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考研数学上课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数学讲座心得1000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6 04:29:30 页码:11
2023年考研数学上课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数学讲座心得1000字(3篇)
2023-01-26 04:29:30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考研数学上课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数学讲座心得1000字篇一

同济六版高等数学中除了第七章微分方程考带号的伯努利方程外,其余带号的都不考;所有“近似”的问题都不考;第四章不定积分不考积分表的使用;不考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第九章第五节不考方程组的情形;到第十章二重积分、重积分的应用为止,后面不考了;

二、线性代数

数学二用的教材是同济五版线性代数,1-5章: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

三、数学二不考概率与数理统计

研究典型题型

对于数二的同学来说,需要做大量的试题。即使在初始阶段,数二的很多同学都在对典型题型进行研究,问题在于你如何研究它,我认为应该对典型题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面对一道典型例题,在做这道题以前你必须考虑,它该从哪个角度切入,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切入。

做题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为什么要用这几个定理,而不用那几个定理,为什么要这样对这个式子进行化简,而不那样化简。做完之后,必须要回过头看一下,这个解题方法适合这个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偏偏这个方法在这道题上出现了最好的效果,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就这样从开始到最后,每一步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那么这道题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掘。学习数学二,重在做题,熟能生巧。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与巩固。数学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训练解答综合题

此外,还要初步进行解答综合题的训练。数学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近几年来较为新颖的综合题愈来愈多。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灵活,难度也要大一些,应逐步进行训练,积累解题经验。这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并彻底弄清楚知识点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了的东西,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同时要善于思考,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一个题目有条件,有结论,当你看见条件和结论想起了什么?这就是思路。思路有些许偏差,解题过程便千差万别。考研数学复习光靠做题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做题,归纳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考生要在做题时巩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和运用知识点。对数学习题最好能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也就是对各种题型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从而在最后的实考中面对陌生的试题时能把握主动。

做参考书上的练习题

考研试题与教科书上的习题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有较大的灵活性,往往一个命题覆盖多个内容,涉及到概念、直观背景、推理和计算等多种角度。因此一定要力争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要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做大量的综合性练习题,并对试题多分析多归纳多总结,力求对常见考题类型、特点、思路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解题训练最好按题型进行分类复习,对于任何一个同学而言,都可能有自己很擅长的某些类型的题,相反的,也有一些不太熟悉或者不会做的题型,这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当有所侧重。

第一遍复习的时候,需要认真研究各种题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强项和薄弱环节有清楚的认识,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不擅长的题型的练习了,经过这样两边的系统梳理,相信解题能力一定会有飞跃性的提高。

2023年考研数学上课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数学讲座心得1000字篇二

1基础

有的同学本身数学基础差,再加上考研数学要求掌握消化的内容较多,暂时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有部分考生对考研数学的基本定理停留于记忆层面,理解不透彻,对重要的数学法则,重要的结论不熟练,更不擅于运用。

对于很大一部分考生来说,在解决数学综合试题和应用题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综合能力较差,而这类题的分值又往往较高,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矛盾,那就是“这个题看上去不难,为什么我就是不会做”。其实很多考生都面临过这种情况。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问题,那你就要从自身开始着手,分析一下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在所有出现这类问题的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所谓不扎实并不是指你没有记住这些知识,而是你不能灵活运用,换句话说,你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种情况,大家需要多参照练习题的答案,搜集答案中的解题思路。

解决办法:把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当作比较对象是件好事,但是经常这样比较会导致自己信心的降低,因此在与其他人比较的同时,重要的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纵向比,看自己现在和过去相比进步了多少,这样巩固自己的信心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应该参照自己的目标院校分数,给自己制定阶段达标计划,只要这个阶段达到了目标就可以了。

2时间

导致学习低效率可能是时间掌握不够好,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并且没有在自己最有效率时间内学习。

很多同学看起来非常刻苦,几乎时刻不离考研自习室,你能看到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复习考研数学,但事实上有一部分同学并未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差异;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或者认为自己其他科目更需要提高,便在考研数学复习的时间分配上出了岔子,这也是在考研数学复习上效果不大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每天制定时间表,按照计划学习,找出一天中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把最需要记忆掌握的东西放到这个时间段。 在前期积累强化阶段可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学习习惯,在后期强化冲刺阶段考生则要适当调整复习策略。

3注意力有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三心二意,自习室有个风吹草动都要扭个脖子瞧一眼,很就容易使思考过程不断被打断从而无法建立起数学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而导致效率不高。

解决办法:人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研需要耐力和毅力,每次走神时,就要告诫自己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考研,其他活动都可以往后延缓,所有的其他事情都是小事,不值得的自己费心,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紧凑的时间表,如果时刻都有任务要做,也不会总走神的。

4心理素质

考研不仅是“持久战”、“信息战”更是一场“心理战”。心理素质不仅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更会在考试的考场上有更大作用。

很多同学在考研数学的复习中,甚至在整个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看到别人情绪波动自己就定不下心来;看见不考研的同学在节假日游山玩水,自己也蠢蠢欲动;看见同班同学找到好的工作便开始惴惴不安;看见有的同学放弃考研跟着也想放弃。这样的同学总是显得不够坚定,而考研需要的是有一颗坚定、且坚持的心。

解决办法:建议找几个一起考研的同学一起学习,大家互相鼓励,遇到事情共同解决. 这几个同伴应该是心静比较稳定的人,大家性格可以互补或者有一个人可以影响大家,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拿一个每天踏实学习的人当作榜样,看看别人是怎样每天学习的,多讨教。

考研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考研数学复习的效率提升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只要在不断地巩固强化中掌握正确合理的考研复习方法,不断进步,最终考研成功。

2023年考研数学上课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数学讲座心得1000字篇三

1、点式学习

数学知识由一系列的基本定义、基本定理、基本方法组成,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两两结合,三两结合就能构成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考题,但追根究底,若没有对这些小知识点透彻的学习是不可能漂亮求解复杂问题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道理所在。如何才能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呢?

一般也需要分三步:一、这个点在讲什么?二、这个点揭示了什么?三、这个点如何使用?例如,中值定理里有一个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从以上三个层次理解就是:一、讲切线与两端点连线的问题;二、揭示了导数与函数的内在关系;三、可以用来沟通函数与导数,出现在不等式证明及中值定理证明题目中。

2、线式学习

在掌握好第一步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后,就好比我们手里有有一把珠子,要想便于携带需要把这些散珠穿起来,这就是线式学习。那么这条穿珠子的线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至于如何找到这条线,其实不难,大家手头的教材的编排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的,我们只需深刻理解教材的编排方式就可以将珠子穿起来了。当然,每个人的水平又是不同的,有人理解的深刻,有人理解就浅见一些,不过,只要多下功夫,“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3、面式学习

过线式学习,我们已经把知识做成了一根根线,现在需要把这些线织起来。线与线之间的联系就需要站高一些来看了,各个章节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综合起来又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需要较高的抽象综合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从整体上看高等数学,首先研究函数极限连续,那这是在说明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及使用的工具,以极限的手段研究连续函数;后续研究导数及其应用以及中值定理,这是进入一元函数微分学的,一元函数微分学学清楚了后边多元微分的学习就可以轻松进入,对比学习即可;再者就是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学习,这是整个积分学的基础,后续多元的积分学,包括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面积分从本质上说要想计算出来都要转化成一元函数的积分来处理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