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8 01:14:07 页码:11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九篇)
2023-01-28 01:14:07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一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故事。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指导法、归类法

教学过程:

一、列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

师:孩子们听说过这些故事吧,这些故事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成语故事。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名字是程门立雪。(板书课题)

三、听师范读成语故事,学习生字。

1、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尽、冒、敲、等、默、久、疼

(师:这个词常用来形容老人)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

自由读;

指名读。

(3)给“容”组词。

(4)了解“酉”部首。

教师示范写“醒”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老师适时评价)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提要求:

(1)标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2、小组交流自学结果,并纠错。

3、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4、师适时评价。

5、抽学生分自然段读、师适时指导、纠错读音。

6、评价。

五、作业布置

1、讲田字格中的字组一个词语。

2、找一找你还读过哪学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程门立雪

醒 容 急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二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慈、漫”;正确书写并记忆“著、敬、题、待、漫”。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老师家门口。

3.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2.从杨时的行为中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它们大多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因此流传至今。

有一些还有专门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成语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通过预习,请你说说课题中,“程”指谁?“立雪”是什么意思?谁在程门立雪?为什么要立雪?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要求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尝试说说课文的内容。

3.教师归纳并出示。

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同学去向程颐老师请教问题,发现老师在午睡,就不敲门,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慈祥的程颐老师醒来后被深深地感动了。

1)生自由朗读。

2)同桌合作,学习10个生字。

3)交流。

音:宋(平舌音)、敬(后鼻音)、漫(前鼻音)

形:题(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义:著名(换词)漫天飞舞(换词)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4)指名读,男女生读。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动脑动口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并把10个生字有意识地结合在里面,一举两得: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为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平台,融识字于语言环境之中。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时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杨时真是一位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人,请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可以看出?说说理由。(先自己圈划,再小组讨论)

2.交流,随机讨论。

1)抓“争论、尽快、鹅毛大雪、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待”,体会杨时爱学习的品质。

2)抓“悄悄、默默、静静”等,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品质。

师引读3、5节。

3.小结:杨时尊敬老师,宁愿在风雪中等待也不愿打扰老师休息;杨时爱学习,不浪费一点点时间,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程老师又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

根据反馈指导朗读4、6节,重点体会“急忙、心疼、久久”。

5.想象:程老师望着门外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他会怎么想?

6.小结:程老师爱学生,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

说明:

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品词读句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他们的敬佩之情。感悟后再进行朗读训练,效果自然更上一层。对学生来说,感悟这些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概括,使整个过程“形散而神不散”。

四、课外拓展,完成练习。

1.杨时冒雪请教老师,还在雪地里等了好久。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2.出示课后的三幅图,讨论:

1)图上的老师各在干什么?

2)如果你有问题要请教老师,遇到图上的情况,会怎么做?

3.选词填空。

4.写字。

说明:

拓展练习有步骤地把焦点从课文延伸到学生自己身上,联系实际,开拓了学习的空间。既进行了语言方面的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三

程门立雪

浦江县实验小学 朱柏烽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 再读课题。

三、听成语故事录音,学习生字。

1、听录音。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 尊 论 尽 冒 敲 等 默 久 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 慈 祥 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练习

(1)杨时( )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 )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立雪( ),( ),( )。

(3)学生自由说。 “程门立雪”指的是( )。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 )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

(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a、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2)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3)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程门立雪(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8个生字“程、杨、尊、敬、咱、待、疼、漫”;积累“程门立雪、尊敬、尽快、请教”等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在阅读和训练表达的过程中思考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颐老师家门口,

4.从杨时的言行中体会他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和训练表达的过程中思考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颐老师家门口,

2.从杨时的言行中体会他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好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识字卡片;学生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引入,揭示课题

1.成语引入。

(1)出示:八仙过海、狐假虎威、庞然大物、六神无主、胸有成竹、望梅止渴。

(2)学生齐读。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3.揭题: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成语故事。 板书:程门立雪

(1)指名读。

(2)学生字:程。(开火车拼读)

(3)认识程颐:程颐,是宋朝的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他和哥哥程颢一起做研究,两人都有很大的成就,还拥有许多出色的学生呢!

(4)齐读。

4.过渡:程门立雪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地学学这个成语故事吧!

二、听成语故事录音,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借助拼音读生字:

媒体出示:程、杨、尊、敬、疼、咱、待、漫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咱、待、漫”组词。辨字“漫和慢 待和持”(媒体出示)

(4)注意“尊、敬”的结构和笔顺。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指导杨 注意横折折折钩,第2折在横中线位置

尊 不要丢掉横,寸中横为长横。

敬 左右结构 反文撇为竖撇,和草头略平,或高一点。

(6)媒体出示词语

学生自由读,一学生领读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小节加序号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结。

3.教师给评点指导。注意“尽”多音字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借助提示语读出杨时对老师的尊敬,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四、 练习巩固

