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55:05 页码:13
2023年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实用15篇)
2023-11-11 11:55:05    小编:ZTFB

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制定心得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一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x-201x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明通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世春。

副组长:李华祥张尤升张明成员:各处室团委干部财务人员。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以党的xx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1x年至201x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

活动方案。

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各系、各部门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并进行通报。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二

进一步强化帮扶效果,切实发挥省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幼儿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

二、主要内容。

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如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师徒结对,捐赠等,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依据市级优质园的办园标准督促并要求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投入,备齐备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城区幼儿园通过派遣骨干人员深入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请农村幼儿园园长到城区幼儿园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省优质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城区幼儿园为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四、工作措施。

1.幼儿本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结对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目标、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3.结对帮扶幼儿园要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各类帮扶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分别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

五、效果检测。

被帮扶幼儿园:

1.配齐配足工作人员,严格按《纲要》精神实施活动,禁止小学化倾向。

2.教师优课率达30%,合格率达100%。

3.有专题研究的方案、计划,有每次研讨过程的详实资料。

4.家长工作有计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总结,资料健全。

5.特色建设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效,资料齐全。

6.每学年有教师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帮扶幼儿园:

1.每个月有专人到被帮扶单位看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情况。

2.不定期送教到帮扶单位,每学期送教不低于10课时。

3.接受帮扶单位老师的跟班学习,做好跟班学习老师的后勤服务工作。

4.每学期根据被帮扶单位的具体要求组织两次专题讲座。

5.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详细的过程资料。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三

以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真正做到教育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递传,为我县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入学率达到要求。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8%,义务教育巩固率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8%。全面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免试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

2、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予以限度的资助;贫困学龄前儿童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课本费全免,贫困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600--2000元的标准免除学杂费,按每生每年1000、2000、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生源地贷款。积极开展社会助学活动,引导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一年200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都能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加大优质高中招生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落实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措施,确保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占比逐步达到80%。

3、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17年计划投入7600万元,其中环保厕所改造3000万元,合格学校建设1300万元,全面改薄项目2300万元,高中办学条件改善1000万元。重点完成县一中西校区一期工程、县承启红军学校初中部建设工程、曹排小学二期工程、县特殊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创建32所合格学校和3所乡镇幼儿园、49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项目、县职校二期工程等。完成全县80个重点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农村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全县所有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4、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树立远大理想,励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义务教育“联校协作发展”行动,推行强校扶弱校、乡镇中心校带村小、片区初中联校制、联校协作发展等办学模式,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作,通过坚持“五个抓”(即抓课程、抓课堂、抓活动、抓队伍、抓管理),培养学生应具备并为个人终身发展奠基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素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做到扶贫先扶技。坚持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致相当,201x年两所职校计划招生1600人,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基地、教学、科研、升学、就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两后生”做“明白人、能干人、脱贫致富带头人”,促进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健全由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培训计划和经费管理、由县职校为主实施的职业培训机制,推进大职教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形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常规大检查、校长进课堂”活动(简称“三大一进”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指导、诊断、激励和督促作用,促进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彻底实现“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健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委培等教师补充机制。201x年计划补充教师460人,其中定向委培180名、特岗计划80名、公开招聘200名。进一步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城乡支教、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快优化教师队伍。

二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教师编制、职称评聘和评优表模等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向偏远农村、山区倾斜,优先提高贫困村任教老师经济待遇。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实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培训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全县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学校教师聘用、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根据学生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按照核定的编制要求,201x年招录引进460名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逐步实现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0%。

6、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一是发展特殊教育。贯彻落实《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_—20_年)》,20_年完成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任务,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合力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三是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7、落实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投入,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发力。以教育精准扶贫为主要战略,整合扶贫资金中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的部分资金与教育专项资金、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等各类资金_使用,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8、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考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协调、村(校)落实”的体制,县委、县政府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也要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实行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要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健全信息台账。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学校)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要建立到校到人精准扶贫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精准核对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时间节点、工作进度,逐步销号。

三是强化狠抓落实和监督问责。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全县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县教育局、县直各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村校(教学点)、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含包保、促进“两后生”就读中职学校)。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建立“乡镇自查、县级复查”,重点检查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不断优化评价制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对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及时进行绩效评价,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各学校绩效考核体系。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四

《通知》(雨委办发〔20xx〕87号)和《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区帮扶办《关于深入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通知》(雨帮扶办〔20xx〕1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雨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xx年至20xx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一、芦花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xx镇西南端,与xx区xx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芦花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五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明通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世春。

