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昆虫学实验心得(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10:46 页码:11
最新昆虫学实验心得(精选12篇)
2023-11-20 02:10:46    小编:ZTFB

健康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我们应该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总结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拓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一

姓名:xxxx。

学号:113133104。

20xx年9月8日星期一。

一、实习目的。

为了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本人在暑假期间(20xx年7月15号-20xx年9月1号),在亚森・沙力老师指导下,在阿勒泰哈巴河县兽牧局治蝗灭鼠指挥部治蝗办,帮大四学姐族米娜做“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同时跟同学买尔哈巴、吐然古丽、哈尼克孜、亚力坤采集些趋光性昆虫。

二、个人实习结果。

这次采集的昆虫鳞翅目为主的10目,我们把所有昆虫都制成标本后,对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鉴别,结果如下:

三、个人实习收获和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提高了对昆虫学的兴趣也使我知道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是我学习昆虫学的动力源泉;并了解亚洲飞蝗不同年龄阶段的取食量、亚洲飞蝗不同年龄阶段取食偏好。我更加了解了昆虫的多样性、变态、产卵行为(主要为亚洲飞蝗),趋光性假死性、伪装等生活习惯,还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领悟到只有学习好专业知识,才有可能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最后,我非常感谢亚森・沙力老师,大四的学长学姐和其他同学的帮助,谢谢。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习以来的最大感触。

7月15日上午,20__年海珠区主题为“共创和谐海珠、携手精彩人生”大学生暑期实习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过后,我被正式介绍到实习单位。

懵懂了很久的暑假基层实习之行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到单位以前,对到政府基层实习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对政府部门的一些印象吧,总是既模糊,又熟悉的样子。

第一天被介绍分配到江海街道办事处的城管科的时候,见到科室的领导和同事,一轮简单的自我介绍,总显得那么的青涩与生硬,我心理还是有点紧张与担心的——毕竟是第一次与政府基层人员共事。

实习的前几天都是以熟悉流程为主,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街道办事处工作中的一些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我主要工作任务是整理材料和辅助办公室文书工作,包括档案管理和会议纪录,撰写工作汇报和行动方案等。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学得到不少,以前总觉得这些知识很虚无,很繁杂,但在实习工作过程中,运用的时候,还真是考起功夫了。由于是政府基层的工作,绝不能马虎了事,文档文稿还是要按照正规格式编写、排版。担心自己的功夫不够扎实,在工作中我需要不断地向办公室主任请教并虚心听取。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使用,从最简单的学起。

事情看上去是简单、琐碎,但是这些却与街道内百姓的日常生活有者密切的关系,并且它为上级部门做好最基本的宣传工作和沟通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维持社会的治安,为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在办公室里工作,基本礼仪和常识是必不可少的,由生硬的练习到熟练的应用,都是在实习工作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应对基层群众的投诉,如何以有效的沟通方式进行处理,这里面藏着一大堆的学问。

了解和熟悉机关运行,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政府部门工作流程,基本上是由高到低逐层下达、层层传达的。对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习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三

经过两天半的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真是感受很多,收获颇大。

算是天公作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错,但是由于季节关系,昆虫出现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去收集昆虫,因为老师讲过午休时气温较高,昆虫活动会较为大些。从这我知道了昆虫的活动受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的影响很大。在采集昆虫的时候,还要求我们对昆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植物上的不同部位会存在些什么昆虫。

通过本次实习,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我做的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须展翅的标本。两种都对针插的位置很讲究,不是随便找个位置就下手的。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而且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制作昆虫标本一定要小心翼翼。

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是对昆虫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一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外表的比较大的特征,在捉昆虫的时候已经可以了解到了。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昆虫各部分的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比较,有些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小的,须要细心地观察才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分类检索不仅仅是为了知道昆虫的类别,更是为了去更好地认识昆虫,更重要的是检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检索,还可以学习到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到检索表的编写依据。

总之,这次的教学实习让我受益很多,希望能多多参与这类很有意义的实习活动。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四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从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不同植物上昆虫的危害症状、形态识别、基本习性等;掌握各种干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液浸标本浸液的配制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鉴定常见的昆虫种类,培养独立进行昆虫研究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昆虫标本的采集:熟悉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掌握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

