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社会保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14:49 页码:7
2023年社会保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17篇)
2023-11-10 08:14:49    小编:ZTFB

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梳理思路,清晰地传达信息。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提纲或草稿来帮助我们整理和安排所述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一

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相关工作的安排,对社会保障工作逐项细化,压实责任任务,现将近期社会保障工作推动情况汇报入下:

(一)坚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按照不低于当年国家扶贫标准,执行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确保两线合一。截止8月16日,累计保障9234人次,累计保障金154.57万元。进一步做好“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原则,健全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二)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高标准,按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行动态管理。截止8月16日,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32人次,26.388万元;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持有第二代残疾证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157人次,42.858万元。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养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16-60周岁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按100元/年/人的标准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实行“应保尽保”原则。截止目前正在核实人员阶段。

(四)落实残疾扶助政策,确保残疾人扶贫对象活补贴发放到人。截止8月16日,累计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864人次,11.59万元。

(一)低保保障对象的界定存在困难。一是个人收入不好确定。除农业收入外,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打零工是随着季节、市场行情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计算方法。二是调查取证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情况,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农民会隐瞒一些收入来源,这对最终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一定影响。

(二)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难度较大。由于我县贫困对象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摸底准确性要求高,贫困户真实收入情况核定工作难度大,加之我县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返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畴,导致需要救助的返贫对象不能及时予以救助。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决克服懈怠、松劲、厌战情绪。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组成工作班子,强化措施,抽调政策性强、业务通、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核查工作,认真落实“谁入户、谁复核,谁复核、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入户调查对存在返贫家庭要积极跟踪调查,协同县扶贫移民局落实工作,确保因返贫造成家庭政策及时落实成。

(二)注重核查实效。各乡镇在开展核查活动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好核查工作,力戒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自然减员要及时核减,不具备享受资格的人员要坚决清理出去,形成长效机制,对各类对象开展复核、清理。

(三)严明核查纪律。核查人员要充分认识民政对象核查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明工作纪律,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重点民政对象核查工作实效。

(四)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要结合此次脱贫攻坚整改工作,对照民政在社会保障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一一落实,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资金落实到位。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二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19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19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到2019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

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

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60岁以上老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8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对策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又要考虑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相衔接。

(一)保障对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为被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保障人员,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由街道核准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并予以公示。

(二)保障形式。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点是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

1.对征地时已经是劳动年龄段以上的人员(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直接实行养老保障,并建立个人专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费组成,记账利率按实际收益率或不低于一年期银行同期利率确定(下同)。政府出资部分不记入个人专户,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以作调剂之用。缴费标准根据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全省平均预期寿命和我区的具体保障水平(含增长幅度等因素)等综合确定,一次性缴足(或不分年龄实行相同的缴费标准,或区别年龄分档缴纳)。保障对象享受的待遇应与缴费水平挂钩,与经济发展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上要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或比照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确定。保障对象去世后,其个人专户中的本息余额可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继承。

2.对征地时属于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16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人员),按实际测算标准(或不分年龄实行相同的缴费标准,或区别年龄分档缴纳)一次性缴足基本生活保障费用,为其建立个人专户。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纳的费用组成,政府出资部分也一并记入(记贩利率同上)。在其未就业时,可从征地调节资金中发放不超过两年的生活补助费,也可从征地安置补助费留存中解决;补助期满后仍未就业并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城市低保;就业后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专户储存额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规定进行衔接和折算;就业后失业的,将其纳入失业保险渠道,不再享受生活费补助;因年龄偏大或其它原因不能就业的人员,在到达养老年龄时,可享受与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相同的养老保障待遇,其个人专户亦与之相衔接。缴费对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后开始领取养老金;缴费对象未达到领取年龄死亡后,其个人专户中本息可依法继承。

3.对征地时未达到劳动年龄段的人员(16周岁以下),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征地安置补助费。当他们到达就业年龄或学习毕业后,即作为城镇新生劳动力,参加相关的社会保障。

4、与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对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原个人帐户保持不变,到达领取年龄后其相应的养老金领取额,可与参加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的领取额合并,统一发放。建立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原个人帐户保持不变,达到领取年龄后,分别领取养老金。

(三)资金筹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局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到位。

(四)资金管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第二,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占大多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总抓手,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办集体企业安置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

1.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4050人员,并同时享受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

(四)健全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三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xx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xx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到20xx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

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

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60岁以上老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8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对策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又要考虑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相衔接。

(一)保障对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为被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保障人员,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由街道核准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并予以公示。

(二)保障形式。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点是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

