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5:35:49 页码:13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精选15篇)
2023-11-20 05:35:49    小编:ZTFB

总结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想要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对象。以下是一些写作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一

学习难,语文学习尤其难。有教师能把语文学习变成容易的事、享受的事,恐怕是天方夜谭吧。然而,在8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课堂”的竞赛活动中,沈文涛老师(一等奖获得者)执教《雨霖铃》一课,在这方面作了一次可喜的尝试。

一、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

一般教师执教诗歌总喜欢先让学生“知人论世”,讲一番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而沈老师执教《雨霖铃》时,却一反常态避开这种似乎必需的教学环节。上课开始,他踏着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静静地聆听一代歌后美妙的歌声。歌声一停,他连上什么课文也不交代,而是伴着刚才的乐曲(已删除唱词)朗诵柳永的《雨霖铃》。接着,再伴随音乐纵情朗读他改写的小散文。此时此刻,除了教师的朗读声,全场一片寂静,有几个女生眼睛里都噙满了泪花,之后,教者才让学生打开课文齐声涌读《雨霖铃》。这一歌三诵,整整花了十分钟时间。没有剖题,没有板题,没有讲作者,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为什么?一是给足学生整体感知的时间,二是使足引导学生进入词作情境的招数,三是去除影响学生进入忘我境界的“杂音”。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入“高峰体验”(马斯洛语)的境界,使他们充分体验词人缠绵悱恻的伤痛之感,以完成从审美痛感到审美快感的顺利转化。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有着强大的情感张力,具有伤痛色彩的诗歌更易于撼动人与感染人;作为少男少女的高中生有着强烈的情感接受力,更易于产生共鸣,陶醉其中。在此种情景下,所有抽象的讲解、说教、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让学生直接接触与真切感受作品,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在诗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教者深谙诗歌教学之道,让学生通过听歌、听朗诵、参与朗诵,倾心体验多情才子柳永创造的《雨霖铃》。此刻,沈老师连课题都没有板书。他要使其他动作“轻些”、“轻些”、“再轻些”,让干扰的“杂音”少些、少些、再少些。他是怕干扰学生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步履,担心影响学生形成痛感的“高峰体验”,以致无法将痛感转换为快感。

学生听歌曲、听词作朗读、听小散文朗诵与集体朗诵词作这四步学习,虽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也近乎“歌之咏之”。如果像一般教师那样只实施一步两步,学生未必能沉浸其中,陶醉其里。

当然,这四步之后尽管有人动情盈泪,却只是走进词人情感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整体感知阶段,而要真正进入作者的情感深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理性解读。学生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说不清,道不明”是“痛”还是“快”之际,自然会产生“知其所以然”的欲望。沈老师趁着这样的态势转入理性分析阶段,通过“写得怎么样”的发问,引出“心灵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快感”的学理介绍,过渡到…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的主题,消解学生心中诸多问题之核心块垒。诸如为什么会“无绪”、“无语凝”、“更与何人说”,词人为什么要写“寒蝉”、“长亭”、“暮霭”、“杨柳岸……”,全都可以从“不堪于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之中找到解答。

二、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

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解读,是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阅读理论界早就有了结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应当交替进行,不可偏于一种方式。然而,解读的内容繁多而复杂,一般教师只会从头到尾依次展开,把“芝麻绿豆”的知识与内容全都杂乱无章地搬出来,还声色俱厉地强调“考试会考到”。不仅大煞文学欣赏之风景,而且让学生记忆苦不堪言。沈老师先拎出“‘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这个中心,且以之为词眼,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词。教者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本课是从整体欣赏词作开始的。如果从整体欣赏一下子跳到局部解读,不仅突兀不自然,而且逆其学理。学如析薪,贵能顺理;逆理横断,学之大难,教之大忌。

教者这样做不仅上承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以“惜别之伤”为线索串起一系列内容,可谓“彩线串珠”。更为精彩的是,在“师生、生生讨论”中建构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认知图式(或曰“认知结构”、“认知框架”)。

沈老师帮学生建构的这种宝塔式认知图式(加粗的文字为课后作业的答案),把这一课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相关内容作了网络式加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赋予了严谨的逻辑系统,具有一种逻辑美。这种逻辑美不仅美在它的形式,从塔尖到塔底,从一级到五级;而且美在它的内容,塔尖统领塔身与塔底,塔底支撑塔身与塔尖。

