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国戏曲作文(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33:30 页码:10
2023年中国戏曲作文(优秀9篇)
2023-11-13 09:33:30    小编:ZTFB

环境保护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让后代子孙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地球上。如何优雅地表达情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以下是企业管理专家总结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每个人学习。

中国戏曲作文篇一

中华民族数百年的文化,戏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有自己独到的.地域文化风情。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戏曲。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戏曲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特点,比如:几个跑龙套的人代表千军万马,舞台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动作来表现。

戏曲中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所以它该留下。可是要靠什么方式将它永远留在世界文坛上呢?靠我们来把它们传承下去。戏曲,有着民族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华人,外国公民来中国欣赏戏曲,学习戏曲文化,体会戏曲带给他们的独特快乐。如果戏曲文化丢失了,那么我们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声望不是也失去了?所以,一定要把戏曲传承下去,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世界上独一无二呃呃戏曲!”

让我们放下一些电影,电视剧,去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戏曲吧!让我们放下一些歌星,影星,去崇拜戏曲,成为一个戏迷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要尊敬它,向它致敬!

中国戏曲作文篇二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_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_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_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_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中国戏曲作文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已非昨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b.当下,中国戏曲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

c.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

的重要途径。

d.当下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沿用流行文化发展的模式,

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

11.中国戏曲具有“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的特征,不属于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a.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b.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穿越时空,千百年不衰,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

c.因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不同,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d.中国戏曲仍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在当代文艺舞台上仍占有重要的席位。

1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博物馆艺术”的内涵。(3分)。

参考答案:

10.b。

11.c。

12.流行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在当今已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

中国戏曲作文篇四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兴致早已改变。或许,昆曲成为遗产是如今人们早已默认的观点吧!现实如今,有几个人愿在空闲时间来听一段昆曲?除了那几位怀旧的老人。青少年听流行歌曲并不为过,毕竟它充满活力,风靡一时。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祖国的艺术文化,如昆曲,要知道经典的才是永恒的!

懂得昆曲!懂得自然!懂得优雅!懂得人生!——我的追求。

中国戏曲作文篇五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戏曲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dai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bai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色彩斑斓。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中国戏曲分为:京剧、越剧、黄梅戏、相声、小品、粤剧、豫剧、秦腔、楚剧、昆曲、评剧、曲剧、客家戏、沪剧、潮剧、评弹、二人转川剧、吕剧、云南花灯、采茶戏、歌仔戏、评书、样板戏等。这些种类有按艺术表现形式分类的,有些剧是有明显的地域性。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京剧的生行与流派。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剧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三国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审头刺汤》的陆炳,《夜审潘洪》的寇准等,其难度较唱工和做工戏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长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靠”是京剧的专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穿铠甲,在京剧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简称,即兵器。)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南阳关》(伍云召)、《打登州》(秦琼)等。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赋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谭(鑫培)派、孙(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侬)派、余(叔岩)派、刘(鸿声)派、高(庆奎)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马(连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是麒派和马派。实际上,谭派和余派并不仅仅是以唱工见长,谭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艺术家。

还有一些文武并重的戏,如《定军山》、《打鱼杀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戏。《上天台》的刘秀,前半出是重唱工,而后《打金砖》则有高难度的跌扑功夫。所以我们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老生,还有一种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应该穿的服装的种类来划分的方法。这样的划分种类有:王帽老生(头戴王帽,身穿龙袍,扮演皇帝之类的角色,基本上以唱工为主);袍带老生(一种是头戴纱帽,身着蟒袍,如《二进宫》的杨波,《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另一种是穿官衣的,样式和蟒袍一样,但不带绣龙、绣花的,较素净,如《群英会》的鲁肃,诸葛亮也属此类);褶子老生(即着便服的老生,此类角色最多。褶子是一种服装的名称,式样颇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种,大斜领子,歇大襟,长袍大袖。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陈宫,《状元谱》的陈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见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着开氅之类服装的角色,,在戏里并不一定有武打,但多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等)。

