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36:03 页码:10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优秀13篇)
2023-11-19 02:36:03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法。多参考他人的经验和见解,能够丰富自己的总结内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一

三月,当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当轻柔的和风抚过我们的脸庞时,包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在合肥市六十五中学拉开了序幕。我,合肥市义城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年轻语文教师,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了本次的课评。

我,20xx年春参加工作,今年刚好有7个年头。在这期间,我已经参加了几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但今天心里仍是藏着几分紧张和彷徨。许是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理论的渐渐提升,再加上多次观看的观摩课或研究课,尤其是加入了我区小语工作室和身边的名师近距离的接触,学习的缘故,发觉要上好一堂课,很不简单。面对一份教材,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读透它,然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即学生在教师智慧地引领下,快乐的开始课堂之旅。雀跃、发现、惊喜、困惑与思索都挂在他们的眉宇间,写在他们的眼底下。风景徐徐展开,孩子们的眼睛越睁越大,越来越亮,渐渐地,他们情不自禁走入风景,成为风景。不过,这样的课堂需要深厚的积淀,漫长的修炼,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我根本做不到。

这次,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二下《木兰从军》一课的第一课时。虽达不到上述的理想课堂,但从上课前后,和课堂的四十分钟内,我收获也不少。

第一、明确课时目标。

本次参赛课时都规定是第一课时,老师们都觉得挺难上,因为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怎样让这个教学过程不留痕迹的渗进学生的心里,或上出精彩?无论从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等理论的高度很少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还是观摩课,评优课、竞赛课、展示课,也都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为此,在赛前的好几天我就对第一课时进行思考,翻阅了大量报刊杂志,搜集第一课时资料;甚至找到了自己曾在04年听了几位名师的完整课的纪录,虽字迹有些褪色,但里面却详实的纪录了他们是怎么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让我再次重温了当时精彩的课堂。探究和学习中,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有整体观点,全盘考虑,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要为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达到课虽分,理不断,思不断,情不断的效果。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从多读到少,从少读到多的方法,考虑到低年级就用了填空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由主要内容想开去,达到读通、读顺文本。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贯穿整堂课。由朗读想象驰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花木兰,为何不怕千难万险,认识到她是一个热爱祖国、英勇善战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女英雄;再与胜利返乡后文静俊美的花木兰进行比较,由认识了了木兰的另一面。最后我留下“木兰为何要女扮男装?”这一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一片天空。

第二、抓住“细节”更容易出彩。

“细节”,在《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曾有名家以“小处不可随便”警示自己,说的就可以理解为是细节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上课前几分钟,我就在讲台前踱来踱去,一张张陌生、稚嫩的面孔,紧盯着我,由于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我紧张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上课的铃声。现在想想,没能好好利用这几分钟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真是可惜。课有张有弛的进行着,随着语言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而跌宕起伏,我抓住了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将我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语言相互碰撞,一层一层在他们的记忆中涂抹上未曾见过的画面,撩起那颗对人物品质敬仰的心,用声音达以倾泻。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一层层不同层次的朗读声,放射出了精彩的光晕。

第三、备课要细,解读要深。

我精心准备的导语是“这位手持铁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课文。可是,紧张之余,我把导语中改为“这位跨着骏马,身披战袍的女将军”。在一旁听课的刘琴校长看出破绽,她把图和文一对照,我才发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说真的,第一幅的插图,我还真没有仔细观察,这幅图告诉我们她已经成为将军了,应和“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句相对应的。而我却会随口说错,这一点正暴露了自己平时教学中备课就不够细致,对文本解读也不深。

一天紧张的准备,匆忙中参加了课堂教学大赛。三月十九日上午10:40我就结束赛课,可赛后心情至今难以平静。课堂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这40分钟包含的太多,太多。若要朝着理想的四十分钟迈进,我还需不停的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会无憾。

第一课时。本节课我达到了两个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和两个多音字。生字的书写放在第二课时。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课前学生没有预习课文,也没有接触任何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先将本课生字新词在大屏幕上显示,让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探索,进行“检阅词语兵”这个环节,扫清阅读障碍。同时预习中也对木兰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字词放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进行。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在“品读”中识英雄。这一点是我对新课程理念关于阅读教学的体会。“女英雄”是文章切入点,文眼,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这也是本文的一条线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权力阅读,想象,在“品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替父从军”这一部分紧扣重点词“焦急万分”、“理应”、“英勇善战”进行朗读,“赫赫战功”这一部分紧扣“披”、“跨”、“渡”、“过”四个传神的动词朗读,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更深的体会,在畅快淋漓的朗读中木兰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仿佛栩栩如生,那一声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是对女英雄木兰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

在教学《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还布置学生完成我的预习作业。观看完影片,孩子们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位女英雄,也认真地按我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现在就来谈谈我这堂课中预习作业的得与失吧!