建构这种认知图式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还在于让学生产生理性的认知快感,学时易理解,学后易巩固,用时易提取,学习者何乐而不为?诚如布鲁纳所言,学习者最大的乐趣则是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不仅要源于文本,而且要超越文本。只有这样,文本才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所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应是这个道理吧。据此,沈老师和学生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作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尝试。

他问:“这‘首词把男女离别的伤感,写得这么凄楚与销魂,是不是伤感就是古代惜别诗歌的最高境界呢?”一石激起干层浪。学生认为未必,与伤感相对的还有豪迈。然后,教者顺势举出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例子予以汪明。接着发问:“我们鉴赏惜别诗歌,喜欢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答出“都有欣赏价值”后进一步升华:“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选择豪迈之后,教者作了肯定,并解释其原因:“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这不仅照应了前面“一般情况下就是这样”的肯定,而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没有思维发展的阅读快感往往是短暂的、肤浅的:超越文本的阅读快感才是恒常的、深刻的,才是从生命底处中焕发出来的美感。文本是一堵墙,也是一扇窗。把它作为一扇窗,由此观赏到的世界,远比眼前作者建构的文学世界美妙得多、丰富得多。沈老师这种让学生生成超越文本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策略,无疑也给我们广大师生打开了一扇视及千里的窗户。

(伴着邓丽君演唱《雨霖铃》优美的歌声,教者走上讲台。)。

(生齐诵)。

师:这首词(板题)写得怎么样?

生:说不清。总之是很凄凉,很悲苦。

生:恋人之间惜别时的凄凉和悲苦。

师:怎么看出来是恋人之间的?

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都应该是男女之间的表现。

师:真不简单,有理有据啊。柳永(板书)有没有点出这种惜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对。其凄凉和痛苦这两句也能概括。即…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板书)。请把这个重组的句子齐诵三遍。

(生齐诵)。

师:下面我们来看整篇是如何表现这个凄凉和痛苦的,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的?

(师生、生生讨论)。

生:这首词是分上下阕来写的。上阕的前三句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景物描写很细腻,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的基调,渲染了人物离别时悲伤的心情。然后是分别时的场景,用了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写得十分真切感人。下阕是作者想象到离别之后的情景,把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情绪物化得非常具体。杨柳、晓风、残月本是自然之景,现在是作者内心悲凉的写照。柳叶无依。晓风凄凉,明月残缺,有情人不能相聚。何其凄惨。何等悲凉!再写“此去经年”,良辰好景也没有心情玩赏,不值一看。最后写有再多的“风情”也没有人可以诉说的痛苦。

师:说得太好了。一层层分析过来,特别到位。赏析诗词就要这样,细心阅读,用心揣摩。

师:还有补充赏析的吗?

生:我想再说一下前三句。开头的“寒蝉”是秋天的蝉鸣,点明时间;“长亭”是交代离别的地点,又是傍晚时分。整个情景非常凄凉。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三句不仅交代背景,而且渲染离别气氛,奠定全词基调。

生:我觉得这三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听觉,也有视觉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三句都是四字句,比较整齐,和下面的长句子相互映衬。

生:前面同学说得特别完整,我来说下阕吧。作者宕开想象,写自己对情人长久的不舍,就是在特别好的时辰,特别好的地方,没有知己,无人可诉说心中的情意,特别伤心。

师:这种伤心已经超越了“清秋节”。在时间上延伸开来。悲伤情绪充塞了未来!

生:我最喜欢的还是上阕的`最后一句。这首词通篇被离别的愁绪充塞着,但是这一句展现了一幅非常广阔、渺远的场景,他的愁绪扩展到一个更加遥远的空间,上升到一个更加沉重的层次。

师:特别好。同学们注意到了虚实相济的妙处。上片主要实写,但这一句是实中有虚,是由实而虚的关键句。作者前面实写清秋节的别离,到这里,自然的“清秋节”渐渐演化为作者心中的“清秋节”。至此。作者的心境已经与自然的情境融为一体。

师:这是写景,更是写情。这里的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同学们可以试着用比喻的句式把这种情景关系直接表现出来。

生:离别之伤啊就像千里烟波那么绵长幽深,就像沉沉暮霭那么沉重压抑,就像辽阔楚天那么无边无际。充塞天地。

师:这里也有前面提到的点染手法。何为“点”?何为“染”?

