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河南省的导游词(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58:05 页码:14
2023年河南省的导游词(优质8篇)
2023-11-13 05:58:05    小编:ZTFB

作为一种文体,总结具有简明扼要、概括准确的特点。在写总结时,要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和客观性。7、读范文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和视野。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群塑,《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父亲名令仪,号肃之,在进士及第之后,曾在今河南商邱一带做官,官至刑部侍郎。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须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

嗣后,包拯历任端周知州、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包拯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南宋和金已经有以他为主人翁的故事、小说和戏曲。元杂剧中有大量的包公戏,他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1062年包拯病逝,享年64岁,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商议》传世。开封人民为了纪念他,遂以“包府”代称开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称开封府遗址。八十年代,市政府又重建包公祠于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供人瞻仰。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其间从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门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高出地面14米的"悬河"奇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宽3公里,长132公里,出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嵩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鲁山石人山、林州林虑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几年陆续开辟、推出的新乡八里沟、嵩县白云山、焦作青龙峡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优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包公祠等26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省有星级酒店和旅游涉外饭店338家。

把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四朝古都安阳、曹魏古都许昌紧密相连,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构,郑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都在50~100分钟之间。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

连接京广、陇海、焦柳、京九四大铁路干线,郑州火车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车通向全国各地。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旅游线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作为旅游重点发展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河南省政府决定将其建成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辐射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旅游线,以"三点一线"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为依托,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特色,重点开发文化观光、寻根朝敬、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同时,要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为重点和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以及特种旅游项目,加速全省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焦作影视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张,今天负责大家的游程。请大家这边走。

体验过了文化广场的磅礴,周王宫的宏伟,灵台的开阔,现在我们将要来到的,是又一旅游景点——禹王庙。

大家都知道,河南禹州市有个禹王庙,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禹王庙,又叫"拉王庙",后经世人不断扩建建成气势宏大的禹王庙,是全国唯一一个称禹为"禹王大帝"的纪念庙宇。

咱们影视城的禹王庙可是与众不同的,这不同在哪里呢?就在,它不只是禹王庙,它可是变化无穷的。

这里在《东周列国》一剧中成为百姓贡奉大禹的禹王庙,在国内名声鹊起,成为业界首谈的"红太阳".但禹王庙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大红大紫而放弃自己未来的前程。之后成功的在《光武帝刘秀》《秦始皇》成功"扮演"刘秀府、吕不韦府,并被秦始皇赐死于此。

禹王庙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格局,成为影视界的新宠儿。2005年更是辉煌依旧,曾在浙江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陈坤、郭羡妮主演、香港无线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争霸传奇》中以文种府、伍子胥府等多种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更是吴王夫差与夫人妹姒、王妃郑旦以及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饮酒作乐、赏花看景的吴国御花园。

古朴典雅的禹王庙刚刚送走《争霸传奇》,又迎来了由陈道明、胡军、左小清等主演的央视巨片《卧薪尝胆》,并依靠自己风格特异、独具魅力在该剧中"一举拿下"文种府、石买府、郜进府、灵姑浮府和范蠡府等多个角色,在荧屏上大放异彩。2006年11月,禹王庙在简单的休整之后,迎来了由著名导演黄健中执导,当红演员侯勇、王志飞、吕中、高圆圆、李立群等人主演的中国最长的240集央视巨片《大秦帝国》,以商君府、左庶长府、大良造府、卫鞅府、招贤馆等多个府邸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目不暇接、不可思议。

现在大家请看你们脚下的这两块木制品,大家猜一下,这是什么?

