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4:26:57 页码:13
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模板9篇)
2023-11-20 04:26:57    小编:ZTFB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教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给各位启示和指导。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一

我喜欢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如挟天风雨扑面而来,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豪气与悲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曾让多少踌躇满志之人听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纯的'爱情,又令多少的青春男女深深向往这就是李白,他有济世之才,也有济世之志,可他一生仗剑天涯,寄情山水,浪漫豪放,酒和诗才是他最好的伙伴。

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人将浓浓的痴情化作奔流的江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论是锦瑟华年,还是如玉如珠,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片怅惘。“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感叹贾谊的才华无法施展,也哀叹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息,夕阳的余晖悄悄袭来,将世世代代的人击中,引起无数的伤感。

我喜欢苏轼的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徘徊在字里行间的淡淡忧愁,是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水中品咂人生的况味,令人荡气回肠!但苏轼总算是一个重情的才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凄凉,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的病逝将两人的幸福终结。苏轼与王弗,才子佳人,珠联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间佳话了。

我最爱的是纳兰性德,我爱他的文武双全,爱他的虽生于富贵之家,却从不追求声色犬马,从不沉湎于风花雪月的独特。他的词太美了!“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于凄凉清怨的氛围中叹流水落花易逝,孤清岁月无情,真是哀婉动人,情真意切!“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一场古时候的思念,一个谢娘的故事,或许思念真的是从一座谢桥走向另一座谢桥,在不经意间品味思念似醉非醉的感觉。“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每个词、每个字都能让你体会到灵魂深处的战栗,那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这种细腻,这种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他是一个奇特的男子,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独独没有快乐;他是情深不寿的最典型代表,生命短暂却磨难重重;他是古来难得一见的情种,也是受尽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一尺华丽,三寸忧伤!

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国人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二

摘要:《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太难,学生兴无兴趣,注意力分散,课堂不再活跃。如何结合教材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教学?笔者对自己所教内容进行反思并意识到,教学《现代散文选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教材的特点和选修课的特点,来寻求突破口:探寻创作意图,激发学生思考;用好资料链接,拓宽学生视野;超越文本解读,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现代散文教学激发思考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再一次教学《现代散文选读》,我发现现代散文太难教。《现代散文选读》是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关选修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的选修课教科书,旨在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激起对散文的兴趣,对中外现代散文的艺术面貌有大概的了解,对中外散文名家名篇有一定的积累,掌握散文鉴赏的一般方法,并且唤起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进而以散文化的方式表达自我的热情与勇气。可是教学实际告诉我,达到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高二学生在学完《史记》《唐诗宋词选读》后再来学习现代散文,觉得文章一读就懂,没什么可抓了。于是,上课时,学生的兴趣淡了,注意力分散了,课堂变得不如以前活跃了。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人只有通过主动加工信息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学生这样的状态无疑会影响学习效果。于是,我对自己所教内容进行反思并意识到,教学《现代散文选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要针对教材的特点,要针对选修课的特点,来寻求突破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探寻创作意图,激发学生思考。

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亦然,有不得己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作家创作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文学是情感的产物。散文更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它能使创作主体的个性和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散文作家直接面对读者,面对人生,坦诚地表现自我的思想、情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最捷近的认识和体验的桥梁。

《现代散文选读》中,很多文章都渗透了作家的深度思考,如《翡冷翠山居闲话》《云南冬天的树林》渗透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寒风吹彻》《大海和吹拂着的风》渗透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度思考,《春意挂上了树梢》《雷雨前》渗透了作家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注,《鞋的故事》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命运的理解与关注,以及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

当然,对作家来说,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有趣的烦恼。作家既希望读者读懂作品,但又不愿意让读者很快抓住文意,因为直白表露既意味着浅薄,也意味着文学性的丧失。这样,学生很难一下子把握散文作品的意旨。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优秀散文作品的培养,而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并非不言自明,作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体验,作家的创作意图对学生来说都可能是挑战。