媒体出示

争论 争吵

(1)小雪踩了飞飞一脚,两人( )起来,真不应该。

(2)上课时,同学们为不同的意见( )起来。

请教请求

(1)文艺演出时,学校缺少一套民族服装,( )兄弟学校帮助。

(2)我有道题目不会做,就去( )老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

2.板书:程门立雪

3.读题2遍

过渡:程门立雪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地学学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

2.根据第一小节,请学生用一句话来介绍杨时

(1)杨时( )

预设:1.杨时是宋朝著名的学者。2.杨时是一个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人。

(2)说明杨时是( )的大学问家

(3)引导使用既······又······板书:杨时既爱学习又尊敬老师。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立雪

(3)学生自由说。

(4)怎样“立”,用直线划出相应内容

媒体出示: 他们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待着

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为了( ),(谁)和(谁)程门立雪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 )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为了( ),(谁)和(谁)程门立雪,说明杨时是( )的大学问家。

(学生自由说)

7.过渡,老是醒来看见自己的学生立于鹅毛大雪之中会怎么样? 媒体出示4、6小结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学生领读。

(3)理解“久久”意思

学生回答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

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二、拓展提升情

1.小结。杨时当时已经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了,为什么有问题还要请教自己的老师呢?

2.交流。

3.小结:看来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不仅让我们懂得要尊敬老师,还告诉我们要懂得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36 程门立雪

杨时是一个既爱学习又尊敬老师的大学问家 为了

程门(谁)和(谁)立雪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五

浦江县实验小学 朱柏烽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 再读课题。

三、听成语故事录音,学习生字。

1、听录音。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 尊 论 尽 冒 敲 等 默 久 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 慈 祥 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练习

(1)杨时( )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 )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六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6个生字“程、杨、尊、敬、咱、待”;积累“程门立雪、尊敬、尽快、请教”等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在阅读的过程中按要求思考和圈划,并思考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颐老师家门口。

4、从杨时的言行中体会他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好品质。

一、成语引入,揭示课题

1、成语引入。

(1)出示:八仙过海、狐假虎威、庞然大物、六神无主、胸有成竹、望梅止渴。

(2)学生齐读。

2、揭题: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成语故事。 板书:程门立雪

(1)指名读。

(2)学生字:程。(开火车拼读)

(3)认识程颐:程颐,是宋朝的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他和哥哥程颢一起做研究,两人都有很大的`成就,还拥有许多出色的学生呢!

(4)齐读。

3、过渡:程门立雪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地学学这个成语故事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题意思

1、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3、指名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4、认识杨时。

(1)学生字:杨。

(2)师生配合读:杨时是宋朝有名的学问家,他曾经是程颢的学生,程颢死后,拜程颐为师。杨时谦虚好学,一生都在专心研究学问。。

5、学习第一小节,进一步了解杨时。

(1)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正确。

(2)学习:尊敬。

理解“尊敬”的意思。(找近义词:尊重、敬重、敬爱)

齐读:尊敬老师。

(3)师生配合读。

(4)齐读第一小节。

6、过渡:杨时和他的同学为什么要冒雪等在程颐老师家门口呢?

三、边读边思,体会尊师言行

(一)学习第2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2小节,思考老师的问题。

2、指名交流:杨时和同学为什么要冒雪等在程颐老师家门口呢?

3、出示: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

(1)指名读正确。

(2)正音:尽快。理解词义。 板书:尽快

(3)理解:冒着鹅毛大雪。

a结合图片,体会鹅毛大雪是指雪下得很大。

b比较句子:杨时和同学一同去请教老师。

杨时和同学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老师。

a男女生分别读句子。

b提问: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板书:冒雪

c小结:看来我们只要加上一些对于情况的描写,就能让句子更生动。

d 出示:我和小明( )一同去上学。指名交流。

c 理解:请教。(请求别人教导) 板书:请教

(4)男女生比赛读,感受杨时爱学习。 板书:爱学习

4、过渡:为了学习上的问题,杨时和同学顾不得鹅毛般的大雪,急切地往程颐老师家走去。到了程老师家门口,他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第3小节

1、读文划句:轻声读课文第3小节,用直线划出杨时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杨时做的事。

2、指名读正确。

3、指名交流划的句子。

4、出示: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程老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儿等一会儿吧!”

(1)指名读正确。

(2)学生字:咱。正音:咱们。

(3)师生配合读句子。

(4)说话练习:原来悄悄地就是轻轻的意思,那么你们平时还会悄悄地干什么呢?

(5)指导朗读:杨时听见程颐老师打鼾的声音,知道老师在休息,于是悄悄地对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板书:悄悄地说

5、出示:他们就站在门口,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

(1)指名读正确。

(2)学生字:待。

(3)情境朗读。

(4)想象说话:如果他们就这样一直站着,可能会怎么样呢?

(5)齐读。

(6)指名完成板书:学着上面的样子,你能帮老师完成下面的板书吗?

板书:默默地背 静静地等

(7)思考:你为什么会这么写板书呢?

