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1:59:47 页码:13
最新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模板12篇)
2023-11-13 11:59:47    小编:ZTFB

报告是对一项研究、调查、活动或项目结果的陈述和概括,它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有助于向他人传达信息。我们最近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准备一份报告来总结我们的工作成果。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它。在整理报告时,我们可以反复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每个章节和段落都紧密相连且流畅自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新型税收征管格局的逐步形成,税源管理在整个税收征管工作中尤为重要。为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使税收管理工作不断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国税局和**市国税局相继下发了“税源管理办法”及“税收管理员制度”。下面,笔者就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半年以来,在农村牧区税收征管工作中开展的税收工作调查浅谈以下几点。

目前,个别农村牧区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征管方式以及工作方式还停留在旧的征管模式当中,对于税收管理员制度中要求的相关工作还不能够熟悉,没有从多年来形成的重税收收入、轻税收管理的工作模式中转变过来。因此,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税管员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尤其是个别农村牧区的税收管理员业务素质不高,在执行一些税源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时不熟练、不到位,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深入贯彻,使得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农村征管单位进展较为缓慢。另一方面,自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一些农村牧区的税收管理员都不从事所得税管理,以致于造成企业财务会计知识的严重缺失。现在看来,不懂企业财务会计知识,就无法进行税源信息采集和纳税评估分析,这是企业税收管理员必修的一项基本技能。

自农村牧区征收单位实行简并征期方式以来,实行按季征收的,每个季度由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款征收和日常管理,但因大多数管户的地理位置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给税收管理员执行日常巡征巡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如果税收管理员对管户每月或每季进行一次巡征巡管,在巡征巡管的同时还要开展相应的日常检查以及纳税辅导等工作,这些工作还要通过综合征管软件才能够完成,这样,每个月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量较大,就造成了在执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

自从xxxx年初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运行以来,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之处,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税款征收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村分局的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中多一项税款征收工作,我们的税收管理员每月或每季要将纳税人的税款通过上门征收的方式收缴入库。按照综合征管软件要求,全部纳税人的税款征收都要通过综合征管软件才能够完成,首先在每个征期内对于每户要进行申报并打印完税证,税收管理员要在取得完税证后才能进行税款征收工作,由于税款入库要在税款产生的当日或次日入库,一些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纳税户税收管理员在每月的征期内为了税款及时入库,通常在日常巡征巡管工作中只是主要进行税款征收,这样就又回到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当中了,没有使新综合征管软件的作用发挥出来。税收管理员只有在税款全部及时准确入库后才能对纳税户进行清理检查,因此,每个月税收管理员都要进行下户2次才能完成此项工作任务,增加了工作量,也极易造成偏差。

工商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相应工作滞后,也是影响税收管理员制度顺利执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牧区,工商管理部门随着机构改革的开展,也相应进行了机构精减,管辖面积与税务部门的基本相同,在一些日常工作开展中存在着时限偏差问题,比如营业执照的发放往往要超过国税部门规定的时限,使税收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征漏管户现象,也使税务登记违章处罚率很高。

要使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要增强法律意识。税收管理员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通用法律法规及各项税法,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增强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意识,提高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自觉性。二是要规范税收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认真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

税收管理员不仅仅是税源管理员,也是税法宣传员、纳税辅导员。依托办税服务厅,税收管理员面向广大纳税人提供的是一般性、共性化的服务,而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要忽略了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纳税服务。

一是在创造培训外部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每一位税干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感和危机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培训方法,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按照企业管理、个体管理、集贸市场、农村牧区、纳税评估等业务类型进行岗位细化分类,尽可能地明确不同岗位上的税收管理员的岗位技能标准。有了标准,才能对照检查找出差距,自己有了奋斗目标,培训才能实现针对性。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尤其是强化税收政策法规、征收管理、财务会计、稽查审计、信息化应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各地建立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主要规定了税收管理员应该做什么。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下一步需要规定的是,税收管理员不作为,企业出了哪些问题税收管理员要负责任、负多大的责任。这个制度要尽快建立起来,以增强其责任心。还应规定税收管理员除不能有到纳税户“吃、拿、卡、要、报”等腐败行为以外,在日常管理中还不能够做什么,防止出现职权越位的现象。对税收管理员分管的业户或具体事项,发现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实践证明,调动社会因素,合理利用纳税人的竞争心理,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中信誉较高的纳税人形成有效的协税、护税网络是监控税源的有效手段。与各苏木、嘎查(村)的财政所、派出所、工商所、地税所、经管站、村委会等部门联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税源监控网络,让其尽力发挥各自的经济管理优势,并将具备条件的地区信息输入微机管理,做到鼠标轻轻一点税源一目了然;对个别地区不具备信息管理条件的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也要做到监控不断、管理不乱、登记在案、查找方便。这样,既避免了税务机关一家唱“独角戏”而耗费巨额税收成本,以及疏于管理导致的税收流失,又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各职能部门的税收法律参与热情,还为更广泛和深入地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纳税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新时代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党政军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必须下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基层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各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职责。近年来,我县在军分区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武装部的大力推动下,基层武装部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就将我县基层武装部建设情况的检查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县下辖xx个基层武装部,以上级下发的《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标准》为依据,目前已经有xxx个武装部基本完成达标建设,剩余一个xx办事处武装部,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硬件建设无法实现达标。

(一)、把关定向,理清抓建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不清必然导致抓建不实。抓建中,我部党委采取正思想、理思路、教招数的方法,让基层武装部工作有套路、建设有标准、学习有榜样,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使基层武装部能准确把握工作全局,使其成为落实武装工作的明白人,我们指导各基层武装部结合实际制定长远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让基层武装部对长期重点抓什么、阶段突出抓什么、具体工作怎么抓做到了心中有数。为使基层武装部学有榜样、建有标准,我们制定完善了《建设规范》和《考评标准》,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印发到各单位,并结合实际分项目进行细化,让大家逐项对照落实,同时指导xx镇武装部和综合应急连两个标兵单位先行建设,组织专武干部观摩学习武装部建设的样板,基层武装部建设规范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二)、督导检查,解决突出问题乡镇专武干部兼职多,精力牵扯大,难以专心致武,只有盯紧一些、帮实一些,才能保证武装工作有效的落实。在这个方面,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加大督导、解难、严考力度,建立了季度抽检、半年普检、年终联检制度,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基层建设、民兵教育、战备工作等进行检查,有效强化了各级干部特别是专武干部抓武装的责任意识。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基层武装部存在场地欠缺、经费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乡镇武装部长协调处理,往往力不从心。针对这个问题,部党委与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面对面协商,使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尤其是今年在解决武装部办公场所、“两室一库”、资料室和民兵之家等的建设中,部长政委亲自走在一线,当场与各乡镇书记、镇长对接协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县委协调,将把党管武装作为考评乡镇“一把手”的必考内容,在年度武装工作会议上讲评通报,有效增强了各级对武装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了各级抓武装、干武装的工作积极性。