呵呵,这里不是开封府,所以这个也不是虎头斩,这是皇帝出游的坐塌。在先秦时期,是没有椅子凳子的,那时各国的王出游时为了美观,也为了方便,就发明了这个。在外出时,只需要用两根木棍从两边穿过,四个人抬起之后,便可以舒舒服服的游玩了,由此可以看到,古代的帝王可都是十分享受的。

请大家往里面走,这里是我们影视城的刑具展。大家可以随意参观。

见过了诸多的刑具,大家有没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呢?这就是刑法的威严。

说到了刑法,也就说到了咱们今天的主要人物——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国。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韩非后来总结商鞅等人的思想形成《韩非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不阿贵",也是商鞅当时极为重要的变法内容,商鞅之死,也是因为他在刑法上的严苛触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没有了庇护的商鞅自然成了贵族诛除的首要对象。

大家请看头上的这块牌匾,巨大的商君府正是此次旅行的重中之重,请大家里面走,小心脚下的门槛。

大家注意到两边的地图和沙盘了吗?请往右看,这是古战国地图,仔细看的话,上面标的咸阳、洛阳、天水等等古地名,还有黄河、洛水等河流。由此可以解释禹王庙作为石买、灵姑浮、范蠡等人的府邸了,因为这些人均是将军及谋士,指挥战争和布阵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像越国大将军石买,虽然性格残暴,但却是越国大王允常——也就是勾践的父亲最为倚重的朝中重臣。

左边的沙盘,是先秦时期战争中的重要用具,它可以实地模拟战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没有经过修饰的沙盘,在我们的拍摄之中,由造型师做出山地、河流、城墙等地形,谋略布阵。

在中间的这个灯饰,叫做牛头鹿角灯,它是由牛头和鹿角组成,反映了当时制作工艺的精美,在拍摄中,也是相当抢镜头的装饰品之一。

禹王庙没有文化广场的气势磅礴,没有周王宫的建筑恢宏,没有灵台的视野开阔,它典雅大方,院内翠竹欲滴、花木飘舞,殿堂隐于竹林之中,尤如世外桃园。院内花木丛生、四季长青、古风古韵,不仅让游客留恋忘返,更受到国内外剧组的青睐,曾多次以不同的格局展现于荧屏,成为游客游影视城必到之处,剧组来影视城必拍之地。

目前,禹王庙已接待剧组50余个,接待游客100余万,成为影视界的红人,成为游客寻找明星风采的最佳去处。

禹王庙做为影视拍摄场地,不断的完善自己,不停的变换面孔展现自己的魅力,相信它定会大放异彩,呈现给观众更多、更新、更强的遐想,成为世人游览观光、寻找名星足迹的首选之地,展现自己独具一格的魅力。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白鹤。白鹤的羽毛有5两重和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北宋东京,诸河汇集,交通便利,古有美誉:“天下之枢”。时城内城外,桥梁林立,砖、石、木、平、拱、吊,形式多样,建筑技巧。水中行舟,桥上车马,人来人往,如诗如画。现取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亭桥之意,仿南宋墨客夏圭《溪山清远图》桥亭之形。想今日游人往来之便,筑建此桥。中流设吊桥一座,供大小船只通行上下,左右盖瓦亭两间,为南北客人遮阳避雨,故曰“双亭桥”。桥体平直没有高低起伏,走过时不费力,也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残疾游客朋友。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五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因大部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历史上曾长期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全省现辖3个地区、15个省辖市。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243万人,耕地1.1亿亩。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横穿全省,流长700多公里。

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从发展的观点看,河南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开发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很有前途的地方。

河南省东近上海,南临武汉,北靠京、津,西接陕、甘,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京广、陇海、焦枝、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新开通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1400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亚欧大陆桥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中转吞吐能力和作业手段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铁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郑州直接联检封关。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洛阳一郑州一开封、新乡—安阳、郑州—许昌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一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有四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通过郑州。郑州和洛阳机场每周有100个航班飞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有8个航班往返香港。郑州—莫斯科货运包机已开始试航。便利的交通使河南在经济上起着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河南的邮电通讯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目前全省18个地市已开通程控电话,共有长话电路近5oooo路。许多部门、企业已进入国际互联网,随时可与世界各地联系。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53%。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沿太行山东麓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大型"地下水库"之称。

