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节俭(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02:16 页码:7
节俭(通用11篇)
2023-11-11 20:02:16    小编:ZTFB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范文和经典案例,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节俭篇一

我长那么大,吃了那么多次饭了。但是,今天的这顿午饭,却让我第一次懂得要节约。

中午,爸爸妈妈去整理车库了。他们整呀整,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一点多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便下去找爸爸妈妈了。他们终于忙完了。回家后,爸爸便去炒米皮了。我在心里叫着:“饭赶快做好吧!”啊,我终于把开饭给盼来啦!这下,我顾不上说一句话,端起自己的饭便跑到餐桌旁,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爸爸最后一个端碗走来,我们正奇怪,便发现他的碗里有一半是炒米皮,一半是黄瓜丝。“一人一碗炒米皮还不够啊?”妈妈问爸爸。“没事儿,吃黄瓜丝也能饱。”“要不你吃我这一碗吧,我不想吃炒米皮,想吃馒头。”“不用了,黄瓜丝不好吃,你别吃。”“我想吃馒头。你碗里的饭少,吃了还吃得下馒头。如果吃我那碗,那就吃不下馒头了。还是给我吧。”“呃……”最终爸爸还是选择了交换,“好吧。”我看见了,想:“今天的炒米皮少,爸爸妈妈这么谦让,让对方吃饱。我可不能浪费粮食,这样的话,如果吃不完,就可以给爸爸妈妈了。”想完,我便悄悄地把掉到桌子上的炒米皮捏起来,光速般地吃掉了。

同学们,你的浪费正伴随着别人的饥饿。而且,大家吃的食物,都是农民伯伯辛苦了很长时间才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粮食吧!

节俭篇二

我的奶奶已经60多岁了,花白的头发,一张略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看上去很健康。奶奶是家里最省吃俭用的人,不论剩菜剩饭,还是有点旧了的家具、衣服,都舍不得扔。

每次吃完中饭,碗里有吃剩的菜,她都要留着晚上吃饭的.时候热一下再吃。要是当天吃不完,就会把剩菜倒在饭盒里留着明天带去上班吃。妈妈每次都劝她别吃了,可奶奶就是犟脾气,总气呼呼地说:“倒了太浪费了,吃剩的又没有关系。”哎,真是谁劝都没用!

记得有一次,妈妈炒了盘青菜,水盆里还剩好多菜。妈妈想把菜倒了,奶奶见了连忙制止,还把水盆抢了过去,把菜放了起来。等到第二天,她自己炒了一下,带去工作的地方吃了。每次吃好饭,我们都用餐巾纸擦嘴,可奶奶都用毛巾擦嘴,她说:“纸也要用钱买的,能省一张也是一张啊。”奶奶的话令我幡然醒悟,是啊,纸巾都是用树木加工而成的,节约用纸,也算是小小的我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

我的奶奶处处,艰苦朴素,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以奶奶为榜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节俭篇三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时时刻刻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也因此穷得家徒四壁,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一块地,从此,他便起早贪黑地耕种,细心打理这一块来之不易的土地,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都规划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打算一下,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坚守“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的原则。积攒下来的钱,苏轼就把它们存放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就这样,苏轼靠自己的勤俭维持着生活和家用,不仅没有缺衣少食,反而自给自足,如此说来还真是“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啊!

节俭篇四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遵循社会礼仪是少不了自我克制的。约束自我就是严格按照一定道德标准和社会礼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一句话要“立于礼。”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宛如“地球村”般的密切,往往在一举手、一般足间若失了分寸,就回引起别人的不快乐、不舒服。因此,在社交活动中,要坚持“宁可让人待己不公,也不可自己非礼待人”的原则(美国作家爱默生语)。

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礼俗休持一致,掌握这一原则,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浊和人际交往的`扩大。

节俭篇五

时间正在悄悄的流逝,而我们也正如小草一样地飞长。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都曾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在我们的身后,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这,便是家风。家风,这个端庄而又和谐的词语,它博大,却又那么平凡。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也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保护环境。一次,我们一家三口正忙着将一个大西瓜“送”入水中冰镇。等西瓜泡好后,我自告奋勇地拎起水桶准备倒水。妈妈拦住了我,只见妈妈将水倒入另一个黑色的桶里。我大惑不解,问:“妈妈,这水已经泡过西瓜了,不倒掉干嘛?”“女儿。”妈妈温柔地告诉我,“水是很保贵的,不要让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水。”我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记住了妈妈的话。以后,只要家里有人浪费水,我就会拦住他,并告诉他要节约水。在妈妈的影响下,我成了家里的“小小护水员”。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的教导。