阅读散文,读者应该“披文入情”。要调动自身情感体验的积极参与去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是要读出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读者不仅可以走进作品中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理的世界,了解作者的人品、性格和爱好等等,而且可以领悟到自身可感却难以言传的情感反应,从中找到了自己。这样,阅读散文既有理解作者的愉快,审美的享受,也有发现自我的喜悦,获得的是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以及美的享受,在情感体验中认识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在这些方面深入思考,创设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探秘。学生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读出一些东西来,品出一点味道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应该多思考,善于思考。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就有探究的动力,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能体会到学习的甘甜,而这又能激发他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在探寻思考的过程中,思考的方向、方法很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的根本应是语言本身,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着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语文学习就得重视语言涵咏,感受借助语言传达出来的作家的情感体会、思考认识,从而学会借助语言来表达与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

二、用好资料链接,拓宽学生视野。

《现代散文选读》这门选修课,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使他们能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8版)“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10页)《现代散文选读》包括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状物和议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专题名、导语、文本、资料链接、品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组成。其中各专题的“资料链接”是对新课标有关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理念的形象诠释,与课程、教材、教法密切相关的。全书共精选了鲁迅、叶圣陶、老舍、梁实秋、梁衡等名家大师论散文及文学的经典片段33则,这些可供“链接”的“资料”,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组织有效教学的重要凭借。

这些资料涉及范围很广,有的资料是与教科书某专题所选文本相一致的经典论述,如第一专题选的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资料链接”中就有节选自叶圣陶先生的《〈熟悉的人〉序》中有关写好人物需要“识人观”的论述和李敬泽的《记忆与发现》中对写人物的要求,这些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散文都富有启发性。有的资料与所选作家作品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如第一专题梁衡《把栏杆拍遍》的课文是写古代名人(杰出人物)的,“资料链接”就选了梁衡的《触摸人生的坐标》中一段有关写“杰出人物”的方法―找寻发现。有的资料是作家对自己的文本的诠释,是读者解读文本的金钥匙,如第六专题课文有史铁生的《想念地坛》,“资料链接”就选了史铁生《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中谈《想念地坛》的一段独白,言简意赅,无疑是解读文本的最好参考。有的资料是评论家针对性极强的解读或评论,如第三专题课文有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资料链接”就选了肖凤的《〈萧红散文选集〉序言》中论萧红散文因写“心”而震撼读者的一段。有的资料是著名散文家谈散文,如朱自清、余光中等,有的资料是著名评论家谈散文,如格非、郭枫等;有的资料视点集中而一语中的,如格非《有情与有心》说“要写好风景,首先要在‘情感’上做立足”;有的资料多点辐射而意味深长,如所选的鲁迅先生的四个片段。这些资料丰富多样,是对“现代散文”的精心过滤,是极为重要的优质课程资源。这些多元呈现的“资料链接”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特点,具有开放的态势和多样的风格,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为高效的“教”和实实在在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学《现代散文选读》,用好“资料链接”,能使教学过程走向最优化,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散文的特性,了解散文的艺术面貌,积累鉴赏散文的经验,激活写作散文的热情。怎样运用这些资料?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1.引导文本解读。

优美的散文融入了作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理想和艺术才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资料链接”中有作家对自我文本的诠释,也有评论家针对性极强的评论或解读,教学时可以通过“资料链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感受散文的意境、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提升审美境界,提高道德修养。比如教学《想念地坛》时,就可以参考“资料链接”中的《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来解读。再如教学“文字绘出的图画”专题,就可以借助丁玲《漫谈散文》和郁达夫《良友版新文学大系散文选集导言》这两则资料,引导学生去领略写景中所表达的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关注度。这样既能达到鉴赏的目的,又会获得审美的愉悦。在学习状物专题“人与物的对话”时,可以借助“资料链接”中汪曾祺、罗大冈、莫言、何立伟等对于状物散文的相关论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了解这类散文以神写形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走近作家们的心灵世界,了解作家在对“鸟、葡萄、灶、蟋蟀”等物的描写中启迪人类进行自我反省的深远的寄意。