生:以“去去”重叠,表明行程之远,此为“点”;以“烟波”、“暮霭”具体描绘远之形态,此为“染”。

生:寒蝉,长亭,酒、兰舟……。

师:好的我们回看全词,简要概括一下。

生:我觉得可以联系柳永的背景资料、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屡次科举失利、他就去为歌女写词,让她们传唱在那里他得到了知已,当要离开她的时候,当然是不舍的,而且前途渺茫。内心是压抑的,所以特别悲伤。

(投影柳永生平)。

师:柳永仕途坎坷,他在最狂妄的年纪被折断了理想的翅膀,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不得不离开心上人。真诚爱护过他、给过他慰藉、关心过他的心上人也将和他天各一方。至情至痛才有了这千古佳作!

师:这种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加感人。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点评,再读展示)。

生:恐怕不是。

师:同样是惜别诗,除了伤感型,还有豪迈型、谁知道豪迈型的惜别诗词,

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生:好像都喜欢。

生:伤感缠绵悱恻,体现柔美;豪迈豪爽潇洒,体现刚美。

生:都有欣赏价值。

师:说得好!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

生:选择豪迈吧。

师:一般下情况是这样因为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自然应该选择后者。下课。

课后作业:根据《雨霖铃》词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完成“认知图式”表格中的填空。

主持人语。

为什么要做课例评析?我们可以有很多答案,但基本的出发点,就是点出课例的外显特征和背后学理,让读者和听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张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评析沈老师的课:“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每一个方面,前半句是点出课例的特征,后半句揭示教学的效果或者目的,而学理的分析则贯穿其中。课例评析,其道也大,其式也丰,其术也多,但观点鲜明,持论有据,令人受益,是不管何种评析都要首先做到的,张老师这篇评课稿庶几近之。

从沈老师的课来看,确实很好。这好,不仅仅是沈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在予学生的表现,学生已经熟稔于诗词鉴赏之道了。课的精彩主要是学生精彩,学生精彩跟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控是分不开的。

当然,好的课例及其评析更在于提出问题,让人思考。譬如要达到营造气氛,让学生身历其境的目标,连“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吗?任何场景和细节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了解故事和人,更能让场景和细节丰富起来。譬如学生还处在“愤”、“悱”状态,教师就“转入理性分析”,一般效果都不会太好。如何突破文学体验教学中的这个难题?还需要更多的教学探索。譬如张老师肯定沈老师的情感价值导向,也值得进一步斟酌:“因为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自然应该选择后者。”果真如此?人类的情感悲欣交集,如果能够导向,则“暮霭沉沉”的“楚天”也要变成“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了。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二

师:这是本周百度金曲榜前十名,这些都听过吧。(展示ppt课件)。

生笑,纷纷议论。

师:我个人偏爱《传奇》,它简直是天籁之音。在几百年前的宋元时代,有一首歌是铁定能入选十大金曲。这首歌就是——《雨霖铃》。它的作者是谁啊?(生大声应,柳永)。对啦,柳永可谓那个时代的superstar(生会心笑),有超级多的粉丝。他估计堪比现在的方文山、周杰伦,因为当时有句话叫“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但是啊,有才的人一般是比较狂傲的。

师:他另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说:我考不上进士有什么关系?只要我有才,一样会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来是柳永科举失意后发的小牢骚,没想到这首词却让宋仁宗看到了。柳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本来已经考中,谁知宋仁宗一看中榜名单中有柳永的名字,就把他给除名了,并且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还在他的试卷上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既然皇帝亲自把他除名了,柳永也就再没办法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了,所以他只好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

古人和今人不同,可以有很多成功途径,古人无非就是读书进仕。古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生接下半句)。《论语》有句话被后世奉为处世准则:“学而优则仕”,这样才能进入统治阶层范畴。柳永的内心是痛苦的,但这不影响他在民间有巨大影响,他是第一个走向民间的专业词人。柳永词作当中,歌妓生活是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反映了柳永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一千年前的汴河岸边,一个落魄的才子文人,一个多情的天涯歌女,一起演绎了一曲关于离别的绝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

师:首先我们全班齐读一遍《雨霖铃》。

(生开始朗读,平淡,无感情色彩。)。

师:听完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们来聆听著名朗诵家曹灿朗读的《雨霖铃》。(生深深陶醉,被曹灿的深情朗读打动)。

师: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生:感叹,议论……。

师:大家觉得自己朗读时少了什么东西呢?

