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中技术设计方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24:36 页码:7
最新高中技术设计方案(大全13篇)
2023-11-12 04:24:36    小编:ZTFB

每个人在面临困境和抉择时都需要制定一个明智的方案来指引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来指导我们的方案设计。通过研究方案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一

20xx年9月21---23全县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为了学校全体教师实现更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备课授课,我校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二次培训学习,我们将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对本校的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开展“融技术于课程”、“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课题研究”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在我校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个性化实践者。

学校所有的教师。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1、掌握flash的使用,能编排和演示教学内容,能独立制作flash课件。

2、能够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各类图片的综合处理,为flash课件的制作准备素材。

1、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2、ps图片处理技术。

1、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引导教师自学自练,利用多种渠道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3、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采取讲授、上机操作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应以上机操作为主、讲授为辅,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4、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组织领导: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9.26—9.28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10.11—10.14ps图片处理技术。

微机室。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二

一,设计简易相框的来源。

为人们设计一种轻巧,美观稳固,便于携带,容易取放照片的相框。

二,明确设计相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人们对相框的需求,设计应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使相框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自重轻、体积小的功能特点。

(2)具有易摆放,易携带,易取放照片的功能。

(3)具有美观好看,结构稳固,可随意转换的功能。

(4)具有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成本效益原则的功能。

的条件。

时间:30天。

经费(略)。

设备:各种木工加工设备,少量的金属加工设备,还有安装工具等等。

四,明确设计简易相框的限制。

成本限制:总成本不超过5元。

环境限制:适合当地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五,相框材料的选择。

(一)材料的分类。

(1)天然材料,如竹,木,石等。

(2)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

(3)化学材料,如塑料,涂料,油漆等。

(4)复合材料,如各类合金,玻璃纤维等。

(二)材料的特性:塑性,弹性,耐腐蚀性等。

(三)材料加工的方式:锯,刨,磨,钻,锻压,拼接,粘接,铸造等。

六,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

初步设计有以下几个方案,见图。

对相框其中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相框的两个方案的比较,权衡各个方案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决策选定第一个方案。

七,相框的制作。

(一)零部件加工:切削,成型,铸型。

(二)装配工艺。

(三)表面涂饰。

八,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寿命测试,产品适用性测试和结构测试等)。

(1),确保相框达到设计所承诺的功能。

(2),确保相框应满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3),确保相框应适应用户环境。

九,优化。

(一),方案优化。

(二),改良设计。

(三),外观润色。

2,手工相框怎么制作方法。

手工制作相框工具、原料:废纸。

手工制作相框方法:

首先先准备一张纸,包装纸彩纸可以,剪下一个四方型来。

接着把其中得一个三角型再向里折一下。

为了使它能够立起来不倒,咱们需要把它这么对折一下这么多做几个,把它闷插在相片上。

3,怎么填农村住宅通用设计图集方案选型表。

solidworks草图线条过粗寻求更改方法:

第一步:

第二部:

(使用方法)举例如图2所示:先选择圆形线条,然后鼠标光标移动到左下角的线形工具进行线形选择,立即就能显示你所想的线形尺寸或形态,此致!

相框。

相框(frame)类似一个正方形,内部扣空,空白处刚好放常用的相片。相框可分为木制类、塑料类、数码类、玻璃类。它主要是用于相片的四边定位及加强它的美观性。也利于保护相片的质量;像带有玻璃的相框,可以防止相片变色发黄等。

设计方案,是指标定一个项目设计的大方向。使一个大型、繁琐、复杂的工作可以有条理,有顺序,有效率的实施。设计方案能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工作过程中的返工、错误与偏差。使所生产出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完成它所应完成的任务,达到它所应达到的功能。应包含该项目的目标、要求、步骤与具体的任务划分。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三

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任务设计。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技能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1.课前的资源准备与教学环境设计。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笔筒,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套、筒身、底座,其特征在于,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筒身通过滑槽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不小心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结合图1-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筒,它包括筒套1、筒身2、底座3,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5,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6,筒身通过滑槽7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4。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8。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使用前,筒身2上的突子5与插槽6相互连接将筒身2卷成为圆柱形,之后通过滑槽7插入筒套1和底座3上,这样一来构成笔筒;当用户需要拿取各种笔时,捏住笔的一端后,向左或向右拿起笔即可,因为筒套1为倒圆台形,所以用户拿取笔的范围比现有的笔筒大,有效防止笔筒被笔带倒,而在用户工作时,可以将钢笔、毛笔、文具挂在挂钩8方便拿取;当用户需要记录重要事务时,手握住笔身,在印刷纸4上记录即可,当最上方印刷纸写满后,撕下即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身2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四

