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8:14:31 页码:12
2023年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精选9篇)
2023-11-21 18:14:3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文章更具条理和连贯性。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招聘广告范文,供大家在招聘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一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由万科集团投资开发,集滑雪度假、四季休闲、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拥有松花湖西武王子大饭店、青山客栈、北美风情商业小镇、吉林one山顶餐厅等度假配套设施,以“家庭”为主题开展春季户外踏青、夏季消夏避暑、秋季登高赏叶、冬季温泉滑雪的四季项目,目标打造中国北方最具吸引力的度假目的地。

本度假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吉林市,总体设计为北美山地风格,引进日本株式会社王子大饭店进行开发咨询及运营管理,旨在以温馨细致的日式服务,让宾客享受最周到贴心的度假体验。

度假区首开区将于雪季开业,依托国际级滑雪场,全景式呈现松花湖西武王子大饭店、吉林one山顶餐厅、北美风情商业街、青山客栈、青山公寓等度假设施,不论您是家庭度假客人、滑雪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度假区都为您准备了丰富的度假内容和体贴的度假服务,希望您可以在度假区拥有一段愉快的时光!20雪季我们不见不散!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二

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北纬40°52'至46°18'。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以西为松辽平原与西部平原。本区属于温带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夏季短而凉爽,宜避暑,冬季长而寒冷,宜观冰雪、雾凇及开展冰雪活动。春秋期多风,年均气温2—6°c,1月为-20--14°c,长白山区更在-23°c,7月为16-24°c。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民族。林业发达,汽车制造业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长白山是本省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它有茫茫林海,巍巍高山,其自然环境和生态保存完整,因而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主峰白头山周围多火山遗迹,长白山天池为著名的火山湖,兼有瀑布。这些都使其成为吉林省最主要的旅游资源。此外尚有向海、莫莫格等自然保护区,皆为水草丰茂、珍禽集中之地,这些地区都是游览、滑雪、登山、疗养的好场所。松花江及松花湖,绰约多姿,其雾凇(俗称雪挂)构成一个悬珠堆玉的世界,全国闻名。辉南、靖宇之间的龙岗火山群为中国第二大火山群,包括72座火山。文物古迹中以有关高句丽古国者最多,如集安县高句丽都城“国内城”、广开土王碑及洞沟古墓群、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等,为了解高句丽历史提供了大量资料。而敦化县敖东城、六顶山墓则是渤海国的遗迹。长春伪皇宫是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近年因人们对“末代皇帝”的兴趣,这里已成为参观重点。朝鲜族是吉林省特点最明显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居室别具特色,节日期间举行摔跤、荡秋千、压跳板等活动,民族歌舞欢快热烈,柔美而刚健,“长鼓”,“扇舞”、“顶水舞”、伽耶琴演奏等是传统节目。

地方文艺:吉剧流行于长白山、松花江一带,生活气息浓郁,表演朴实逼真。“二人转”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一般只须两个演员,载歌载舞,便于及时表现民众心声。

饮食文化:吉林菜肴以用料名贵、营养丰富、有滋补医疗作用为特点,常用人参、熊掌、飞龙(榛鸡)、麟面(驼鹿鼻子)、猴头(蘑)、哈士蟆等,味厚而不腻。长春市的真不同酱菜、鼎丰真糕点,吉林市的白肉血肠、清蒸松花江白鱼,四平市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延边的朝鲜冷面等,都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三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自然与人为并重。东部绵延千里的长白山,风光秀丽、森林茂盛。以垂直景观和天池闻名于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中部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形成了生态与冰雪旅游带。长春净月潭绿荫如盖,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其规模人称亚洲人工林之最,堪称“大都市中难得的一块净土”;长影世纪城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伪满皇宫及伪满八大部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吉林雾凇冰清玉洁,每到冬季在适宜的条件下,松花江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西部草原、湖泊、湿地相间分布;郭尔罗斯大草原一望无际,查干湖水域浩瀚,鱼儿成群,水鸟飞翔,岸上一片蒙古族风情;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种类最丰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并被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

四种颜色:

吉林省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漫长。一年四季四种风光、四种颜色。冬日银白色、春日浅绿色;夏日深绿色;秋日金黄色。我们用四句优美的话语来形容吉林的'四季:冬天的寒冷为大地披上了银白的雪衣、春风的吹拂使万物生机盎然、夏日的骄阳哺育了花草绿荫,秋日的金风是整个城市爽然明丽。所以说,吉林省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这次吉林之旅会给您带来无限的回忆!吉林将是您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玩冰雪的理想旅游胜地!

