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2:25:36 页码:9
最新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实用10篇)
2023-11-20 12:25:36    小编:ZTFB

总结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借助以下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一

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

“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

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定行间距22pt”。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二

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题名国标给题名的定义是: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以不超过20字为宜,忌繁琐、忌使用不常见的符号和术语。必要时可设子标题。

2.作者及单位作者及单位置于题名之下,单独成行。学术论文要署真实的姓名和单位及邮编。表示文责自负,同时也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如果预投外文刊或国际会议,对于同一个作者来说,不同的文章,姓名和单位的翻译要力求规范统一(详见附录2)。

3.摘要国标规定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评述。摘要的内容应包括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的特点是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也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汉语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4.关键词国标规定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出来的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数量3-8个,有实际意义,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

5.中图分类号该号码是根据论文的内容确定的,分为22个大类。可到图书馆或本馆主页中去查询。

6.文献标识码今年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关键词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即揭示文章性质的代码),具体规定如下: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可选)、参考文献。

1.引言引言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国标对引言有明确的要求:引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引言不能与摘要雷同。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工作由于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国标对正文的内容和编写格式未作统一规定,但是对写作态度、内容组织、文字表达等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国标对文中的图、表也作了规定。图表应编排序号,每一图、表都应有简短的题名,图表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就能理解其意。

3.结论结论一般包括:1)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2)结论的使用范围;3)对科学技术的贡献;4)对前景的展望,遗留问题和建议等。结论犹如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要反映出作者的知识印迹,所扩展的知识领域。要将论文高度概括、浓缩。忌草率收兵。

4.致谢根据实际情况论文作者应对给予自己帮助、指点并因此受到启迪的人表示感谢。

5.参考文献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在于: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论据,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反映作者的严肃态度和负责精神,和便于读者查找原始出处;也表示对别人成果的尊重。国标将文后的参考文献分为五种: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在编排上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各类参考文献的通用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

示例:

(b)期刊。

示例:

(c)论文集、会议录。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示例:

1.foxrl,willmertk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

(d)学位论文。

标引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e)专利文献。

标引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

有关参考文献著录的新规定:在被引文献的题名后面加注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期刊(j)、专著(m)、论文集(c)、报纸(n)、光盘(cd)、联机文献(ol)、学位论文(d)、专利(p)、标准(s),对于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用[a],其它未著名的文献[z]。

示例:

必要时附上论文的补充项目,按附录a、附录b等排列。

学术论文的章、条、款、项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三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指在学科研究中探索本体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通过现象的研究得出事物的本质,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使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然和社会发展之“道”,并用以引导人们更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地创造。倘若科学研究止步不前,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就自然科学而言,我们不会享受到今天的高科技成果,就社会科学而言,我们也不会达到今天的文明进步,就人文艺术而言,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审美愉悦。所以说,科学研究一定要基于创新,而创新是在已有基础上的超越,这种超越意味着更深入,同时也意味着在叛逆,但它不是刻意玄虚的,也不是随意颠覆的,因此科研的选题十分重要。同时也要讲究方法,即科研的路径,没有正确的方法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逻辑上的错误和论证上的粗疏当然不可能令人信服,也就无法建构理想的家园。选题和方法是互为一体的,即目标和过程是紧扣的,选题当然离不开方法的实施,方法的实施当然也离不开选题的目的。就艺术创作而言,偏重于形象思维,但谁能否定其背后理性思维的支撑作用,难道它没有规律而言?因此,作为科学,它有相同的规律,作为学科,它又有自己的特点。进行艺术研究,同样有必要选题的创新和写作的规范。

首先,学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反映。其内容是作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对某一课题进行潜心研究而获得的结果,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而不是点滴所得。如艺术的结构、旋律、节奏、色彩等等,不同时代的思想精神、表现方法以及风格特点等等。其涉及面非常广,又具有特定性,所以作者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修养。学术论文要求作者在专业上必须具有深厚的功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不但知其现状也要知其历史,不但要熟悉学术界的动态还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学术论文既可以推翻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种陈旧观点,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也可以把一些分散的材料系统化,用新的方法加以论证而得出新的结论,还可以在某个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的观察、调查、试验,获得新的发现或创造而陈述出来。学术论文正是因有其学术特性,所以与一般的有感而发、不求系统、讲心得、说体会的文章有所不同。

