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1:47:43 页码:14
最新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1篇)
2023-11-24 01:47:43    小编:ZTFB

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思考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总结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和经验,对于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总结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一、复习目标:

1、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册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

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作文方面:

三、复习重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四、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五、复习进程及要求: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要求。

1.14。

一二单元。

1、单元所有的生字词语会读会认会写。

2、每一课要求会背诵的部分能熟练掌握,本册书中的古诗大部分会默写。

3、每一单元的园地中的内容能掌握,特别是单元练习中的拓展部分。

1.15。

三四单元。

1.16。

五六单元。

1.17。

七八单元。

1.18。

1、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多义字。把握汉字的构字和表达特点。

1.21。

1、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部分好词佳句能运用在口头和书面语言里。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加强积累课内、课外的生动的词语和成语。

例: 词语搭配、填量词、发现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抄写文章中的四字词语。

1.22。

句、文段。

1、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并修改表达不完整的句子。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具体,并能写常用的关联词。(因果,条件,假设)和比喻词写句子。

3、能概括文章每段话的主要意思及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常用的构段方式以及文章的表达特点。

4、能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强课外阅读。

1.23。

习作。

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写下自己印象较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1.24。

综合练习。

模拟考试。

完成综合试卷并讲评。

完成上学年期末考试卷。

1.25。

模拟卷讲评。

强调模拟卷中出错最多的点,提醒学生考试时的注意点;学生自由复习。

六、复习注意的问题:

1、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

2、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

4、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

5、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灵感来源:

暑期见满池荷花,轻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偶得。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想象,培养学生的美感。

2、扩展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

3、感受语言的作用与美妙,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搜集吟咏荷花的诗词佳句;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课前词语活动:

接首尾:

例:文--文学--学习--习作--作文。

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好接首尾。1、爱(爱护--护卫--卫生--生活--活泼可爱;爱好--好人--人见人爱……)2、“咏荷-荷花-……歌咏”(如“咏荷-荷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话短说-说三道四-四面楚歌-歌咏”;“咏荷-荷花-花儿-儿歌-歌咏”;“咏荷-荷花-花枝招展-展出-出山-山歌-歌咏”;“咏荷-荷花-花好月圆-圆满-满腔热情-情歌-歌咏”……)。

一、吟诗赏画,激趣引题。

1、看画对话(课件出示图片)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件出示古诗与相关图片)。

3、自由对话谈感受:诗如何?话怎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4、揭题: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历来倍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吟咏,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咏荷”。(揭题)。

二、自由对话,了解荷花。

1、你们对荷花有哪些了解?

2、出示荷花知识卡片。(课件出示)。

三、视觉享受,吟咏朗诵。

1、视觉欣赏。(出示相关图片风光)。

边看边想。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写荷花的诗词散文。

(课件出示《采连曲》、《小池》、《如梦令》、《清贫乐》、《山居秋暝》、《池上》、《荷塘月色》)。

自由选择朗诵。

四、再次欣赏,直抒胸臆。

1、再次欣赏画面,边看边想,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想到了,还可以马上记下来。

2、自由抒怀。自由选择吟颂方式。

五、自我小结,引申激趣。

1、自由说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你上好课后,想干什么?

2、说本次活动灵感来源,希望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深入学习研究,多做摘记或知识卡片,有灵感随时记录。

3、自由吟颂。可读可摘可写可画,自由选择方式。(课件出示选择作业)。

作者邮箱:huzhouhuanqiuxxf@。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

2.借助注释和课堂补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

2.翻译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应该学过一些古代少年儿童聪慧机敏的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故事。

二、释题: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注意字音。

骤   差  奕   谢道韫。

2、理解字词,注意停顿,翻译文章(朗读原文加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补充:古今异义词“儿女”)。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点“公”指谁;补充“欣然”)。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点“兄”与“兄子”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差”)。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点“兄”与“兄女”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因”)。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点“大兄”指谁)。

四、悟读课文,自主探究。

1、理解特殊句式(读下面句子,感受它们与别的句子的不同之处)。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 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 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与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主语,……也)。

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五、小结。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初步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提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主题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能不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一摆。

小朋友们,请你用手里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怎样才能知道剩下几个五角星。

2、反馈,交流。

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1:先算出减去2个剩下多少,再算出减去3个剩下多少。。

算式:10-2-3=5。

方法2:先算出一共减去几个,在算出还剩下几个。

3、“创造”小括号。

先算:2+3=5。

再算:10-5=5。

怎么才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方法1:10-2+3=5。

方法2:10-2-3=5。

方法3:10-2-3=5……。

4、认识小括号。

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看到这么多的符号,你有什么想法呢?

是啊!符号太多太乱了,而且其他人也不能知道你的意思,看来应该找一个简洁、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数学家帮我们选择了用“”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

10-(2+3)=5。

现在你来说说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总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4做一做。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你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说说你想先算什么,再列算式。

3、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说说上下两式有什么区别?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吧!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同时加强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认读生字。

3.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十年后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才是自己的幸福。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5.反复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

6.谈谈你的幸福观。

7.分角色朗读。

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向身边的人访谈对幸福的理解。

3、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三、交流讨论。

1、请同学复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2、表演故事,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学习以后的收获。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是重点。)。

4、联系亲身经历和课前做的访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拥有中,我们细心回味着什么是幸福?下面请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医生):幸福是给病人治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第二个青年(消防队员、花匠):幸福是勤勤恳恳工作,劳动没白费。

