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57:26 页码:11
2023年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模板16篇)
2023-11-11 20:57:26    小编:admin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要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主要观点。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总结范文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写出更好的总结作品。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一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一、复习引入。

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2、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整理与复习。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我设计了本堂整理与复习课。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整理与复习课应该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整堂复习课我都只做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向大家介绍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课件显示)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的方向感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有的说一般,也有的说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平面图上的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仍然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自己本单元的学习现状,产生了复习的需要,也明确了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少,为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渗透整理知识的方法,我引导性的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认识了这八个方向(课件);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老师,我知道平面图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这些方向的。”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认方向的常识。我将学生的发言有序的进行了板书,通过他们的回忆整理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知识主要分为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课件)两大知识系统。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首先是复习平面方向。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我出示了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区图(课件),让他们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要当讲解员,为全班介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生活中的方向。这是学生知识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采用顺时针定位和“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课件)。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顺时针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记住了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就不会搞错了。”而对于左右区分得很好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用“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学生只要记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再转动自己的身体,就能很轻松的辨认方向了。这里我想将“身体定向器”作一个示范,比如:当你面向东时,首先确定相对的一面是西。怎样确定南和北呢?这时我们利用“身体定向器”,右边是东,就转动身体将自己的右侧对着东,现在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我重点复习了“身体定向器”的应用,在教室里模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层是综合运用。复习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应该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辨认方向,就要加强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我先让学生争做“最佳小导游”:介绍从学校到烈士公园怎么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方向,对行走线路进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识由具体转化为抽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米老鼠走迷宫”的游戏,请学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根据提示在在纸上画线路(出示课件),使方向的知识又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画好以后发现:

老师,这条迷宫线路原来象个数字5!”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举起来展示,并且意犹未尽的要求继续画。这时我改变游戏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想,这次不能动笔,只能听米老鼠的提示在脑海里把这条线路画下来(出示课件):先向东走200米,然后向西南走300米,最后再向东走200米。学生睁开眼睛不约而同的说:“是个英文字母z!”这既满足了学生继续游戏的要求,又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方向的知识最后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继续追问:“刚才这条是米老鼠上学时候的路线,如果它放学后要沿原路回家应该怎么走呢?”一个学生抢先答道:“老师我知道,那这条线路正好和刚才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后向东北,最后再向西!”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同时我补充道:“刚才我们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其实就是用到了以后的数学课中要学到的比例尺的知识。”

总之,整堂复习课,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出发,产生复习的愿望,让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58—63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课件,每位学生一张以操场为中心的校园平面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临山公园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步骤4:引导学生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到操场上辨方向。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由老师带领大家在操场上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小组内合作,看看东、西、南、北各有什么,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园平面图:利用小组内合作制出以操场为中心的学校平面图,既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学生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明确地图上的方位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二(1)班的王小红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二(2)班同学到公园看菊花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景点。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五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8—63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课件,每位学生一张以操场为中心的校园平面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临山公园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步骤3:引导学生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到操场上辨方向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由老师带领大家在操场上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小组内合作,看看东、西、南、北各有什么,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园平面图:利用小组内合作制出以操场为中心的学校平面图,既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学生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明确地图上的方位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二(1)班的王小红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二(2)班同学到公园看菊花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景点。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六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课件。

1、从复习引入新课。

2、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并在矛盾中探索。

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从复习引入新课。

1、首先老师课件出示平面图东南西北坐标方向,并告诉学生东南西北方向的字母表示法。老师指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让学生说出名称。

2、接着老师告诉学生: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方向,边说边用手比划,让学生体会这个名称的来由。如果学生问:能不能叫东偏北方向呢?教师告诉学生,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为了统一叫法,我们习惯上叫北偏东不叫东偏北。以后我们就按习惯来叫(如果学生没提出教师自己告诉学生)。同样也告诉学生其他方向分别叫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方向。接着让学生挥手比划四个方向,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平面图的四个方向及其叫法。

3、认识四个新的方向含义后,课件四个方向换成四种动物,让学生观察四种动物分别在哪个方向。这样,离开了老师几个方向板书,看着坐标说方向,进一步巩固了刚学的知识,更自然地向新课过渡。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

1、课件出示例1的场景图。这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图。

提问: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让学生思考,并根据刚才老师介绍的知识,学生很快说出:灯塔1在北偏东方向,灯塔2在北偏西方向。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老师提出问题:这样描述物体的位置算不算准确全面?

学生思考。

3、教师在北偏东方向加上灯塔3。你能说出灯塔3的位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灯塔3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

4、这时候,教师给学生呈现出这样的场景。这艘轮船在茫茫的海洋航行,突然遇到台风,看不清前面的方向,如果撞到障碍物将会出现翻船的危险。船长向指挥中心求助,指挥中心告诉船长,轮船必须绕开不远地方的两座灯塔,否则就会出现危险。

老师提示:灯塔1和灯塔3究竟有那一点不同?