(三)、扭住关键,建强专干队伍专武干部是基层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者,能力素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的高低。为把这支队伍搞坚强,部党委和县委、县政府一道,在调整配备、教育培养、实践磨炼上下了功夫,始终保持了专干队伍蓬勃向上的动力。在调整任用专武方面,部党委与县委组织部联手考察,按照“每年四分之一、四年一个轮回”的原则,注重把政治坚定、年富力强、有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配备到武装部长岗位上。针对新任乡镇武装部长军事素质欠缺的现状,我们采取选送到省军区教导队培训、参加军分区基地轮训、与民兵一道自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人员学政策、练技能,极大提高了专干队伍的能力素质。为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还建立了月讲评、季通报、年总结工作制度,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县委和乡镇党委,作为县委考核干部的依据,利用议军会对各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及表彰奖励,专干队伍积极向上的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建用结合,发挥基层作用建好基层武装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几年来,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增强基层武装部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其遂行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的发挥。我们引导和组织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自觉练体能、学技能,民兵的军事素质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组织民兵集中训练,并将各单位民兵在训练中的情况以文件形式通报到各乡镇党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我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的实际情况,采取营包镇、连包村、骨干包组的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争做文明市民、参与社会管理、自觉维护稳定,使全县案件、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治安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存在问题《xxx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建设规范》,从建设标准、机构设置、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设施建设及相关保障、考评与奖惩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细化。总体来说,通过这几年各级的不懈努力,抓基层打基础初见成效。绝大部分基层武装部都有了单独办公场所,设施相对完备,经费基本落实;普遍建立健全了兵员动员、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应急预案和相关保障计划,“软件”建设基本完善配套;几乎所有的基层武装部均建有战备物资库,储备了个人携行物资、抗洪、扑火等装备器材,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基本保障;多数基层武装部在参加“急难险重”等任务、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和抢险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好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硬件设施基本到位、党管武装制度基本落实、职能作用基本发挥。但不足的是,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真抓实备的思想确立不够牢固;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三落实”难度加大;少数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彻底解决;存在着民兵难召集、作用不易发挥等难以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发展。通过调查摸底、检查考评、座谈交流,我部感到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认识方面,大事大抓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各乡(镇)领导基本都能认识到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意义和要求,但部分同志对武装工作关心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重抓经济、轻管武装的现象。不能把握好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及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少数基层武装部正规化达标建设进展较缓,不少同志工作被动应付、推推动动、不推不动,讲客观、摆困难的多,得过且过的思想比较严重;还有的认为民兵工作是军事机关的事,与己无关,对民兵工作态度冷淡,行动消极,工作标准不高;在适龄青年中,不愿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讲条件、重实惠现象普遍存在,无形中给征兵工作和民兵整组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是在建设方面,基层武装部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从我们xx个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现状看,绝大部分单位正规化建设标准较高。但也有个别基层武装部推进力度不够大,正规化建设标准相对而言比较低,仅满足于“房间占住了,器材买到了,版面上墙了,资料整理了”,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比如:一些用于执行抗洪和防火等突发任务的民兵器材不会使用;软件资料要素不齐全、内容多雷同、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铁路办事处整体用房十分紧张,没有独立办公地点,基层“阵地”建设差距较大。

三是在专武方面,还存在不能专职兼职过多的现象。我县xxx个基层武装部部长均有兼职情况,虽然前期已经做好兼职清理,要求专武干部必须专武。但是基层工作实际状况却是大部分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工作精力过于分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武干部难“专武”,造成了“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的现象;加之培训机制不完善,业务素质难长进,有的专武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四是在年龄结构和素质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县专武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老的出不去,新的留不住,结构层次不太合理,不利于执行“应急、应战”等急难险重任务。有些武装部长对开展新形势下的民兵工作思路不明,措施不硬,对一些影响制约因素,缺乏深入研究,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影响了工作开展。还有一些专武干部对政策、法规、业务理论掌握不够系统,业务能力素质较弱;有的武装部长没有当过兵,任职前也没有受过正规军训和预备役业务培训,军事素质较差,甚至对基本常识、工作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都不了解,做起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五是在经费保障方面,还没有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基层武装工作经费缺乏有效保障,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和开展工作,只能靠领导“恩惠”和对主要领导感情“勾对”来实施。客观上,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同,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压力较大的单位,资金筹措困难确实是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急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保障基层武装工作经费有效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应对方法针对以上存在的矛盾问题,我感到当前,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武装工作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上下功夫,努力使基层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统筹发展。

(一)要从优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入手,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一个是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创新决定着工作质量的提高。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看,基层武装工作需要创新。比如,如何加强流动民兵管理,如何开展民兵训练,如何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如何建立健全多样化任务应急预案,如何保证处置突发事件有序高效,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机遇面前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只要有开拓精神,就不愁做不好工作,基层武装工作就会得到加强,民兵质量建设就会有新发展。再一是要在全局上求落实。“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的首要前提。新的形势下,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抓工作关键是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抓住关系全局大局的大事,大事抓好了,全局就活了。要求广大专武干部必须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始终围绕上级指示定思路和措施,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质量。第三个是要在务实上求突破。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唯有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要求我们广大专武干部真正作一名专心谋事、勇于担事、踏实干事的实干家。在工作上,不要夸夸其谈,将务实贯穿于自身工作,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武装工作大发展上。

(二)要从强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责任和任务入手,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广大专武干部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提起腰杆抓武装,主动作为,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地位与作用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每名专武干部要主动作为,以作为换地位。有什么作为,就有什么地位,就能在领导心目中摆上位、挂上号,才能争取领导的支持。比如,在抢险救灾中,在社会维稳中,组织民兵打头阵、当骨干作表率,以此赢得人民群众赞誉,提高开展武装工作的地位。

二是要处理好队伍与设施的关系。按照《规范》要求,各基层武装部要具备正常办公的基本设施及相关保障。抓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项硬性工作任务,要在抓好基本阵地的同时,重点抓好民兵队伍的建设和使用,确保队伍整齐,素质良好,一旦需要,真正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三是要处理好专职和兼职关系。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主次分明,搞好结合”。专职为主就是要牢固树立武装部工作为己任、本职工作是天职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都要以主要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兼职为辅,就是要摆正兼职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主次分明,就是在工作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以武装事业为重,急武装工作之所急,千方百计把武装工作干好。基层武装部长都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搞好结合,就是要把武装工作与兼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武装工作的同时,抓好兼职工作,在抓兼职工作中,不忘搞好武装工作,力求做到专职工作与兼职工作一肩挑、两不误、双丰收。

(三)要从提升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层次质量入手,依规抓建、稳步推进。《规范》是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抓试点工作的基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只有一以贯之抓学习、不折不扣抓落实,才能做到建有标准、试有模式、做有抓手、评有依据。结合我县人武部抓建实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个是在建设定位上,坚持“合规”抓建。要采取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讨论辨析研的方法吃透精神,把握标准。对《规范》非常具体、操作性较强的,拉出清单、逐项对照落实;对《规范》较为原则的,结合单位实际进行细化、量化和必要的拓展。再一个是在建设方法上,坚持特色抓建。依《规范》抓建,并不等于照本宣科、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拓展,形成当地的特色和亮点。第三个在建设指导上,坚持“捆绑”抓建。乡镇武装部和应急排是基层建设的“一线阵地”和“一线分队”,二者缺一不可,必须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建,同步推进,同步提高。

(四)要从不断提升广大专武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入手,着眼实际、立足长远。一要加强教育培养,着力提升能力素质。要定期开展对专武干部进行素质考评活动,为其搭建成长平台,强化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专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二要完善用人机制,着力把好进出关口。要必须按照有利于结构科学化、工作连续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完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努力营造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对个别确实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素质认证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责令辞职、免职的办法,及时调整出专武干部队伍。三要转变工作思路,逐步理顺责权关系。要将专武干部的管理纳入人武部管理范畴之内,建立请示汇报等日常性的管理制度,在专武干部的配备使用上,要坚持向地方主要领导积极推荐,与组织部门共同考评,把优秀后备干部优先放在基层武装部长位置上去锻炼,合理确定专职、兼职工作,对优秀基层武装部长优先提拔使用,使爱武装、干武装的人吃香。同时,要建立专武干部每年述职、每半年述学、每季度考评、每月例会制度,这样上下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联互动。

(五)要从解决影响基层武装部建设的“瓶颈”入手,坚持制度、融合提升。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触及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钱从哪里来、物资怎么保、建设怎么抓等矛盾和问题就会日益突出。我们感到,矛盾和困难客观存在,解决的办法就在于抓军地融合,靠融合解难、靠融合提升。一是围绕经费筹措抓融合。武装系统坚持双重领导,担负双重职责,必须充分发挥党管武装优势,军地合力解决经费筹措难题。二是围绕装备器材保障抓融合。坚持“种类齐全、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协调资金解决装备器材的“大头”。就那些不易购买的装备器材,可以采取请领、协调、自制等方法保障。一个是,由人武部向上级机关请领部分制式装备器材;另一个是,加强与驻地部队协调,解决部分野战器材;再一个是,靠地方相关局委、行业部门对口支援部分军民通用装备器材。三是围绕职能作用发挥抓融合。专武干部战斗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第一线,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核心力量。