其次,学术论文是科学探索的结晶。也就是说,学术论文应提出一种科学的见解或理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既可以是所观察到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的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3](p720)学术论文的科学性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的,要求作者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证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学术论文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论说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切忌主观臆断,信口雌黄;各种论据资料、经典言论、实验过程都要准确无误,确凿可靠;要避免片面地看待事物,讨论问题,要善于运用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使结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准确揭示科学规律。

再次,学术论文是理论修养的体现。学术论文要求作者对所研究的对象有全面的认识,它是通过现象的研究而提升到对本体的认识,而且通过论证、阐发将自己的发现和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在论证过程中,应广征博引,多方求证,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论是纠正谬误,还是开拓创新,都应充满理论色彩。因而,作者不仅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有良好的修养,而且对相关的理论也要有所掌握,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对于艺术创作专业来讲,形象思维固然重要,但背后一定有创作理念,包括技巧的运用与发挥。即使在后现代语境下,那些非理性、反理性的行为实际上也还有其潜在的理性,那些创作者试图解构、叛逆、颠覆已有的传统,所以在形式上也表现出前卫姿态的离经叛道,但仔细研究其作品,仍会发现其内在的意图和表现的规律,那么学术论文就应以理性的方式揭示其实质。即使就创作的形式角度讲,任何形式不但提供给受众艺术美,其中当然也暗含着理性美,很难想象无秩序、无规律的胡乱创作也称其为艺术品。固然西方出现了许多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似乎不可理喻,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其中鱼目混珠、良莠并存,正须用新的理论方法破解,所以理论也要创新。

第一,应关注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各学科领域在长久的发展中,虽然有了许多成绩和经验,但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发展,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扰或不解的问题。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哪个专业,这样的问题,有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的是学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有的虽是一般问题但迫切需要解决。我国正面临改革开放深入拓展时期,就艺术领域而言当然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比如说艺术创作观念和艺术创作手段,由于西方各种思潮和技术的涌进,一方面使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认识,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发起了挑战和冲击,我们应如何吸收异质因素和应对复杂影响?再比如由于专业分类过细的弊端造成了人的素质的狭窄,许多专业打破学科界限形成交叉互动、边际整合的局面,其中的利与弊都需要探讨而促进艺术的进步,有的跨学科研究取得十分突出的成果,有的产生了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的也许是指导思想的错误而走向了误区。处于转型时期,面对的问题很多,这些都急需研究,如果找不到课题或没有新鲜的创意,那么也就谈不上论文的写作了。

第二,应有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科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极有价值的,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艺术是不是科学曾有争论,哲学是不是科学也有争论,但艺术、哲学总是有其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其发展规律应是一门科学,否则设立这样的学科有何意义?既然进行学科领域的研究,就应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艺术作品在与时俱进,艺术研究同样如此,有人说,艺术是常青的,理论是灰色的,那得看是什么样的艺术和理论,实际上,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应是一种亲和的关系,没有艺术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理论,没有艺术理论也很难促进艺术实践,马克思的辩证法早已阐释了这一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代社会讲究科学、方法,因此只凭经验、感觉是不行的。由于西方的工业发展产生了科技至上,所以一些哲学家和艺术家反对科技理性,这种思潮影响到中国与传统的东方神秘主义相应和,于是使一些文学家、艺术家排斥理性,殊不知东方的科技理性从来就没有建树起来,西方的感性主义也是在超越理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和中国的传统感性是两码事,怎么能把西方现代的反理性和中国传统的重感性相提并论?欣赏一下西方现代的音乐、戏剧、美术等等就能感受出来,尽管流派众多仍有艺术规律可循,其背后的哲学理念才是重要的,这也正是现代西方为什么艺术和哲学越走越近的原因。理清这些线索,才会看清本质,因此艺术研究的科学性不容忽视,艺术创作有了理论的指导才能再上新台阶,如果老是墨守陈规,没有发现、创造,那就谈不上常青,也当然就是灰色。

