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7:36:51 页码:11
最新《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精选11篇)
2023-11-20 07:36:51    小编:ZTFB

在报告中,作者需要注意准确使用术语,避免隐晦和模糊的表达。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篇精确而完整的报告呢?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定要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其次,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准确可靠。接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和规律。最后,根据报告的结构,进行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组织,以清晰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来表达观点和结论。通过这些步骤和方法,我们能够撰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报告。最后,祝大家在写报告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谢谢大家的阅读!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一

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 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这正是小平同志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义所在。

来的。这种国家的特点,四个超级因素,人口、地域、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有世界上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有最大的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独立的思想体系,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我们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我们的四大特征、四大超级因素,很可能一瞬间就转变成我们最大的劣势,就是?百国之合?变成?百国之异?。?百国之合?的人口成为中国混乱动荡的温床,?百国之合?的疆土成为四分五裂的沃土,?百国之合?的传统成为不同传统对抗的借口,?百国之合?的文化成为不同族群冲突的根源。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

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长线思考,我们需要新的大国意识,需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更加理性从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古人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平教授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强烈的思想震撼?,我没有受过多少西方教育,观感也同他一样:《中国震撼》震撼国人的思想。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二

基辛格的《论中国》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早几个月前,我就有读一读的意愿,北京培训一回来就在网上买了此书。两个月前一次和老板的交谈,老板提到他准备最近读《论中国》,我也就顺势拿起来读了一遍。

粗看这本书的名字,标题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块头,使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读者容易望而却步。其实基辛格重点还是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虽点到了一些秘辛,但总体上说,还是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然,基于美国的视角是这本书天然的出发点。作为老牌的政治参谋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这本书里更多的是告诉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终日被包围在中国人自己的评论里,无论赞美还是谩骂,终究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从别人的文化视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的对外策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入骨髓。

1.柔弱与强力。

看来,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比喻成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中国人讲究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实力和数字说话,吃一个子就是一个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于太极拳法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2.借力打力,无中生有。

在古代,这叫“以夷制夷”。战后,中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生存是第一要务。中苏关系不好,可老毛还是邀请赫鲁晓夫回国途中顺访北京,其实双方没有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鲁晓夫离开后不久,老毛便开始了炮打金门。让美国人以为是得到苏联支持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预的后果,结果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3.以弱胜强。

按照美国人国际象棋的思维,他们是难以事前预判到,中国会出兵朝鲜;也难以预判到,中国人胆敢在乌苏里江,与老大哥苏联干一仗;还难以预判到,中国人敢于用大的牺牲,去狠狠教训刚刚击败美国的越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为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有更大的更宏观的“理”。

二、美国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书中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摘录如下:美国社会永远不应放弃对人的尊严的承诺。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有些事件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反应,即便会损害总体关系也在所不惜。

远的不说,看看美国最近这些年的一些行为,你可以说它是侵略,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它还是很看中意识形态的,否则无法解释它的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说,传播意识形态也是它的利益。

三、两种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听到近似戏谑的观点,地球上的不同文明来自不同星球,所以差异巨大,水火不容。中美两个文明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点,可它们都大到谁到吃不掉谁。

殊途同归还是走向毁灭?是一场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点的大戏。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说上帝、真主、释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间,倒真的只是出戏。

要补充说明的是,貌似在中国这个文明里,普通人要承受的东西,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一点,在最近的一篇《从1942说起》就有提到。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三

《论中国(onchina)》英文版于出版,中文版10月出版。全书617页。作者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乃至世界着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他以根据40多年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50多次对中国的访问,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撰写了《论中国》。

总体上说,尽管在汉唐元明清都有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但总体上是局部的,有限的,还没有那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在经济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广泛、全面地融入这个世界。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将来将达到第一位。中华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们。但是,我们毕竟刚刚开始融入这个世界。《论中国》提供了国外政治家,特别是从美国政治家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思维的认识,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更有益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同时为我们在处理与各国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在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如何面对,那些保留发扬,那些扬弃引发深深思考。