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作为国动人要端正工作态度,克服名利思想,敢于揭短亮丑,在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推动基层的全面建设,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铁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党管武装各项工作。一是抓学习,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会议、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等集中进行《国防法》《兵役法》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党管武装,既是赢得国际政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抓制度,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党管武装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活动等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水平,全面严格落实区委及区人武部关于党管武装的各项要求。截至目前,共召开4次党工委议军会议,定期听取武装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武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注重质量,在“建”武装上求发展。

充分认识到人民武装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铁北街道党工委以民兵调整改革为立足点,力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民兵整组工作。截止目前,适龄人员潜力调查656人,组成基干民兵65人,建立民兵档案65本,预建水利工程抢修连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下设4个党小组。在社区设立3个普通民兵连,共计435人。2020年水利工程抢修连基干民兵有28人参加基干民兵训练。二是抓好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和人武部相关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铁北街道党工委克服现有办公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建立“两室一库”即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资料室、武装物资器材库,购买所需器材10余种,100余件存放于物资器材库,登记造册,迎接了牡丹江军分区检验,得到军分区领导的肯定。三是抓好征兵宣传工作。铁北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兵役登记工作和征兵宣传工作,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60余名适龄青年一对一电话沟通,并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辖区内37个小区封闭卡口,利用手持喇叭宣传征兵工作,既充分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19年完成征兵3人,2020年完成兵役登记63人,预征参军报名人员13人。严格贯彻落实廉洁征兵制度,设置廉洁征兵员2人,全程监督征兵过程,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

(三)立足职能,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武装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使之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同时注重多种类型活动的有序开展,多次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铁北街道党工委号召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适龄参军青年20余人积极参与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成为小区封闭值守工作的中坚力量。

1、党管武装思想建设不深。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多,基干民兵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对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2、应征适龄青年潜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和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且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淡薄,报名参军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且学历普遍偏低。

3、全民国防意识宣传不够。经常是采取喇叭播报、条幅展示、手册分发等传统方式,没有采用普遍宣传和思想开导相结合、新媒体和老套路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宣传了传统面上的内容,宣传得不精不细不系统,往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抓好“兴武装”的思想建设。利用社区“两委”干部会议及民兵连长例会等对民兵进行军事教育培训,把民兵思想建设同双拥共建活动结合,形成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与军地双方齐抓共管格局,稳步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管武装”的配套建设。按照“定人定岗”“专职专责”原则,建强民兵组织,将民兵培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补充配置街道民兵应急排30人。通过适龄青年微信视频或其家长、亲友“代签”,完善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同时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民兵队伍。

3、抓好“强武装”的宣传建设。充分利用征兵等有利时机,把广泛宣传和精细宣传相结合,如横幅宣传、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大力宣传征兵政策,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近年来,我部在县人民武装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突出重点,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今年正逢镇党委、政府班子换届,加之新冠疫情零星散发,我部根据镇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镇人武部严格按照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统一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要任务来抓,全程负责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卡点蹲点值班值守,实行“四位一体”管控模式,同时积极发动全乡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

我镇虽然人口基数大,但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通过宣传发动,兵役登记确定对象,最后经过初检初审按照县征兵办下达的任务,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年龄、学历、积极性等严把政审关,5名同志被批准入伍,其中大学生3名,无退兵现象发生。

3.政治教育工作。

在政治教育方面,根据县人民武装部的部署,我们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组织各学习有关文件法规,提高了我镇民兵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搞好“四课”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广泛深入的民兵政治教育,增强了广大民兵的国防观念和爱国热情,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民兵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力保证。

虽然我部在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我镇属于经济强镇,适龄青年家庭条件较好,普遍存在不愿参军的想法,认为参军吃苦,退伍后也不好找到心仪的工作;2、民兵流动性大,管理难:我镇现有的民兵组织比较松散,在册的民兵流动性很大,有的甚至常年在外,难以统一组织相关的训练登记;3、镇级武装工作经费不足;4、专武干部未能配齐。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我部实际情况,我认为我部应做如下调整:

1、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为了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平时结合普法教育,大力宣传国防建设的相关法规,村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宣传《国防法》、《国防动员法》、《义务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并结合教委在学校开展相关的国防宣传与培训,提高孩子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参军卫国的思想。

同时通过干部微信群转发,镇村悬挂“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横幅等宣传方式,并在辖区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要实现各村“统一标牌、统一制度”,优待金要及时发放,还要定期与军人家属联系,了解现役军人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对贫困户现役军人家庭进行慰问及时排忧解难,使现役军人能安心服役。

2、规范民兵整组工作。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兵源源泉。将我镇的民兵队伍建成一支精干高效,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切实做好应急斗争准备。在新形势下要抓好民兵整组工作,对照标准达到了整组内容规范,整组时间落实,整组质量高的目的。

3、持续抓好民兵政治教育,提高民兵队伍整体质量。

政治教育是提高民兵战斗力的关键,必须要重视民兵的政治教育,认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国防教育,镇人武部可根据新时期民兵流动性大难集中的特点,在重大节日期间民工多数返乡适时开展教育,扩大了教育面,提高广大民兵的政治觉悟、法律意识和国防意识。

在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的大背景下,我部会继续坚持党管武装和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全民国防意识,恪守武装工作制度,武装工作与地方工作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镇武装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21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99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武装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镇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总人口x万人。武装部下设x个民兵营,x个基干民兵排。近年来,我镇武装部在县武装部和xx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新时期民兵工作,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年年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全优单位。

今年来,我镇武装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分区和县人武部年度工作指示为依据,按照“抓备战、强素质、求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争先为目标,重点抓民兵政治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四个基本”建设、“双拥”工作。

(一)以新时期民兵面临的任务为目标,军事训练扎实有效。

根据对军事斗争的需要和我镇实际,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要求,狠抓了民兵训练工作的落实。一是完善了各类方案。主要完善了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收拢、抗洪抢险、扑救山火、重要目标防卫方案。二是狠抓了民兵军事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严密组织,民兵营长和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兵工作为重点,民兵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质量,根据《xx县基干民兵组织调整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基干民兵队伍。我们走街串户,到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连、排,走出一条新型的民兵工作之路。

(三)以“四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人武部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始终把“四个基本”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基层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一件大事,制度落实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在抓教育质量上见成效。在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民兵营长、基干民兵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我军的新使命,消除民兵不会参加战争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消极思想根源,围绕“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民兵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标准搞好武装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通过思想启迪与心理疏导、作风养成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注重在制度落实上见成效。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部近两年来,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管理、生活秩序,确保安全稳定。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重要目标防卫、扑灭山火、抢险救灾、抗洪抢险等六个方案,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确保了应急扩编有预案,指挥行动有依据,落实任务计划,组织编配有方案,一有情况能联得上、拉得出。军事训练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训民兵营长x人,基干民兵x人。

三是注重在抓设施配套上见成效。为高标准完成好基层武装部基本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共同下发了《xx县基层武装工作试点方案》,年初,镇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镇经费紧张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购买了硬件实施。为了统一软件和资料,先后两次到马圩镇参观学习,统一内容和标准。目前我部全部达到了“三室一通”(办公室、器材室、会议室、通电话),六册、五表、两卡、两本、一图基本完善,各类资料整理整齐,民兵营达到了有办公室、资料柜、办公桌椅、牌子、旗子的“五有要求”,为专武干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共建工作成绩显著。

