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山西的导游词300字(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3:20:36 页码:8
最新山西的导游词300字(优秀12篇)
2023-11-11 23:20:36    小编:zdfb

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关注并总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总结不仅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和目标。希望以下总结范文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总结工作。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一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部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的大陆性气候。

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异,太者大加一点,犹言比大还大,表示大之不尽,或谓很大、极大。

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中国最早诠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说:“广平曰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皆“原”之妙用。

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文化渊源淳厚,与全国任何一个历史古城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蟒河,称之为河,实则是山,处于黄土高原南端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的交汇处,位于阳城境内的桑林乡,是华北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蟒河自然保护区山高坡陡,林深叶茂,四季清泉常流,高山植被常绿,漫步林前小径,只见那满山遍野猕猴群挂满枝头。隐身石后细看,猴之王国,乐趣无穷。缚藤,吊耍千秋;有的携婴抱子,尽享天伦;也有的东追西赶,蹿上蹿下;还有的磨肩擦耳,啃果嚼食。一见有人出现,领首猴王高叫一声,群体奔窜如箭,霎时跑得无影无踪。

沿着崎岖的山路,先上到一座山峰,此时已经在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四处是古木森森,山花烂漫;山涧中有鸣泉,水声清亮;山顶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这座山峰就是“莲花峰”往东南方向看,有两座刀劈斧砍似的山峰,中间的峡谷云烟弥漫,深处隐约有重叠起伏的峰尖峦顶.。

蟒河出洞,化作两股瀑布,飞流直下深渊。峡谷中水声轰鸣,震耳欲聋。在两股瀑布之间,两丈宽的凸岩上流水似帘。透过水帘,隐约可见直径丈余的石洞,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水帘洞附近悬崖峭壁上野桃花、山杏花、马榴花、山葡萄、猕猴桃姹紫嫣红。

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蟒河风光甲桂林,蟒河的风光融汇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神奇,武夷山的秀美。蟒河是我们阳城风景的杰出代表,蟒河是我们阳城人的骄傲,蟒河是我们阳城人的自豪。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三

中国国学之一的传统书法,在李家大院浮现的更是极尽描述,匾额、春联,内容富厚,导游知识,字体工致,洋洋大观,是书法喜爱者的进修宝库,连年来受新体书风的影响,真正静下心来写字的人越来越少,写工致字的人更是云云,传统文化的丢失已经很严峻了,年青人大大都都不会写汉字,不消说繁体字,简化字都不会写了,完全依靠电脑。

李家大院私塾有如下一副春联:“知道墨客赋绸缪,止丘黄鸟叶绵蛮”。这是一幅与教诲有关的联,上联“知道墨客”是指通晓大道的墨客,这虽然是指学识博深的先生,下联的“止丘黄鸟”指幼小门生,“绸缪”二字《辞书》是“细密缠缚貌”,指先生在身传严教,“绵蛮”二字《辞书》是“小鸟貌”,指门生朗朗书声。

以上表明可以讲的通,可是作者的原意并不但云云,由于“绸缪”和“绵蛮”两词出自《诗经》、《唐风》和《小雅》作者引用了两篇的篇名,“绸缪”篇写的是有情男女在夜间相遇,男主人异常欢快,碰着了模样大度的心上人,在思考着怎样看待这么瑰丽的尤物。这里私塾联的上联指先生对本身可爱的门生感想满足,出格喜好,在想怎样善待本身的门生。“绵蛮”写一个行役的年青人,疲惫不堪,路上碰着一位贵族,这位贵族给他饮食,辅导他并让他乘上本身的车,全诗以唱的情势写出,这里的贵族虽然指先生。先生在歌咏本身的学子,门生也在爱慕本身的先生,先生“赋”意吟诵诗篇,门生“叶”意即读唱。师生之间和气相处,穆雍相待,互动领悟和李家大院的调和空气很合拍,是师生之间的一首赞歌。假如没读过《诗经》的人就不会领会到云云深条理的内含,此联挂在李家大院私塾,美哉、妙哉。

