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1:53:46 页码:13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通用9篇)
2023-11-13 01:53:46    小编:zdfb

总结是思考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注意总结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以免影响整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小彭,大家可以叫我彭导。欢迎来到七星潭游玩。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下七星潭生态旅游区的基本情况吧!

七星潭景区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华物种的基因库。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位置坐落在整个保天曼景区的东南部。景区内有七个连环飞瀑,故称为七星潭,这条常流不断的七潭河清溪贯穿连缀整个景区,一潭一景,交相辉映。景区内的“天下一绝摞石群峡谷”。是在近亿年前地壳的平稳抬升和水流的平缓下切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原始的震撼,一块块巨石仿佛经过刀削石劈,大自然在这里尽情舒展岁月的沧桑变迁。七星潭的四季景色变幻莫测。景区的春天群峰拢翠.山花烂漫;景区的夏季处处飞瀑溅珠.幽兰飘香;到了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景区的冬季更是迷人,银装素裹、冰雕玉砌。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能领略到七星潭带给您的不同美景。

进入景区,大家首先看到的景点是“磐石圣树”。此树为古楝树,树龄已经上千年,此树常年吸收天地灵气,树根将巨石一劈为二,当地村民把它供奉为神灵之树,常来此祈福祈寿。据说若抱此树,能够去病消灾,延年益寿。

游客朋友,进入七星潭景区你就进入一个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这里生长着千余种珍稀植物,如珍贵药材山茱萸、何首乌、桔梗、灵芝、各种菌类等;生活着百余种珍稀动物。如大家都知道的娃娃鱼、羚羊、秃鹫、蜥蜴等等......。还有这里的罗汉瀑特产一种奇鱼[这种鱼奇就奇在每一条鱼都只有一个眼睛],等会儿大家到了那里可以仔细观察。

前面到了羚羊隘,因羚羊经常在此山崖上行走而得名。此处山体大部分都是裸露的花岗岩体,坡度在80度以上,有一大片石面程青黑色的浑石组成。由于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形成一条条的白色凹槽,恰如瀑布从天而降,又名开天石瀑。大家都知道,羚羊角是珍贵的中药材,此处山顶上生长有羚羊爱吃的金柴.石豆等植物,所以这里时有羚羊在上面行走觅食。羚羊的大小好像山羊,它们及其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觅食。羚羊晚上睡觉也是很特别的,它们将双角悬挂在悬崖或者树上,使身体悬挂在空中躲避猛兽袭击,适宜的环境,造就羚羊选择在此繁育生息。

大家注意看前方的这块石头,似一艘快船穿越时光隧道从林海极速飞出,故名“林海飞船”。在景区内类似于这样惟妙惟肖的天然石头很多。例如到前面我们将看到的“天马行空”,“金龟攀岩”等,它们独立成景造型各异形态万千,真可谓一步一风景,一景成一体,又景景相连,变化万千。大自然用它自己的神奇魅力造就这些大小不同,厚薄相接的巨石群景区。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二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漓江东岸,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普陀山是七星公园的主山,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称月牙山,山多溶洞,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状观。小东江经花桥顺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桥影相映成趣。七星公园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于一体。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七星岩就成为浏览胜地。历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栖霞真境”、“月牙虹影”、“驼峰赤霞”、“龙隐奇迹”等名胜。摩崖碑碣有500多件,为山水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光彩。

七星公园因山而得名,它荟集了山、驼峰、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是人们的必游之地。风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一东一西,相互连属,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苍劲挺拔,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岩洞长约1100米,最宽处54米,最高处27米,是距今100万年的一段古老的地下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为岩洞。其后,在漫长的岁月里,雨水沿岩石缝隙不断渗入,溶解石灰岩,并不断在洞内结晶,从而形成许多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顶穹残存的洞迹,下层是仍在发育的地下河。现供游览的是中层,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整个游程814米,洞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岩洞分为6个洞天,35处景观,处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整个岩洞雄奇深邃,如童话世界般瑰丽多姿,被誉为“神仙洞府”。早在1320xx年前,即从隋唐时代起,七星岩就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留下的题刻多达120多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年间两次来这里考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亦饶有兴味地游览七星岩,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也曾写下“海洋冲刷山川洞,石乳冰凝玉塑山。幽窟千年供避难,今游人乐尧舜天”的赞美诗句。明代画家张文熙称之为“第一洞天”,并刻于石壁上,成为游人入洞观赏到的第一个景观。七星岩(“栖霞真境”第一洞天)为桂林经典八景之一。主要景点:“古榕迎宾”“江山多娇”“刘三姐歌台”“九龙戏水”“边寨风光”等。