2.昆虫标本的制作:掌握各种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

(1)针插法:

插针时,依标本的。

的虫针。夜蛾类,一般。

用4或5号针;盲蝽、

用1号或2号针。

针插蝶蛾、蜂、蚁、

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

出来;针插蚊、蝇等时大小,选用适当用3号针;天蛾叶蝉、小蛾类则蜻蜓、蝉等是从通过中足中间穿是从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针插蝗虫、蟋蟀、蝼蛄时插在前胸背板的右面;针插甲虫时插在右翅鞘的基部;针插蝽象时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

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高度,在制作时可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台的第一级的小孔,使虫体背部紧贴台面,其上部的留针长度是8毫米。

甲虫、蝗虫、蝽象等昆虫,经插针后,需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向两侧;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使之对称、整齐、不失自然姿态。整好后用虫针或纸条固定,待干燥后就定形了。

处理微小昆虫,如跳甲、米象,飞虱等时,先将00号虫针的尖端从虫体腹面插入,将00。

号虫针的末端固定在软木片上,再将软木片插在2号虫针上。或。

用粘虫胶将小形昆虫粘在三角形台纸的尖端(纸尖粘在虫的前足与中足间),底边插在昆虫针上。三角形台纸的尖端指向左方,虫的头部向前。

(2)昆虫展翅法:

将新鲜标本或还软后的标本,选取大小适宜的虫针,按三级台特定的高度插定,移到展翅板的槽内,虫体的背面与两侧面的木板平,调节活动的木板,使中间的空隙与虫体大小相适合,再将活动的木板固定。两手同时用两根细虫针,左右同时拉动一对前翅,使一对前翅的后缘压住后翅的前缘,左右对称,充分展平。然后用光滑的纸条压住,以大头针固定。放置一星期左右,干燥、定形后取下。

(3)昆虫生活史标本的制作。

首先,收集或饲养得到昆虫的各个虫态(卵,各龄幼虫,蛹,雌、雄性成虫)、植物被害状(注意将新鲜标本压平,使迅速干燥,以便保持颜色)、天敌等。

标本盒的底部防干燥剂或樟脑,上面盖一层棉花,再把标本放在棉花上面。这里所用的标本不带虫针,因此它的展翅、整姿方法也不一样。蝶、蛾、蜂、蝇的展翅法是腹面插针,背面向下,展开双翅,当姿体整好固定后,即将插入虫体的针取下。待干固后即可装盒。甲虫、蝽象、蝗虫等的整姿标本,也要在平板上进行,不经插针直接整姿,干固后取下备用。

生活史标本中,各龄幼虫和蛹需保存在封口的指形管中,管口用胶、漆封固,可以保存一年至几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标本保存在烧融封闭的玻管中。方法是:先将虫及少量浸渍液装入玻管,在喷灯火焰上拉成安培瓶的细管口,再用注射针注入适量的浸渍液,在吹焰酒精灯上将细管口迅速封闭。

3.昆虫标本的鉴定:

掌握鉴定资料的使用方法,利用各类鉴定资料正确识别所捕昆虫。并将鉴定昆虫附上标签,标签类容应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采集者姓名。

第三部分实习方法及实习用用具。

1、实习方法:

野外捕捉(观察法、振落法、搜索法、筛选法、盲扫法),室内鉴定。

2、实习用具:

捕虫网、塑料袋、收集瓶、三角形纸袋、镊子、昆虫针。

第五部分标本采集。

20__年7月2日,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期待已久的《农业昆虫学》课外实习终于开始了,下午15:30我们准时到实验室集合,经过张长禹老师简短的实习动员,分发完实习用具后,我们初步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我们组寻遍校园,抓到几只昆虫。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没有老师的带领教导,所以感到生疏,很多用具都不知道怎么用,当然抓的昆虫当然会很吃力,抓了很长时间也不抓到几个虫子。

20__年7月3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溪平桥,不同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我们扫荡着平桥的昆虫。中午时我们满载而归。

20__年7月3日下午,我们在宋老师的带领下,顶着毒辣的太阳,我们向虫学实习日志。

十里河滩进军。虽然今天的太阳毒辣无情,但这丝毫不损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在这里,各展所长,大发神威,努力捉虫,尽管太阳把我们晒的疲惫,但这也掩盖不了我们心中的喜悦和兴奋,我们依然满载而归。采集标本基本完毕,就期待鉴定了。