我的爸爸也教导我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爱护环境,我们才会拥有一片蓝天,可是,我总是不听爸爸的劝告,把它当做耳边风。直到有一天,我才记住爸爸说的话。那天,我和爸爸在江边玩,走着走着,爸爸问:“你要吃果冻吗?”我点点头,伸手拿了一个果冻。吃完后,我随手一扔,果冻壳就在地上滚远了。爸爸突然停下来,盯着我说:“快去把垃圾捡起来。”我瞥了爸爸一眼,只见他脸色阴沉,呈现出一脸火山爆发之势。我不敢违抗爸爸的命令,只能乖乖地将果冻壳捡起,然后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当我回来时,爸爸的脸上才“阴转晴”,还教育我:“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样随地乱丢,那到处都会有垃圾。”我很惭愧,于是牢牢地记住了爸爸的话,再也不乱扔垃圾了。

家风,伴随着我成长。也伴随着风,传得很远很远……。

节俭篇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不久前,我在电视上看过一则报道:在遥远和干旱的非洲,许多人因缺少水资源而死亡。看到这里,我感到了一丝难堪。为什么?因为当我看到别人因缺少水资源而苦恼,而我却在不经意间把水资源浪费掉,所以我的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妈妈说,平时,我每次洗手、洗脸后的水都直接倒掉,挺浪费,可我并不留意,这些水还可以用,例如:浇花、拖地等。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一次浇花时,拖地时,我都要拧开水龙头,本来可以二次使用的水,却要双倍使用了。妈妈教育我说:“女儿,以前你不懂得如何节俭,这不怪你,但现在看到这则报道后,你应该知道怎样节俭,并在行动上表达出来。别小看生活中的细节,也别小看这些力量,只要更多的人进行节俭,那这种力量也就会越来越庞大,难道不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吗?”我听后,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以后应该把能节俭的就节俭,尽量不浪费。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节俭,所以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勤俭节约!

节俭篇七

当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裕的时候,也发现各地开始出现浪费的情景了。如果不好好的节约现在拥有的劳动成果,过多地浪费,会把我们现在富裕的生活引向贫困。

有许多名人,他们虽然很富有,却从不浪费。邓小平爷爷就很节约,他的裤子中只有一条是没有补丁的,而那一条裤子的裤腿还是破的,但他并没有扔掉,而是让妻子把破的地方卷起来缝好。邓小平是因为没有钱才不买裤子吗?不,不是。他是在勤俭节约。周恩来总理也很节约。他的饮食清淡,每餐都是一荤一素。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总理为什么要吃粗粮呢?有人劝他不要吃粗粮了。但他说:“不,一定要吃,吃着他,才不会忘记人民啊!”

就是这样。节约每一粒米,积少成多就可以节约一袋米;节约每一滴油,积少成多就可以节约一桶油!

但现在到处存在着浪费者。水龙头没拧紧的时候也没人来关了。因为出门时没关灯而浪费的电越来越多了。一些玩具因为不合主人的胃口而被送到了垃圾场……这一幕幕看起来真让人痛心啊。

他们也许不知道食堂里的剩饭对于乞丐来说,是做梦都想得到的美味佳肴;他们也许不知道水龙头下流走的水,对缺水地区的人是多么的宝贵,他们也许不知道那没关的灯在停电时是多么珍贵;他们也许不知道那些被送进垃圾场的玩具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多么有趣。

我们的生活虽然富有了,但还是要。节约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节俭篇八

在一个古朴的小镇上,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他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可贵的是他们特别节俭,们特别节俭,所以他们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这时候,有一个人的受不了了,他开始策划一次行动。

镇上小学放学了,放学后,三个小孩子在亭子里嬉戏,当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咕—咕”的声音从他们的鞋子里传出,喔!原来是那个最大的孩子的肚子在叫,他想:我的肚子一定是饿了吧!后来,他们三人兴高采烈地跑到一个小饭店吃了起来,店老板想借比机会害这三个小朋友,于是,他在菜里面下了一种药,然后给他们吃,这三个小孩子见了这些美食,顿时胃口大开。不一会儿,他们三个人受到了控制,开始浪费粮食,搞得小镇上浑浊不堪,一片汪洋,有几次,小镇上还发生了火灾呢!经过这些事,有的人忐忑不安,有的人赶紧带着小孩和老人逃跑,还有的人天天在家里呆着,不敢出门!

店老板看到这些,高兴得快笑破了肚皮,好像这里的人痛苦就是他的快乐。那么,这个可恶的店老板是谁呢?为了捍卫人们的劳动果实,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回到往日的宁静,镇上的权威w博士开始四处寻找资料。

w博士在老顽童爷爷那儿得知,店老板叫明乐,今年37岁,他是浪费大王,原来的他热心助人,天天都面带微笑,可是,可恶的a博士把他变成了一个可恶的浪费大王,这个坏蛋就是今天在这里的店老板。

w博士听了这些,立马向老顽童爷爷说再见。

w博士准备上飞马时,听到一种叫声,这是,w博士把飞马放在一个车库里,然后,向那种声音走了过去。“老顽童—”w博士看了老顽童爷爷大叫,突然,浪费大王把w博士也抓了起来,关进了密室里,w博士小声地对浪费大王说:“明乐,你如果再这样下去,世界将会灭亡!”“对的,如果,如果再这样,你不为别人想,也要为自己想啊!”老顽童爷爷也吆喝起来。“唰——”明乐慢慢地抬起头来,这句话让明乐像被电打了一般,让明乐清醒了,明乐把老顽童爷爷、w博士、三个小孩子给放了,支支吾吾地对他们说:“对——对不起!”他们几个人听了,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于是,明乐请他们到他家享受美食呢!