1.对征地时已经是劳动年龄段以上的人员(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直接实行养老保障,并建立个人专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费组成,记账利率按实际收益率或不低于一年期银行同期利率确定(下同)。政府出资部分不记入个人专户,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以作调剂之用。缴费标准根据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全省平均预期寿命和我区的具体保障水平(含增长幅度等因素)等综合确定,一次性缴足(或不分年龄实行相同的缴费标准,或区别年龄分档缴纳)。保障对象享受的待遇应与缴费水平挂钩,与经济发展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上要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或比照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确定。保障对象去世后,其个人专户中的本息余额可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继承。

2.对征地时属于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16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人员),按实际测算标准(或不分年龄实行相同的缴费标准,或区别年龄分档缴纳)一次性缴足基本生活保障费用,为其建立个人专户。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纳的费用组成,政府出资部分也一并记入(记贩利率同上)。在其未就业时,可从征地调节资金中发放不超过两年的生活补助费,也可从征地安置补助费留存中解决;补助期满后仍未就业并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城市低保;就业后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专户储存额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规定进行衔接和折算;就业后失业的,将其纳入失业保险渠道,不再享受生活费补助;因年龄偏大或其它原因不能就业的人员,在到达养老年龄时,可享受与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相同的养老保障待遇,其个人专户亦与之相衔接。缴费对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后开始领取养老金;缴费对象未达到领取年龄死亡后,其个人专户中本息可依法继承。

3.对征地时未达到劳动年龄段的人员(16周岁以下),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征地安置补助费。当他们到达就业年龄或学习毕业后,即作为城镇新生劳动力,参加相关的社会保障。

4、与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对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原个人帐户保持不变,到达领取年龄后其相应的养老金领取额,可与参加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的领取额合并,统一发放。建立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原个人帐户保持不变,达到领取年龄后,分别领取养老金。

(三)资金筹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局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到位。

(四)资金管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第二,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占大多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总抓手,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办集体企业安置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

1.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4050人员,并同时享受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

(四)健全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四

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在中央、省、市以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具体业务指导下,认真抓好我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和劳务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在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市、区的文件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高度重视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开创新的就业平台。

1、新增城镇就业25人,城镇人员就业301人,下岗职工和城镇无业人员再就业5人,“40、50”人员再就业3人,省内农民用工企业在岗培训200人,登记失业率3.9%。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人,并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

(三)对多下岗人员中的困难户实行低保,在每一年城市低保人群中,政府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困难户和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低保,使他们的困难得到缓解。

(四)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再就业功能。

乡政府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乡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行政后勤岗位工人等落实失业保险,按照月工资,单位2%、个人1%的保险缴费率,全乡共计参加失业保险230人。

(一)全乡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30人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将下岗和失业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20人,并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补贴。逐步实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统一参加养老保险,积极创造条件为进城务工者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20××年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月份开始启动至今,新增参保人员459人,累计参保人数12340人。

(三)加强乡(镇)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业务培训建设。

乡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对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体系中工作人员进行了三次业务培训,基本解决了群众参保难的问题,业务人员水平明显提高。

(四)20××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参保人员达到556人,超额完成任务,低保户、困难户、重度残疾等重点对象都得到了优惠,人人享有医疗报销政策。20xx年参保登记工作正有序开展。

(五)截止11月5日,国寿农村小额意外伤害险,全乡已参保4419人,占完成全年总任务4299人的102.7%。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务开发工作,把落实劳务开发工作纳入我乡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乡、村实现目标责任制,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实行逗硬奖惩。

(一)劳务开发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20××年全年共计输出10273人。其中:指导性输出9995人,直接组织输出267人,其中国内其他工种4人,国外8人。劳务收入按人平纯收入1318元计算,全乡3760万元。

(二)就业前职业技术培训。

全乡共计组织农民工培训504人。其中指导性培训424人,直接组织培训80人,品牌培训17人。

(三)办理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证书。

通过指导培训和直接组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技能,已办理各种职业技能证书524人,提高了输出质量,增加了农民工收益。

(四)劳务收入增加,提高了我乡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生活水平。

由于我乡通过培训,农民工的质量大大提高,收入明显增加,“一人输出,全家受益”。农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居住环境大有改善,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和劳务开发工作,作为我乡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落实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

(二)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和劳务开发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为政府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三)进一步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大对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未参保人员的宣传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人人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四)进一步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逐步做到全覆盖,人人享受医疗报销。

(五)抓好国寿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减轻农民抗御意外伤害的风险。

(六)大力加强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以提高输出质量,增加收益为目的,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劳务开发工作。

(七)抓好乡(镇)、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五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19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19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到2019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