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民关系的最高要求,我们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民兵的作用,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发展,组织x多名民兵到生态文明村劳动。组织较富裕的退伍军人、民兵针对帮扶特困户活动。

(一)加强学习,夯实武装工作基矗一是抓好民兵营长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大力宣传武装工作,武装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支持。三是组织好民兵训练。

(二)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组织基干民兵扶贫帮带,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发动民兵带头致富,发展经济。

(四)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民兵参加义务植树、抗洪抢险及扑救山火等三个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劳动。

最后,祝首长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xxx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污染减排是一项约束性指标、刚性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基层环保工作。

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1997年开始,中央每年都要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加强法制、增加投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国家采取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企业和城市环境达标活动和重点地区污染物治理三大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环境友好企业等。生态建设成绩突出,人工造林保持率居世界第一,荒漠化治理成效居世界前列,水土流失治理、草原建设等成效显著。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积效应,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基层环保工作也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适当修改也很有必要。笔者作为基层环保工作者中的一员,从事环保工作已经十余年,先后从事过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等工作。根据我的实践,下面将就基层环保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建项目均应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环保局“三同时”验收。但现在的情况是,区县一级的小企业,保守估计也有50%以上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当然也没有通过“三同时”验收,但工商和税务登记却是齐备的,在“合法”地进行生产。对于这样一些企业的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应该责令其停止生产,限期补办环保手续,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但对于这样大量的企业进行查处,一方面环保局人力有限,另一方面查处大量的企业也会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社会影响,查处难度相当大。

大批企业没有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原因,企业人士讲不知道要办理环保手续,以为只要办了工商税务手续就可以了。他们在工商税务办理手续时也未被告知要办理环保手续,更不用说要把环保手续作为工商税务登记的前置条件了。另外有一部分企业是因为认为做“环评”收费太高,小企业创业之初,经费困难,难以承担这笔费用,故不愿办理环保手续。还有一部分企业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办不了“环评”手续的,当然也没有办理环保手续。

对于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如果工商局不严格把环保审批作为前置条件,那么大批的企业将迈过“环评”这一关而直接进行工商税务登记审批,不配套建设任何污染防治设施,直接投入生产,环保局对这批企业的管理将失控,新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各个审批单位都应该要求企业把“环评”作为前置条件,如果没有通过“环评”则不予审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头问题。当然,“环评”收费也应该让企业能够接受。

事实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条、第6条规定,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条例第9条进一步规定,建设项目“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因此,根据前述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为企业登记注册和申领《营业执照》程序的前置审批内容的环境影响审批事项,其主要适用范围应为“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如果环保部门和工商部门相互配合,并将环境影响审批程序作为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的前置性审批事项,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从而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我国的城乡环境质量。

对于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企业,我们把他称之为老污染企业。在环境监察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这些企业除了应该按照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外,还应该由环保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达标排放。限期治理期限内不能达到要求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责令停产治理,停产治理还不能达到要求的,由当地政府责令其关闭。现在基层的做法大都是发现企业有违法行为,立案进行查处,给予相应的罚款,至于罚款以后违法行为是否还在继续,一般无暇过问。一旦再有投诉,又对其进行查处,如此循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限期治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当然,这除了执法部门的原因以外,客观因素还是主要的,因为基层一般面对的是个体私营经济,其经营规模一般较小,利润相对不高,大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经营粗放,管理混乱,以家族企业为主。要想其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投入污染治理,企业大多没有这个实力。即使有资金,他也不愿意投入,因为这对他的利润造成直接影响。现在基层小企业的环保问题相当普遍和严重,必须下大力气整治才行。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1982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同时废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比以前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环境经济学的资源价值理论、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理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等。对于废水、废气的核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严格按照当量来征收。但对于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核定,笔者在工作当中遇到一些问题。《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规定噪声超标就收费,这是非常明确的。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且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按照噪声的超标分贝数计征噪声超标排污费”。怎么样认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什么样的噪声才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噪声,立法者没有明确的行政解释。一个单位噪声超标,是否扰民,依据是什么,执法人员认为是扰民的,企业可能认为不扰民,双方各持己见,容易让执法人员和企业造成误解,争议在所难免,给噪声排污费征收工作带来难度,增加噪声排污费征收的不确定性。

对于部分行业和散排的单位,其排污当量的确定有一定难度,如果按照监测数据来计算的话,基本上核定下来的费用相当低,而目前对这部分单位的物料衡算办法(!)又没有出台,对这部分单位排污费基本无法准确确定。比如喷漆行业、油漆配制行业等,其污染经常有群众投诉,但根据监测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又不高,核定的排污费就很低。对于这样一些不便通过监测认定其排污当量值的单位,急需出台相应的物料衡算办法,才能准确认定其排污当量。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打大法,是环境法的立法依据,宪法中有关保护环境与资源的规定有四条,分别是第九条、第十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和单行法律,截至2019年底,我国先后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法律有25部,其中基本法律一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污染和公害的单行法律5部,保护自然资源的单行法12部,相关法律14部。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截至2019年底,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有关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行政法规40多部,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有90多部。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立法机关依据宪法、法律制定,在本辖区内有效使用。

环境保护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局制定,其中包括国家环境标准。政府规章又叫地方性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包括地方性环境标准。

从法律效力方面看,国家环境法的效力高于地方性环境法的效力,上一层次的效力高于下一层次的效力;我国参加和缔结的国际环境法的效力高于国内环境法的效力;特别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的效力;新法的效力高于旧法的效力。其例外是,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效力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效力。在环境现场执法中具体适用环保法时,应当遵循层次由高到低,效力由大到小的原则,首先适用层次较高效力较大的法律、法规或规章。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统一管理本部门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工作。基层环保部门由于人员限制,多数没有法制工作部门,对于这种情况,至少应该成立一个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处理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来集体讨论决定处罚结果,这样的处罚结果会更公正、合理。

污染减排是一项约束性指标、刚性任务。我们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巩固减排成果,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政策减排,着力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减排力度,以此带动全社会污染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如期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同时,不断完善减排体制机制制度,形成全社会都来抓减排的格局,打破环保局孤军作战的局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积极推动用“绿色gdp”考核地方政府,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以上都是谈的具体业务工作,是笔者工作中具体的体会。其实基层环保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比如整个环保系统在政府部门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环保局机构编制问题、环保局内部机构设置问题、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探讨,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就不一一谈了。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最近,我会抽调专门力量组成调查组,对全市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的工会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乡镇街道工会自身建设情况。

1.机构状况。目前,全市7个乡镇4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工会联合会。基层工会组织312个,形成了乡镇(街道)工会联合会、工会委员会,10人以下企业工会分会挂靠村居联合工会的三级管理网络。

2.队伍状况。全市11个乡镇(街道)工会,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了工会主席。共有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24人。全市范围内以各乡镇(街道)为依托,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79人。

3.会员状况。全市乡镇(街道)共有职工6.3万人,其中农民工2.03万人。

近几年来,乡镇(街道)工会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工会组建。全面推进党建带工建工作,仅去年,共组建基层工会86个(涵盖法人单位及10人以下),发展会员5000多人,发展农民工会员1716人。二是抓规范建设。以创“六好乡镇(街道)工会”为契机,实行边建会、边规范,对各乡镇(街道)基层工会的标牌、制度等内容,全部统一规范,上墙公示,广泛开展了工会的规范化建设。三是抓职工维权。一方面,狠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签订工作。接受问卷调查的9个乡镇街道工会,有5.1万名职工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涵盖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85%。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侵权个案的职工权益维护工作,20xx-20xx年,12个乡镇街道工会共进行个案维权162起。四是抓项目帮扶。近年来,共向1612名困难职工送慰问金43.7万元,大米20多万斤,油2万多桶,被服3万多件。五是抓就业创业。各个乡镇根据职工需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大力整合资源,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活动。几年来,共举办招聘会47场次,招聘就业人员16000多人,开办培训班278场次,培训就业职工7000多人,职工素质大大提升。并且大部分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培训中心和招聘中心(站、点)。

