的精神,我们所提倡的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个人命运跟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红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这艰难的经过中,总结出长征精神的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凭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种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青年一代永记长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而长征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新时期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温长征历程,传承并发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不可或缺,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少年在学习或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仍有必要。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精神,一方面它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多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重视对他们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而长征中体现的艰苦奋斗、为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代表“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青年群体,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着眼教育实践,直面大学校园,深入思考大学在人文教育上的特殊使命,结合实际开展长征精神的培育,探讨大学人文教育的实现形式,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既责无旁贷,又刻不容缓。

长征精神的培育,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复兴过去的长征精神,把原有的长征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长征精神。在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样曲折而漫长,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胜利,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有关长征胜利周年的朗诵稿子篇二十

为纪念红军长征85周年,激发于都县市民的爱党爱国热情,更好的促进于都县徒步运动的深入开展,更好的创新和丰富于都县徒步运动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平台,积极倡导广大市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徒步运动弘扬长征精神,促进身心健康,以参与徒步运动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越的长征历程,发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10月17日,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广场开展“重走长征路、豪迈再出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长征徒步启动仪式。团县委组织于都义工联合会、长征源红军小学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