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

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投保办法,对村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取村集体投保,村民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由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养老金;对村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如北苑街道沙窝村、丁家,潍州路街道丁家道口村等,采取农民个人缴费与村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由村里统一组织为适龄农民办理;对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较好的村,如樱桃园街道西樱、樱南村,组织村民自己投保。目前,全区共有3979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占农村人口的6.4%,其中无地农民2100人左右。二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立足区情实际,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逐步将街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提高了社会保险对农民。

合同。

制工人的保障作用。同时,与经贸局、外经贸局联合下发了《奎文区个体私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应保尽保。到目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60岁以上老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8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

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

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

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

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

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

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对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较好的村,如樱桃园街道西樱、樱南村,组织村民自己投保。目前,全区共有3979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占农村人口的6.4%,其中无地农民2100人左右。二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立足区情实际,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逐步将街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提高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合同制工人的保障作用。同时,与经贸局、外经贸局联合下发了《奎文区个体私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应保尽保。到目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60岁以上老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8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困难。

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七

按照县委、县政府、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立足民政工作实际,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对照《社会保障扶贫专项过程考核实施细则》相关要求,我县对20__年度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策落实。

(一)制定工作方案(基础分0.5分,加分0.5分,总得分1分)。根据社会保障扶贫工作实际,年初制定了《县20__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并逐一落实各项工作。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专项分析研讨会,听取各股室的情况汇报,开展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小结,分析工作亮点和不足,确保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为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初与县财政局衔接,申报了项目财政资金预算报告(基础分0.3分,加分0.3分,总得分0.6分)。

(二)建立台账(基础分0.4分,加分0.4分,总得分分0.8分)。为切实做好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工作,建立了扶贫专项到户工作台账。

(三)开展培训情况(基础分0.3分,加分0.3分,总得分0.6分)。我局今年以来,组织各乡(镇)民政助理员开展业务培训5次,培训人数达1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二、项目推动。

(一)部门间建立数据复核比对机制(基础分0.5分,加分0.5分,总得分1分)。县民政局、县扶贫移民局、县残联和县社保局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复核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低保对象1229户5537人,为4805人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代缴了养老保险。

(二)扶贫审计、督查暗访和交叉检查及第三方评估等未发现的问题(基础分0.2分,加分0.2分,总得分0.4分)。20__年度,扶贫审计、督查暗访和交叉检查及第三方评估等对社会保障扶贫未发现问题。

(三)对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及时反馈(基础分0.3分,加分0.3分,总得分0.6分)。扶贫审计、督查暗访和交叉检查及第三方评估等对社会保障扶贫未发现问题。

(四)全年项目资金按计划数落实(基础分0.3分,加分0.3分,总得分0.6分)。对2299户9122人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714.125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9户5537人,累计发放低保兜底保障金1725.3162万元);对567人困难残疾发放生活补贴65.03万元;对667人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48.964万元。

(五)每月按时准确填报了大数据平台专项资金数据(基础分0.2分,加分0.2分,总得分0.4分)。

三、扶贫成效。

(二)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分0.5分,加分0.5分,总得分1分)。20__年,我县严格落实川人社办发号文件精神,按100元/人的'标准为全县4805人三类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48.05万元。

(三)残疾人“两项补贴”(基础分0.5分,加分0.5分,总得分1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按照每人每月10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照一级每人每月80元、二级每人每月50元进行发放。

(四)精准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基础分0.5分,加分0.5分,总得分1分)。20__年发放精准扶贫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差32人,发放金额1.02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八

农村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体系,那如何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群体,等都是工作的重点,那么在20社会保障扶贫工作计划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向低保对象中的残疾人按每人每月不少于6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2,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

1,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

推进区社会福利院和石洞镇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供养对象入住率,巩固和提高床位率和集中供养水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达到85%。达到100%。

2,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最低标准。

20将农村特困供集中供养人员标准由35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分散供养人员标准由250元/月提高到300元/月。

三,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1,对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贫困人员,由政府按每年300元的标准为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养老保险费并给予参保补贴。

2,进一步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和死亡补贴金机制,巩固提高待遇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

3,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参保群众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合理有序流动,确保贫困地区参保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四,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

1,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安居区户籍的残疾人中未享受低保的农村残疾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

3.实施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按600-元/人的标准对因病住院贫困残疾人进行医疗救助。按1.5万元/人的标准救助脑瘫儿童15名;按2万元/人的标准救助15名0-6周岁的视力、智力、听力、肢体、自闭症儿童。

4.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教育救助:按照600元/人的标准对300名享受低保或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中的学生发放助学补助。按1000元/人的标准对300名愿意学习生产技术的残疾人及家庭人员,完成学业后补贴一定数额的培训费用。

5.实施贫困残疾人生产帮扶:以发展家禽养殖业等方式,按照300元/人的标准给就业年龄段且有一定劳动能力的3345名残疾人及家庭发放一定数额家禽幼苗,帮助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九

