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4:08:56 页码:7
2023年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通用9篇)
2023-11-10 04:08:56    小编:ZTFB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编写教案前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教学的明确性和针对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一

1、知道蛀牙产生的原因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

3、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重点难点。

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给幼儿讲故事,《蛀虫大王》的故事。

2、提问:故事里的蛀牙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

二、幼儿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1、请幼儿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怎么样?

2、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3、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三、通过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1、请幼儿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2、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

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4、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5、进行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慢慢的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象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四、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五、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边说边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七、带领幼儿到盥洗室,幼儿用纸杯接水漱口。

八、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绘本。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通过故事来抛出问题,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蛀牙,激发幼儿探索蛀牙的兴趣和积极性。整个活动以操作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从而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其实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们的想法大胆,有内涵,虽然有时候会很夸张,但是对于他们的年龄层来说,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教师应为其创造机会。所以,我在活动中不断鼓励孩子们进行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知道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二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龋齿形成过程图解;刷牙方法图解;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

1、牙刷一个;。

2、每人一个饼干;。

3、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师:姜泽树,你能告诉小朋友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上有个洞,很疼!)。

师:小朋友肯定想知道姜泽树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么就先来做个实验吧!

二、实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孩子们可能发表多种意见,对的加以肯定,不恰当的加以引导。)。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龋齿。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四、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五、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观看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课件《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小结本课。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总结和评价。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与语言活动、健康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三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牙刷1个;每人一块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四

1、知道要经常刷牙,保护牙齿。

2、教幼儿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3、使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图片、故事表演用的“牙刷”

一、故事引出课题。

(边讲、表演故事边出示图片、加深小朋友印象)。

两个小妖怪——有一个不爱刷牙的小女孩,她的牙齿里住着两个小妖怪。小妖怪靠吃小女孩嘴里的甜东西生活。吃饱了,就在牙齿里打洞造房子。在牙齿上钻洞,小姑娘疼得大哭。小妖怪听到哭声,就像听音乐一样,快活地又笑又跳,还故意在小姑娘疼的地方用力敲几下。有一天,小姑娘开始刷牙了。那可怕的大牙刷追得小妖怪逃来逃去。无数个味道怪怪的牙膏泡泡,差点把小妖怪淹死,连它们喜欢吃的东西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根可怕的钻头伸进小妖怪的小房子里,往小房子里灌满白色的泥浆。小妖怪没有家了,只好离开小女孩的嘴巴,去找另一个不爱刷牙的孩子了。

二、教师引导、提问。

1、故事里的小妖怪是谁?它?着在哪里?喜欢吃什么?————(牙细菌、一个不爱刷牙的小姑娘嘴巴里、甜的东西)。

2、小姑娘为什么会疼得大哭?—————(小妖怪在牙齿上打洞造房子)。

3、大牙刷来了,小妖怪怎么样了?—————(逃来逃去、差点淹死,没有家了)。

4、小妖怪在小姑娘的嘴巴里住不下去了,又跑去找谁了?—————(找不爱刷牙的孩子)。

5、你想不想让小妖怪跑到你的嘴巴里来呀?那你应该怎么办?—————(不想、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特别在睡前)。

三、再完整讲一遍故事,请幼儿来表演。

请几位幼儿上来,站两排,对面排列,手拉手蹲下,表示两排牙齿。请两位幼儿扮“小妖怪”,在“牙齿”上跳来跳去,钻洞(头顶牙齿)。老师手拿牙刷来刷牙齿,老师手拿钻头来补洞,小妖怪逃走了。

四、教师教幼儿正确刷牙方法。

“好,小朋友们现在张大嘴巴阿———,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看,看看里面有没有小妖怪。”

“小朋友们告诉我,什么时候应该刷牙?”

“你们是怎么刷牙的啊?”————请小朋友来说并示范。

“刷牙的方法如果不对啊,也对牙齿不好,正确的刷牙应该是上下竖着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在同一部位反复刷几次,力度要适当,太轻了刷不干净,太重了会损害保护膜,科学的刷牙时间是2分钟。

五、教幼儿刷牙儿歌。

教师念2遍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加深幼儿印象。

儿歌: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左边刷,右边刷,上下里外都刷刷。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漱完口,笑一笑,我的牙齿白又白。

