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05:42 页码:9
最新《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汇总10篇)
2023-11-12 20:05:42    小编:zdfb

计划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培养自律和自控的能力。制定计划时要充分估算时间和难度,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过度劳累。了解如何评估计划的有效性和成果?以下是一些指标和方法的介绍。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一

一、教材简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体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的教材编写思路。

1、关于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两个主题,配有5页图。教学时教师要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钢毛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4篇,其中韵文2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既有讴歌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大品格的,也有颂扬外国科学家、普通劳动者可贵精神的;有主要介绍学习语文方法的,有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另外,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插图精致,富有童趣。这样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与低年级的教材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变铅笔字描红为钢笔字描红,意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二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增加了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意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关于习作。

本册教材与低年级教材相比,又多了一个新的版块--习作。由于学生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走进习作的起始阶段。

习作教材安排了一定的例文,主要是片断,且基本上根据同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改写而成,十分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例文(段)由学生书写,印在作文稿纸上,意在从内容到书写格式(包括题目、标点符号所应占据的位置等)都为学生提供样例,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地打好习作的基础。

4、关于练习。

本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另外,从本册起各单元练习还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意在培养学生按规范认真练字的态度。

二、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24篇课文,8篇习作,综合练习八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综合练习的编排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尔德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标之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习惯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方面的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扎实有效地组织识字写字的教学。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读写训练提到了日程上来,识字教学“扶”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放”的成分逐渐增多,识字教学也要由“扶”到“放”。此外,学生进入三年级,课文注音形式也有变化。自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如果学生第一学段所学生字回生过多,则势必给阅读课文造成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完成本学期的识字任务,还要复习巩固前四个学期所学习的生字。

写字要有的放矢指导孩子,每一课要写的字十三、四个,我们不可能再像一二年级那样一个个的观察,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孩子已有了写字观察的经验。通常,我是和孩子们一道找出最不好写的字,如易错的字、笔画多的字、笔顺特别的字等来指导。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观察字的特点。第二步:临写练习。第三步:评价欣赏。第四步:再练提高。

3、精心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阅读教学活动。

课堂上发生的对话是多元的,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始终应该是老师关注的重点。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顺利展开并取得效果。

根据“互动--合作”的理念,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来构建“对话型”的课堂教学。

感悟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如学习《第八次》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第一步,让学生自主预习,读课文谈收获。第二步,自由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三步,再读文本,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第四步,精读文本,要求学生本着“课文中都有谁经历了第八次?”这个话题去读文本;谈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复述、概括能力,而且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有所感悟、思考。这就是学生和文本相互对话并有所感悟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ahref=(本站论坛专稿)/a]。

文档为doc格式。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二

1、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人的生命周期。积极面对困难、挫折与危机,等的尊重、善待生命。在教师、同学的评价中正确审视自我。提高在学习活动和班级活动中的自主管理能力。

2、了解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养成对环境友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学会基本的服务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能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

3、了解营养保健、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

4、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熟悉预防和简单处理的方法。了解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避险和逃生常识,初步形成相应技能。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生命有浅显的认识,培养其尊重、关爱、珍惜生命的意识。

2、掌握雷雨天、洪水和泥石流等情况下的避险,逃生方式,知道电话求助的基本要求。

3、学会善待身边的人事物,积极乐观生活学习。

4、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技巧。

三、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五、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0、我与动物亲密有间第四单元呵护心灵。

11、我的作业我检查。

12、我行我能行。

13、当我生气的时候。

14、有你有我真温暖第五单元美化生活。

15、我的双手很灵巧。

16、纽扣装饰生活。

17、衣裤脱线这样缝。

18、做个小沙包。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三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37度2.老鼠爱大米3.蓝色的地球。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4.乘电梯的安全5.“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6.公共场所如何避震7.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8.预防近视9.不偏食不挑食10.爱护我们的牙齿。

第四单元呵护心灵。

11.看看明天学什么12.你不怕它它不烦你13.情绪气象图14.我要谢谢你。

第五单元美化生活。

15.我爱清洁16.今天我做饭17.面条做法多18.我会洗餐具。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四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6课时。

第二单元“《班级的荣誉》”8课时。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6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6课时。