基辛格博士首先从晚清时期的中国谈起。揭示了几千年长期中国农业社会相对稳定、富足的社会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经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保守封闭、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封建专制的社会状况。他力图通过清朝到当今时代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的沿革来认识、了解、揭开中国的神秘面纱。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是仅仅陈述了朝鲜战争、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过中美关系这一主线,这一系列现象,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

读了本书以后几点思考:一是中美关系核心不是意识形态问题,核心是国家战略利益。上世纪70年代,中国比今天在意识形态上更加极左。但是由于当年前苏联构成对中、美两国的威胁,促进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天,中国深度改革开放,前苏联的威胁不复存在,所以中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而出现了经济利益、战略空间的争夺,则形成了今天的对抗。而人权问题、价值观问题等仅仅是借口。

二是一个国家要令别国信服,要引领世界,不仅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军力等,也要有软实力,例如一个国家的正义、诚信、包容。

三是在历史性转变的形势下,中国文化中值得传承的是什么?应该是勤劳、善良、坚忍不拔、含蓄缜密。而在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应该是官本位,封闭、保守、小农意识。

四是从中国清朝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转变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清朝的封闭、自大,而全然不顾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大趋势。不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主动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就会被用坚船利炮被动地撬开国门,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四

《论中国》这本书是我在综合部看到的,听人说起过,正好看到顺便借来一读。关于基辛格应该说每个中国人都多少了解些,他是中国与美国建交的铺路石,而且和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都结下了深深友谊,为中美关系做出了突出的个人贡献,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说他推动了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使中美两个大国结束了20多年相互对峙,终于走向和平。

基辛格在自己88岁生日,其大作《论中国》正式推出面市,引起各界反响,他的基本想法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使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人能够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本书主要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视审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是告知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其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为了美国人能够真实的、深刻的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思维,开篇就“中国的独特性”作为首篇,纵论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是“虽欲穷共渊源而不可得”.接着介绍儒家学说,这个是中国数干年的价值观的核心,把儒家学说放在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高度上,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比作是西方《圣经》和《宪法》的结合体。如此高度评价恐怕中国人也未必全部能体会,可见作者深意,要让美国的下一代熟悉中国,不可不从根源上介绍并了解之。

如果说后面篇章都回忆作者与中国交往的经历与片段,那么首篇绝对是中心,是了解中国的钥匙。基辛格并没有仅仅止于儒家学说,而是进一步探析,探析在儒家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东方思绪和东方文化。最后浅谈《孙子兵法》以及通过中国围棋和国际象棋对比来谈,来讲东西方的不同。这也是我个人写这篇读后感的关键所在。希望身边的人要充分重视中国最本源的东西,而不是舍弃之。如果舍弃,那么中国将是无本之末。正是因为儒家学说所延续的东方思维影响了一代代国人,甚至东亚、南亚各国。

《孙子兵法》共介乎于诗歌体与散文体之间,虽问世已两千余年,然而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书到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的思想经典。多可叹的、可欣的中国传统著作,至今仍能被一个西方人奉作经典,我们怎可“冷落”.毛泽东出神入化的适用之,建国强国;胡志明和武元甲运用之,使越南战胜了入侵的法国、美国。作者这么评价《孙子兵法》:“在今天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过时之感,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为此孙子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的孙子的告诫。”

再说围棋,中国流传最久的棋,“围”者“包”也。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双方各持180枚子,子与子之间没有区别,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设法包围对方棋并吃掉。围棋强调的是“战略包围”艺术,引用“包围”“迂回”的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犬牙交错,一方常常占据微弱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甚至不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终极目标是全胜。下国际象棋,开局双方而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则是“战略包围”,通过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方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体现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所以西方传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这么看来,作者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通过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比较说明之。中国人讲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方文化更多是靠数字和实力说话,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太极拳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把世界看成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作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些正是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不明白这些,美国和西方就不会懂的,也不会尊重一种文明。也正因为此,《论中国》这本书在作者生日之时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之初,便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