根据县政府20__年9月8日会议安排,以及县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重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

镇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并研究成立“范桥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镇纪委、财政、民政、农经、人社所等镇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自查自纠工作。

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20__-20__年,上级共扶持我镇项目17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扶持资金238万元;到户补贴类项目8项,享受人数201人,补贴资金248968元,其中:雨露计划87人,补贴资金130500元;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0人,补贴资金2万元,到户贴息贷款补息27户,补贴资金60542元;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受助5人,受助资金4416元,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42人,补贴资金33600元。

三、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在财政扶贫项目的管理上,我镇扶贫工作领导组都有明确分工,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和监管人员,每个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都是按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进行,在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上都是按专项资金的要求管理,即按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用于财政扶贫项目,及时拨付和报账,没有发现滞留资金等现象。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没有发现我镇违反分配、拨付和立项、审批的程序,也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

四、强化服务,建立队伍。

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上,都相应地建立了廉政制度,并结合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政的水平,力求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让党放心。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

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和同事们的积极配合下,本人认真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积极地开展和执行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回顾这既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时间,感觉到这是我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收获的一年,现将我本人在这一年度的工作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本人自入职后工作内容主要负责番禺地区的社保增减员,补缴社保,更改员工社保资料、制作社保费用,申报社保费,统计社保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社保事务。

我司在番禺参保的人数众多,有三万多人,数据量大,客户多,事务烦琐。信息处理部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而社保专员这一岗位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项专业性相当强的工作岗位,要求必须要掌握对社保一切业务的熟悉。所以,我一接手这岗位的工作,就虚心地向同事们请教业务知识,努力学习社保相关操作流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要求自己一定要积极、认真、细心地对待这项工作,要对数据敏感,要业务知识过硬,不懂的就问,避免差错的出现,因为一旦出现差错,对公司,对投保客户,投保员工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我每天经手的增员,减员等社保业务都非常多,特别是社保的增员工作,我都要求每天的增员,都必须当天完成,认真做好每一张社保确认单。每个月的月中和月尾,都是我最忙碌而又最紧张的时候,基本上90%的客户都在这个时期出费用,我的工作即紧张又忙碌,要求自己做费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做好每一个客户的费用,杜绝错误的发生。月尾的时候,又是社保增减员的截数期和申报费用的时期,每到这个时候,网上的地税系统就会变得非常慢,往往一天都报不了费用,但是我都要求自己必须认真,耐心地对待,如果当天完成不了,晚上加班也要完成,因为费用必须及时申报。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平日我们大家交接工作喜欢用口述,这样很容易出错,于是在一边学习,一边把社保业务流程进行整理,形成了一份书面的工作流程,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当我不在工作岗位的时,别人也可以参照这份工作流程去做我的工作,并且我希望其他人的工作我也会做,这样可以使整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我还注意及时地去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社保政策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知识更上一层楼,也为解决相关社保事务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本人通过积极的联系,年底之前完成了公司给我们的2个人的个人挂靠社保业务任务指标。虽然给我的人数是2个人,但是对于没有客户资源的我,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学习到很多东西,让本人学习到如何做宣传,如何谈业务,如何与客人沟通等知识,虽然目前人数虽然少,但希望在明天,我相信明年的业务指标我一定能够超额完成。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公司和部门举办的培训学习,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使自己的各方面知识趋向全面,工作起来更加熟练规范。

我觉得在日常社保的工作中,不仅锻炼了我的责任心,也锻炼了我的耐性,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被许多缺点和不足所束缚,如对一些问题上处理不够仔细,容易有粗心的情况发生,例如做费用的时候,一些公式没有运用得很好,合计没有计算等,就往往需要做二次修改,给其他同事也带来了二次修改、重复工作的麻烦;还有对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或问题的解决,不能系统地考虑等问题,都是我本人急需解决的弱点。另外,口才与文才两方面也是我的弱点。

为了有效地解决本人的弱点,我应该改掉粗心的毛病,做费用的时候,要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核对一下所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减少错误。另外,要多学习一些别人的优点,还要多看一些如何解决问题的案例,例如公司最近发的二本关于红海操作流程的书,我一定要熟悉里面的内容,因为里面有很多案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供我学习。另外,因为社保工作往往需要写很多的申请书之类,与社保局,地税局人员的沟通也至关重要,有时候也需要与客户沟通,所以来年的重点,我将要多学习与人沟通方面的内容,向客服的同事们学习,在培训方面要多下功夫,要留心听讲多做笔记,因为只有与人有效地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事情。

