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30:29 页码:14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汇总11篇)
2023-11-12 12:30:29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总结时要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注重思考和总结归纳。没有经验写总结?别担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贵宾:

欢迎光临风水宝地凌云山.我是今天的随行解说员小x.非常荣幸为各位领导讲解凌云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历史文化,在今天游览的行程中,小x将会全程陪同各位领导一起领略凌云山的宗教文化以及他的神秘色彩。

现在车辆正行驶在凌云山旅游区的景观大道上,现在我将利用行车时间将凌云山景区的基本情况,向各位作简要的介绍。

凌云山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境内的东南面,距市中心10公里,距机场5公里,可进入性较强.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 乃国内罕见,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弥陀道场,老君洞天”.传说太上老君出游,被此地所吸引,在此修炼并留下了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护法; 伏曦当年于此仰观天相,俯察地理,画下了八卦,从此人类结束了结绳记事时代;唐代无相禅师就在白山寺修炼,开辟了弥陀道场小西天;元末明初太极宗师张三丰,曾在凌云山上修道,并有诗作证.景区周围的地名—老君,青莲,观音桥,小佛,万家等等,无不暗示着此山的悠久宗教文化历史.从古至今,每年3月3都有近10万的信众前来朝拜.不仅如此,景区内壮观的现代石窟艺术也令人称奇.不仅能看到国内最长的卧佛,更能欣赏到世界最高的立佛.

10年前,凌云山曾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山。10年后的今天,凌云山成为了引领南充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南充市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的重要景区之一。凌云山旅游开发的决策者们走过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坎坷道路,而景区的整个发展也凝聚着广大建设者、志愿者以及当地干部群众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目前,凌云山景区已经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及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凌云山风景区以独特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象五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它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境内,以凌云山道教城、白山佛教城、图山儒家文化中心为主体,方圆近20平方公里,是南充嘉陵江文化旅游线上的精品。

景区内万亩松柏苍翠葱茏,凌云群峰云涌雾绕;山下湖水碧波荡漾,山中时传古刹钟声。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58元/人

8:30—17:00

11月至次年4月

自驾游指南:成南、南渝高速南充东出口沿318线东观方向两公里即到景区。

公共交通指南:从南充火车站乘19路公交车直达;在高坪机场有景区专车接待。

南充冬菜、保宁干牛肉、南部县脆香甜柚、松花皮蛋等。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二

引言: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山大佛导游词,希望能让大家更深一步了解乐山大佛!

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悦导游,这次我们到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好,我们出发吧!

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港码头,请看对面的山,那就是凌云山。请仔细观察,那就是乐山的巨型睡佛,又叫隐形睡佛。它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大渡河、青依江)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的胸部就是世界有名的乐山大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游客们,我们来到了大佛的脚下,请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径10米,耳朵有7米,劲高3米,指长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长度3.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现在大家亲眼目睹了,名不虚传吧!

据传: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依江汇合于此,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至到803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他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据传:他老人家为镇住水妖,历经千年风霜雪雨,自今仍端坐在滔滔江水畔,静观人间沧海桑田。他老人家建国后两次显灵,1963年乐山地区饿死人无数,飘尸从老人家眼前流过,老人家不忍看,一夜之间闭上了眼睛。所以,现在你们手里拿的大佛是闭上了双眼。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新文组织列为世界级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级的璀灿明珠。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以下请你们慢慢欣赏大佛。请不要在景区乱涂乱画,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谢谢。

“乐山大佛”导游词

hi,大家好,我是欣然旅行社的导游,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乐山大佛吧。

各位游客,眼前这座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乐山大佛”导游词“乐山大佛”导游词。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乐山大佛”。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乐山大佛”导游词演讲稿。凡游览的人都称奇叫绝。

这座大佛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气》下面请游客自由欣赏,小心路滑。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铅笔俱乐部,现在,我又欢迎你们来到四川,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身后的这座高大的山峰——乐山!

去之前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下现在请听我说一下:“因为,这时山峰,会很危险,所以请小朋友注意不要乱跑,还有请大家看到了大佛,不要太激动得在上面乱涂乱画,破坏文物,还有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如果被保安发现了可是要罚钱哦!到时候,可别说我没说哦!好了现在就和我一起去登山去看看乐山大佛吧!

现在,大家登山了山顶,一定发现了在我背后有一座佛像,不错,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乐山大佛,这大佛,有71米长。这这里,被人们称为a4级风景区,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么高的大佛,你们知道是谁建造的吗?就让我揭开谜底吧!

相传,唐朝的时候,贵州有一个和尚叫:海通,他是一位很聪明的和尚,他云游四海,很愿为百姓做好事儿,让百姓得福。

一年夏天他来到四川嘉州。听说府城城东凌云山正江水汹涌、波浪滔天,危害生灵。一天,他想去看一看究竟,便攀着岩壁来到凌云山脚。忽见一个壮年男子躺在水边,一动不动左手拿钻,右手拿锤。海通看了,马上把他背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那名男子才慢慢苏醒过来。

原来那名男子叫石青,是一个石匠,看海通救了自己,就和海通和其他一些劳动人民一起动手,在上面雕刻了在古今中外鼎鼎有名的乐山大佛。

时间如飞,好了我们该下山了,谢谢你们能和我一起去看乐山大佛,听我讲那些事情,你们满意,我就高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拜拜!

乐山大佛导游词介绍2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郑涵文。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像,游客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了,它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走,随我去看看吧!