天柱石。

花桥。

是桂林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它位于公园正门,横跨在小东江和灵剑溪汇流处之上,全长135米。桥面有风雨长廊,桥亭覆绿色琉璃瓦,桥身为磐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每年春夏,花开烂漫,桥畔繁花似锦,桥两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桥掩隐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桥因此而得名。现桥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桥,青石所砌。桥下,四个半圆的桥孔与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个玉盘,状如满月,正如“四轮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诗句中所颂的“花桥虹影”之美景。

普陀山。

是七星公园的主体。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海拔265米,因山上供奉观音菩萨,俗称之为普陀。普陀山景观丰富,岩洞、亭阁很多。其中七星岩最为著名,亭阁则以栖霞亭、碧虚亭一组构筑尤为别致。山的西麓有元风洞,盛夏酷暑,此处却凉风习习,从这里沿桂花林荫道北行不远是普陀门,入门上山。山上有普陀石林、普陀楼、观音洞、玄武阁等多处景观。直至天矶峰上的摘星亭,登亭极目四望,便可观赏到宋代大诗人刘克庄所写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壮丽景色。普陀山文物古迹甚多,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珍贵的有唐代颜真卿的“逍遥楼”、宋代范成大的《碧虚鸣》、明代的“龟蛇合一”浮雕。

骆驼山(驼峰山)。

“驼峰赤霞”的景观,是桂林十大景之一。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山旁的盆景艺苑内与中国民间人士举行环保座谈会后,在骆驼山前的草坪上,发表了环保演说,并一边手摇一把桂林的折扇一边说,并诙谐地称之为“节能空调”。每当晨昏,霞光映耀山石,色泽斑斓,颇为壮观。明清以来,山下遍植桃树,若逢春至,桃花烂漫,江霞紫务,分外妖娆。因此,“壶山赤霞”为清代桂林新八景之一。现山周围辟有动物园、盆景艺苑、花圃茶室等亭台楼阁。骆驼山与雷酒人有关,雷酒人又与酒有关。雷酒人,原名雷鸣春,号亮工,明末江南儒生,后流落到桂林,驻在山下。雷鸣春喜欢喝酒,常饮不醉。人们有又称他为“雷酒人”。他能诗善文,著有《大文参》、《桂林田海志》等著作。他还在山前山后,变奏植桃花,每当春天,“桃花年年烂漫开”时,驼峰在花丛中,更加生气勃勃,精神抖擞。雷酒人死后,葬于骆驼山下。文林郎广东临高县知县樊庶于康熙五十二年在骆驼山的骆驼颈部刻上“雷酒人之墓”五个字,对与他乐于助人,讲义气、重节操表示敬仰。桃花依旧,桂树成林,花果满园,“壶山赤霞”更加绚丽多姿。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简朴、典雅,不与名碑争胜,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欣赏书法艺术,浏览方志资料,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现已他移。

摘星亭。

三将军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桂林防卫战中,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防山军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壮烈牺牲。1946年,国民党政府建“三将军墓”以示纪念,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题字。1982年重修,墓地呈葫芦形,宽16米,长20米,占地320平方米。

桂海碑林。

龙隐洞以及附近龙隐岩内碑刻如对,以至于“壁元完石”,故称桂海碑林。碑林共有石刻220多件,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形式多样,有诗、文、歌、赋、对联、图象等,书体有楷、草、隶、篆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欣赏价值。桂海碑林碑阁内收集了桂林其它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均为稀世珍品。拓自桂林城北鹦鹉山上的《靖江府城图》,是国内现存的两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图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图。这幅地图最早采用写景式符号,是地图设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还有唐代韩云卿的《平蛮颂》、《舜庙碑》,记载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长潘长安的经过;宋代孔延之的《瘗宜贼首级记》、余靖的《大宋平蛮记碑》记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欧希范的情况;南宋陈弥寿的《新建犒库记》、李曾伯的《抗元记功碑》,记载了元军进攻云南、广西、湖南,及宋军阻截的经过。