河南南部属北亚热带,全省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至15度,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全年无霜期200至236天。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六

欢迎大家来到玄奘故里,参观玄类故居纪念馆。

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举世闻名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类文化。他的精神和成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玄奘法师出生在偃师市级氏镇陈河村,也就是诸位脚下这块景色秀美的土地。这座玄奘故居纪念馆,坐落在陈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岭,南望伏牛山,占地25亩,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依照故居遗址原有的地势层层北上。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幸会各位与此,共同探讨玄奘大师的人生历程与思想真话,实在令人高兴。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玄奘大师故居的门前。让我们先来欣赏这一用汉白玉作材料而建成的精美石刻建筑吧--它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乌头门",和富丽堂皇的高大门闾交相辉映,成为这一儒学世家不同凡响的标志。"乌头门"的由来相当久远,据说,它是由远古母系社会群居的"衡门"演变而来。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门口,竖起两根圆木立柱,上端加固横梁,形成一个大门,立柱超出横梁的柱头部分被涂上黑色,"乌头门"就成为很形象的命名。到了唐代,这种建筑形式被达官贵人接受,建筑材料被石质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显示门第的高贵。唐代以后,这种建筑形式逐渐消失。

请大家回过头来共同欣赏一下大师故居的门楼。这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大家在广场上已观赏过石碑上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玄奘故里"的精美书法,这里门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出自北京大学著名大师季羡林教授的手笔。这里还有启功、程思远、王任重、刘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题词和匾额,大家不妨仔细地欣赏这些精美的书法和丰富的内涵。

各位朋友,大家对面前这一别致的迎壁墙一定产生了兴趣。迎壁上"六尘六识"四个大字,是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题写的。它是一个佛学用语,意思是指佛学造诣达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静"的意思。因为靳先生的小名叫和尚,所以后面画了一个和尚的坐像图,而且是一笔划成,代替他的署名。请往迎壁东边走,绕过丛丛翠竹,有一座雅致的展厅,展示着玄奘家族的"世代书香"。

在玄奘故居纪念馆内,这个展室相当重要。今天我着重给大家介绍的是玄奘大师的籍贯变迁和诸多"先辈"。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俗姓陈,陈留人也"。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是玄奘祖籍。

《慈恩传》上说玄类的祖父陈康,"食邑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人也。""周南"属河南府,即今洛阳地区。就是说,玄奘一家从祖父陈康起,迁居河南洛阳缑氏县。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陈河村这座大宅院里。如今,陈河村的陈姓居民都是玄类大哥的后裔。

这幅图中的中年男子,就是玄奘的父亲,名叫陈慧,文献上说他是个美男子,而且很有学问,富有正气。图中抱着小孩的妇女,是玄奘的母亲宋氏。宋氏是是隋朝洛州长史宋钦的女儿。两家结亲是标淮的门当户对。公元600年,玄奘出生时,前面已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玄奘原名陈袆,十三岁出家和称法名玄奘。玄:深奥,奘:宏大。是一个很有气魄的法名。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经典,到他的父母,又都喜爱佛学,这个家庭研读佛经的氛围对玄奘走向佛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水井,被称为陈家古井。据传,此井为北齐年间迁居于此的玄奘的祖父陈康所开。井深25米,水质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说此水可使人聪明,玄奘就是饮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号称"慧泉"。祖籍孟津的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面对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资4000美金,修建了这座古色古香的井亭。

再来看井边这棵奇树,这是一棵具有千载树龄的皂角树,需两个大汉方能合抱,俗称"望子树",又叫"慈悲树"。

现在我们置身玄奘故居纪念馆西展厅,主要了解大师玄奘怎样在故乡的土地上皈依三宝,步人佛门。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年方五岁的玄类经受了童年岁月第一次重大打击,就是母亲宋氏病故。第二年,玄类的父亲一来不满场帝的无道,二来中年丧妻,家有幼子,就辞去官职,回到缑氏故里隐居,他"早通经术",辞官之后,很注重对少于的培养教育。因此,少年时期,玄奘就对以汉语为载体的儒家文化有很好的修养,为日后准确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玄奘的父母信佛,对玄类的吸依三宝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从童年就播下了种子。