从调查数据显示:4个街道工会平均每年经费2万多元,7个乡镇工会平均每年经费8000-1万元。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来源主要上级工会下拨经费,同级行政拨款,经费自筹等三部分。工会经费的使用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宣传教育活动开支;二是各种文艺活动开支;三是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四是正常办公开支。

1.创新意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会工作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企业产业工人中80、90后成为主体,他们思想活跃,但目前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兼职多,有些工会主席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工会工作要求,在工作中举措不多,创新工作能力不够。

2.工会经费不足。目前,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上级工会下拨经费,同级行政投入较少,经费来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开展各种活动很困难,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1.进一步健全素质培训机制。继续深化素质培训教育制度,一方面为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和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提供提升素质能力的平台,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形成职工就业能力的岗位培训机制,让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经费是制约乡镇(街道)工会工作重要的瓶颈问题,希望上级工会采取以奖代投等形式,加大对乡镇(街道)工会的扶持力度。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基层干部要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有好的精神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基层工作。

调研报告。

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19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一是局部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局部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一些人各类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怀,但是问,对村庄两级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发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村庄干部向农民讨取的多、赐与的少,分摊的多、服务的少,农民发生埋怨心情。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落空决心,在工作上往往发生冲突心情。三是农民群体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本来的农民群体实践上曾经分化成通俗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别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级,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声望和社会、经济位置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分歧。复杂的工作对象然后发生了复杂的乡村工作场面。四是农民的自立认识和决定计划才能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别思想才能加强,特殊是新一代农民的文明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3、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是治理方法从"直接型"向"直接型"改变。在传统体系体例下,乡镇县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属于直接收理。随着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要改变到经过增强微观调控、规范市场、发明优越的外部情况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妥的工作,县政府部分则果断"退位",不再详细代替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法由简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场方法指导、服务、示范改变。顺应新情势发展的需求,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指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泼乡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治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改变。惠农政策的施行,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基本上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调和乡村,必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具体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乡镇都要"指导、支撑、协助"群众经过规范的方法和顺序,民主决定计划,自立处理,更多地运用司法、经济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权和村委会相对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过上和谐文明的新生活,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xx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文明和谐新社区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和根本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也了解到一些对打造文明和谐新社区形成阻碍的因素,主要问题有:

一、社区群众性质的转变带来的管理问题。因国家及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被征地拆迁“农转非”居民越来越多,他们由失地农民变成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由以前的松散型居住模式变成了城市化的密集型居住模式,生活习惯的不同带来了社区管理上的新问题。城市社区中社区管理在经济方面有来源,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而我们社区居民多由当地拆迁农民组成,思想和文化素质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这些农民变为居民后,失去了原本赖以生活生存的土地,又因为年龄、文化、技术等原因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中会逐渐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并转化为对政府的怨气,给地区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是社区党员干部学习意识有松懈现象。社区干部中几乎都有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认为以自己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而无需理论来帮助,更重要的是平时忙于奔波于社区的各项工作,无暇顾及个人的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进步,而有的干部职工却因循守旧,观念缺乏更新。不善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难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在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走访、座谈、提意见等方式也逐步形成一个初步改进方案。

一是要有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在社区建设的投入上,市、区、街道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经济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居委会很难担负起确保三个文明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基层落实的任务。积极发挥居民代表小组的作用,从群众关心的问题着眼,发挥群众参与的优势,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每年可列出几件社区内要为民办的大事情,征求居民区党员、社区在职党员、广大居民群众意见,征得广大群众理解与支持,做到居民的事情居民办,社区的事情居民参与办。适时推进基层社团建设,在居委会下,可相应建立有组织、有管理的基层群众社团组织,让本应由社区独立承担的部分社区管理任务从居委会分离出来,减小压力,减轻经济负担,使居委会干部能集中更多的精力抓好管理,建设好社区。

二是要有相应的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场所的建设。使居民在休闲、节假期间开展有组织的娱乐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促进居民间的友谊。一方面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以多种形式如咨询、讲座、录像、座谈等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防病治病,并可以开展家庭病房,治疗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方便群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再则,要加强居民就业管理,多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鼓励支持自主创业。

三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好热爱社区建设的工作者队伍。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学习是永无止尽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及时学习,刻苦学习。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法律法规、基本业务技能,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电脑应用知识等业务知识和技能。要讲究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从而来促进社委会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使社委会班子成员的结构更加合理、更有战斗力。四是努力构建环境和谐型社区。在辖区内发动广大居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重点整治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延长保洁时间、清除路边杂草、对垃圾池(堆放点)进行消毒喷雾、添加设置环保垃圾筒等措施,并督促沿街单位、餐饮经营户和居民严格实行“门前三包”,使社区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明创建水平明显提高,力争重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要求,以创建和谐示范社区为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效率、敬业精神,积极探索开展工作的新办法,寻求破解难题的新途径,提出利于工作的新举措,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为创文明和谐新社区而不懈努力!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六

资新社区成立于20xx年12月,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45栋,住户1408户,常住人口3568人,流动人口293人,辖区内有非公企业单位1个,学校1个。个体商业网点35个,有1支志愿者队伍。

一、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1、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376名,其中妇女党员145名(38%)、流动党员132名(35%),党员学历构成情况:本科22名、大专83名、高中193名、初中78名;年龄结构:30岁以下16名,30-40岁36名、40-50岁139名、50-60岁96名、60岁以上89名。

2、党务工作者待遇情况:社区工作人员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4名;社区党书记杨邵金,是在支部书记中招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主任月工资1050元,1名副书记月工资1020元,其余工作人员月工资1000元。3、运转经费情况:办事处年拨款10余元,在上级争取资金15万元,但每年用于干部工资、道路维修、创建卫生城市、计划生育等日常性工作30余万元。

3、活动阵地建设情况:资新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是原棉纺厂改制后留下的,面积为300平米;产权为资新社区居委会所有。

二、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1、加强设施建设,帮助居民安居乐业。近年共筹资50余万元,维修危房3座,维修小区道路500多米,11年社区安居工程项目启动,总投资600多万,将解决60余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社区投入2万元帮助离退休人员成立了一支秧歌队和腰鼓队、他们活跃在社区内外,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社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社区始终把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做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对于双职工下岗年纪偏大而又无一技之长的家庭给予部分生活补贴,几年来,社区共办理低保157户,月保障金额55452元。凡是户口在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家中子女,考上重点高中奖励200元;取得大专学历,奖励300元;取得本科学历,奖励500元;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奖励800元。

3、发展社区服务,带动就业创业。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经济收入较低状况,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把再就业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每年与区劳动局联合举办就业培训班,同时建立了劳动就业台帐,并实施电脑化动态管理。拓宽就业渠道,每周都派专人到市劳动部门及驻辖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并及时宣传,与未就业人员沟通,面对面的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并记录在案。推进再就业工作的步伐到现在为止,社区09年登记在册的119名下岗失业人员现已有114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6%。

三、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足,活动场所建设受限。社区党建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有一定的运转经费保障.但目前除了区委组织部和办事处每年下拨的小额基层运转经费外,只能靠社区集体经济支撑。资新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社区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没有固定的收入。每年都靠向上级争取资金来保证日常工作开展和社区干部工资还有缺口,所以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建设也一直停滞不前。现有的党建活动室与市民学校、便民大厅等在同一场地,给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现有的条件无法满足社区党员学习、活动需要。

2、群众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平时党建开展活动,党员真正能积极参与党员活动的并不多,往往借口工作忙等原因而难以顾及,除非是社区召开会议时发给一定的补助费才能勉强到齐。

3、对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漏洞。由于传统党组织管理体系的限制,对下岗职工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即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不管、社区党组织没权管,使这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