“华夏之光”广场。

位于普陀山与月牙山之间,总面积13520平方米。它有两件大型艺术品:一是华夏之光石雕壁画,全长106米,高5米,由100多个石雕组合而成,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科学技术等先进成果为一图,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精华;二是世纪宝鼎,其高4.6米,四足举鼎,立于圆形的花岗岩台座内,象征着国泰民安。大鼎重达24吨,是用整块曲石雕刻而成。这两件艺术品构成七星公园的新景观。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与白鹤洞相连。洞口向西北,高5~6米,宽2~15米,深21米,面积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前大后小。洞中有全真观,为元代所建,明改名真武阁,后因避讳又改为玄武阁,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废,抗战胜利后重盖,1989年拆除原格,重新修建。一偏一正,分别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结构,飞角、单檐,高6.5米。偏客南向,正阁西向,均有“玄武阁”匾额。从偏阁登10数级石阶,达正阁,为8柱大厅,前可凭栏眺望普陀山麓秀色,后通白鹤洞,经四仙岩,达名闻遐迩的七星岩。透过阁楼南窗,可以看见明代浮雕《龟蛇合一》。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宽2~15米,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形成空气对流,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山体热量的聚散,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清改为“大贤庵”,现已无存。

游乐设施。

冒险树。

是由桂林旅游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法国公司共同合作的新型户外体验项目。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户外探险项目,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各种压力,而特意针对儿童开发设计的线路旨在锤炼其意志力。此次“冒险树”落户桂林市七星公园,除了保留其精髓所在,还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使其具有“本土化”特色,更适合国人的口味,冒险树汇集了高空、速度、力量、毅力等户外探险的必备元素,以其环保、时尚、安全、其乐融融等特点风靡全球。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三

七星岩,隋唐称栖霞洞,宋代称仙李岩、碧虚岩。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东西贯通,入口在天玑峰的西南半山腰,出口在东麓。

它原是距今100万年的一段古老地下河道,后来地壳变动,陆地抬升,将其悬挂至半空。洞分3层:上层高于中层8—12米,残留的痕迹尚可辨认;下层距中层10—15米,是仍在发育的地下河道;现供游览的`是中层。中层长1100米(游程814米),最高27米,最宽50米,最窄仅容单人通过,面积1.75公顷,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全洞构成一条珠串状的地下长廊。

游览溶洞的途中,在激光、光导、多媒体等多项高新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欣赏到许多造型各异的景物,有古榕迎宾、边寨风光、群英聚会、银河鹊桥、石林幽境、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40多处。

除了洞中的喀斯特地貌外,在洞内外有120余件石刻,有古今寻胜探奇的诗词游记,也有宋朝名人燕肃、李师中、范成大、方信孺,现代毛泽东、郭沫若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手迹。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四

桂林七星岩风景区由散落在广阔湖区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岗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见胜。景区内七座挺拔秀丽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它分南北两列,南列由东而西为阎风岩、玉屏岩、石室宕、天柱岩、仙掌岩等,唯阿坡岩独峙北部。两列之间有一土山,山上西有波海楼,东有星湖旅行社。

石室岩早在几百年前就以风景幽奇而闻名全国,是星湖游览中心,为七星岩景区名胜古迹较集中之处。岩顶名嵩台,相传是天帝宴请百神之所。岩下有一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仅2米余,洞内穹窿宽广,顶高达30余米,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间。洞中有地下河,泛舟邀游可览漩矾台、黑岩、鹿洞、光岩等景。

石室洞内最著名的还是石刻,洞口有唐李邑匿所书的《端州石室记》碑刻。洞内摩崖石刻林立,计有270余处,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诗廊”之称。石室洞右侧有水月宫,它始建于明朝,1957年重修,依山傍水,红墙绿瓦,与岩前五龙亭、飞龙桥遥相辉映。石室岩上的揽月亭和水月宫倒映入湖,其景甚妙,被称为,“水月岩云”。湖区北部的'阿坡岩东麓下有双源洞,长270多米,内有两源合一的地下河,曲折幽深,奇岩怪石瑰丽奇特,游人可乘小艇入洞游览。在星湖南部有星湖游乐园,占地20多万平方米。

