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桂林导游词概况(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9:57:33 页码:14
2023年桂林导游词概况(模板9篇)
2023-11-21 09:57:33    小编:zdfb

招聘广告是一种用于招募人才的通知或广告,它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员。怎样学习和掌握词语是我们提高语文素养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学名家作品,大家快来一起品味吧!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这会桂林山水游的导游,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会尽自己的所能为你们讲解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边,一座座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各不相连。

我们现在在桂林市的市中心,这边有一座危峰。它叫独秀峰,奇峰突起,犹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称为“南天一柱”。

接下来呢?我带领大家乘着木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叫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吗?对,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静,静的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漓江的水还非常的绿,绿的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二

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朱红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导游,我将和大家共同度过这段旅程,感谢大家给我了这次机会,我一定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在桂林玩得高兴愉快,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支持。

桂林市著名的旅游胜地,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丽风光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千万的海内外的游客带桂林来观光旅游。

桂林这一带的山,一座座高峭耸立,拔地而起,各不相接。桂林的水蜿蜓弯曲,清澈见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乘着小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道它在流动;丽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桂林的山还多奇石,著名的有月牙山的剑柄石象鼻山的垂钓石,伏波山的试剑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绝。下面我请大家跟我一块儿上岸去欣赏欣赏神秘的七星岩。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三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万人次。桂林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中国最安静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四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很多游客来参观游览,导游要结合桂林的特色风景,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桂林概况。

导游词。

希望大家喜欢!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位居中国的东南部。全市辖象山、秀峰、叠彩、七星、雁山五个城区和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资源、灌阳、龙胜、永福、平乐、恭城、荔蒲12个县,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总人口476万人。

桂林市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9℃,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迤俪,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构成桂林山水的精华。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整个桂林景区以市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

优越的地理条件,奇特的山水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共同构建了旅游名城的发展优势,为桂林赢得了诸多的发展机遇。1973年国务院就确定桂林市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使桂林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起动最快、对外开放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至今累计接待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80多位国家元首先后访问游览过桂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桂林市的对外开放,桂林现有两座机场,其中之一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建成于1996年,已开通5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逐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性航空口岸。近年来,桂柳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基础工程的相继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桂林市旅游、投资和生活环境。自1979年我市率先引进澳大利亚资金兴建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以来,利用外资的领域已遍及旅游、工业、农业以及其他基础产业的开发,使全市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广西乃至大西南最具活力和最有后劲的地区之一。

桂林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发展较快。电子信息、医药、机械、汽车、食品等已成为桂林重要的产业。生态农业雏形渐显,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模式。80年代以来,许多国外著名公司来桂投资,其中有:美国英格索兰,美国百事可乐、日本nec、芬兰诺基亚、德国汉高、英国皮尔金顿、韩国大宇等。

桂林是中国的桂林,也是世界的桂林,让秀丽的桂林山水与您同在。

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

桂林自古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

桂林市(简称“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是广西东北名城和交通、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桂林的工业以机械、电子、轻纺、橡胶,工艺美术为支柱,建立了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万人次。桂林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中国最安静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五

亲爱的游客和朋友们:

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x,我叫xxx。我是桂林旅行社的导游。我会和你一起度过这段旅程。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尽力为您服务,让您在桂林过得愉快。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桂林的概况:

桂林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山清、水美、洞奇、石秀的美景闻名,每年吸引数千万国内外游客来桂林旅游。

桂林这一带的山巍峨险峻,从地面升起,耸立在险峰上,互不相连。桂林的水弯弯曲曲,清澈见底。在未来的旅行中,我会带你去看漓江,桂林最美丽的河流。漓江的水很安静,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鱼在周围游动。漓江的水还是很绿的,可以和无暇的翡翠相比。

桂林的名字来源于以桂花为林。秋天十月是全城桂花香的季节。游览期间还可以品尝桂花茶和桂花酒。

游客朋友们,我们的大巴即将进入桂林。热情的桂林人民欢迎我们。桂林的美丽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请爱护这张美丽的风景图,不要到处乱扔垃圾。希望我们能在这里快乐安全的度过每一天!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六

桂林七星岩它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为大漓江风景区:三山(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两洞(七星岩,芦笛岩)一条江(漓江)中两洞中的'一洞。洞内景色奇特,令人应接不暇,是各位朋友到桂林旅游的必游之地。

七星岩,原名栖霞洞。“栖霞真境”为桂林古八景之一。岩洞分上中下三层,原为地下河道,上层已毁,下层仍有地下河水流淌,中层可供人游览,距今约100万年前形成。七星岩游览路线总长约800米,最高27米,最宽50米,最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共分6个洞天,30个景点,是由10多个洞厅连接起来的珠串式溶洞。洞内石灰岩发育完好,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加上七彩灯光营造气氛,形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图景,主要有:古榕迎宾、边塞风光、九龙戏水、银河鹊桥、石林幽境、蟠桃送客等等。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七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北纬24°15′-26°23′、东经109°36′-111°29′之间,扼湘桂走廊南端。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4.73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66.83万人。境内聚居壮、瑶、苗、侗、回等36个少数民族,人口72万余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候16.4-19.9℃,年降雨量1400-2000mm。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柑桔、马蹄、花生、油菜,是广西粮食及水果的主产基地之一;林业资源丰富,是广西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7%;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矿产资源的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有锡、钨、铅、锌、金、铜、铝、锰、铁矿、滑石、重晶石等;境内河流密布,有湘江、资江、漓江、洛清河、浔江5条河流,年经流量263.4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为27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100万千瓦。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