2.引导问题探究。

教学《现代散文选读》需要引导学生探讨和深刻领悟现代散文的丰富内涵,并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资料链接”中有著名散文家谈散文,有著名评论家谈散文,他们的视界高远,剖析深刻,如果能借助“资料链接”来引导问题探究,不仅能展开丰富多样的高质量的探究活动,更能开拓探究的新视野,使教学更符合选修课程的特点。如学习《葡萄月令》时,可以借助第五专题“资料链接”中汪曾祺的《〈蒲桥集〉自序》中谈论的散文要写得平淡些,“家常”一点等观点,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葡萄月令》一文是如何追求平淡、家常的?”这一有情趣又有意趣的问题。巧妙利用“资料链接”来引导问题探究,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的意蕴,会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现代散文选读》要立足高远。所选散文语言典范严谨,富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教学时可借助“资料链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引导学生学会深度思考。比如可以借助“资料链接”中汪曾祺的“平淡、家常”说,把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和必修中已学过的《胡同文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领悟他的散文特点,这样学生会对这位散文大家“文化情结”及其散文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和探究水平。

3.引导写作训练。

“尝试散文创作”“以散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和交流”是《现代散文选读》的课程目标之一。“尝试散文创作”的关键是以读促写,以写悟读;“以散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和交流”的关键要有厚实的积累。“资料链接”中有很多关于散文写作的指导,借助《现代散文选读》的“资料链接”并结合所选的文本来引导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比如看了叶圣陶《〈丰子恺文集〉序》,再读读丰子恺的《送考》,对记事散文选材的新鲜、亲切更感性得多;读了状物散文,再看看何立伟的《一千朵花与一朵花》,在生活中会更留意得多;读了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再看看他的《炼石补天蔚晚霞》相关内容,会对“以散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和交流”理解更透彻。再如现在中学生中有不少喜欢写关于“杰出人物”的散文,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后再去揣摩揣摩“资料链接”中他的《触摸人生的坐标》中的“找寻发现”说,会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从而写出令自己感动的“杰出人物”来。读了几篇写景散文后,仔细品味“资料链接”内容,学生的写作实践会充实得多,收获会多得多,对自己的个性追求也会更明朗。

《现代散文选读》的“资料链接”是编审者的苦心经营,正确用好“资料链接”这一极为重要的优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教师自身会加深对选修课程理念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拓宽教学视野,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生成因子,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超越文本解读,提升学生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应重视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9页)学生在原文本的基础上能建立自己独特的感悟,文本不能成为约束心灵的羁绊,而应是再创造的。

阅读散文,会发现其中的空白之处很多,比如看图、改写、续写,读后感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中对文本超越的有益尝试。比如在阅读完第一专题的胡适的《我的母亲》、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刘鸿伏的《父亲》后,许多学生有感而发歌颂亲情、友情,进而谈到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教师可以趁机在班上组织学生互相点评,一方面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创作素材,积淀了写作情感,提升了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心灵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净化。在教学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时,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意蕴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进而思考苦难的意义?请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读过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超越文本的方法很多,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散文的特点,着眼未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树立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我乐学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敢于乐于写出自己的一孔之见。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品德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只要时时注意把握教材重点,处处不忘培养学生能力,就能让学生真正品尝到现代散文果汁的甘美。

总之,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是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中介,我们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运用现有的资源,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大胆超越,语文教材才能焕发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语文教学才能不断地走向智慧的殿堂。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三

5、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出自杜牧《归冢》。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出自卢祖皋《江城子》。

11、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出自周紫芝《鹧鸪天》。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出自《浣溪沙》。

16、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出自秦观《八六子》。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9、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出自史达祖《三姝媚》。

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出自《浣溪沙》。

2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出自薛道衡《人日思归》。

27、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寻隐者不遇》。

2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3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35、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出自晏几道《阮郎归》。