学生讨论得出:两灯塔偏离正北方的角度不一样,明确如果我们把他们与正北方向不一样的角度也描述出来那就更具体了。

如何确定两灯塔与正北方的角度?学生一致认为应先在轮船与两灯塔之间各连一条直线,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两灯塔与正北方的角度。

老师给出了这两个角的度数,让学生描述出两个灯塔的位置,并强调要注意描述顺序,(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又提问:为什么不是量另外的角度呢?)(因为指挥中心说的是北偏东方向而不是东偏北方向)。你能描述灯塔2的位置吗?应该怎样才能准确描述?(量出灯塔2的北偏西角度)老师给出这个角度,让学生同位间描述,老师板书,齐读。

最后让学生打开书,书本已经有灯塔1和灯塔2与正北方的角度,让学生用量角器检验一下(这样让学生复习了用量角器量角地方法)。

5、老师:我们把轮船、灯塔1、灯塔2之间的位置用平面图表示出来可以这样表示。这样的描述算不算准确全面?(学生思考)

老师提问:假如灯塔3在这个位置,请学生描述出灯塔3的位置。

通过进一步的讨论,认为应继续找出两个灯塔之间不同的地方并加以描述,通过观察发现两灯塔与观察点轮船之间的距离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先量出两灯塔距离轮船的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知识求出实际距离。

让学生交流说,老师提问板书。全班齐读。

6、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灯塔3,并把它的位置描述出来。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归纳出: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强调方向和距离是描述物体位置的重要因素。

8、让学生用刚才地方法用量角器量和计算出灯塔1相关的数据,并描述出灯塔1的位置。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掌握方法。

1、课件一共出示两道题,第一道是说出科技馆、少年宫、邮局以及新华书店分别在学校的什么位置?让学生巩固如何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第二道也是描述物体位置的题目,但这题没有给出角度和距离,必须由学生根据比例尺知识求出相关的数据才能描述。这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目,这样练习,即巩固了新知识又提高了综合运用的能力。

2、最后是组织学生堂上练习书本57面第2题。这次老师不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从而在矛盾中探索知识。按照“方向——角度——距离”的顺序逐步体会精确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七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八

本课是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等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初步认识了在平面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

基于学生的这些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我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定了4个活动。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课尾,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最后布置课外题目“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这个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第二课时“绘制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达到温故知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这节课的设计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探究新知和巩固拓展中,以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为主,老师只做适时引导启发,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2、精心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探索。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设置“知识城堡、生活乐园、海上空间、体验天地”等含空间名称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数学意识,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3、人人参与,差异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方向距离。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九

位置与方向这节课重点让学生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素:中心点、方向、距离和角度。

1、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龟兔赛跑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新知学习中。在新知识学习之后,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2、借助新闻素材“山竹”导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链接新课,学生感到新鲜、贴近生活,能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知识的讲解抓住点、线、面,即:方向、距离和角度,便于理解新知识。

4、知识的巩固有效,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注重知识的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注重在知识的关键处、易混淆处,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再适时予以点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忽视了图例的教学。距离的长短是由图例决定的,小细节的教学还要引起注意,虽然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能够去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距离的辨识,但是教学环节的缺失,还是要予以关注。

2、对于角度画法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东偏南30°,在画角度时,特别是量角器的放置,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不知道如何放。到底应如何放置呢?应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东,然后往南数刻度就可以了。数学有时就是如此,必须捅破那一层阻碍学生知识学习的窗户纸,学生才能答疑解惑,彻底明白。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找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介绍后转身再向大家介绍一下?xx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一会儿在他的左边,一会儿在他的右边?(学生有了争议)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物体的方向有局限,怎么办呢?你还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在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现实环境和经验辨认四个方位。

a、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让学生用手指一指东方,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

b、认定东方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c、分组探究: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d、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

e、独立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景物”?

(2)标记方位,培养迁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室内)。

a、展示学生的记录纸,让学生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c、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在地图上找自己家乡的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学生看地图。

师:我国最北部是哪个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学生看地图回答。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面,门在()面,你面向()面。

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操场上活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1、游戏:指方向。

2、游戏:背对背。

3、游戏:蒙眼说方向。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东南西北。

(上)北。

(左)西—|—东(右)。

南(下)。

文档为doc格式。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一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

cai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恩施的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活动(3):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 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找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介绍后转身再向大家介绍一下? xx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一会儿在他的左边,一会儿在他的右边?(学生有了争议)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物体的方向有局限,怎么办呢?你还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在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现实环境和经验辨认四个方位。

a、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让学生用手指一指东方,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

b、认定东方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c、分组探究: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d、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

e、独立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景物”?

