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育价值的论文(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2:17:00 页码:12
2023年教育价值的论文(通用11篇)
2023-11-11 22:17:00    小编:ZTFB

总结是归纳经验、提炼核心的重要工作。完美的总结需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同时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一

摘要:

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整体认识、定位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就业的关系,提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二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方向不断调整。国家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教育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启蒙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要把握好方向,因为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给幼儿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宗旨和本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虽说现在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幼儿教育还是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要以开心快乐为主,兼顾着学习一些知识,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要充分尊重幼儿,不能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要对他们的身心和智力发展负责,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全面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主要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本质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对其特殊性进行研究。首先,要理解幼儿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要把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研究,要彰显它的特殊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环境、幼儿、活动和教师。环境主要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内在环境是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外在环境是除了幼儿园之外的外部环境。内在环境主要由教师创造,外在环境主要由家长负责,只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幼儿都有其独立习性和特殊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活动是实现幼儿发展的重要渠道,幼儿教育的活动要与其年龄相适应,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关系到幼儿发展的程度,教师要以其他发展要素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展开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这四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幼儿教育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

1教学质量低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学历低,研究表明,很多幼儿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学校毕业,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存在很大问题。教师的学历低,知识水平就会受限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手法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其次是教师的素质低。近几年,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视频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普遍素质偏低,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只会用暴力解决,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教师的年龄层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幼儿教师的年龄层十分的不合理,存在两个极端。首先是刚毕业的幼师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一部分教师,比较年轻,一毕业就上岗工作,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基本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缺乏经验所以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部分教师年纪过大,在教育理念上缺乏创新,无法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属于一种保姆型的教育,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所以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是幼儿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3幼儿教育内容单一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经济的脚步,尤其是幼儿教育,发展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手法上也比较单一,一直采用灌输式教育进行教学。而实际上,大多数幼师缺乏培训的经验,缺乏提升自己的机会,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又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导致教育内容十分单一。4幼儿教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的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到幼儿教育。而且国家把大部分教育资源都用在了其他教学上,所以幼儿教育的财政补贴很少,就导致出现很多的民办幼儿教育,民办幼儿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优质教育稀缺。而且,现在的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动,很多的农村儿童到城市就读幼儿园,这在无形中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布局不平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1快乐幸福和理解尊重j决乐幸福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的年纪段是在3到6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处在天真烂漫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快乐幸福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和家长一直追求的。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教育是一项令人愉悦的工作,孩子的纯真无邪总是能带给人幸福的感受,所以,幼儿教师也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其次是理解尊重,指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幼儿,要理解他们的差异,尊重个性。虽说他们的年纪较小,但是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教师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天性,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2保教关爱和身心健康保教关爱指的是保育关爱和教育关爱。人人都渴望被爱,幼儿更需要被爱,幼儿的身心都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爱,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幼儿,就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履行好教师职责的同时,关心和爱护幼儿,把关爱化作一种力量督促幼儿的进步。而身心健康是教育中最关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健康是成长过程的关键,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提升,适应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3成长发展和习惯养成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初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的成长发展是衡量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儿在步人校园之前,相比于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顺应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步人校园之后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甚至失去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家庭课业,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要尽量简单,给他们一个难忘的童年记忆。而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好的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幼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迈向成功。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要时时刻刻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在生活中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生活中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幼儿,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4心智启蒙和环境适宜心智启蒙是通过对幼儿心智的启迪,对他们实施启蒙教育。心智启蒙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一些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各项潜能,比如说唱歌、舞蹈、绘画等,不同的幼儿对不同活动所展现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找到今后的培养方向。而适宜的环境就是要帮助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四、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幼儿教育的几个要素主要包括环境、教师、幼儿、活动四个方面。首先教师和幼儿是主体,活动和环境是载体。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快乐的学习氛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启蒙下,不仅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身心得到了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幼儿教育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致力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幼儿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是在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前提下,对他进行教育,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幼儿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无论好坏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行为不受约束,这都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都是因为没有在幼儿时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出现了人格缺陷,所以,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十分关键的,不仅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学习情况,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

六、结语。

幼儿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更多需要的是关爱,不能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式的教育,要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多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理解每个个体之间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重要使命,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幼儿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三