36、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37、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出自刘长卿。

3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出自《杂诗》。

39、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出自刘克庄《贺新郎》。

4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出自秦观《浣溪沙》。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李白《关山月》。

43、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出自晏殊《木兰花》。

4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45、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出自黄公绍《青玉案》。

4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4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柳宗元《江雪》。

5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高适《别董大》。

5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宋之文《渡汉江》。

5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出自杜牧《山行》。

5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

5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静夜思》。

59、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出自周密《高阳台》。

6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出自李白《渡荆门送别》。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四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生怕他们听不懂,生怕遗漏下一个小知识点,讲得口干舌燥。到下课时,学生没有进行练习,作业时间学生自己想办法。我原认为大凡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学生学的不扎实,学习自学性不够强。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才豁然开朗,是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垂死病中惊坐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7.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9.鸟去鸟来山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1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8.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19.寒山转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

2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0.朱雀桥边野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32.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33.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都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39.水落鱼梁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0.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4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参考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雪拥蓝关马不前。

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4.暗风吹雨入寒窗。

5.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6.钟鼓馔玉不足贵。

7.月照花林皆似霰。

8.天意怜幽草。

9.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

10.牙璋辞凤阙。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2.女娲炼石补天处。

13.草色遥看近却无。

14.山雨欲来风满楼。

15.不觉碧山暮。

16.沉舟侧畔千帆过。

17.鸡声茅店月。

18.玉盘珍馐直万钱。

19.秋水日潺湲。

20.骁腾有如此。

21.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22.一年将尽夜。

23.鸟宿池边树。

24.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胭脂凝夜紫。

25.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26.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

27.秋阴不散霜飞晚。

28.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

29.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0.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31.江流天地外。

32.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33.六宫粉黛无颜色。

34.闲坐悲君亦自悲。

35.漠漠帆来重。

36.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

37.昨夜闲潭梦落花。

38.浮云柳絮无根蒂。

39.天寒梦泽深。

40.美人帐下犹歌舞。

41.隔江犹唱后庭花。

42.长河落日圆。

43.长风破浪会有时。

44.自经丧乱少睡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5.至今犹忆李将军。

46.江畔何人初见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六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唐诗宋词”是一座流光溢彩的传统文化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就是探寻美的历程。

二、教材内容及其定位。

《唐诗宋词选读》应该放在高中1.25年必修,1.75年选修和大学选修的宏观视野内观照,从而准确加以定位.《唐诗宋词选读》既不同于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共有三个板块,一个是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千古江山”(怀古词两首),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诗从肺腑出”(唐诗一组)与“词别是一家”(宋词一组).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而且其人文内涵都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而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则更多地带有研究的色彩。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是在1.25年必修基础上,针对对唐诗宋词有较高兴趣的学生开设;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其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好处”;再其次,如有可能,则可向“鉴别”方向延展,能对诗词作品评判优劣高下。

《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中国古代诗歌思想艺术最高水平的诗词大家,纵横交错进行编排;重视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重视对诗词作品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如:知人论世,洞察本事,考析词意,疏通章句,草蛇灰线,搜寻意脉,以意逆志,进入意境,注意寄托,言外求志,密咏恬吟,品赏韵味,比较鉴别,品第高下,别具慧眼,善于见异。

部分专题教学建议:

1,教学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2,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七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歌光耀古今,彪炳千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历代诗歌中汲取营养和精华。鲁教版特别采编了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这一选修文本,让学生欣赏到了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了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歌咏了北宋的旧曲新声,倾听了南宋的乱世词心。

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的授课已经完成,在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更给我们的授课者和听课者带来审美的体验和创新与反思的机会。