2、设计人员:。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五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2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分析”。本课时是在上课时进行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把在设计分析阶段产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方案构思的方法很多,教材上主要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介绍构思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方案构思。为了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和处理,设置了四个台阶式构思方法“画”——“仿”——“移”——“破”,并对每一个构思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递进式的构思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方案构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灵活地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台灯和相框的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及正确的版权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对“方案构思”的畏难情绪,合理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方案的构思,体会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构思中综合运用。

教学实施策略。

4、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贯彻以下理念:方案构思并不难;相信自己的创造潜能;交流和合作是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敢说善听。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上课时内容:设计分析过程“三要素”是什么?

2、从设计作品欣赏(可自由选择)导入新课。

4、学习并实践方案构思“四法”

“画”——画草图。

“仿”——模仿。

“移”——迁移。

“破”——奇思妙想。

通过一些实例(图片或视频)给学生从感官上对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构思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画、仿、移、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明白两点:(1)方案构思并不难;(2)你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只些其中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作进一步的了解。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方案的构思实践服务。所以,最重要的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多实践多创造!

6、布置作业:

构思一份设计方案:题目为拐杖或可以另选题目可从其功能、结构、便携等出发,如:

支撑脚的设计、

报警功能、

照明、报时……。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六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强化常规工作,努力把我们组建设成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紧密团结,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优秀备课组。

1.教师方面:

教研组长:章晓东备课组组长:邹文才。

备课组人员:邹文才郑晓琼任瑶瑶吴永端王振杰。

2.学生方面:

本学期任务重,时间紧。高三的通用技术高考在9月24号时间紧迫,高二16个班级就三位老师任课,总体任务较重。

1.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并争取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高二年级确保合格率不低于98%。

1.本学期备课组将切实搞好各种复习迎考工作,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

2.高二年级认真研究会考考试大纲,加强培优补差。

成员:全体成员。

时间:每周周一及周四下午第三四两节。

地点:高三办公室。

授课总数24辅导总数24考试总数4。

时间教学专题教学内容课时辅导备注。

第1周探讨新计划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12。

第2周。

考前模拟训练1针对高考中重点内容,探讨复习措施12。

第3周。

考前模拟训练2最后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解决12。

第6周放假。

第7周技术试验的探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11。

第8周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期中考试总结期中考试总结。

第12周课外活动的安排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3周技术语言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4周教学方法的讨论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5周模型制作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12。

第16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7周期中复习计划对高二期末复习计划制定和高三高考第二次考试冲刺复习计划。

第18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测试11。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笔筒,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套、筒身、底座,其特征在于,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筒身通过滑槽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不小心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结合图1-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筒,它包括筒套1、筒身2、底座3,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5,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6,筒身通过滑槽7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4。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8。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使用前,筒身2上的突子5与插槽6相互连接将筒身2卷成为圆柱形,之后通过滑槽7插入筒套1和底座3上,这样一来构成笔筒;当用户需要拿取各种笔时,捏住笔的一端后,向左或向右拿起笔即可,因为筒套1为倒圆台形,所以用户拿取笔的范围比现有的笔筒大,有效防止笔筒被笔带倒,而在用户工作时,可以将钢笔、毛笔、文具挂在挂钩8方便拿取;当用户需要记录重要事务时,手握住笔身,在印刷纸4上记录即可,当最上方印刷纸写满后,撕下即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身2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八

材料:一次性筷子、大头针、橡皮筋等;  。

时间:一节课  。

费用:全级16个班共用300余元,四个人一组,一组配筷子20双左右.  。

过程:开始没橡皮筋,用大头针固定,大头针很难钉,我试了也很难,不过有一个班还是全部用大头针来制作的.后来用橡皮筋,就容易多了,不过由于数量有限,前面的班每个组只配备4根橡皮筋.如果全部用橡皮筋来固定的话,制作就会很简单了.20分钟就可以完成.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九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通用技术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的要求,对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有效作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1.研究现状。

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关注和重视的内容。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听课效率,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还可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达到培优扶差的效果。通用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像其他高考科目,多搞题海战术就可以完成,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但由于会考的压力,很多老师把教育学生的重点转向应试技巧,采取一刀切,作业内容单一,作品要求单一,考核方式单一,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获取信息。