副组长:李华祥张尤升张明成员:各处室团委干部财务人员。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共xx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安排部署,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有效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本方案以我县32个贫困村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和薄弱学校为重点,2935户贫困家庭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为主要对象。

到2020年全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上台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实现xx全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前教育:到xx年,全县开办村级幼教点118个,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到xx年,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6%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以上;学校班额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基本消除“大班额”,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高中教育:到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县教科局、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规建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团县委)。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及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xx年至20xx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

活动方案。

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

【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明通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世春。

副组长:李华祥张尤升张明成员:各处室团委干部财务人员。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八

为认真贯彻落实x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响应县局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关中学建设,改变城关中学办学条件差、教育理念落后、教研教改薄弱、生源差、教育质量不高等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宽我校的生源来源地,为我校创建一个优良的生源基地,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确定我校与薄弱学校城关中学进行长期结对帮扶。

近年来,虽然我县城关镇中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受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城关镇中学与同在县城的嘉禾五中、珠泉中学之间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学校在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还相对薄弱,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导致生源逐渐萎缩,给城区初中教育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为此,县局在创先争优和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中,指示我校把“均衡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在城学校差距”作为活动主题,大力实施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对薄弱学校城关中学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县城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学校为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结对帮扶时间。

从20__年8月开始与嘉禾县城关中学结对,帮扶长期化,常态化。

(二)建立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雷华清校长。

副组长:雷平副校长。

组员:邝少华、曾俊彦、雷成国、刘红星、曹牧芝、派驻城关中学的专职教师。

(三)明确帮扶内容。

1、经费帮扶。

学校每学期要资助城关中学2-3万元,期中1万元用于教研教改的活动经费,1-2万元用于招生宣传(下半年)或器材添置(上半年),弥补城关中学办学经费的不足,并对考入嘉禾一中且来自城关中学的困难学生酌情减免学杂费和提供贫困生生活补助。

2、硬件帮扶。

无偿向城关中学捐赠实验仪器、图书、课桌凳、体育器材等教学用品,帮助城关中学完善教学实验设施配备,改善办学条件。

3、教学帮扶。

重点开展好“三送一建”活动:

一是送管理。嘉禾一中将向城关中学调派一名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的人员城关中学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选派4-5名具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对口扶持班的班主任,并且嘉禾一中每学期与城关中学开展两次经验交流会,由一中派出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经验的人员到城关中学传授管理经验,每次不少于2人。通过这一措施提高城关中学的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送示范课。由嘉禾一中教研室牵头安排,每学期每个学科要选派1-2名教学能手到城关中学上示范课,每人不少于一节,同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帮助城关中学改革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送教研。嘉禾一中教研室要帮助城关中学建立完善教研教改制度,每年与城关中学共同开展一项学科教研课题,____一项影响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难题,提高城关中学的科研水平。由一中承担费用,每期将组织城关中学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市名校进行1-2次教学交流、考察、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要使城关中学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发生较大转变,跟上形势发展,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

四是加强城关中学特色建设。帮助城关中学打造体艺特色项目,使城关中学学科特色尤其是体艺方面逐步彰显办学特色。

4、师资帮扶。

嘉禾一中将向城关中学的每一个年级选派语、数、外各一名优秀教师全职赴城关中学支教,另理、化、生等科目,将根据城关中学的具体需求安排一名教师兼课;每学期要对结对城关中学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提高城关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每个学科要安排1-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与结对城关中学相应学科教师结为“一帮一”对子,相互开展教学方法、经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5、招生帮扶。

针对城关中学的生存困境,嘉禾一中将在帮助城关中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有针对性招生优惠政策,即共同组建“一中对口教学支援班”,向县局申请,面向全县招生,由一中派任班主任及语、数、英、理、化教师,一中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招生宣传。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一中对城关中学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我校将对派往城关中学的教师进行专项考核,对工作表现好、能认真完成任务且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领导和支教教师,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和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派出期间,派出人员的原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在支援学校的原任职务予以保留,职务升迁、职称评聘等不受影响。

派出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与城关中学同类在岗人员保持一致,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各种津补帖等待遇不变。同时一中将给予派出人员每月300元的特殊津贴,课时津贴一中将按130%发放。

20__-20__年度嘉禾一中帮扶薄弱学校实施情况小结。

一、派出教师:

