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八佰》有感400字(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21:38 页码:8
观《八佰》有感400字(通用10篇)
2023-11-13 09:21:38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求。以下是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在静谧的苏州河畔演绎着曾经一段真实且惨烈的革命故事。仅仅一河之隔,此岸,繁华热闹,纸醉金迷;彼岸,炮火连天,生死搏斗。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户会战末期,国名革命军为守上海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4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壮士。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的情景,更有民族耻辱感与自豪感相交错。

影片开头的人们像看戏般望着对面的仓库,与身旁的人打赌他们能坚持几日。可这四百壮士真的只是让人看戏用的吗?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他们也会害怕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他们也有生命啊!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了吧。四百壮士里有人很透彻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靠我们这区区四百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抗,我们不只是在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绝望中的希望”。这四百人便是唤醒河对岸的一剂猛药!

影片中令我一瞬间便泪目的就属陈树生身绑炸弹,首当其冲,跳下仓库,以一己之力唤醒其他壮士的爱国之志,若国人皆如此,倭寇怎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那一具具燃烧的血肉之躯,是烧醒对岸的熊熊烈火啊!

片中,四百壮士在日军的阻挠下,升起了国旗,在四行仓库始终屹立不倒,壮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他们的信念。他们向苏州河对岸的中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坚持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最后,河彼岸冷漠的人们不再冷漠,他们纷纷落下眼泪,推开铁门,伸出一双双希望之手,就像打败了内心面对战争的恐惧,对未来重新有了希望。沉睡的东方雄狮已然觉醒“来生再见”四字诀别感动了河对岸的看客,也感动了身处和平时代的我,我想这是一种对情怀的激发。‘八佰’不只是八百壮士,更是八佰精神。“够花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是的,在血色里,我看见了希望。

带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曲未终,人未散,回归如尘的生活,是‘八佰壮士’最大的心愿,那渴望的双眼望向的大概是我们的现在。此情此心,青天郎朗,日月可鉴,作为后辈的我,不希望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和平时代的负重强行,同样匹夫有责。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二

经过了一波三折,我终于如愿观看了《八佰》这部热播电影。

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的。1937年日本军队发动卢沟桥事件,侵占华北,随后中日全面开战。淞沪会战期间,日本与在上海的租界保持了微妙的默契,因此制造出苏州河一河两岸截然不同的场景。

此时,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为壮声势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也是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

在四天的顽强抵抗中,国军战士抱着必死之心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在苏州河的这一面血流成河、尸横遍地,而另一面却是繁花似锦、歌舞升平。正如团附林晋元说:“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身处地狱,”八百壮士”毫无怨言,坚守自己的信念,以弹丸之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激战四昼夜,用血肉之躯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剧中的端午、小湖北、瓜怂等几个胆小懦弱的人,经过战火的洗礼,最终也成为了勇敢的战士。还有一位叫陈树生的士兵,身绑炸药与手榴弹,从楼体跳下、坠入敌人的钢板阵中,用自己的身体炸毁敌人的防御。随后,机枪连的战士们跟随陈树生,纷纷给自己绑上炸药,接连从楼上跳下,阻止日本军队在墙根安放炸药。苏州河南岸观战的一名爱国人士满含热泪感叹道:“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身边也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我们被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而感动。

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人们的爱国之心。苏州河对岸的民众开展了各种募捐,舍命扯电话线、想尽办法投放急需物资、冒着生命危险送来国旗……这些让我看的热血沸腾,恨不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去帮助他们。

最终,谢晋元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部队撤到对岸租界。谢晋元命令部队全体同时撤离时,插叙了特派员对谢晋元说的心里话:“历史一定会记住这场战斗,记住参与过这场战斗的人。而你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是的,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为祖国做出的牺牲,也会继承和发扬你们的爱国情怀!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存在着各种“战争”,应对这些,就需要我们去好好学习,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报效祖国,抵御外患!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三

今年八月份,国产军事电影《八佰》正在点映,我有幸在正式上映前一睹为快。“在苏州河的南岸,喝着咖啡就能看见北岸在打仗杀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事。”1937年淞沪会战,国军88师524团坚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谢晋元团长奉命率军在四行仓库阻击敌人,掩护大军撤离。当进入了四行仓库就意味着变成了孤军,他们连接击退敌人多日,做出了顽强抵抗,守护着xx最后唯一属于中国军队的国土。。仓库中仅有420人,但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声称800人。很快,他们受到租界的民众支持,并举行了升旗仪式,虽然招来了日军的空袭,却让战士们的信念更加坚定,让人们抗日的信念更加坚定。最后得到特派员的撤退命令时,谢晋元团长才知道,这不过是蒋介石给英美等国逢场作戏罢了,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冒着日军的强大火力,最终撤退至英法租界。影片中,我看见了国难当头英雄的豪情壮志;看见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见了那些冷漠的人被打动,自发地捐献物资;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冷血与无情。这部电影让我体会到祖先们前赴后继以生命,伤痛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是多么的可贵,因为战争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家庭的幸福,一个个国家的繁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惨痛教训,是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战争让生命脆弱而渺小,让和平显得更加可贵。我们这一代人接触不到狼烟,战火的纷扰与威胁,但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战争正无时无刻地摧残着一切。我们现在的安逸和平是无数个像八佰壮士一样的革命战士以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换来的,如今我们心念犹存,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不可亦不曾磨灭。50的中华民族摔倒了就再站起来,继续向前行,民族的意志永远与我们同在。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四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五