20__年7月4日上午为了能扑到更多的昆虫,我们组果断决定去湿地公园,经过短暂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湿地公园,看着满天飞着各式各样的蝴蝶,我们在惊喜下迅速采取行动,开始大面积、大量的捕捉,看到就捉,捉不到的穷追。捕捉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和昆虫。实习的过程中乐趣多多,我们都抱着一颗做学问的心,所以当我们好多人追杀一个蝴蝶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罪恶感。相反,无论捉到还是捉不到,我们都会很开心,笑语不断,满心喜悦。在捕捉的过程中,无论是看到了还是看不到,先用网往草丛中或是花丛中扫扫再说,往往在不经意间,网里会有很多虫子,此时更是得意无比,成就感十足。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很多书上挂满金龟甲,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战绩之一。

中午时分,虽然我们有些疲惫,但还是很高兴,因为此行我们硕果累累,满载着收获感的喜悦,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程。

20__年7月4日下午我们造访董家堰、阳光水乡一带,对昆虫实行有目的的捕捉,已经抓过的基本不抓,尽量抓些之前没抓到的。收获不是很理想!

第六部分标本制作。

采集标本后,我们就要进行标本制作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制作昆虫标本的主要方法有插针法、浸渍法、拨片标本法等等,我主要采用插针法。根据不同的昆虫插的位置不同,我们小心翼翼把我们采集回来的标本弄好,我们组合理分工,每个人要求做到对、快、好,努力在其他组还没有完成之前我们组就回去休息了。

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蝶科的展翅了,展翅时,先将插好针的标本小心插入展翅伴中,要保证每个虫体陷入凹槽内,翅膀要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随后用镊子将翅膀展开,是前翅的后缘和身体垂直,将翅膀整理至理想位置。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五

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

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

三、实习时间。

201x年9月24号、25号。

四、实习内容。

(一)采集昆虫。

1.使用工具。

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

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

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对于一年发生一代的昆虫,应在发生期采集。采集的季节,主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决定。一天之间采集的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而定。日出性的昆虫,多自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盛。夜出性昆虫在日落前后及夜间才能采到。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而阴冷有风的天气,昆虫大多蜇伏不动,不易采到。

采集地点也要依据采集目的而定,根据不同种所处生态环境而选择合适地点。一般来说,森林、果园、苗圃、菜园、经济作物林、灌木丛都能采到大量有价值的标本,但是高山、沙漠、急流等处往往可以采到特殊种类。了解各种昆虫生态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有目的地进行采集。

(1)植物上的昆虫大多数昆虫以植物为食,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的环境是采集昆虫的好地方。

(2)地面和土中的昆虫除了少数几个目的昆虫外,绝大多数昆虫均可在地面和土中采到,地面的环境极其广泛复杂,可采到各种昆虫,在土中可挖到多种鳞翅目昆虫的蛹、步甲、虎甲、芫青、叩头虫等的幼虫及蝗虫的卵、蝼蛄各虫态、拟步甲和食虫虻等幼虫,在植物基部或根部可以挖到土居的蚜虫和介壳虫、天牛及小蠹虫等。

蛉、长翅目的水蝎蛉幼虫均生活在水中。双翅目昆虫的幼期有一半在水中生活。

(4)动物身体上的昆虫如吸食人和动物血液的虱目、虱蝇;嚼食动物皮毛的食毛目昆虫。寄生于动物体内或皮下或粘膜组织的马胃蝇、牛皮下蝇、羊鼻蛆蝇、大头金蝇以及幼虫寄生于蜗牛、鼠妇的短角寄蝇;还有寄生于蝙蝠的蛛蝇、蝠蝇、日蝇;在鸟巢中可采到丽蝇和日蝇。动物的粪便中能采到各种粪金龟、埋葬虫、隐翅甲和蝇类。

(5)昆虫身上的昆虫从昆虫体内外和其周围发现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也是采集的好方法,如许多鳞翅目幼虫体内外采到各种姬蜂、茧蜂、寄生蝇;介壳虫、蚜虫、粉虱体内采到各种小蜂幼虫,而捻翅目的昆虫可以从蜂类、蝽科、飞虱、蝉科和稻虱科上采到;寄蛾科的幼虫可从蝉身上采到。生活有蚜虫或介壳虫的植物上,往往可以采到瓢虫、草蛉、蜗蛉、蚂蚁、食蚜蝇等捕食性昆虫。