管理:雷成国。

班主任:何水娟(语文),李芳凌(数学),李如凤(英语),胡梅(语文)。

其他科任教师:刘艳子(语文),李群英(语文),李海娟(英语),雷文钦(英语),郑飘玲(数学),邝少华(生物),曹牧芝(历史)。

二、组建班级:

共组建两个“教学对口支援班”(238、239),两个“教学指导班”(240、241),为城关中学额外招收245名学生。

三、资金扶助:

20__年下期,1万元用于招生宣传,1万元用于教研教改。

20__年上期,2万元用于20__年下期秋季招生宣传,万元用于添置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四、活动开展:

20__年9月17日,学校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主讲:雷平副校长。

20__年9月18日,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主讲:谢本义、任贵志。

20__年10月,语、数、外送教活动,听课、评课活动。

20__年3月11日,学校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主讲:谢建xxx员。

五、实施效果:

1、有效的提升了城关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得城关中学的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有效的提升了城关中学整体的科研能力,本年度,城关中学的教师论文、科研成果、学生作品等较上一年度提升30%有余。

3、有效的改善了城关中学的生源结构,许多学生及家长慕嘉禾一中的名而来,使城关中学招收到了部分优秀新生。

4、有效的提高了城关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城关中学得到了社会、家长、上级部门的认可,学校初一年级的两平一率得到大幅提升,由原来全县落后一举跻身中上,学校在20__-20__年度考核中,被县局评为最优。尤其是教学对口支援班”(238、239)与“教学指导班”(240、241)成绩名列全县前列。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九

一年来,市教育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着力在强化党的领导、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教育脱贫、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全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工作思路。

__年,_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这一核心任务开展工作。以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领,扎实开展教育系统作风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筑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构,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以实施“菜单式”培训工程、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和“三名”工作室建设工程为契机,打造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团队,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智慧校园建设计划为载体,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创建学生温馨的家园;以实施中高考攻坚、小学控低提优工程和第五届学生才艺展演活动等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实施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好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优势,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二是指导_中学成立党委,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__年作为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以教研组、年级组、中心学校和小学集团校下属小学、幼教集团园下属分园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全市教育系统共设立_支部,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三是制定《_市教育系统“两反三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转作风、转学风、转文风。规范“教育大讲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平台的管理,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出台《_市教育系统党员、教职工作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理论学习、名师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_批次,对学校作风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严格进行督导检查,对敷衍了事、作风不端、效果不好的学校推倒重来,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决心抓作风转作风,着力解决党员、教职工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加大巡视巡察整改力度,对省、州、市巡视巡察组反馈的党组织领导弱化、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等_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逐项梳理归类,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主体、整改时限,按要求整改落实到位。

(二)实施队伍建设提升工程,着力提高师资水平。一是修订完善《_市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办法》,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师德失范的惩处力度,对违反师德行为的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创新师德培育模式,以作风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演讲比赛x场,开展身边好人评选_x人次,提高师德水平。二是积极搭建平台,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充分利用海珠区对口帮扶机会,邀请海珠区教育专家到我市开展校长专题培训讲座、结对交流、结对支教等活动x批次__余人。根据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需求,完成市内外“菜单式”培训__余人次,其他专题培训_x余人次。三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方式招聘教师_名,引进优秀人才_名,招聘特岗教师_人,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开展“联校走教”专业教师不足瓶颈。在专业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联校走教”教学模式,以中心学校(集团校)为单位,辖区内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开展教学工作,让农村边远孩子接受专业的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

今年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县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乡扶贫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乡辖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组,共300户,1305人。其中,两个贫困村——xx村、xx村。xx村xxxx年全村退出,xx村xxxx年全村退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3人。

去年退出村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村民124户,445人,属藏汉杂居村寨,受多种因素影响,全村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在家务农和上山挖药等。目前,共有精准识别贫困户21户81人。

1.自身发展脱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扶持1家养殖企业和xx家农村专业合作社,鼓励本地致富带头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全乡养殖藏香猪760余头,虹鳟鱼40000余尾,中蜂1100余桶,肉牛1500余头;种植灵芝5亩,天麻10亩,羊肚菌7亩,猪苓7000余窝,青脆李60亩,改良核桃20xx株。

2.落实政策脱贫。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落实“两免一补”、新农合补助和医疗救助政策,及时发放五保金、低保金、抚恤金和救济物资,及时兑现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草原生态补助等政策性资金,帮扶脱贫。

