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10:27 页码:12
最新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模板17篇)
2023-11-12 04:10:27    小编:zdfb

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写总结时,要注重归纳和概括,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学生应该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通过这次课程研磨,有感于综合实践这一课程的设立,我们开始正视它:这是课改的新生儿,这一名应该成为课改大潮中的宠儿,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师资力量得不配套,理念的差距,导致了他在众多的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甚至有老师三两节课把全书的内容教完,好为主科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为改变这种可有可无的状态综合实践课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出路,重新焕发其应有的光彩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机构落实;即校长一把手要真正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闪亮起来;同时,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配齐师资,职权分明。

二、课题引领,主题分明;确立一个学校整体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三、强化研训,立足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面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是否得以落实,立足校本,强化研训,无疑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

四、凸显综合,注重实践;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落在活动,基础在综合。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某一个固定的内容,因此国家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教材。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如学校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家长素质、学校及家长学生的社会关系等等,确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校本教材。然后逐步落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激励情感。

五、课时到位,评价跟进;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的课时保障,同时对课程、对教师、对学生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六、保证常态,经费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课程成本相对传统课程要高。无论人力成本、精力成本,还是物质成本、经济成本,都要比传统的语、数、外等学科要高,因此学校要保证课程的常态化,就必须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当然相应的监督体系也是促进课程常态的必要支撑。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畅游小榄水色匝》这一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小榄这一地方特色,选择了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身边事作为研究课题。它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探究生活,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乐于探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采用了考察调查——查阅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组合,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活动能力培养的目的。

因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课题的开展,搜集资料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资料,关键在于合作与分享。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所以在资料搜集阶段,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是教师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相信这一次活动将使学生在调查和设计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的河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家乡添光彩。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1.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开展活动时,人人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与好处。

3.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4.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5.小组的力量无穷。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实践,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由选择主题,确定主题到深入主题,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凡事都要靠自觉的意识增强了。

1、小组合作方式的指导还不够细腻。本次活动课前课上都要学生大量进行合作探究,但学生年龄尚小,活动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细致地辅导和帮助,但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是考虑不周。

2、教师自身的知识过于单一浅薄。由于教师自身对水色匝缺乏专业的探索与研究,虽然我在活动前搜集大量有关桥的资料,努力充实对水色匝的文化知识,但在教学时,还是觉得自身知识的薄弱。

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得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老师得到的是学生成功后的成就感,我与学生一起,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成长。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整理得较好,整理成了三大类别,但这三大类别,或者说三个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其实,下面还可以有一些小问题,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到大问题之下,而不应该把这些小问题删掉,学生可以从大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往往问题越小,越容易操作。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学习与协同学习。为了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效果更好。

三、如何更有效地交流。

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重视,但学生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学生没来得及上传,集体交流基本没有。整合以后,交流形式应该更丰富:生生交流、生机交流、师生交流等等,应该是一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这一点,老师做得不够。

四、如何进行评价。

评价不应该是形式,不应该简单为:你收获了什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反思,不仅仅对个人进行反思,对小组、集体的活动进行反思。这一点,在本堂课上是做得不够的。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综合实践课,我觉得她主要的成功之处在于:

1)坚持活动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位老师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每天的早餐是什么?)引出研究课题,早餐与健康的关系,应该说,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研究动因。同时,在课堂的最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如何设计更有营养的早餐。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1、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很好地开展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注重问题的整理和删选,这对学生以后自己学会选择问题,整理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研究提供了支撑。

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

综合实践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而在这堂课里,网络为学生自主研究提供了。

可能,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和贮存信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浏览,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信息量大,且可供选择),整理信息(学生在word里修改,整理等),交流信息(学生利用bbs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同伴、老师交流)。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3)摆正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把抽象地东西变得生动、具体化。当然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反思什么?从近两年的教学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一章的内容时,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因此,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特别是课件的优劣程度好与坏,直接决定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做到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做到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

反思可以课前也可以课后,如教学设计完成后,可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效率是否高,学生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师生交流是否会顺畅,授课的进度,内容与时间分配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不协调。同时,学生的反思也是课后反思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又有个性。

经过了三个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我更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凡是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学生、老师、家长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此外,我还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参赛的38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彰显了学校特色和地域特点,活动形式可谓百花齐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的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基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和子课题,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展示阶段。还可以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开发系列活动主题,既有新鲜感,又有连贯性。