请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个人认错态度检讨书。

个人社保信息查询。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一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7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7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3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控制线4.3%低0.8个百分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71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1%;农村劳动力外输内转728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321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职业技能鉴定319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0%。新增创业实训基地2个,完成目标任务100%。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有参保单位691家、3357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7014万元;拨付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0687万元;累计结余基金11055万元。

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98%,完成全年目标任93%的105%,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到乡镇或社区管理服务6203人,并认真落实了四项管理,提供了六项服务。

2、失业保险:现有参保单位650家、1581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新增参保人数1152人。基金总收入978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872万元;累计结余基金782万元。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参保单位773家3889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新增参保人数3484人。基金总收入7468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6419万元,累计结余基金3088万元。

4、工伤保险:有参保单位595家2221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农民工参保600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新增参保人数3669人。基金总收入678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475万元;累计结余基金490万元。

5、生育保险:有参保单位653家2403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1%;新增参保7552人,基金总收入354万元;支付生育保险金108万元;累计结余基金577万元。

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258人,新增参保人数22人。基金总收入24万元;支付226人农村养老保险金12.21万元,累计结余基金624.07万元。

7、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1318人(其中村书记331人),新增参保人数131人。基金总收入137.35万元;支付73人退休养老金41.39万元;累计结余基金446.76万元。

8、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安置对象累计达到58870人,核定保障对象51371人,其中达龄领取养老金11005人。基金总收入15347.99万元;总支出3693.19万元;累计结余基金21339.54万元。

(一)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1、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深入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摸底工作。为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各乡镇、开发区多次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用工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二是继续开展“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受全国范围内“用工荒”的影响,我县不少企业出现“用工难”的现象,为解决县内企业用工问题,为不影响企业生产,我们牢固树立“招工如招商”的服务理念,将就业服务功能向基层延伸,以“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等活动为载体,深入下塘、双墩、水湖、吴山、杜集等乡镇举办农民工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20余场,同时,我们加强与外县(市)的劳务协作,组织县内企业赴定远、凤台、霍邱等地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有效解决了县内企业的用工问题。今年以来,我们为伊利乳业、鄂尔多斯、鸿路钢构、信浓马达等98家企业开展了用工宣传和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聘员工6500多人,受到企业和广大农村劳动力的一致好评。

2、“回归工程”效果显著。今年以来,我们利用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设立宣传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回乡创业的政策和优势,并以市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创业政策,优化了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积极推进水湖、岗集、杨庙、吴山、庄墓五个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吸纳企业8家,带动就业784余人。

3、认真开展就业援助。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就业帮扶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册。围绕“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主题活动,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一年来,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76万元,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92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84万元。

4、认真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深入开展了“送培训进企业”活动。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的同时,我们根据企业需要,深入伊利乳业、鸿路钢路等企业开展农民工岗前技能培训,建立“招工、培训、鉴定、实习、就业”一体化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鼓励培训机构深入乡村,将农村留守妇女和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1、人才工作有新突破。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农村实用人才、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需求统计摸底工作,推荐22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中高级职称评选,完成了528人申报非国有经济组织工程系列初级职称的评审、审批及资格证书发放工作,通过市外专局共引进以色列、日本等国草莓专家来我县开展草莓种植技术交流,有效解决了我县草莓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如育种、新品种推广等问题。

2、人事工作有新发展。完成全县264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工作人员登记上册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其它事业单位津补贴清理核查以及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完成了全县921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工资审批工作。对全县事业单位遗属补助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核查。通过核查,共核销63户享受遗属补助对象,核销比率达10%,并从今年1月份起停发被核销的遗属补助对象补助金,此项工作每年节约财政资金达21万余元。圆满完成了县重点局、人口计生委、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7名。

为提高全社会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促进我县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报纸、简报、设立宣传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保险法》以及相关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扎实开展企业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对未参加认证的267名企业退休人员从今年7月份起停发基本养老金,以保障基金安全;认真组织开展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准备就绪,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数据整理和社会保障卡发行准备工作稳步推进。在健全完善现有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11月底可完成首批达龄人员养老保障卡发放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稳定。

(四)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1、深入开展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简报、网站、宣传栏、开展春风行动以及免费为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劳动保障报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针对用人单位管理层,我们8月份在双凤举办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规范劳动用工培训班,共培训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300多人,从源头上强化了用人单位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依法用工、和谐用工的良好氛围。

2、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扎实开展了劳动保障年审和信息采集工作。共审查用人单位389户,涉及职工27156人,同时对审查企业开展了诚信等级评价,其中a级49家、b级57家、c级282家。认真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劳动用工情况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共检查用人单位973家,涉及劳动者51422人,补签劳动合同3965人。