3.宣传教育脱贫。坚持宣传引导,强化脱贫意愿,开展新村风貌绘画宣传,编写发放各类脱贫相关宣传资料千余份。开展农技旅游等实用技能培训5期,参训人员240人次。全面调研乡学生基本情况,逐个掌握贫困学生贫困原因和帮扶需要,积极争取帮扶单位以及社会、个人捐助资金帮扶困难学生。

4.精细走访,调准扶贫策略。充分发挥党组织力量,认真开展党员干部包贫困户。村两委所有干部全部参与包贫困户,并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户情。每位党员干部踏实走访贫困户,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认真填写扶贫手册,科学制定脱贫计划,使每个贫困户既感受到组织关怀,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全乡形成了浓烈的扶贫攻坚氛围。

5.精准发力,全面落实政策。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确保贫困户脱贫取得实效。根据本乡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任务、干部包户、责任落实、脱贫人口、扶贫措施等“六项清单”,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即脱贫任务清单、责任包保清单、项目到户清单、村级扶贫项目清单),做到挂图作战,目标明确、任务清楚。

6.精心归档,规范软件资料。按照两次现场会会议精神要求,组织全体包保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年去镇参观学习两次,深入了解扶贫资料的整理要求。统一购买档案柜、档案盒、扶贫包,保证做到一户一档,资料详实,能够很好的掌握贫困户发展状况和脱贫成效。同时对村级扶贫资料做到规范完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安排、贫困户帮扶的措施都留存资料以备查阅。

1.群中认识不够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只想等着救济和帮扶,整天想着不劳而获,此类贫困户脱贫任务艰巨,需要打通思想,通过“扶智、扶志”来解决思想上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存在群众相互攀比现象,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2.长效机制不够细。今年以来全乡自上而下制定各项责任机制,压实扶贫工作,但对于贫困户而言,如何做到稳定脱贫,降低返贫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机制不够细、措施不到位,这都将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隐患”。

1.坚持精准扶贫到户。根据前期干部包户情况进一步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大病救助、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政策,因户施策,确保到户项目、脱贫效果精准,务必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2.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力量。结合当前“两学一做”活动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核心力量,把扶贫攻坚作为衡量党组织战斗能力和党员带头引领力量的试金石,通过党员干部包户,落实干部包户责任等方式,压实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责任,通过扶贫攻坚来进一步树立党的形象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3.紧跟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举全乡之力而为之,严格落实各项清单任务,把每个贫困户、每个项目、每个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个相关单位的身上,紧盯目标,压实责任,认真履行向区委政府作的庄严。

4.力求实效,让群众满意。明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底子准,确实穷;二是穷的有理,群众服;三是政策不过激,可以让社会和他人承受。既让那些真正无助的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的温暖,也不能在农村纵容安贫、守贫的恶习,更不能因此形成了民意对立,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全力推进乡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我乡也认识到乡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我乡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各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将一定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力争解决扶贫项目上的“救急钱”,基础改造上的“发展钱”,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钱”。以实际行动推进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助力全村群众在全县率先过上“三好两富”的新生活。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一

根据《^v^__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v^__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熊继宏、赵桂平、张安均、周子荣、马传礼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师利龙、吴立新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吴立新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与该村62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三、20__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__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

(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三)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建农村基层组织、帮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是:

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赵桂平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熊继宏、赵桂平、张安均、周子荣、马传礼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__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二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x-201x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一、目标任务。

从xx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学前教育: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到xx年,在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使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优先实现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到xx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

(二)义务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xx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到xx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

(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xx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xx年,在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优先实现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一)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

1.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依据《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依托小学在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

2.加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免费力度,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6∶4比例分担。

3.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办好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行政村教学点,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xx年,宽带网络覆盖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6.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学年20xx元标准发放助学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家庭脱贫。实施好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项目。

7.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生源地市县财政按6∶4分担。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二)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和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开展招生扶贫。

8.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和外省省属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革命老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精准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

9.实施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在贫困县单独测试和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扩大高职自主招生院校范围,确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省内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实施分县定向单独测试招生,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实施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时,将高职院校不低于30%的年度招生计划用于推荐直升招生并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10.积极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加大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的力度,每年面向贫困县安排300名招生计划,专门用于贫困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依托兰州大学、省中医药大学实施好每年450名的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依托省内外医学院校,每年安排700名计划,组织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医生接受全科医生培训。

(三)强化对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政策支持。

11.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年)》有关要求,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中小学开展支教。逐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