2.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2.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当然,我们应明白目标如果低了,学生就会不感兴趣,如果目标高了,实现的可能性就小了,因此作业设计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发展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作业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提高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全体发展的目标。对基础生,我们只要他们会根据指定的设计要求,按老师或书上演示的会模仿操作就行,如相框的制作,按部就班只要做出来就行;而对那些好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有所发挥,设计一些不一样的样式,并把它们做出来;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则不限制他们,每一次都让他们大胆地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主要是看看他们能不能搞一些创新产品,再对他们进行指导。

2.2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因此,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节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回去做鸡蛋承重试验,并让他们用手机拍下来,传到网上,在第二天上课时,我再把前一天的作业内容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他们认真完成的人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没有认真完成的人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同时达到了相互借鉴的效果。而在第二节稳固结构构的探析时,我则是事先让他们各自回去做一个不倒翁,再带到课堂上展示,并讲解制作经验,从而得出重心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2.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日本学者左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中说过: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活动,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时,即唯有学生在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学生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学完简单结构的设计这一结后,布置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发现,发现与明确问题,从而给自己一个作业,再把作业内容进行设计分析,构思绘图,并进行简单的制作。这样的作业内容学生都很喜欢,既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完成,又可以生生之间交换设计,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共同完成。学生通过作业设计,不但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体验,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4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有系统性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老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及能力培养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作业的设计不能太频繁,也不可太单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这一节我们讲壳体结构受力特点,可以先看一些相关视频,再布置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交一份关于视频中壳体结构特点的解说,通过讲评,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可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做这壳体结构试验,这样他们就能有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成效与思考。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生成和体现过程。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与实践,学生对技术作业不再觉得讨厌,反而很乐意地去做,而且经常会变着花样去完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

3.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策略。

学生学会了学习,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有效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形成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渠道查找资源的能力,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2手脑并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因此,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例如有些人文化分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强,这样的学生便可在作品设计中展拳脚,增强自信心。

3.3培养了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技术与社会密不可分,通过调查、访问、实践,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实践,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用积极的态度分析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技术保护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兰红.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中学物理,2014(12).

[2]陈燕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3(14).

[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十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十一

  为提高我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课余生活和发现信息技术优秀能手,办好学校信息技术节,开展信息技术科技教育活动,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组拟组织学生进行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方案如下:

鼓励广大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品主题思想要求健康向上。

(1)电子报刊: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期刊,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其他渠道搜集、经作者加工整理后成型。电子报应该含有报名、班级、出版单位、出版日期、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为虚拟的)。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链接。作品(含其中所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

(2)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绘画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每件作品不超过5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存放格式为jpg;提交的作品中,除上报jpg文件外,如所使用的工具(软件)有对应的源文件,需一并提交,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的作品,需同时提交psd文件(不能合并关键图层,体现原创性)。作品(jpg格式文件)的大小不得超过50mb。

(3)机器人制作。

学生运用“汇博士”、“乐高”或“广茂达”控件制作出成型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并能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学生自备机器人零部件和控件,学校可提供场地、电脑、展示台和一些现有的小零件)。作品可事先完成,展示时间在5—10分钟之间。

(1)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发动学生参加。

(2)学生利用电脑课和节假日在家进行制作。

(3)学生完成后将作品交给所负责的信息技术教师。

(4)各负责老师按上交作品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5)公布成绩并发放奖状。

1、以班为单位收集作品,上交信息技术科组。

各内容负责人及参加年级如下:

电脑绘画:负责人:xxx参加年级:3年级。

电子板报:负责人:xxx参加年级:5年级。

机器人制作:负责人:周弘参加年级:4—5年级。

注:除机器人外,每个类别上交作品数量不少于20份。

2、作品评比。

按上交作品划分为: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3、作品上交截止时间:20xx年10月28日。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十二

20**年9月21---23全县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为了学校全体教师实现更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备课授课,我校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二次培训学习,我们将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对本校的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开展“融技术于课程”、“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课题研究”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在我校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个性化实践者。

学校所有的教师。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1、掌握flash的使用,能编排和演示教学内容,能独立制作flash课件。

2、能够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各类图片的综合处理,为flash课件的制作准备素材。

1、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2、ps图片处理技术。

1、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引导教师自学自练,利用多种渠道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3、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采取讲授、上机操作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应以上机操作为主、讲授为辅,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4、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组织领导: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9.26—9.28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10.11—10.14ps图片处理技术。

微机室。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篇十三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