李家大院的书法是传统的汉字,很见功力,是我们进修传统书法很好的摹仿尺度,全部春联对仗工致、平仄、精确,修辞精妙,的确是文学艺术博物馆。

其它李家大院的认真人讲此刻正在编写《李家大院》电视持续剧,我们等候继《乔家大院》、《走西口》反应晋文化优越的电视剧之后再一次拍出惊动世界的《李家大院》经典之作。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四

太原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苏州·杭州·开封·洛阳在内,毫不逊色。

太原,是一座据有2520_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在全国来说,连续不断地传承2520_年历史的古城微乎其微,在世界上也是少数。它的长处就在于它的人文美和历史美!名都自古是并州!

太原的名胜古迹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晋祠·双塔寺·崇善寺·蒙山·崛围山等等。

晋祠始建于北魏,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有著名的周柏·隋槐还有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著名的宋塑仕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双塔寺:是由宣文塔跟文峰塔组成,创建于明万历年,宣文塔是奉供佛舍利子·藏经书·供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圣地。共十三层,总高54.78米。文峰塔实施封建社会地方士绅为补辅该地的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十三层,总高54.76米。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五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游人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在全国关庙壁画中都按此进行,据说这是因忌讳关羽自高自大而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风动影摇,珊珊可爱。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传说出自关羽的手笔。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传说是象征历史上山西108个县。世传春秋楼有三绝: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悬空之感谓之一绝;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谓之二绝;据说楼当项,正好对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谓之三绝。

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六

大家去过山西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西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游客:

人人好!十分欢迎您们去到晋商文化专物馆。

我是您们的导游小萌,上面为人人介绍晋商文化专物馆。

山西省晋商文化专物馆坐落在国家级汗青文化名乡--祁县今乡内乱争的渠家大院。

山西省晋商文化专物馆坐落在国家级汗青文化名乡--祁县今乡内乱争的渠家大院,是一以是晋商文化为次要陈列内乱争容的县级专物馆,是山西省重点文物回护双位,齐国首家研究晋商文化的专物馆。

渠家大院始修于清坤隆年间,距古已有300年的汗青,它当年的佣人在县乡内乱争修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乡”,整个修建总面积为23628仄方米,现已合收出5317仄方米,是其时“渠半乡”的五分之一。

渠家大院始修于清坤隆年间,为齐国罕见的五入式穿堂院,内乱争分3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240间。

亮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开,错落有致。

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亮。

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有条不紊,活泼乏味。

屋内乱争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

木、石、砖雕仰俯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以及,刀法优越。

我国著名考今博家郑孝燮师长教师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修建构件都是没有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大院外观为乡堡式,墙头为垛心式入步先辈墙,内乱争分8个大院,19个四开小院,共有240间房屋,每个四开小院都自成系统,而各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隔,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

整个大院墙高院深、气势恢弘。

此中石雕栏杆院、五入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错落有致,主次分亮,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修建特色。

被修建博家赞誉为"集宋、元、亮、清之法式,汇江北河南之大成"。

· · · · ·

渠家大院合收于1993年,经过了三年光阴的筹修,于1996年9月22日正式对外合放。

祁县渠家在晋商中颇具代表性,曾是清代著名的商业金”"融资”"原家。

齐国各大乡市都有渠家合设的商业金融字号,商业资原高达 1000万二利剑银,其收家进程、经营之叙及其做生意爱国、投资近代财产、冷口公益、兴办教育、倒退文化等都很引人注目,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及尊敬,在必定程度上可以或许说是中国近代商人兴衰命运的缩影电视一连剧《昌晋源票号》就是以渠家为本型。

现在馆内乱争陈展分晋商纵览、著名商号、巨商大贾、爱国义举、商界盛世、晋剧渊源、渠氏家族7大系列、27个展室,采取本状陈列以及系列展出相结开的法子,哄骗什物、图片、模型、雕塑等原领,配以声光电等古代化手法,揭示晋商文化的内乱争涵,艺术地再现了渠氏家族穷通世界,雄阔做生意的光辉。