公元609年,隋场帝大业五年,玄奘童年岁月经受了第二次重大打击,正直的父亲去世了。这年玄类十岁,在儒学和佛学的学习中,已明显地热衷佛学。加上二哥陈素早已出家洛阳净土寺,法名长捷,在佛门有一定地位。玄奘也就跟随二哥前往东都洛阳净土寺,成了一个少年行者(也称"童行"),开始学习佛教经典。公元612年,隋炀帝大业八年,十三年的玄奘正式剃度出家。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朋友:

中原第一漂——鹳河漂流,国家4a级景区,位于西峡境内老鹳河上游,距西峡县城42公里、311国道、豫48省道从中通过。与龙潭沟瀑布群、耍孩关峡谷、老界岭风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黄金旅游环线。

老鹳河是丹江的重要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主要干流长254千米,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差480多米,漂流距离12公里,是中原地带最早开发漂流,漂流距离最长、最刺激、规模最大的项目,被人们称为“中原第一漂”,现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漂流过程中沿途佳景颇多,有“鹳河第一滩”。“九龙滩”、形象逼真的“卧龙”、“龙椅”、惊心动魄的“跳舞滩”等大小十八滩。在感受浪遏飞舟的同时,戏水也是鹳河漂流的一大乐趣。这里天天是泼水节,处处是水丈区,无论认识与否,见面礼就是相互泼水。遇到水缓处,跳到清澈见底的河中一游,游人会感到“忘记时间”、“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烦恼”。

漂流过程中,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护漂员为游客保驾护航,提供全套漂具及导游、保险等系列服务,让人有惊无险,游得舒心,玩得开心,并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洗礼,体味回归自然、挑战自然的乐趣。风景哪里最好,尽在中原第一漂。

河南省的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朋友: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就坐落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营造时长达400余年,在这里您不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风秀骨、还可以看到唐朝的丰腴之美,龙门石窟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尚,堪称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现有佛龛2300多个,佛塔70余座,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朝诸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都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我国著名的作家余秋雨曾这样描绘过石窟艺术: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艺术,一千年始终活着,脉络相通,呼吸均匀,这是一种何种状阔的生活。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龙门石窟中其实为磅礴,艺术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尊大佛呢就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文音译,意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您有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零不整刚好是17.14米呢?这是因为7是佛的数字,天的数字,佛语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级佛徒”那么再让我们我们来看看17.14,它有一个十,意为十全十美;14含有2个七在加上个七,就是3个七,拥有3个7的卢舍那大佛是无限大,无限宽大,功德圆满的。

有人说卢舍那大佛是“东方的蒙娜丽莎”是集善良与美貌于一身的,的确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做俯视态,两道弯眉如钩如月,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风之感,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询问,长者的关切,母亲的慈爱,这种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从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不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在佛教艺术上的折射吗?这是艺术的觉醒,人性的觉醒,中国佛教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唐代终于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因此中国的佛教艺术在洛阳的龙门石窟也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李泽厚先生才会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典范。”

另外大家请看卢舍那两侧的是二弟子,左为迦叶饱经风霜,庄重严谨,有为阿难聪敏温顺,擅长记忆,他们两侧站的是菩萨、天王、力士及供养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线条,高超的技艺,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壮丽无比的交响乐动人心魄。

朋友们参观完这麽雄伟的雕塑,您难道不为之震撼吗?那么就请您拿出手中的相机把他拍摄下来,留住这份心情,本次的景区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给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11点在这里集合,由于刚下过雪,地面比较滑,大家在自由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