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最早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又叫红净。京剧史上有名的红生演员有米喜子、王鸿寿、李洪春、林树森等人。其艺术特点为嗓音比较高亢,既不同于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气,也不同于花脸的唱法的粗猛,独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在老生这一行里,除了文武老生或按照服装划分的一些种类,红生,还有就是“末”和“外”行当合并起来的角色,现在叫作里子老生,是扮演比较次要一点的角色。如《搜孤救孤》的公孙杵臼,《捉放曹》的吕伯奢等。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评剧。

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河北梆子。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淮剧。

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dou》、《吊无常》等。

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桂剧。

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看戏时除了不可以追问、质疑戏曲内容即喋喋不休地追问剧情细节外对衣着仪表,言语行为,观看姿势方面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但国外看歌剧就不同了。非经许可,不得携带录音机及摄影机入场。必须准时入座,迟到观众须待休息时再行入座,而在节目演出中不得离席。不得携带食物饮料或宠物进入演出场所。不得在演出场所吸烟或嚼食口香糖。衣着必须整齐,不可穿着拖鞋、短裤。

不得在演出中鼓掌叫好,或向舞台掷花,或在中场上台献花,只有每节结束及终场始得鼓掌,而于节目演出完毕时方可献花。必须保持肃静,除不得喧闹外,并应极力忍耐,不打喷嚏、打咯、打呵欠等,或交头接耳讨论剧情。但看戏剧都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觉得演得精彩都可以随时喊好。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戏曲作文篇六

中国戏曲声腔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南曲、北曲形成的阶段。(2)昆山腔、弋阳腔争胜的阶段。(3)梆子、皮黄兴起的阶段。(4)地方小戏兴起发展的阶段。(5)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时期。

1南曲、北曲形成的阶段。

南曲与北曲,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种戏曲声腔。

南曲,指南宋时浙江温州出现的一种戏曲,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又叫“戏文”,“南戏”。南戏的音乐是在当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后又大量吸收了宋词的音乐。后人把南戏的音乐称为“南曲”。

北曲,是宋元两代在北方出现的一种戏曲,叫做“杂剧”。杂剧的音乐是从北方流行的一种叫做“诸宫调”的说唱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音乐表现在形式上或风格上都不同于南曲,后人把其称为“北曲”。

南戏各种声腔的出现,在明初至明中时。据祝允明《猥谈》记载:“愚人蠢工,旬意更变,安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祝允明之说虽有偏见之贬意,但却说明了南戏经各地变革,兴起了四种声腔。

另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记南戏声腔,则认为“腔有数种,纷纭数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比祝允明之说还多了一个杭州腔。在陈渭的《南词叙录》中,也记叙了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种声腔的情况。比较而言,这四种应是最具代表性的南戏声腔了。

北杂剧是院本与诸宫调相结合,又吸收其他艺术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从一开始,北杂剧在艺术上就要成熟的多;曲牌联套结构体制严谨,演唱方法、技巧、音调考究。北曲系统的音韵规范,是依据北方语言而成的,并不影响因地域语音上的差别而产生声腔派别。

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说,北曲因“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之分。而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有金陵(南京)、有汴梁(开封)、有云中(大同)”之别,又说“吴中(苏州)以此曲擅场者,仅见张野塘一人,故寿州(寿县)亦也,亦与金陵小有异同处。”可见北曲在南北各地衍变产生的声腔派别,均具有当地语音和地方特色。

2昆山腔、弋阳腔争胜的阶段。

进入明代以后,北曲逐渐衰落,南曲则向前发展。其流传到各地以后,很快就同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繁衍出多种戏曲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便是明代南曲的四大声腔。

在这四大声腔中,海盐、余姚两腔已衰亡,除有很少的文字记载外,几乎没有留下艺术资料。但昆山与弋阳二腔则在戏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在南曲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兴起最晚,但发展最快。它开始的影响最小,只流行于苏州一带,但后来却把早先盛行之海盐、余姚全压倒了,原因就是昆山腔进行了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革。在这次变革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魏良辅。