六个人手挽手,高兴地离开了这人死气沉沉的城堡,并且,让大自然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

现在,明乐终于明白了要节俭。

从此,节俭之风重回小镇。

节俭篇九

我的爸爸非常节俭,因为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不计较,只要有就行了。他之所以这么节俭,都是为了省下钱来给我和妈妈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的爸爸在20xx年去马来西亚买了一件睡衣,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睡衣也逐渐有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破洞,但他仍然不舍得扔,而且把它当个宝。妈妈给爸爸买了许多漂亮的睡衣,但还是替代不了他对这件睡衣的喜爱。爸爸还经常调侃地把这件睡衣称作“新衣服”,可想而知他是多么喜欢这件睡衣,也是多么节俭的一个人。

细心的我发现爸爸既然这么喜欢这件睡衣,何不活动活动我这双“巧手”来将这件睡衣补补呢?说干就干,我拿出爸爸的“新衣服”,找出针线,呵,这时的我可真像一个小裁缝呀!刚开始我就遇到了麻烦,我总是不会吧绳子打一个大结,幸亏我有一个能干的妈妈来指导,不然我哪会补啊!经过妈妈的指导后,我终于开始缝了,因为我经常看大人们缝,所以自以为不用妈妈再指导了,以为自己可以单独一个人“享受”这缝的过程了。可谁知看上去简单,做起来难,我在缝的过程中多次扎到自己的手,所以不得不又叫妈妈帮忙。我认认真真地缝了一下午,终于缝好了,虽然自己的'手被针扎了几下,但是为爸爸我觉得直。爸爸晚上洗好澡后又一如既往地穿上了他的睡衣,穿上后他才发现睡衣的破洞不见了,他连忙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笑着说:“问你的宝贝女儿去吧!”爸爸果真跑来问我,我说:“爸爸,您辛苦了,我为您做的这些不算什么,只要您开心就行了。”刚说完,爸爸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感觉到头上像是滴了几滴水,我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节俭爸爸虽然很节俭,但是他很伟大,因为他节俭是为了我和妈妈能过得更好啊!我的节俭爸爸很伟大!

节俭篇十

一个人若想积累财富,首先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自我克制的能力必不可少。

通常人们习惯把吝啬看成节俭的孪生兄弟。这其实是不对的。实际上节俭的真正含义是: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也就是花费要恰倒好处,但吝啬的真正含义确是指:当用不用,不当省的也要省。因此真正的节俭并非吝啬,而是经济的有效率的使用。不是一毛不拔而是用度得当!

有些人喜欢出风头讲排场,平时不仅要把自己的收入吃光用尽甚至还去借钱来撑场面。这种人一旦遭遇变故,不但自己站不起来,往往还会连累到别人。如果他以前能够节俭,少出风头也不可能会落到如此境地!

通常有些人认为节俭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节俭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也就是说怎样把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怎样安排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花费问题,把钱用得最为恰当,最为有效才是真正的节俭!

许多人向托马斯—利普顿爵士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告诉那些人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节俭,成功者大都有储蓄的好习惯,任何人对他的帮助和鼓励都比不上自己有一个薄薄的小存折。惟有储蓄才能奠定自己成功的基础,才能自立自助。许多人只因为不懂得管理自己的钱,不懂得算计着用就在不知不觉中是大量的钱财从指缝中流走,如果一个青年能养成记帐的好习惯,能把每次的花费都记入帐簿然后仔细核算,好好筹划。这对于他以后事业的发展一定有巨大的帮助,这样不但使他学会了记帐的方法,也在记帐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有很多人宁愿把钱放在口袋里也不愿存到银行,也有很多人习惯把所有的钱都带在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他们随时随地的胡乱挥霍毫无节制!虽然存在银行里用起来不太方便,但是全带在身上会刺激我们花钱的欲望。在用钱方面完全失去控制,所以节俭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钱存入银行,而且最好是离你较远的银行,这样当你想用钱的时候就会考虑一下去银行要花费的费用,并会慎重的考虑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支出一些钱!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节俭,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支出。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富翁!

节俭篇十一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着学会勤俭,不能奢侈浪费。这样的思想一直在我们的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即使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地提高了,物质也较以前不那么匮乏。

不过,就是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变,所以在条件优越中成长的年轻人的节俭观念没有老一辈那么强了,有时候对于老一辈的节俭会有点不解,但更多时候还是会设身处地去理解。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听到一些让自己反思的事。

我们局外人听到这个只会淡然一笑,有的还会劝说朋友要多劝解大人,可是有些习惯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