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0:54:04 页码:11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19篇)
2023-11-20 10:54:04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手段,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在总结中,我们应该尽量用简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一篇令人满意的总结有时需要一些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供您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六(2)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地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我乡的人文地理条件,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二0xx年一月。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围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在少先队的活动中有综合实践的影子;在各学科教学动中有他的影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指导下,一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以学生的兴趣、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实施及理论探讨中,对综合课程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与具体实践中的成果、困惑以“实践——反思——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教师不断地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回顾这一学期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一、抓培训学习,促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以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为此,教师们觉得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通过调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资源共享。活动中,一些老师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劲生动地展示,加上实验教师的教学及反思,使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二、课题研究驱动综合实践课开展

为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按照课标的要求要求,对综合实践课程对课程改革的作用产生了认识,教师都能根据各学科和特点上好综合实践课,也意识到上好综合实践课能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从此老师们对综合实践课进行了踏踏实实的研究,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手工劳动,不同于简单的兴趣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考虑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投入在实践活动兴趣浓郁,潜力得到了挖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广大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办法研究为突破口,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校本开发,创学校特色”之路,带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使学校在课改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茶叶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叶的聚会》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我的叙事: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 究成果。如通过照片、摄影、动画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课程刚刚启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我是一名化学老师,同时也兼任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我们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充分考虑和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利用学校的开放实验室,围绕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围绕着“关注学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获得了知识。下面我将综合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汇报。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文化课程紧密结合,在理化学科的综合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开放实验室活动,开展一系列围绕教材知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实验探究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提高文化课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给大家展示的是物理和化学综合实践的案例。)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化学中的《美丽喷泉》、《会爆炸的泡泡》、《水中花园》等,物理中的《测小车速度》、《探究小石块的密度》等,这些都紧密围绕课本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理化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制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作品,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化学中的《自制净水器》、《制作原子结构模型》等,物理中的《土电话》、《小孔成像仪》等,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外,还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巩固。

实践创新中,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发明,在刚刚结束的威海市中小学生创新发明大赛中,我们学生发明《风凉靠背垫》、《可分离式笼屉》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感受社会。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活动。如《调查张村河水质情况》、《调查透明雨伞的使用与好处》、《调查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其中,张婧璇同学的《调查张村河水质情况》调查报告,荣获了市级中学生科技论文一等奖。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身边的生活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下面有请小张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她的调查报告以及她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感悟。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六

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好举措。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多样化指导,建立开放型的评课,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开放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七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八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九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教师万不可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仅仅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教师在指导中要悉心、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阶段小结,重新调整规划和实施下一步的活动,使活动有可操作性,有实效地开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过程为主,以鼓励为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教师必须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学初期,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成员。

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鄂汉东校长领导,丁红芳老师分管,教研组长宣洪波老师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印丽华老师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宣纪珍老师具体负责课时安排以及调、代课。三、四年级由印丽华老师具体负责,五、六年级分别由刘彩娣老师负责,其他各班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性和指导。

三、研究目标。

1、力求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做到短线、长线活动相结合,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月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5、评价侧重于过程,体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平等对话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一

这次活动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把视线转向了社会,带着学生走向生活,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说,在活动中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回忆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的一句话,一份资料,一次记录,哪怕是一个表情,都可以成为让我们激动不已的“亮点”,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具备一份职业的机敏,善于捕捉,善于“燎原”。我想,每一个真实经历综合实践的指导老师,都有同感“我的知识库存不够”。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活动的参与者,探索研究的策划者和促进者。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以便在指导时有的放矢,游刃有余。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尽管学生研究的很多问题和提出的许多问题超出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依然要抱有“学习者”的心态,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索资料,阅读资料,实地考察,积极讨论,记录活动,形成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我们一起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来自文苑小学,现在我把我们学校前段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我们学校在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共6个教学班。其中刚才执教的宋老师教学3年级,我教学4――6年级。我们每周有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除此以外,还借助多种机会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周一升旗仪式与大队部合作举办的奥运知识宣传;周二下午与教导处联合组织全校学生练习硬笔书法(50分钟);周四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涉及足球、篮球、科技创新、健美操、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50分钟);周五下午则是全校学生的阅读时间(50分钟)。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的设计和参与,我们也的确在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工作着。