幼儿教育这一特殊群体也不得不转变观念,接纳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迎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的理念或者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近十年间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成为研究热点,并在持续发展中。文章主要是针对近些年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展望。

[关键词]。

信息素养是应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对技术应用的能力、对内容的评判和理解能力,融入信息社会的责任能力。教师要自觉培养信息素养,丰富幼儿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必备工具。教师要学会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接受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加强硬件建设。

由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改革愈加趋向科技化、现实化,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加强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势在必行。配套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led交互智能平板等,并开放与因特网的链接端口,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配备专业的网络设备技术人员,保证信息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作,为幼儿教育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二、创新“拟真”信息化幼儿教育的课堂。

利用信息技术,把平时从网络、电影、电视等处收集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或声音素材制成相关课件,在课堂作为知识背景进行展示,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能有效的缩短幼儿接受知识与认知目标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育幼儿有关“珍惜粮食”的课程时,我们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有这类故事情节的动画片,例如《可可小爱》,《珍惜粮食吃干净》等,也会播放一些关于粮食的种植过程,让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会观看一些贫困地区的那些孩子少衣缺食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珍惜这种幸福生活。活动室环境布置时,也会设置小厨房,小餐桌,让幼儿们感受模拟烹饪过程,还会安排厨师进课堂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洗菜、切菜、炒菜、和面等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幼儿能真实的学习和体会食物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教师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信息技术,进行细节性剖析和加工、研究。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们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时,必须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为其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白信息技术的引入、应用仅仅只是针对幼儿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幼儿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帮助幼儿学习,呈现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氛围。降低他们认知事物的困难度,更容易认识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生物,让他们认知、理解这个世界。因此,只有明确教学定位,老师们才会在教学内容上花心思,投入精力和时间来改革教学内容。才能针对性的选用信息技术,选择具有内涵和意义的信息资源,进一步使课堂变得多样化、丰富化、高效化。例如一堂绘本课《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学中,利用大投影设备来呈现整个故事内容时,幼儿被生动活泼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与精彩丰富的故事内容所征服,轻松的被引入到故事的意境中去。通过软件对讲述的动画故事发展情节进行控制,并适时穿插一些提问,让幼儿们互动起来,幼儿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发表出来再借机进行引导,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四、互动,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四

教育心理学认为:发挥个体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激励。教学实践也证明:幼儿在获得教师的赞美与鼓励后,就会非常开心,乐于进一步学习,而且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幼儿的这种心理,不断地发掘幼儿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赞美与鼓励。很多时候,幼儿在课堂上的一些出色表现都是“刻意”做给教师看的,有时甚至还会说谎。例如:教师让幼儿们画画,小明的画画得很好,可是小兵课下就拿过来给教师看,说是自己画的。这时教师不能拆穿他们。因为年龄较小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缺乏分辨“自己的”、“别人的”、“公共的”意识。而稍大一些的幼儿,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较差。等到下课以后,教师就可以另行地、单独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我们要注重让他们分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等;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我们则要逐步地教育他们要勇敢地承认错误等等。我们要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赞扬和适当的纠正、引导使幼儿健康地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游戏。例如:在一次语言活动“记得牢”中,笔者便以游戏的口吻导入:“小白兔跳跳到我们家作客,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一看它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吧?”语言中的神秘感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笔者又使用“击鼓传花分礼物”等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教学效果非常好。游戏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活动。例如:在学习序数“6”时,笔者就采用了“森林里开运动会请小朋友去当裁判”的游戏形式把幼儿带到游戏情境之中:既然是“裁判员”,就必然要对小动物各项比赛的名次做出判断。这样幼儿就会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学习并理解了序数的概念,并且教学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不管是哪门学科,只要恰当地使用游戏,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中小班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游戏,因为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只有通过游戏才能使学习过程富有情趣。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游戏的`情景。