四、积极探索,解决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1、健全管理机制,在增强党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建立以社区党总支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依托、辖区全体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直管居民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协管社区流动党员、双管在职党员、接管下岗、待岗、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党员和未安置的复转军人、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2、健全配套机制,在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上下功夫。建立配套投入机制,采取财政划拨一点、社区分担一点、职能部门投入一点、社会力量支援一点等办法,来解决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资金困难。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既把政府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又不增加社区自治组织的负担。要以刚性的细则要求公安、计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等政府相关部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的同时,实行权随职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使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基层自治组织。

3、改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保持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支持鼓励在职党员参加所在社区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社区党员关系不遗漏、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放松、先锋作用不削弱;对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实行隶属管理,不断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切实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制度健全,学习规范,通过学习教育把社区党员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组织身体好的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定期传递党组织的信息;强化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为社区党组织当好参谋和助手;对长期在外、流动性强的党员可经社区党组织介绍,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在继续坚持党员责任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通过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解困、卫生保洁等服务岗位,在党员个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社区党支部研究审批,定期评议审核。

4、调动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引导党员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自觉行动;二是找准载体,让各行各业的党员有机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帮助党员特别是下岗、失业和有困难的党员掌握自强自立的本领,使他们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用严格的党内生活制度约束党员,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需要共同努力,做到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探索新举措,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做出更大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七

20__年1月份对__、__、__三家电厂进行青年工作调查和团员档案统计,由于近年未新进年轻员工,因此三家电厂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总数不足100人,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极大影响了基层共青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团组织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单一。

(三)共青团的工作环境未能改善。

在基层中普遍存在着共青团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共青团工作被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导致共青团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

(四)共青团的干部队伍下滑。

基层团干部由专职向兼职化发展。三家电厂的团干部年龄均超过35岁,并且身兼数职,工作精力相对分散,做团工作全凭个人主动和平时的奉献。有的团干想做一些事情,而苦于对团工作无法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使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团干因业务工作繁忙将团工作停留于表面,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拔一拔,动一动,不拔不动。另一方面,团组织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共青团作为“人才库”、“后备军”的优势弱化,优秀人才不愿进入团干部的行列,而在岗位的团干部也不安心,轻视团的岗位,注重生产技术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原则,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团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新途径,克服我公司团组织老龄化的缺点,增强积极性,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完成目标任务的检查力度,从各自的企业特点和实际出发,积极争取活动经费,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把党的要求和团的任务变成团员青年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真正成为共青团发挥战斗力的基础。

(二)加强党建带团建。

团组织应紧密配合党支部工作的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使党组织将团组织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党委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出台党建带团建相关政策文件、联合督导检查等措施,加强和改进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领导,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工作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使共青团工作深入到企业工作的每一个细胞中。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

1.努力培养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及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团的工作质量。基层团干队伍建设首先应抓好团干部的选拔工作,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其次是抓好团干部培训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抓好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知识素养;再次还要切实注重让团干部通过合理兼职这个有效途径来提高综合素质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使团干部的素质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效率能够适应新形势多功能的要求,适应公司改革需要。同时建立团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八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铁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党管武装各项工作。一是抓学习,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会议、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等集中进行《国防法》《兵役法》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学习***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党管武装,既是赢得国际政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抓制度,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党管武装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活动等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水平,全面严格落实区委及区人武部关于党管武装的各项要求。截至目前,共召开4次党工委议军会议,定期听取武装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武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注重质量,在“建”武装上求发展。

充分认识到人民武装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铁北街道党工委以民兵调整改革为立足点,力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民兵整组工作。截止目前,适龄人员潜力调查656人,组成基干民兵65人,建立民兵档案65本,预建水利工程抢修连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下设4个党小组。在社区设立3个普通民兵连,共计435人。2020年水利工程抢修连基干民兵有28人参加基干民兵训练。二是抓好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和人武部相关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铁北街道党工委克服现有办公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建立“两室一库”即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资料室、武装物资器材库,购买所需器材10余种,100余件存放于物资器材库,登记造册,迎接了牡丹江军分区检验,得到军分区领导的肯定。三是抓好征兵宣传工作。铁北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兵役登记工作和征兵宣传工作,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60余名适龄青年一对一电话沟通,并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辖区内37个小区封闭卡口,利用手持喇叭宣传征兵工作,既充分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19年完成征兵3人,2020年完成兵役登记63人,预征参军报名人员13人。严格贯彻落实廉洁征兵制度,设置廉洁征兵员2人,全程监督征兵过程,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

(三)立足职能,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武装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使之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同时注重多种类型活动的有序开展,多次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铁北街道党工委号召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适龄参军青年20余人积极参与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成为小区封闭值守工作的中坚力量。

1、党管武装思想建设不深。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多,基干民兵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对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2、应征适龄青年潜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和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且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淡薄,报名参军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且学历普遍偏低。

3、全民国防意识宣传不够。经常是采取喇叭播报、条幅展示、手册分发等传统方式,没有采用普遍宣传和思想开导相结合、新媒体和老套路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宣传了传统面上的内容,宣传得不精不细不系统,往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抓好“兴武装”的思想建设。利用社区“两委”干部会议及民兵连长例会等对民兵进行军事教育培训,把民兵思想建设同双拥共建活动结合,形成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与军地双方齐抓共管格局,稳步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管武装”的配套建设。按照“定人定岗”“专职专责”原则,建强民兵组织,将民兵培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补充配置街道民兵应急排30人。通过适龄青年微信视频或其家长、亲友“代签”,完善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同时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民兵队伍。

3、抓好“强武装”的宣传建设。充分利用征兵等有利时机,把广泛宣传和精细宣传相结合,如横幅宣传、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大力宣传征兵政策,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九

基层军队作为国防动员的一线指挥员,担负着将城市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xxx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

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铁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党管武装各项工作。一是抓学习,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会议、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等集中进行《国防法》《兵役法》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党管武装,既是赢得国际政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抓制度,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党管武装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活动等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水平,全面严格落实区委及区人武部关于党管武装的各项要求。截至目前,共召开4次党工委议军会议,定期听取武装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武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注重质量,在“建”武装上求发展。

充分认识到人民武装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铁北街道党工委以民兵调整改革为立足点,力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民兵整组工作。截止目前,适龄人员潜力调查656人,组成基干民兵65人,建立民兵档案65本,预建水利工程抢修连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下设4个党小组。在社区设立3个普通民兵连,共计435人。2020年水利工程抢修连基干民兵有28人参加基干民兵训练。二是抓好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和人武部相关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铁北街道党工委克服现有办公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建立“两室一库”即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资料室、武装物资器材库,购买所需器材10余种,100余件存放于物资器材库,登记造册,迎接了牡丹江军分区检验,得到军分区领导的肯定。三是抓好征兵宣传工作。铁北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兵役登记工作和征兵宣传工作,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60余名适龄青年一对一电话沟通,并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辖区内37个小区封闭卡口,利用手持喇叭宣传征兵工作,既充分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19年完成征兵3人,2020年完成兵役登记63人,预征参军报名人员13人。严格贯彻落实廉洁征兵制度,设置廉洁征兵员2人,全程监督征兵过程,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

(三)立足职能,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武装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使之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同时注重多种类型活动的有序开展,多次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铁北街道党工委号召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适龄参军青年20余人积极参与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成为小区封闭值守工作的中坚力量。

1、党管武装思想建设不深。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多,基干民兵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对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2、应征适龄青年潜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和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且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淡薄,报名参军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且学历普遍偏低。

3、全民国防意识宣传不够。经常是采取喇叭播报、条幅展示、手册分发等传统方式,没有采用普遍宣传和思想开导相结合、新媒体和老套路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宣传了传统面上的内容,宣传得不精不细不系统,往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抓好“兴武装”的思想建设。利用社区“两委”干部会议及民兵连长例会等对民兵进行军事教育培训,把民兵思想建设同双拥共建活动结合,形成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与军地双方齐抓共管格局,稳步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管武装”的配套建设。按照“定人定岗”“专职专责”原则,建强民兵组织,将民兵培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补充配置街道民兵应急排30人。通过适龄青年微信视频或其家长、亲友“代签”,完善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同时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民兵队伍。

