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25:34 页码:14
2023年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优质9篇)
2023-11-11 15:25:34    小编:ZTFB

编写教案时需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要求、教学环境等因素。教案的编写要结合教学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看看以下教案范本,或许可以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一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1、已学会各种图形特征。

2、各种大小的图形卡片,小篮数目同幼儿人数,筷子,毛线若干,笔,绘画纸。

3、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

一、"找朋友"音乐进活动室,找到朋友后搭好肩膀。

二、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我们去图形王国旅行,坐上火车出发啰!

2、**站到了,标志是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形有几个?

4、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三、铺石头。

1、“前面有一条路,怎么有那么多的坑啊?怎么办呢?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把坑填平吧!”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发现问题-“石头快没有了,但还有坑没铺好,怎么办?”

6、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所有的"坑"。

小结:用几个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四、跟图形宝宝玩游戏。

(一)幼儿操作,摆各种图形。

(二)拼画。

老师将幼儿的作品用相机拍下,投射在背景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

2、幼儿互相介绍,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我用**图形和**形变成了**"。

五、结束部分。

1、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謻由图形的东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并把它画下来。

2、坐火车回家。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二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三

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而奥运吉祥物福娃更是为幼儿所钟爱。平常就有很多幼儿经常带来一些福娃和大大小小的福娃图片。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运用福娃的形象设计了排序的数学活动。活动中福娃以拉拉队员的身份参与到各项有趣的体育赛事中,通过图片的不同类别,引导幼儿从名称、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其中还渗透了诸如奥运体育项目等内容,丰富幼儿的认知;欢呼“北京欢迎你”等口号,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中国人兴高采烈迎奥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将福娃按照名称、大小或颜色等进行排序,初步尝试记录。

2.增进对奥运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福娃图片每小组若干,福娃胸卡及画有不同运动项目的操作底板、记录纸人手一份。

3.场地布置:用即时贴贴出多条可供排队的赛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奥运会就要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了。大家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与福娃打招呼。)。

师:从左边数起,第一个是谁?(欢欢)迎迎排在第几个?(第三个)……。

师:每个福娃各代表一个字,它们排在一起组合成一句什么话呢?(北京欢迎你!)。

二、按照a―b、a―b―c等方式进行排序。

1.巩固a―b排列方式。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接下去该怎么排?(配合课件,让幼儿讨论依次排列的方法。)。

师:(小结)原来是两队福娃按名称(颜色)一个隔一个(间隔)往下排。(引导幼儿感知并用语言说出a―b―a―b的排序规律。教师和幼儿一起当拉拉队,根据两队福娃的排序规律欢呼对应的口号“北京!北京!”还可引导幼儿发现按名称排列时也蕴含着颜色的排列规律。)。

2.按照a―b―c等多种规律依次排列。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比赛?(跳高)这回拉拉队员是谁呢?(欢欢队、迎迎队、妮妮队)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三队福娃按名称、颜色有规律排列)它们代表的口号是什么?(欢迎你!)。

师:按照这样的方法依次排列,接着该排谁呢?(请个别幼儿操作。并根据排序规律欢呼“欢迎你”的口号,再次感知欢呼声中有序的排列。)。

师:还可以按什么规律排呢?幼儿个别操作。(继续讨论,深化经验。)。

三、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的排序方式。

师:运动场中还有好多运动项目,我们来看看,有游泳、跳水、跳远……(进一步了解各项运动项目。)。

师:(介绍操作要求)选择你喜欢的运动项目,按不同名称、颜色、大小间隔的方法为福娃有规律排队。排队要求从红线开始,让福娃一个挨着一个,稳稳地站在线上,直到把赛道排满为止。(先由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介绍排列方法,师生共同检验操作结果。)。