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因为认知水平或游戏角色不同,往往会出现一片混乱的现象。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并辅以说明,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很轻松地弄清楚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从而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听说游戏“食物在哪里”中,笔者就先让幼儿戴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到布置好的“草地”上选出一样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再使用多媒体导入游戏: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在树林里飞来飞去的鸟妈妈,它用着急、伤心的声音告诉小动物们:它的幼儿被狐狸抓走了。要想救出它的幼儿,就必须按照狐狸的要求去做。它想请小动物们帮忙救救它的幼儿。接着,笔者宣布了游戏的规则。由于形象逼真,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地进入了角色。为了救出小鸟,不让鸟妈妈着急,每个幼儿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游戏规则,从而为接下来的听说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良好的氛围中,游戏就可以帮助我们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对幼儿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良好的提问具有教育的指向功能,能引起幼儿的思考与探究,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没有内涵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就没有教学的有声有色。而且,提问的积极态度也会对幼儿的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地面上有很多蚂蚁,于是笔者就把活动的内容及时转移到了幼儿的关注点之上:“你们认不认识这位小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长相和它的一切行动。当他们有所发现的时候,笔者又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不是叫蚂蚁?”等。而且在活动结束时,笔者又给幼儿布置了一个思考题:“蚂蚁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于是,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便把抓到的蚂蚁放在一个空间较大的瓶子里进行观察和研究。正是教师的及时关注和支持,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自信,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成功和快乐。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五

摘要:心理学家指出: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是教学的形式,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身体协调地发展,更能体现幼儿教学对幼儿和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幼儿教师更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为了更好地进行探析,将游戏教学法更好地应用在幼儿教育中,本文将提出具体的策略。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对于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应该做什么、应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的期望,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指南》对幼儿好奇心及学习兴趣进行了充分的强调,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为幼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系列可行建议。

(一)游戏能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乐趣。对于刚接触学校的幼儿来说,面临的环境、同学和教师都是新鲜又充满刺激感的,他们极其渴望新事物,贪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会让他们觉得乏味,而且会影响学习效果。而游戏是让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获得学习知识、获得生活经验的有效方式,它能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对学习的乐趣。如当幼儿处于情绪低落、不主动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2至4分钟进行游戏,通过手指打鼓、手指兄弟、手指谣和手指锁等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乐趣,开阔幼儿的.知识视野,是一种能让幼儿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二)游戏能培养幼儿的素质身心,提高综合能力。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可以玩简易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如教师提问幼儿:“a和c谁比较高呢?”回答是c高,因为abcd(a比c低)。这样的简单问题可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快速有效地学到英语知识,打通另一条思考的大门;开展密室逃脱和人椅游戏的训练,幼儿坐在椅子上,每一个幼儿的双手抱紧前面幼儿的双肩,再慢慢坐在后面一位幼儿的大腿上,集体向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让他们懂得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他们通过参与优秀活动,培养课堂上的纪律性;再者可以开展一些教师和幼儿互动的游戏,教师抓住不同幼儿的兴趣点,有助于更好地沟通感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培养幼儿的主体地位,导入游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育的主体。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幼儿作为受教育者和主体的地位,以游戏为载体,积极开拓思维让幼儿参与游戏,并通过对不同幼儿的接触,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不同的身体特征,这样才能快速地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从而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游戏角色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如玩拉小猪走游戏,准备好藤圈、小猪头饰,让全班幼儿分成两队,第一名幼儿扮演“拉猪人”拉着藤圈向前走。第二名幼儿戴上小猪头饰蹲着走,然后全班幼儿集体唱儿歌:“耳朵大,眼睛小,猪的全身是块宝。快拉小猪进猪圈,小猪小猪要走好。”最后在第一名“拉猪人”的带领下,所有小猪都找到自己的“家”,游戏得以圆满结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明白了猪的身体构造,而且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方向感,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沟通和感情。