(二)昆虫的种类识别:

1、尺蠖。

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尺蠖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

2、绿盲蝽。

属半翅目,盲蝽科,主要天敌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

3、美国白蛾。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六

通过本次昆虫学实习,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昆虫学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上了《普通昆虫学》。昆虫学是一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学科,当然与我们专业密切相关。学校提供了一次与昆虫们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它们。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并很认真的去做。体会颇多:

1.专业知识的增长。原来只学理论知识真的不够的,只有在实际中的认识才深刻,才更容易掌握。正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实际上的应用,一切的理论都只是空话。所以很感激老师给了我们这一次这么好的实习。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是意识中的提高,不再是死记硬背。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昆虫有了更深的认识,跟以往有了不同的注解。对昆虫形态、栖息地、生活习惯都了解了不少。不再是文字上的描述,而是视觉上的印象。

2.思想上的收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昆虫学有了更高的兴趣,看书不在那么乏味。还有改变了我谈"虫"色变的习惯。知道虫子们的厉害,以后种植物也会对付了。这所谓学以致用嘛。也对自身的专业多了些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三了,那就是说大学的时光已不多了,剩下的时光要好好把握,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便以后找工作。

还有通过与同学一起捉虫,明白了同心协力的力量。与同学一起出去的机会也不多了,那是快乐的时光,是以后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次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回味无穷。

经过两天半的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真是感受很多,收获颇大。

算是天公作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错,但是由于季节关系,昆虫出现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去收集昆虫,因为老师讲过午休时气温较高,昆虫活动会较为大些。从这我知道了昆虫的活动受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的影响很大。在采集昆虫的时候,还要求我们对昆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植物上的不同部位会存在些什么昆虫。

通过本次实习,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我做的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须展翅的标本。两种都对针插的位置很讲究,不是随便找个位置就下手的。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而且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制作昆虫标本一定要小心翼翼。

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是对昆虫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一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外表的比较大的特征,在捉昆虫的时候已经可以了解到了。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昆虫各部分的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比较,有些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小的,须要细心地观察才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分类检索不仅仅是为了知道昆虫的类别,更是为了去更好地认识昆虫,更重要的是检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检索,还可以学习到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到检索表的编写依据。

总之,这次的教学实习让我受益很多,希望能多多参与这类很有意义的实习活动。

时光飞逝,转眼间本学期的昆虫实习已经快要结束了。一切尽在恍惚间,总就得都是空空如也,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总觉得会有一番体验,总觉得会有诸多的快乐,但是匆忙间只觉得事事匆忙,真是有些伤感。

在实验室期间,我们对捕捉回来的昆虫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和研究,在查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也解决了许多难题。这是我们最值得庆幸的。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一些操作方法。比如,鳞翅目昆虫翅标本的制作,小体昆虫标本的制作等。而且还学到了一些关于画图方面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的视野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感谢翟老师在整个实习期间的尽心指导和贴切关心。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好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人对事态度。再次感谢翟老师的尽心指导。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七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从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不同植物上昆虫的危害症状、形态识别、基本习性等;掌握各种干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液浸标本浸液的配制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鉴定常见的昆虫种类,培养独立进行昆虫研究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昆虫标本的采集:熟悉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掌握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

2.昆虫标本的制作:掌握各种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

插针时,依标本的。

的虫针。夜蛾类,一般。

用4或5号针;盲蝽、

用1号或2号针。

针插蝶蛾、蜂、蚁、

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

出来;针插蚊、蝇等时大小,选用适当用3号针;天蛾叶蝉、小蛾类则蜻蜓、蝉等是从通过中足中间穿是从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针插蝗虫、蟋蟀、蝼蛄时插在前胸背板的右面;针插甲虫时插在右翅鞘的基部;针插蝽象时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

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高度,在制作时可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台的第一级的小孔,使虫体背部紧贴台面,其上部的留针长度是8毫米。