文档为doc格式。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五

七星岩以雄伟、宽广、曲折、深邃著称,是石灰岩发育较完全,景物较丰富,保护较完好的地下宫殿。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变幻莫测,玄妙无穷,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著名的景点有:古榕迎宾、边寨风光、群英聚会、银河鹊桥、石林幽境、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40多处。这些形象、逼真、传神的景物,令人如痴如醉,遐想联翩,由此生发无数神话,广为传流。如广寒官中的嫦娥,在桂花树下舒袖起舞;牛郎织女隔江相望;女蜗氏炼石补青天;鲤跃龙门,等。从隋唐起,七星岩已成为旅游胜地,留下不少石刻。如隋开皇十年(590年)昙迁题的“栖霞洞”榜书,唐显庆四年(659年)佚名“玄玄栖霞之洞”的题字,宋范成大的《碧虚铭》、柯梦得的《迎送神曲》,明张文熙的"第一洞天",都很珍贵。七星岩以雄伟、宽广、曲折、深邃著称,是石灰岩发育较完全,景物较丰富,保护较完好的地下宫殿。

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变幻莫测,玄妙无穷,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著名的景点有:古榕迎宾、边寨风光、群英聚会、银河鹊桥、石林幽境、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40多处。这些形象、逼真、传神的'景物,令人如痴如醉,遐想联翩,由此生发无数神话,广为传流。如广寒官中的嫦娥,在桂花树下舒袖起舞;牛郎织女隔江相望;女蜗氏炼石补青天;鲤跃龙门,等。从隋唐起,七星岩已成为旅游胜地,留下不少石刻。如隋开皇十年(590年)昙迁题的“栖霞洞”榜书,唐显庆四年(659年)佚名“玄玄栖霞之洞”的题字,宋范成大的《碧虚铭》、柯梦得的《迎送神曲》,明张文熙的“第一洞天”,都很珍贵。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六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星潭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欢迎大家来到七星潭生态旅游区参观游览。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基本情况:七星潭景区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华物种的基因库。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位置坐落在整个保天曼景区的东南部。景区内有七个连环飞瀑,故称为七星潭,这条常流不断的七潭河清溪贯穿连缀整个景区,一潭一景,交相辉映。景区内的“天下一绝摞石群峡谷”。是在近亿年前地壳的平稳抬升和水流的平缓下切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原始的震撼,一块块巨石仿佛经过刀削石劈,大自然在这里尽情舒展岁月的沧桑变迁。七星潭的四季景色变幻莫测。景区的春天群峰拢翠。山花烂漫;景区的夏季处处飞瀑溅珠。幽兰飘香;到了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景区的冬季更是迷人,银装素裹、冰雕玉砌。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能领略到七星潭带给您的不同美景。

进入景区,大家首先看到的景点是“磐石圣树”。此树为古楝树,树龄已经上千年,此树常年吸收天地灵气,树根将巨石一劈为二,当地村民把它供奉为神灵之树,常来此祈福祈寿。据说若抱此树,能够去病消灾,延年益寿。

游客朋友,进入七星潭景区你就进入一个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这里生长着千余种珍稀植物,如珍贵药材山茱萸、何首乌、桔梗、灵芝、各种菌类等;生活着百余种珍稀动物。如大家都知道的娃娃鱼、羚羊、秃鹫、蜥蜴等等。还有这里的罗汉瀑特产一种奇鱼[这种鱼奇就奇在每一条鱼都只有一个眼睛],等会儿大家到了那里可以仔细观察。

前面到了羚羊隘,因羚羊经常在此山崖上行走而得名。此处山体大部分都是裸露的花岗岩体,坡度在80度以上,有一大片石面程青黑色的浑石组成。由于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形成一条条的白色凹槽,恰如瀑布从天而降,又名开天石瀑。大家都知道,羚羊角是珍贵的中药材,此处山顶上生长有羚羊爱吃的金柴。石豆等植物,所以这里时有羚羊在上面行走觅食。羚羊的大小好像山羊,它们及其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觅食。羚羊晚上睡觉也是很特别的,它们将双角悬挂在悬崖或者树上,使身体悬挂在空中躲避猛兽袭击,适宜的环境,造就羚羊选择在此繁育生息。

大家注意看前方的这块石头,似一艘快船穿越时光隧道从林海极速飞出,故名“林海飞船”。在景区内类似于这样惟妙惟肖的天然石头很多。例如到前面我们将看到的“天马行空”,“金龟攀岩”等,它们独立成景造型各异形态万千,真可谓一步一风景,一景成一体,又景景相连,变化万千。大自然用它自己的神奇魅力造就这些大小不同,厚薄相接的巨石群景区。