生异口同声:感情。

师:有自知之明,那接下来我们当一回才子佳人,再来朗读这一曲绝唱,记住,要带感情。

生笑,投入朗读,效果明显。

师:好多了,有进步。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诵。通过诵读体会它的语言、意境。

师:上节课让大家去预习了,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觉得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为什么是这句呢,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很美,把作者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觉得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师:理由?

生:这一句包含了伤离惜别的感情在里面。概括了这首词的主旨。

师:很好,下半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是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又推进一层。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千古情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写了哪些景物?谁来说说。

生:长亭,骤雨。

师:还有吗?

生:寒蝉。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三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

品位诗词意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导入  新课。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板书)。

一关于柳永。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生:写景。

师: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别后想象。写实?别时情景。

四小结。

五作业 。

1诵读。

2自己任选一句诗,做副画,再现诗中意境,体味作者感情。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四

(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诗话故事:《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1、柳七所指何人?

2、从答话中说明了诗歌鉴赏的那方面问题?

一作者简介。

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后来他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也被称作“柳屯田”。柳永年轻时到卞京应试,常常和歌妓们一起生活,为人狂放不羁。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听到柳永这个人之后,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士宦!”所以柳永落地了。到了景佑元年,也就是柳永在47岁左右的时候,他才进士及第。柳永终生潦倒,据说在他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来安葬他,只能由几个歌妓一起出钱葬在了南门外。柳永的词作音律谐婉,词意妥帖;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中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后人对柳词的评价也较高。

二、题目和背景解说。

n《雨霖铃》这一词调,又名“雨霖铃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安史之乱中,玄宗西逃入蜀。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后,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遇上连日霖雨,在栈道中,又听见铃声阵阵,倍感凄凉哀婉,于是作《雨霖铃曲》,寄托思念之情,调极哀怨。前人称“一曲霖铃泪数行”,可见一斑。宋代成为词牌名。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便是柳永的这首词。而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汴京(河南开封)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是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反映了柳永当时的这种复杂心情。下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朗读。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2、听完了词大之后,同学们感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凄切低沉(从文章中找依据:凄切、伤离别)。

3、明确了词的感情基调之后,我们来齐读一遍,看看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把握的怎么样。

(过渡: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愉悦和享受。)。

5、下面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四、词的鉴赏。

明确: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离别难)。

下阕:离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

节令:寒蝉。

地点:长亭。

时间:晚。

天气:骤雨初歇。

渲染气氛:萧瑟凄凉。

表达感情:词人与恋人将别未别时的痛苦心情。

3、“都门”三句展现了什么场景?

明确:京城门外,情人设宴饯行,离别的.愁苦使这对情人对佳肴美酒也兴味索然。正在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催促出发,此时此刻,离别的痛苦达到顶点。

4、怎样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明确:两手紧紧拉在一起,两眼被酸楚的泪水模糊,便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吐,只好无言以对,泪眼相看。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把彼此的眷恋之情、又无可奈何之心写的非常深刻.

明确:不对。作者选用三种景物来表达心情。用“千里”形容“烟波”,表明烟波的浩淼,去程的遥远;用“沉沉”形容“暮霭”,表明暮霭的浓厚,天地的苍茫;用“阔”形容“楚天”表明楚天的辽远无边。作者正是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以及如此浓密深重的雾霭,来表现离情之深之痛和自己前途的渺茫。

5、自由讨论。

同学们自己鉴赏下阕,你喜欢下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由学生自己讨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课后作业。

1.比较鉴赏:将柳词与苏词作比较。

体会其风格的差异。

2.熟读并背诵诗篇。

附:上阕朗读指导。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

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结束语:送大家一句话: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文学作品,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生活,你定会收益匪浅。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五

课题《雨霖铃》执教人袁野时间2003。

教学目标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分析情与景交融所表现的意境。

课型新授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课时1。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检查预习柳永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词派、词风、生平际遇回答)回答。

三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四听录音(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调、语速)学生朗读听录音、个别读、散读、齐读。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六

知识与技能。

(1)熟读《雨霖铃》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感受词中浓浓的离别之情。

(3)了解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强调音读、意读、情读,对词作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有总体印象。

(2)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诗作内容和风格。

(3)讨论法:对词作中疑难点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重视感情并正确对待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词中意象和情感基调,体会婉约词风。

(2)重点赏析名句,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2、了解词人(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简要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他的很多佳作中,很多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3、预习字词疑难生生对答。