第三,应注意填补学科建设上的空白。科学的发展有其不平衡性,学科的建设同样如此。在某一时期内注重某一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忽略了另外的问题或方面,这就产生了短缺或遗漏。从科学发展的全局需要来看,这些空白也是需要填补的,比如一些相对于主流的边缘科学,相对于时尚的冷僻领域,相对于重要现象的特殊个案,相对于著名人物的尘封角色。历史有其阶段性,许多被遮蔽的价值或许能够被重新发掘出来。比如对历史的研究一向侧重帝王将相,然而对民俗的研究就丰富了历史的全貌;西方的中世纪,在文艺复兴时代被彻底否定,然而到20世纪许多艺术家又从中挖掘许多文化资源;在中国,由于政治的原因,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客观的评价;而中外许多艺术家,也正是在研究者的开发下得到价值的重估,从而给人新的启示和思索。艺术研究中应注意那些盲点,展开一些“另类”思维,正如创作一样应具有个性,独具慧眼,独辟蹊径,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马克思曾说“历史是一门真正的科学”,也真正进行了大量研究才提出著名的学说,打破了西方长久以来唯心主义的垄断地位。既然是科学就要求实,但并不意味着对权威的崇拜,西方对马克思的研究促进了现代哲学流派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开拓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局面。实践哲学告诉我们,要拓展认识领域,那么找出学科和专业的空白就是新发现,在此前提下完成新创造就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使课题研究还不完善,但世上难能可贵的是首创,出奇制胜总比因循守旧更为精彩,这就要求对专业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找到他人尚未发现的矿藏,选题才有新意,才有价值。

选题创新还有许多方面,比如通说、成说的纠正,要敢于质疑,提出新说,否则科学无法发展;比如对前说的补充、验证,特别是一些富有创造性意义的假说,正是通过不断的充实、检验才丰富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观点;比如跨学科研究,现代许多新的科研成果都是多元凝聚产生的,综合创新已成为时代主流;比如中西方比较,正是在对照中看到相同和相异,考察人类文化发展中各民族的创造,趋利避害,多元一体。总之,选题有新意,论文才有价值,才会在理论指导或社会实践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

选题创新是要经充分准备、深刻思考的,要考虑其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要考虑难易适中、量力而行,还要考虑完成论文所限定的时间和计划的篇幅。一般情况下,论文首先要考虑到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步骤和进度,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结果。这些在申报有关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开题时都要求说明,当然也有助于理清研究思路和得到专家的评鉴。因此,一定要把创新选向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勇敢挑战并精心设计。

选题创新与写作规范是紧密联系的,要把研究内容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述出来,也要遵照科学的规律。因此,不但科学研究要讲方法,论文写作也要讲规范,进一步讲,论文写作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二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很难想象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概念模糊的论文能说明科研成果的内在实质而令人信服。社会科学和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学术成果一般都要由文字来表达(艺术创作中的学术性一般可以用文字来揭示),它不同于文学写作和公文写作,所以,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并遵守写作规范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首先,要理性地搜集、研究、选择、引用资料。其实在选题确立的过程中这一环节已经开始,没有资料提供的大量信息也就很难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历史状况和当下动态。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没有资料也就无法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说服别人。这就要求:

1、在论文写作前,一定要搜集丰富的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相关的书籍、刊物、报纸等正式出版物,利用互联网是一个途径,但“从互联网检索到的文章并不可信。他们可能尚未通过编辑、同行复审、图书馆筛选等过滤处理。而且资源实在太多难以管理。”[4](p134)搜集资料时要注意检索,选取有用的信息,可以请教专家,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的工作人员。资料越充分,基础越牢固,内容越多,观点越新。

2、在掌握大量资料后,要细心研究,掌握标准。因为一般是在拟定课题后搜集资料,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就要研究,同时确定目的,决定取舍。要判定资料的优劣,要鉴别资料的真伪,把事实与推论加以区别,仔细研究。在研究资料的过程中,其实对问题的把握也就越成熟,自己的思路也就越清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料,不要有先入为主与固执武断的观念,不要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至于得出何种结论是以后的事情,正因认真地研究了资料也就使论文更严谨。

3、选择资料要去粗取精、弃虚务实、剔旧求新。要注意选取与课题相关和必要的资料,有用的资料不怕长,无用的资料要舍弃,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滥引资料,不知所云。在博取的过程中注重精选,就可使研究的水准越来越高。要紧紧围绕题目,注意资料的可靠性和原始性,因为只有资料的确实才能引出正确的结论,要尽可能选取第一手资料,转引的资料要不怕麻烦与原始资料核对,引用的翻译资料要尽可能地与原著核对。还要注意辨析资料的陈旧和新颖。因为要写出具有创见性的论文,方法不外乎三种:资料常见而研究方法新,研究方法旧而资料新,资料新而研究方法也新。所以挖掘新资料有可能带来新发现,科学研究不是一种重复活动,在资料搜集上也应有新眼光。