第五单元“《长大,真好!》”4课时。

复习、考核4课时。

机动2课时。

总计:36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五

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生命生活与安全的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生命生活与安全课的学习。但是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有部分学生毕竟还是比较自私的,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本册教材包括“热爱生命”“安全生活”“健康生活”“呵护心灵”“美化生活”五个板块。每一版块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活动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反思,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水是生命之源2课时。

2、保护水的洁净2课时。

3、万物共存2课时。

4、发烧的地球2课时。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5、小心马路杀手2课时。

6、安全有用防溺水2课时。

7、提高警惕防拐骗2课时。

8、求救信号2课时。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9、呵护我们的鼻子2课时。

10、让我们的皮肤更健康2课时。

11、预防蛔虫病2课时。

12、身体需要微量元素2课时。

第四单元:呵护心灵。

13、我是记忆小能手2课时。

14、说出你的心里话1课时。

15、学习中的烦心事1课时。

16、我有点嫉妒1课时。

第五单元:美化生活。

17、美食在四川1课时。

18、厨以切为先1课时。

19、色香味美拌三丝1课时。

20、招牌川菜——回锅肉1课时。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六

一、判断。(50)。

1、我们打针会痛是因为胆子小。()。

2、我们剪头发、指甲不会痛是因为没有神经纤维。()。

3、疼痛感是我们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能。()。

4、果实里孕育着种子。()。

5、煮熟的鸡蛋能孵化小鸡。()。

6、不要随便告诉别人你一个人在家。()。

7、有危险时可高声喊叫邻居。()。

8、地震来时不能躲在结实的写字台下。()。

9、不要用湿手触摸电源插头、开关和插座。()。

10室内空气里没有病菌。()。

二、选择题。(50)。

1、鸡蛋孵化出小鸡需要()时间。

a、21天b、31天c、41天。

2、有危险时可拨打()电话报警。

a、120b、119c、110。

3、到医院打预防针时你怎么办()。

a、哇哇大哭b、勇敢忍住疼痛,配合医生。

4、下面哪个地方史地震来了不能躲的`()?

a、房间内承重墙的墙角b、狭小的卫生间c、窗台边。

5、下列植物谁不能净化空气()。

a、吊兰b、芦荟c、夜来香。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七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

3、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活泼好动,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小学六年级的孩。

子已是小学的高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事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对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如何通过生活、生命与安全的课程教育,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人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等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

四、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只是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新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如果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替换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阅历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八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1.37度2.老鼠爱大米3.蓝色的地球。

4.乘电梯的安全5.“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6.公共场所如何避震7.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

8.预防近视9.不偏食不挑食10.爱护我们的牙齿。

11.看看明天学什么12.你不怕它它不烦你13.情绪气象图14.我要谢谢你。

15.我爱清洁16.今天我做饭17.面条做法多18.我会洗餐具。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九

本学期继续进行安全教育主题月活动:

月份主题内容。

二月自我保护1不与陌生人说话。

2特殊的报警电话。

3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结朋友。

三月事故处理1当发生煤气中毒。

2防震常识。

3煤气失火怎么办。

4怎样报警。

四月饮食卫生1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2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4有毒蘑菇。

五月交通安全1看懂指挥灯信号。

2行人注意事项。

3乘车如何确保安全。

4水上交通安全。

六月活动安全1不独自游泳。

2春游远足注意安全。

3上体育课前穿戴要检查。

4不玩火。

另外,每周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防火活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突发安全问题应每月进行全体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反思篇十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34人。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身体健康意识差,本学期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牙齿生病的原因,认识一些常见的牙,知道牙病健康的标准;

3、培养学生爱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运动的方法;

5、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学会和陌生人交往;

6、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习性,明白动物是有危险的,知道动物对人的伤害的方式;

7、让学生明白危险就在身边,注意预防,知道煤气中毒的处理办法。

三、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课外查资料,课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学。

2、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3、课堂上多模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爱护我们的牙齿。

第三、四周:警惕病从口入。

第五、六周:我运动我快乐。

第七、八周:安全行路有学问。

第九、十周:生活中的陌生人。

第十一、十二周:别让动物伤着你。

第十三、十四周:小心煤气中毒。

第十五、十六周:复习。

第十七周:期末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