教师预备内容:帐饮、无绪、竟、凝噎、暮霭、堪、纵。

三、听读全词感受离别。

第一步:教师范背全词。

第二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

第三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

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要注意的问题: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学生集体朗读全词)。

四、品读全词体味感情。

1、学生分小组讨论重点分析上下阕写景抒情部分,并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板书:《雨霖铃》。

叙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虚实相济。

思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生观看flash图片,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词上下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送别场景或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惜别事件。

4、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什么情感?他和我们的情感相同或是相似吗?(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全词,注意读出感情,然后回答问题)。

五、赏析名句体会意境。

1、本词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从哪些词句最容易看出这种情感?

2、还有几句不能直接看出与情人难舍难分之情,那么这几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准确把握词中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教师明确:开首这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师明确: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还没有离别,便想象行程遥远,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回想整首词,指名背诵)。

六、课下作业。

学生分组为本词写一个脚本,然后交流。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七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2课时。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八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目标1。

一课时。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

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九

x老师的执教的这节《雨霖铃》从技能意识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虽然在某些环节也恰当地运用了教学技能,展现了一定的教学功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技能意识并不是很强,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本视频前一部分是x老师关于课文《雨霖铃》的一个说课,从说课上就可以看出,x老师的技能并不怎么样。第一,x老师在说课的过程中,没有脱稿,几乎都是照着稿子读的,显然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甚至可以说课的能力不强。第二,在说课的过程中,x老师的眼神很奇怪,可能是想与台下进行沟通,但是又离不开稿子,以至于他每一次抬头都是用眼睛向上一瞟,甚至都没有与台下的目光进行接触就又迅速地低下头去,给人一种很轻蔑的感觉。即使后来面向同学说的时候,目光也不坚定,游移不定,左右闪烁。第三,x老师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很多发音不准确,如“教学难点”说成“教学蓝点”、“雨霖铃“发成了“与您灵”、“执手相看泪眼”读成了“执手相看内眼”等,而且在很多语调和声调的.表达上,方音显得也过于浓重,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普通话表达。

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在仪态方面,x老师并没有做到“雅”,他的手会时不时地背到背后,给人一种很牛逼的居高临下之感,让人看了很是不爽。这样的动作,就会使得教师失去亲切感,又显得很不自然。但是在穿着上,x老师做的还是不错的,穿着西服正装,踏着皮鞋,显得很正式。在上课过程中,x教师移动的范围就是在讲台和第一排座位之间,没有深入到课堂内部。上课的语言上,除了普通话不太标准外,语音、语调、语速都还是不错的,能够讲得彬彬有礼,语速适当,声音也够响亮,口齿清晰,没有口头禅和重复,这些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x老师在叫学生站起来读课文的时候,眼光却不注释这个同学,而是到处闪烁,显得没有在用心倾听,最后的时候才看这个同学,却不是正视,而是有斜眼盯着,毫无赞赏与鼓励的目光可言。

最后,x老师比较厉害的教学技能应该算是板书了,这位教师最后的板书不仅字体端庄美观,而且板书设计的也很精巧,这是技能意识方面的亮点。在组织学生学习上,这位老师也显示出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展示等,做的很恰当,但我怕觉得这不仅仅是教师组织能力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很“给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方面,这位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单一,很多时候就是“很好、不错”,没有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赞许,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加强的。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

一. 导入  :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我们透过这些诗行,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涯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篇抒写离别之情的名作,来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

二. 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

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第一次朗读,感情投入不够,学生大多读得直白,缺少感染力,这将和后面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本词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 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愉悦和享受。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可是我又不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匹配的配乐。

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学生初步体味到本词的意境,教师见学生听得颇有感触,趁机提出让他们利用他们此时此刻对本词的感悟来朗诵本词)。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个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肺壮气长,不是看谁更适合练狮吼功。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抓住有效信息,为后面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

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本词的具体内容解说为什么要这样来定基调的原因,防止学生架空泛泛而谈。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答:不好。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皆动情朗诵,课堂气氛热烈。

尾声:学生此时对本词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都已入佳境,趁此熟机,教师放背景音乐,提示学生全体诵读。在幽怨的配乐声中,学生忘我投入,齐声诵唱。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一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板书)。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氛围,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凄清,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作者将离别的伤感寓于景中,寓情于景。

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路途中的苍茫,结合起来,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更能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幻灯6:【重点探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个问题)。

(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请大家不要笑,如果你笑着说,说明你没有换位思考,未将自己当做柳永,自然也体会不到他说此话时的伤心。一个和自己心爱的人即将分别,山高水远,不知何时再聚,此种情景,怎会有笑声?)。

6、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7、好,读得很有感情。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幻灯7:【重点探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想象,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烘托出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清凉,“残月”凄迷,作者的心自是悲苦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连“良辰美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8、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离别情和相思苦。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二

明确:长亭别离:寒蝉、长亭、都门、烟波、暮霭、楚天(实景)。

羁旅长愁:杨柳、晓风、残月(虚景)。

2离愁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仅仅是写景吗?