接下来就请大家和我走进我的家乡,走进缤纷四季多彩吉林!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四

大家有去过吉林市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吉林市概况。

导游词。

欢迎大家阅读!

问候语。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风光奇特,人文荟萃的吉林。【地理位置】。

吉林省位于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腹地、中国东北中部,东西最长约750千米,南北最宽约600千米。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连黑龙江省。

全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总人口约为2700万,也是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吉林省是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有汉、满、朝鲜、蒙古、锡伯等个56个民族。

【省名来源】。

吉林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满语音译为“吉林乌拉”,“吉林”是“沿着”“乌拉”是“大川”,“吉林乌拉”意思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简称吉林。以省内城市名定为省名在我国仅此一例。

【吉林省的历史】。

说到吉林的历史,可谓久远。在距今六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吉林省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两汉、南北朝时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丽、肃慎人在此活动;隋唐时期有肃慎人后裔建立的少数民族权渤海国;辽金元明时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这里生活;清朝认为长白山是其祖先“龙兴”之地,同时为达到皇室贵族独占东北特产的目的而将此“封禁”起来;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朝将吉林将军辖区改称为吉林省,简称吉;中华民国成立后,设吉林都督和民政长官,统辖全省军务和行政事务;191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称霸东北,在吉林设巡阅使、保安司令、主席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属地;1945年之后,东北划分九省;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会设在吉林市,1945年省会迁至长春。

吉林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长春市,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业的中心。还有吉林、四平、白城、白山、通化、辽源、松原7个地级市,以及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还有1个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直属单位,地级管理。过去我们将吉林省的行政区划概括为“两白加两原,长吉通四边”。

【吉林省的省情】。

东部地区能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自然与人为并重。东部绵延千里的长白山,风光秀丽、森林茂盛。以垂直景观和天池闻名于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中部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形成了生态与冰雪旅游带。长春净月潭绿荫如盖,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其规模人称亚洲人工林之最,堪称“大都市中难得的一块净土”;长影世纪城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伪满皇宫及伪满八大部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吉林雾凇冰清玉洁,每到冬季在适宜的条件下,松花江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西部草原、湖泊、湿地相间分布;郭尔罗斯大草原一望无际,查干湖水域浩瀚,鱼儿成群,水鸟飞翔,岸上一片蒙古族风情;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种类最丰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并被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

【四种颜色】。

吉林省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漫长。一年四季四种风光、四种颜色。冬日银白色、春日浅绿色;夏日深绿色;秋日金黄色。我们用四句优美的话语来形容吉林的四季:冬天的寒冷为大地披上了银白的雪衣、春风的吹拂使万物生机盎然、夏日的骄阳哺育了花草绿荫,秋日的金风是整个城市爽然明丽。所以说,吉林省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这次吉林之旅会给您带来无限的回忆!吉林将是您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玩冰雪的理想旅游胜地!

接下来就请大家和我走进我的家乡,走进缤纷四季多彩吉林!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五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1个县、4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430万,其中城区人口159.8万多人。

吉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年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城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北国江城之称”。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区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誉为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更是冬日的奇芭。

吉林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物产富饶,工农业飞速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有“化工城”的美称,同时也是北方的交通枢纽。

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作为塞外北国的一颗璀灿明珠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松花湖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我国大型人工湖之一,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融山、水、林、崖为一,以广阔幽深、自然古朴为特色。春天满山鹅黄白帆点点;入夏青山滴翠绿水雍容;金秋山染五色湖产琳琅;冬季瘦峰素裹冰清玉洁,北国风光一眼收。