师:(小结不同的排列方式)福娃可以按照大小排队,也可以按照名称排队,还可以按照颜色排队。

四、再次尝试,并用符号记录排序规律。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有趣的排法,那我们再去试试,要把你排队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结束后,请幼儿展示一些有创意的排序作品,引导幼儿根据记录纸用完整的语言介绍是按何种规律进行排队的。)。

五、玩游戏,进一步巩固。

师:我们来玩一个福娃排队的游戏吧。小朋友选一张福娃卡片贴在胸前当福娃拉拉队员,老师当裁判。要按裁判的指令进行有规律的排队,音乐停就表示结束。(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调控游戏难度。)。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四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1、取队名,营造气氛“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1*gb3①二人游戏=2*gb3②集体交流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3*gb3③小结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1*gb3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2*gb3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3*gb3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四、延伸(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五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李立平。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3)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

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室外——春风吹。

(1)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念: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个人。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六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商品。

2.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二、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

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以内的数量。

三、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

(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四、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

(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五、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七

1、学习将两种实物进行a-或aa-b的方式排序,并能讲述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地排序,喜欢排序活动。

1、蝴蝶、蜜蜂磁性教具。

2、每个幼儿一份动物图片学具。

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a-b方式的排序规律,为动物排队。

(1)出示图,教师:蝴蝶和蜜蜂出来排队了,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在前面,谁站后面的a—b的排序规律)。

(2)师:谁能来接着排啊?(幼儿操作)。

2、学习a-或aa-b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a-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师:谁排在前面,有几只?谁排在后面,又有几只呢?它后面是谁啊,有几只?

(2)与a-b对齐排,并引导幼儿比较(点数1,2)。

(3)让幼儿接着排。

3、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1)(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上来操作)。

师:小蝴蝶和小蜜蜂还想用一种新的`方法排队,谁来帮帮它们啊,还能怎么排呢?

(2)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与aa-b的规律比较。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教师指导。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八

1.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运用互补、互换规律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1.活动室布置成游乐场,设置6个区,提供涂色、划短线、剪贴格子、分隔点图、翻片片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2.8的组成数卡3套,大操作材料一套。

1.运用"找朋友"复习7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游乐场玩,但有个要求,请你们听音乐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数字合起来是7的朋友。

(1)幼儿口述: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检查对后进入游乐场。

2.幼儿在主动操作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师:今天游乐场开设了6个室,现在,小朋友看看自己胸前是数字几,就可以进几号室。

(2)教师简单介绍材料及操作要求。

师:每个室都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运用这些材料做8的分合。

出示大材料,老师逐一介绍涂色、划短线、剪贴格子、分隔点图、翻片片等材料的玩法。

师:这些材料都要我们小朋友自己来操作,来玩一玩,分一分,并把你玩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等一会儿结束,请你向大家介绍。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注:老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讲述、操作材料)幼儿讲述有以下几种结果:

分合正确,但没有顺序,没有规律。

互补规律。

交换规律。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互补、交换规律)。

3.:找和自己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朋友。

幼儿园数学课左右教案篇九

1、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感知它们的特点。

2、联系圆形,椭圆形的相似物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椭圆形。

2、圆形、椭圆形若干,图形印章。

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描边。

1、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看看圆形和椭圆形,教说椭圆形名称。

然后用色笔描两个图形的边,提示幼儿一边描一边比较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2、操作后说一说: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操作体验,进行感知经验的比较。

二、椭圆形像什么?

1、课件:椭圆形。

让幼儿说说圆形添画成了什么?说说还有什么像圆形,像椭圆形?

空白的圆形,椭圆形能添画成什么?

三、分组活动。

1、给图形涂色。

让幼儿描一描,涂一涂。

指导幼儿数数圆形有多少?椭圆形有多少?把圆形凃一样的颜色,把椭圆形凃一样的颜色。

2、摸图形。

幼儿从摸箱中摸图形块,按标记分放。

一边放一边说是什么图形?

3、图形添画。

让幼儿给图形添画,把空白的圆形、椭圆形添画成物品,鼓励画的不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