3、妥善做好来信来访投诉受理和调处工作。一年来,我们把解决劳资纠纷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件和每一起群众来访,坚持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一年来,我局共受理各类来电来信来访投诉达1789件,其中信访转办件286件,电话咨询投诉824件,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30件,劳动监察案件152件,受理工伤案件297件,所有的咨询投诉和信访件都严格按要求及时进行了处理,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近年来,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侵权案件不断增多。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劳动争议呈现出复杂化、尖锐化的倾向,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维权难度也越来越大。

2、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目前我县就业矛盾逐步缓解,就业局势也趋于稳定。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也发生较大变化。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虽然企业用工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但对就业技能要求更高、岗位技术含量要求提升,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3、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十分艰巨。一些私营、个体经济企业特别是服务行业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面较小;少数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较差,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只顾眼前,不管将来,不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问题依然存在。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二

20__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为全面打赢打好打响脱贫攻坚战,县人社局新农保中心按照中央和省市社保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扶贫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一、是顶层设计,完善政策。

《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新农保中心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政策规定,在学习吃透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讨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保扶贫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发挥了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二、是精准施策,多措并举。

按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扶贫办国扶系统建立数据定期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保扶贫信息平台,并按照省市要求,实行季调度机制;加快推进“互联网+社保”,形成了人社部门窗口单位“服务零距离、真心解民忧、切实转作风”的新风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新闻媒体、“发布”、“人社”等公众平台以及微信群、qq群解读社保扶贫相关优惠政策,实现了社保扶贫政策进万家;及时召开会议,就社保扶贫暨脱贫攻坚方面的政策知识和业务经办流程,对乡、村、社工作人员开展及时、全面、有效的业务培训,增强了业务人员素质,提升了办事实效性!

三、是从严要求,狠抓落实。

社保扶贫是整个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部位到省市都高度重视,县人社局从严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社保扶贫攻坚战,形成了县、乡(城市管委会)、村(社区)、社四级联动,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以超常的工作部署,派强工作力量,高强度投入,将社保扶贫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实现了帮扶对象应参尽参、应代尽代、应发尽发!

四、是做好服务,提质增效。

县新农保中心工作人员悉心指导各乡镇和城市社区业务经办人员全面学习领会社保扶贫相关知识,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疑点,积极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社保扶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强化、优化服务入手,建立社保扶贫暨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跟踪精准管理机制,实现精准掌握服务对象的参保、代缴、发放等状况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优质化的服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真正实现了社保扶贫工作提质增效!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三

为全面做好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提升贫困户对特色种养业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助力种养业申报工作顺利开展并完成达标任务。____镇综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全面开展种养业扶贫宣传工作。

一是入户走访扩大宣传。

由镇分管领导牵头,镇扶贫办联合农技部门组成种养扶贫政策宣传队,对各村有劳动能力的、想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种养政策宣传,传授种养技能。

二是种养业指导员深入宣传重点内容。

形成由镇扶贫办牵头,各帮扶人和村干部落实宣传机制,坚持以贫困户所需为主,因户施策,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宣传。

三是种养政策上墙,提升贫困户知晓率。

运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文字,利用镇村条形电子屏滚动显示,手机微信、微博、qq群、短信等群众便捷获取的信息手段宣传,还在镇村主干道悬挂横幅,不仅使贫困群众深层次了解相关政策,也有效提高了全镇贫困户对特色种养业政策的知晓率。

文档为doc格式。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四

在20xx年中,我局顺利完成了各项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创办期间,由顾剑成功创建了具有我局特色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站。由唐淑芳为我局内部人员创建了qq群。由张云霄等的人负责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维护网站的进一步完善工作。网站作为我局面向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机关发布有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信息的窗口,全面展示了我局本年度的工作内容与成果,并起到了联络本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

在20xx年下半年开始时,在张云霄和马泽帆的共同策划下,建立了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各层组织,并相应的配置了相关人员。形成了系统的组织系统,形成了以张云霄为局长,马泽帆和顾剑为副局长的领导系统,并相应的任命了个科室的人员(办公室主任—唐淑芳,劳动争议仲裁和信访科科长—马泽帆,行政事项服务科科长—栗双平,社会医疗保险科科长—顾剑,社会养老保险科科长—杨晓霞,劳动就业科科长—张红波)。

为了规范我市劳动用工合同,由行政事务服务科相关人员制定了劳动合同范本,在栗双平和周爽等人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将国家有关规定与我市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符合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并相应的组织了相关的单位进行了填写。