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三万年,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从汉元鼎六年(前111)设始安县起,桂林历代为县、郡、州、府治所;宋代以后为广西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人国著名的抗战文化城;1940年始设桂林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5个城区和临桂、阳朔、灵川、荔浦、永福、全州、兴安、灌阳、资源、平乐、龙胜、恭城12县。

桂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属世界上发育最完美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加上宜人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唯桂林独有的秀美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之四绝,汇"名园、古迹、烟雨、光影、植物、田园、村镇"之美景,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相映成趣"的鲜明特色。以解放桥、"两江四湖"工程、正阳路步行街、中心广场、中心剧场、中山路、会展中心、阳朔西街改造等为代表的重点工程、桂林夜景也成为新的旅游焦点。改造后的桂林城市,风格融古铸今,兼收并蓄,在秀美的山光水色之间,把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和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传统有机融入城市布局,国际旅游名城的格局逐步形成。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八

西山公园位于桂林城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隐山和西山。西山在唐代曾为佛门圣地,建有西庆林寺,为当时南方五大禅林之一。今山壁上尚存佛龛90余座,造像200余尊。明清以前,西山东南麓曾有一片占地700亩的西湖,荷塘月色,烟波袅袅,湖中一玲珑小山若隐若现,是名隐山。后无人疏浚,遂遭淤没。今仅开出湖面74亩,荷塘25亩。现国内主要景点有隐山六洞、西峰、观音峰、龙头峰、千山及巴布什金墓、桂林博物馆、桂林熊本友谊馆、隐山法藏寺、西湖、九曲桥和亭台楼阁等。现已成为桂林第二大的综合性公园。

西山公园园门在西山山路东段北侧,与停车场、公共汽车站相对,是公园的大门,进入博物馆、西山、西湖的入口处,由一组亭廊建筑组成,建成于1980年10月。正门4柱、3开、通脊、绿瓦、吻鸱云头装饰,门上有著名书法家启功题“西山公园”匾额。正门东侧为有坡顶、绿瓦、通花琉璃窗的连廊与出入口圆拱门相接,拱门再东为售票亭。园门前有1200平方米的开阔坪场,中有花圃。这组建筑总面积为585平方米。整座园门与园中景色协调,典雅有致。

桂林博物馆位于市区西山公园内。1963年开始筹备,1986年兴建,1988年6月竣工,同年12月开馆。是一座以桂林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由序厅、报告厅、接待厅、资料情报室、文物库房和8个展厅,有“桂林历史文物陈列”,广西少数民族风俗陈列”,“国际友人礼品陈列”、“明清瓷器陈列”等项内容。馆藏文物21500件。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作品展览。

桂林熊本馆在市区西山公园内。1990年10月落成。建筑面积947.2平方米,纪念庭园1200平方米。日本民居式建筑风格。由常设展厅,特殊展厅、纪念庭园组成。常设展厅设置日本八叠室、茶道室,还展出介绍熊本的照片和传统工艺品。特殊展厅举办两市各种交流展出活动。日本式庭园体现熊本居民生活习俗和情趣。熊本馆是两市人民友好合作的结晶和象征。

西山在秀峰区西山路东段,湘桂铁路西侧,距市中心广场2公里。由12峰组成,主要有千山、立鱼峰、西峰、观音峰等,以西峰最高,由距今3.5亿年前的上泥盆纪不大纯的石灰岩地层组成。西山群峰有个峰谷地带,这里安葬着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苏联陆军中校巴布什金。峰谷西为千山,山势险峭,是南北横列的屏障;东北面是立鱼峰,像腾跃水面的巨鱼;西北为西山的主峰西峰;北偏西方向为观音峰,峰下一危石若龙头,名龙头峰,峰石嶙峋,又称“龙头石林”。

西山曾为古代佛教胜地。唐宋时,这里殿宇辉煌,星罗棋布。唐有著名的西庆林寺,亦名延龄寺、西峰寺;宋有资庆寺、千山观。一时高僧名士、善男信女,云游于此,络绎不绝。千山、立鱼峰、观音峰、龙头石林一带有摩崖造像两百余尊,多为唐代作品。

近年绿化石山,遍植花果松柏,覆盖面积达39%。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说的“峰峦牙张,云木交映,为一府胜游之所”,今天才真正大放异彩。

观音峰在西山公园西,海拨328米,相对高度178米,高度仅次于西峰。这里是摩崖造像的宝库,沿石磴可攀峰顶,道侧有佛像数十龛,百余尊、高者2米,小者数十厘米。半山脊有著名的毗卢舍那佛,为唐调露元年(679)李实所造。佛龛为天然石窟,高3.8米,宽2.6米;像高1.20米,胸宽0.79米,盘坐莲台上;台高0.52米。佛旁趺坐高0.9米莲花菩萨左右各一。下有“造像记”。不远处有西峰亭。西峰是佛教文物胜地,也是观赏城西山水田畴、楼宇、云霞的好地方。

西峰在西山公园西,与观音、千山、立鱼为连座峰林、位于3峰西部,海拨357米,相对高度107米,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97米,山体面积82.25公顷,拾磴可达峰前之龙头石林。

桂林导游词概况篇九

象山公园地处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映。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江水贯穿山体,水月洞如水中浮月,山形又如象鼻饮水。唐宋以来便是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的《和水月洞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亦名朝阳洞。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朝阳亭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北壁。其?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云崖轩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