嘉靖时,魏良辅与张野塘、张梅谷、谢林泉,过云适等人切磋、革新昆山腔。他们从清唱入手,吸取海盐等南曲诸腔,创“水磨调”,成为昆山南曲新声;同时又改革弦索北曲,使“与南音相近”,“渐近《水磨》,轻无北气”,演化为昆山北曲新声。

改革的昆山腔,实际上变成一种以唱南曲为主、兼唱北曲,有统一风格的新声腔。他们还采用了弦管伴奏,发展了伴奏形式。稍后,梁辰鱼用昆山新声谱写《浣沙记》传奇,把清唱搬上舞台,自此便以弦管伴奏的昆山腔风行于世。被奉为“正音”、“雅部”。

昆山腔随着各地不同的习惯及方言而不断地向地方化方向衍变。明末,江浙一带的昆山腔就出现了“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的声腔派别。进入清代,在有当地昆腔艺人与戏班的地方,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有的在当地独成班,如现在江湘昆、北方昆曲、永嘉昆曲;有的被吸收成为当地多声腔剧种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京剧、湘剧、川剧等。这些地方化了的昆腔,构成了昆山声腔系统,简称“昆山腔腔系”。

弋阳腔出自江西弋阳,是四大声腔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声腔。自嘉靖以来,弋阳腔又在各地衍变出许多新的声腔。入清以后,弋阳诸腔及在各地繁衍的新声腔,大都渐以“高腔”为统称。如:岳西高腔、湖北麻城高腔、江西湖口高腔、湖南长沙高腔、尼河高腔、衡阳高腔、常德高腔、四川高腔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质与风格的高腔系统,简称“高腔腔子”。

到了清中叶,在乱弹兴起、多剧种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各地高腔大多于昆、乱合班,独立成班已不多见。大量的高腔剧目保留在多声腔剧种中,如湘剧、尼河戏、川剧、祈剧、赣剧等。

3梆子、皮黄兴起的阶段。

昆山腔与弋阳腔盛行的时期是明代中叶,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中叶。但在明末清初之后,又有两支新的戏曲声腔出现,一个是源于北方的梆子,一个是源于南方的皮黄。到了清代中叶,梆子、皮黄这两支声腔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各地广为流传,对整个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此,中国戏曲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即梆子、皮黄盛行的阶段。

随着梆子、皮黄的出现,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板式变化的形式也随之产生了。这样,中国戏曲便从曲牌联套时期进入了板式变化的时期。

板式变化体易于被人所掌握,因此,新兴的梆子腔得以广泛流传。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一方面音随地改,一方面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的营养,衍变为各种梆子腔。有的成为独立的剧种,如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有的成为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滇剧的丝弦,川剧的弹戏。它们构成了梆子声腔系统,简称“梆子腔系”。

梆子腔首先在唱腔上创造性地运用了板式变化体声腔,对戏曲音乐结构是一次重要的革新和发展,并使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从曲牌联套的格律中解脱出来,更加适应戏剧化的需要,为后来地方戏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成为其他地方戏曲吸收和借鉴的对象。

皮簧腔是指以“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为主的一种戏曲声腔。兴起于安徽、湖北一带,清代中叶流布南北各地。西皮、二簧的形成,都与源出于北方的乱弹有着渊源关系,故艺人也称皮簧为“乱弹”。

西皮腔,一般认为是西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一带,衍变为“襄阳调”或称“湖广调”,是湖北艺人的创造。在南方,有的叫它“西皮”,有的叫它“北路”,广东仍称“梆子”。名称虽有不同,来源确定一个,只是因为地域方言不同而各有差异。以“西皮腔”与北方的“梆子腔”进行曲调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很近似,所以,西皮腔由早期西秦腔衍变而来的说法,一直是被公认的。

二簧腔的来源,据清李斗《扬州书舫录》记载,乾隆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云集扬州,以及对徽班和安徽艺人演唱的石牌腔、枞阳腔、安庆梆子等曲调的考查与分析,有“二簧腔”出自安徽的看法。另据清乾隆时人李调元《剧话》记载,又有“二簧腔”即“宜黄腔”之说。