4、在写论文时,引用资料必须紧扣论题,同时标示来源。所以搜集资料时就要注意详明,免得以后麻烦,可以采取做卡片或用复印来记录的方式。“引文是学术论文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论据类型。作者在论证某一学术观点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著名学者的已有论断作为理论性论据。”[5](p361)当然,引用资料还有多种类型。但是资料一定要有根据、有出处。在我国,一般所有的学术刊物都要求引文必须注明作者、著作、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以及页码。引文必须用引号标示所引内容,如果只引大意也可不用引号,但都必须给与注释或说明。在美国,“转述是用你自己的语言和笔调叙述资料的观点,并在文中为引用观点的来源加以说明并表示感谢。剽窃指把别人的话或观点据为己有。剽窃不仅严重违背了道德,而且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多数学院和大学会以开除的方式来处罚剽窃的学生。剽窃中最明目张胆的行为是把别人的整篇文章作为自己的。”[6](p138)因而,使用资料时尤其要注意。

其次,要拟定论文的题目、观点、写作大纲以及写作风格。其实论文的选题是在长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相应在论文的结构上自然也会有谋篇布局的考虑,两者相辅相成,即论点如何展开并得到充分的论证,这在掌握了大量资料后目标也会更明确。这就要求:

1、题目一定要极为精练、准确、概括地传达出全文核心意旨。关于选题创新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主要指论文题目的表述一定要体现全文的核心。题目要使读者一看便知作者的指向,不能含糊不清、令人费解。由于学术研究的问题有诸多不同,所以题目的拟定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一个标题即可,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的在主标题后加副标题,如《艺术:无神世界的生命存在——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现代性问题》(上述两篇文章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关键在于形式要为内容恰当地服务,过大过小或词不达意都会影响论文的严谨。

2、观点一定要鲜明、合理、系统地贯穿全文首尾而不能自相矛盾。一般论文都有核心观点或称总论点,为论述方便围绕总论点下设分论点,这样会使论文层次清楚、说理深入、结构严整。一般学术论文要求有摘要和关键词,便于读者了解文章的大意。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题下的摘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制定当代中国宗教政策的理论根据,是从事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宗教历史观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并阐明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宗教学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指导中国宗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全文分设六个小标题: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界说和形成,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意义。纲目明确,观点贯穿,前后一体。鲜明的观点给人强烈的印象,合理的观点令人信服,系统的观点使人不容置疑。当然,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争论,但论辩的基础是要符合逻辑,如果不讲道理或没有学术规范,也就谈不上什么研究问题了,正是观点的碰撞、交锋、激辩才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3、写作大纲一定要简括、清楚、完整地列出全文的总体框架。可以说,它是经周密思考、悉心研究、反复论证、集结智慧后的全文思路落实方案。就如建设一项工程,没有设计好方案就难能进行施工,就如进行一次探险,没有设计好路线就难能达到目的,就如投入一次创作,没有设计好布局难能取得完满的结果。拟定大纲就是谋划总论点、分论点的安排,要考虑层次的顺序,要斟酌材料的使用,要预计统筹的效应。如《艺术:无神世界的生命存在——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现代性问题》全文分为三个小标题:一、尼采的生命主义与艺术形而上学,二、尼采的超人主义与悲剧艺术,三、尼采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这其实就是全文大纲,紧紧围绕摘要所言:“尼采坚持在‘上帝死了’的境遇中重新思考一切,他首次将生命理解成唯一的存在,将生命的存在方式理解成艺术,进而将存在论变成艺术学。”总之,大纲列好了,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否则,思路不清,跟着感觉走,成败可以预料。

4、写作风格一定要考虑论文的内容与言说的方式相适应。“风格即人”,一般而言,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研究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原则,这种思维和处事的原则形成了总的“本色”基调。但是,就具体的问题而言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结合论文的内容适当调整言说的方式。比如探讨重大的问题,文字风格就要相应端庄严肃;辩说学术的争端,可能就要锋芒毕露,也可能含蓄委婉;谈论相对轻松的内容,则可以活泼灵动一些。再如,问题学术性很强,不免要用专业术语,以达到话语的深度;有时研究艺术问题,由于领域的特点或许感性的色彩就强烈一些;但有时晦涩难解影响了内容的表达,就要考虑用易懂的语言传达出所述的意旨。总之,要从表达的需要和接受的角度考虑,形成一种“性格”语言使阅读对象便于认同和了解,给人一种语言的审美愉悦,当然,要达到这种境地,需要书写的锻炼和磨砺。

