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茉莉花》教学设计(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16:01 页码:10
最新《茉莉花》教学设计(优秀14篇)
2023-11-11 20:16:01    小编:ZTFB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总结的写作要注重逻辑和条理,合理安排内容,使读者容易理解并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分析:

歌曲《茉莉花》(佚名词曲)是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并广为流传。改编者进行了声部处理后,使歌曲更加婉约、妩媚、丰满。近乎于直白的表现手法,更显真挚、从容和自然,给人以平淡似真的审美感受。

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五声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第一乐句由两个乐节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叠,落音相同;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乐句为“转”、“合”功能,一气呵成。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风格色彩。课标要求: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非常舒服。多个版本的地方歌曲演唱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可指导学生根据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特别是从气息及情感表现上都要做到位,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要求,还可以对学习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充。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从而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认知目标: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作品做出初步的评价。

就越是世界的”,使学生产生热爱民族的感情。教学重点:

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乐的美,并了解其相关文化。教学难点:

学生能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茉莉花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1.请同学欣赏《茉莉花》的音乐。

2.提问:你知道唱歌的是谁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宋祖英茉莉花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

3.你还知道《茉莉花》的哪些知识?二、赏乐动情引发情感(一)欣赏民歌茉莉花。

1、对比欣赏江苏民歌、东北民歌。

(1)初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提问:歌曲速度和情绪)(2)复听。(提问:歌曲的语言和风格)。

(3)对比听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从歌曲的速度、情绪、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比较。)(4)学生填表(一)。

2、再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1)初听河北民歌《茉莉花》。

提问:歌曲的速度、情绪、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

(2)复听歌曲。

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跳进、高亢,语言朴实,情感体现是刚直、干脆的,具有北方人的豪爽的性格。

(3)简单介绍民歌体裁中的另一类:小调及其特点。

小调:亦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多被。

(1)导入流行音乐拓展欣赏。(黑鸭子组合的《茉莉花》)(2)欣赏其它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宋祖英要把《茉莉花》作为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的第一首歌,这首歌在中国的影响。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学唱一下各地方的《茉莉花》,《茉莉花》还被改编成了器乐曲,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我们再共同欣赏。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1、歌曲《茉莉花》。

2、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

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或者范唱)。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板书:

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1)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2)划拍唱——难点纠正:

(3)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三

小学二年级下册。

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歌页。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生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问:这首曲子大家听过吗?有谁能哼唱两句吗?生答。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老师讲的美丽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著名歌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生答。

(出示歌页)。

(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学生听后,师问: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抒情)。

生答。

师: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生答。

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

生答。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茉莉花图片。)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原产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它还是菲律宾的国花,也是印尼的国花。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熏制茶叶。

1、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范唱录音,边听边在心里哼唱,感受一下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播放歌曲录音,与学生一起内心哼唱,边画旋律线。

2、师:现在,我们用哼鸣轻声练习演唱,请大家边唱边画旋律线好吗?

学生跟老师的电子琴用哼鸣练习演唱歌曲旋律。

3、师:刚才的哼鸣练习中,你记住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学生回忆演唱歌曲《茉莉花》中的句子,老师用电子琴伴奏,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

师:大家记住的句子可真多,你们发现这些句子中,有没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句子啊?请你唱唱它们的谱子。

指生唱。

请前后四个学生一起试着唱唱歌谱。(提示学生唱好连音线,和比较长的句子。)。

请大家一起演唱一遍歌曲的谱子。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得流畅连贯,我们再唱一遍。

生跟琴唱。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填词演唱。

(和学生一起演唱,要求学生跟琴慢速演唱,在连音线处提示学生注意。)。

1、师: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力度和语气来演唱呢?请大家四人一组先小声唱一唱,设计一下歌曲的表现方法。

师:同学们设计的表现方法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范唱录音演唱一遍。

播放歌曲录音,师指挥学生演唱。

2、师:我们自己来演唱好吗?(学生跟伴奏录音演唱。)。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请大家欣赏,请感受一下外国音乐家演绎的《茉莉花》,听辨一下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旋律。

播放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由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大家可以跟着唱一唱。

学生听后,师小结:《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巧妙的运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演唱了这首《茉莉花》,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出示小女孩演唱时的图片。)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演唱会上又深情演绎了这首歌,再度将它介绍给了全世界。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其它版本的《茉莉花》,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芬芳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欣赏展示课。请大家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谁能谈谈你现在的感想吗?