从曲调分析上看,二簧腔主要是由“吹腔”和“拔子”衍变而来的。吹腔,是“四平腔”受昆曲、乱弹影响以后出现的;至今作为一种独立的腔调,保留在皮簧声腔系统中,以笛伴奏。吹腔改用胡琴伴奏,变为平板二簧,或称“小二簧”,或称“四平调”,至今也仍是二簧腔的一种腔调。拔子,是由乱弹“二凡”衍变而成的,有北方梆子腔的影响,至今也保留皮簧腔系统中,用唢呐或特制的胡琴伴奏,以梆子击节。在“拔子”和“吹腔”的基础上,又衍化出“老二簧”或称“唢呐二簧”。后来,发展出二簧腔的各种板式,并改用胡琴为主伴奏。

西皮腔与二簧腔的交流、汇合,并形成皮簧声腔系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其间伴奏乐器的统一当是重要的艺术因素。西皮腔原用胡琴伴奏,二簧腔曾以笛或唢呐伴奏;二簧改用胡琴等弦乐伴奏后才有条件使之与西皮腔在伴奏乐器上统一协调起来,汇合为一个腔系。二簧腔用胡琴伴奏在乾隆时已有记载,可见这时就具有共唱的可能。从比较明确的记载来看,则是道光年间《汗皋竹枝词》所记汉口演戏的情况,曾说“急是西皮缓二簧”,并提及因使用“月琴弦子与胡琴”伴奏,出现“三样和成绝妙音”的欣赏效果。据此推算,道光以前即已形成。这是当时南方的情况。

至于北方的北京,二簧改用胡琴伴奏,曾有过反复变动的复杂情况,然而最终仍是统一了。徽班进京早,艺人唱二簧调外,也已兼唱西秦腔。西皮源出自西秦腔,所以后来汗调艺人以唱西皮、二簧腔来京搭班,在声腔上本属同一腔系,并不因难,何况南方徽、汗艺人已经有其合作的传统。

皮簧腔属板式变化体,唱腔有多种板式的变化,除正调外又发展出反调;加之西皮与二簧在调式、调性色彩和风格上又有差异,依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加以恰当运用就会产生对比鲜明、丰富多样的感情色彩。

皮簧腔在各地流布,由于地域方音的差别衍变为各地的皮簧腔,有的发展为以皮簧腔为主的剧种,如京剧、汉剧、徽剧、粤剧、广东汉剧、桂剧、汗调、二簧等;有的成为当地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川剧的胡琴,赣剧的二凡、西皮,湘剧和祁剧的弹戏等。它们构成了皮簧声腔系统,简称“皮簧腔系”。

4地方小戏兴起发展的阶段。

随着梆子、皮簧这两大声腔系统的发展成熟,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在中国各地普遍兴起、蓬勃发展起来了。自清代中叶以后,特别是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一二百年间,可以说是各种地方戏曲普遍开花的时期。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除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外,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这个时期出现的剧种众多、风格多样,在音乐上我们就很难用声腔系统这个概念来加以归纳。不过,我们若将各个剧种的声腔来源、音乐特点加以分析比较,则又可看出,这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不外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湖南湖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戏、安徽的黄梅戏、广西的彩调、云南的花灯以至北方的秧歌、二人转、二人台等,另一种则是从民间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上海的沪剧、江苏的锡剧、宁波的甬剧,它们都是在一种叫做“汗簧”的说唱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再如河南的曲剧、山东的吕剧、贵州的文琴戏等,它们也都是从各种不同的说唱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又是一种类型。

所有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几乎都有这样的特点:凡是它临近有什么大的剧种,它就要接受这些大剧种的影响,学习这些大剧种的长处,从这些大剧种里吸取许多艺术方法、艺术技巧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加快了自己的成长速度。

湖北楚剧的前身就是一种花鼓戏,在它同一个地区还有汉剧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艺术成熟的大剧种存在,汉剧的艺术成就、艺术经验就很自然地影响着、哺育着楚剧的成长;这样,楚剧的音乐就逐渐提高了,表现力丰富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程式。