再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谨、详实、凝练。学术论文的严谨性是首要的因素,试想一篇经不住推敲的论文有多大的说服力?详实是指论题要尽可能地用事实、道理来充分论证,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空泛议论就会令人感到乏味。凝炼则是指文字言简意警、精要传神,艺术类的学术论文有其特殊性,是说既有理性内含又有感性文采。这就要求:

1、结构上一定要全盘设计、符合逻辑。前面已经提到,如题目、观点、大纲的拟定。关于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纵线式的,选取一个问题,按历史线索论述,或层层深入探讨;横线式的,选取一个问题,从其不同方面分析,或分列几个角度展开;还可以将纵横结合起来,纵中有横,横中有纵,无论如何,都是为说理的清楚。否则,不经过周密的筹划,草率从事,逻辑混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2、内容上要丰富、精当,信息量大、说服力强。应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并精选使用,紧紧围绕论文题旨进行深入论述,列举大量事实透彻地阐明观点。内容详实不是资料的简单罗列,那样会冗杂拖沓,而是指资料的择优汰劣、轻重有别,这样才会重点突出。该浓缩的则浓缩,一句话既提供了信息而背后又有巨大的容量,这样的句子组成的段落极富张力;该展开的则展开,即深入挖掘资料的潜在内涵,做细致的分析和精到的揭示;该省减的则省减,只要能够足以辅助、补充、支持论点,概略提出佐证即可,就不必再赘述。总之,文章要有实际内容,使人既了解论题方面的总体情况,又以资料的优化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感到言之有物,获益良多。

3、语言上也要力求精准,切入肯綮,并富有美感。语言的凝练是很高的修养,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品位和境界,需要长时间的践行和体味,一些大学者的学术论文就既富理性又富韵致。语言的美感并非华而不实,也并非质木无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p6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所以语言的表述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训练,任何优雅的符号背后寓含着创作者智慧的结晶,这也如同艺术创作,试想粗糙的作品给人何样的感受?真、善、美是人的至高追求,体现在语言上也应凝为一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学术论文的写法有很多种,上述不过是所举大略而言之,难免挂一漏万。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者,当先在专业领域下些功夫,至于写作当然也有其规律,只要用心体察、实践并不是很困难。正因有感于一些论文很不学术,即无创新也不规范,才写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对学术写作的一点探讨,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四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

参考文献。

2、字体字号。

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

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五

数学的公众形象从发展现代教育与科学的角度看是堪忧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现代化社会而言,数学素质应该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素质。本文通过在各个层面上论述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应用,对它的本质和应用作了精要的分析,试图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数学文化。

今天,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做出贡献。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面让我从更多的实例、更多的方面来谈谈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即关于数与形的学问,而数与形可以说无所不在,这就是为什么数学正空前广泛地向几乎一切人类知识和活动领域渗透。除了数学知识的直接广泛的应用,数学对于人类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精密思维能力。

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思维能力都可说是无形的财富,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磨练之中。数学,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训练思维的体操。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或精密思维呢?数学思维包括很多方面。数学思维最基本的两大方面是“证”和“算”。“证”就是逻辑推理与演绎证明;“算”就是算法构造与计算,两者对人类精密思维的发展都不可缺。对“算”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感受。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常常会说需要“算一算”,数学家则更是追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或者说一般算法。从简单的三角形面积算法到描述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方程解算,定量化的方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对“证”从几条不言自明的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链条,推导出成百上千条定理。这种演绎论证的思维模式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首先开创树立的。《几何原本》依据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欧几里得的精心构思,所表现出的已不仅是一种认识数学命题的真理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借助数学表现了一种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独特文化意义,并由此给人们提供一种思维的逻辑方式:从几个简单的原理出发,可以逻辑演绎出整个理论体系,进而表现这个理论所揭示的真理。一种数学方法能最终演化成为一种认识世界的逻辑思维方式,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文化意义。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数学乃至科学的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国大数学家,号称“数学王子”的高斯有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学也是科学的女仆”。前一句突出数学是精密思维的。典范,后一句则强调数学为其它科学服务,是其它科学的工具。非常形象和恰当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在传统分类中语言学属人文科学。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近年来它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拢。因为它是一个内部规则严整的系统,所以应用数学便是自然的了。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现象,给语言以定量化与形式化的描述称为数理语言学。它既研究自然语言,也研究人工语言。例如计算机语言。数理语言学包含三个主要分支:统计语言学;代数语言学;算法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用统计方法处理语言资料,衡量各种语言的相关程度,比较作者的文体风格,确定不同时期的语言发展特征。代数语言学是借助数学和逻辑方法提出精确的数学模型,并把语言改造为现代科学的演绎系统,以便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算法语言学是借助图论的方法研究语言的各种层次,挖掘语言的潜在本质解决语言学中的难题。