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六、总结。

牙齿有很多用处,我们应该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的好习惯,牙齿才会不发黄,不发黑,不生病,让我们的牙齿一直是白白的,好看又健康。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是形象思维为主,在本堂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在教具上有牙齿模型和图示。活动开始后,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地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学习,让幼儿观察牙齿模型,说出牙齿的作用,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这样,注重了学习过程,孩子能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达到让幼儿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操作,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考虑到卫生的原因,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让幼儿直接用牙刷刷牙,而是和幼儿一起利用手做动作模拟刷牙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教学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整个课堂上幼儿表现积极踊跃,能够认真准确的回答我的问题。我想如果在示范讲授刷牙方法这一环节中能够再细致再全面些(刷牙不仅要里里外外刷还要前后左右都刷到),课堂效果会更好。课后我认真听取了听课老师和辅导员的意见,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做得更好。

小百科: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五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具: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2、龋齿形成过程图解;刷牙方法图解;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4、牙刷一个;5、每人一个饼干;6、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姜泽树,你能告诉小朋友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上有个洞,很疼!)。

师:小朋友肯定想知道姜泽树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么就先来做个实验吧!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孩子们可能发表多种意见,对的加以肯定,不恰当的加以引导。)。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1、观看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七

1.明白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2.学习刷牙的方法。

3.欣赏儿歌的韵律。

牙刷、牙膏、小镜子。

可以张开口的手偶、假牙和蛀牙图样、纱布。

1.出示牙刷、牙膏,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用途和在什么时候使用。

2.请幼儿照镜子观察牙齿的`颜色、形状。

3.老师预先在手偶的嘴巴里贴上假牙,其中一只是蛀牙。在手偶的脸上贴一块纱布,老师假扮手偶,发出呻吟声,请幼儿猜猜手偶不舒服的原因。

4.手偶请幼儿找找他的牙齿哪里有一个黑色的大洞,请幼儿讨论蛀牙的原因,例如:吃太多糖果,又没有早晚刷牙。

5.请幼儿替手偶想想办法怎样治疗蛀牙,例如:定期检查、早晚刷牙、少吃糖果。

6.老师出示牙齿模型示范刷牙,幼儿利用自己的牙刷模仿刷牙的动作。

请幼儿检查自己有没有蛀牙。

1.能模仿刷牙的动作,掌握刷牙的方法。

2.能坚持早晚刷牙。

请幼儿记录一星期里刷牙的次数。

1.在活动区投放牙齿模型、张贴刷牙步骤的流程图,进行刷牙练习。

2.请班中有蛀牙的幼儿说说自己长蛀牙的原因及牙痛时的感受。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2、教师准备:软糖、巧克力、牛奶糖、棒棒糖、棉花糖等各种糖果。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话题。

1、教师出谜语: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幼儿自由讨论,猜谜语(糖果)。

3、教师请一个幼儿吃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请小朋友们分别介绍自己所带的糖果名称,比如:棒棒糖、椰子糖、水果糖、棉花糖等。

2、引导幼儿说说:你带的糖是什么样的呢?(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幼儿剥开自己的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幼儿感受: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变小了)。

3、师幼一起念儿歌《糖果宝宝》: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四、拓展教育。

1、引导幼儿说说糖吃多了的.害处:牙齿疼痛、长虫牙、牙齿脱落。

2、怎样预防和保护牙齿:引导幼儿说出少吃糖,不能多吃糖。吃过之后要漱口。

3、教师:刚才我们吃了糖果,要怎么样啊?(漱口)。

4、幼儿分组排队漱口。

幼儿园中班保护牙齿教案篇九

因本班出现幼儿不刷牙现象;为了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刷牙的好习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该活动过程。

1、使幼儿知道细菌给我们的牙齿带来的危害。

2、让孩子们懂得讲卫生、爱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孩子。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1、flish动画故事《熊宝宝拔牙记》,挂图一幅。

2、牙型模具一套。

1、开始环节:放映动画故事《熊宝宝拔牙记》,让幼儿观看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2、基本环节: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a、熊宝宝为什么牙痛呀?

b、熊妈妈把熊宝宝送到哪里去了?

c、医生怎么处理的呢?

3、鼓励幼儿踊跃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结束后让幼儿自由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4、让幼儿上台演示自己平时是怎么刷牙的。

5、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6、结束环节:教师总结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7、延伸环节:让幼儿分组进入“娃娃家”区域角扮演牙医和熊宝宝的角色游戏。

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保护牙齿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些家长对孩子保牙齿方面指导的不科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地区,家长往往不重视这一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生产。所以必须让他们及时了解牙齿的保健常识。另外,现在正值他们的换牙期,学生在换牙期会得各种牙病,这就要求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儿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刷牙和护牙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