生答。

师小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茉莉花》录音,学生离开教室。)。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四

1、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江苏扬州的《茉莉花》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也被认为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歌采用五声调式,2/4拍,为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具有起、承、转、合的性质。第一、二乐句对称方整;第三、四乐句结构压缩,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句尾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更为轻盈活泼,表现出一种淳朴柔美的感情。

《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18世纪末叶,曾被传到了欧洲、南美等地并广为流传。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还将《茉莉花》的曲调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流行于江苏的《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极富江南民歌清秀细致的特征。

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一、导入新课。

师:一位中国小女孩站在预示着吉祥的大红灯笼上,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共同来了解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一起去领略《茉莉花》这首歌的独特魅力吧!

教学意图: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

二、进入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查找的资料。

师出示相关图片。(生介绍茉莉花的形状、气味,象征:洁白无暇、朴实无华)。

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

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

c、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

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并完成课本练习。

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扬州方言)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初步了解我国河北、河南、东北各地怡茉莉花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或者诗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深情朗诵几首古代作家或者是人关于描写、赞美茉莉花的诗歌或者名句,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出示图片)。

(二)新授:

1、师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

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爱花惜花)。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

(2)唱词: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

(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唱的感觉一样吗?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3、了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

(2)欣赏著名指挥家余隆指挥的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

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魅力,欣赏一段中国爱乐合唱团的演唱视频。

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师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六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扬州方言)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初步了解我国河北、河南、东北各地怡茉莉花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或者诗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深情朗诵几首古代作家或者是人关于描写、赞美茉莉花的诗歌或者名句,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出示图片)。

(二)新授:

1、师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

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爱花惜花)。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

(2)唱词: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

(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

(2)欣赏著名指挥家余隆指挥的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

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魅力,欣赏一段中国爱乐合唱团的演唱视频。

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七

让学生会演唱《七子之歌》学会相关的乐理知识。理解《七子之歌》中的深厚感情。

2课时。

第1节课。

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

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3、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

1、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进行。如:上行中的大跳53,下行中的32165。(2)节奏中的休止符。(3)速度、力度变化。(4)演唱状态。

4、如歌的朗诵歌词。

5、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1997天地人》序曲。

1、教师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2、听赏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2节课。

一、欣赏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

1、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2、简介作品:交响曲《1997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的吟唱;交响乐队热情的合奏;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作品淋漓酣畅的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亿万炎黄子孙的豪迈心情,同时表达了中华儿女经历了百年沧桑对祖**亲的深深祝福。

二、复听作品。

1、将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当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在图中标示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庆的场面。

2、乐曲的高潮处由弱渐强,多次出现下列节奏型:_____0,请同学随音乐的力度变化击这一节奏型。

三、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出示课件歌单,请同学随录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曲目相同不同。

东方之珠音乐创作手法曲式结构、风格音乐与高潮处理法歌词表达方式表达的情感。

前部分情绪平静、旋律流畅;都采用切分节奏及三拍长音。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现手法。抒情、细腻而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体结构。a:三连音的应用。

b:连续上行几个乐音的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变化。含蓄、富有诗意表达炎黄子孙对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鼓浪屿之波a:由高到底,连续四组“递音”下行。b:音程大跳,加强歌曲的动力,形成歌曲的新鲜感。倾诉、直白思念台湾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

五、教师演唱。

一首自己谱曲的歌曲《消失的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台湾,孤独、病残、年逾古稀的台湾老人,歌词表现了老人对年轻时代在大陆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台湾和大陆千古一脉,是祖**亲的一个孩子,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海峡两岸的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

感受:

这节课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课时,作者注重了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两首,另外五首首分别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如同祖**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在了解“七子”含义时,我展示了几组母子情深的图片,用来调动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的心情。不由的产生与当时澳门民众一样的悲愤之情,一样的伤心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作者生生流动着的感情。

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她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她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文档为doc格式。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绽开”、“花蕾”等词语。

2.了解茉莉花的特点,能写一句话。

3.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并能读出喜爱之情。

4.尝试背诵第4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茉莉花。

2.学习生字:茉。

3.说说你对茉莉花的了解。

二.整体了解:

1.范读课文,想一想:你对茉莉花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三.学习课文:

(一)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把描写茉莉花的句子用“―――”划出来。

2.交流,出示。

一天,我和妈妈逛花市时买了一盆茉莉花,听摊主介绍说,茉莉花开,满屋飘香。

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它们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们洁白无暇,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尝,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1)自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生字:逛,副,疏,蕾,绽。

3)正音:绽(开火车读);记字形:逛,蕾;比较:副、幅;理解:稀疏,花蕾,绽开。

4)积累词语:绿油油,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5)在读一读这几句句子,发现了什么?(茉莉花在成长中一直在变化)。

(二)体会心情:

1.茉莉花在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在变化,默读全文,看看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有关的词语用小圆圈圈出来。

2.交流:焦急盼望,不再关心,惊喜,喜悦。

3.再读这5句话,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4.教师引读。

5.用喜欢的方式读第四小节,试背。

四.扩展积累:

1.说说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茉莉花颜色洁白无暇,似雪如玉,花香又是那么浓郁醉人,茉莉花茶是那么清香可口,种植茉莉花的点点滴滴又那样令人难忘,你喜欢茉莉花吗?你又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种花呢?用一两句说一说,写一写。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九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以我国某一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本课是《江南小曲》这一单元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充分领域该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善于用表现自己的才艺。学生在乐理知识,识谱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能独立理解,解释歌曲的大意和基本内容,但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面向全体,教师运用不同的教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会用竖笛演奏《茉莉花》,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

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杯茉莉花茶;课件;钢琴;卡片。

(课前播放古筝曲《茉莉芬芳》)。

2、品茉莉花茶。想象自己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满园芬芳,然后深深地闻一口花香(吸气),觉得很香,很享受,再徐徐地吐气(呼气)。(设计意图:这首歌曲的学唱非常简单,重点应该放在对声音的美好和情感的把握上,建立良好的呼吸体验对演唱这首歌很有益处,而且让人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

(1)你听到了些什么?说歌词。

(2)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曾伴随我国歌唱家宋祖英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以它抒情秀美、婉转流畅的旋律和既纯美又含蓄的音乐形象征服了外国人民的心。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

(1)初次识谱,学生根据自身音乐能力识读旋律卡片上的音符。(设计意图:音高和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两个基本要素。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

(2)识别卡片,教师哼唱或在钢琴上弹出旋律、或是只用双手击打节奏,要求学生识别出相应的卡片,最终确定整首歌曲的演唱顺序。(设计意图:教师事先将《茉莉花》的简谱旋律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然后打乱卡片的顺序,让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音乐知识识读乐谱、唱出音名、击打节奏、确定歌曲顺序。)。

(3)教师领唱,教师隔一小节进行演唱,其他部分由学生自己歌唱。

(4)拍打节奏,学生用双手拍打出节奏,由此来熟悉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

(5)一领众和,以小节为单位分别由不同的学生领唱,其他人进行模仿。(模仿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学生群体内部的相互模仿有时会显得更加有效,它能够为程度好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为程度弱的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还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各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到的可能,所以学生们需要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6)音乐记忆,教师依次将7张卡片中的某张拿掉,直至所有卡片被全部拿掉时,学生已经能够背谱歌唱并击打出节奏。(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演唱歌曲,在变化中不断反复,在不断反复中强化学生的音乐记忆,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摆脱单一枯燥的反复歌唱模式,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片段。下面我们练习用竖笛吹奏《茉莉花》。(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用竖笛吹奏《茉莉花》,体验歌曲的情境美。)。

(2)简单的节奏二声部,歌唱旋律的同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击打节拍,另一组拍出节奏型,以小节为单位交替进行。

(3)固定节奏型伴奏,学生自己创编一组固定节奏型,一边击打固定节奏型一边歌唱旋律。

(4)乐器合奏,在歌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运用竖笛、三角铁等乐器为旋律伴奏。

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性格、习俗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方音乐柔美清秀,而北方音乐热情高亢,这正是我国民歌的地域特点,我给大家唱唱另一首《茉莉花》。江南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它抒情、委婉、细腻、流畅的特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以后,我们还会感受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

1、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在教唱新歌前我通过范唱和听赏宋祖英演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听钢琴弹奏旋律,学生自己添加歌词,是一种很有效的学唱方式。

3、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

我课前将《茉莉花》的简谱旋律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然后打乱顺序,让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音乐知识识读乐谱、唱出音高、击打节奏、确定歌曲顺序。由此,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的识谱视唱过程得以实现,注重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日后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十

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思想内涵,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者将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尝试用不同情绪表达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了解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所包含的文化、语言的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唱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钢琴。

3、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你知道在走廊的窗台的都摆放了什么?