甲虫、蝗虫、蝽象等昆虫,经插针后,需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向两侧;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使之对称、整齐、不失自然姿态。整好后用虫针或纸条固定,待干燥后就定形了。

处理微小昆虫,如跳甲、米象,飞虱等时,先将00号虫针的尖端从虫体腹面插入,将00。

号虫针的末端固定在软木片上,再将软木片插在2号虫针上。或。

用粘虫胶将小形昆虫粘在三角形台纸的尖端(纸尖粘在虫的前足与中足间),底边插在昆虫针上。三角形台纸的尖端指向左方,虫的头部向前。

将新鲜标本或还软后的标本,选取大小适宜的虫针,按三级台特定的高度插定,移到展翅板的槽内,虫体的背面与两侧面的木板平,调节活动的木板,使中间的空隙与虫体大小相适合,再将活动的木板固定。两手同时用两根细虫针,左右同时拉动一对前翅,使一对前翅的后缘压住后翅的前缘,左右对称,充分展平。然后用光滑的纸条压住,以大头针固定。放置一星期左右,干燥、定形后取下。

首先,收集或饲养得到昆虫的各个虫态(卵,各龄幼虫,蛹,雌、雄性成虫)、植物被害状(注意将新鲜标本压平,使迅速干燥,以便保持颜色)、天敌等。

标本盒的底部防干燥剂或樟脑,上面盖一层棉花,再把标本放在棉花上面。这里所用的标本不带虫针,因此它的展翅、整姿方法也不一样。蝶、蛾、蜂、蝇的展翅法是腹面插针,背面向下,展开双翅,当姿体整好固定后,即将插入虫体的针取下。待干固后即可装盒。甲虫、蝽象、蝗虫等的整姿标本,也要在平板上进行,不经插针直接整姿,干固后取下备用。

生活史标本中,各龄幼虫和蛹需保存在封口的指形管中,管口用胶、漆封固,可以保存一年至几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标本保存在烧融封闭的玻管中。方法是:先将虫及少量浸渍液装入玻管,在喷灯火焰上拉成安培瓶的细管口,再用注射针注入适量的浸渍液,在吹焰酒精灯上将细管口迅速封闭。

掌握鉴定资料的使用方法,利用各类鉴定资料正确识别所捕昆虫。并将鉴定昆虫附上标签,标签类容应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采集者姓名。

1、实习方法:

野外捕捉(观察法、振落法、搜索法、筛选法、盲扫法),室内鉴定。

2、实习用具:

捕虫网、塑料袋、收集瓶、三角形纸袋、镊子、昆虫针。

20xx年7月2日,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期待已久的《农业昆虫学》课外实习终于开始了,下午15:30我们准时到实验室集合,经过张长禹老师简短的实习动员,分发完实习用具后,我们初步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我们组寻遍校园,抓到几只昆虫。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没有老师的带领教导,所以感到生疏,很多用具都不知道怎么用,当然抓的昆虫当然会很吃力,抓了很长时间也不抓到几个虫子。

20xx年7月3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溪平桥,不同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我们扫荡着平桥的昆虫。中午时我们满载而归。

20xx年7月3日下午,我们在宋老师的带领下,顶着毒辣的太阳,我们向虫学实习日志。

十里河滩进军。虽然今天的太阳毒辣无情,但这丝毫不损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在这里,各展所长,大发神威,努力捉虫,尽管太阳把我们晒的疲惫,但这也掩盖不了我们心中的喜悦和兴奋,我们依然满载而归。采集标本基本完毕,就期待鉴定了。

20xx年7月4日上午为了能扑到更多的昆虫,我们组果断决定去湿地公园,经过短暂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湿地公园,看着满天飞着各式各样的蝴蝶,我们在惊喜下迅速采取行动,开始大面积、大量的捕捉,看到就捉,捉不到的穷追。捕捉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和昆虫。实习的过程中乐趣多多,我们都抱着一颗做学问的心,所以当我们好多人追杀一个蝴蝶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罪恶感。相反,无论捉到还是捉不到,我们都会很开心,笑语不断,满心喜悦。在捕捉的过程中,无论是看到了还是看不到,先用网往草丛中或是花丛中扫扫再说,往往在不经意间,网里会有很多虫子,此时更是得意无比,成就感十足。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很多书上挂满金龟甲,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战绩之一。

中午时分,虽然我们有些疲惫,但还是很高兴,因为此行我们硕果累累,满载着收获感的喜悦,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程。

20xx年7月4日下午我们造访董家堰、阳光水乡一带,对昆虫实行有目的的捕捉,已经抓过的基本不抓,尽量抓些之前没抓到的。收获不是很理想!