游客朋友,大家都知道伏牛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前面即将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摞石林峡谷。摞石林峡谷位于七潭河的中游地段,这一带的地质构造主要就是岩性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冈岩[岩石的形成大约在5—4亿年前]发育着垂直与水平两组原生节理。到了距今八千万年前后,这一带的河流下且速度与地壳抬升的速度缓慢了,协调了,就在河床下切同时,侧蚀的作用又十分活跃,地壳的匀速抬升,又与河流侧蚀作用的共同雕凿,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罕见的地质风貌“摞石林峡谷”的如画美景。此地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这种世上少见的天下奇观。

大家仰头向上看,这座山峰叫灵鹫峰。山顶之上有三块条石悬空伸出,前段尖翘翘突出的是鹰嘴,每当雨后初晴,常有鹰在这里飞翔。这种鹰叫鹫,体型特大,生性凶悍,喜欢居住在陡峰和悬崖峭壁之上。大家注意了,灵鹫峰下面的潭叫“专鱼潭”。专鱼是七星潭特有的鱼种,它通体黑色光滑,体型在一筷子长左右,体重不过二两,身上没有横刺没有鱼鳞,喜欢在石洞间穿梭游戏。

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七星潭生态旅游区。这里珍稀植物遍布山间,随处可见蜥蜴穿梭爬行。前面这棵树叫九月黄,每年到了九月,整棵树的`树叶金灿灿。大家看它的树根,它的树根是生长在岩石夹缝中的,九月黄用它顽强的生命力来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向上精神。在这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九月黄,它们扎根石缝却透着一股傲气,穿破重重障碍,寻求生命的最佳境界。七星潭是一个超级氧吧,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在百分十九十以上,空气是经过无数的绿叶过滤后的超级氧,大家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气,这里的空气透着特有的清爽和独特的花香。我们前面的这片树林是“万木争光”,在这片茂密的林子里,里面的树木为了得到阳光的照耀,竞争生长,高耸入云,树荫相连遮天蔽日。以小喻大,树木也是和人类一样竞争生存,只有努力才能更上一层。夏季的这里是天然的凉棚,休闲的佳境,避暑的圣地。

我们从这里再往里面走就是天井了。在浓荫德的遮盖下沿着山间的石阶走过来,大家看这里像不像一个自然生成的天井呢?走过曲折的林间小道,猛然看到这里,一定会心胸开阔吧!这里的流水顺着80多米高的石瀑跌宕而下,崖壁下的清潭夏季清澈无比,游鱼穿梭。冬季山上的水流形成百尺冰挂,到了潭里又形成莲花宝座,冰雕玉琢,晶莹剔透。

大家再往上走,就到了连环七星潭了。七星潭原是一块较大的花岗岩石体,经过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形成了今天连环七潭。据当地流传的故事说:“天有北斗星,地有七潭河”自从有了盘古开天地,就有了七星映北斗。七星潭位于七潭河的上游。河床是由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和不均匀的地壳运动抬升形成的。当河流溯源侵蚀时,又沿着节理下切,陡峻的新河段与原来平缓的河道之间形成了裂点,河水长期在裂点处向下倾泻,又形成了瀑布。到了洪水期间,河中夹带的沙粒掏蚀河床形成“潭”,“潭”与瀑布的梯形排布,又表示了水流侵蚀作用的周期变化。这里青山叠翠,碧水清幽,千谷飞鸟鸣,万涧玉珠滚。我们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感受七星潭的自然生态,地貌景观,让我们忘了一切的烦恼,融进大自然的怀抱,尽情的畅游吧!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七

桂林七星(岩)景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面积约137.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84%,是桂林市历史至悠久、景致集中、适合家庭畅快游玩的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七星景区集山水观光、运动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是桂林山水与文化、运动与休闲的聚集地。

七星岩隋唐称栖霞洞,宋代称仙李岩、碧虚岩。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东西贯通,入口在天玑峰的西南半山腰,出口在东麓。它原是距今100万年的一段古老地下河道,全洞构成一条珠串状的地下长廊。

