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05:19 页码:12
2023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实用8篇)
2023-11-13 04:05:19    小编:zdfb

故事是用来叙述或揭示某个事件或某些人物经历的一种文学作品。一个好的写作思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接下来是一些写好总结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一

1、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双周一下午放学后开始活动(集体研究课时间由本备课组商议临时决定,不要利用周一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一个月备课组至少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3、全校语文6个备课组,数学分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年级、六年级4个备课组,英语为1个大备课组,体育1个备课组,艺术1个备课组。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本学期每个学科要建立单元评估制度。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备课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教师要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领导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2、备课组长要作好记录,期末结束时交教导处存档。

3、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二

1、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参、教材并在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备课。

2、要通读全册教材,要明确每节(或每单元)教材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掌握其重难点,进行课前备课和单元备课。

3、各课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硬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达到的基本要求。

4、年级组坚持教研,做到集体教研和独立备课相结合。

5、备课力求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编写教案注重实用性、实效性。

6、教案要有一定数量的札记篇数,且要保证札记质量。

7、各科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备课不准上课,坚持超周备课和复备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三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专业化提高的重要措施,为推动这一工作的进程,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集体备课是各教研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每期的集体备课应在教研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地开展,各教研组应切实列入计划,高度重视。

二、集体备课将作为考核评价教研组及教研组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集体备课应注重实效,合乎实际的需要,在形式上应多样化,备课内容广泛化,参与教师全面化。

1、集体备课备单元教材,应在各单元章节即将开始上前,组织本组全体教师,由专人进行章节分析与教法指导。

3、各教研组应对教材各单元都要进行教材分析备课。

4、集体备课与推荐教师上优质课同步进行,即:教师个人备课——小组集体备课——修改教案——推荐教师上课——选拔优秀教师上优质课。

四、开展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人人必须参加,无故不参加者或迟到、早退的教师,按学校出勤制度处理。

五、集体备课的考核、督查分阶段随时进行,主要查教研记录,集体备课的讲座、教案及小组讨论记录等。

六、教师应积极参加并乐意承担集体备课任务,在活动中团结一至,积极发言,表现出主人翁态度。对消极对待,不乐意接受任务的教师,将在个人评比,评优选好中给予扣分处理。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四

1.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5.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同年级同学科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

(3)根据教导处安排的学习时间(每周二下午放学后40分钟),进行研讨,由教研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期末交教务处存档,并保存给下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6.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7.所有学科都要有教案,教案书写工整,格式美观,项目齐全,具体实用,且有创意,有个性,提倡“课本注释+简案”备课。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五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根据我校规模较小的特点,我们在有条件的年级、学科开展集体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1、学校成立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为成员。负责备课组召集人的聘任工作,以及备课组工作监控、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

2、学校分年级组设立学科备课组。同年级有平行班,且同学科任课教师2人以上(含2人),建立备课组。

3、每个备课组设召集人1名。学科组长、级部主任可以兼任相关学科的集体备课召集人。

4、集体备课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负责协调本学科(或本级部)相关工作。

两周一次,周一业务学习时间段。(下午两节课后15:30—16:30)。

集体备课内容以教材课例研讨为主,一学期为8次,每个备课组从每个单元选1节课为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以后每年每单元选取课例原则上做到不重复,顺延原则,直到循环)。每位教师的一人一课内容,从集体备课课例中选取。

1、学期初,备课组召集人组织组员明确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内容、进度和主备人,制定简明可行的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及时交学科组长审定后由教导处存档。

2、集体备课活动前,教师分工完成主备任务,主备人将相关材料提前发给相关教师,以便相关老师早作准备。

3、集体备课活动时,由主备人进行中心发言,其他教师进行讨论。

4、集体备课活动后,各位成员根据班级实际再次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如:二次备课等。教师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加强相互之间的听课研讨,教师个体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5、每次活动结束,要及时做好教学资源的积累与研究过程的记录。备课组召集人应对会议出勤、中心研究内容、中心发言人、集体讨论做好记录,并及时上交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6、学期结束阶段,备课组要做好总结工作。由备课组召集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交学科组长审定后由教导处存档,为下一学年教学提供优质资源。

本修订稿从全体教师通过之日起开始试行。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六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

教学。

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数学、英语、语文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学科两周至少一次。

2.以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其他学科可以分为一组,由备课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20xx年x月。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七

为了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统一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县教研室下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特制定我镇的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1.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有记录,间周开展一次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周六上午8:30—12:00。

2.备课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

3.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1)教材编排意图。

(2)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3)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4)作业或练习;

(5)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6)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教学,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6.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7.备课教师要做好笔记,主备教师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每次集体备课后及时上交教导处。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招贤镇中心小学。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及实施细则篇八

为了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一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县教研室20xx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特制定我镇的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1.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有记录,周开展一次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周六上午8:30—12:00。

2.备课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

3.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1)教材编排意图。

(2)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3)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4)作业或练习;

(5)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6)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6.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7.备课教师要做好笔记,主备教师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每次集体备课后及时上交教导处。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范围、成员和组织形式和量的安排。

1、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一次,从面的单元到点的具体课时进行集体研究。

2、集体备课的范围:校内本教研组负责的课程,包括校本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