预习作业之一: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展开想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段话语言简练,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我就放手让学生朗读,读出木兰的飒爽英姿。然后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因为有了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经验,以及影片中画面的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想像出黄河波浪滔天,滚滚的黄河水一泻千里,木兰坐的小船在风浪里颠簸,一不小心,小船就会被波浪吞没。巍峨的燕山高耸入云,山高路陡,木兰的身边就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木兰就会从山上滚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通过这样的想像,木兰在学生心中的英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

预习作业之二: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展开想像,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课前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我们主要是表演点评。在表演中,学生能找到课文中的语句: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把这句话作为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说作为考试的话,答案是正确的,但作为课堂上的表演,感觉明显缺少真情实感。课后我想,因为预习的时候,学生不能进入到情境中,只能从文中找出正确答案。正是有了课前预习时的正确答案,课上,学生就不愿意再展开想像了,效果倒没有那么好了。

我想,预习作业设计是很有学问的,设计得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像我今天这样,把一个需要情境创设的问题,放在课前预习,那就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二

品诗如品茶,无意境、无心情不行。初读《从军行》感觉没什么可教,随着一遍遍深入地读,我觉得给我两课时我也讲不完《从军行》包裹于文字的意境与情怀。

根据小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时取舍、斟酌定位于两点:

渲染气氛,视频播放,让学生明白学语文重在生活积累:开课抓“行”,让学生知道多音字识记方法“根据词性,记住少的”,“同音在不同词语中意思不同”;在初读中介绍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和七言绝句划分“二二一二”;品诗过程学生掌握“看注释、看图画、查资料、想画面”的方法。这些方法也许一节课学生无法掌握,但我相信他们知道后,只要多实践,一定终身受益。

这首诗表面意思简单,就两层意思:边塞孤寂与艰苦,战士们壮志豪情。前三句都是为第四句服务。光理解表面意思,学生难以入情入境。我就抓“暗”“孤”“百战”“终不还”等词语,在图画再现情景、汉字解读(孤),音乐渲染,品读人物内心,激情朗读中将学生带入诗歌意境,达到心中明意又明情。同时在咬文嚼字中激起学习中国古诗的兴趣。

也许是太想告诉学生这些,也许是教惯了高年级,所以忽视了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定位过高,学生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要是五、六年级学生上可能效果截然不同。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三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这首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

我在教学古诗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所看到的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教学《从军行》时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我还播放了歌曲《从军行》,学生很快被那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1.课堂教学时间超时。

2.“遥望”“暗”指导不到位,学生理解不透彻。

探究的深度要适当,在指导学生对“暗”字的理解时,挖掘得太深,因而耽误了时间。同时,再设计让学生理解不击败敌人,决不还的这种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时,可以从“不还”二字反问学生,将士们真的不想回家吗?从而可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可以提问为什么远远地望着,却只能看到玉门关呢?可以从这启发学生体会大漠的荒凉。这个“暗”字,不仅仅是环境恶劣,也体现将士们内心的孤独、沉重、压抑。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四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学生理解了“冢”就是“坟墓”的意思;“窦”是“洞”的意思;“贻”是“赠送”的意思。

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全诗的意思,但对古代战争的残酷体会得不够深刻,怎样解决这个难点呢?我教学时让学生思考:诗中哪些地方可补充内容?学生的学习劲头一下上来了:在“十五从军征”前面可想象是什么原因或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军的;“八十始得归”后面可想象一路上老兵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兔从狗窦入,稚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些诗句只描写了家外面的残破不堪,我引导学生想象老兵走进“家”里边所看到的惨不忍睹的画面;“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学生想象了老兵小时一家虽穷,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场面;“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儿学生想象了老兵悲哀的动作、神情,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出门东向看,泪落粘满衣。”想象了两种结局。一种是(跳井、上吊。撞墙……)解决性命;另一种是度日如年的忧伤死去。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体会到了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五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代表作品,诗歌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4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学校的其它教师跟我说古诗教学应该在朗读上下功夫,分三步读:

1、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读出古诗的韵味。

3、有感情地朗读。这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何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带领学生感受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带着这种情景初读诗歌,学生们兴致很高。而让学生们能准确而有节奏地读是诗歌的重要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诗歌情感。我采取了多样朗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分小组讨论质疑。我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六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我还播放了歌曲《从军行》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七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2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我觉得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三点:

1、能够熟读古诗并背诵。

2、了解古诗的内容。

3、明白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可是说我挺下工夫的,不过,在进行完教学以后,也感觉到了很多地方存在的不足,在学生读诗汇报的'时候学生对诗中个别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比如说“独”字的意思,从中体会出什么?“百尺楼”夸张的写法等。学生都没有说准确,这里如果我再进行一下补充讲解,对于那些后进的学生也许会更好的掌握一些。另外就是我说话的语速有些过快,这也是在评课的时候老师们都提到的事情,我也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要用适中的语速同学生交流,这样后进的学生吸收的会更好一些。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八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九

一、本课设计理念: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但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指导,他们会用“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生字预习。为了提高自习效果,我在这节课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预习生字,让学生通过动手看,动眼看,动脑想,学生兴趣浓,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四、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十

本学期我校成为研究高效课堂的试点校,刚刚迈出第一步,我觉得高效课堂的主渠道在课堂,的切入点也在课堂。即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各方面生长。所以,我校把高效课堂定位在“生长课堂”上。在研究中,我们把课堂的价值取向由“教会”转向“促进儿童生长”,把“尊重儿童主体,基于儿童经验,顺应儿童规律,发展儿童潜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原则,尊重儿童,相信儿童,释放儿童,发展儿童,成就儿童。提出了构建“生长课堂”五大标准,结合这五大标准我谈一谈我这节课的授课感受:

。由于借班上课,这一点一定不如本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与实物直接接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直接经验,体验成功,形成兴趣,实现基于经验和体验的自主建构和精神生长。这节课的设计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的,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自己学,自学解决不了的同桌解决或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才是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节课我就是在学生疑难处指导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精神、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生长。

这节课就是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学生教学生,变单轨学习为复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个性思考的自由表达,都能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这节课上我找准学生的应激点和认知差,找准蕴含学生生长的挑战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并据此开展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碰撞,智慧分享。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鼓励创新。同时,积累、拓展学生学过的古诗和与本诗密切相关的古诗。达到以诗解诗的目的。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坚持“不同起点不同目标”的原则,特别关注学生各自不同的进步幅度和发展空间,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特别注意挖掘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实施因人而异的多样化的鼓励性评价,如最努力的学生,天天都有进步的学生,最专心的学生,最有见解的学生,最虚心的学生,最认真的学生等,这种多元的积极评价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自信乐观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使教学超越了学科本身,进入了儿童的精神领地。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在探索中,需要各位行走在高效课堂的路上的伙伴们给予帮助。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十一

那一天上网时,无意中搜索到许多首古诗都已被谱上曲子,成为动听的歌曲。于是,眼前豁然一亮。古人有吟诗、诵诗的习惯,我们何不在课堂上来一个唱古诗呢?不管怎样,试试也无妨。于是,把《从军行》这首歌曲下载下来。课堂上,我在讲解完这首诗的.意思后,把这首歌曲播放出来,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女高音那恢弘的气势,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听着,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地哼起来。我就鼓励他们大声地唱出来。跟了几遍后,孩子们大都会唱,歌会唱了,歌词记住了,背诵这首古诗也就不难了。

后来,我在其它诗句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看来,古诗是可以唱出来的。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十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开篇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就让学生想象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在后面的诗句的理解的教学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思中想象,很快就走入了角色。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十三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自孩子会说话起,父母就教会他们背诗。在孩子的成长中,古诗总是陪伴孩子左右。古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那么我们一直在开展的古诗教学到了高年段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我想,不仅仅要坚持一如既往的看注释,想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外,更要让孩子也如阅读其他文章一样,学会抓词,抓句,体会文章情感。

因此,在这节古诗教学课中,我旨在通过“暗”、“孤”体会写景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对“暗”字的理解,初读诗句的孩子们想到的一定是浓云遮住的阳光。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让雪山暗了下来,同时,环境的凄凉更应衬托出将士思乡心切。大漠荒凉的环境,远离亲人的孤寂,戍边生活极为艰苦。但凄苦的.戍边生活却吓不倒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穿金甲,终不还”就是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写照。

而“穿金甲”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其中“穿”和“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学生学诗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古诗大意。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些问题提问时,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问题的要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准确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