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5:57:58 页码:10
2023年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实用10篇)
2023-11-21 05:57:58    小编:zdfb

教案的编写应注意语言简洁清晰,条理分明,便于教师理解和实施。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语和句式。这些教案范例覆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一

1、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 x|x x|,和x x|x x 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 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能听辨不同的节奏型会用拍手动作表示,并能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1、 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

2、 铃鼓、碰铃、圆舞板。

一、语言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四位小伙伴,他们想和小朋友们一

起来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它还带来了一张节奏谱呢,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出示节奏谱“x —|x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幼儿拍打节奏)

2、“下面这位小伙伴可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它想先请你们来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吗?”(幼儿:x x | x x |)“你们演奏得真棒,通过这个节奏,你们觉得它是谁吗?”(幼儿猜)出示小兔。

4、“咦,那第四位小伙伴呢?不要急,它来了。你们看,它是谁啊?(小猪)小猪他说:‘我是一名指挥家,我的出现就表示大家一起来演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三、分组用身体动作来演奏(1—2遍)

四、配乐器演奏图谱

1、教师:“四位小伙伴,想得真周到,都为我们配上了小乐器,小鸟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兔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青蛙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我们也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教师指图谱,幼儿演奏。(2—3遍)

2、请幼儿当小指挥,教师协助。(2遍)

五、活动结束。

“下面,我们和小伙伴到教室里去交换乐器演奏吧!”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二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三

1、认识颜色与职业的关系。

2、练习向大家介绍爸妈的工作服。

「我的工作服」学习单、各行业服装人偶、学校的制服和运动服、神祕箱、颜色卡、各行业工作服及工具用品。

1、事先分发「我的工作服」学习单〔附〕,请家长拍下自己穿工作服的照片贴上,完成相关记录,并协助收集有特定颜色的不同行业工作服及工具用品。

2、老师拿出各行业服装人偶〔参见课程计画光碟〕,再从服装配件图卡中任选一组服装,一一穿到人偶身上,每穿一件就先让幼儿猜猜他是什麼职业,著装完成后,问问幼儿他的服装应该是什麼颜色,请幼儿帮忙涂上颜色,以此类推。

3、将幼儿著色完成的服装纸卡一一展示在白板上,引导幼儿发现许多行业的服装有特定的颜色。

4、请幼儿拿出「我的工作服」学习单,展示爸爸妈妈的工作服照片,介绍是否有特定工作服、服装形式和颜色的特定功用為何。

5、展示学校的制服和运动服,先请幼儿说说学校制服的颜色、样式,老师再问幼儿知道学校的服装為什麼会选用这种颜色,然后邀请园长妈咪向幼儿介绍,分别说明制服、运动服的设计及用色原因。

6、老师拿出收集来的各行业服装及其配件,将幼儿分组,进行「谁的颜色」游戏:各组轮流从神祕箱中抽出颜色卡,依照抽到的颜色,选择一套服装穿上,如抽到白色,可以找医生服穿上,然后扮演医生為同伴打针,脱下服装后再换下一人,以此类推。

评量

1、能说出职业和颜色的关系。

2、能大方的介绍家人的工作服颜色。

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进行讨论,可依照班级名称(如:狮子班可选用棕色)或票选颜色,共同设计、製作出独特的班旗。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四

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

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说说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

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

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

3、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

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出示《告家长的一封信》,老师读给幼儿听听暑假安全知识。

5、播放幼儿在家危险活动视频。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

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小朋友很热,想去游泳,那你能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不然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标标志,说说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安全标志。

五、评价幼儿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五

1、欣赏音乐,听辨乐曲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旋转木马一上一下与旋转的特点。

2、听辨特殊的音响效果,通过适宜的语词与肢体动作表现加油和变魔法的情节。

3、尝试与同伴合作在圆圈上共同游戏,学习与人友好地共享空间。

坐旋转木马的生活经验、音乐、旋转木马视频、纸棒人手一支。

一、回忆经验,体验游戏,进入音乐情境。

l、谈论话题,引发主题。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丑,我很喜欢玩旋转木马,你们喜欢吗?玩过吗?