列位旅客:

各人好!很是接待你们来到太原。

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各人先容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诲中心和交通关节。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个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生齿约280万,个中市区生齿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气魄威风凛凛迥异的大桥又将对象台湾牢牢连在一路。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矗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长,尽显壮观的当代都会派头。

趁便汇报各人,太原的街道极为类型,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树路、五一起、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对象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对象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利便,断无迷失偏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织,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绚丽,各具风范。

因此,古来就有“俊丽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汗青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处所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以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后世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其时晋国的中心在本日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权势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定于春秋末期。

约莫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本日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属以晋阳为据点积储权势,奠基霸业。

公元前453年,把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连系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依附晋阳高城深池听命,使智氏难以到手。

智伯情急智生,发明晋水从龙山何处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即是晋桐智伯渠的泉源。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原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朋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03年,情书大全,周皇帝正式认可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职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国都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都城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必要声名的是,太本来义为辽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道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牢靠下来。

以后,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管辖太原、上党等六郡。

以后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也许源于太原位于对象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止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多半会。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瓜代攻占。

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雄师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获得较长时刻的休养生息,而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下场限弘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代替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起身之地太原举办了大局限的建筑。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光辉绚丽水平远远高出都城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孔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期间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制作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越发利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代替。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即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恒久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渡过,被人称为“太原令郎”。

在隋末全国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昔时11月便攻人长安,成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非凡汗青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职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更名“北京”,最后又规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实,唐代晋阳已经成为凌驾汾河台湾、由三座城池联接构成的多半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里面包罗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所有席卷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对象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对象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

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美满无缺,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互相呼应,互为依托,气魄威风凛凛奇异。

· · · ·

唐末五代全国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

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京城”,这里的新闻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华夏。

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皇帝”都是从太原发迹篡夺全国。

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

宋王朝成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平静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降服信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

宋太宗一则敌视晋阳军民的固执抵挡,二则恐惊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命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

落难失所的城中黎民纷纷外迁,个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事实是北方计谋腹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需再建新城。

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上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即是此刻太原城区雏型,太起因此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宋朝统治者避忌“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配置了阳曲县,以后太原又有“阳曲”之称。

必要声名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皇帝与其争夺山河,就把太原的街道多半计划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

现在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

新建的太原成长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家、风物奇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俊丽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浊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火食有数的空城了。

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后世朱??为晋王,坐镇世界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

朱??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本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

至今太原很多地名仍相沿其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败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

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

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生齿20余万。

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获得了长足成长,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多半市,并且是世界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故国的当代化建树中施展着越来越大的浸染。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汗青上名家辈出。

春秋期间有闻名构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闻名墨客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字画家米芾;金代名墨客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闻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汉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孝顺。

在漫长的成长进程中,太原积淀了富厚的文化遗产,生涯至今的如晋祠古构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浏览和研究代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抱负的旅游场景,让我们一一加以咀嚼。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员王萍,三横一竖的王,萍水相逢的萍,大家口译叫我“小王”,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欢迎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xx县。看到大家,我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上天早就安排,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们一起走过,相遇在这茫茫人海。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小王将陪同大家游览xx县古城墙、刘安墓、报恩寺、安丰塘等主要景点。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xx县古称寿春、寿阳,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xx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xx市毗邻,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城市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xx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呢?因为早在春秋时期xx县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汉时淮南王刘安建淮南国之都城于此,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自晋以后到唐、宋,xx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 你看xx县的古城墙,是全国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它虽无明长城之宏伟 ,却也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考验。xx县城外四面环水,正阳关乃是六安境内淠河颖河入淮之处。1991年的那场大洪水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当时来势汹汹的洪水不知冲毁了多少堤坝,多少人的家园,唯有这座千年古城在肆虐的洪水中巍然屹立,毫不动摇。难道您不好奇这么古老的古董墙是如何能抵抗住洪水如此猛烈的冲击和攻势吗?奥秘就在他的东西南北四个正门和瓮门里。呆会到了古城墙我再跟大家详细解说。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是出自这里。你说的也不算错,不过咱们到xx县来住看是什么?是文化,是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继承下来的古文化!xx县 在历经千年的洗礼之后,早已沉淀成一本耐人寻味的书。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xx县城小,文化精深。我们所熟识的很多的成语,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都是出自于此地。 xx县是我国六十二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内无处不透着一个“古”字。再看xx县的山头——八公山,位于淮南与xx县的交界之地,瞰淮河,临淝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皆出自于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主峰仅有242米,和桂林的山一样小巧秀气 。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西汉淮南王刘安都寿春,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门下八位贤士苏非、李尚、田由、左吴、伍被、毛被、雷被 、晋昌人才尤为出众,号称“八公”。八公聚此炼丹,丹药方成,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八公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杀。后传说汉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罢工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也随之升天。你看,这一下子不知出了多少的神仙,他能不出名吗?八公山上现在尚留有他们当时留下的升仙台,还有后人们为纪念他建的淮南王庙以及淮南王墓。