数学从它萌芽之日起,就表现出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紧密联系。

(一)数学与金融。

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是指1952年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1973年布莱克――肖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

马科维茨所解决的是如何给出最优的证券组合问题。即:对于每种证券,他用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证券的隔天价格差的平均值来衡量证券的风险。而一组证券的收益率和风险也同样可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把证券间的搭配比例(可正可负,表示有的是买入,有的是卖出)作为变量,就可提出一个在怎样的搭配比例下,对于固定的收益率使其风险最小的问题。马科维茨由此提出一个所谓有效证券组合前沿的概念。尽管马科维茨的研究在今天已被认为是金融经济学理论前驱工作,而获得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当年他刚提出他的理论时,计算机才问世不久,从而使他的理论成为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际计算。今天的计算技术自然早已使马科维茨的思想得到完全的实现。

布莱克和肖尔斯讨论的则是如何为期权定价,期权是一种衍生证券,期权既然也是一种可交易的证券,它就也有自己的价格。于是就要问它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布莱克和肖尔斯在假设股票价格的相对变动为不可预测的所谓布朗运动的条件下,竟然导出了一个与实际非常吻和的期权定价公式。金融经济学界经过几年的讨论,终于承认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在数学中由于他们在公式推导中用到了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等现代数学工具,这促使许多数学家投身到衍生证券的研究中来,并且逐渐形成一个新学科――金融数学。

在金融经济学中,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比马科维茨更进一步的思想。马科维茨只是认为不同的证券经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减少风险,而布莱克和肖尔斯则认为,如果随时间不断改变这种组合,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几种证券的组合可以用来模拟另一种证券。就像股票与期权的适当组合能相当于债券一样,股票与债券的适当组合自然也可模拟期权。这种根据各种不同需要,把风险打散、重组,并形成各种金融产品的技术就是所谓金融工程。在今天的金融市场中,它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数学与生命科学。

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呈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这正好是数学中纽结理论研究的对象。

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仪――即ct扫描仪,它的问世是二十世纪医学中的奇迹,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的x射线衰减系数。如果能够确定人体的衰减系数的分布,就能重建其断层或三维图像。但通过x射线透视时,只能测量到人体的直线上的x射线衰减系数的平均值。当直线变化时,此平均值也随之变化,能否通过此平均值以求出整个衰减系数的分布?人们利用数学中的拉东变换解决了此问题,拉东变换已成为ct理论的核心。首创ct理论的amconnark(美)及第一台ct制作者cnhounsfidd(英)因而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此可见。在此项技术中数学起了关键作用。

如今,一场由数学和计算科学驱动的革命正在生物学的领域发生。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正在重新定义以下领域:数学生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等,尤为重要的是数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项目上。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给后人留下这样一个观点:“万物皆数也”。如果它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大自然的杰作――生命,一定也是按照数学方式设计而成的。因此,数学不仅能够提升生命科学研究,使生命科学成为抽象的和定量的科学,而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必由之路。

(三)数学与军事。

一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数学才真的与战事有紧密的关系,例如数学的研究工作可能与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弹道学、雷达与声纳、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地图、气象学、计算器等等有关,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武器或战术。

案例1:巴顿的战舰与浪高。

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气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1942年10月,巴顿将军率领4万多美军,乘100艘战舰,直奔距美国4000公里的摩洛哥,计划在11月8日凌晨登陆。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风,惊涛骇浪使舰艇倾斜达42~。直到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华盛顿总部担心舰队会因大风而全军覆没,电令巴顿的舰队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陆。巴顿回电:不管天气如何,我将按原计划行动。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巴顿军团按计划登陆成功。事后人们说这是侥幸取胜。这位“血胆将军”拿将士的生命作赌注。