6、指导背诵。

(1)借助板书,试着把杨时和同学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自由准备、指名交流。

(2)借助提示,尝试背诵:走到程老师家门口,杨时 ,忽然,听见 ,就悄悄地对同学说:“ !”他们就站在门口, , 。

7、明理:小朋友们,古时候的人都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挂在嘴边,可见那时老师的地位之高。站在雪地里的杨时当时40多岁了,已经是有名的学问家了,可是他甘愿受冻也不愿打扰老师休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尊敬老师

8、齐读第1小节:杨时真了不起,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对他的评价吧!

9、小结:程老师醒来看到这一幕,会说什么,又会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程门立雪。

【板书设计】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七

程门立雪教学课件

《程门立雪》是一篇成语故事,写的是宋朝大学问家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慈、漫”;正确书写并记忆“著、敬、题、待、漫”。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老师家门口。

3.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2.从杨时的行为中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它们大多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因此流传至今。

有一些还有专门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成语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通过预习,请你说说课题中,“程”指谁?“立雪”是什么意思?谁在程门立雪?为什么要立雪?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要求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尝试说说课文的内容。

3.教师归纳并出示。

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同学去向程颐老师请教问题,发现老师在午睡,就不敲门,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慈祥的程颐老师醒来后被深深地感动了。

1)生自由朗读。

2)同桌合作,学习10个生字。

3)交流。

音:宋(平舌音)、敬(后鼻音)、漫(前鼻音)

形:题(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义:著名(换词)漫天飞舞(换词)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4)指名读,男女生读。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动脑动口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并把10个生字有意识地结合在里面,一举两得: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为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平台,融识字于语言环境之中。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时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杨时真是一位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人,请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可以看出?说说理由。(先自己圈划,再小组讨论)

2.交流,随机讨论。

1)抓“争论、尽快、鹅毛大雪、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待”,体会杨时爱学习的品质。

2)抓“悄悄、默默、静静”等,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品质。

师引读3、5节。

3.小结:杨时尊敬老师,宁愿在风雪中等待也不愿打扰老师休息;杨时爱学习,不浪费一点点时间,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程老师又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

根据反馈指导朗读4、6节,重点体会“急忙、心疼、久久”。

5.想象:程老师望着门外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他会怎么想?

6.小结:程老师爱学生,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

说明:

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品词读句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他们的敬佩之情。感悟后再进行朗读训练,效果自然更上一层。对学生来说,感悟这些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概括,使整个过程“形散而神不散”。

四、课外拓展,完成练习。

1.杨时冒雪请教老师,还在雪地里等了好久。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2.出示课后的三幅图,讨论:

1)图上的老师各在干什么?

2)如果你有问题要请教老师,遇到图上的情况,会怎么做?

3.选词填空。

4.写字。

说明:

拓展练习有步骤地把焦点从课文延伸到学生自己身上,联系实际,开拓了学习的空间。既进行了语言方面的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

拓展阅读:《程门立雪》课文

杨时是宋朝著名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相传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在读书时争论起来。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

走到程老师家门口,杨时刚想敲门,忽然,听见程老师打鼾的声音,就悄悄地对同学说:“程老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就站在门口,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很久,程老师醒来,发现两个学生站在门口的雪地里,就急忙把他们拉进屋里,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老师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八

(3)学生自由说。 “程门立雪”指的是( )。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 )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

(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a、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2)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3)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程门立雪的课件 程门立雪的启发是篇九

设计思路:

《程门立雪》是一篇成语故事,课文中说的故事就是这个成语的典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程门立雪”这个词语的意思,充分体现“立雪”的情景,进而使学生热爱学习,尊敬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能较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尊敬老师。

3、会用“非常”、“急忙”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告诉学生“程门立雪”是个成语,课文《程门立雪》讲的就是这个成语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把带注音的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读错或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破词、破句的现象。

三、熟读课文,读流利。

1、练习把课文读流利。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2、标出自然段,同桌互读,每人读一段,看准读得正确、流利。

四、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1、轻声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杨时是个什么样的人?

2、指导读好2-5自然段。读出感情,理解词句。

(1)找出杨时爱学习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出急切的心情,读中理解“争论”、“弄清”、“冒着”、“请教”等词语。

(2)指导读杨时尊敬老师的句子或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悄悄地”、“一声不响”、“默默地”、“静静地”的情景。指导读出杨时他们生怕有一点动静都会吵醒老师的心情,读得轻轻地。

(3)通过读全文,再把课文写雪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然后说一说“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意思。

五、指导写字

惊:右窄左宽,竖心旁要写得稍靠左,还要注意它的笔顺,左边“京”字上中下各部分要对齐。

醒:左边“酉”不要少写中间的一横。

宋:宝盖头要定位好,下面“木”字的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容:注意下面“谷”的“八”要压在横中线上,“口”字居中。

息:注意第五笔“一”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心”字的位置要摆好,上下对正。

六、做课后第2题和第3题。

1、第2题是让学生照样子,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慢慢地,轻轻地,渐渐地等,目的丰富学生的词汇。

2、第3题是练习用“非常”和“急忙”造句。要先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运用词语造句。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