动课程的开展与成果的推广,逐步使活动走向课程,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具备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资质。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疑惑,将会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找寻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深入、加强,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从以上几节课中我感受到他们并没有在教学语言上进行严谨的推敲,也没有刻意的限制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就像是一位“孩子王”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做游戏。课堂活而不乱,形散神不散,总是在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的时候教师的作用突显出了。这也正应了当今综合实践活动最新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向常态化”。今年7月份陈树杰教授在福建举办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常态化”的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这32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当然有些地方也需要靠我们的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才能解决。但是,我们一线教师能做到的就是把课堂和每一次带领学生活动都做为实施常态化的.阵地。在以上课例中,教师不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常态化”吗?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并不难,只要我们不过分追求课程的完美性、完整性、和精致化。指导教师不过分关注校长、同行、专家对自己指导课的评价如何,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亲历实践和深度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拒绝表演课、做秀课,消除神秘感,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像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态课。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这一课主要是要掌握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有显示器、主机、鼠标、打印机等,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用鼠标画画、键盘玩小游戏就早已是大多数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计算机的鼠标、键盘、主机以及一些应用程序,学生多多少少都能说上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课导入时,我使用了质疑导入,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本想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揭示出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谁知当我问下这个问题后,教室里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反应,过了半分多钟,才有学生举手。

生:我知道比尔盖次,我来说说比尔盖次。

接着,我又问,还有呢?教室里又是一片沉静,最后在我指着实物鼠标、键盘的引导下,才有人说出了鼠标、键盘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是知道计算机的部分硬件的名称的,只是设计的问题,无法让学生把已知知识与提问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这就需要重新设计提问,让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有客观、直接的反应。

为此,我又重新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面前的这台计算机有哪些部分组成吗?

生:鼠标、主机、键盘、音响、打印机、杀毒软件、防火墙……。

学生举手发言很涌跃,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只是,这回学生又提到了音响、打印机等,而这些,学生面前的计算机是没有的。是要求学生听清题意呢,还是重新设计提问?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的发展,我又重新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面前都有一台计算机,哪你知道一台计算机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吗?

生:鼠标、主机、键盘、显示器、音响、打印机、杀毒软件、防火墙……。

这样的提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了学生目前的信息知识水平,为下面新课的展开,作下了铺垫。

因此教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在提问的设计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吃透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因此,教师首先要理清本课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重、难点是什么,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和课堂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转化成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能有较多收获。

2、要分析学情。学生已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将设计怎样的提问,所以,在设计问题前,教师先要调查学生现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另外,要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如:他们的形象思维远远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提问要具体化形象化、富有趣味性,比较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提问。

3、要逐层推进。一堂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现一种递进关系,即本课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设计提问时必须一个一个按知识的逻辑结构逐个推进。

总之,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必须要在提问设计上狠下功夫。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做中学。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中心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和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在教研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多启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8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始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不断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九

今天,我在学校校本课程竞赛中讲了一节《我和玉米交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后在王校长的点评中,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个主题活动分了四个子课题,学生们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了这次公开汇报。各小组学生的实践活动兴趣高涨,那跃跃欲试、大显身手的劲头令我们教师都倍受感染;参与人数达到班级的全部,没有活动死角;各组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编排舞蹈、讲故事、品尝食物、制作手抄报、市场调查等,这种可喜的态势令我这位刚刚研究这个学科的教师有些沾沾自喜。

瞧,各小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能力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很多同学的创意得到实践验证,让大家耳目一新。编舞蹈的宋林泽能组织五名同学把手绢舞编排得整整齐齐、像模像样,她的创意、她的组织力,对于刚刚10岁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提高。徐乙鹏能从网络上调查出各省玉米的价格,并作出分析比较,多么了不起的举措啊!四小队十几名同学带来了玉米食品,在介绍味道、颜色、形状之后,分享给全体同学和老师,这种分享的快乐一定令孩子们终生难忘。

但是,在课后和领导的交流中,我觉得王校长一语中的,令我发现了课堂上的不足——活动内容浮于浅表,其中一个小组不能紧紧围绕子课题开展活动。的确这样,我默默的承认着,也佩服领导对本学科的深入研究与思考!