七星岩(喀斯特地貌)因七星山而得名,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后来地壳变动,陆地抬升,将其悬挂至半空,成为人间奇迹,至今已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洞内雄奇深邃,钟乳石千姿百态,五彩绚丽,被视为栖息于烟霞之中的`神仙洞府,早在五、六世纪就有了七星岩的文字记载,古时候也叫栖霞洞、仙李岩、碧虚岩。岩洞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顶穹残存的洞迹,下层是脚下仍在发育的地下河,供游客游览的是中层。游程814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49米,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八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七星潭生态旅游区参观游览,首先,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基本情况:七星潭景区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华物种的基因库。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位置坐落在整个保天曼景区的东南部。景区内有七个连环飞瀑,故称为七星潭,这条常流不断的七潭河清溪贯穿连缀整个景区,一潭一景,交相辉映。景区内的“天下一绝摞石群峡谷”。是在近亿年前地壳的平稳抬升和水流的平缓下切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原始的震撼,一块块巨石仿佛经过刀削石劈,大自然在这里尽情舒展岁月的沧桑变迁。七星潭的四季景色变幻莫测。景区的春天群峰拢翠.山花烂漫;景区的夏季处处飞瀑溅珠.幽兰飘香;到了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景区的冬季更是迷人,银装素裹、冰雕玉砌。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能领略到七星潭带给您的不同美景。

进入景区,大家首先看到的景点是“磐石圣树”。此树为古楝树,树龄已经上千年,此树常年吸收天地灵气,树根将巨石一劈为二,当地村民把它供奉为神灵之树,常来此祈福祈寿。据说若抱此树,能够去病消灾,延年益寿。

游客朋友,进入七星潭景区你就进入一个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这里生长着千余种珍稀植物,如珍贵药材山茱萸、何首乌、桔梗、灵芝、各种菌类等;生活着百余种珍稀动物。如大家都知道的娃娃鱼、羚羊、秃鹫、蜥蜴等等......。还有这里的罗汉瀑特产一种奇鱼[这种鱼奇就奇在每一条鱼都只有一个眼睛],等会儿大家到了那里可以仔细观察。

前面到了羚羊隘,因羚羊经常在此山崖上行走而得名。此处山体大部分都是裸露的花岗岩体,坡度在80度以上,有一大片石面程青黑色的浑石组成。由于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形成一条条的白色凹槽,恰如瀑布从天而降,又名开天石瀑。大家都知道,羚羊角是珍贵的中药材,此处山顶上生长有羚羊爱吃的.金柴.石豆等植物,所以这里时有羚羊在上面行走觅食。羚羊的大小好像山羊,它们及其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觅食。羚羊晚上睡觉也是很特别的,它们将双角悬挂在悬崖或者树上,使身体悬挂在空中躲避猛兽袭击,适宜的环境,造就羚羊选择在此繁育生息。

大家注意看前方的这块石头,似一艘快船穿越时光隧道从林海极速飞出,故名“林海飞船”。在景区内类似于这样惟妙惟肖的天然石头很多。例如到前面我们将看到的“天马行空”,“金龟攀岩”等,它们独立成景造型各异形态万千,真可谓一步一风景,一景成一体,又景景相连,变化万千。大自然用它自己的神奇魅力造就这些大小不同,厚薄相接的巨石群景区。

游客朋友,大家都知道伏牛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前面即将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摞石林峡谷。摞石林峡谷位于七潭河的中游地段,这一带的地质构造主要就是岩性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冈岩[岩石的形成大约在5--4亿年前]发育着垂直与水平两组原生节理。到了距今八千万年前后,这一带的河流下且速度与地壳抬升的速度缓慢了,协调了,就在河床下切同时,侧蚀的作用又十分活跃,地壳的匀速抬升,又与河流侧蚀作用的共同雕凿,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罕见的地质风貌“摞石林峡谷”的如画美景。此地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这种世上少见的天下奇观。

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七星潭生态旅游区。这里珍稀植物遍布山间,随处可见蜥蜴穿梭爬行。前面这棵树叫九月黄,每年到了九月,整棵树的树叶金灿灿。大家看它的树根,它的树根是生长在岩石夹缝中的,九月黄用它顽强的生命力来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向上精神。在这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九月黄,它们扎根石缝却透着一股傲气,穿破重重障碍,寻求生命的最佳境界。七星潭是一个超级氧吧,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在百分十九十以上,空气是经过无数的绿叶过滤后的超级氧,大家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气,这里的空气透着特有的清爽和独特的花香。我们前面的这片树林是“万木争光”,在这片茂密的林子里,里面的树木为了得到阳光的照耀,竞争生长,高耸入云,树荫相连遮天蔽日。以小喻大,树木也是和人类一样竞争生存,只有努力才能更上一层。夏季的这里是天然的凉棚,休闲的佳境,避暑的圣地。