(2)标记方位,培养迁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室内)

a、展示学生的记录纸,让学生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c、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 在地图上找自己家乡的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学生看地图。

师:我国最北部是哪个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学生看地图回答。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 )面,门在( )面,你面向( )面

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操场上活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1、游戏:指方向

2、游戏:背对背

3、游戏:蒙眼说方向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上) 北

(左)西 —|— 东(右)

南(下)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三

位置与方向这节课重点让学生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素:中心点、方向、距离和角度。

一、亮点。

1、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龟兔赛跑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新知学习中。在新知识学习之后,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2、借助新闻素材“山竹”导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链接新课,学生感到新鲜、贴近生活,能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知识的.讲解抓住点、线、面,即:方向、距离和角度,便于理解新知识。

4、知识的巩固有效,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注重知识的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注重在知识的关键处、易混淆处,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再适时予以点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建议。

1、忽视了图例的教学。距离的长短是由图例决定的,小细节的教学还要引起注意,虽然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能够去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距离的辨识,但是教学环节的缺失,还是要予以关注。

2、对于角度画法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东偏南30°,在画角度时,特别是量角器的放置,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不知道如何放。到底应如何放置呢?应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东,然后往南数刻度就可以了。数学有时就是如此,必须捅破那一层阻碍学生知识学习的窗户纸,学生才能答疑解惑,彻底明白。

文档为doc格式。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四

这节课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18页《位置与方向》中的例1。

本课“确定位置”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

这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理念,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上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应用意识,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此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情境图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从图上发现问题,如何确定1号点的位置?这样设计,就充分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探究1号点的位置。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就能找到初步的确定方法,即找到观测点,建立方向标,接着学生会从实践中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方位,不能描述1号点的位置,怎么办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出不能只用方向或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认知冲突,也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探究1号点的方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此处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示范,突破了难点,学生学会了用偏角度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容易探究出了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多次描述1号点的位置,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掌握了新知。

(三)实践运用、内化提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运用当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获得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四)课堂小结、整理提升。

在小结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通过感悟内化、合作交流,自己。

总结。

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学到的方法,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板书的设计,我力求语言完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渗透要完整思维的数学思想。

从课堂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生成比我预设的要好,能借助情境图找准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自主解决了难点问题,加上有效的讲练结合,呈现出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五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军营》的主题确立课。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时长、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几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1、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步入少年时代,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特别享受父母关爱。因此,利用他们对军人的崇拜之情,带他们走进军营,参观营地,亲身体验军人生活,感悟军人气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磨练坚强的意志,有很重要的作用。

2、今年的7.28洪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伤痛,前来救援的65331部队曾经就驻扎在我们操场上,也让我们的孩子近距离领略了军人的风采,对军营的生活更加好奇。

1、了解军人紧张而有序的生活,体会人民卫士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安定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之情。

2、体验军队严格的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生活作风,以提高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

4、使学生学有榜样,奋发向上,形成心有祖国、心有集体、心有他人的思想感情。

5、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1、保证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及团体协作能力。

8课时

1.与驻军单位沟通;

2.准备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

3.设计采访卡和各种活动记录表;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

1、导入

播放7.28军营抗洪视频以及军营驻扎在我校的照片,创设情境导入。7.28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灾难,学生感触较深,同时抗灾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接触到了我们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学生谈论热情高涨,由学生观后感引导至本课主题生成。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主题分解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军营的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展示,合并筛选。

(3)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请知道的同学给予解答。

(4)学生进行讨论对各问题进行归类分组,确立子课题。

陆军概况

我国军人总数?

女军人数量?

部队分布地区?

主要职责?

当兵的条件?

军人的生活

军人伙食?

军人一定要穿军装吗?

军人的工资有多少?

军人的假期有多少?

军人的工作

军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也是8小时吗?

训练时间有多少?

所有军人都会打枪吗?

军人如何升职?

军人的学习

军人需要学习吗?

军人都学些什么?

军人有考试吗?

3、规划活动小组

(1)学生自由选择喜欢探究的方向。投其所好,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2)但如果出现某组成员数量偏差较大时,教师适当地采用鼓励的方法给予调整。达到人数平衡,确保各组活动顺利进行。

4、成立活动小组

(1)由活动小组内所有成员商议确定小组名称,推选小组长,以及确定本组口号。增加新成立活动组成员间的互动。

(2)各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组名及口号。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小组荣誉感。为各小组团体协作探究做好铺垫。

5、总结

(1)对本节课学生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2)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课外进行收集整理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及资料的保存。

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篇十六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

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