壮烈是一碗酒,洒在一百零八条浩瀚的身躯上;壮烈是一汪泪,留在孟姜女踏着的万里长城上;壮烈是一束花,躺在一位烈士坟前,八佰壮士,四行仓库,一颗颗弹道,一个个烈士仍在脑海中浮现,四百官兵?八佰壮士!

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当一只被冲散的湖北军沦落至此时,他们被冠以“逃兵”的耻辱暂收留至四行仓库内,羊拐瓜怂,小湖北只好在此留守,可等来的却是日本鬼子,将在四天之内铲平这里的这一可怕信息。

可在这夜,日军侵略者沿水道进入仓库内,但是计划被及时发现。壮士们与敌人浴血拼杀,打退了敌人,度过第一个夜晚。第二日,日军更加嚣张,不仅公然违背国际条令,使用毒气弹,还用坦克等重型武器。这一仗不好打,壮士们拿着德式军械与日军进行抗争,拼命凿墙,炸毁一架架坦克,日军拿着防护盾,准备避开手榴弹,并深入其内部。

手榴弹一个个被炸开了,眼见此,壮士们欲身披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陈树生将自己所剩的财物交给队友后,跑向洞口处,已身中数弹说:“娘,孩儿不孝了!”纵身一跃,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其他壮士也将自己名字报出后,跳了下去。一个个声音感动了苏州河南岸的人们,人们悲泣、落泪,发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叹,三个小时又结束了,日军又一次以失败撤退。

这天晚上,苏州河南岸的戏曲声吸引了北岸的壮士。一句句唱入了壮士们的心里,南岸天堂,北岸地狱;艰苦的一天再次结束了。第三天,一位位勇士冲桥,只为送取一根长长的电话线。刀子本是可以安安心心地跟着蓉姐开赌场,避开战争纷扰。可他通过这几天蜕变了,依然印下血手印冲桥,一步两步、十米、二十米……等到到桥头时已身中数枪,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甩出电话线,自己也被一枪爆头倒了下去。副团长谢晋元拨通了电话,可得到回应却是“这场无力的战斗,只是一场作给国际的戏,一切只是为了博取国际同情所做的罢了”的答复。晋元听此,心中恼怒,却无能为力,同时南岸的市民也纷纷捐钱捐物,蓉姐捐出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团长决定明早举行升旗仪式。可这场升旗仪式无疑会让日军恼火,可即使这样,一个“升!依然升!必须升!”的声音响起,早上一起便举行了升旗仪式。将士们身杆笔直,向旗敬礼。日军则更加猖狂,派出了战斗机,对旗旁的将士进行扫射,旗被枪弹扫倒了,可将士们用血肉之躯一遍遍护旗。旗在空中飘扬,横尸遍野,只为守护那面残破的旗帜。烈士们紧紧抱在一起,护着了那希望。

他们是真正的壮士,壮士一去不复返!今日的幸福就是有这样一群有志之士为我们肩负的,请珍惜少年时,把握当下!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六

今年八月份,国产军事电影《八佰》正在点映,我有幸在正式上映前一睹为快。“在苏州河的南岸,喝着咖啡就能看见北岸在打仗杀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事。”1937年淞沪会战,国军88师524团坚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谢晋元团长奉命率军在四行仓库阻击敌人,掩护大军撤离。当进入了四行仓库就意味着变成了孤军,他们连接击退敌人多日,做出了顽强抵抗,守护着xx最后唯一属于中国军队的国土。。仓库中仅有420人,但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声称800人。很快,他们受到租界的民众支持,并举行了升旗仪式,虽然招来了日军的空袭,却让战士们的信念更加坚定,让人们抗日的信念更加坚定。最后得到特派员的撤退命令时,谢晋元团长才知道,这不过是蒋介石给英美等国逢场作戏罢了,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冒着日军的强大火力,最终撤退至英法租界。影片中,我看见了国难当头英雄的豪情壮志;看见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见了那些冷漠的人被打动,自发地捐献物资;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冷血与无情。这部电影让我体会到祖先们前赴后继以生命,伤痛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是多么的可贵,因为战争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家庭的幸福,一个个国家的繁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惨痛教训,是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战争让生命脆弱而渺小,让和平显得更加可贵。我们这一代人接触不到狼烟,战火的纷扰与威胁,但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战争正无时无刻地摧残着一切。我们现在的安逸和平是无数个像八佰壮士一样的革命战士以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换来的,如今我们心念犹存,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不可亦不曾磨灭。5000年的中华民族摔倒了就再站起来,继续向前行,民族的意志永远与我们同在。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七