基辛格写《论中国》的愿景是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东西方两种文明,两种思绪应该相互尊重,共生共存、中美只是代表了人类成熟文明两个方向,让在“根”上不同的理念,在一定时空里,保持并行。美国人应该读、多读,才能更加从容了解中国,同时消除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也应该读,作者对中国的了解之深刻,应该给我们启示;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领导人决策不吝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

我写本篇读后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这本书,更深刻用意是希望作为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学习、传承中国的根本。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味追求西方,那是不对的,没有自己的根本,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是“邯郸学步”,被人嘲笑。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香蕉”,黄色表皮是包裹的“白人”.希望有时间多看看中国传承千年的书籍,从里面汲取营养。

最后,我以曾在曲阜孔子坟家前看到的一段文字送给大家,作为本文结尾:“这里,长睡着,一位老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构筑者,他是东方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引路人……”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五

第一次见到《中国震撼》这本书是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一名新生,是因为参加迎新活动游戏环节得到的奖励,第一印象就是“红”,中国红,当天晚上就开始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军训结束了,书也读完了,当时只是感觉书中充满正能量。现在四年过去了,我是一名研究生,老师推荐读一本书,所以我又重温了一遍,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读书体验,写此读书笔记。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本2011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张维为。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等学术专著。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张维为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中国震撼》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其归纳的“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将丰富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活在国内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承认,眼界的狭隘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毕竟没有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西方国家之中,我们只是看惯了西方最美好的东西,而忽略了西方最差的黑暗,也难怪,我们更习惯享受好的东西,即使有讨论西方赤贫阶级的问题,他人之事,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还是看看好莱坞大片里帅哥美女更加养眼罢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接触的西方,确实没有太多描写赤贫题材,穷人阶级的内容。从电影里找,唯一能晃过我大脑的就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哦,还是描写印度的。我曾经看过一品文章,是一名美国的留学生写的,残酷的事实就是,在中国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在公司底层拼搏的白领蓝领,在中产阶级中对上流社会贵人集团望眼欲穿又无缘踏入的愤青们,及时到了美国,到了欧洲,依然是民工,是白领,人收到现实的压迫,自然会将希望寄托在他物上,而中国和西方巨大的政治体质差异,恰恰为幻想提供了温床。更可怕的是,西方国家的隐形阶级更加等级森然,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黑人和白人从来是玩不到一起的,一个黑人在白人中的扎眼程度,堪比一群中国人中的日本人。而大量的美国中低产阶级,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其他的也不过尔尔,美国食品安全,但是翻来覆去都是汉堡,三明治,匹萨,句号。与其说中国人的地沟油盒饭,吃上去貌似都没有那么不健康。都说中国人生存环境恶劣,但是中国人平均寿命并不低。当然中国不及美国的地方也非常多,只是我想说,如果你在中国没有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不努力,而你即便来到美国,来到欧洲,你的生活依旧不会幸福,放眼望去,中国的富豪都在移民,确实,美国作为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以开飞机,当总统无所不能,但是你既然不是富豪,即便来了梦寐以求的美国,依旧那个平凡的你。骂中国,骂共产党,是因为你看到了黑暗,你接触到了黑暗,与其接触到西方国家一样残酷的黑暗面,还是在心中留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吧。

中国正在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任务。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六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而成,内容以费老在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所授课程“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构成,以中国的基层社会为大背景,涉及道德体系、社会治理、民风民俗等方面,深究中国传统社会特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其中令我颇有感触的,莫过于整个社会经过了生活大变迁、制度大变革,中国的乡土社会依然是一个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处于乡土社会的每个个体,无需刻板的法律规章来进行自我约束,人们依靠着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纽带来规范自我,一代又一代的长辈们通过生活经验累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每个乡土人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习惯与品格。换言之,以一个人为出发点,其长期生存积累的生活智慧、道德规范通过关系纽带影响到了家庭内的其他成员,由小家到大家,由大家到大国。数人成家,万家成国,个人与国家之间是心心相通,密不可分的。

当前严峻的抗疫难题,是国家大考亦是人民自考,考验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考验着每个人的人性品德。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感恩许许多多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用瘦弱的身躯支撑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国泰民安。生长于斯而感于斯,识人情事故而不世俗,情系小家,情系国家。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七