生:鲜花。

师:对,有鲜花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芬芳。那么,你都见过哪些花?

生:牡丹、樱花等等。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盆花,你认识吗?

生:菊花、牡丹、百合、马蹄莲。

师:这几盆花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好听的节奏。

(出示《图兰朵》中的一段带《茉莉花》旋律)。

生:分别打好这些节奏。

生:再次读节奏。

师: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茉莉感受它的芬芳与美丽。

3、2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生谈对歌曲的感受。

3、3学习歌曲,知晓内容。

(2)学唱歌词。跟琴轻声地把歌词填进去。用最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小节一换气。男女生进行比赛。

(3)尝试用不同的情绪演唱。尝试用秀美的、活泼的、壮丽的三种情绪来演唱歌曲。

3、4比较欣赏,升华情感。

通过比较欣赏,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感受到民歌由于流传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文化传统、地方语言的差异,各地区的民歌在风格色彩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2)欣赏萨克斯版《茉莉花》:介绍这首茉莉花,让学生能通过中外的对比而能感受到茉莉花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

(3)欣赏民乐版《茉莉花》:通过中外茉莉花的对比,感受民族乐器在魅力。

(4)观看视频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表演的《茉莉花》片段:明白江苏的茉莉花在世界和国人心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5小结课堂,再唱歌曲。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同时也愿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3、6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其它版本的《茉莉花》,要求能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芬芳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欣赏展示课。请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音乐中的茉莉是芬芳迷人的,洁白的茉莉代表着人们对纯真和谐的美好追求,或许正是这种亘古不变的追求才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未舍弃对茉莉的歌颂与赞美。”这是我想要在这节课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思想。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本节课在课的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思考的:

(1)情感线。课的开始我用了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一段带《茉莉花》旋律作为切入口,初步了解茉莉花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为后面的情感激发打下伏笔。整节课时刻围绕着歌曲的学习与欣赏,让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上不断地从认识、升华,最终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茉莉花歌曲产生喜爱,并产生浓浓的民族情。最终引导学生说出:作为江苏人,我无比骄傲与自豪!

(2)知识线。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大家都耳熟能详,只是对于茉莉花的其它相关的知识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串珠的方式将几个点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项链式的教学方式:茉莉花走向世界——学习茉莉花旋律——欣赏东北茉莉花——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在这些的学习中通过讲解与欣赏交流,使学生对茉莉花的内容与重要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能力线。所以在歌曲的学习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学习。先用la来模唱旋律整体上初步感知旋律;再用唱名法演唱歌谱,在这一环节与学生认识了旋律的构成曲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为再唱旋律作个铺垫;完整地演唱旋律:要求学生用手感知旋律线条在空间上有个感性的认识,再上升为理论高度:是平稳娓婉的还是跌宕起伏,为歌曲演唱和比较东北民歌的特征作个铺垫。同时在学习歌曲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情绪去演唱茉莉花,使学生知道学习歌曲是可以去尝试不同方法演唱,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首曲会有各种版本的原因所在吧。在比较南北民歌差异的时候我采用了亲自演唱,让学生能在我演唱的同时有个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对比民歌差异起到个穿针引线之效,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常言说:送人玫瑰手留有余香。在课的结束我请同学用自己动听的歌声借助《茉莉花》的旋律将美好的祝福送至在场的每个人,为我的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教学难点:

学习一字多音、切分、附点的唱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茉莉花》。那么大家对茉莉花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回答交流。

2、师:看来大家对茉莉花了解的不多,下面呢老师老给大家介绍一下茉莉花(多媒体显示图片)。

3、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几段有关茉莉花的歌曲,大家认真聆听那段音乐是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播放东北、河北、江苏民歌《茉莉花》片段)。

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歌曲风格不同。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让我们一起来它的魅力吧。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婉转、细腻、柔美)。

(二)学唱歌。

1、学习歌曲简谱。

重难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突破方法:图形谱辅助,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音准和节奏。