抓住暑假的尾巴,爸爸带我们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真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的好作品。

电影刚刚开始放映时,我觉得不甚理解,毕竟那是一个遥远的年代,然而情节越往后推进,我小小的心灵仿佛受到了巨大的触动,多次握拳含泪。是呀,战争已经过去,壮士也早就被写进了历史,然而生活还在继续,爱国的主旋律不会暂停,先烈的精神将始终引领我们前进。

其中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八佰》中的逃兵。这群逃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他们很多家里都是农民,还有很多人年纪尚小。在他们眼里,此次出行的任务就是打扫战场。他们期待着任务完成后尽快回家与家人团聚。然而当他们面对日本人的残酷打击后,他们才发现这次危险重重,随时可能丢掉性命。这里有许多人想要逃离,一些在逃亡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还有一些成功逃脱。然而在这群逃兵中,更多的是在血与火的磨砺中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凤凰涅槃,挥洒热血,保卫国家的战士。其中,我最喜欢端午。

《八佰》中,每个人物角色都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保卫国家。这个电影不禁让我感叹如今我们的国家这么强大,都是靠那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的和平是来之不易,分外珍贵。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也许在如今的好时代,我不需要抛头颅和洒热血,但是我想我会好好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报效祖国!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八

影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捐躯赴国死,视死忽如归”。国难当头,八百名壮士为了主权为了民族而斗争,为了祖国而奋不顾身,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今天和平的时代是这些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九

我一直以为,和苏州河畔相关联的一定是轻柔的吴侬软语,或者是悠扬的苏州小调,直到这部电影镜头将画面在这里缓缓展开。

苏州河水潺潺,悄无声息流逝,用一己之力划分天堂地狱两个世界,月色寒凉,照着南岸的天堂,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也照着北岸的地狱,硝烟弥漫,残垣断壁,这样的景象,何其震撼,何其直击人心!

没有援军,没有退路。

历史就是如此残忍又真实,孤军奋战的四个昼夜里,在这场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中,那为壮声势对外号称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场战役,永远被定格!

被战争裹挟的每一个幼小的个人,都有牵挂,有挣扎,有惶恐,每一次天明,都有人再也没能睁开眼睛,这里没有风花雪月,来不及说声保重,也许下一秒就是永别,可我庆幸,没有人真的退缩,当士兵们舍身炸日军的钢板阵,一个接一个的名字报出来,一个接一个的赴死,我的眼泪汹涌而出,他们也是儿子,也是父亲,也是丈夫,可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也是他们。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为我们守护岁月静好的身影,从未远去,直至今日依旧在!

近日,卫国戍边烈士遗骸的现场交接仪式上,大型军机抵达机场,将士们列队集合,为保卫国土的英雄们鸣枪致敬,无比庄严的仪式,是给他们的最高敬礼。

保卫祖国疆土,守护巍峨边界,当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他们便是身披铠甲的勇士,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敬佩的人!

我们的民族,遭遇过天灾肆虐,也对抗过战火纷扰,我们的民族从废墟中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奋进。

当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不要忘了祖国,不要忘了舍生忘死守卫祖国的人,不要忘了是谁在身后为我们守护和平,守护安宁,我们这些被守护的人,能做的,唯有铭记,唯有敬畏!

望明朝,未有人尝战血,未有人闻硝烟,未有人顾自看战场寒凉的月光。

观《八佰》有感400字篇十

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质感,剧组不仅搭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更不惜人工开凿了一条仿真苏州河,负责场景搭建的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在还原历史质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对此,管虎坦言“几乎没有哪个电影剧组会真砖实瓦地对建筑场景进行1:1复制,《八佰》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再现那个时代,就是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王中磊则表示,剧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实”字,“整个实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时间,真实的筹备花了两年,剧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三个月了,似乎还有不少没完成的事情。”同时,王中磊还感叹,“希望可以有一部电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观赏感、娱乐性之外,更能让观众铭记这段历。”

除场景外,管虎对片中出现的每一位演员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摄所需的千名型态演员志愿者全国七城面试正在进行当中。同时,片方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特约演员,他们在严寒与酷暑的考验下已经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训,艰辛的训练被管虎称为“炼狱式的折磨”,军事教官臧雷更将这批演员称为“八百壮士精神的传人”,“这些演员流过的汗可以以斤来论了,这是我所了解到的电影演员接受军事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一次”。66位特约演员代表也亮相发布会,冒雨向在场媒体展示了他们的训练成果。被问及电影主演的甄选标准时,管虎坦言这次对主演也会同样严格要求,秉承着合适的、真正的好演员两个标准来挑选,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之外,还会对演员进行日常训练,“包括口音和形体,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对剧本不停地围读和研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