说到淮南王墓有句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南方才子北方将,西安的黄土埋皇上。”那咱们xx县的黄土埋什么呢?全是王侯和将相。都有哪些呢?请您听我慢慢报来:有咱们刚才提到的“豆腐鼻祖”淮南王刘安,赵大将军廉颇墓,一代贤君春申军墓,楚烈王墓、春秋鲁国单父宓子贱墓,曹操谋士荀彧之墓等等。此外楚蔡两国王侯和公卿贵族的墓葬也多在县境。这些黄土内埋的全是名人精英。淮南王刘安在寿春和“八公”完成了继《吕氏春秋》之后,我国古代第二部集体编写的巨著《淮南子》。它论述的炼丹术,在化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书中提出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年法对天文学有重大贡献。廉颇是赵国大将军,“纸上谈兵”,“负荆请罪”这两个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与廉颇有关。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广纳天下贤才,黄歇被封于此,后被王舅李园“伏死士”刺杀于寿春棘门之内。为纪念黄歇,后人在城内建春申坊、春申台。荀为曹操之谋事,因反对曹操称魏公,操以“空器”馈食,荀彧自杀于寿春,葬于城南门外。

xx县报恩寺光头没有,但是有骨头。嘿嘿,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骨头,而是佛舍利!报恩寺 在xx县城关东北角,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据穿传是唐玄奘法师所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 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明末清初宿十八罗汉,堪称艺术珍品,现为xx县博物馆所在地。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 于1977年拆除。清基时发现了塔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地宫内有一石棺。也许大家觉得这石棺没什么了不起,材料也不珍贵,的确,但是在过去达官贵人墓中不少都用石棺,但并不是直接用石棺殓尸,而是棺中有棺。打开石棺一看,果不其然,内有一银棺,是用银质薄片捶揲铆接而成,棺盖上饰有双龙戏珠图案,棺身一侧有十个佛门弟子缓步徐行敲钹送葬的场面,另一侧是释迦牟尼半卧象,后有十大弟子精心守护,神情庄重。这个场景描述的是佛祖时的场景。银棺内有一金棺,金棺上书“重佛舍利”, 内装满舍利子。不过据说,全为影骨。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安丰塘。安丰塘古称“芍陂”,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安丰塘位于xx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堤周长25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93万亩。安丰塘是我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对后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投入资金对安丰塘进行维修,充分发挥古塘效益,灌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xx县也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到此参观,对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之久长,设计建造之科学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评价极高。安丰塘北堤外侧的孙公祠,是古人为纪念创建芍陂的楚相孙叔敖而建。祠内藏有古碑刻二十余方,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天的行程就快结束了,小王也将要和大家说声再见了。如果小王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担待,多提意见,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期待和各位的再次相逢。谢谢!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九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太原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热闹、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美丽的街道上,宽阔的马路,高耸林立的幢幢楼房。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十大建筑扮靓我们的省城太原,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太原煤炭中心、山西大医院、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山西博物馆……放眼望去,一个个被赋予了使命和生命的建筑拔地而起。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太原铁路客运南站,这些昔日的蓝图构想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中博会召开之际,备受瞩目的太原,十大建筑整装待命,这些代表着龙城现代新形象的建筑群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盛情绽放,展示着古城太原迷人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十大建筑笼罩在灯的海洋中,无比壮观、无限美好!