(二)利用有效手段达到游戏教学目的。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大多数是性格活泼、可爱开朗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性格特点,采取音乐教学方式刺激幼儿的身体感官,从而进一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如讲解动物的种类时,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两只老虎》和《小兔子乖乖》等音乐朗朗上口、耳熟详尽,适合幼儿接触和学习。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会演唱这些歌曲,再补充一些丰富的课外知识,如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珍惜和爱护这些小动物等,还能让幼儿模仿老虎、兔子等动物,充分抓住这些动物的特征,这样能快速提高幼儿的记忆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增强游戏趣味性,融合学习。如何能让游戏与学习有效融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索的问题。通过丰富鲜明的游戏安排,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则需要教师确保每一项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如果安排的游戏只是单纯地塞入知识,毫无创意,就会使幼儿失去参加游戏的乐趣,达不到学习目的。同样如果教师安排的游戏是单纯地玩,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话,也达不到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项游戏教学,增强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并将学习融合其中,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教育形式和手段得到丰富,利用游戏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更新型和方便的教学方法。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个开心的学习氛围,才是父母和教师首要重视的。所以本文从两项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着手,提出三项具体策略,即培养幼儿的主体地位,导入游戏利用有效手段、达到游戏目的和增强游戏趣味性、融合学习,希望幼儿在教育初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六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几年,国家在幼儿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发展。比如说教学手段的单一,师资力量的薄弱,城乡师资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点也要进行转变,要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保证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在解决相关问题之后,幼儿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1.教师的素质偏低。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有专业的文化素养,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起到对幼儿的引导教育作用。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幼师都是一毕业就工作,不仅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也缺乏专业的素养。近几年,社会新闻经常报道幼师虐待儿童的恶劣事件,不仅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教师自身的素质低,道德品质差,而岗前又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所以,才会做出令人气愤的行为。

2.教学方式不恰当。幼儿的心智并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弱,因此,不能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他们,也不能对他们有太多的要求。而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开设的课程远远超出了幼儿所能承受的范围,甚至达到了小学的标准,这是不合理的,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要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幼儿教育的关键是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大量的知识摄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分清主次,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

3.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近几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动,给城市带来一定就业压力的同时,自然也带来了教育的压力。我国的幼儿教育资源本来就比较短缺,在这样的条件下,压力就越来越大。资源分配也明显不合理,国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城市幼儿教育上,忽视农村的幼儿教育,这就使原本薄弱的农村幼儿教育雪上加霜。

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幼儿教育教师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严格的。实际上,现有的幼儿教师普遍都是专科学校毕业,专业知识比较薄弱,没有教育幼儿的经验。在教学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教师去耐心教导,而实际上大多数幼师的能力有限,没有充足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也很单一,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质,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1.教师要满足幼儿的学习愿望。幼儿的年纪都比较小,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他们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对于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教师都不应该感到奇怪或者觉得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意义,要耐心地进行解答,满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因此,教师不能忽视他们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因为也许其中蕴含着他们的某种潜质,一旦被发掘,将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教师也不要随便批评他们所犯下的错,那样不仅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学习。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幼儿接受的程度快,有的幼儿接受的程度慢,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要细心地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有的幼儿在绘画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有的就偏爱唱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并且将他们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一起对幼儿进行教育,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组织活动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不要限制幼儿说话,要让他们大胆地说、快乐地说,但是不要没有纪律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比如说,讲故事大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有意义的小故事,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各项技能,挖掘他们的内在的潜能。还有一点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规矩和纪律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来他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1.幼儿教育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幼儿教育是入学之前的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阶段所学到的东西,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国的国民素质之所以偏低,与基础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很多事都是孩子长大以后的行为,与之前的幼儿教育无关。其实,正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才会成为问题学生、问题少年,长大成人之后甚至危害社会。国民素质的提升不是一个人决定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每个人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国民整体素质才会提升。因此,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既是基础又是关键,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2.幼儿教育能够促进妇女就业,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保障家庭和睦。幼儿的身心健康是保证一个家庭幸福和谐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为教育的关键。很多妇女为了孩子放弃了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因此,提升幼儿教育能够将妇女从家庭生活中解救出来,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使越来越多的母亲在产假之后继续工作,并有机会参与教育,学到更多的技能,改变妇女的家庭地位,能够经济独立,提升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良好的幼儿教育还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力与亲子关系。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经验不足,没有正确的教育手段,反而会对幼儿教育起到反效果,影响幼儿今后的发展。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同时,能够改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家庭和谐。很多家庭在幼儿成长后期会出现很多的矛盾,都是因为之前没有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3.幼儿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很多幼儿由于出身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一出生就会有心理不平衡的感觉。但是幼儿时期的他们,大脑发育尚未成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打消他们对社会、对家庭的不满,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长大之后减少社会犯罪,提升自我价值,帮助这些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4.幼儿教育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不良的环境和习惯会影响幼儿的大脑结构与发育水平,使幼儿表现出反常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甚至会影响其整个青春期的发展,严重的会诱发犯罪。而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改善幼儿早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和自控能力,降低之后犯罪的可能性,减少社会危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幼儿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幼儿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关系到入学后学习的质量。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在幼儿阶段养成的,因此,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能够帮助幼儿今后的学习,为其今后的就业增加一份机会。前期的幼儿教育是投资最小的教育,但是未来的回报却是巨大的,在幼儿阶段培养的人才今后可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带动经济的增长,增加财政与税收收入。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手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从小的方向说,幼儿教育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从大的方向说,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促进国家今后的发展。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分配,幼儿教师要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共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七