2、观看视频,链接经验。

看来我们都很喜欢旋转马车,一起来看看是怎么玩的呀?(了解旋转木马一下一上和旋转的特点。)。

二、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与情节。

1、初步倾听,感受a段的断顿与b段的连贯。

一一小丑带来的可是一架神奇的音乐马车,听懂了音乐才会更好玩,我们一起听听什么时候像一下一上,什么时候是转起来!

2、再次倾听,随乐自由表现上下和旋转。

一一你能听着音乐一上一下或者旋转吗?试试用动作告诉我!

3、尝试圈上身体动作表现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

一一从你们的动作就看出你们已经找到了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转。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变成一架圆圆的大马车,听着音乐来玩一玩。一下一上可以怎么样?能像视频里一样往前转起来吗?(站在椅子外,自然围成圆圈,初步尝试。)。

4、随乐画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一一谁来找找看,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转?看看有几次?

三、听辨特殊音效,尝试表现b段情节。

1、借助图谱与游戏情境,理解b段特殊音效。

木马旋转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别声音?(借助图谱中的符号发现特殊音效)一一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告诉你们吧,这是小铃铛发出好听的卢音在给小木马加油呢!听一听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给小木马加油的?(配合语词:驾驾)。

你还听到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小丑变魔法,在这里是要准备给你们变礼物啦!

2、尝试表现b段音乐情节。

你们能在转起来的时候为小木马加加油吗?(取座位自由尝试)一我们一起坐上大马车试一试。(圈上与同伴合作游戏,学习与同学友好地共享空间。小丑变出魔法棒)。

四、在“变魔法与加油”的情境中,尝试用语词、身体动作完整表现音乐。

1、加入道具,身体动作与语词完整表现音乐。

一起听着音乐完整玩一玩,看看这次我能变出什么礼物。(手持纸棒,圈上合作游戏。小丑变出旋转木马,增加游戏趣味。)。

2、道具升级,进一步体验音乐与情境给予的愉悦。一让我们坐上神奇的音乐马车,继续变出更多的礼物吧!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六

1. 认识房屋建筑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 能用废旧吹塑纸进行加工,拼贴房屋,并能较合理的安排画面,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有细致,独立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准备:范例若干张,各种形状的房门、窗户、屋顶等吹塑纸贴绒教具若干。

1.装有废旧吹塑纸的筐子6个。

(1) 1筐内装成品图形。(全部都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

(2)4筐内装一部分成品图形一部分半成品图形和一小部分不规则图(半成品图形是指大小不同的吹塑纸长条,需要幼儿经过简单加工即可使用的图形;不规则图形是指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吹塑纸碎片,幼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工。

(3) 1筐内装一部分半成品图形一部分不规则图形和一小部分成品图形。

2.剪刀每人一把,每组抹布一块、浆糊一盒。

幼儿知识准备:课前带领幼儿欣赏过各种房屋建筑;幼儿有过一定的粘贴和剪贴的经验。

课前在教室中布置有各种风格建筑的挂历画。

将幼儿按能力分为好(6人)、中(24人)、差(6人)三组,操作材料配备如下:好1(3),中1(2),差1(1)

一. 引起兴趣。

二. 引导幼儿观察楼房的结构和造型。

1.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挂历纸上都有些什么?(大楼房)

2.这些大楼房由哪些部分组成?(墙、房顶、门、窗)

(1)你们看到的墙是什么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就象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教师鼓励幼儿讲述,同时出示贴绒教具如:

(2)欣赏老师的.所有的屋顶都一样吗?(教师鼓励幼儿讲述,同时出示相应的贴绒教具)

(3)房屋的窗户都一样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窗户?

(4)每座房屋的门都一样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门?