第六部分标本制作。

采集标本后,我们就要进行标本制作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制作昆虫标本的主要方法有插针法、浸渍法、拨片标本法等等,我主要采用插针法。根据不同的昆虫插的位置不同,我们小心翼翼把我们采集回来的标本弄好,我们组合理分工,每个人要求做到对、快、好,努力在其他组还没有完成之前我们组就回去休息了。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八

掌握鉴定昆虫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常见昆虫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二实习方法。

野外捕捉(观察法、振落法、搜索法、筛选法、诱集法、盲扫法),室内鉴定。

三实习工具。

捕虫网、毒瓶、小瓶、剪刀、三角纸袋、镊子、昆虫针、陷阱、糖醋液。

四实习时间和地点。

新疆农业大学校园、试验田、安宁渠、石人沟、昌吉园艺场、三坪实习基地。

五实习任务。

能够捕捉15个目、50科、300种昆虫,并鉴定正确上交给老师检查合格。

1.实习前的准备:准备采集工具。

2.确定标本采集地点。

4.标本的鉴定:借用书籍将收集的昆虫鉴定到科,

七实习成果。

1、捕捉虫子。

直翅目蝗科、螽斯科、蝼蛄科、蟋蟀科;

螳螂目(螳螂)。

革翅目(蠼螋)。

蜻蜓目(蜻蜓)。

膜翅目蜜蜂科、胡蜂科、姬蜂科、木蜂科、蚁科;

半翅目红蝽科、蝽科、长蝽科;

鳞翅目夜蛾科、粉蝶科;

同翅目叶蝉科、蜡蝉科;

共10个目,29个科,180个昆虫。

2、糖醋液试验成果。

两瓶糖醋液共捕捉昆虫约60个,大多数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

3、陷阱实验成果。

十个陷阱中捕捉的虫子主要是鞘翅目昆虫(由于当时下雨,陷阱的效果不明显,导致实验为成功,实验数据不全面)。

通过实习,我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做的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须展翅的标本。两种都对针插的位置很讲究,不是随便找个位置就下手的。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而且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制作昆虫标本一定要小心翼翼。昆虫的鉴定是一个难点,必须仔细观察它的主要特征,鉴定同时还要注意比较,有些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小的,须要细心地观察才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通过昆虫生活位置和捕捉场所差异的了解,我们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到不同昆虫生活习性的差异。而结合昆虫的实际生境,又可以鉴别出不同昆虫对植物的为害特征。这些都增长了我的个人见识。同时,标本的制作使我更加熟悉对各种器材的使用,增强了我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昆虫体姿的整理并绘画标本图样,提高我们对昆虫结构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制作的标本可以供学弟学妹们观看学习,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小组同学团结协作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捕捉昆虫锻炼了我们的胆量,标本制作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我们小组成员认真严谨的实习态度是我们实习完成基础,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我们获得的远比我们付出的多。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九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上了《普通昆虫学》。昆虫学是一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学科,当然与我们专业密切相关。学校提供了一次与昆虫们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它们。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并很认真的去做。体会颇多:

原来只学理论知识真的不够的,只有在实际中的认识才深刻,才更容易掌握。正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实际上的应用,一切的理论都只是空话。所以很感激老师给了我们这一次这么好的实习。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是意识中的提高,不再是死记硬背。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昆虫有了更深的认识,跟以往有了不同的注解。对昆虫形态、栖息地、生活习惯都了解了不少。不再是文字上的描述,而是视觉上的印象。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昆虫学有了更高的兴趣,看书不在那么乏味。还有改变了我谈"虫"色变的习惯。知道虫子们的厉害,以后种植物也会对付了。这所谓学以致用嘛。也对自身的专业多了些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三了,那就是说大学的时光已不多了,剩下的时光要好好把握,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便以后找工作。

还有通过与同学一起捉虫,明白了同心协力的力量。与同学一起出去的机会也不多了,那是快乐的时光,是以后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次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回味无穷。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十