印象之中,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还是第四次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如果说之前几次读,只是纯粹出于记者工作的本能和探究中国发展变迁的兴趣使然的话,那么这一次细读,则已经建立在自己两次尝试社会学考博,对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因而此次阅读,才会对于费老的理论建构能力和“君子不器”的治学作风,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费老在后记中所说,如果把他的《江村经济》看作是社会学社区研究中典型的个案研究论著的话,那么这本《乡土中国》,则属于社区研究第二个层面的作品——比较研究。实际上,我对费老的这个界定是有疑问的,因为《乡土中国》一书篇幅虽小,但探讨的都是中西社会比较,或者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生态的比较这类相对宏大的内容,显然这本书,已经很难用社区研究的框框前去界定。如果套用现代社会学的分类话语的话,这本书更多可能应该属于发展社会学或者说比较社会学的范畴。从中西社会比较的内容来界定,则本书属于比较社会学;而从中国不同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来看,本书则属于发展社会学。

实际上,用这类严格的学科分野话语来界定费老的这本书,如果在费老本人看来的话,多少显得有些迂腐和可笑。尽管在《江村经济》中,费老细致地展现了自己个案研究的能力、深度与广度,但对于他们那一代学人来说,融家国情怀于其中的宏大叙事冲动,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乡土中国》关注中西社会形态比较这么宏大主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费老同时代的华人学者,黄仁宇提出了“中国大历史观”,吕思勉更是致力于中国通史的写作与研究。这些学者的家国宏大叙事冲动,跟身处一个动荡不堪的乱世,救亡与图强成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命题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即便就拿《江村经济》这样的从小处切入的个案研究论著来说,费老其实也有着强烈的以此映证中国乡村整体发展状况与出路的潜在动机。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八

费正清道:“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这句话,就是对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的评价;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堪称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步“皇皇巨著”,也许书中的内容并不如其他书一般详细,可以称为简明,但是其书中透出的观点却在今天看来都十分先进。

蒋廷黻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外交家,1923年带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史学教授,与梁启超称为南开大学的史学奠基人;1935年受蒋介石赏识担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被誉为国民党“最知外交的”;1965年溘然长逝,享年70岁。

回到蒋廷黻这本“皇皇著作”,我们可以首先发觉本书围绕的中心是“近代化进步救国”,这也是他自身思想中心的映射;从书中,蒋廷黻先生虽为明说,但是字字句句中都透露出了“近代化”的必要性,而书中表达的“近代化”却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近代化,然而还有教育的近代化、治学手段与工具的近代化,从书中的历史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这样催化近代化历程,中国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近代史》以中英订立“邦交”为开端,从鸦片战争到国家自我复兴的尝试;蒋廷黻对那个屈辱岁月的思考也同时带动起来史学家们对于中国前途与出路的集体思考,并且也影响了相当一代中国人对于“西方现代化”的思考与尝试;并且,书中蒋廷黻先生对于中国近代的人物的介绍与评价也同时刷新了我对他们的认识。

“天朝上国,无奇不有”

书中的开篇,蒋廷黻先生就讲述了关于中英两国订立“建交”的历史事件。从这些历史事件中,从英国皇室派马嘎尔尼勋爵率使团前往中国企图与中国建立国际关系,一直到最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强制打开中国闭塞多年的大门;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受到明朝与前清的影响所根治在心的“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导致了对自己的高估与对西方各国的蔑视,并且也同时限制了中国在近代开端的工业发展。

以书中1973年,英国皇室马嘎尔尼勋爵率使团前往中国希望订立邦交的事件为例。当马嘎尔尼勋爵带着贡礼见到在西方素有“模范的开明君主”乾隆皇帝并表明了自己到来的目的后,乾隆皇帝却因自己对于国家“天朝上国”的自大顽固,拒绝了英帝国送出的贡礼,并责令其出京回国。这就是中英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次失败。