第三个青年(农民):幸福是耕地种麦,养活了许多人。

智慧的女儿:幸福靠……。

老师: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解题。

1.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写阿房宫的面积。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争:古今异义。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榭。

重点词:

气候:环境气氛。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榭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规模的壮丽。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名——历乘车。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命运。

重点词:

缦之:长久地。

而望幸焉: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奢侈的生活。

重点词:

鼎铛玉石,金块缕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瓦砾。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人的生活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自读三、四段。

1.重点词:

(1)秦爱纷奢:豪华。

(2)直栏横槛:栏杆。

(3)可怜焦土:可怜,可惜;焦土:名——动。变成焦土。

(4)族:灭族。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动——意动,以……为鉴。

2.段落大意:

第3段:写秦始皇的荒淫导致秦国灭亡。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希望当世统治者引以为戒。

3.总结:

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陈,转入对秦之历史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使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最后写民众的反抗,迅猛异常,摧枯拉朽。

第4段讽劝后人引以为戒,是前一段的扩展。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自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

三、借古讽今。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借回领历史来向当地统治者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醒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亡秦的下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3、4段。

2.完成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设计。

杜牧。

一、解题:

1.赋。

2.背景。

二、分析。

第1、2段:铺陈。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江之歌》。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

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复朗读:

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学生读出生字读音。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难)。

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试背课文。

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试背课文。

过渡:课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六、研读与赏析。

1、课文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显示分析结果:

雄壮美。

山——连绵不段,遮天避日(险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丽美。

水——春冬:绿、清(清悠美)。

秋:凄凉(凄婉美)。

表达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把三峡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峡》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游记散文,后者是诗歌,试找出诗句与课文相应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诗句,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a、朝辞白帝彩云间——有时朝发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c、两岸猿声啼不住——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轻舟已过万重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重岩叠障。

2、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中,有人认为这将会影响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色。

作文题:家乡的___(翠竹、夜色、柿子等)。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陶荣。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东湾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逐渐将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任务中的重点,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课程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从小学开始。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出发,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把促进学生取得高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一度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内在品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良好审美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接受新事物以及与运用的综合能力,以实现释放学生的智慧潜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1.升学压力导致语文素养培养被忽视。

学生随着进入小学高年级学习,升学压力也随之而来,而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满足学生和家长考高分的愿望,语文教师在授课中以课本知识点为主,将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忽视了语文课本上关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传授,这给学生丰富文化知识、扩展知识视野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教材内容的固定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虽然每过几年都会进行一次课程改革,但是教材内容的更新很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逐渐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固定的教学内容中,会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不会创新,而且大部分教师也很难将教材内容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都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将游戏教学渗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游戏,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古文《学弈》时,这篇古文的现实意义是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学好。可能单纯地将这个道理传授给学生,很多学生表示认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不到。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老师本人和两组学生进行一场实地演练,老师再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让一组学生在下面做作业或干自己的事,另一组学生认真听课,老师讲完之后,布置几道练习题,测测两组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显而易见。学生通过这个游戏更实际、更直观地体会到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通过实践,更能引起学生对一些道理的重视,学生只有重视了才会运用于生活中。游戏可将枯燥的课文知识变得有趣,有利于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加深印象,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2.倡导课堂中的合作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例如,六年级上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对这个综合性学习,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诗歌,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所收集的诗歌,并共同合作将这些诗歌按照诗歌的分类原则进行归类整理。小组整理完毕,老师将每组的成果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出来,之后让学生从中找出出现的问题,如归类不当,并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与说明。最后选择一两首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一两位学生朗诵,朗诵完后,请全班学生进行自由点评,老师做适当补充。在收集、交流、合作整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提高收集、整理的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在朗诵和点评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情感。总之,倡导课堂中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基地的学校必须担负起重任,语文教学是人文学科之一,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如果学生在小学就拥有了较好的语文素养,就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点的同时,注意从课本内容中跳出来进入现实生活小学生对课本中反映的生活处于无知状态,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老师将课本展现的生活联系实际,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目标设计一些游戏,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刘娇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6):92.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

3、推荐阅读:《诚信的故事》、《一分钟中国经典诚信故事》。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什么是诚信,懂得诚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学会速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使其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

【教学准备】1.诚信阅读材料。2.阅读自读提示【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引领阅读。

2.生汇报,师适时引导。

(1)我认为诚信就是说话做事守信用,我是从这儿看出的:“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理解。

(2)我认为诚信就是不失约,重承诺。我是从“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看出的。

三、自由阅读。

(一)从刚才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诚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还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故事,继续感受诚信。

1、请同学们浏览一遍故事题目,这儿有四个故事,你想读哪一个?

那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完成阅读要求。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3、生汇报自由阅读结果。

(1)《卖火柴的小男孩儿》。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小男孩儿很贫穷,而且受了重伤仍不忘让弟弟把零钱给绅士送去。

师点拨:小男孩儿的诚信感动了绅士,因此得到绅士的帮助。

(2)《诚信合作》。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地方是:“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师点拨:在账单上多写点零件,店主可以多赚钱,他却严辞拒绝了,为什么?店主凭什么获得运输公司的合作机会?(诚信)。

(3)《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收获是:

师引导:商鞅诚信的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周幽王失信被逼自刎,成为亡国奴。

(二)小结: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四、阅读拓展。

1、古今中外,诚信的人有很多很多。

2.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诚信的人,老师不禁想问:你是个诚信的孩子吗?你是怎么做的?

3、诚信诗歌配乐朗诵。

4.总结: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希望孩子们以诚信为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人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一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切切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