3年级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是《福娃巧制作》、《生活小窍门》、《健身1.2.3》,现在已经开展了《福娃巧制作》,因为正值咱们国家奥运会开幕之际,通过画、剪、贴福娃来了解奥运知识、来历、体育技能。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第二个主题是《生活小窍门》,从衣食住行入手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第三个主题是《健身1.2.3》,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4年级本学期的主题分别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有趣的民间艺术》、《我有一双小巧手》。目前已经开展并结束的是《我最喜欢的玩具》这个主题。学生通过玩玩具、口头编故事,进一步把自己口头编的故事形成作文,并在全班朗读交流,孩子们的作文形成了班级的作文集。这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了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个主题《有趣的民间艺术》分为剪纸、编绳、布贴画几个板块,最后等这些小主题都进行完了还要举办一个作品展示会。目前正在开展剪纸这个活动,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最后一个主题《我有一双小巧手》共有洗衣服、做水果拼盘、拌凉菜等几部分。

5年级的主题是《做特色饮料》、《我爱十字绣》、《我有一双小巧手》。《做特色饮料》这个主题已经结束,孩子们做的饮料也许不是最好喝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们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请大家看一些活动照片吧!目前正在开展的是《我爱十字绣》,这个活动的开展甚至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关注,听说有些6年级的学生也在绣呢!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孩子们的建议。本来我不会也不喜欢做这些针线活,开展这个活动是冒很大风险的。老师都不会,怎么去指导学生呢?后来的结果证明――孩子们可以教会我。现在,我自己也正在缝制十字绣呢!请大家看看我们活动的照片吧!第三个主题是《我有一双小巧手》,内容涉及橡皮泥、缝沙包、剪纸、布贴画、折幸运星等。

6年级也有三个主题,分别是《我有一双小巧手》、《辩论会》、《种植》。《我有一双小巧手》这个主题已经开展完毕,具体内容是做凉菜拼盘。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确是之前我没有想到的。请大家直接看看孩子们的制作成果吧!最后,我也已学校的`名义给这些作品颁发了获奖证书,表示对孩子们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吧!《辩论会》这个主题正在开展中,经过了选择主题、辩手、评委、嘉宾,明确程序等一系列环节,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在充分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了“电子游戏利弊谈”、“小学生早恋”这两个辩论内容,将分别组织2场辩论会。第三个主题是《种植》,这个主题的选材比较广泛,初步打算种植丝瓜、白菜花,也包括随机产生的其他植物。现在我们的丝瓜已经种下,具体的操作是找了几个楼前有空地的学生,让他们拿回家种的,因为我们学校实在没有适合种的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区党校张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他亲自为我们提供了丝瓜种并送到了学校,借此机会感谢张校长。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围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在少先队的活动中有综合实践的影子;在各学科教学动中有他的影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指导下,一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以学生的兴趣、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实施及理论探讨中,对综合课程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与具体实践中的成果、困惑以“实践——反思——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教师不断地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回顾这一学期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以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为此,教师们觉得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通过调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资源共享。活动中,一些老师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尽、生动地展示,加上实验教师的教学及反思,使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为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按照课标的要求要求,对综合实践课程对课程改革的作用产生了认识,教师都能根据各学科和特点上好综合实践课,也意识到上好综合实践课能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从此老师们对综合实践课进行了踏踏实实的研究,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手工劳动,不同于简单的兴趣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考虑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投入在实践活动兴趣浓郁,潜力得到了挖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广大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办法研究为突破口,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校本开发,创学校特色”之路,带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使学校在课改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四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是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课这块教学阵地,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五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下面是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欢迎参阅。

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1、在资料收集中学会与人分享。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2、从“教师中学”到“学生中心”。

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好举措。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多样化指导,建立开放型的评课,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开放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通过照片、摄影、动画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课程刚刚启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性课程,它应该具有其区域特色和实践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三年级以上每周三节),综合实践课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能化的课程,它强调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注重能力发展,特别是生活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知识向应用、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实践就是一种中介物”(黑格尔语),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实践汇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沟通。综合是指向实践性的,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

1.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还要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2.综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过程。

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比如,我们聘请气象站人员定期到基地指导,还聘请了许多社会上有特殊能力的人来基地任教,多方有机结合,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

此外,还有很多原则也要注意,如评价的多元化、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也都是值得我们多考虑的问题。由于目前综合实践课还是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综合实践课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挖掘、探索,这是每一位综合实践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六

本学期,我们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确定研究专题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专题可以是教师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也可以由学生选定,其来源可以在生活中提炼,在学习中发现,在兴趣中选择。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确定研究专题。

1、在科技教育中选定主题。本学期,我们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建设。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三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七巧板”,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动手制作七巧板、七巧板拼图、才艺大比拼等主题,了解七巧板的几何特点,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学会一些科学方法,学会探索、发现等。