从这次建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近代初期因闭关锁国而产生的对于自己的错误高估与对于西方各国的盲目蔑视最后导致了中国近代化历程遭到限制与搁置,最后才会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大英帝国到列强瓜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的这近二十年时间来,恰恰是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国家的国家生产力、工业实力受到其催化也慢慢发展了起来,最终导致了英国等国的经济指数的快速增长;这也激发了欧洲各国开拓国外市场的欲望,而版图巨大、历史悠久的古老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并没有吸取教训,而与大英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只是像蚊子叮一样使大清王朝无动于衷。中国的闭塞腐败面对英国的空前强盛,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般任人宰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欧洲其他国家也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与其贸易潜力的巨大,从而都起了攻打中国的念头。

然而这一时期的大清王朝仍然深陷“上朝天国”的固执中无法自拔,没有意识到在中国之外的国家都陷入在工业革命进步的水深火热中。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源于我们古代清朝人的无知与腐朽,还有那深植于内心的“天朝上国”的顽固不化;我们对于外交的无知也相应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古代大清王朝的覆灭与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九

《中国震撼》是由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张维为所著,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普通的崛起,而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大国的崛起——能够汲取其他文明的精华,但同时没有失去自我特点。

这本书全面深刻的概括了“中国模式”,其中张维为先生归纳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可以说是对近些年来渐渐盛行的“中国模式”的最佳概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具有高度文化底蕴的优秀书籍,更是一本拓宽我们视野的百科全书。

本书刚开始就通过介绍西方国家近些年来的看衰中国来反衬初中国模式的优越性,但同时作者也提出当前我国仍有很多问题,我们不能错误的看待这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后曾提出“中国梦”的伟大宏图,在我看来中国梦不是一代两代人励精图治就可以实现。而是在一个优秀的发展模式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去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在本书的开头,我们通过一位美国记者的视角,清晰的看见了“中国梦”在渐渐实现——“我很不愿意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对未来的憧憬,即是梦,而毫无疑问“中国模式”正是实现这个梦,让人看到未来的必要途径。

这个崛起不同寻常——。

这点毫无疑问。遍观世界各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没有哪个大国是像中国这样和平崛起,没有采取任何武力手段。在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人民所掘出的第一桶金,往往都蘸着殖民地人民的鲜血,而改革开放到现在,可以说我们国家的第一桶是国人的辛劳所获得的的。

不仅如此,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14亿人口大国的崛起。我们发展中的问题,西方国家也曾遇到过,社会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西方国家也曾经历过这些问题。而作为志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人口大国,这些问题无疑更复杂,但我们仍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成功及其模式的意义非同寻常。中国人靠着自己的智慧、苦干乃至牺牲,闯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了这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也就可以从容的面对各种困难。

关于gdp——。

坦白来说,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也错误的认为,中国的gdp总值高平均值低,谈不上富裕,但作者用一个个例子告诉了我正确答案。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是2万美元,但那里的城市连简单的自来水都不曾享受过,原因很简单,那里的gdp主要由石油开发堆积而成,而所创造的财富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因此,我国虽然人均gdp并不算高,但确实是享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我们的发展也有当初的加工厂式发展,慢慢进不到如今的科技带动发展,不得不说,这种改变是一种量和质的飞跃。

言论自由——。

民主建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进步需要的便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每一位领导人都反复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而若想进一步的持续发展,增加民主权力无疑是必要的,中国是14亿人口大国,民主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不能靠简单的换血来实现民主建设,要靠的是渐渐将民主权力给予人民,实现国家发展。

国外——。

评论一个国家不应该,仅仅只看内部发展,更应横向与其他国家作对比。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同样发展这么多年,为何仍然有很多贫困人口?对此张维为教授总结为“散、软、短、泛、粹”五字原因。40年前我们即将进入改革开放时,东欧发生了“东欧剧变”,而时至今日,东欧国家仍然困难重重,可以看出中国模式的巨大优越性。

张xx教授曾经当过邓小平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因此所具备的的眼光也让人称道。这本书中,他首先提到中国的巨大建设成就,然后再举出当前的社会问题,目的很简单,告诉国人必须有信心,一种“文明型”发展国家成员的信心,确实如此,我们曾站在世界巅峰,如今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无所畏惧。