在本年度,我局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劳动争议仲裁,分别由马泽帆、裴斐、范权伟为首席仲裁员的组成的劳动争议仲裁小组,并对相关案件进行了劳动争议的仲裁。分别为:马泽帆、张云霄、黄皓洁、唐淑芳对我市英雄啤酒公司发生的工伤事故惊醒仲裁;裴斐、顾剑、周爽、栗双平对百斯特人力资源公司因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进行了调解;范权伟、杨晓霞、范立娜、张红波对华北工商大学的住房福利的争议进行了仲裁。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个劳动争议仲裁小组积极地收集有关的证据,对案件进行了合理的裁决。

我局在唐淑芳、张云霄等人参加了企业单位(英雄啤酒公司)的企业年金听证会,并对其中有关的项目进行了论证。有力的保证了在以后的实施中,劳动者可以切实的从中得到福利。

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的号召,我局对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基金的申请,变更,注销等进行了全面得管理。分别由以下人负责相关的项目:杨晓霞、范立娜负责我市养老保险一系列事务的管理;顾剑、裴斐负责我市医疗等有关事项的管理;张红波、范权伟负责我市工伤保险的相关事项。

在各种社会保险表格制作完成之后,由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全体成员共同组织了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填写,为我市以后的相关养老保险的征收和发放,事业基金的征缴,医疗基金的征缴以及以后的基金运营提供了真是有效的数据与资料。

在工作期间,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合作,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所有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继续努力,将石家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建设的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五

春节将至,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从关心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筹集专项资金,抽调精干力量,扎实开展节日慰问活动,真正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保证了生活困难群众过上一个袢和、愉快的春节。

陪同县四大班子领导对全县x户生活较为困难的下岗职工进行了重点走访。为他们分别送去了米、面等慰问品及x元慰问金。在此基础上,局班子成员又对了x户困难企业职工自行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去了价值x元的慰问品及x元现金。通过进行慰问,下岗职工都非常感激,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心,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还能够想着下岗职工,自己一定不会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再就业。

在认真落实各项企业军转干部政策的基础上,利用三天的时间,会同民政等部门,由局班子成员分头行动,带着慰问金、大米、面粉等生活用品,先后慰问了我县x名企业军转干部。对x户生活特别困难的企业军转干部还送去了x元现金。同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对他们提出的要求逐一做了安排和部署,保证了企业军转干部队伍节期稳定。

全局x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对干x村、x村、x村所帮扶的x户贫困户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为每个贫困户送去了大米和面粉各x斤,临走时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x元钱,让他们买些过节必需品,让他们过上一个欢乐的春节。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六

20xx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为全面打赢打好打响脱贫攻坚战,县人社局新农保中心按照中央和省市社保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扶贫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新农保中心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政策规定,在学习吃透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讨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保扶贫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发挥了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按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扶贫办国扶系统建立数据定期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保扶贫信息平台,并按照省市要求,实行季调度机制;加快推进“互联网+社保”,形成了人社部门窗口单位“服务零距离、真心解民忧、切实转作风”的新风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新闻媒体、“发布”、“人社”等公众平台以及微信群、qq群解读社保扶贫相关优惠政策,实现了社保扶贫政策进万家;及时召开会议,就社保扶贫暨脱贫攻坚方面的政策知识和业务经办流程,对乡、村、社工作人员开展及时、全面、有效的业务培训,增强了业务人员素质,提升了办事实效性!

社保扶贫是整个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部位到省市都高度重视,县人社局从严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社保扶贫攻坚战,形成了县、乡(城市管委会)、村(社区)、社四级联动,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以超常的工作部署,派强工作力量,高强度投入,将社保扶贫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实现了帮扶对象应参尽参、应代尽代、应发尽发!

县新农保中心工作人员悉心指导各乡镇和城市社区业务经办人员全面学习领会社保扶贫相关知识,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疑点,积极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社保扶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强化、优化服务入手,建立社保扶贫暨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跟踪精准管理机制,实现精准掌握服务对象的参保、代缴、发放等状况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优质化的服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真正实现了社保扶贫工作提质增效!

社会保障工作报告篇十七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乡按照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创新思路办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乡____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__乡地处__、__、__三县交界处,距市区近18公里,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有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46户8030人,有省定贫困村2个,一般贫困村3个。____村位于乡西北方向,属于乱石滩电站淹没区。该村现有3个社,共有332户880人,有土地1005亩,20__年人均存收入为4300元,主要以生猪、大豆、猕猴桃、渔业养殖为支柱产业,有通村公路8公里。____村属于省定贫困村,现帮扶单位为____市司法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57人,20__年减贫60户226人(其中真实贫困户27户135人,非真实贫困户32户91人),20__年度返贫户9户31人,计划今年全部脱贫摘帽。

二、工作举措。

20__年6月以来,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提振精神,敢于直面问题,抱着背水一战,悬崖对垒的决心,坚持“5+2”“晴+雨”“白+黑”的精神,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热情,战高温、斗严寒,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更加务实。