3、抓好“强武装”的宣传建设。充分利用征兵等有利时机,把广泛宣传和精细宣传相结合,如横幅宣传、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大力宣传征兵政策,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十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州委领导和部机关的安排部署,6月30日至7月9日,我们组成调研组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就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研工作要求,现将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这次调研采取县级集中调研和州级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级分批进行。6月20日,州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上报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材料的通知》,要求各县委组织部于6月下旬前,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开展一次集中调研。根据这一部署要求,各县委组织部迅速行动,精心组织调研组,采取“听、谈、看”的方式,按照每个县不少于3个乡镇、6个村(社区)、3个县直单位的要求开展了集中调研,形成并上报了专项调研报告。

6月25日,州委组织部制定了《全州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题调研组。6月30日至7月9日,调研组先后随机深入到贡山县捧当乡闪当村、马西当村、茨开镇、满孜村、福贡县鹿马登乡、鹿马登村、布拉底村、架科底乡、泸水县称杆乡、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兰坪县兔峨乡、营盘镇、石登乡、来登村、金顶镇大龙村、来龙村等10个乡镇和9个行政村以及四县委组织部,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需要省州层面出台政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5个方面的问题,与部分县委书记、组织部长、组工干部、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面谈,通过走访座谈、听取情况介绍、查阅痕迹材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就全州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摸清了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各乡镇都能够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使用,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常务书记、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促进基层党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州29个乡镇都按规定配备了副科级组织委员,专职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依法配强了270个村(社区)“两委”和监督委员会班子成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人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双带”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党委先后从省州县直机关单位选派了315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为民服务,并从责任心强、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指导员中任命了141名常务书记,贡山县还从县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中选派了26名“一把手”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些人员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肯定。

(二)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各乡镇都能够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优化升格村级党组织设置的要求,按程序将大部分符合条件的村级党支部升格成立了党总支。比如,贡山县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全县28个村(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成立了党总支,完善了下设党支部和党小组的设置,配齐了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州县都相应成立了党工委,配备了党工委书记,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进一步优化了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中的党组织设置,各领域各行业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设置有了长足的进步。各县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晋位升级、分类定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严格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加强。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各级党组织都能够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新党员思想政治、发展程序和纪律要求关,创新党员发展机制,实行党员编码管理,从严规范入党材料,重点从基层一线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党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逐步显现。2019年全州共发展党员1048人,比上年减少37.84%,新发展的党员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57.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1.9%,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新提高,特别是发展了工人党员76人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7.3%,是上年的2.1倍。在严格把关发展好党员的同时,各县各乡镇积极探索建立了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坚决处置清退了一部分不合格党员,比如,2019年福贡县架科底乡开除了1名违法党员、自动清退了20名不合格党员。此外,各级党组织都能够积极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利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领导干部送学下基层、三下乡活动、党员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培训,特别是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教育,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四)着力加强阵地建设,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从工作汇报情况看,今年,各县各乡镇紧密结合扶贫攻坚工程和整乡推进项目,整合各种资源,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深入实施强基固边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推进了村级活动场所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州15个社区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总面积均达到了400平方米以上;全州255个行政村除了兰坪县营盘镇黄梅村以外都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2019年至今,各县还采取新建、改扩建、整合农村校点等资源的方式建设了220个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室,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办事难、村级组织作用发挥难和农村工作开展难的“三难”问题。

(五)抓好待遇经费保障,基层干部积极性不断提高。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各县都能积极拓宽筹集经费渠道,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并将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要求足额落实了村级工作经费和基层干部岗位补贴以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目前,泸水县按每个村(社区)每年6.5万元、每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每年1000元,福贡县按每个村每年4万元和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每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每年1200元,贡山县按每个村(社区)每年5万元、每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每年3000元,兰坪县按每个村(社区)每年3万元的标准落实了村组工作经费;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都能按社区干部每人每月1920至1940元、行政村干部每人每月1320至1340元、监督委员会主任每月650元的标准落实了基层干部待遇,兰坪县也按这个标准进行了安排,列入了县级财政,但目前尚未发放到位;各县都按每人每月20元到100元不等的标准落实了下设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岗位补贴。值得一提的是,兰坪县金顶镇大龙村党总支近年来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拓宽基层干部待遇资金渠道,按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落实了村“两委”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党总支下设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的生活补贴。各县都结合实际制定了村级班子绩效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村级干部每人每年给予1200—2500元不等的绩效补贴。四县都按规定落实了社区干部“五险”政策,都能按照有关离任村干部补助标准,落实了所有离任村干部待遇。

(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从这次走访座谈和查看痕迹材料情况看,全州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都能够把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认真学习、遵守、执行和维护党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等重要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做到廉洁从政,为民服务。如贡山县捧当乡党委坚持把每月11日作为“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集中学习、集中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特别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班子及班子成员都能够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和各县委的要求,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精心组织学习教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查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坚持立足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做到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为下一步以整风精神开好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七)创新丰富服务载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从这次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全州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如泸水县称杆乡党委政府坚持加强乡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宽政务服务功能,利用星期五老百姓到乡里赶集人数较多的实际,组织全乡11个行政村和各站所干部职工集中到为民服务中心办公,推行“一站式”为民便民服务,简化为民服务程序,方便群众办事。其他如福贡县架科底乡等乡镇都采取了类似的有效的为民服务措施和办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八)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整合整乡推进项目,加大了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州相继出台了开展“合作股份”(原红色股份)、实施“红色信贷”支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办法,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结合各自优势,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有效的试点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福贡县、贡山县把“红色股份”注入草果产业,福贡县布拉底村就整合村集体300亩土地,结合产业发展项目,种植了10000株草果,增收发展前景广阔;兰坪县石登乡来登村、金顶镇大龙村分别把“红色股份”注入核桃种植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场前景明朗。还有一些村(社区)采取依靠出租房屋、种植中草药增加集体收入等方式方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都很值得广大基层党组织推广和借鉴。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基层党建责任机制不断健全。通过不断努力和工作,怒江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调研组认为,怒江州基层党建工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角度来抓,始终突出各级党委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各级组织部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抓总负责作用,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同时,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实行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

1、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任务较为繁重。目前,全州除了兰坪县营盘镇黄梅村以外,其他254个村和15个社区都有了村级活动场所,但大多数特别是泸水县和兰坪县的村级阵地因为建设时间较长,建设规格和建筑面积普遍不达标、不规范,且有的如石登乡的来登村等房屋老化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固、改建、扩建或修缮。此外,基层阵地建设历史欠账和债务普遍较多,基层自己化解难度较大,如兰坪县营盘镇和石登乡至今还分别拖欠村级阵地建设资金达200多万元和70多万元。加之,各县各乡镇符合条件的村级党支部按要求改设党总支后,下设党支部和党小组无活动场所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建设任务增大,经费投入压力和建设难度较大。

2、村级活动经费和村干部待遇投入和保障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各县都能够按要求落实了村级活动经费和村级干部待遇,但与发达地区和基层干部工作量相比,我州的党建经费和干部待遇投入方面依然严重不足,如村级工作经费每年只有3万元到6.5万元不等,分摊到每个月就只有每月2500元到5500元不等,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组织党员群众开会、学习、教育培训、开展工作需要,特别是下设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经费少之又少。村(社区)干部特别是行政村干部月补贴只有1300多元、监督委员会主任只有650元,不到机关单位干部和外出务工人员正常工资待遇的一半,“三委”委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的待遇补贴就更低,每人每月不足100元,与他们为集体所做的贡献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3、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从调研分析情况看,我州绝大多数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及其他村级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偏低,大多数干部只有高中初中以下学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参与学习教育培训机会少,懂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干部和会经营发展的人才普遍较少。有些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不严肃,民主集中制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坚持不充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做得不好,对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手段少,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方式单一、时间不保障,存在软弱涣散现象,特别是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认真组织党员学习,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深入查找“四风”突出问题和剖析问题根源,痕迹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漠视群众利益,在林权制度改革、矿产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惠农政策和资金分配等领域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现象,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