1、搜集资料的途径不要只限于网络,还可以采取社会调查、采访、查书等。

2、积极鼓励小组内伙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对有创意的同学要加大赞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不会采访的同学,教师要积极引导;采访中教师要克服家长不支持的困难,尤其要看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5、活动准备阶段,如发现学生研究不对路子,教师要及时引导,紧紧围绕主题,跟着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

上完这节课,我忽然觉得在教学的路上,探索的过程永远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王校长的点评,更增加了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兴趣,指明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下一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一定多思考、勤钻研,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

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一

word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学完了人教七年级下的内容,以后安排的一个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以宣传《世界地球日》为主线,合理、主动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表达自己情感和社会公益服务。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的word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宣传页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主题制作情景,激发学生创作,进行宣传页设计,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疑难和亮点,改进自己的作品。小组选出代表作,全班欣赏,评价,总结版面的优劣,完善自己的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互帮互助的好品德。

4、行为与创新:依据所选定的主题,创造性地进行宣传页的设计与制作。

资源获取和宣传页的设计。

宣传页的设计。

制作宣传页所需要的文字和图片,课件及网络教室。

word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学完了苏科版前1-8课内容以后安排的一个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以宣传《世界地球日》为主线,合理、主动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表达自己情感和社会公益服务。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二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上,还应体现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上。

纵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固有基础较为扎实的长处,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忽视了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发展。可见,语文教学应该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对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事例进行了一些探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良好的探究氛围,就没有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而教师指导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解决,于是,综合实践活动也就产生了。

如《丝绸之路》《草原》《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课文中有关西部高原的美景吸引了学生,但文中介绍的内容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欲望。因此,一个以“神秘的西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产生了。学生在课外书中、网络中自主探索收集了很多有关西部的知识,获取了课文中没有的知识,走入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更快乐地接受了新知识。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言教育。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具体生活环境,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弘扬祖国文化”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小组活动,或与父母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到街上看广告牌,在电视上读广告语,在网络上寻找不规范语言,等等。如在广告语的收集和创作中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和激情,孩子们收集了众多的广告语,还进行了归类:最喜欢的广告语,最恶心的广告语,最有创意的广告语,最感人的广告语……有的还兴趣盎然地创作了自己的广告语。如康杰同学创作的广告语:“尝尽天下美味,不如康师傅有味——康师傅方便面。”如此一来,教学课堂开放了,教学时间灵活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在浓厚兴趣的支撑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也会愈来愈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真实世界为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如《七根火柴》《马背上的小红军》等,为学生设计了几个他们感兴趣的自选课题,通过自我的实践寻求答案,获得感悟。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长征”时期官兵、军民同甘共苦的精神、舍己救人的品质有了更深的体会,为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因此,设计奇趣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课前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课堂的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们能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其自主创造力得以提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时代性、教育性很强的课文,学完后学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以《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为例,学完课文后,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我引导他们以“家乡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观察了当地的居民小区、街道等,访问了科学老师、年长者、医生及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了大量资料。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教育,也意识到了环保的紧迫性,即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标语,创作宣传画、手抄报、环保小儿歌等。而这些内容和程序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后通过设计延伸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语文与综合实践结合教学,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我们还要大胆地探索下去。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们要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三

“泪”是那个忘记拧开镜头盖的小男孩的。“笑”是展示课主持人董晗曦的。课后,她笑眯眯地对我说:“华老师,今天是我最难忘、最高兴的一天。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真正的主持人,向董卿阿姨那样。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摄像机前呢。”我的心一动,哪怕这次活动只留下一粒梦想的种子,日后会开花、结果,这番功夫也没有白费啊!

“得”指最深的感悟。学生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去做,知识才能被内化,能力才能形成。“失”指有待解决的问题。

2.1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和文本课程、日常教学相结合,使之常态化。

生活如同一本静静打开的书;实践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引导我和我的学生感悟着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真是:“生活如书,实践如师。”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四

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全新的课程来到了我们农村初级中学。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在这次“家乡文化之旅”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最深的应当是教师,而受益最大的应当是学生。上完这次课,我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有人说:学校课堂不仅是知识和实践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的价值体现,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这次“家乡文化之旅”活动课教学,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让学生获得丰厚的人文修养——对家乡古今优秀历史文化的了解、积累,对各个领域的探索,对社会的关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活动前,学生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地理、历史,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因此,学生们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走访了一些知情的老干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个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吸收、积累本土优秀文化,丰富“内存”的过程。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家乡的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平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百姓交流,明白身边司空见惯的生活原来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朴素的乡音更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我们的文化构建紧密相连。在长久习惯了在课堂里通过文本阅读来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耳目一新,原来课外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我们构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交流时,学生虽然是在倾吐,但同时也是再一次地学习,他们在反复咀嚼、品味这些璀粲的文化。多一次讲解,就多一些个人对语言,对文化的感悟和积淀。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加强。

在这此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丰富的情感、明朗的态度、令人深思的价值观,伴随着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发言,汇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进学生的心田,也流进我的心田,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教学要发扬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导多向信息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团结协作,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以放飞。