北方的评剧,原来也是一种地方小戏,叫做“落子”,或叫“蹦蹦戏”。叫“落子”的时候,所用的音乐也不过只是一些民歌小调,但是与它相临的大剧种有河北梆子,它吸收了河北梆子的许多长处,因而加速了它的音乐戏剧化的过程;从评剧所运用的板式变化的方法上以至某些板式的名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河北梆子对它的深刻影响。

浙江的越剧,它原来也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得非常之快,这是由于它接受了绍剧和京剧两个大剧种的.影响。

绍剧和越剧是在同一地区流传的一个古老剧种,而越剧则是个小剧种;绍剧叫“绍兴大班”,而越剧则叫“小歌班”。因为绍剧的历史悠久,艺术上已经成熟,成长中的越剧就向它吸取很多东西。当越剧需要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时,它本身的唱腔不足以表现,就吸收绍兴大班的唱腔,把它的唱腔整段移植过来,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越剧在发展过程中,亦从京剧那里取得了不少艺术上的借鉴。越剧的基本调是“尺调”,但后来又在尺调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弦下调”。尺调为52定弦,弦下调则为15定弦,相当于二黄于反二黄的关系。很显然,弦下调的出现,乃是受了京剧的启发,借鉴皮黄剧种在正调基础上发展反调的艺术经验。

这些剧种的发展历史,都说明了地方小戏在向地方大戏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的影响,这在艺术上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还是有益的、十分必要的。

本来,当地方戏曲还处于民间小戏阶段的时候,在音乐上只是若干民歌小调或者是一首单纯的民歌反复演唱、或者是几首不同的民歌的组合。这在民间小戏阶段,在它们以反映民间生活片段为主要题材、上演以“两小”(小旦、小丑)或“三小”(加上小生)为主的小型歌舞剧的时候,这样的音乐还是够用的,音乐与戏曲的矛盾还不显著;但是,当这些剧种要发展成地方大戏时,当它们需要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有众多的人物出场时,仅仅依靠原有的民歌小调就嫌不足,音乐与戏剧的矛盾就比较突出。这时在音乐上就需要向戏剧化的高度发展。但如何发展呢?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不外是两个途径:一是采用曲牌联套的方法,一是采取板式变化的方法。

而这个时期的地方戏曲则呈现着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大多是在走着板式变化的道路。

为什么这么多的地方戏曲都朝着板式变化的方向发展,而很少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若朝曲牌联套的方向发展,首先需要从四面八方搜集、吸取大量各种各样的曲调。早先北曲所用的曲调就有三百多首,南曲的曲调则有五百多首;昆曲是兼用南北曲的,曲调数量就更多了。地方小戏都是从民间兴起的,民间的戏曲艺人怎么能记得住数量如此众多的曲调?何况,套曲的形式还有一套颇为繁难复杂的组织方法,如曲调如何排列,宫调如何配置等,这都不是一般民间戏曲艺人所容易掌握的。因此,当许多地方戏曲普遍地、大量地兴起之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便很自然地采取了板式变化的方法。因为相比之下,板式变化的方法运用起来确实比曲牌联套简便得多;它只是在一首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运用变唱的形式,通过各种节奏、节拍的变化来把这首基本曲调作种种发展,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板式。它是比较简便灵活、能使音乐达到戏剧化要求的一种方法。

梆子、皮黄所创造、完成的板式变化的方法,为民间小戏向大戏发展开创了一条简捷、广阔的途径。当然,这并不是要贬低曲牌联套的历史地位。曲牌联套的历史地位的美学价值是不能低估的,因为这种方法曾统治剧坛几百年,它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技巧对梆子、皮黄的发展曾给予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板式变化与曲牌联套不应该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而应该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这个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还有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各种地方戏曲近一二百年来在各地民间普遍兴起,这种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创造自己的艺术文化的渴求;而另一方面,清王朝、北洋军阀、抗战等政治上的**亦影响了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这使得整个戏曲艺术处于一个萧条的时期,许多本来很好的、在艺术上很有成就、水平很高的剧种因此衰落下去了,甚至有些剧种处于奄奄一息、濒于灭绝的境地。