在实验室期间,我们对捕捉回来的昆虫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和研究,在查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也解决了许多难题。这是我们最值得庆幸的。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一些操作方法。比如,鳞翅目昆虫翅标本的制作,小体昆虫标本的制作等。而且还学到了一些关于画图方面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的视野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感谢翟老师在整个实习期间的尽心指导和贴切关心。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好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人对事态度。再次感谢翟老师的尽心指导。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上了《普通昆虫学》。昆虫学是一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学科,当然与我们专业密切相关。学校提供了一次与昆虫们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它们。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并很认真的去做。体会颇多:

1、专业知识的增长。原来只学理论知识真的不够的,只有在实际中的认识才深刻,才更容易掌握。正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实际上的应用,一切的理论都只是空话。所以很感激老师给了我们这一次这么好的实习。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是意识中的提高,不再是死记硬背。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昆虫有了更深的认识,跟以往有了不同的注解。对昆虫形态、栖息地、生活习惯都了解了不少。不再是文字上的描述,而是视觉上的印象。

2、思想上的收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昆虫学有了更高的兴趣,看书不在那么乏味。还有改变了我谈"虫"色变的习惯。知道虫子们的厉害,以后种植物也会对付了。这所谓学以致用嘛。也对自身的专业多了些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三了,那就是说大学的时光已不多了,剩下的时光要好好把握,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便以后找工作。还有通过与同学一起捉虫,明白了同心协力的力量。与同学一起出去的机会也不多了,那是快乐的时光,是以后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次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回味无穷。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十一

第一堂课朱老师就把昆虫学实习的昆虫捕捉任务布置了下来,当时只觉得一帮大学生在一起捉虫时一定会像小孩子一样。也是因为第一次课我才第一次知道昆虫是六条腿。因为从小就在城市中,周围遍布工厂,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到野外去抓虫子的`经历,所以对于我来说,一是兴奋,二是也算对于童年乐趣的一种弥补。但是正是因为从小从未与虫子有过“亲密接触”也就自然有点害怕虫子,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担心的。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游戏”。于是我们马上分好了组,紧锣密鼓的好好准备这次虫害实习。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方法和工具对于从事一项活动的成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到了实验楼领到了瓶装的酒精和捕虫网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挺兴奋的,毕竟从来没有用过工具对虫进行捕捉。有了捕虫网和酒精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如果单纯的用一个酒精水瓶装虫子携带会不方便,分离会造成较大的问题,观察起来也是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这时候需要用一种方法改进它,让昆虫的捕捉存放便捷,高效,整齐。

这时我想起了曾经才生物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用过的小型离心管,用它可以将酒精分装到每一个小管,节省了酒精的用量,同时昆虫的捕捉也变的简便,每个昆虫分装入瓶省去了日后的分离归类的繁琐,此外小巧便于野外携带,也利于捕捉后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学习。

思考过之后我就在网上预订了一袋的离心管备用。但是问题又来了,离心管散装起到了分离但是归类并不直观较凌乱。于是我们找到了若干块泡沫薄板,按照离心管的直径大小打孔,将小管依次放入孔内,编号,这样就便于查找和分类,外观上也整齐美观。工具和方法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开始了昆虫的捕捉。

符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以后想想,大学的这次抓虫一定是你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次最美好的回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的确对我们来说是大学期间最美好的一件事。

口扎住用镊子一点一点去除杂草,将昆虫夹住,拿出装上酒精的离心管,将昆虫放进去。大面积的挥扫可以捕获较多而且一般较难捕捉的昆虫,但是品种却略显单一,都集中在蝗科,叶蝉,蝽科。在大面积的捕捉之后我们更换了场地,选择了作物果树蔬菜较多的农学基地,果树上有很多不同昆虫的幼虫,有的很艳丽,有的却伪装的不仔细看就根本无法分辨,但是这些幼虫都很容易捕捉,拿镊子轻轻一夹然后送入管中就可以了果树叶和蔬菜叶上发现了很多,这时就很纳闷为什么平时经过都没有注意过呢,这次才真正找到了让菜叶上出现一个有一个洞的“元凶”的真面目了。有的十字花科的蔬菜已经开花了,就会见到有蛾子和蝴蝶在上面飞舞,用捕虫网轻轻挥几下,就能够捉到几只菜粉蝶之类的蝴蝶,用手捏住翅膀手指就布满了黄色的鳞粉。扫荡过菜地和果园我们就来到了水稻田,大家也不顾淤泥,脱了鞋提裤管就下田抓虫,因为北方的水稻田我很少见,所以抓到的一些昆虫都是我不曾见到的成虫幼虫都有。玉米地里的昆虫也是五花八门,各种瓢虫、蚂蚁、蚜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幼虫。第一次全组的捕虫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共捕了将近有80多只,大家都没想到一个下午就能捕到这么多的昆虫,意外而兴奋。