摘要:幼儿的发展,实际上无法与环境和教育分开。一般而言,环境与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并非机械进行,而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原因来实现。蒙学教材之中名物常识、道德、礼仪类内容还有行文特点,对于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蒙学教材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1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类知识。

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多样,同时更重要的是浅显易懂的基础性知识经验。对于幼儿而言,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蒙学教材之中广泛且普遍通识性的常识知识在经过了上百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之后,具有着基础性的特点。这些常识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比如《三字经》为例,其中常识内容包括十进制计数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数学、天文、地理、农业、艺术等各力一面知识,内容丰富且兼顾实用性。如表1所示。这些蕴藏于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准确而又简单,辅之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只需要老师在讲解和呈现的时候注意方式与方法,即使对于蒙童而言,也是极为容易可以接受的。从知识呈现与讲解形式的角度考虑,常识知识的普及需要特别注意逻辑性,比如以《三字经》中的常识知识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再比如《千字文》中则将“四季”表述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仅指出四季名称,也指出了四季按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学读物中的常识知识,不仅单纯展示了概念,也介绍了种属类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千字文》等蒙学中后期的作品之中还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般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需要运用或者是改组自己的认识来作用到客体身上,然后发展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自然、社会经验。方格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之中》提到:“社会性发展即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1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伦理知识。

在《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如尊敬父母、友爱同伴、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通过理解规范,才能将其内化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首先便起始于传统道德规范。蒙学教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时这些蒙学教材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与幼儿生活相关,包括幼儿与亲长、同济交往所应遵守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经》中介绍了家族辈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体现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亲长、同济同辈兄弟的关系。再如《弟子规》开篇从“孝”、“锑”谈起,论述了家中子弟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2.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社会礼仪知识。

在保持并传递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同时,蒙学教材还关注了社会礼仪,如《弟子规》中就有诸多对儿童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定。说“凡出言,信为先。作与妄,奚可焉。”这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守信,又或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在告诉蒙童社会行为规范。另外,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蒙学教材字中对道德礼仪类内容的讲解并非简单提出理论论述,而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为幼儿提供榜样的举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儿在道德故事之中,发觉人物的优秀品德,继而唤醒幼儿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样的感染,产生追求榜样模范行为的需要。例如,《三字经》的“孔融让梨”讲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再如“黄香温席”中讲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蒙童通过对于这些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在自我与客观存在的互动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3蒙学教材的行文特点助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幼儿认识字词,获得对事物的初步概念,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1蒙学读物韵文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蒙学读物在内容上多考虑使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字词音,在行文形式则多采用韵律节奏明显的韵文形式。这种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词汇简单丰富的行文特点,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辅助作用。蒙学教材的大多采用韵文形式,以《千字文》为例,在用韵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用韵方式和特点,呈现出多用发声简单的韵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统计,《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上述七个韵母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

3.2蒙学教材押韵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同时,蒙学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韵和转韵押韵的方式。以《千字文》为例,通览全篇,句句押韵和转韵的使用,让此篇蒙学读物朗读起来珠圆玉润且又流畅清丽,细读开来则容易被人们记忆。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全为句句押韵,后续还有第九十九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诛斩贼盗,捕获叛亡”等也为聚聚押韵。在蒙学读物的句法结构上,符合了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由“单词句”到具有少量词汇的“电报句”句式。传统蒙学教材对于幼儿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千字文》、《百家姓》等为主的蒙学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会性、道德礼仪,在幼儿教育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明)娄芳注.千字文释义[m].明娄国安刻本.

[2]刘伟,杨红.最爱英文儿歌[m].中山大学出版社.

[3](清)高馨山注.新式标点千字文白话注解[m].上海中原书局印行本.