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即使有些剧种艰苦奋斗、勉力挣扎而存在下来,但它们的发展也是畸形的。因为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它就不能不适应环境,只能在环境所许可的范围之内求得发展。于是我们又看到这个矛盾的另一方面,即人民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戏曲艺术;这种艺术充满了生活气息,表现了真挚淳朴的感情、趣味,因而生气勃勃;但与此同时,在这种艺术里又充斥着许多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成分,以及封建、迷信等落后的东西。这就形成了戏曲艺术遗产的双重性:一方面,它确实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艺术遗产,这些遗产形成了我们戏曲艺术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它却又包含着不少落后的、属于糟粕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对戏曲艺术遗产作历史评价时,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5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时期。

五十年代以后,戏曲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可以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来概括。

此一时期,戏曲艺术被有意识的扶持,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来发展传统的戏曲艺术,是这一历史时期突出的特点之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既是对戏曲艺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也是改革和发展戏曲艺术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方向之下,戏曲艺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些古老的剧种,甚至是已经趣于衰亡的剧种,又获得了新生;昆曲是这方面一个典型,例如《十五贯》所造成的轰动。

第二,又有许多新的剧种不断产生。有的民间歌舞年逐渐发展为戏曲剧种,有的说唱艺术也逐渐转化为戏曲,转化成为一种扮演戏剧故事的舞台表演艺术。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古老的戏曲艺术从此结束了其闭关自守的状态,和外国的新艺术文化有了交流。

中国戏曲作文篇七

今天,我和爸爸在电脑上一起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的代表作------贵妃醉酒。

梅兰芳大师他男扮女装饰演的的贵妃杨玉环,从演唱、眼神到走路都像极了女人。

爸爸这时给我介绍说:在以前,唱京剧是没有女人参与的,因为戏中角色的需要,所有女角的戏都要由男生来演,为了演好戏,通常都要下很大的苦功才能演好。。。。。。听了这话,我对梅兰芳大师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近段时间,李玉刚上春晚争议很大。李玉刚的男扮女装不同于梅兰芳的反串,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旦角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据说京剧界的“男旦”也正逐渐被淘汰。而李玉刚的反串不是戏曲,只是歌曲,或称之为戏歌,他的成名只是观众出于好奇。试想,不看他这个人,只听他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李玉刚还会引人围观吗?所以很多人认为,李玉刚上春晚,会给人在性别和性格意识上产生误导。

纵观整场这39个节目,可以说,春晚在整体结构和节目形式上几乎依旧,依然是在大演播厅里,台上的演员,台下是观众;仍旧是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戏曲等的大杂陈。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舞台更炫了,节目形式比较活了,老面孔少了,相声小品少了,广告据说没有了。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本山大叔缺阵了。

京剧《贵妃醉酒》是一出典型的中国古典歌舞剧,也是梅派经典剧目。

故事发生在唐玄宗时代。唐明皇(玄宗)与贵妃扬玉环相约在百花亭设宴,饮酒赏花。到了这天,贵妃在百花亭候驾多时,未见驾临,太监来禀,皇帝已转至西宫。贵妃闻知此讯,心中极为不悦,万端愁绪无以排遣,只得一人独自饮酒,赏花解闷。宫娥太监轮流进酒,不觉喝得大醉,醉后更觉烦闷,命高力士到西宫请唐明皇来此共饮。经高、裴二人婉言相劝,才满怀怨恨,独自回宫。