夜晚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路灯亮了起来,河水亮了起来,小桥亮了起来,人的心情也亮了起来。迎泽桥、漪汾桥、火炬桥、祥云桥、胜利桥、南内环桥……映着汾河的美丽妖娆。这些桥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假如,你站到高处去看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你就会发现在桥下行驶的汽车像奔流不息的银河一样在流淌,每一辆车灯串起来就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路中摇摆。你看那火炬桥,看上去就像一把在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汾河两岸风景如画,百花盛开,游人置身其中,如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

啊!美丽的太原城,是我可爱的家乡,一座座大桥,一条条街道,把太原装饰的那么秀美!请大家都来太原游玩,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太原城这美丽而繁华的都市!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十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怀仁县境,1100年前,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这里会盟,两朝太祖易袍换马、义结金兰。后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辽太祖取“怀想仁人”之意,将这里命名为怀仁县。您如果进入怀仁县城,就可以看到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把臂盟誓的雕像。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行驶在辽阔的金沙滩古战场上,只不过历史上苍凉雄浑的景象已经换成了眼前绿色的新装。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树林和茂盛的庄稼。不过,当我们来到金沙滩,仍然会在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当我们的视线穿越1000年的历史时空,一幕印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大战就会历历出现在眼前,那隆隆的战鼓声将杨家将的慷慨悲歌演绎了整整一千年。其实,血战金沙滩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人嘴里听、戏台上看、收音机里听、电视机里看、电影院里看、书本上面读,杨家七郎八虎有的战死、有的被俘、有的出家、有的被害,老令公血溅李陵碑,只有六郎一人大难不死,却仍然镇守雁门、为国尽忠,乃至连杨门女将也个个巾帼不让须眉,临危时刻披挂上阵、血染疆场,真可谓是满门忠烈、气壮山河。金沙滩——是杨家将赋予了这三个普通汉字以忠勇爱国、慷慨激昂、凛然正气的文化内涵;金沙滩,从历史走到今天,血染的沙场已经变成了美好的家园,然而当我们走过这片热土,会感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样的肃穆,正象诗人白桦说的那样:“鲜血洒在战场,公道自在人心,思念留在民间,一千年的悲歌从古唱到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金沙滩大战的本来面貌本来并不是这样的,杨老令公也不是撞李陵碑而死,而是由于作为三军统帅的潘美和王侁没有按照原先约定好的计划协同作战,导致战略失利,在金沙滩以南100多里的神池县陈家谷被俘后绝食三日而亡。好,前面要到应县了,除了赫赫有名的大木塔,应县还是杨家将的生死冤家——辽国萧太后的故乡。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十一

假日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山西玩,我们是坐旅行大巴去的,一路上我晕车难受极了,当时我真想回家不去玩了。

我们第一站到壶口瀑布。离瀑布很远时,我们便听到了水声。到了景点下了车,我一点儿也不晕了,精神抖擞。只见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到了壶口这里汇到一起冲下悬崖,注入深潭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落差约三十米,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站在这里真正体会到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

离开壶口瀑布我们又去看了世界一绝的悬空寺、古老的平遥古城、壮观的云冈石窟、灵险的五台山、纯木结构的应县木塔等等。

山西的导游词300字篇十二

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庙。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

舜,姓姚,名重华,因其祖先曾封于虞(今永济市虞乡镇),故史称虞舜。舜是传说中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传说舜年幼丧母,经常受后母虐待和父亲的棒打。但他却以孝悌而闻名天下。后受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并将其女娥皇、女英婚配与舜。舜举贤任能,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尧死后,舜即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特别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乐业。故受万民拥戴。死后葬于鸣条岗。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

20xx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