但是随后的捕虫活动中,虽然数量上依然很多但是重复的量也同样很多,想找到不同的种类变得越来越难。这让我们从叶上转移到了地上,又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也终于捕到了大家一直想抓到的昆虫。

往后的日子大家的书包里面都会放着这样的几个小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意身边有没有没有捕到的昆虫,然后晚上回到寝室的时候大家一起拿出今天的成果分享交流。

1、团队协作。在这次虫害实习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各自发挥自己所长为小组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实习中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2、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要亲身体验才会真切。每天我们将捕到的昆虫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和网上的图片加以对照,加深了我们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扩充了我们的知识体系。把这些知识再在昆虫的捕捉观察上运用是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运用知识。

放归类,我们一直在运用生活或学术知识进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我们的分析能力。

4、但是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我们的行为方式或有不当,可能对果树或蔬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践踏或者破坏,这是我们应当极力避免的。

在捉虫过程中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学习了到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规律,加深了对这些昆虫形态特征的认识,认识到一部分昆虫对农业造成的危害。这些在实习中获得的认识是无法从书本上获取的,这对日后的农业生产大有帮助,也提高了我是识别虫害的能力,这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习。

昆虫学实验心得篇十二

20____年7月2日,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期待已久的《农业昆虫学》课外实习终于开始了,下午15:30我们准时到实验室集合,经过张长禹老师简短的实习动员,分发完实习用具后,我们初步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我们组寻遍校园,抓到几只昆虫。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没有老师的带领教导,所以感到生疏,很多用具都不知道怎么用,当然抓的昆虫当然会很吃力,抓了很长时间也不抓到几个虫子。

20____年7月3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溪平桥,不同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我们扫荡着平桥的昆虫。中午时我们满载而归。

十里河滩进军。虽然今天的太阳毒辣无情,但这丝毫不损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在这里,各展所长,大发神威,努力捉虫,尽管太阳把我们晒的疲惫,但这也掩盖不了我们心中的喜悦和兴奋,我们依然满载而归。采集标本基本完毕,就期待鉴定了。

20____年7月4日上午为了能扑到更多的昆虫,我们组果断决定去湿地公园,经过短暂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湿地公园,看着满天飞着各式各样的蝴蝶,我们在惊喜下迅速采取行动,开始大面积、大量的捕捉,看到就捉,捉不到的穷追。捕捉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和昆虫。实习的过程中乐趣多多,我们都抱着一颗做学问的心,所以当我们好多人追杀一个蝴蝶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罪恶感。相反,无论捉到还是捉不到,我们都会很开心,笑语不断,满心喜悦。在捕捉的过程中,无论是看到了还是看不到,先用网往草丛中或是花丛中扫扫再说,往往在不经意间,网里会有很多虫子,此时更是得意无比,成就感十足。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很多书上挂满金龟甲,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战绩之一。

中午时分,虽然我们有些疲惫,但还是很高兴,因为此行我们硕果累累,满载着收获感的喜悦,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程。

20____年7月4日下午我们造访董家堰、阳光水乡一带,对昆虫实行有目的的捕捉,已经抓过的基本不抓,尽量抓些之前没抓到的。收获不是很理想!

第六部分标本制作。

采集标本后,我们就要进行标本制作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制作昆虫标本的主要方法有插针法、浸渍法、拨片标本法等等,我主要采用插针法。根据不同的昆虫插的位置不同,我们小心翼翼把我们采集回来的标本弄好,我们组合理分工,每个人要求做到对、快、好,努力在其他组还没有完成之前我们组就回去休息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