[4]吴洪成,李文慧.清代前期蒙学教材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7(9).

[5]常爽.汉代蒙童书法教育摭谈[j].大众文艺,2010(9).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八

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多样,同时更重要的是浅显易懂的基础性知识经验。对于幼儿而言,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蒙学教材之中广泛且普遍通识性的常识知识在经过了上百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之后,具有着基础性的特点。这些常识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比如《三字经》为例,其中常识内容包括十进制计数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数学、天文、地理、农业、艺术等各力一面知识,内容丰富且兼顾实用性。如表1所示。这些蕴藏于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准确而又简单,辅之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只需要老师在讲解和呈现的时候注意方式与方法,即使对于蒙童而言,也是极为容易可以接受的。从知识呈现与讲解形式的角度考虑,常识知识的普及需要特别注意逻辑性,比如以《三字经》中的常识知识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再比如《千字文》中则将“四季”表述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仅指出四季名称,也指出了四季按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学读物中的常识知识,不仅单纯展示了概念,也介绍了种属类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千字文》等蒙学中后期的作品之中还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般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需要运用或者是改组自己的认识来作用到客体身上,然后发展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自然、社会经验。方格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之中》提到:“社会性发展即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1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伦理知识。

在《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如尊敬父母、友爱同伴、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通过理解规范,才能将其内化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首先便起始于传统道德规范。蒙学教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时这些蒙学教材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与幼儿生活相关,包括幼儿与亲长、同济交往所应遵守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经》中介绍了家族辈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体现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亲长、同济同辈兄弟的关系。再如《弟子规》开篇从“孝”、“锑”谈起,论述了家中子弟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2.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社会礼仪知识。

在保持并传递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同时,蒙学教材还关注了社会礼仪,如《弟子规》中就有诸多对儿童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定。说“凡出言,信为先。作与妄,奚可焉。”这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守信,又或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在告诉蒙童社会行为规范。另外,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蒙学教材字中对道德礼仪类内容的讲解并非简单提出理论论述,而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为幼儿提供榜样的举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儿在道德故事之中,发觉人物的优秀品德,继而唤醒幼儿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样的感染,产生追求榜样模范行为的需要。例如,《三字经》的“孔融让梨”讲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再如“黄香温席”中讲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蒙童通过对于这些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在自我与客观存在的互动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3蒙学教材的行文特点助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幼儿认识字词,获得对事物的初步概念,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1蒙学读物韵文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蒙学读物在内容上多考虑使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字词音,在行文形式则多采用韵律节奏明显的韵文形式。这种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词汇简单丰富的行文特点,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辅助作用。蒙学教材的大多采用韵文形式,以《千字文》为例,在用韵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用韵方式和特点,呈现出多用发声简单的韵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统计,《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上述七个韵母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

3.2蒙学教材押韵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同时,蒙学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韵和转韵押韵的方式。以《千字文》为例,通览全篇,句句押韵和转韵的使用,让此篇蒙学读物朗读起来珠圆玉润且又流畅清丽,细读开来则容易被人们记忆。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全为句句押韵,后续还有第九十九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诛斩贼盗,捕获叛亡”等也为聚聚押韵。在蒙学读物的句法结构上,符合了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由“单词句”到具有少量词汇的“电报句”句式。传统蒙学教材对于幼儿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千字文》、《百家姓》等为主的蒙学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会性、道德礼仪,在幼儿教育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九

摘要:幼儿的发展,实际上无法与环境和教育分开。一般而言,环境与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并非机械进行,而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原因来实现。蒙学教材之中名物常识、道德、礼仪类内容还有行文特点,对于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蒙学教材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1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类知识。

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多样,同时更重要的是浅显易懂的基础性知识经验。对于幼儿而言,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蒙学教材之中广泛且普遍通识性的常识知识在经过了上百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之后,具有着基础性的特点。这些常识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比如《三字经》为例,其中常识内容包括十进制计数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数学、天文、地理、农业、艺术等各力一面知识,内容丰富且兼顾实用性。如表1所示。这些蕴藏于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准确而又简单,辅之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只需要老师在讲解和呈现的时候注意方式与方法,即使对于蒙童而言,也是极为容易可以接受的。从知识呈现与讲解形式的角度考虑,常识知识的普及需要特别注意逻辑性,比如以《三字经》中的常识知识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再比如《千字文》中则将“四季”表述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仅指出四季名称,也指出了四季按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学读物中的常识知识,不仅单纯展示了概念,也介绍了种属类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千字文》等蒙学中后期的作品之中还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般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需要运用或者是改组自己的认识来作用到客体身上,然后发展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自然、社会经验。方格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之中》提到:“社会性发展即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1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伦理知识。