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从北宋到南宋,以时间为“经”。本套选读文本在初盛唐诗坛上选取了8位诗人18首诗歌,在中晚唐诗坛选取了12位诗人24首诗歌,在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4首词作,在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1首词作,目的在于撷取每一个时代的星辉,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细微地感受研读名人名篇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从联想到诗眼词眼,以鉴赏为“纬”。本着〈〈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征”的要求,本套选读文本,以“诗歌入门”系列为纬。以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开始,首先介绍了有关“意象与意境”的感性知识;然后从诵读出发,了解“格律与节奏”帮助学生深入地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和谐之美;“联想与想象”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魅力,既能够进行分析鉴赏,又能够学会应用;最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寻找诗眼和词眼,理解用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纬度中,主要采用了小步轻迈,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推动学生初读文本,然后深入研读文本,最后的得出自己的感受。

当学生用《月亮代表我的心》《风中有朵雨作的云》《浪花一朵朵》等当代通俗曲调演唱柳永的《望海潮》时,我们不仅看到一幅幅西湖美景、钱塘江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人民的安详生活,更为孩子们突发奇想的'音乐天赋所震撼,词字添配的丝丝相扣,旋律与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词作画面相得益彰,学生们精彩的演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欢呼声。

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同时学生发挥个性的独到见解,疑义相析对文本进行了多元的解读。

在解读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时,对词中的“那人”,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情人”,有的说是“志同道合的知音”,有的说是“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也有的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等,不同的拆解,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个人体验,表现了不同人对诗歌内在情感的心领神会。

在学习《长恨歌》时对杨贵妃这一人物的评价是“讽刺”?是“同情”?还是“无辜”?学生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杨贵妃恃宠而娇,一人升天,仙及鸡犬”该唾弃;有的说“杨贵妃与李隆基生死相恋,梦魂萦绕”,此真情专一的爱情值得歌颂;有的说“杨贵妃只一女子无意于专权弄政好于武则天,是李隆基把持不住自己,荒于朝政,才导致国灭”杨妃何德何能能够挽回败局值得怜悯-------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自己通过互联网找寻的相关资料也非常的多,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时都能侃侃而谈,而谈到自己的理解时也能按照自己的体味,有自由,有个性的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可以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有了自己的独立体验的自由和空间。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吊古伤今诗。鉴赏时应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过程:

一、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世称孟襄阳。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浩然一生有壮志,然终不被用,虽名重当时,却以隐居终老。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孟浩然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在怡人的田园风光里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堪。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现有《孟浩然集》。

二、自由朗读、背诵。

三、诗句解释: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为何作者会流泪?)。

四、问题探讨:

明确: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3.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4.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

五、古人评价: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清沈德潜。

六、欣赏《唐之韵》第六集《山水诗人》(19分钟)。

盛唐诗专题教案4。

燕歌行。

高适。

一、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二、作者介绍。

1.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成的创作成就最高。其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体验思考,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

2.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四、鉴赏诗歌。

1.第一层“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常恩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主要感情:赞颂)。

(3)“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

(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夸张)。

(5)第一层8句主要写什么?(将领闻警受命率兵出征。)。

2.第二层“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

(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处境的险恶。)。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愤慨)。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衰败)--官军兵力(枯竭)。(衬托)。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5)第二层8句主要写什么?

战场交战和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

这是全诗的中心,也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上一层写将领,下一层转入写士卒。

3.第三层“铁衣远戍辛勤久……至今犹忆李将军。”

(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从士卒和思妇的角度写出“久”“怨”。

“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乡之情愈切。

“怨”:不在出征,而在边将无能、决策失当造成久戍不归。

(2)“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表现出什么?

边城遥远,难可度越。偏远边陲,苍茫广漠,一无所有。--征战生活的艰苦。(空间上写出飘零孤独之苦)。

(3)“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表现出什么?

战争气氛的紧张。(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

士卒的心愿。

(5)最后四句表达士卒怎样的心愿?

勇敢杀敌不惜牺牲完全为了保家为国,哪里念及个人功勋?