2、在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我们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三年级开展的“节约从我做起”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的节约现象,关注学校生活的节约现象。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拒绝白色污染”“制做小布兜”“我是学校小主人”“我是生活小能手”等研究主题也在同学们的关注下产生。

3、在学科整合中选定主题。学科的综合性,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明确其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梳理差不多时间段的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整合出结合点、交叉点。如:三年级开展的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能自我服务的“小拌菜”主题活动,他们就运用学过的健康课上的营养知识,数学课上的统计知识,对每天的饮食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周的菜谱。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三(2)班“节约从我做起”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通过网络、电视、图书馆等途径调查了解浪费的现象;学生经过深入研究调查后,深刻地感受到浪费会使人类的未来将走向灭亡,并自发的制做手抄报在学校、社区进行节约宣传,提高其他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节约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研究。

在活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学习收获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形成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与交流。

1、作品展示型。学生通过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作品:小制作、小发明;金点子、幻想画;倡议书、广告语等等。我们在活动一个阶段或结束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组织大家对作品进行评点、改进。如:三(3)班进行了“拒绝白色污染制作环保小布兜”研究以后,组织全班同学设计了拒绝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语,画了拒绝白色污染的标志,设计制作了环保小布兜,通过多种作品形式来展示、推广研究成果。有的孩子做的小布兜被刊登黑龙江晨报上,大大的激励了第一次拿针线的学生们,也增强了我指导学生实践的信心。

2、学生成长袋。学生成长袋能够详细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我们提倡教师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袋,完整保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各种成果。档案袋内主要有以下内容:

(1)档案袋主页:学生个人情况和历次研究的小主题。

(2)主题简介:我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的时间、地点、指导老师、合作的方式,资料的来源、成果展示形式。

(3)活动资料:研究计划、搜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活动的记录、体会、研究作品、获奖证书。

(4)评价资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社会(家长)评价。这样的成长袋,让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当然,在一个活动中,以上表现方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的困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们觉得,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创设活动条件。在开展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在软硬件的建设、师资水平、管理水平、评估水平等方面受到了或多或少的牵制。例如: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大批具有特长的教师,而且对教师的组织、管理、协调、创新、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尽量配置好、培训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采取任课教师统一调配的形式进行教学、指导。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确实需要信息技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我们学校要努力添置电脑,尽快提高学生的现代技术应用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的重要领域,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将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让综合实践活动展现其独特魅力,创生出一片片更为耀眼的风景!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七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是开发环境教育资源。

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是开发生活教育资源。

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是开发科技教育资源。

我们通过建立市农业局、科技局、种子公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科技教育基地,抓住中国银杏节、学校红领巾菊花节等科技教育时机,通过“走近银杏”、“多彩的菊花世界”、“小小气象台”、“五彩的秋叶”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调查访问、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向学生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尽快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认识科技新发展。

四是开发文化教育资源。

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

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

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

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

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

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

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

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

课表上的时

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

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

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

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路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首先,要注意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特色,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也获得发展。

如:在《神奇的叶子》这一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探究和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了鱼的情况。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实施全面教育,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社会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

在教《怎样进行观察》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实去感触一下昆虫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比书上的描述更有说服力。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报复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生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合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应回归社会与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八

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研究性学习只是学习方式上的一种转变,引导学生关注关注社会、亲近自然,在积极的研究问题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快乐和成就,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过程产生的兴趣应当比探究过产生的结果,对他们来讲更有意义。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做为指导师的老师就要担负起责任,和学生一起探究,在探究面前,老师和学生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指导师起到评价和督促,纠正的作用,许多学生用网上摘下来的文章滥竽充数,为交差而交差,这就是指导师没有及时的融入学生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种失职的表现,有部分学生心理上怕老师,喜欢独来独往。

我们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要明确告诉学生,“单干”不是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合作和交流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做为学生必须学会和别人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提高自己研究学习的绩效。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十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怎么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好举措。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多样化指导,建立开放型的评课,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开放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性课程,它应该具有其区域特色和实践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三年级以上每周三节),综合实践课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能化的课程,它强调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注重能力发展,特别是生活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知识向应用、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实践就是一种中介物”(黑格尔语),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实践汇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沟通。综合是指向实践性的,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

1.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还要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2.综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过程。

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比如,我们聘请气象站人员定期到基地指导,还聘请了许多社会上有特殊能力的人来基地任教,多方有机结合,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

此外,还有很多原则也要注意,如评价的多元化、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也都是值得我们多考虑的问题。由于目前综合实践课还是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综合实践课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挖掘、探索,这是每一位综合实践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