长方形的门,如: 两种图形组成的门。

(5)小结:每座房屋都是由墙、屋顶、门和窗户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三.、向幼儿介绍吹塑纸贴画,欣赏老师的作品。

1.出示范例。这是老师设计的楼房,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向幼儿介绍吹塑纸,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们布置教室用剩下的废旧材料,我们可以把它们重新利用,制作成精美的图画,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2.欣赏范例。你们最喜欢那一幢房子,为什么?(引导幼儿注意造型别致的房门、屋顶、窗户。)

3.如果你是建筑师,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准备给谁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四.、交待作画要求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废旧吹塑纸。马上,老师要请每个小朋友来做小小建筑师,自己设计最喜欢的房屋,可以是你见过的,也可以是你想出来的。在贴之前,小朋友要想好,你想做什么样的房屋,然后到筐里挑选你所需要的形状,如果没有你想要的形状,你也可以自己来剪,剪好之后,就把它拼在图画纸上合适的位置。拼好后,先贴房顶和墙体,再贴门和窗。

五、.幼儿操作,教师个别辅导。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剪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并能贴出各种造型的楼房。指导能力弱的`幼儿选择相应的图形拼贴楼房。

2.提醒幼儿剪刀用完后放回盒内,剪下的碎纸放回筐中,供其他幼儿挑选。

六.、展出并评价幼儿作品.

鼓励全班幼儿细致独立的作业态度,并引导幼儿欣赏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布局合理的幼儿作品。

面对这个绘画内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师传统的讲解示范,而是更多的发挥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高级建筑师》的课堂上,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面对面的示范绘画。我们用ppt先让孩子认识了许多造型各异的房子,让他们从中获取灵感,然后让大家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和设想,最后进行自己的创造。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七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八

1、认真听音乐,感受旋律的活泼流畅和低沉缓慢。

2、模仿小猫和狮子的动作自由表现,体验游戏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猫胸饰人手一个,狮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两段音乐。

1、听小猫的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

“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2、听狮子的音乐。

“老师还有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听看。”

“听了这段音乐又有什么感觉呢?”

二、故事引出。

1、“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一大群小猫,它们每天都会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开开心心地生活着。另外,森林里还住着一只大狮子……”

2、再次听音乐。

“你觉得哪句是表现小猫的?哪句是表现狮子的?为什么?”

3、模仿小猫的动作和狮子的动作。

“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是什么样子走路的。”

“狮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4、跟随音乐表现小猫和狮子的动作。

三、

游戏《小猫和狮子》。

1、继续故事“这群小猫和大狮子住在一起可不是那么幸福的,因为这只狮子非常的凶猛,肚子饿的时候就会抓小猫吃,不过小猫们也很聪明,会想出变石头的办法逃过狮子的魔爪。”

2、交代游戏规则:听猫的音乐时,模仿小猫的动作自由表现;当听到狮子的音乐时,小猫静止不动,变成石头,狮子就会失望地离开。发现会动的小猫就会被狮子抓走。

3、游戏数遍。

教学。

反思:

本课《小猫和狮子》是一堂乐曲欣赏课,有别于其他的乐曲教学活动。由于中班幼儿听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因此本课就需要幼儿会倾听,了解乐曲的名称和特点,辩听乐曲中明显不同的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的变化。通过幼儿熟知的两种不同类型动物形象(一种柔和,一种威武),来对应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风格。让幼儿知道轻柔的乐曲是代表小猫,而低沉的乐曲是代表狮子。而这些体验强调的是由幼儿的直接经验获得的,不是老师间接知识的传授。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九

1、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音乐中表达的情感。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背景图片、人物图片、音乐cd、小动物头饰。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发言

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听了音乐后觉得大森林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听音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

提问:谁听出来刚刚老师放的第一段音乐和第二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第一个慢,第二个快。第一个好听第二个不好听。

3、讲故事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故事。(放背景音乐)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大灰狼,小鸟,小鸭子,彼得……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4、分角色表演

每个小朋友选一个小动物头饰。和老师一起做模仿动作。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与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要求幼儿表演时与伙伴友好交流。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课文篇十

1、在塑模的基础上学习做大蛋糕,练习制作并装饰双层蛋糕。

2、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建构,学会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先准备好的大量小树、花、房子、塑模的用具

1、提个建议:建造一座美丽的幼儿园。

2、讨论:怎么建造?老师一边听取意见,一边给予建议,帮助孩子合理布局。

3、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提出玩沙的要求:

(1)不把沙甩的到处都是。

(2)若沙甩到眼内请闭上眼,不要用脏手揉。

(3)小组内存在的问题学会自己去解决。

5、幼儿表决心并做响应动作,预祝活动成功。

6、幼儿活动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鼓励幼儿学会协商解决自己的问题。

7、评价幼儿活动的情况,请家长来发言,评价幼儿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