沙场征战艰苦难熬,盼望李广一样体恤士兵、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带领大家取得胜利。

五、思考:为什么这首诗歌能在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

六、补充。

盛唐的秋天,叶落萧萧勇士的名字在大风中飘零。

猎火狼烟,猎火狼烟男儿征战在边关。

玉簪闪烁晶莹的泪光故园美丽的佳人。

在四季轮回中守望夏日流火,秋日收获。

相思在挣扎中痛苦滚滚烟尘,铁衣叮当作响。

马蹄踏碎飘摇的边关城头的残鼓声。

辗过征人的白骨和游魂在一首唐诗里。

苍白的落日在孤城上空摇晃诗人高举火把。

照亮北方的天空。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篇九

我从5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年多。在这几年中,我渐渐品味到了唐诗的优美,寓意深厚的宋词我也熟记在心。现在,让我们穿越到古代,去领略唐诗宋词中的古人生活吧。

快乐孩童。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句宋词。刚开始背宋词时,大部分词句我都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遇见这两句。两位哥哥在劳作,幼小的弟弟在溪边剥莲蓬玩乐。不用看注释、不用问妈妈,读一遍就明白了它们的意思。读着读着,我也仿佛置身其中,在那温暖的阳光下,我戴着鲜花和绿草做成的花环和词中的小弟弟一起趴在河边剥莲蓬。啊,那莲蓬怎么那么甜!

古诗词中的孩子都是快乐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明媚春光中,孩子在追逐一只飞翔的黄蝴蝶,虽然蝴蝶飞入了同样是黄色的菜花中再也寻不着了,可我想那个小朋友一定会愉快地再去追另一只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炎炎夏日,牧童在牛背上放声高唱,歌声在树林中久久回荡,也仿佛荡进了我的心中。“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秋天,夜深人静中那几点忽明忽暗的灯光是什么?那是家中孩子正在斗蟋蟀呢。寒冷的冬天,孩子们照样不闲着,你看“稚子金盆脱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他们将铜盆里的冰凿下来用丝带穿起来当铮玩。春夏秋冬,无论是哪个季节,小朋友们都能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我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开心地玩耍。

寂寞佳人。

幼儿园时看《还珠格格》,剧中的小燕子堆着“云鬟雾鬓”的黑发,有着“人面桃花”般的红润脸颊。她每天都开开心心、嘻嘻哈哈,看得我羡慕不已。等读了唐诗宋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的佳人们哪有这样的自由,她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受着各种规矩的制约,往往深锁闺房,足不出户。

秋千应该是古代佳人最爱的游戏了。在那幽居深闺的日子里,荡秋千时偶尔地见一下墙外的景致,对她们来说,也许是像我们出国旅行一样的期待吧。“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如花似玉的佳人坐在秋千上,秋千荡起来了,那长长的裙摆随风飘动,就像仙女下凡一样。那欢快的笑声是不是因为荡起秋千时见到了墙外的广阔世界呢。

寂寞惆怅是古代佳人的永恒主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14个字把她与爱人分别后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是无数古代佳人的痛。不得以和亲人们分别,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有的只是一天天一日日无穷地期盼。真愿时空能穿越,让这些佳人们“蓦然回首”时就能在“灯火阑珊处”见到心爱之人。

真心英雄。

读唐诗宋词,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诗词中有关英雄的描写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广将军听到了风吹草动中的一声异响。他急忙拉弓射箭。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去寻找昨夜将军射出的箭,发现箭头已深深地嵌入了石棱中。李广将军随手一射就让箭入石三分,这臂力太令人惊叹了。有李广将军在,琅琊榜上的高手们都得纷纷靠后了吧!

诗词中有很多关于英雄的描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壮志豪情;“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这是三国周瑜的智谋与气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英勇决心。

诗人们不但用诗词来刻画与赞誉英雄,大多诗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个英雄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献身国家恢复故土的雄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的爱国情怀。就连瘦弱的李清照都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年前的历史已经渐渐远去,但我们仍能从诗作中感受到古人的冲天豪气。我的心中也有一个英雄梦,我将以努力和坚持为利剑成就我心中的梦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