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6:49:10 页码:9
2023年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精选8篇)
2023-11-10 06:49:10    小编:ZTFB

不断总结和总结,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总结应该包含个人对过去经历的感悟和改进方向的建议。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灵感。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一

大家好!旅途劳顿一路辛苦,首先欢迎各位来到灵山佛地九华山观光礼佛,我姓x,是九华山旅行社的一名导游,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及其本人和司机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问候,愿九华山所供俸的大愿地藏王菩萨保佑各位合家安康万事如意有求必应!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位置是位于芙蓉峰下海拔600米的九华街,这里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化城寺,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接着就到了肉身宝殿,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

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年后99岁圆寂,3年后开缸,其遗体绵软,颜面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中所示,乃菩萨应世,遂尊为地藏王菩萨。

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而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金装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好了,各们朋友,短暂的九华山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希望大家心愿达成来九华山还愿时,我还能为大家服务。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二

【导语】本站的会员“0203”为你整理了“安徽九华山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三

旅客们好!欢迎旅客们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下面呢我先向旅客们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我们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我们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我们的九华山呢其实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之名因此而得并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了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黄精。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行,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所以旅客们都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着,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经有150多座了。祗圆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佛山旧貌重辉。现有寺院90多座,僧侣600多人。是一个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下面我们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门坊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圣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坊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呢下面旅客们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是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在这里呢旅客们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之中!

哈哈,既然旅客们猜不出来那我就公布谜底啦,这个呢是我们祗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邪镇妖的,旅客们记住了吗?好,现在我们游览下一个景点。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四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九华山脚下。

来了这佛教圣地,当然要感受一下佛的仙气,那么,今天我们就先从这寺院最多的九华街景区开始吧,进入九华街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门坊。他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九米,大家请抬头看下,横额上刻着“九华圣境”四个大字,这可是康熙皇帝手笔哦!过了门坊,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化城寺。

好的,后面的朋友请跟上,紧随我们的队伍,出了祗园寺,我们就来到了化城寺,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大家可以看到化成寺外面有一个石头平台,平台上面有娘娘塔跟一口井,因为文革时候被毁,现在只剩下一个台基,据说呢金乔觉当时在这边修行,他的母亲非常非常的想念他,就跑来找他,因为思念之情呢,害她哭了三天三夜,把眼睛哭瞎了,金乔觉他就用这口井帮她洗眼睛,后来呢他母亲就复明了。所以这口井称为称为明眼泉,后人为了纪念他母亲就在旁边建了娘娘塔。

大家跟着我进入化城寺参观游览吧,小徐现在告诉大家一个不成文习俗,来九华山如果你要烧香礼佛的话,只要在主要的3座寺庙拜拜就可以,那就是化成寺,肉身宝殿,天台寺。

看,现在我们就到了肉身宝殿,它是全国重点寺院,原来是三层石塔,安葬金地藏的肉身,最初建于唐贞元年间。因塔基之地曾现金光,后人将此地取名为神光岭。宋代的时候建塔院,明代建殿,以殿护塔,规模十分宏伟。肉身宝殿长、宽、高各16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请大家看下匾额上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以前的月和肉是相通的,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石塔,石塔下面就是金地藏的肉身,农历7月30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圆寂之日,那天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朝拜。走进肉身宝殿大家可以看到门头上悬挂着地藏菩萨的誓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保佑,各位今后一定会好远常伴。

接下的我们就去百岁宫,被称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的百岁官,是为祭奠活了一百多岁的明代高僧海玉而建造的。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供奉着无暇和尚的肉身。相传无暇和尚修行时,主要食用黄精.丹参等野生植物,并且刺舌血拌金粉抄写一本佛经,用了20多年抄完经书,圆寂是110岁。在百岁宫中肉身殿,可以看到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佛像,头戴僧帽,身披袈裟,端坐莲台,享万世香火。九华山已发现14具肉身,多为年龄百岁左右僧尼留下的,可能与他们长时间吃素,圆寂时体内水份比较少,坐化瓷缸密封性好等因素有关。

现在我们到了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气势壮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目前我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观。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至于五百罗汉怎么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很感谢大家一路上对小徐工作上的支持与配合,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帮忙指点。最后愿大家能把九华山的佛气和灵气都带回去!祝大家健康幸福,事事顺心!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五

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下面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我们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我们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我们的九华山呢其实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之名因此而得并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了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黄精。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行,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所以大家都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著,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经有150多座了。祗圆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佛山旧貌重辉。现有寺院90多座,僧侣600多人。是一个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下面我们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门坊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圣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坊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是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在这里呢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之中!