我们从这里再往里面走就是天井了。在浓荫德的遮盖下沿着山间的石阶走过来,大家看这里像不像一个自然生成的天井呢?走过曲折的林间小道,猛然看到这里,一定会心胸开阔吧!这里的流水顺着80多米高的石瀑跌宕而下,崖壁下的清潭夏季清澈无比,游鱼穿梭。冬季山上的水流形成百尺冰挂,到了潭里又形成莲花宝座,冰雕玉琢,晶莹剔透。

大家再往上走,就到了连环七星潭了。七星潭原是一块较大的花岗岩石体,经过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形成了今天连环七潭。据当地流传的故事说:“天有北斗星,地有七潭河”自从有了盘古开天地,就有了七星映北斗。七星潭位于七潭河的上游。河床是由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和不均匀的地壳运动抬升形成的。当河流溯源侵蚀时,又沿着节理下切,陡峻的新河段与原来平缓的河道之间形成了裂点,河水长期在裂点处向下倾泻,又形成了瀑布。到了洪水期间,河中夹带的沙粒掏蚀河床形成“潭”,“潭”与瀑布的梯形排布,又表示了水流侵蚀作用的周期变化。这里青山叠翠,碧水清幽,千谷飞鸟鸣,万涧玉珠滚。我们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感受七星潭的自然生态,地貌景观,让我们忘了一切的烦恼,融进大自然的怀抱,尽情的畅游吧!

有人说,七星潭是石与水的世界,花儿与动物的王国。这里的石崖巨大,攀天撑地,独成一体。白色的石体光滑俊美,“滑石为骨,清泉为心”。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大家可以看到七星潭的全貌。七星潭是七颗璀璨的星辰。我们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天枢潭、天璇潭、天玑潭、天权潭、玉衡潭、开阳潭、瑶光潭。最大的天璇潭幽深宁静,绿莹莹的水面是一种墨绿色的清幽幽,天璇潭是这七个天中最深的潭,深度大概在60米左右,登高远眺,宁静的水面显得异常圣洁。这个是天玑潭,它与天璇潭形成百余米的落差,雨水充沛的时候飞珠溅玉盘,景色尉为壮观。往上是天权潭,与它相连的是玉衡潭,小的玉衡潭纯净清秀,娇小秀美,水中倒影青山绿树,弄不清是山在水中还是水在山中,山水相融,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玉衡潭的上面是开阳潭,是七潭中面积最大的潭。最上面的是瑶光潭,在潭上面的浑石上,天然形成了黄色龙型图案,恰如蛟龙戏水,飞流直下。

游客朋友,现在的位置是景区的最高峰,这里气势磅礴,巍巍伏牛,一览无余。您可以在这里俯瞰万山,把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清晨这里可观看红日冉冉东升,雨后可看烟波浩淼的云海,晴天又可看茫茫郁郁的林海。在这里你能深刻体会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妙意境。

各位游客朋友,七星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原始性,它一直保持了宁静神秘的自然本色。在这里,你能使忙碌的身心达到无拘无束的悠闲境界。在这里,你得到的是心灵的净化和精神上的充沛,你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你感受到得是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因此,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使我们生存的地球更加纯净美好。

七星岩导游词400字篇九

桂林七星岩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七星岩古时称栖霞洞,在桂林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两种地形:一是“岩洞的侵蚀地形”,如洞内的“银河鹊桥”景点,就是一个巨大的穹形厅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积地形”,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次生沉积物组成,具有各种形态,千奇百怪。今依民间习惯称呼,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第一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

桂林七星岩它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为大漓江风景区:三山(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两洞(七星岩,芦笛岩)一条江(漓江)中两洞中的一洞。洞内景色奇特,令人应接不暇,是各位朋友到桂林旅游的必游之地。

七星岩,原名栖霞洞。“栖霞真境”为桂林古八景之一。岩洞分上中下三层,原为地下河道,上层已毁,下层仍有地下河水流淌,中层可供人游览,距今约100万年前形成。七星岩游览路线总长约800米,最高27米,最宽50米,最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共分6个洞天,30个景点,是由10多个洞厅连接起来的珠串式溶洞。洞内石灰岩发育完好,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加上七彩灯光营造气氛,形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图景,主要有:古榕迎宾、边塞风光、九龙戏水、银河鹊桥、石林幽境、蟠桃送客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