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说,有穿心洞、滴水洞、长仙洞和通天洞等多处天然石洞。

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重达1770公斤的一号陨石,在吉林市陨石雨博物馆展出。陨石博物馆现收藏陨石标本共138块,碎块达3000余块,系1976年3月8日降落于吉林市郊的陨石雨。

吉林市现在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线上热点城市。吉林市的旅游线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长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线、民俗风情线(朝鲜族、满族风情)和雾淞冰雪线(乘雪撬、赏雾、溜冰滑雪、看冰灯、彩灯、河灯)三条线。

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湖畔,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源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美丽的松花江呈"s"形流经市区。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故有"北国江城之称"。吉林市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六

第一条为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吉林省防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防洪及与其有关的一切活动。

第三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市长、县(市)长、区长负责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统一领导。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领导下,指挥本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交通、电信通信、石油、电力、铁路、工矿及贸易、物资、供销等有防汛抗洪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汛期应设立防汛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城市市区防汛指挥机构为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分支机构,服从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

乡(镇)人民政府成立防汛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办事机构可设在农村水利管理站。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制定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

松花江、辉发河、饮马河、拉林河、卡岔河的防洪规划按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执行。

蛟河、霍伦河、鳌龙河、细鳞河、金沙河、岔路河、团山河、温德河、拉法河、(mang)牛河、挡石河、漂河、木其河、山麻河的防洪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其它河流防洪规划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修改防洪规划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以下规定制定防御洪水方案。

松花江、辉发河、饮马河、拉林河、卡岔河流经本市行政区域内河段的防御洪水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蛟河、霍伦河、鳌龙河、细鳞河、金沙河、岔路河、团山河、温德河、拉法河、(mang)牛河、挡石河、漂河、木其河、山麻河的防御洪水方案,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其他有防汛任务的河流及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防御洪水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修改防御洪水方案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七条水库、闸坝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规划设计、防御洪水方案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七

鸣山绿洲座落于吉林市东端风景秀丽的龙潭天泰经济开发区内,“鸣山”渊源于当年康熙皇帝策马于此,但见两池碧水置一山之上,清潭幽深,澈而灵动,山水一色,浑然天成。遂问山名,康熙熟解佛理,随口说出:无名亦有名,此山既鸣山。后有诗为证:逐鹿畅奔百行鞭,问山无名何事难,青涛映水绿翠间,悠然泛波鸣山现。

鸣山绿洲生态庄园被鸣山四面环抱,悠然湖与泛波池两潭碧水坐落园中,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渡假、商务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近年来鸣山绿洲以自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用匠心独具的创意奉献出越来越多的精品主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前来休闲娱乐、观光游览。

园区内餐饮部设有大型阳光生态餐厅、多功能音乐ktv包房、豪华ktv包房(设有自动旋转餐台,可同时容纳30人就餐),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并可承办大型喜寿佳宴,同时免费提供婚纱外景拍摄;客房部设有高档、标准、普通客房能接待300人同时入住。中型视频会议室一间,接待商务洽谈和各类会议;康乐部设有大型户外垂钓池、露天游泳池、冬季滑雪场、丛林历险、登山、划船、*、篝火、儿童乐园、蒙古包、棋牌娱乐、健身康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农产部建有餐饮自用大型养殖基地,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果园、鱼池、山野菜加工厂等配套设施,真正作到了自种自养自加工,绿色餐饮一条龙,大大满足了餐厅供给需求,顾客可以置身于明亮幽雅的阳光生态大厅,可以边赏边食感受田园风情,真可谓:天然绿色好心情,新鲜纯正好味道。

整个庄园以绿色生态为经营主题,这里依山抱水,空气清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融山水于一色,浑然天成。隐逸田园的高档享受,舒心惬意的工薪消费,鸣山绿洲距离市区仅3公里,并常年设有短途接送车,魅力江城中有一个世外桃园,全体员工将以热情的服务、丰盛的佳肴真诚欢迎各界宾客来鸣山旅游圣地度假观光、商务洽谈、休闲娱乐。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八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

文档为doc格式。

介绍吉林市的导游词篇九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

“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

“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3%。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3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4%,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