该剧唱、念、做、舞俱佳,情味婉约,表演含蓄,尤其梅兰芳的表演历经磨砺,臻于化境。剧中对醉态之下悠绵的宫怨的表现深具古典美韵味,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尤其卧鱼闻花、衔杯醉饮等舞蹈范式具有迷人的魅力。京剧《贵妃醉酒》渊源长久,经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改良修订,到梅兰芳时期定型,该剧以旦角应工的歌舞表演体式、典雅雍容的审美韵味、所秉承的艺术精神,以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传统戏曲的代表。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京剧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还被称为是“国粹”,我想原因应该就在眼前的戏曲表演中。充满缤纷色泽的服装,浓重的中国气息,一位位迈着京剧步伐的演员们登场了。一个甩袖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将京剧气息纷撒至剧院的各个角落;一个迈步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般的掉入了京剧的大殿;一个眼神让大家把吸引力纷纷投向了他们,在他们的身上真正看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乏味,而是令人沉醉于此。同学们的目光紧盯着舞台上的演员们,没有摇头,没有做别的什么,只有注视,眼中充满着赞叹的神色,好美啊!原来京剧也可以演绎的这样脱俗富有虚实的色彩。

乌黑的环境中,皎洁的月光下,“咕咕……咕咕……”猫头鹰在啼叫着,是什么让它紧张起来了?是什么让黑暗的使者警惕着!啊,有一场打斗,悄无声息的来临了。武生伸出了他的手,勘探着前方的道路,紧皱着的眉头,表现着他的焦急与愤怒。依然伸了伸头,苦苦地寻睨着,他在哪里,我要杀的人躲在哪了!一蹦,愤怒的神色溢于言表。啊,拿命来!探着手,伸着头,咦,就在此时,旁边是个人!这不就是……我要抓的人吗?砰砰乓乓,开打了。演员们的扎实功底顿时显现了出来,恩,没有语言的修饰,只通过两名演员虚拟的表演各种武斗招式,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三岔口》登场了。

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纳。汗水的背后除了努力,便是坚持。演员们的唱、念、做、打没有一样不是信手捏来的。是的,在我们看来的十分普通的一个动作,他们为了做到精益求精,也无不让我们由衷的赞叹、敬佩。掌声犹如阵阵波涛,席卷了整个剧场,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为他们呐喊,为他们的精神而祝福,演员们脸上的微笑,折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沐浴在赞美声中,多年里来的艰苦锻炼也变得不值得一提了。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相信中国的京剧必会闪耀出他璀璨的光芒。

以前我看京剧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而这一次看京剧表演后,我才知道京剧是怎样的有趣。京剧还是中国的国粹,东方的歌剧。

京剧开始了,我看到的是一些猴子们他们活蹦乱跳的,一会儿侧翻,一会儿倒翻,很神气!“猪八戒”是主持人,在他给我们讲知识的时候,猴子们来玩“猪八戒”,“猪八戒”只好把他们赶走了。随后“猪八戒”又向我们介绍了生.旦.净.末丑。生有小生.老生.武生,旦有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丑有文丑.武丑。四大名旦其中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须生有“马连良.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京剧,第一个是红灯记主要写了老旦和花旦。第二个是三岔口,讲的是武丑和文丑在一个黑屋子里打斗。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说明了剧院的人们十分辛苦,由此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

看完这次京剧后,我的感想是:“我们的京剧是多么的好看呀!让我们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中国戏曲作文篇八

戏曲,对于我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熟悉而又莫生。熟悉的是在我们村子里,常见到老爷爷和老奶奶们经常晚上在收音机边听戏,也在电视上看到各种戏曲节目。而莫生的是,戏曲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一概而又不知。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每年三月三的庙会时就会请来几台大戏,一唱就是几天。我整天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戏,目地是为了到庙会上买衣服、买吃的、买玩的,有谁到戏台边看呀!只有一些老年人在那里看。我还觉得他们很老土,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打死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这些天由于要写文章。我也试着接触起了戏曲。还和爷爷聊聊戏曲,又在网上查阅关于戏曲的内容。原来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拔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就拿我在电视上这几天看的梨园春节目来说,节目中有的老人七八十岁了也能在舞台展现出他们的艺术魅力。有的才四五六岁的孩子,一个人穿红戴绿的,也能把人物演视的活灵活现。

当我们细心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叹不己。

同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我已经慢慢的喜欢上了戏曲。时不时的自己也能啍上几句。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让它永远发扬光大、代代流传。

中国戏曲作文篇九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观后感《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心得体会》。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