乐山大佛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的临江山崖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游客们,在我们身旁的就是形象生动、气魄宏伟的乐山大佛。瞧,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可藏进几个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脚背上竟可站100多人!游客们,还要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所以它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现在让我给大家讲讲乐山大佛的历史吧。它从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从公元713年至公元803年,整整化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完好无损,安详端坐。

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和我国其他28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介绍完了乐山大佛,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凌云山峰,看看这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吧!请不要在佛像上刻字哦。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四

游客们:

大家好,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游,也可以叫我小王。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我们先到一个墓洞,再到……,最后去看乐山大佛。

瞧!这边的墓洞边上有一个一个的小红孔,大家来摸一下,你们看,我的手指点红,这一个一个的小红孔,里面有一层红粉,这是大自然通过日晒雨淋天然形成的。看!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呢?名叫333阶梯,以前,有人走这个桥时,有些人没有停,有些人停下,最后,没有停的人,现在几乎都成了:店长、老板、财务部长等等,而没有一次走过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变成:店员、工人、快递员,助手等等。所以,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最好一次性走过去,中途不要停,也不要回头,当然,也可以跑过去。

现在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是一座寺庙,这里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的雕像等等。很久以前有一些财主,他们会用金银珠宝、首饰和一些很贵重的物品拿来装在雕像的“肚子里”,这样佛祖就会帮你完成心愿,享受荣华富贵。

最后,我们要去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原名凌云大佛,是一个西方的大佛,头上有很多发结,一个发结代表一个人的智慧,足足有180个发结,就代表有180个智慧。乐山大佛的脚有“千年臭佛脚之称”,因为潮水没有浸到乐山大佛的脚,所以才有这个称号。现在可以顺着阶梯下去观看,但要注意不要随便吐口水,不要乱丢垃圾。

游客们,希望你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希望你们下次再过来游玩。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五

游客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在四川省的南部,周围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为“乐山三江”。

你们看,这就是乐山大佛。它有七十一米高;耳朵有七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头的直径竟有十米,有五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五点四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跟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的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二十八米,宽八点五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一百多人呢!乐山大佛的头上的发髻一千零二十一个。难怪有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是七一三年建造的,已经在这里矗立了一千二百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边阴坡处,周围草木茂盛,地质结构稳定。大佛在江湾地段,隐藏在山中,减少了风雨的打击和流水的冲刷,让红砂岩的风化变得缓慢。

传说乐山大佛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是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海通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的修造了九十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留下你的情意,带走你的垃圾。希望下次再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游客们,拜拜!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六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要去乐山大佛。我的名字叫杨泓健。大家可以叫我杨导。

大家看!乐山大佛多大啊!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传说从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看见大渡河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于是,就召集了很多石匠,把乐山大佛建起来。乐山大佛建起来后,海通有了很多钱,于是嘉州的一个官吏来逼海通给钱,海通就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可见海通多么尊敬佛啊!

大家看,乐山大佛只好的风平浪静的湖,高大雄伟的乐山大佛,让人感到一种好像乐山大佛就在对岸看着你的感觉。

乐山大佛还很神奇,跟真的佛一样。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20xx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11时许光环开始散发出耀眼强光,来自四海的游客无不赞叹这一天下奇观。不少人双手合十,闭目祈愿,纷纷庆幸大佛之旅带来的吉祥。中午时分佛光慢慢淡化、散去。整个佛光现象持续了3个多小时。

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请各位上车去吃午餐。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七

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xx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xx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八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大家如果想了解这个景点,就请阅读小编分享的:乐山大佛导游词吧!

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

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

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

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

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

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

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

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

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

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

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

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

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

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

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

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

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

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

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

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

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

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

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

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

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

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

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

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

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

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

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

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

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

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

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

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

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

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

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

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

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

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

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

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

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

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

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

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

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

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

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

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

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

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

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

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

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

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

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

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

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

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

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

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

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

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

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

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

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

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

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

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

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

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

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

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

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

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

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

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

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

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九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乐山。我是快乐旅行社的导游,叫利颂民,大家叫我利导就ok了。

大家等一下将看到乐山大佛是举世闻名的千古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巨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总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5米,头上的发髫有1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多少年了?已经1200年了。

这气魄雄伟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好了,大家可以尽情地去欣赏,去感叹这其中的神奇与伟大了。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请做个文明人,记住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或者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乱刻哦!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十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您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游玩。今天有幸陪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雕刻在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江汇处。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真不愧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尊山。

传说乐山大佛的修建人的海通和尚,当年水里有个水怪,把来往船只吞没。于是,海通请了许多石匠,一些刻千佛,一些刻大佛,用了整整90年时间,终于把大佛刻完了,海通也死去了。

1996年,乐山大佛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全世界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不少人千里迢迢赶来看大佛,对大佛下拜。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请各位游客朋友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想到不要想。

祝各位游客玩得开心愉快。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篇十一

先生们、女士们:

大家好!我是"城市达人"旅行社的导游,我叫宁楚轩。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地方是乐山大佛。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他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处于岷江岸边。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传说:据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来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今天我们将要见到的这座大石佛。

各位游客,眼前这座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乐山大佛面积约8平方公里。大家看,那么大呀!

乐山大佛脚面可围很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游览的人都称奇叫绝。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石佛。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脚宽8。5米。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脚上,每一只脚都可以坐100来人。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 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气。我的解说完了,下面请游客自由欣赏,小心路滑。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常到乐山大佛来玩,祝大家玩得开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