12.通过定向培养、精准招录、在职培训、专题研修、对口支援、实习支教等,每年为藏区培养、培训和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每年选派400名省内高校优秀大学生以“顶岗实习”形式赴藏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双语教学支教活动。

13.向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14.按照省、市、县3∶3∶3的原则,为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探索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中高职为辅、各学历层次相衔接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省内中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瞄准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现状,定向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

15.“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培训贫困地区60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0名教师。每年组织500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及教学点巡回支教。加大对革命老区、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倾斜支持力度。

16.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每年选派200名城市中小学校长,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学期的挂职。每年选派14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年的支教。

17.加大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中职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倾斜,每年安排100名涉农专业教师参加和省级培训。每年选派100名省属学校教师到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挂职,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到省属学校挂职;每年对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校长、3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使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60%以上。

(四)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

18.开工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进一步加快进度,建成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建设面向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公共实训基地,范围吸纳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劳动力转移。

19.围绕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三大片区”,以市(州)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大型开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满足贫困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20.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要求,在贫困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全省形成以8所“农”字头职业院校为龙头、80所县级职教中心涉农专业教学点为补充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网络,每年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20万人(次)以上,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21.以5所“农”字头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30个涉农专业点为主体,构建覆盖全省、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方案,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建10个左右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市、区)。

22.整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对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xx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3.从xx年起,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三、责任分工。

(一)省教育厅根据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负责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精准扶贫。

工作方案。

科学制定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省发改委将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

省财政厅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努力加大财政投入。

省编办、省人社厅负责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力争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落实好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各市(州)有关部门要按照“省负总责、市级推进、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切实把精准教育扶贫纳入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建立任务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挂图精准作业,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规划、落实好项目、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各贫困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四、完成时限。

学前教育:xx年至xx年,实现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学前教育覆盖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xx年,实现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幼儿保教人员满足基本需求;到xx年,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义务教育:到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革命老区、藏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目标。

职业教育:到xx年,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全部免费,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规模达到12.6万。到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55%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职业院校(职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能力适应贫困地区技能型人才培训需求。

五、检查验收。

(一)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省、市(州)定期检查各贫困县(市、区)各类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每半年对各市(州)、贫困县(市、区)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是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等情况。

(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级政府对教育奖补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重点强化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奖补资金的,一经查实,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与处理。

(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政府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教育部门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教育发展年度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

(四)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对项目开工完工率、项目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资金支出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等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xx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1x年至201x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

活动方案。

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x-201x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明通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世春。

副组长:李华祥张尤升张明成员:各处室团委干部财务人员。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及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1x年至201x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

活动方案。

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各系、各部门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并进行通报。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帮扶效果,切实发挥省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幼儿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

二、主要内容。

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如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师徒结对,捐赠等,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依据市级优质园的办园标准督促并要求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投入,备齐备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城区幼儿园通过派遣骨干人员深入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请农村幼儿园园长到城区幼儿园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省优质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

促进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城区幼儿园为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四、工作措施。

1.幼儿本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结对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目标、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3.结对帮扶幼儿园要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各类帮扶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分别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

五、效果检测。

被帮扶幼儿园:

1.配齐配足工作人员,严格按《纲要》精神实施活动,禁止小学化倾向。

2.教师优课率达30%,合格率达100%。

3.有专题研究的方案、计划,有每次研讨过程的详实资料。

4.家长工作有计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总结,资料健全。

5.特色建设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效,资料齐全。

6.每学年有教师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帮扶幼儿园:

1.每个月有专人到被帮扶单位看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情况。

2.不定期送教到帮扶单位,每学期送教不低于10课时。

3.接受帮扶单位老师的跟班学习,做好跟班学习老师的后勤服务工作。

4.每学期根据被帮扶单位的具体要求组织两次专题讲座。

5.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详细的过程资料。

一.指导思想。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李杰校长任组长,虞博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阮荣全、教研员王鸿海、教研组长孙莹、王柏林、寇越有、封修元为成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虞博具体负责。

每学期一至两次定期召开两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

3.师徒结对帮扶。

我校现有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学名师、高级教师20余人,根据结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与两岭学校的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灵活开展活动。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学术沙龙、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

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讲座资料、示范课。

教案。

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县教体局。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四

本着xxx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xxx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xxx赶、帮、超xxx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学期利用假期走访,我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xxx学困生工作计划xxx。

这几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该生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5、实行xxx低、小、多、快xxx的教法改革。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篇十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1x年至201x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