明确:气氛——凄清,目的不仅是写景,更多的是烘托情感,情景交融。

为加深体会情景交融诗句的写法,分别展示课内和课外例子……。

好处: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具有把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事物,产生生动形象的作用。

请学生举例,并展示相关例子,体会这种写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酒: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肮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确:伤感、凄美的离愁。

在欣赏并学唱多媒体课件中的古词新唱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强化背诵记忆。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三

一教材: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柳永词的相关风格。

2积累字词及名句,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通过感受形象,分析意象意境,把握感情,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理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二教法:

诗词有的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学习本课之前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已经比较系统的讲述了诗歌,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品味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但很少能有独立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作品,所以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景之妙处,情之真切,感受诗中意境和感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三学法:

研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四教学过程:

以“导---读--听--赏--背--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1、导入:学生列举几句离别主体的诗句,教师补充:离别是一种常事,文人笔下的离情或深沉,或豁达或婉约,当然将离别写得最缠绵的当推婉约派代表此人柳永的《雨霖铃》。

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按段落,风格,长短)。

3、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介绍:学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柳永,教师补充。介绍写作背景明确三点(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4、解题:明确《雨霖铃》是伤感的词牌名,奠定文章基调。

5、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

(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体会感情基调。

(2)学生听范读,要求正字音,把握节奏。

(3)指名学生诵读,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指导诵读:韵脚的音要稍长,以体现凄凉、伤感之情:切、歇、噎、节、月;需要重读的字如:念字等。

(4)学生进行齐读:这样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四遍诵读之后,对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体现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5)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刚才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那么下面我就要求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来言传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真切的体悟了)。

6精读(体会意象,意境,把握作者感情,学习艺术特色及鉴赏诗歌的方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它们在表现词的内容和词人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讨论,学生不但明确了词的内容,更对作者的浓浓的离愁别绪有较深刻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7拓展思维:鉴赏诗歌的技巧?

1总思路: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感情?)。

措施:看题目,典型景物,关键字词。

2你最喜欢那句话?原因是什么?

8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情。

别前寒蝉骤雨长亭悲戚。

(实)。

别时兰舟烟波暮霭楚天不舍愁苦。

(实)。

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

(虚)。

9归纳:通篇“伤离别”三字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里。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相生,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10总结: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在步步的推进中显出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12反思。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四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答:不好。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皆动情朗诵,课堂气氛热烈。

尾声:学生此时对本词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都已入佳境,趁此熟机,教师放背景音乐,提示学生全体诵读。在幽怨的配乐声中,学生忘我投入,齐声诵唱。

雨霖铃优质课一等奖篇十五

(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模式。

双主导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2、了解词人(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简要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他的很多佳作中,很多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3、预习字词疑难生生对答。

教师预备内容:帐饮、无绪、竟、凝噎、暮霭、堪、纵。

三、听读全词感受离别。

第一步:教师范背全词。

第二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

第三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

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要注意的问题: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断句。

语意的连贯。

(学生集体朗读全词)。

四、品读全词体味感情。

1、学生分小组讨论重点分析上下阕写景抒情部分,并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板书:《雨霖铃》。

叙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虚实相济。

思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生观看flash图片,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词上下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送别场景或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惜别事件。

4、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什么情感?他和我们的情感相同或是相似吗?(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全词,注意读出感情,然后回答问题)。

五、赏析名句体会意境。

1、本词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从哪些词句最容易看出这种情感?

2、还有几句不能直接看出与情人难舍难分之情,那么这几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准确把握词中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教师明确:开首这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师明确: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还没有离别,便想象行程遥远,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回想整首词,指名背诵)。

六、集体背诵反复涵咏。

七、课下作业 :

学生分组为本词写一个脚本,然后交流。

作者邮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