在《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如尊敬父母、友爱同伴、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通过理解规范,才能将其内化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首先便起始于传统道德规范。蒙学教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时这些蒙学教材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与幼儿生活相关,包括幼儿与亲长、同济交往所应遵守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经》中介绍了家族辈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体现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亲长、同济同辈兄弟的关系。再如《弟子规》开篇从“孝”、“锑”谈起,论述了家中子弟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2.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社会礼仪知识。

在保持并传递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同时,蒙学教材还关注了社会礼仪,如《弟子规》中就有诸多对儿童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定。说“凡出言,信为先。作与妄,奚可焉。”这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守信,又或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在告诉蒙童社会行为规范。另外,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蒙学教材字中对道德礼仪类内容的讲解并非简单提出理论论述,而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为幼儿提供榜样的举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儿在道德故事之中,发觉人物的优秀品德,继而唤醒幼儿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样的感染,产生追求榜样模范行为的需要。例如,《三字经》的“孔融让梨”讲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再如“黄香温席”中讲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蒙童通过对于这些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在自我与客观存在的互动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3蒙学教材的行文特点助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幼儿认识字词,获得对事物的初步概念,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1蒙学读物韵文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蒙学读物在内容上多考虑使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字词音,在行文形式则多采用韵律节奏明显的韵文形式。这种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词汇简单丰富的行文特点,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辅助作用。蒙学教材的大多采用韵文形式,以《千字文》为例,在用韵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用韵方式和特点,呈现出多用发声简单的韵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统计,《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上述七个韵母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

3.2蒙学教材押韵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同时,蒙学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韵和转韵押韵的方式。以《千字文》为例,通览全篇,句句押韵和转韵的使用,让此篇蒙学读物朗读起来珠圆玉润且又流畅清丽,细读开来则容易被人们记忆。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全为句句押韵,后续还有第九十九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诛斩贼盗,捕获叛亡”等也为聚聚押韵。在蒙学读物的句法结构上,符合了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由“单词句”到具有少量词汇的“电报句”句式。传统蒙学教材对于幼儿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千字文》、《百家姓》等为主的蒙学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会性、道德礼仪,在幼儿教育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明)娄芳注.千字文释义[m].明娄国安刻本.

[2]刘伟,杨红.最爱英文儿歌[m].中山大学出版社.

[3](清)高馨山注.新式标点千字文白话注解[m].上海中原书局印行本.

[4]吴洪成,李文慧.清代前期蒙学教材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9).

[5]常爽.汉代蒙童书法教育摭谈[j].大众文艺,(9).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十

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穿于一个人生活的始终,职业教育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在职业教育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这对于解决许多职业学校学生身上素质不健全,职业道德不够全面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添加新的活力和生机。

3.1学校与企业改进职业者的培养模式。

目前的职业学校大多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的人才,在职业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学校和企业可以深入的做调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学生的日常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可以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将两者教育的结合实现培养出爱岗敬业、高素质和高级能的人才。例如,假设一家化工厂和化学类职业学校结合,对于企业来说,想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的不仅仅是会劳动的职工,他们还需要未来的职工认可它企业的文化,对他们的技能有着很强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可能给未来企业的发展带来科技创新的人才,为了这个目标,企业应该与学校通力合作,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组织相关的实践工作和激励机制等,培养未来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强化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方式,让参加者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也让他们正确的理解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从而更好的走向自己的职场,做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综上,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非同一般,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好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南海.对职业教育价值研究意义的思考[j].职教论坛,,(1):4-6.

教育价值的论文篇十一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与我国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是保证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文件,职业教育从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对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含义及其影响作用、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促进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价值;终身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职业教育只有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培养并输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进而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做出贡献。文化价值取向作为主体在文化层面的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引导、规范、建构等作用,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文化研究,尤其是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能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功能优势的发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