陈x教授曾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强烈的思想震撼。对于我这本书也给了我巨大震撼。100年前,西方国家的酒店门口会写“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100年后的现在,他们在店内专门安排人员为中国游客解答。

如今中国已然崛起,会继续创造震撼,终有一天,会让世界西服口服。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十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这本书收集了14篇文章,根据他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农村社会学”的内容,分阶段连载,考察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是对社会结构本身及其性质的分析,偏向于一般性质,把它作为发展中国社会学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关键词“本土”,这至少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线索。农村人是中国的基层。从基层来说,社会是地方性的;当地社会的本质是当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这种乡土性改变了,文字才能下乡。作者在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为普遍,即从现象中看本质。人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我们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则是独立平等的个体,融入集体。秩序也有差异,包括礼治、法治、人治。就中国传统而言(可能受儒家影响),礼治更为明显,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要更上一层楼,这是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纪评论》,再看农村和城市,中国和西方,这两对差异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人的特点,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作为社会学入门书,《乡土中国》很容易被读者接受。看了之后真的感触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会有一些体会。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篇十一

人们常说“皮相好的人惊艳,骨相好的人耐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读此书,让我感叹此书“皮相和骨相”都甚好,初读惊艳,再读仍是为之叹服。我“正正经经”地学习历史六年,虽对历史甚是喜爱,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对他“枯燥、乏味”的评价。尤其中国近代史,从初中开始反复学习,那些历史事件早就烂熟于心,应试教育下的强行记忆更添乏味。堆砌罗列的方式讲述历史的史书,会令人没有翻阅的欲望。先生此书,让我耳目一新,且受益良多,知晓了以往许多我所不知的历史,亦更新了我一些观念。曾为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沉醉,但该书加入了小说的手法,多了许多趣味幽默,却少了一丝历史的厚度沉稳。先生此书既比一般史书生动但仍是历史纪录的方式,中和二者,正当好。

读书不可不知作者。

蒋廷黻先生幼年入学,从小学习新学,少年时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文化。青年时赴法国进行战地服务,当时便体现出对国民的关心,组织类似茶馆的俱乐部,举办学习班,教授中国工人法文和中文,替他们写家信,寄钱回家。后回美国先后修习新闻、政治,后主攻历史。可见先生对政治是有专业知识的,这对其后来研究历史自当有大助益,毕竟“政史不分家”。获博士学位之后同年就回国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出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并在北京大学兼课,主讲中国外交史及法国革命史,并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凡11年。蒋廷黻先生是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后弃学从政,欲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先生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台湾学者李敖由此评价说,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阶级的真精神”。我们已可从先生生平可以看出其是一个有真才实干、有科学知识、有深厚文化基础、有一副爱国心肠的人,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借浅谈此书之特点论吾所知所感。

特点一,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不仅仅只是讲述“近代之历史”,先生惯于联系久远的历史,也常常以后来的事实为据,使读者可以更加通透的理解历史。

如本书开篇就以往的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与英、美、法诸国相比,提出“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来阐述其所言“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

又如此《中国近代史》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的第一节“旧社会走循环套”讲太平天国起因,并不像通常那样讲“政府苛税”“天灾人祸”“民心不稳”“外敌入侵”,而是从中国惯有的历史走不出的“循环套”。中国历史惯常是“大乱之后有大治”,大治之后又走向衰败,衰败后大乱起,遂新朝建,大治起,历史又进入怪圈进行下一个循环。明末大乱,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烧香拜佛,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为大乱。”“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圈套,演来演去,就是圣贤也无法脱逃。”

如此讲解不仅让读者很好的把握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必然性,也一并解释了中国几千年的起义,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又如第二章第四节“洪秀全失败”中讲发挥重要作用的曾国藩的湘军,蒋廷黻先生联系了几十年之后的北洋军阀。