其实,巴顿将军在出发前就和气象学家详细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风浪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参数,知道11月4日至7日该海域虽然有大风,但根据该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长和舰艇的比例关系,恰恰达不到翻船的程度,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相反,11月8日却是一个有利于登陆的好天气。巴顿正是利用科学预测和可靠边缘参数,抓住“可怕的机会”,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案例2:海湾战争――数学战。

1990年伊拉克点燃了科威特的数百口油井,浓烟遮天蔽日,美国及其盟军在“沙漠风暴”以前,曾严肃地考虑点燃所有油井的后果。据美国《超级计算评论》杂志披露,五角大楼要求太平洋――塞拉研究公司研究此问题。该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热损失能量方程作为计算模型,在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后得出结论:大火的烟雾可能招致一场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将波及到波斯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会失去控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和经济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才促成美国下定决心。同时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将大批人员和物质调运到位,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是由于他们运用了运筹学和优化技术。所以人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是物理战(原子弹),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案例3:不可思议的美伊战争。

美伊战争给人没带来太多的震撼!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军事强国。不少人觉得美伊战争不像一场战争,而更像一场游戏。

而事实上并不奇怪,美军打的是一场由数学支撑的信息化的战争。汤姆逊说:信息不仅仅是一件武器,它还是一种能够改变战争文化和定势的新技术。它能改变一切。它所带来的变化比我们看到的任何一种变化都来得强烈,比坦克、潜艇甚至原子弹都要厉害。在今天的战场上,谁拥有绝对的信息掌控权,谁就能获得胜利,美军在美伊战争中通过数据链把天空地海、本土统帅部、前方司令部和战场上每一个士兵连为一体,反应灵敏,随心所欲。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战果,赢得胜利。所以说未来的战争实际上是高科技战争――数学战。

数学与人类文明的联系与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计算机诞生后,数学与其它文化的联系更加深入和广泛,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时代就是数学时代。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学,学好数学,更会应用数学。才能使我们跟上这个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

[1]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莫里兹,数学的本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欧阳绛,数学与方法溯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邹庭荣,数学文化欣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六

(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篇)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七

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

“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

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

书写中文内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书写中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时,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个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在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

书写中文关键词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newroman,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八

(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李文。中国“三农”问题〔eb/ol〕。

[3]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九

现场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管理方法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生产环节加强现场管理是制造业企业永恒的课题。

而6s管理能够营造安全、规范工作环境,构筑产品品质保证,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促进作业标准化,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

本论文首先对6s的基本定义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说明,然后在对顺达公司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施6s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和改善企业其他管理。

对于实施6s管理中的六个重要环节,论文详细阐述了每个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推进方法。

阐述中,充分利用顺达公司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图表,以图表说明问题和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论证。

最后,论文对顺达公司实施6s活动中,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现场管理;6s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

学术论文脚注格式规范篇十

2、大学学术权力公共性的弱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性原则,即“特定文化传统中成员所共享某种利益,并继而一同承担对应义务的性质”。学术权力植根于学术,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应然的意义而言,学术权力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应当公平地赋予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以体现权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显学术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遗憾的是,这种理论逻辑并没有转化为实践行为。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学术权力的主体通常是某个社会体制中的成员,其日常行为主要与该体制发生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维护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继而或潜在或明确地将这种行为趋向带到学术事务管理与资源分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术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这方面显著的例证是西方大学讲座制度的变迁。讲座教授制度曾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授权力的膨胀,该制度消极的一面,如垄断研究资源、压制新生力量等不断浮现。到19世纪末,西方大学讲座制已变得僵化,讲座制的教授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对其研究领域内新兴专业采取打压措施,不允许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开设独立的讲座,严重阻碍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了捍卫学术权力的“公共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讲座制逐步瓦解,转向系科制。3.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学术组织及其成员被授予一定的权力,就应当对相应的权力行使的结果负责。责任机制缺位学术权力,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无序与无度。美国著名的学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曾对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他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提到:“回顾历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学家们对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但他们宁愿保持缄默,也不将此类行为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某些专门委员会或小组在调查具体事件时行为也比较浮夸草率,在制度执行中也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在肯尼迪看来,学术失范问题的处理机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奈,根源在于责任机制的缺位。学术权力的责任机制缺位,大学内部弥漫着对学术权力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使得大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被戏称为“学术居委会”。“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捍卫学术研究的尊严,但在当下高校权力框架下,学术委员会经常出现失语的现象,无法具备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其效力,更像是‘学术居委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