呵呵,既然大家猜不出来那我就公布谜底啦,这个呢是我们祗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邪镇妖的,大家记住了吗?好,现在我们游览下一个景点。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六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快到九华山,大家先听小柯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待会到了,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进行游览了。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这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游九华山,首先要到九华街,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这就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这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就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好了,我们到了,大家一次下车,跟着小柯我一起进入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队旗,不要掉队,或者是走错别的团队里。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七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神奇灵秀的莲花佛国——九华山游览,现在我们上车,我陪各位去参观闵园景区。为什么叫“闵园”呢?据传唐代这里有一户姓闵的,产业丰盈,这方圆百里都是闵员外的。金地藏初来九华山时曾向闵公借地,”一袈裟地”的故事流传至今。后来闵公父子皈依佛门,闵氏没有后代,于今九华山没有一户姓闵的人家。闵园景区位于天台景区西麓,与九华街隔峰对峙,为南北走向的大峡谷,面积约远平方公里,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型游览区。这里田园山庄秀美,环境清幽,四季宜人,是疗养、度假理想之地。

闵园至拜经台索道 现在我们在闵园至拜经台索道下站,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索道情况。该索道1993年动工,1994年10月正式营运。下站位于凤凰松上方,上站设在拜经台,全长1350米,高差476米,为单线脉动循环吊厢式,吊厢6组计18只,单向运输能力为340人/小时。原为国产设备,1999年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奥地利名牌产品,更换了钢绳和吊厢,性能先进,安全可靠。公司实行规范管理,先后荣获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命名的”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生产生活区示范点和省妇联授予的”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该索道连接九华山两个重点景区,上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寺院天台寺和拜经台,下有闻名遐迩的凤凰松,群峰环抱,苍翠欲滴,乘索道观天台、闵园风光,尽收眼底。

闵园竹海 闵园区秀竹丛生,遍覆岗峦,面积达160公顷,号称闵园竹海。竹林依山起伏,碧波荡漾,清风吹拂,满山和鸣,不是大海胜似大海;林中房舍,白墙褐瓦,如海中珠宝,时隐时现;竹林中小径纵横,花香鸟语,空气香甜,清幽至极。朋友,你们大多生活在城市,每天忙碌在高楼大厦和车海人流之中,希望你们有机会到竹海中走一走,体味一下这竹海的诗情画意。竹子全身都是宝。九华山闵园竹海,久负盛名,它为山民创造财富,为旅游带来生机,是九华山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最佳境地。

凤凰古松 “凤凰展翅”于青山绿水间,为九华佛地一大自然奇观。松高7.8米,胸径1米,主干扁平翘首,如凤凰冠;两股支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凰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一大圆石,人称“凤凰蛋”。据说古松已有14园园余年历史,如今干挺、枝繁、叶茂。国画大师李可染称誉此松为”天下第一松”。九华山对外开放后,管理部门加强对古松的保护,设护松栏杆,辟凤凰松广场,新建高档旅游公厕,提高了景点的品位。凤凰古松以古著称,以形取胜,历千年风雨沧桑,风韵犹存,象征九华佛山古老而又年轻。古松和凤凰护持佛教名山,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李锟《凤凰松》诗云:“毕竟人间第一松,风姿不与众松同。田田羽《如翔凤,矮矮鳞枝若衮龙。几度风霜犹郁郁,千年风雨更葱葱。且看古松凌云志,振翅寥寥望太空。”如今,凤凰古松正展开双翅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闵园民居 在闵园峡谷中有上、中、下三处民居,散居与群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刚才我们在车上看到的上闵园十多户人家,沿九闵公路散居,皖南民居风格,依山而建,白墙褐瓦,一律为新建的平房或两层楼宇。它们点缀青山峡谷,给人以清心悦目、和谐及富有朝气之感。中闵园近百户,以山岗为界分两处集中居住。你们看:那楼宇和平房鳞次栉比,商店林立,巷弄相连,民居与庵堂精舍浑成一体。这里似街不是街,是村又似城,以凤凰松广场为中心,家家经商,人人从事旅游业。一吴姓人家年年都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半是乡村半是镇,亦商亦贾亦为农。”这副对联道出了九华山乡民经营致富的发展方向,让人回味。下闵园20多户集中居住下闵园坡谷,依山而建,朝向不一,高楼耸立,平房点缀,整个村庄掩映在丛林竹海之间,生机蓬勃。目前九华镇正在兴修中闵园至下闵园的生态观光电瓶车道,长员援4公里,路基宽猿援4米,水泥路面宽2援4米,中有两个会车道,已备源部电瓶车,每部15座,时速20公里。这为开辟下闵园得天独厚的度假资源,建立高品味休闲度假区,创造了便利条件。届时这里的居民,家家都是家庭旅馆和农户疗养院。

闵园尼庵 闵园有20多座尼庵,尼众集中,建筑特色鲜明。小型尼庵仅一、二进,单门独:、庙舍合一,中为佛堂,两厢是居室。中等规模的一般为两进厅堂式楼宇,中设天井,内落水,有的加大一些深度和高度,风格不变。这些尼庵一律白墙褐瓦、小外窗、马头墙,寓佛殿、居室于一体,生活十分方便。尼庵一般都置:落,内有花房或菜畦,绿荫环抱,环境清幽。闵园尼庵为九华山皖南民居式寺庙建筑的代表,建筑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白墙褐瓦、马头墙,天井院落杂回廊。地板楼板隔墙板,正厅供佛居两厢。”每座尼庵一般为师徒两人,早、晚诵经礼佛,间或种菜、摘茶,一心护佛,生活恬适。下面我们去参观几处代表性尼庵。

香山茅蓬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东南,民房三开间。殿内供释迦牟尼玉佛员尊。院墙内外有药草、奇花,院内两颗古牡丹,枝繁叶茂,每年开花达数百朵,尤为名贵。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300字篇八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