新一届党委班子人员确定后,及时对原有工作格局做了充实调整,明确了党委书记主抓、政府领导主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层层加压,层层加码,层层传导压力。通过召开党委会、流动现场会、坝坝会、院落会等方式研究指导具体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天到村现场指导工作,督促工作进度。特别是对照贫困村脱贫“一低五有”标准及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三有”“四个好”情况,做好完善补课,实行领导牵头,专人跟进的推进模式,项目倒排工期按期销号,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

二是联系对接更加紧密。

市委副书记赵秀清书记多次到村现场指导督促工作,梳理存在的问题,指出改进的措施并督促整改。原法院院长彭远院长多次前往我乡____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针对____村的实际,从产业发展、资金争取、干群统筹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帮扶单位市司法局挤出自身办公经费20余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的帮扶,投入3万元设立脱贫补差基金。汪兴栋局长多次带领驻村工作组及机关全体同志到贫困户家走访慰问,真正做到走访贫困户全覆盖。帮扶单位通过养殖扶持、发放物质、文明宣传、法制帮扶等多种措施,真正做到了精准帮扶。

三是项目攻坚更加有力。

在贫困户脱贫方面,我们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全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是锁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加快推进13户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扎实抓好新村建设、五改三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全力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二是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认真落实推动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低保兜底户7户21人。三是抓好脱贫产业发展,围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这个核心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实现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四是帮助贫困群众在脱贫过程中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把上门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精神帮扶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和生活习惯。五是帮扶人员真帮实扶,尤其是驻村工作组、村第一书记始终坚持吃住在村,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六是完善补差机制,建立帮扶单位信息台帐,帮扶单位司法局,通过对贫困户逐一走访,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补充棉被69套,衣服100余件,日常生活用品1000余件套。

在贫困村摘帽方面,我们对照“一低五有”摘帽标准,全力确保如期脱帽。今年11月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和民主评议的方式,对全村人员进行了地毯式的摸排,最终确任全村无一新增贫困户,贫困发生率为0%。成立了“乱石滩”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136亩,通过鱼塘和山坪塘一口的承包,收取集体经济6000元,全面达到上级验收标准。20__年建设完成通村主要聚居点村学校公路5公里,20__年新修建到大梁山村公路3。05公里。高标准建设村卫生室,完成了药品布置及制度上墙等工作,注册医师何祥廷入驻就诊,组织开展义诊活动4次。投入资金10余万元改建200平米村级文化室1处,同步建设村级司法调解室1处,建设500平米广场1一处,安置农民健身器材8种。全村通4g网络,通村宽带已接入,入户安装6户,广播在响率达100%。

其他精准扶贫工作。在____村,我们深度对接走访贫困户69户,实行了帮扶单位、乡镇、村社三级联动对接;成立“何兴”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30亩与50亩的小微园区2处,大豆长势良好;发挥能人带动作用,以养殖户何春均为核心成立“荣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600头,带动贫困户10户;依托____市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立“____”猕猴桃产业专合社,流转种植猕猴桃436亩,带动贫困户30余户助农增收,并以该园为重点依托,投资50万元建设南充市市级脱贫奔康示范产业园1处;整治山坪塘1口,新建蓄水池4口,完成贫困户联户供水站2处建设惠及贫困户15户;发放产业周转金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投放8万元;优化供电线路,增容添置1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制作并栽立小微园区公示牌2处,脱贫工作展板3个,贫困户明白卡69张;对接市古城旅游发展公司,加快乱石滩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并在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等媒体或报刊做了宣传推荐,开启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是脱贫决心更加坚定。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实现全过程痕迹化管理,挂图作战不做样子、不走形式,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落地见效。全乡机关干部及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都一对一地到贫困户家走访慰问,坐下来,细分析、细算账、细商量,把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各种困难因素找出来,填好贫困户贫困现状、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重要内容,记好脱贫计划进展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帮扶工作台账。针对贫困户一户一策,有区别地提出规划方案,一道算清收入账,谋划脱贫致富策,让贫困户增加脱贫的信心。后期挨家挨户入户验收评估,反复核算收入算细账,全部贫困户都认可签字并写了感谢信。目前全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状态十分良好,人心十分稳定,对党的政策和干部的帮扶工作都非常有满意,对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信心满满。

三、下步工作打算。

总的来讲,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我们还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也还有方方面面工作没有兼顾到的地方,比如农民夜校才刚刚举办,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气做好该方面的工作。下步我们将以此次脱贫摘帽验收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举措,继续巩固____村脱贫攻坚成果,不因脱贫摘帽而减弱支持力度,不因脱贫摘帽而减少帮扶力度,并全力确保____乡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全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