先生先讲其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条件。其一,湘军是民间的“团练”所组织起来的一支军队,这种武力保存了乡民的勇敢朴实,加之农民对“匪祸”有切身利益,军队便更加团结勇敢。其二,“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官佐几全是湖南人,而且大半是湘乡人。这些官佐都回本地去招兵,因此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这样他的部下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才干,但这两点虽然是湘军之所以骁勇善战在清朝腐败的军队中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其弊端之起因。湘军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私有军队的起始,其流弊延续下去并对民国建立后的中国影响甚大。因为湘军的特殊组建方式,所以湘军“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都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对于国家的概念很是淡薄,遵从长官而不是国家。“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如先生所言,这自然不能归咎于湘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熟人社会”“家族观念”“乡土情怀”所留下的,其在发挥精神纽带的有利作用的同时也阻碍着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而这种军队形式对中国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的四分五裂,北洋军阀的士兵将领们并不知什么的国家天下,他们也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有军队而是袁世凯的私军,都听从自己的直接领导者。所以在袁世凯去世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们便失去了领导者纷纷做了“小袁世凯”。先生此书的讲解解答了我对于“为何袁世凯死后便出现军阀混战”的疑惑。

中国在民国初建后正逢列强忙于备战无暇顾及中国,又加上国家新建,革命之威尚未散去,本应是一鼓作气奋起直追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袁世凯一死军阀混战把国家再次拖入混乱。容我们设想,这错过的十年光阴若用于建设国家上,后来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巨大悲痛耻辱是否可以避免呢?中华民族在近代一次又一次错过崛起发展的良机,今日想起,国人仍不免心痛。

特点二,人物、事件立体,“有血有肉”。

此书短小精悍,用六万字诉说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但较之历史教材,增添了许多细节,叙述与议论并重,人物更加突出,事件更加连贯与丰满立体,引人入胜。特别是人物的记叙与分析,使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使读者更好的把握了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也就进而更好理解他们的行为。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也就没有历史事件便不成历史。当我们理解了历史中的人物所作所为之后,也就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始,理解历史中的大大小小事件也就是理解历史。读完此书,令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重臣。大多数没有去了解过的人,对他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或是“西太后的代言人”“晚清政府的走狗”“卖国贼”等,甚至于其曾外孙女张爱玲也常被提及她与李的这层关系。特别是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的一句“我们不是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更是将李鸿章推向了罪人的刑台。

但走进历史,李鸿章当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臣吗?

诚然,李鸿章大约算不上功臣,一来洋务失败,北洋覆灭,甲午战败,二来大多丧权辱国条约都签自他手下,算是卖国的代理人。于历史进程而言,李鸿章的确没有什么功劳,即使是图强的洋务运动也因为让晚晴苟延残喘了几年而贴上了耽误的标签,至于当时或许万般权宜后签订的条约,放在历史里,后人却未去细细体会当年的为难,只看条约给国家带来的伤害。

但我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他的另一面,一个有才干,有远见,在种种艰难中苦求国家富强的臣子。

李鸿章曾对恭亲王上书说,中国到了十九世纪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还看出日本的快速发展,从明治维新种看出日本的威胁,并认定改革必须先培养人才,呼吁改革科举制度,让新学子学习科学文化。在1864年李鸿章就已经看出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意义,并且深感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大声疾呼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像蒋廷黻先生所言,“这一点尤足以表现李鸿章的伟大。”

在洋务运动上,李鸿章无疑是有功的,既然我们承认了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那便不能够以洋务失败否认其贡献。况且洋务失败更多的是历史社会原因,洋务派的努力是不能否认的。

至于北洋覆灭,甲午战败,其自然是要负责任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却也不是其一人之过。邓小平说“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能称得上是清朝的领导人吗?中国人一向惯于给人物定性,将人物脸谱化,用事件定功过,只看结果。又或者,一过毁前功,李鸿章一生,且不恰当地说,算是“前功尽弃”吧。

历史纷纷扰扰,武则天尚留无字碑,后人难以复制历史,对古人的评说也就始终隔了岁月的隔阂,终究是难以完完全全定下结论。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写得好的史书更是如此。“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明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