4、村级集体经济仍然十分薄弱。受怒江特殊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双重约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较难,“合作股份”、“红色信贷”等政策难落实,集体经济空壳村较多。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眼界不宽,发展思路不清晰,推进工作力度相对滞后,在探索项目、储备项目、实施项目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且结合本村实际能力不足,目前,大部分农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仅限于出租房子、出租土地、出租场地、办沙场、养生猪等领域,且集体收入普遍“散、少、小、弱”,增收较慢,难成气候。

5、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够,思路不宽,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普遍不足,工作方式方法不灵活,村级为民服务站功能不多,作用发挥不大。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不学习、不组织、不使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形同虚设,远程教育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功能作用难发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难度大,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投入大,基层经费来源有限,工作推进较难。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意识不强,在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执行不力。

6、宗教对边境三县农村党建工作的影响较大。边境三县特别是福贡县、贡山县信教群众较多,存在党员同志信教现象,宗教利用给钱给物、捐款捐资、宣传教唆等手段与党组织争夺阵地和群众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比如,福贡县全县共有教堂360个,教堂比党员活动场所多6倍,信教群众比农村党员多14倍,教牧人员比基层党务工作者多6倍,对全县农村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该县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干扰了基层民主化推进进程,特别是党员发展难、老党员多等问题影响了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等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以项目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的思路,不折不扣抓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1、进一步突出党建工作责任制。建议于10月前以州委名义在泸水县或福贡县召开一次全州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和全州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怒江州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后工作。着手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各级党组织第一责任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2、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逐步升格条件已成熟的村级党支部为党总支,完善下设党支部的组织架构、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健全党支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落实《怒江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采取“独建、联建、挂靠”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设置。制定完善《怒江州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流程》,制定实行《怒江州关于严格村(社区)干部值班制度的规定》等基层制度规范。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晋档升级,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桥梁纽带作用。

3、进一步配强基层干部队伍。按照好干部标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责任心、干事创业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任职,经受锻炼,择机予以重用。加大村级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把那些政治强、接地气、情况熟、有群众基础、能长期在基层干的“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研究制定《怒江州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管理办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及时调整那些不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育等资源,抓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以学习推广“插甸经验”、升级版“孟连经验”等为重点,每年举办1期基层党组织书记体验式现场示范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和素质。持续抓好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的教育培养、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选强、用好新农村建设总队长、队长、指导员及常务书记。

4、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严格遵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政治关、培养关、程序关和纪律关,重视在生产一线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农民工等群体中发展党员。2019年,计划发展1194名新党员,比上年下降10%。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符合怒江实际的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对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坚决予以清退处置,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加大信教群众和信教党员的宣传教育和转化力度。

5、进一步强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研究制定《怒江州关于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新一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年内重点完成1个无阵地村的活动阵地建设和25个村级阵地的改扩建任务。多方筹措资金,扎实推进活动场所建设向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延伸,重点确保有10名以上党员并且建有党支部的村民小组有活动场所。

6、切实加大村(社区)经费保障力度。按照“一定三有”的目标和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足额落实好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和干部待遇,争取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逐步达到每人每月2019元以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制度,逐年把村级干部“五险”纳入县级财政保障。2019年重点争取实现社区干部“五险”纳入财政保障。

7、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完善《怒江州“红色信贷”贷款管理办法》,实施好“合作股份”(原红色股份)、“红色信贷”、“红色农场”等“三红”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双推进”工作意见,制定《怒江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2019—2019年)》,整合各级各部门各类资源,指导村级党组织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计划,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努力,力争全州29个乡(镇)都培育起1至2个年收入3万元左右的村(社区)。

8、着力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化《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意见(试行)》,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推动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到“五个服务”上来,使服务成为鲜明主题,在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认真落实《怒江州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项目建设规划2019—2019年》,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三屏合一”,在全州建成广泛覆盖“县、乡、村、组”四级网络的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底前,重点实施好贡山县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做好其他3县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9、抓好党员教育培训。研究起草我州贯彻落实《2019—2019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入实施党员教育“五大”工程,继续抓好流动党员和农民工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监督。制度完善《关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的规定》,促进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怒江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远程教育管理维护、组织学用、教学资源开发制度,按照项目化、工程化的要求,继续实施好远程教育“建转管学用”五项工程。2019年重点抓好州直机关工委等5个站点延伸拓展建设,并逐步转化全州181卫星模式站点,持续实现党员远程教育功能优化升级。

10、推进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研究制定《怒江州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务公开的意见》,扎实推进村务、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坚持和发展党内政治生活“四大法宝”、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和做法,不断丰富党内生活的形式和载体,严肃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2019年8月底前,重点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或专题组织生活会,以整风精神用好用活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达到达成共识、增进团结、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过上和谐文明的新生活,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文明和谐新社区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和根本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也了解到一些对打造文明和谐新社区形成阻碍的因素,主要问题有:

一、社区群众性质的转变带来的管理问题。因国家及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被征地拆迁“农转非”居民越来越多,他们由失地农民变成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由以前的松散型居住模式变成了城市化的密集型居住模式,生活习惯的不同带来了社区管理上的新问题。城市社区中社区管理在经济方面有来源,居民的素质普遍较高,而我们社区居民多由当地拆迁农民组成,思想和文化素质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这些农民变为居民后,失去了原本赖以生活生存的土地,又因为年龄、文化、技术等原因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中会逐渐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并转化为对政府的怨气,给地区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是社区党员干部学习意识有松懈现象。社区干部中几乎都有着丰富的社区工作,认为以自己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而无需理论来帮助,更重要的是平时忙于奔波于社区的各项工作,无暇顾及个人的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进步,而有的干部职工却因循守旧,观念缺乏更新。不善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难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在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走访、座谈、提意见等方式也逐步形成一个初步改进方案。

一是要有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在社区建设的投入上,市、区、街道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经济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居委会很难担负起确保三个文明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基层落实的任务。积极发挥居民代表小组的作用,从群众关心的问题着眼,发挥群众参与的优势,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每年可列出几件社区内要为民办的大事情,征求居民区党员、社区在职党员、广大居民群众意见,征得广大群众理解与支持,做到居民的事情居民办,社区的事情居民参与办。适时推进基层社团建设,在居委会下,可相应建立有组织、有管理的基层群众社团组织,让本应由社区独立承担的部分社区管理任务从居委会分离出来,减小压力,减轻经济负担,使居委会干部能集中更多的精力抓好管理,建设好社区。

二是要有相应的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场所的建设。使居民在休闲、节假期间开展有组织的娱乐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促进居民间的.友谊。一方面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以多种形式如咨询、讲座、录像、座谈等为居民进行健康,以预防为主,防病治病,并可以开展家庭病房,治疗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方便群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再则,要加强居民就业管理,多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鼓励支持自主创业。

三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好热爱社区建设的工作者队伍。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学习是永无止尽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及时学习,刻苦学习。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法律法规、基本业务技能,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电脑应用知识等业务知识和技能。要讲究,注重学习效果,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从而来促进社委会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使社委会班子成员的结构更加合理、更有战斗力。四是努力构建环境和谐型社区。在辖区内发动广大居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重点整治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延长保洁时间、清除路边杂草、对垃圾池(堆放点)进行消毒喷雾、添加设置环保垃圾筒等,并督促沿街单位、餐饮经营户和居民严格实行“门前三包”,使社区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明创建水平明显提高,力争重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要求,以创建和谐示范社区为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效率、敬业精神,积极探索开展工作的新办法,寻求难题的新途径,提出利于工作的新举措,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为创文明和谐新社区而不懈努力!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二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xxx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