2、学习歌词。

(1)感受歌曲,通过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演唱声音要柔和,避免喊唱。

(2)通过拼音声调引导学生加歌词之后音准的学习。

(3)情感处理。

a、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

b、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4)教师纠正学生唱的不对的'地方,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8、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更能把《茉莉花》的风格演唱的较好。

(三)拓展。

通过欣赏下面的音乐,独唱、欣赏乐器演奏的《茉莉花》、欣赏舞蹈《茉莉花》思考为什么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们都想演绎《茉莉花》?(独特的曲调风格、优美的乐曲旋律,演唱琅琅上口。)。

作业:课下搜集不同形式演绎的《茉莉花》,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课堂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有名的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茉莉花》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十二

2、综合练习。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歌曲学唱。

有感情的歌唱。

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

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或者范唱)。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板书:

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1)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2)划拍唱——难点纠正:

(3)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十三

1.分别感受乐曲段、小节,并按音乐的变化和老师的指示用不同形式,优美的动作加以表现。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特色。

3.萌发喜欢听民歌和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乐曲磁带、录音机、茉莉干花、花饰、茉莉花的图片。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喜欢花吗?

2.你最喜欢什么花?

3.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花的歌曲,大家听听唱的是什么花?

(二)欣赏歌曲的开头,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么花?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取出干花,简单认识。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

3.揭示歌名,介绍有关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识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三)欣赏歌曲的后半部分,了解节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你觉得《茉莉花》是一首怎么样的歌曲?听了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歌曲是两拍子的,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歌曲。

(四)完整欣赏一遍,感受歌曲的乐段,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五)再次欣赏,感受歌曲的小节,幼儿集体合作逐个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六)颜色信号,分组、分段用好看的动作表现歌曲。

幼儿自己在前额贴上四种颜色的花,按老师的提示分别到教室中间随音乐跳舞。(教师把好看的花环套在舞姿优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制作舞蹈表演的道具。

2.游戏活动:将《茉莉花》的音乐放在表演区中,进行舞蹈表演。

3.家园共育:家庭中可以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音乐表演,可以加入扇子等元素。

《茉莉花》教学设计篇十四

《茉莉花》是一首由江苏民歌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这首乐曲的主题是我国广大流传的民间小调。我们介绍的这首乐曲的主题细腻优美,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西尼用于《图兰多》的歌剧中,作为公主的主题音乐。这个主题属单乐章的分节歌,音乐的结构均衡,它的第三、四乐句歌词的连成一片也促成了音乐委婉流畅的独特风格。此外,句尾的切分节奏,也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思维训练课。

1、通过欣赏《茉莉花》辨别乐器组的音色,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感受作品中的音乐情绪及力度变化。

2、联系乐曲中演奏乐器的变化,使学生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排列及特点。

3、通过欣赏,熟记旋律指导学生用节奏重复变化音高的方法来续写乐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微机、电子琴、录音机、vcd等。

a、感受欣赏乐曲中主题音乐情绪的对比。b、辨别乐器的音色并感受其在乐曲中所创设的意境及作用。

a、用节奏重复、变化音高的方法续写乐段。b、学唱所欣赏的歌曲。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制作的乐器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3、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乐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民族管弦乐队通过学习知识使学生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排列等。

2、谱表知识微机(显示)通过学习知识使学生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排列等。

三、新授欣赏。

1、初听乐曲:a这首乐曲好不好听?b为什么好听?c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有几个段落?

d表现的情感是怎样的?

2、介绍作品:a《茉莉花》是一首江浙一带人们非常熟悉的民间小调歌曲,歌曲既能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又能反映出人们对委婉动听美的追求。b乐器(民族管弦乐队)。

3、复听作品:a歌曲在节奏、速度、力度上的特点。b理解讲述歌曲情绪及形式特点。c听其它形式的作品,感受效果及情绪。d听演唱的效果并随音乐哼唱旋律。

4、演唱歌曲:a听音乐。b练习节奏。c初唱歌曲。d进一步演唱处理歌曲。

自然导入欣赏。先给学生对曲子的整体印象并能辨别音色。用对比的方法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效果并通过演唱进一步了解歌曲和指导学生掌握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效果。通过完整复听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乐曲能力。

四、创作。

1、进一步感受在欣赏演唱过程中的旋律。

2、给出旋律并讲解创作要求和方法。

3、学生创作、演示。

4、总结创作练习。

复习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总结。

1、小结。

2、师生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