学生进行了现场游览平定民间风情的活动,学生自己解说、吟诵、写作、创造“采风”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交流,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在活动中,学生在感受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享受,同时他们在回顾活动整个过程的时候更加兴奋,并且能够学到知识技能,受到启发。课堂已不单纯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而成为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交流,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的场所。学生通过交流,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内在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让他们在创造中取得成就感,置身于快乐之中。

此次“家乡文化之旅”活动课教学中,还有很多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小品表演、广告设计等),这样的交流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观察思维、语言表达及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课堂,也让我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快乐。我和几位同学骑车到乡村去走访民居的时候,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建筑、关于学习、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很多话题,只有在这些无拘无束的开放的谈话交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学生,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无法从日常教学中来获知的,我觉得这才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交往,在这样的交往中,我们都在共同经历一种生命的成长。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所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在校学习只完成文化知识的积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学习及展示的空间,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或方式,自主组织人员,搜集人信息,采访人士,展开活动,获得一手资料,最后以说、写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口际交际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各种实际生活能力,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这次“家乡文化之旅”的活动中选题时,我帮助学生拟定了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等十个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有选择性的研究。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家乡文化以及自我认识方面、自己的真实生活中自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自主的研究,因为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其实做好的选题就是来自孩子自己兴趣领域的选题,让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欢的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而老师要做的就是指导孩子如何从他熟悉并喜爱的领域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如何开展有效的规范的研究探索工作;我不赞同有的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教师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只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活动,结果活动主题受限制,学生活动的方式也相应受到局限。这样的活动主题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统一制定研究主题,实际上从根本上已经否定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学生并没有改变被动的地位,仍然是由老师或者学校的指挥棒操纵下的一个音符,他们要奏出的是老师编排的乐曲而非孩子们自己的天籁之音!

相应的学生的成果展示也有很大的开放性: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通讯稿、小评论、摄影作品、实物介绍词、宣传册、民俗文化展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地考察或现场调查,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网获取信息。在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寻自己的目标。

总之,在实践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欣喜的感到,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方良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迎难而上,不断反思,积极摸索新的教学经验,使农村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五

综合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在这堂《话说家乡》的综合实践课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多。

本次活动力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题的确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且感兴趣,乐于探究。这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给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机会。

了解家乡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并不是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访问、研究中真正意识到保护家乡环境已刻不容缓,从而产生马上保护环境的动机。实践中,学生不但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听、说、读、查、思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在实践中,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出谋划策,分享实践学习的酸甜苦辣,学会谦让、协调,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中,学生耳闻目睹了环境现状,为环境污染,为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为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等深深忧虑,也深感只有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净化、美化环境。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系自然与社会,学会思考人类、自然与世界如何和谐发展,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对教师具有无穷的美丽,又富有很强的挑战。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我最大的困惑。可见,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六

这一节课中,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为工具,通过实践活动,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和拓展延伸。利用《科学》这门学科来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用《信息与技术》学科中的知识来创建博客;综合《语文》学科进行小记者的采访和报道。

二、结合时事选择主题,学生的兴趣非常的浓厚。

三、展示形式多样。

1、符合各小队的活动主题。例如粉丝带小对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汶川灾情,他们认为,图片是最能体验这一主题,能让人非常只管地感受灾情,从而引发人们去关注灾情,所以他们选择用剪贴集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成果展示和交流,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红丝带小队中的成员都是对电脑非常感兴趣的孩子,这次活动就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他们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设计博客,搜集资料,教其他同学进入博客,发博文,对其他同学发的博文进行及时地跟贴。

存在不足:

1、每个小队在汇报时应当向大家介绍自己主题内容,再进行展示。

2、活动环节相扣不紧密,使得课堂教学不够流畅。例如由于博客界面打开速度比较慢,影响了博客的介绍,这个问题是我在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如果能在课前先打开最小化,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3、学生展示时老师的指导跟不上。例如:在博客介绍时,一位学生因为紧张而无法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我就先对他进行鼓励,接着就帮助展示博客内容了。如果这个时候让小组成员帮助展示就更能体现小组合作了。

综合实践的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为价值取向。在活动中,我觉得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协调与合作。要积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立足现状,勇于创新。之前虽和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当我真正上课后才明白经验是一回事二实践是另一回事,这四个星期的上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在小学,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综合实践课,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与学习,大家的讨论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耐心与长时间的培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教”,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要知道,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们确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示,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而且对课堂的兴趣也会消失,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